产品储存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一次性物品管理制度

一次性物品管理制度

一次性物品管理制度
一、一次性无菌物品存放制度
1、一次性物品储存间温湿度符合要求,专人管理,有清洁与消毒措施,限制无关人员出入。

2、一次性产品要去除外包装方可放入一次性物品库房储存。

3、储物架应由不易吸潮、表面光洁的材料制成,使之易于清洁和消毒。

4、分类放置,放于离地20~25cm,离天花板50cm,离墙5cm处。

5、一次性无菌物品不得与其他物品混放。

二、一次性无菌物品使用制度
1、合格的无菌物品,应标明灭菌日期,过期物品一律不能使用。

2、一次性无菌物品一人一次性使用,不得重复使用。

3、使用时应检查包装的完整性,若有破损不可作为无菌物品使用。

4、无菌物品掉落在地,或误入不洁之处均应视为受到污染,不可作为无菌物品使用。

三、一次性无菌物品使用后处理制度
1、一次性锐器使用后不应与其他废物混放,用后必须稳妥安全地置入锐器盒中。

2、其他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用黄色垃圾袋盛装,3/4满后密闭运送。

产成品入库、储存、出库管理制度(三篇)

产成品入库、储存、出库管理制度(三篇)

产成品入库、储存、出库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和完善企业产成品入库、储存、出库管理工作,确保产成品的有效管理和保管,防止损失和浪费。

二、责任部门1. 入库管理:负责产成品入库的备案、审核和存放工作;2. 储存管理:负责产成品的分类、整理、保管和日常巡检工作;3. 出库管理:负责产成品出库的申请、审批和发放工作。

三、流程及要求1. 产成品入库(1)入库申请:入库管理部门收到相关部门(如生产部门、采购部门等)的申请后,进行登记和备案。

(2)审核入库:入库管理部门对申请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审核,并进行库存调查,确保产成品入库的数量和品质与申请相一致。

(3)入库存放:符合要求的产成品按照分类、编号进行存放,确保易于查找和管理。

(4)入库记录:入库管理部门需详细记录每个批次、每个品种的产成品的相关信息,包括数量、规格、生产日期等。

2. 产成品储存(1)分类储存:根据产成品的性质、用途和规格进行分类储存,确保储存的合理性和便捷性。

(2)整理保管:定期对储存的产成品进行整理和分类,确保仓库整洁和产成品的存放安全。

(3)日常巡检:储存管理部门需定期进行仓库的巡检,检查产成品的品质和数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产成品出库(1)出库申请:相关部门如销售部门、申请出库时需提供申请单,明确出库的数量和用途。

(2)审核出库:出库管理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核,确保申请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3)出库发放:审核通过后,出库管理部门按照申请单指定的数量和用途进行出库发放。

(4)出库记录:出库管理部门需详细记录每个批次、每个品种的产成品的相关信息,包括出库数量、出库日期等。

四、仓库管理1. 仓库布局:根据产成品的储存需求和物流流程合理布局,确保仓库的高效利用。

2. 仓库设备:配备合适的储存设备、工具和防护措施,确保产成品在仓库内的安全。

3. 温湿度控制:根据产成品的特性和储存要求,合理控制仓库内的温湿度,防止产成品受潮、腐烂等。

产品贮存管理制度(5篇)

产品贮存管理制度(5篇)

产品贮存管理制度1 概述库房是进行生产的必备条件,本公司建立满足要求的库房,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

2 职责仓库管理员负责对库房的管理工作。

3 要求3.1 原材料贮存要求⑴库房要整洁,墙面干净整洁无污物,地面平滑无裂缝,通风良好,经常清扫,定期消毒,保持洁净;应有防潮、防鼠、防霉、防虫工装。

⑵贮藏固态原、辅料应离地20-25cm,离墙30cm以上,分类、定位码放,并有明显标志。

易受污染的辅料(如果酱、馅等)应与其他原料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⑶库房内的温度、湿度应符合原、辅料的存放要求。

⑷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出入库,避免发生过期变质的现象。

⑸库房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等物品。

3.2 成品库贮存要求⑴散装糕点必须放在洁净的纸箱或塑料箱内贮存。

箱内需有衬纸,将糕点遮包严密。

⑵成品库应有防潮、防霉、防鼠、防蝇、防虫、防污染措施。

贮存糕点时应分类、定位码放,离地20-25cm,离墙30cm,并有明显的分类标志。

库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

⑶不合格的产品一律禁止入库。

⑷库房内的温度、湿度应符合产品的存放要求。

⑸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出入库,避免发生过期变质的现象。

⑹库房管理人员应认真做好出入库记录。

4 记录《出/入库记录》产品贮存管理制度(2)是公司或组织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供应链效率,对产品贮存进行管理的规定和措施。

1. 定义产品贮存管理的目标和范围。

明确产品贮存管理的目标是什么,包括保证产品质量、提高货物周转率、减少库存损耗等。

同时确定产品贮存管理的范围,包括贮存的时间、环境条件、安全措施等。

2. 设立贮存管理部门或岗位。

贮存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产品贮存管理的具体实施,包括仓库管理、库存监控、货物调拨等。

3. 制定贮存管理流程和制度。

明确产品贮存的流程和要求,包括货物入库、出库、盘点、调拨等各个环节的要求和流程。

制定相关的贮存管理制度,包括货物存放要求、温湿度控制、防火防盗措施等。

4. 建立贮存管理信息系统。

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储存制度

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储存制度

《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储存制度》一、物料储存1.物料储存管理1.1物料的储存1.2储存区域和环境管理①库房地面干净无积水,墙壁完好无脱落,库房内应有必要的通风、照明、防虫、防鼠,避日光直射等设施,并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②对储存无特殊要求的产品可存放在一般库,根据产品特性设定合适的温湿度范围,一般温度控制在35℃以下,湿度控在85%以下;③有特殊储存条件的产品,划分独立区域和设定符合产品特性的储存条件,定期记录监测数据。

1.3摆放管理产品存储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类保管、编号定位,并应离墙离地摆放,具体数值无明确的法规要求,但一般遵循墙距≥30cm、地距≥10cm、跺距≥30cm、顶距≥30cm的原则。

2物料的有效期管理:建立物料台账和定期盘点,应对近效期物料提前响应,如提前三个月通知生产计划人员及时安排生产。

有条件者,建立电子系统进行物料进出帐管理和有效期预警机制。

2.1《物料储存识别表》2.2《物料储存环境监控记录》2.3《物料进出台账表》二、中间产品储存条件1. 目的为规范中间产品仓储条件及有效期,制定该文件。

2. 内容2.1中间品的识别:已完成配料工序待分装的产品称为中间品或半成品,根据中间品或半成品的属性进行命名或制定代码。

2.2存储周期的规定:根据生产工序的实际情况和中间品的属性指定其存放的周期、其储存的条件,存放的环境,存放过程中应选用已消毒的容器具,以避免存放过程中受到污染。

3.相关记录3.1中间品储存规定注:上述储存条件“A”表示:物料在常温(按实际温度)干燥密闭储存;“B”表示:物料在≤℃干燥密闭储存。

“C”表示:物料在≤℃干燥冷藏储存。

三、成品储存1.目的规范产品储存流程,确保产品的质量。

2.工作程序2.1产品的接收所有接收入库的产品,须确认贴有对应的标签说明(参考3.5标签牌),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名称、数量、批号、有效期、操作人等相关信息,并记录于出入库台账中。

2.1.1产品的储存2.1.2储存区域和环境管理1)库房地面干净无积水,墙壁完好无脱落,库房内应有必要的通风、照明、防虫、防鼠,避日光直射等设施,并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2)对储存无特殊要求的产品可存放在一般库,根据产品特性设定合适的温湿度范围,一般温度控制在35℃以下,湿度控在85%以下;3)有特殊储存条件的产品,划分独立区域和设定符合产品特性的储存条件,定期记录监测数据。

酒水存储管理制度

酒水存储管理制度

酒水存储管理制度一、概述酒水存储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酒水质量安全,并有效地进行仓储管理而制定的管理规范。

酒水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因此酒水的存储管理必须要有严格的规定和操作。

酒水存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提高酒水的保存质量,保障酒水的品质安全,减少酒水损耗,减少经营成本,提高酒水经营效益,保护酒水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提高酒业信誉度。

二、酒水存储管理制度的内容1. 酒水仓库环境要求(1)温度要求:酒水仓库的温度控制在5°C-20°C之间,避免高温或寒冷造成酒水质量的损害。

(2)湿度要求:酒水仓库的湿度控制在50%-70%之间,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湿度对酒水质量的影响。

(3)通风要求:酒水仓库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空气不流通或者有异味的情况产生。

(4)光线要求:酒水仓库要保持暗光环境,避免阳光直射或者灯光长时间照射对酒水质量的影响。

(5)卫生要求:酒水仓库要保持干净整洁,无害虫、霉菌等,确保酒水的存储环境卫生。

2. 酒水仓库货架布局(1)货架布局要合理,确保酒水产品能够有序存放,方便管理和取货。

(2)货架要有固定的标识,包括货架编号、产品分类、产品品牌、产品规格等,方便仓库管理员进行管理和查询。

(3)货架上的酒水产品要按照生产日期、有效期等顺序存放,先进先出,确保酒水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3. 酒水仓库管理流程(1)入库流程:仓库管理员要对入库的酒水产品进行验收,核对数量、质量、规格等,并填写入库记录。

(2)存储流程:对入库的酒水产品要进行分类存放,保持干净、整洁、整齐,确保货物不受到损坏。

(3)出库流程:对于出库的酒水产品,要按照客户订单进行出库,严格按照订单数量、规格进行操作,并做好出库记录。

(4)盘点流程:定期对仓库内的酒水产品进行盘点,核对库存数量,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

4. 酒水质量管理(1)酒水产品质量保证:对于入库的酒水产品要进行质量检查,如果发现产品质量问题,要及时上报,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贮存、运输及交付管理制度

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贮存、运输及交付管理制度

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贮存、运输及交付管理制度食品贮存、运输管理制度一食品贮存管理1.1食品入库前要将仓储室卫生清理干净,建立入库出库食品登记制度,食品及食品原料入库时要详细记录入库产品的名称、数量、产地、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包装情况、索证情况,并按入库的时间分类存放,做到先进先出、以免贮存时间过长而生虫、发霉。

1.2食品入库前应确保贮存食品的场所、设备应当保持清洁、通风良好,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鼠药、杀虫剂、洗涤剂、消毒剂等)及个人生活用品;1.3食品应当分类、分架,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存放。

1.4保管员要每天对仓库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避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1.5贮存肉类食品要生熟分开,肉类和鱼类不得混放。

冷库里要将冷冻的食品分类码放在不锈钢架上。

冷冻温度保持在―18℃左右。

1.6冷柜只能专用贮存熟食品,保持柜内清洁,不得污染。

冷柜食品用完后要进行清理消毒(使用过氧乳酸涂抹),打开柜门凉干。

贮存食品温度应保持在℃—8℃。

煮熟的食品要冷藏时必须待食品自然凉透后才准放入冷柜内。

1.7为保证食品安全,库房专人负责随时上锁。

XXX人员要对出、入库人员进行登记,任何人不准擅自进入库房。

要对出、入库食品进行登记、查验,登记食品、数量、保质期等,做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不准出、入库。

发现问题时,要立即采取措施并通知有关人员。

二、食品运输管理2.1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干燥、无异味。

2.2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2.3运输前必须举行食品的质量检查,在标签、批号和货物三者符合的情况下才能运输。

2.4填写的运输单据、要字迹分明、内容正确,项目完全。

2.5运输包装必须牢固、整洁、防潮、并符合相干的包装规定。

在运输包装的两端有明显的运输标志,。

食品储存管理制度【5篇】

食品储存管理制度【5篇】

食品储存管理制度【5篇】【第1篇】食品储存管理制度1、食品与非食品不能混放,食品仓库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质,不得存放个人物品和杂物。

2、设专人负责管理,做好食品出入库登记,做到先进先出,易坏先用。

及时检查和清理变质、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3、各类食品按类别、品种分类、分架摆放整齐,做到离地1、离墙10厘米存放于货柜或货架上。

宜设主食、副食分区(或分库房)存放。

4、仓库内要保持通风干燥。

定期清扫,保持仓库清洁卫生。

5、散装食品应盛装于食品级的容器内,并在容器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6、肉类、水产、蛋品等易腐食品需冷藏储存。

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须贴有明显标志(原料、半成品、成品、留样等)。

肉类、水产类分柜存放,生食品、半成品、熟食品分柜存放,不得生熟混放、堆积或挤压存放。

7、定期对冷藏设备除霜、清洁和保养,保证设施正常运转。

8、设置纱窗、排风扇、防鼠网、挡鼠板等有效防鼠、防虫、防蝇、防蟑螂设施,不得在仓库内抽烟。

9、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保温和冷藏设施,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第2篇】保健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储存制度为了加强对入库保健食品和库存保健食品的质量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1、仓库保管员入库时必须检查保健食品外观质量,核实产品的包装、标签和说明书内容与入库进货票相符后,方准入库。

2、仓库保管员应根据保健食品的储存要求,合理储存保健食品;保健食品专区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45-75之间。

3、保健食品应离地、隔墙放置,各堆垛间应留有一定的距离。

搬运和堆垛应严格遵守保健食品外包装图示标志的要求规范操作,堆放保健食品必须牢固、整齐,不得倒置;对包装易变本文来自形或较重的保健食品,应适当控制堆放高度,并根据情况定期检查、翻垛。

产成品入库、储存、出库管理制度范文(4篇)

产成品入库、储存、出库管理制度范文(4篇)

产成品入库、储存、出库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1.1 为了规范产成品的入库、储存、出库管理,提高物资利用率和库存周转率,确保物资安全和质量,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产成品的入库、储存、出库管理工作。

第二章入库管理2.1 入库申请2.1.1 入库申请由各部门根据实际需求填写,包括物资名称、数量、规格、质量要求等信息,并附上相应的采购单据和合同。

2.1.2 入库申请由申请部门经主管领导审批后,送交仓库管理部门。

2.1.3 入库申请表的格式和内容由仓库管理部门提前制定,并向各部门公开。

2.2 入库操作2.2.1 入库操作由仓库管理部门负责,仓库管理员在收到入库申请后,检查申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与实际物资进行核对。

2.2.2 根据物资特点和库存情况,仓库管理员将物资按照合理的存放顺序入库,并记录入库信息,包括物资名称、数量、质量、生产日期、供应商等信息。

2.2.3 入库操作必须保持仓库的卫生整洁,防止进入有害物质和灰尘。

2.3 入库审核2.3.1 入库审核由仓库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共同负责,对已经入库的物资进行复核和核对。

2.3.2 入库审核结果必须记录,包括审核人员、审核时间、审核意见等信息,并签字确认。

第三章储存管理3.1 储存环境3.1.1 仓库的环境必须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并且远离易燃易爆等物品和设备。

3.1.2 仓库内必须配备防火器材和灭火设施,并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

3.1.3 对于某些特殊物资,如易损耗、易腐败等,储存环境必须按照相应要求进行控制和保护。

3.2 储存操作3.2.1 物资储存时,必须按照物资的特性和分类进行合理堆放,保持储存区域的整洁和无障碍通道。

3.2.2 库存物资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清点,以确保库存数量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2.3 对于某些易损耗、易腐败等物资,要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管理,确保库存物资的质量和有效期。

3.3 储存安全3.3.1 储存区域必须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维护仓库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条入库产品应离地离墙,预冷成品库的垫板应使用塑料垫板,不应使用木制或竹制垫板。
第十七条不同产品之间应留有间隙并做好标识,标识上应注明:“产品名称”、“入库时间”、“入库数量”。
第十八条红、白条之间在入库时产品之间不应互相粘连或挤压。
第十九条分割类预冷产品库存期限不得超过36小时,红白条类、副产类预冷产品库存期限不得超过24小时。
第十三条仓储科应保持库内卫生清洁,确保预冷库内无积水;并做好冷库内防尘、防火、防潮(防霉或防腐)、防鼠、防虫等五防工作。
第十四条所有进出库人员应随手关门,不得随意打开库门。
第四章冷鲜产品出入预冷成品库管理要求
第十五条预冷分割产品和副产品等出入库时中心温度必须达到0—4℃(红白条类产品应控制在0—7℃),产品验收合格后方可出入库。
第三十条产品入库急冻48小时内产品中心温度合格的,保质期按正常产品保质期计算;入库急冻48-72小时产品中心温度才合格的,产品保质期缩短2个月;依此类推,急冻时间每增加24小时,产品保质期缩短2个月。
第三十一条仓储科应合理安排各产品的使用库位,并绘制各库产品库位图,确保实际存放产品与库位图一致。
第三十二条冷藏产品必须离墙离地,离顶部和离墙壁的距离不小于30CM。
第八章考核办法
第四十一条出现温度不达标,对仓储科和工程科相关人员处罚20元/次。
第四十二条预冷库、急冻库、储藏库未及时除霜、除冰,对相关责任人处罚20元/次。
第四十三条工程科未按要求对各冷库进行现场巡查,未做好相应记录,对责任人处罚20元/次。
第四十四条非食用品与食用品、副产品与分割品未分库(区)管理的,对责任人处罚20元/次。
第五十条急冻库产品未上架急冻,对相关责任人处罚20元/次。产生经济损失的应进行索赔。
第五十一条仓储科提供的库龄数据不准确的,对相关责任人处罚20元/次。
第五十一条发货违法先进先出原则的,对相关责任人处罚20元/次。
第九章附则
第三条品管部开展产品贮存的行业管理工作。
第四条品管科负责冷库贮存产品质量检查和质量考核,包括不限于:冷库卫生、温度、产品堆码、产品先进先出、产品生产日期、产品标识等。
第五条仓储科负责产品贮存管理,包括库温、卫生、产品贮存、搬运、码放、标识及库容整理等。
第六条工程科负责冷库温度的控制、检查和冷库制冷设施的管理。
第三章冷库基本管理要求
第七条本制度中所指冷库包括:预冷成品库、急冻库、冻品贮存库。
第八条急冻库温度应≤-28℃;冷藏库应控制在≤-18℃;预冷库应控制在0—4℃,湿度控制在75%-84%.
第九条仓储科和工程科应相互配合,对急冻库、冷藏库每月除霜、除冰不少于一次,机房工作人员应做好相应的操作记录。工程科应根据预冷库实际温度,每天冲霜不少于一次,机房工作人员应做好相应的操作记录。
第四十五条进出库未随手关门的,检查发现后对责任人处罚10元/次。
第四十六条私自接受不合格品,或将不合格品转库和发货的,对责任人处罚20元/次。
第四十七条预冷产品超出库存期限未退回车间的,对库管处罚20元/次。
第四十八条库容库貌不符合要求的,对相关责任人处罚20元/次。
第四十九条发现急冻库内不同生产日期产品未分区管理的,对相关责任人处罚20元/次。
产品储存管理制度
———————————————————————————————— 作者:
———————————————————————————————— 日期:

产品贮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产品贮存管理,确保产品贮存产品质量,特制度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贮存产品管理。
第二章相关部门责任
第六章冷库产库时必须做好明显标识,每垛产品标识牌上应含有“产品名称、生产日期、入库数量”,品管部定期检查产品标识。
第二十八条仓储部应设置不合格品存放区,非食用品存放区,不同类产品分别存放并标识清楚。
第二十九条冷藏库温度应≦-18℃,产品保质期按正常保质期计算,冷藏库温度应≦-15℃,产品保质期缩短2个月;依此类推,库温每上升3度保质期缩短2个月。
第十条工程科应每2小时对各冷库现场巡查一次,并做好相关记录。品管科应不定时核查库温,发现异常情况须及时处理并上报。
第十一条仓储科必须将非食用品和食用品分库(区)存放并做好标识;副产品和分割产品应分库(区)存放。
第十二条库管必须做好进出库产品货龄管理,建立产品生产日期与数量档案,确保库存产品生产日期、数量准确。
第三十三条冷藏产品摆放必须要做到“三齐”,堆码整齐、码垛整齐、排列整齐,不得出现混放和错放现象;码放时必须留出合理的进出货通道。
第三十四条25公斤规格产品码放高度不超过18层,10公斤产品码放不超过22层。
第三十五条仓储科每月对库存产品盘存一次并做好记录,记录相应产品的生产日期(或生产时间段)、库存量、异常产品(将要超期产品、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及时上报异常情况。
第二十三条不同生产日期产品必须分区存放管理,做好标识;急冻库产品必须上架急冻,不得重叠堆码。
第二十四条急冻库内散包产品应及时退回车间返工处理,品管科每天对急冻库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二十五条急冻产品中心温度必须达到≦-15℃方可转库。
第二十六条库管每天应及时清理急冻库,确保库内卫生达到管理要求,品管部每天进行检查验收。
第二十条产品出库时应保证产品质量卫生符合要求,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同时不得出现串户、混发或错发现象。
第二十一条仓储科统计员必须做好进出库台帐,台帐应注明产品的生产日期和数量。
第五章急冻产品管理要求
第二十二条急冻库接受人员必须对进库产品包装质量严格把关,包装不合格产品禁止入库并退回车间返工,同时号肉类产品不得使用纸箱包装急冻。
第七章冷藏产品出库管理要求
第三十六条仓储科发货前必须通知品管人员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装车发货。
第三十七条所有产品出库时必须严格按先进先出的原则执行。
第三十八条发货产品中心温度应达到-15℃以下。
第三十九条出库产品质量卫生须符合要求,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同时不得出现串货、混发等错发现象。
第四十条仓储科必须做好产品进出库台帐,台帐必须注明产品的数量和生产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