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学62坐标法放样
放样测量知识点总结

放样测量知识点总结
嘿呀!今天咱们来好好唠唠放样测量这个重要的知识点!
首先呢,咱们得搞清楚啥是放样测量呀?哎呀呀,简单说就是把设计图纸上的点、线、面等几何元素,在实地给标出来的过程呢!这可太重要啦,要是没弄好,那整个工程可就乱套啦!
1. 放样测量的原理到底是啥呢?哇,其实就是通过已知的控制点和设计坐标,利用测量仪器和方法,确定出实地的位置呀!这就好像是给工程施工指明了方向,是不是很神奇呀?
2. 那常用的放样测量方法都有哪些呢?比如说极坐标法,这可是很常用的哟!还有直角坐标法、角度交会法等等。
哎呀呀,每种方法都有它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呢!
3. 再说说放样测量需要用到的仪器吧!全站仪,这可是个好家伙呀!它能精确地测量角度和距离,为放样测量提供准确的数据。
还有GPS 接收机,在一些开阔的地方,那可是大显身手呢!
接下来,咱们讲讲放样测量的误差控制。
哎呀,这可不能马虎呀!测量过程中难免会有误差,那怎么把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呢?这就得从测量仪器的精度、测量方法的选择、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等方面入手啦!
还有哦,放样测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很关键呢!要仔细核对设计图纸,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精度,规划好测量的路线和顺序。
哇,这一步要是没做好,后面可就麻烦大啦!
总之呢,放样测量可是工程测量中的重要环节呀!它关系到工程
的质量和进度,可不能掉以轻心哟!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掌握,为咱们的工程建设贡献力量呀!怎么样,小伙伴们,对放样测量是不是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啦?。
工程测量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测量学2、测定3、测设4、工程测量学5、水准面6、水平面7、大地水准面8、高程9、相对高程 10、高差11、高程测量 12、水准测量 13、视准轴 14、视差 15、水准点16、附合水准路线17、闭合水准路线 18、支水准路线 19、高差闭合差 20、水平角21、竖直角 22、竖盘指标差 23、距离测量 24、直线定线 25、直线定向26、方位角 27、坐标方位角 28、象限角 29、系统误差 30、偶然误差31、相对误差 32、容许误差 33、控制测量 34、平面控制测量 35、高程控制测量36、导线测量 37、附合导线 38、闭合导线 39、支导线 40、坐标正算41、坐标反算 42、三角高程测量 43、地物 44、地貌 45、地形46、地形图 47、地形图的比例尺 48、比例尺精度 49、比例符号 50、地物注记51、等高线 52、等高距 53、等高线平距 54、山脊线 55、山谷线56、地性线 57、鞍部 58、基本等高线 59、施工测量 60、极坐标法二、填空题: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以及确定地面点的的科学。
主要内容分为和两个部分。
2、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
4、水准仪由、和三部分构成。
5、经纬仪的安置主要包括______与_______两项工作。
6、角度测量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
7、水平角的观测常用的方法有和。
8、导线测量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三种导线布置形式,它的外业工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9、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与两类。
10、光学经纬仪主要由、和三部分构成。
建筑工程测量放样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放样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建筑工程测量放样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掌握建筑工程测量放样的方法和步骤;3.能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进行建筑工程测量放样;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建筑工程测量放样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建筑工程测量放样的方法和步骤;3.建筑工程测量放样的仪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4.实际案例分析和操作演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建筑工程测量放样的方法和步骤;2.建筑工程测量放样的仪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3.实际案例分析和操作演练。
四、教学过程:1.引入:简要介绍建筑工程测量放样的概念和作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础知识讲解:建筑工程测量放样是指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坐标和尺寸要求,在实际建设现场上准确地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和尺寸,并将设计图纸上的线形、点位等信息传导到地面上的工作过程。
它是建筑施工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准确性和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测量放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坐标原点: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测量工程的坐标原点,作为测量放样的起点。
(2)建立坐标系:根据设计图纸的坐标体系,在工程现场上建立起符合设计要求的局部坐标系,以便进行测量放样。
(3)进行水平放样:根据设计图纸的水平线形要求,利用水平仪和测量垂直高度的仪器,将线形信息准确地传导到地面上,并进行标志和标线。
(4)进行垂直放样:根据设计图纸的垂直线形要求,利用水平仪和测量垂直高度的仪器,将线形信息准确地传导到地面上,并进行标志和标线。
(5)检验和调整:在测量放样完成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检验,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如果有偏差,需要进行调整,直至满足设计要求。
3.仪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1)水平仪:用于水平放样和垂直放样时,测量线形的水平和垂直高度。
(2)全站仪:用于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坐标要求,进行建筑工程测量放样。
(3)测量标杆:用于标志和标线,以便进行测量放样。
放样点位的基本方法

DBA nl q 4 30m 1Leabharlann .02m 130.02m1
1
Dav 2 (DAB DBA ) 2 (129.98m 130.02m) 130.00m
K DAB DBA 129.98m 130.02m 0.04m 1
(3)量取OC’的水平距离。
∆β
C
(4)计算改正距离。 CC OC tan OC
C’
(5)自C’点沿OC’的垂直方向量出距离CC’,定出C
点,则∠AOC就是要测设的角度。
量取改正距离时,如∆β为正,则沿OC’的垂直方向向
外量取;如∆β为负,则沿OB1的垂直方向向内量取。
三、测设已知高程
已知高程的测设,是利用水准测量的方 法,根据已知水准点,将设计高程测设到现 场作业面上。
lh
h2 2D
(0.450 m) 2 280 m
0.0001m
L D ld lt lh
80.000 m 0.009 m 0.008m (0.0001m) 79.984 m
2)在地面上从A点沿AC方向用钢尺实量79.984m定 出B点,则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正好是已知值80.000m。
目估定线方法:
仪器和工具
29 28 27 26
14.00 教学楼
18.00
已建 未建
轴线控制桩
12
3
N
45
6
P
E
l 2500 3700 2600 6200
宿舍楼
教学楼
7
D
6
C
5
B
M
12
34
A
14240 3700 4100
工程测量在桥梁施工放样测量技术中的应用

工程测量在桥梁施工放样测量技术中的应用摘要: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桥梁工程作为城市交通枢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在向着更为高精化、细致化以及高质量的方向进行发展,在工程建设期间对于放样测量的精准度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可见施工放样测量技术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科学合理地工程测量能够为桥梁工程施工活动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并且也能够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预期要求水准。
基于此,本文以工程测量为研究对象,就其在桥梁施工放样测量技术中的应用展开简要探讨。
关键词:工程测量;桥梁施工放样测量技术;应用放样测量属于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建筑工程施工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的工作内容。
而在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严格保证工程测量工作的质量也能够为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提供保障。
工程测量工作贯穿于桥梁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过程,在整体的施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保证工程测量精度,以准确的工程测量为桥梁施工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是目前桥梁工程施工人员应当要予以重视并进行研究的课题。
1.工程测量在桥梁施工放样中的具体方法1.1平面位置放样在工程测量工作中,平面位置放样是较为常见的放样方法之一,具体可以分为极坐标法和直角坐标法等。
对于极坐标法来说,在采用该种方法来进行施工放样时,其原理等同于数学当中的极坐标原理,需放样人员选择合适的点位,将观测仪器架设妥当,随后应后视另一控制点,使两个控制点进行连接,此时两点之间的连线便是极轴。
通过对两点的坐标进行测算,可以计算得出两点间距离以及连线和极轴之间的夹角。
为保证测量准确,放样后还需另外架设一台观测仪器来进行控制点复核。
而在使用直角坐标法的过程中,放样人员需要借助全站仪等专业仪器设备进行测量,并获取相关的数据,通过预设的计算公式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获取到测量点的坐标。
在桥梁施工放样当中,考虑到放样之前控制点的位置属于未知状态,因此采用极坐标法的效率要高于直角坐标法[1]。
施工放样的方法

正负零”指的是主体工程进展程度,在主体工程中的地下工程部分完成,该进行主体地上工程部分的时候,也就是主体工程达到“正负零”。
【推荐】常见的放样方法1 直线的放样根据精度要求不同:可以分为目估法和放线法(经纬仪)两种放线法:内插和外插。
2 水平角的放样测设水平角是根据一个已知方向和角顶位置,按设计给定的水平角值,把该角的另一个方向在实地标定出来。
3 距离的放样就是在实地上从某已知点开始,按给定的广向,量出设计所要的水平距离定出终点。
1)钢尺放样2)测距仪放样4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法放样极坐标放样是利用数学中的极坐标原理,以两个控制点的连线作为极轴,以其中一点作为极坐标建立极坐标系,根据放样点与控制点的坐标,计算出放样点到极点的距离(极距)及该放样点与极点连线方向和极轴间的夹角(极角),它们就是我们所要的放样数据。
直角坐标法:在设有互相垂直的主轴线或方格网时,这种方法比较准确、简便。
它是极坐标法的一个特例。
5 交会法放样1)前方交会法放样点位前方交会法放样点位是根据放样点和控制点的坐标计算出放样元素(即交会角度与方向)然后在现场按其放样元素将放样点标定在地面上和一种点位放样方法。
适用于放样点能同时通视2~3个已知控制点,但该点距控制点较远或不便于量距时(如桥墩中心点)。
6 高程放样BM为水准点,其高程为Hbm,待放样点P的设计高程为Hp,其步骤如下:1)将水准仪置于BM至P点的中间位置附近,后视BM点得读数a,视线高Hi=Hbm+a;2)根据仪器高及P点设计高程,计算前视读数b=Hi-Hp;3)将水准尺置于P点木桩一侧,上下移动至读取应有的前视读数b,没尺底画一横线,即为设计标高的位置。
第10章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本章提要本章主要介绍:①施工测量的目的、特点、精度及组织原则;②施工控制测量,即建筑基线、方格网等的放样方法;③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④点的平面和高程位置的放样方法;⑤圆曲线及其放样方法。
§10.1 施工测量概述地形图的测量工作是以地面控制点为基础,测量出控制点至周围各地形特征点(简称测点)的距离、角度、高差以及测点与测点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等数据,并按一定的比例将这些测点缩绘到图纸上,绘制成图。
工程测量学基础知识

3)控制网:由控制点分布和测量方法决定所组成的图形。 4)控制测量:为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⑶.控制测量分类 1)按内容分: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 2)按精度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三级 3)按方法分:三角测量、导线测量、水准测量、GPS卫星定位测量 4)按区域分:国家控制测量、城市控制测量、小区域工程控制测量
⒈高程点放样的方法
在已知水准点(BM)和待放样高程点P中间位置附近架 仪,后视BM点,读后视读数a ,得视线高Hi=HBM+a,上、 下移动水准尺,使前视读数b=Hi-HP,并沿尺底画线, 得P点。
完整编辑ppt
6
⑵ 点平面位置的测设 正拨、反拨的概念: 水平角正拨——顺时针测设;水平角反拨——逆时针测设。 点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 1)直角坐标法 ⒈适用:有彼此垂直的主轴线时。 ⒉方法: O点架仪,瞄准A,量取y,定出过渡点C;C点架仪,瞄准A,反拨90°,
征点与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测设数据,以控制点为根据, 将各特征点在实地桩定出来。
⒉测设的基本工作——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称为测设工作三要 素)。
2)水平距离的测设 ⒈直接法——从起点A直接用钢尺或测距仪在给定方向上,丈量待放样
的水平距离,得B点。
⒉归化法 用直接法测设出B点——精密丈量其距离——根据差值,实地改正。
完整编辑ppt
33
五、道路中线测量
完整编辑ppt
34
完整编辑ppt
35
例:某圆曲线半径R为1500m,转向角α为20°30′40″,JD的里程为DK15+108.086,计算圆曲线各主点的里 程。
根据公式计算而得:T=271.394;L=536.980;E=24.354;q=5.809。
施工放样的方法和精度分析

在ΔABA’中
路漫漫其悠远
由于δ的大小与θ有关,且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θ的 数值,因此可取θ的变化范围内的均方根值作为对中 误差的影响。θ的变化范围为[0,3600]。
路漫漫其悠远
如e=5mm,s=100m,m对=7".3 e=25mm,s=100m,m对=3"为了减弱对中误差的影响,除 精细操作外,还应选取较长的后视边。
路漫漫其悠远
(4)调焦误差的影响 根据研究,望远镜改变对光时,对于视线的影响
可达1.2″。因此,在10m至200m的范围内应用经纬 仪对光肘,可取视准轴的变化为1″~2″。如果放 样点位至仪器的距离为 100m,则此误差为 0.5~ lmm。
应用经纬仪设置方向线的中误差影响应为:
路漫漫其悠远
综上所述,由于方向线1-1′的误差影响而使放 样点位C所发生的误差为:
路漫漫其悠远
对中误差e对P点的影 响在两坐标轴方向上 的误差分别为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2.测角误差对放样点位的影响
3.量距误差时放样点位的影响 当放样离较短,采用钢卷尺丈量时, μ为钢卷尺单位长度的误差 若放样距离较长,采用测仪测定s时,
其中,a的固定误差,b为比例误差系数。
路漫漫其悠远
4.在地面上标定点位的误差τ 综上所述,P点的中误差为:
同理,由于方向线2一2′的误差影响而使放样点 位C所发生的误差为:
路漫漫其悠远
3.标定放样点位的误差。 τ的大小决定于标定的方法。在工业与民用建筑
中,通常用铁钉或铁针来标定点位。如果用经纬仪 能直接看到铁钉,则其标定的误差大约为1.5~2mm 。
总误差应为:
路漫漫其悠远
ξ6-6轴线交会法 一、放样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 坐标法放样
三、点位放样
(一)经纬仪+钢尺(或测距仪)放样法 利用误差椭圆可以方便地求出点位在任意方向上的误差大小, 它等于误差椭圆在该方向上投影长度的一半;误差椭圆在坐标轴 上投影,可得到mx和my。 根据解析几何定理“椭圆的任一对共轭半径平方之和是常数”, 则点位精度可写为:
M mx2 my2 a2 b2
6.2 坐标法放样
三、点位放样
(一)经纬仪+钢尺(或测距仪)放样法 角度放样(水平角) + 距离放样(水平距离)
“坐标反算”求放样元素:
S (xP xA)2 ( yP yA)2
=
AP-
AB=arctan
yP xP
yA xA
arctan
yB xB
yA xA
6.2 坐标法放样
三、点位放样
6.2 坐标法放样
三、点位放样
(二)全站仪坐标放样法 若需要放样下一个点位,只要重新输入或调用待放样点的坐标 即可,按下放样键后,仪器会自动提示旋转的角度和移动的距离。 用全站仪放样点位,可事先输入气象元素即现场的温度和气压, 仪器会自动进行气象改正。 因此用全站仪放样点位既能保证精度,同时 操作十分方便,无须做任何手工计算。
式中,a、b分别为椭圆的长半轴和短半轴。
6.2 坐标法放样
三、点位放样
(一)经纬仪+钢尺(或测距仪)放样法
共轭半径:
a 1
sin
则点位误差:
b 2
s in
M a2 b2 21 22
s in
共轭半径间的夹角
C
ba
P
A
D
2
2 B
1
1
6.2 坐标法放样
三、点位放样
(一)经纬仪+钢尺(或测距仪)放样法
6.2 坐标法放样
三、点位放样
(二)全站仪坐标放样法 全站仪架设在已知点A上,只要输入测站点A、后视点B以及待 放样点P的三点坐标,瞄准后视点定向,按下反算方位角的定向键, 则仪器自动将测站与后视的方位角设置在该方向上。 然后按下放样键,仪器自动在屏幕上用左右箭头提示,应该将 仪器往左或右旋转,这样就可使仪器到达设计的方向线上。 接着通过测距离,仪器自动提示棱镜前后移动,直到放样出设 计的距离,这样就能方便地完成点位的放样。
选择“4. Set h angle”选项,进入后视
点方位角设置屏幕,用输入后视点坐标和
照准后视点的方法,进行方位角设置,其
方法同测站点坐标输入;
输入完毕,按OK键进入“后视点照准”
屏幕,仪器瞄准后视点后按YES键,
回到方位角设置屏幕,此时,HAR一行
显示测站到后视点的方位角,
至此,完成测站的定位和定向;然后回
S-O
在测量“Meas.”模式下,按S-O键, 选择“3. Stn data”(测站数据)选项后
进入放样测量模式
按回车键,进入测站数据设置屏幕,
6.2 坐标法放样
三、点位放样
测站数据设置:输入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二)全站仪坐标放样法 每输完一项数据按回车键,输完全部数据
按OK键,回到放样测量菜单屏幕;
6.2 坐标法放样
三、点位放样
(二)全站仪坐标放样法 全站仪放样点位的功能是:根据输入的已知点数据和照准目标 时的观测数据,自动计算并显示出照准点和待放样点的方位角差 和距离差,同时也可显 示其高差。据此移动目标 棱镜,使三项差值为零或 在容许范围之内。
6.2 坐标法放样
三、点位放样
(二)全站仪坐标放样法
④ 取P1、P2的中点P,则BAP就是要放样的角。
6.2 坐标法放样
一、角度放样 角度归化改正
S
P
P
① 用适当的测回数较精密地测出BAP=;
② 量取AP的距离为S;
③ 将与设计值的比较,求得角度差:;
④ 计算归化改正值:PP= S
⑤ 从P点出发在AP的垂直方 向上归化PP,即可求
得待定点P。
6.2 坐标法放样
二、距离放样
距离放样是将图上设计的已知距离在实地上标定出来,即按给 定的一个起点和方向标定出另一个端点。
当用钢尺放样时,则必须先对设计长度进行尺长Sl、温度St、倾 斜Sh这三项改正,然后再用改正后的长度S'在现场均标定。其改正
过程正好与测量距离时相反,即S'=S-Sl―St―Sh
对于极坐标法放样,
1
m离放样精度
则点位放样误差:
MP
m
2
S
mS2
1 2
6.2 坐标法放样
三、点位放样
(二)全站仪坐标放样法 以上极坐标法放样,需要事先根据坐标计算放样元素,而放样 元素的计算是要根据仪器架设位置而定的,有时现场仪器的架设 位置会有变化,又要重新计算放样元素。 而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法,就不需要事先 计算放样元素,只要提供坐标就行,而且操 作十分方便。
当然也可以采用测距仪或全站仪进行距离放样。
6.2 坐标法放样
三、点位放样
工程建筑物的形状和大小,常通过其特征点在实地表示出来。 如矩形建筑的四个角点、线形建筑的转折点等等。因此点位放样 是建筑物放样的基础。
放样点位时应有两个以上的控制点,且已知待定点坐标,通过 距离和角度来放样待定点。
➢ 经纬仪+钢尺(或测距仪)放样法 ➢ 全站仪坐标放样法 ➢ GPS RTK放样法
到放样测量菜单屏幕图。
选择“2. S-O data”选项按回车键,进入“放样数据设置”屏幕。
6.2 坐标法放样
三、点位放样
(二)全站仪坐标放样法
输入待放样点的三维坐标,每项输 入后按回车键,输完后显示放样数据 “SO dist”(放样距离)和“SO h angle”(放样方位角);
按OK键进入“放样观测”屏幕,
6.2 坐标法放样
一、角度放样
放样角度实际上是从一个已知方向出发放样 出另一个方向,使它与已知方向间的夹角等于 预定角值的工作。
① 将经纬仪安置在A点,用盘左瞄 准B点,读取度盘读数;
② 松开照准部向右旋转,当度盘读数增加角值
后,在视线方向上定出P1; ③ 倒转望远镜(盘右),用同上步骤再在视线方
向上定出另一点P2;
(一)经纬仪+钢尺(或测距仪)放样法 工程测量工作中常要作误差分析,而误差椭圆是分析点位误差 的好工具。 以观测值中误差为基础做出的误差椭圆称为基本误差椭圆,以k 倍中误差为基础做得的误差椭圆称为k倍误差椭圆。 点位落在不同误差椭圆中的概率P与k的关系如下:
k
1.0
2.0
2.5
3.0
3.5
4.0
概率P 0.3935 0.8647 0.9561 0.9889 0.9978 0.9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