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同仁堂历史和文化简介-周总

合集下载

对同仁堂药目叙的理解

对同仁堂药目叙的理解

对同仁堂药目叙的理解同仁堂是中国传统医药行业的著名品牌,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中药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同仁堂以其独特的制药理念和特色,以及丰富的药目,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本文将从同仁堂的背景和历史、制药理念和特色、药目以及药目价值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同仁堂的背景和历史同仁堂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已有近500年的历史。

作为中国传统的医药企业,同仁堂始终以“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为宗旨,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同仁堂已经从一家普通的药店发展成为涵盖科研、生产、销售等多个领域的大型医药企业。

二、同仁堂的制药理念和特色同仁堂坚持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为原则,注重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制药过程中,同仁堂始终遵循传统制药工艺和标准,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

此外,同仁堂还注重现代科技与中医药的结合,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医药产品。

三、同仁堂的药目同仁堂的药目丰富多样,涵盖了多个医药类别。

其中,以治疗感冒、咳嗽、发热等常见疾病的中药产品最为知名。

同时,同仁堂还生产销售多种中成药、保健品以及医疗器械等。

这些产品均以独特的配方、卓越的疗效和安全可靠的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和好评。

四、同仁堂的药目价值同仁堂的药目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独特的配方和制药工艺:同仁堂的药目得益于其传承多年的制药经验和工艺,以及独特的配方。

这些独特的配方和制药工艺使得同仁堂的产品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2. 高品质的产品:同仁堂坚持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品的生产销售,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因此,同仁堂的产品在质量方面具有很高的保障。

3. 广泛的社会认可度:同仁堂作为中国中医药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其品牌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都很高。

许多消费者在购买中医药产品时,往往更倾向于选择同仁堂的产品。

4. 深厚的文化底蕴:同仁堂作为一家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企业,其药目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同仁堂——精选推荐

同仁堂——精选推荐

同仁堂介绍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3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

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

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十大公司、二大基地、二个院、二个中心的“1032”工程,其中拥有境内、境外两家上市公司,零售门店800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8家,遍布15个国家和地区。

同仁堂集团被国家工业经济联合会和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推荐为最具冲击世界名牌的16家企业之一,同仁堂被国家商业部授予“老字号”品牌,荣获“2005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200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行业十佳品牌”、“影响北京百姓生活的十大品牌”,“中国出口名牌企业”。

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仁堂的社会认可度、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品牌释义"同仁堂"商标的设计意图:在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龙是至高无上的象征,北京同仁堂数百年的制药精华与特色是:处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因而在国内外医药市场上享有盛名。

本商标采用两条飞龙,代表着源远流长的中国医药文化历史,“同仁堂”作为主要图案是药品质量的象征;整个商标图案标志着北京同仁堂是国之瑰宝,在继承传统制药特色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研制开发更多的新药造福人民。

同仁堂文化中医药文化:同仁堂中医药文化是在继承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精华,并融入宫廷制药规范的基础上,经过三百余年的实践与创新,中医与中药的结合,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形象、价值取向、质量文化、经营理念和队伍建设的总和。

同仁堂

同仁堂

同仁堂品牌文化翻开同仁堂的历史,人们感受最深的是同仁堂浓厚的文化气息。

无论是企业精神、企业使命,还是堂训、自律意识、服务铭,都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可以说,正因为同仁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把自身的品牌文化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才成就了同仁堂今天的伟业。

一、企业使命:济世、养生公元1669年,同仁堂创始人乐显扬在京城创办同仁堂药室。

恪守诚实敬业的品德,对求医购药的八方来客,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一律以诚相待,始终坚持童叟无欺,一视同仁。

对于病倒在街头的乞丐,同仁堂约定无论哪个伙计碰到,一律将其带回同仁堂免费救治。

同仁堂“济世”、“养生”的崇高使命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庸仁爱”的思想不谋而合。

二、企业精神:同修仁德、亲和敬业同仁堂创始人乐显扬对“同仁堂”这个店名也是中药品牌名称的解释是“同修仁德”。

同修仁德是对同仁堂所有员工的一种勉励和激励,即激励员工把制药卖药、治病救人作为修炼自身仁德的一种途径。

中华民族一向推崇“修身以道,修德以仁”,在修己的同时,注重入世,讲求修齐治平,经世致用,也就是说修身、修德的目的是为国家、社会效力。

同仁堂的同修仁德浓缩了中华民族对一个有所作为的人的要求,那就是修仁德是为了济世和报效社会。

所以,作为同仁堂的员工,只有仁德高,才能做到亲和敬业。

而员工只有亲和敬业,才能生产出货真价实、质量过硬、疗效显著的药品。

历代同仁堂人正是恪守了这一企业精神,才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

三、堂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1668年,乐显扬去世,其三子乐凤鸣继承父业。

乐凤鸣幼承家学,精通医药,善于总结前人的制药经验。

用三年时间,于1706年将同仁堂所制362种成药分门汇集成书,名为《乐氏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

该书为同仁堂制药建立了严格的选方,用药,配比及工艺规范。

同时,在该书序言中,乐凤鸣明确提出“炮炙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同仁堂300年兴衰史

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同仁堂300年兴衰史

章永俊 | 文章永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研究员“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是医药行业的古训,意思是做药的过程无人了解,但其动机好坏,上天自会知晓。

修,指对未加工药材的炮制;合,指对药材的取舍、搭配、组合。

修合就是指中药的采集、加工、配制过程,它涉及药材的产地、成色、质量、加工等因素,直接影响中药的疗效。

据传这句话最早即是由同仁堂提出的。

北京同仁堂是中医药行业的老字号,至今已有三百四十余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几经改朝换代,同仁堂几度兴衰,历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同仁堂300年兴衰史97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尽沧桑,金字招牌始终屹立不倒, 从未失去在中国中医药界最强势品牌的地位。

金字招牌背后,蕴含的是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和对古训的执着坚守。

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以同仁济世为宗旨,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铸就了同仁堂“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的产品特色。

创业:养生济世坐落于前门外大栅栏的同仁堂药店,为乐家首创。

乐氏家族原籍浙江省宁波府慈水镇,明永乐年间移居北京,以串铃走方行医为业。

清初康熙年间,四世祖乐尊育(1630一1688年)做了朝廷太医院的吏目,积累了一些产业,开始坐堂行医。

乐尊育广读方书典籍,致力于方药研究制作。

他制售的丸药取材纯正地道、加工精细严谨,患者用后疗效显著。

乐尊育把行医卖药作为一种养生济世、效力社会的最高追求。

他常对其子说:“可以养生、可以济世者,惟医药为最。

”由于具备了这样的学识、经验和条件,乐尊育于1669年(康熙八年)创办同仁堂药室。

堂名“同仁”是乐尊育亲自拟定的,他解释说:“‘同仁’二字,可命堂名,吾爱其公而雅。

”一开始就确定了同仁堂今后要“济世养生”、“诚实无欺”、“货真价实”等行为规范。

乐家五世祖乐梧冈(1661—1742年)因乡试落第,秉承先人遗志,于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在前门外大栅栏路南正式开设同仁堂药铺。

南京同仁堂历史和文化简介周总

南京同仁堂历史和文化简介周总
年终(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扫房”后),股东代表致送全体 员工数额不等的红包(“谢仪”);
“分零钱”靠实绩——冬令滋补品畅销,夏季暑药销量大,自 然调节了季节波动带来的差距;
•2019年12月17日
•11
企业历史
1936年国民政府
南京社会局重新审
核签发南京同仁堂
总号(原中华路
31号)、支号
清嘉庆二十三年至道光十七年(1818~1837年),经营 困难,曾招他人入股承治,且二度典与他姓(外股参 入),但乐氏仍保留铺东之位。
乐平泉(1810~1880年),号印川,先抚族人,经营有 方,收回外姓股资,偿清债务,重回乐氏家族。
光绪三十三年(1880年),乐平泉逝世,遗孀许氏持铺 务二十余年,亡故后形成乐氏“四房共管”。
清光绪元年至宣统四年(1875~1911年),同仁堂未领
到承办宫廷药料的官银,清皇室还赊账十八万两白银之
多。
•2019年12月17日
•9
南京同仁堂企业历史
1926年,同仁堂乐氏十三代嫡传乐笃周 (1894~1979)受命筹备 “同仁堂京都乐家老铺南京 分号”。乐笃周作为乐氏“四大房”的25位股东代表 负责管理。(按序排第三)
清康熙八年(1669年),乐氏创办“同仁堂药室”,遂 立匾存世。
清雍正元年(1723年)“同仁堂”应市而开,以配制的 中成药疗效显著而名声大震,并承办宫廷药料(可预领 官银,享有御赐特权)。
•2019年12月17日
•8
南京同仁堂企业历史
清康熙十八年(1753年)铺房大火烧尽,主事人乐以正 病亡。
公司占地面积322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816平方米,生产厂房面 积24854平方米(其中,洁净区面积4769平方米),仓储面积8562平方 米,质量检测用房面积1500平方米,

同仁堂企业文化.docx

同仁堂企业文化.docx

同仁堂企业文化介绍【摘要】同仁堂具有300余年历史,本文通过研究其企业文化,总结其经久不衰的原因。

【关键词】同仁堂; 企业; 文化Abstract: Tong Rentang has more than 300 years of history.In this paper,through the study of its corporate culture,summary of the reasons for its enduring. Key words: Tong Rentang; Enterprises; Culture一、同仁堂企业介绍1、同仁堂历史介绍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

自雍正元年(1721年)同仁堂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在3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造就了同仁堂在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

2、同仁堂发展历程一六六九年,(清康熙八年)乐显扬创办同仁堂药室。

一七零二年,乐凤鸣将药铺迁至前门大栅栏路南。

一七零六年,乐凤鸣在宫廷秘方、民间验方、祖传配方基础上总结前人制药经验,完成了《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一书,该书序言明确提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训条,成为历代同仁堂人的制药原则。

一七二三年,(清雍正元年)由皇帝钦定同仁堂供奉清宫御药房用药,独办官药,历经八代皇帝,188年之久。

一九四八年,乐氏第十三代传人乐松生接任同仁堂经理。

一九五四年,同仁堂率先实行了公私合营。

一九五五年,同仁堂经理乐松生在中南海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同年被选为北京市人大代表,并出任北京市副市长。

历任全国一、二、三届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

同仁堂文化

同仁堂文化

同仁堂企业概况及中成药的特点一、历史渊源久远、品种多、剂型全1.历史和现状同仁堂是我国中药行业的老字号,始创至今已有337年的历史。

在中国近三百年的历史上,老字号成百上千,作坊店不计其数。

然而时至今日,有的惨淡经营,有的早已不复存在,真正像同仁堂这样历经337年历史,(一直由乐氏家族经营直到解放后公私合营)经历无数风风浪雨雨仍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实属凤毛磷角。

同仁堂的堂徽古老而别致。

其外延为圆形,象征中药剂型的代表——“丸”。

堂徽中间“同仁堂”三字为著名书法家启功之手笔,古朴、端庄,引人注目,表示对产品质量的承诺与保证。

字两旁是艺术化的“双龙”,龙体为草叶形,似龙似草,亦龙亦草,寓意龙与中药同是中华民族所独具的传统文化。

双龙头之间一颗明珠,又寓意同仁堂所生产的中药如同珍珠一样宝贵。

据载,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当同仁堂药室刚刚挂出招牌的时候,似乎并没什么特别之处,但随着标有“同仁堂”字号的药品不断问世,人们逐渐认识了这家字号的不同之处。

考证它的创始人乐显扬,便可看出同仁堂从一诞生起就有高人一筹之处。

乐氏祖籍乃浙江宁波慈水镇。

明永乐年间,乐良才举家迁往北京,靠走街串巷摇铃行医卖药为生。

铃医生涯直至其曾孙乐显扬。

乐显扬精研医药之术,造诣颇深,不懈的努力和追求,使他成为清太医院的吏目,也就是掌管御医的高级医官,从此结束了乐氏祖祖辈辈的铃医生涯。

职务上的便利,使乐显扬能够收集大量的宫廷秘方、古方、民间验方,加上自己家中的租传秘方,这就奠定了他在康熙八年创办同仁堂药室的坚实基础。

对于创办药室时以何名开张,乐显扬也颇费了一番心思,他曾说:“‘同仁’二字可以命堂名,吾喜其公而雅,需志之。

”乐显扬把办药室当成是济世养生的大事,为保证药品质量,替百姓除病解忧,在药室开张的同时,乐显扬就在几十年从医经验的基础上,规定了自己的制药原则,他指出:“古方无不效之理,因修合未工,品位不正,故不能应症耳。

”故而,同仁堂制药下料配方精益求精,从不马虎,把济世养生始终放在第一位,也正因为如此,同仁堂日后的声誉鹊起就不足为怪了。

同仁堂历史

同仁堂历史

同仁堂历史乐氏家族第26世祖乐良才,于明永乐初年迁都之际,由宁波来到北京。

乐良才是一位走街串巷行医卖药的铃医。

铃医就是民间医生,他们手摇串铃,周游四方,行医卖药,故称铃医、走方郎中等。

铃医治病与坐堂大夫不同,他们的医术自成体系,药独具奇效,治病取其速效,不计万全。

自乐良才之后,乐家子孙皆为铃医,直到乐显扬当上了清太医院吏目,才结束了乐氏祖传的铃医生涯。

乐显扬毕生致力方药,具备了丰富的学知、经验和条件。

他认为“可以养生,可以济世者,唯医药为最”,因而决心开设药铺,悬壶济世,将他毕生钻研的方药、药材知识以及修合之道贡献出来。

康熙八年即公元1669年,清圣祖玄烨亲政的第二年,乐显扬将乐家老铺改名,取镇堂之宝“铜人”之谐音“同仁”二字创办了同仁堂药室。

他说:“同仁”二字可以命堂名,吾喜其公而雅,需志之。

从此,同修仁德,济世养生成了同仁堂的“堂训”。

那时,凡经他制售的丸散必求地道药材。

北方人一提到同仁堂都知道是乐家老铺,而且它的药,料好,选精,靠得住,“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差不多都公认同仁堂出品最好,所以经营至今,还是信用卓著。

同仁堂在诞生之初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基因,后来,清朝进士、礼部侍郎孙岳颁为同仁堂题写了牌匾,可惜在文革期间遗失,至今下落不明,现在的同仁堂牌匾,是我国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书写的。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乐显扬逝世。

乐显扬有四子,只有第三子乐凤鸣恪守父训,接续祖业。

1702年,乐凤鸣将父传“ 同仁堂药室”迁至北京前门外大栅栏路南现址,并改名“同仁堂药铺”。

从此,一个饱经风雨而屹立不倒的民族企业,一个历经磨砺却愈久弥坚的黄金品牌诞生了。

1706年乐凤鸣在宫廷秘方、民间验方、祖传配方基础上总结前人制药经验,完成了《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一书,乐凤鸣在该书的序言中提出“遵肘后、辨地产,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训条,成为历代同仁堂人的制药原则,为同仁堂制作药品建立起严格的选方、用药、配比及工艺规范,代代相传,开创了同仁堂的良好声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仁堂祖训
炮制虽繁 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 必不敢减物力
•2020年2月28日
•16
企业文化
企业自律准则
同修仁德 济世养生 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
•2020年2月28日
•17
企业基本情况
公司占地面积322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816平方米,生产厂房面 积24854平方米(其中,洁净区面积4769平方米),仓储面积8562平方 米,质量检测用房面积1500平方米,
•2020年2月28日
•34
2000年按国家行业管理的要求,公司投巨资进行GMP改造,引进了 一流的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等剂型的生产线。 2002年11月全公司九个剂型一次性通过国家GMP认证。2007年再次 透过复认证。2012年通过延期认证。
公司现有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散剂、丸剂、口服液、糖浆剂、 露剂、煎膏剂9个剂型和124个产品批文。
清光绪元年至宣统四年(1875~1911年),同仁堂未领到 承办宫廷药料的官银,清皇室还赊账十八万两白银之多。
•2020年2月28日
•10
南京同仁堂企业历史
1926年,同仁堂乐氏十三代嫡传乐笃周(1894~1979) 受命筹备 “同仁堂京都乐家老铺南京分号”。乐笃周 作为乐氏“四大房”的25位股东代表负责管理。(按 序排第三)
清康熙八年(1669年),乐氏创办“同仁堂药室”,遂 立匾存世。
清雍正元年(1723年)“同仁堂”应市而开,以配制的 中成药疗效显著而名声大震,并承办宫廷药料(可预领 官银,享有御赐特权)。
•2020年2月28日
•9
南京同仁堂企业历史
清康熙十八年(1753年)铺房大火烧尽,主事人乐以正 病亡。
✓ 1912年,赴法国留学(12年);
✓ 1924年受蔡元培先生邀请,任北京大学教师;
✓ 1926年来代表家族南京考察;
✓ 1929年,南京同仁堂开业;
✓ 1927~1929年北京过来30人,1934年又过来20人,1938年达54 人;
✓ 自产自销传统丸散膏丹酒,成药营业额90%,药材10%,产品 用料地道、上乘,价格也高,全国畅销;
公司有以安宫牛 黄丸、大活络丸、 牛黄清心丸、乌 鸡白凤丸为代表 的一批同仁堂经 典名药。主要传 统剂型为丸、散、 膏、丹、酒剂, 其中尤以各种丸 剂为主,如水丸、 蜜丸、水蜜丸、 浓缩丸、微丸等。
•2020年2月28日
•21
现代剂型的中成药
公司自主研发了 一批疗效确切,
市场认可度高的
现代中成药。包
括国家质量银质 奖——排石颗粒 和多个独家知名
产品——乳宁颗 粒、止嗽化痰颗
粒、羚羊感冒口
服液、优福宁胶
囊、血安胶囊、
山菊降压胶囊、 痔疮止血颗粒等。
•2020年2月28日
•22
生产厂房和设施
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在一幢厂房内,为D级, 洁净区面积均为2430平方米。其中,颗粒剂生产 线2条,片剂和胶囊剂生产线1条。
中药炮制前处理生 产线建筑面积1938 平方米。
提取生产线的建筑 面积2971平方米, 提取生产能力5000 吨。
•2020年2月28日
•24
生产厂房和设施
生 产 车 间 洁 净
纯 化 水 制 水 站

•2020年2月28日
•25
生产厂房和设施



充腾填来自制生粒



•2020年2月28日
✓ 年终(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扫房”后),股东代表致送全体 员工数额不等的红包(“谢仪”);
✓ “分零钱”靠实绩——冬令滋补品畅销,夏季暑药销量大,自 然调节了季节波动带来的差距;
•2020年2月28日
•12
企业历史
1936年国民政府南 京社会局重新审核 签发南京同仁堂总 号(原中华路31 号)、支号(白下 路36号)、支店 (中央商场内)营 业登记证,分别投 资3000万、1500万 和1500万;1948年 又在台北设南京同 仁堂分销处。
•2020年2月28日
•11
南京同仁堂企业历史
南京同仁堂当时的员工大多来自北平,“非亲即故” 或多代世袭,衣钵于乐氏家族的管理。员工以劳动管 理组合、机构职责划档分级。收入报酬袭用十九世纪 初(乐印川时代)所规定——“分零钱”(营业额提 成,当天营业,当天结算,当天分配)。
✓ “分零钱”——按工龄、岗位等10多个档次分四厘~四分 (0.4~4%),余额交北京总号,年终再分红;
•6
中国驰名商标
南京同仁堂
北京同仁堂
•2020年2月28日
•7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20年2月28日
•8
南京同仁堂企业历史
乐氏原籍浙江宁波,世代以医药为业。明永乐年间 (1403~1424年)明成主朱棣迁都北京,为繁荣京城,动 员江南有识之士随迁。至此,乐氏移居北京。清康熙元 年(1662年),乐显扬,字尊育入清皇室太医院任吏目。
•26
生产厂房和设施
口 服 液 自 动 灌 封 设 备
•2020年2月28日
•27
良好的仓储条件是产品质量保证
仓储面积8562平方米。
•2020年2月28日
•28
齐备的检验设施是产品质量保证
质量检测用房面积1500平方米,人员数量和素质与 生产要求匹配。
•2020年2月28日
•29
齐备的检验设施是产品质量保证
散剂、丸剂为D级,洁净区面积均为1334平方米 。其中,丸剂生产线2条,散剂生产线一条。
口服液体制剂为D级。口服液、糖浆剂、露剂、 煎膏剂口服液体制剂生产线在一层内,洁净区面 积505平方米。
•2020年2月28日
•23
生产厂房和设施
净药材的粉碎在D 级洁净区域内,洁 净区面积500平方米 。
公司现有大型精密检验仪器、设备20多台件,是产品质 量控制的有利保障。公司生产产品在历年的市场抽查中, 合格率均为100%
•2020年2月28日
•30
复方板蓝根颗粒质量比较
•2020年2月28日
•31
复方丹参片质量比较
•2020年2月28日
•32
战略定位
公司确立了“以百年老字号品牌为核心,把企业打造成 为以传承、创新、发展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为中心的、 专业的健康产品和服务提供商”的发展战略。
•2020年2月28日
•2
生产区全貌
•2020年2月28日
•3
2020年2月28日
•2020年2月28日
4 •4
中华老字号企业
1995年国家内贸部授予 中华老字号荣誉称号
2006年再次被国家商务部 授予“中华老字号”
•2020年2月28日
•5
乐家老铺——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2020年2月28日
•2020年2月28日
•18
企业的产品
公司现有产品包括9个剂型,共计124个 批准文号。
其中,独家产品(药品)15个。 其中,专利药品2个。 进入2012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产品多达
20多个。
•2020年2月28日
•19
乐家老铺中成药——省名牌产品称号
•2020年2月28日
•20
传统剂型的中成药
•2020年2月28日
•1
南京同仁堂企业基本情况
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同仁堂制药 厂)位于雨花台风景区西麓,是南京市唯一一家 以现代科技生产古方传统品种和综合新剂型, 集科、工、贸为一体的中成药生产企业,一九 九五年被国家内贸部授予“中华老字号”、 2006年被商务部再次授予全国第一批“中华老 字号”的荣誉称号。2008年“乐家老铺”注 册 商标获“江苏省著名商标”荣誉称号;2009年, 又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荣誉称号。 2009年 3月公司又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荣誉称号。
清嘉庆二十三年至道光十七年(1818~1837年),经营困 难,曾招他人入股承治,且二度典与他姓(外股参入), 但乐氏仍保留铺东之位。
乐平泉(1810~1880年),号印川,先抚族人,经营有方, 收回外姓股资,偿清债务,重回乐氏家族。
光绪三十三年(1880年),乐平泉逝世,遗孀许氏持铺 务二十余年,亡故后形成乐氏“四房共管”。
企业使命:“传承、发扬中医药精粹,为公众和社会提 供专业健康产品与服务” 。
核心价值观:“做健康企业,为健康服务”。
•2020年2月28日
•33
战略定位
在中医药产业进入传承、创新、现代化、 国际化转型之际,公司立志为社会和公众 提供更健康、更安全、更有活力的健康产 品与服务,成为社会尊重、公众信赖、员 工满意的健康企业。
•2020年2月28日
•13
企业历史
1955年更名为“公私合 营南京同仁堂国药号股 份有限公司”;1956年 定名为“公私合营南京 同仁堂制药厂”。
1998年,改制组建“南 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 公司”。
•2020年2月28日
•14
南京三山街旧址 历史图片
•2020年2月28日
•15
企业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