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的区别
设问、反问

导语:在众多的疑问句中,有问有答,有问无答,答案在问题中,还是问题外,都是我们主要所研究的。
一、基础概念:1、相同:都是修辞方法,都是疑问句。
2、区别:反问:有问无答,答在其中,可以增强语气。
例如:难道我们不要在一起了吗?这就是一个反问句。
设问:自问自答,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例如:你还出去吗?出去。
3、分类: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二、请判断下列句子是疑问句、反问句还是设问句,并把答案写在括号里。
1、你认为明天会下雨吗?()2、难道我不能高声赞扬白杨树吗?()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4、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5、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体验?()6、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7、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8、是我打扰你了吗,小伙子?()9、不知道同学们到齐了没有?应该都到齐了。
()10、浪费食物难道不是可耻的行为吗?()11、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怎能不马上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12、小立又在悄悄地为集体做什么好事呢?( )13、老师傅问:“一件手艺,有的三个月就能学会,有的人得三年才能学会。
学三个月和学三年,有什么不同?”“学三个月的,手艺扎根在眼里;学三年的,手艺扎根在心里。
”鲁班回答。
( )1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5、为什么瓜秧开了花不结瓜?原来是岛上没有昆虫,西瓜开了花没授成粉。
( )16、你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吗?告诉你吧,我接到了重点中学的录取通知!( )17、怎样才是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毕业生呢?( )1 8、我们怎么能不遵守交通规则呢?( )19、是谁创造了人类历史?是我们劳动群众。
( )20、这地方离家有多远?( )21、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 )22、咱们班得了第一,难道你不高兴吗?( )23、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能光着脚在路上跑呢?( )24、世界上有没有给自己写信的人呢?有。
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区别

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区别
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是不同的句子类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区别,希望对你有帮助。
1、疑问句是一种句式,在向对方发问,不知道答案,需要对方来回答。
例如:你今天几点起床的?
2、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方法,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
也就是明知故问。
这类句式常和“难道”、“怎么”等反问词联接。
例如:你怎么能这样呢?(意思是你不能这样。
)
3、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就叫做设问句。
顺口溜:
我问你答是疑问;不需回答是反问;自问自答是设问。
设问句疑问句反问句

设问句 疑问句 反问句疑问句、 设问句和反问句的末尾都有问号 ,都以问的形式 作标志的 ,形式十分相象 ,所以 ,常常有一些同学甚至个别老师 把三者混为一谈 ,弄不清什么是疑问句 ,什么是设问句 ;也分不 清哪个是设问句 ,哪个是反问句。
其实 ,三者虽然十分相似 ,但 它们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因为疑问句是从句子的用途来说的 而设问句和反问句是从修辞的角度来说的。
三者有一定的交、疑问句 疑问句是从句子的用途角度来说的 ,它是用 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 ,是有疑而问 ,当向别人询问一件事时 ,我 们就会用到疑问句。
如: 1.这是谁家的狗 ?(契何夫 《变色龙》 ) 2.还能告诉我一些题外的细节吗 ?(张新民《落棋有声》 ) 3.你读过书么 ?(鲁迅《孔乙己》 ) 上边列举的三个例子都是疑问 句,它们都是用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类型。
一般说来 问句是有疑而问 ,提问者不知道问题的答案 ,需要由别人来给出回答。
它通常是由一方发问 ,由另一方作答 ,所以 ,疑问句与 回答句是紧紧相连的 ,回答句紧跟在问句的后面。
二、设问 句 设问句是从句子的修辞角度来说的 , 它是作者在语言表达过程中 ,为了取得吸引读者思考、 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效果 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屋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 定形式表示肯定。
例如 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跑他入党的志 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么?(用肯定 的形式表示否定)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用否定式表示肯定 的意思。
) 反问与设问的区别:叉。
,疑而有意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反问为了加强语气,用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砌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设问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
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区分设问句 反问句 疑问句

• 例: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这是真理。 • 1.加入反问词。 • 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难道这是真理。 • 2.肯定否定词相互转化。 • 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难道这不是真理。 • 3.句末加疑问语气词。 • 4.句号变成问号。 • 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难道这不是真理吗? • 5.检查 句子是否通顺,且原意不变。
• 1.找出陈述句中可以提出的问题,及答 案。
• 2.拆分句子,加入疑问词及对应标点, 拆一为二。
• 3.检查是否语句通顺。 • 例:小麻雀的家在树上。 • 我亲密的战友。 • 我不会忘记谁?当然是我亲密的战友。 • 爷爷和我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 是谁和爷爷一起爬上了天都峰?当然是我。 •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 谁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是梅兰
不闻不问 •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
象征。 •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 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 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 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2、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的桥梁。 • 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
天的幸福生活。
• 13、每一个中国人都爱自己的祖国。 • 14、我买不起这么贵的书。 • 15、我们都喜欢看闲书。 • 16、我们的教室很安静。 • 17、他对我专很属好。 • 18、这部电影很精彩。
陈述句变设问句
•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
怎样区分三种问句

怎样区分三种问句
时间: 2014年03月03日来源:教育周刊作者:
1.那只可爱的小麻雀是谁喂养的呢?(疑问句)
2.那只可爱的小麻雀是谁喂养的呢?是我。
(设问句)
3.难道那只可爱的小麻雀不是我喂养的吗?(反问句)
以上三种句式都以问的形式表达,句末都有问号,形式相似,因此常有一些同学分不清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这三种句式,容易混淆。
三者是有一定的区别。
一、疑问句
第一个句子(疑问句)是从句子的用途角度来说的,它是有疑而问,提问者不知道“那只可爱的小麻雀是谁喂养的”,所以向别人提出询问,需要由别人回答。
疑问句由提问者提出,提问者不说回答句。
二、设问句
第二个句子(设问句)是从句子的修辞角度来说的,它是作者在表达过程中为了启发读者思考,有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而采用一种修辞手法。
设问句是自问自答,由疑问句和答句组成,即设问句=疑问句+答案。
第二个句子(设问句)提问者的目的是为了吸收读者对“那只可爱的小麻雀是谁喂养的”的注意,答案只是起
强调作用而已。
三、反问句
第三个句子(反问句)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之意,它问而不答,答案就在反问之中。
它表面是说“小麻雀不是我喂养”,其实是用反问的语气来强烈表达“小麻雀是我喂养”。
表面是质问,其实答案已在反问之中,无须回答。
下面总结顺口溜帮助大家记忆这三种句式的区别:我问你答是疑问;有问无答是反问;自问自答是设问。
三种问句的区分

三、反问句
反问句:
提出一个问题,答案包含其中,不须回答,又叫明知故问。
如:青蛙是人类的朋友,难道我们可以伤害它吗?
小练习
题目二
• 辨别以下问句的类型:
• 1.她是谁?原来是转来的新同学。( ) • 2.太阳一出来,积雪不就融化了吗?( ) • 3.谁能说出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 4.蟋蟀有好的工具吗?没有。(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辨别三种问句的方法:
三种问句的区分: 小学阶段,低年级就涉及到了疑问句和反 问句,到了中年级又要学设问句。学得多了, 问来问去有的同学难免犯糊涂,这三种问句怎 么区分呢?
疑问句:
一、疑问句 提出问题,不给出答案,所以是只问不答。
如:为什么花朵开放的时间不一样?
二、设问句
设问句:
提出一个问题,自己回答,自问自答。
如:大海深处是不是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 答案1: • 1句.设问句;2句.反问句;3句.疑问句;4句.设问句。
修辞与疑问句的区别
• 另外,在修辞这个大家族中,设问句和反问句都是其中的一员,而疑 问句不是修辞。
• 题目二 • 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1.这难道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观吗?( ) • 2.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 ) • 3.太空中有外星人吗?没有。( ) • 4.你把羊圈修好,难道会丢羊吗?( ) • 答案2: • 1句.反问;2句.设问;3句.设问;4句.反问
最新【ppt课件】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区分教学讲义ppt

A.B以现有可供执行的个人财产补交差额,不足部分由B从公司分得的 利润予以补足;
B.B以现有可供执行的个人财产补交差额,不足部分由A、C补足;
练习把陈述句改为设问句。
❖ 1、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 幸福生活。
❖ 2、同窗五载的情谊,我们不能忘记。 ❖ 3、21世纪图书馆的大门不会关闭。
练习把设问句改为陈述句。
❖ 1、这瓶饮料是谁买来的?原来是妈妈买来的。 ❖ 2、学好语文要背书吗?一定要! ❖ 3、大家热爱自己的祖国吗?热爱
设问句:自问自答
例句:1、这是他的错吗?不是的。
(自问)
(自答)
(提出问题后,立刻说出了自己的答案,即是自问自答)
2、你知道我们班有多少人吗? 四十四个。
请找出设问句
❖ 1、法律是什么?就是保护人类的社会法则。 ❖ 2、天气预报说明天会不会下雨? ❖ 3、昨天难道不是你值日吗?
辨别下列句子是什么句
哪一句是反问句?
❖ 1、骄傲的小强,肯承认比不上别人吗? ❖ 2、为什么哥哥昨天没上学? ❖ 3、你喜欢看海豚表演,还是鹦鹉表演?
小妙招:如何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 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 、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 改为问号。
【ppt课件】疑问句、反问 句、设问句的区分
读读想想: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1 | 今天,你几点起床的? 2 | 难道你今天不是七点起床的吗? 3 | 今天谁七点起床?我。
今天,你几点起床的?
疑问句__设问句__反问句 转述句

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一、疑问句疑问句是从句子的用途角度来说的,它是用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是有疑而问,是向别人询问一件事,解除自己的疑团的,它是有疑而问,是己问他答,答在问后(即:由一方发问,由另一方作答,回答句紧跟在疑问句的后面)。
二、设问句设问是一种修辞手法,先提出问题,接着再把答案说出来,这种自问自答的句子叫做设问句。
其实提问者本来完全知晓问题的答案,是明知故问且又自问自答的一种问句形式,它不需要别人来回答,它只是作者为了引起读者注意或者引发读者思考而故意提问的。
所以,通常情况下,在设问句的后边,紧接着的是作者本人的答语。
这种修辞效果不是肯定的句式所能及的。
如:1、“春天在哪里?春天在花朵里……”2、“什么是生物?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3、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4、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5、学好语文要背书吗?一定要!三、反问句反问也是一种修辞手法。
反问句又叫反诘句,它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
反问句是作者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为了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强某种语气、强调某种确定的意思而有意采用的一种问句形式。
是无疑而问,作者自问自答,答在问中。
1. "难道我会不知道?"----说话者是在强调自己是知道的。
2. "(难道)我有这么笨吗?"----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3."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
4."那什么是一样的呢?"----说话者在强调那是不一样的。
5.“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末尾用的感叹号。
总之,疑问句是己问他答,答在问后;设问句是自问自答,答案在问句之外,反问句则不用回答,答案包含在问句之中,已经暗示了出来;设问句末一般用问号,反问句可以用问号,也可以用叹号。
一.判断下列问句是哪种问句,把序号填在括号里.①疑问句②反问句③设问句1、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怎能不马上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2、小立又在悄悄地为集体做什么好事呢?( )3、老师傅问:“一件手艺,有的三个月就能学会,有的人得三年才能学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问句,设问句、疑问句的区别
1、疑问句是一种句式,在向对方发问,不知道答案,需要对方来回答。
例如:你今天几点起床的?
2、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方法,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
也就是明知故问。
这类句式常和“难道”、“怎么”等反问词联接。
例如:你怎么能这样呢?(意思是你不能这样。
)
3、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
自己回答,就叫做设问句。
顺口溜:
我问你答是疑问;
不需回答是反问;
自问自答是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