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
历史文化名城——南京

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亓晴一、概况南京,简称宁,是江苏省会。
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沿岸,江苏省西南部,邻靠安徽省。
南京,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
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越相范蠡筑城于古长干里,后人称为越城,为南京建城之始。
三国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
明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在此创建明朝,改称南京,是为南京市名之始。
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过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
且在中原被异族所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通常汉民族都会选择南京休养生息,立志北伐,恢复华夏。
大明、民国二次北伐成功;东晋、萧梁、刘宋三番北伐功败垂成。
南宋初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以显匡复中原之图,惜宋高宗无意北伐而定行在于杭州,但迫于舆论仍定金陵为行都。
即使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亦以驱除异族统治为动员基础和合法性之一。
所以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
故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南京一带在100万年至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5至60多万年前就有猿人在南京地域生活,汤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了南京猿人化石,是截至2010年已发现最早的南京的人类生活遗迹。
约7000-8000年前,出现了以北阴阳营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村落。
在市中心的鼓楼岗北阴阳营、江宁区陶吴乡咎庙等地,发现200多处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出土大量的陶器和石、骨制成的生活用具。
3000年前,相当于中原的商周之际,秦淮河流域出现了密集的原始聚落,被称为湖熟文化。
春秋战国时,在这些聚落的基础上形成了南京地区最早的城邑。
历史文化古城南京简介(完整版)

历史文化古城南京简介(完整版)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一、城市简介南京,有着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400多年的建城史,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的美誉,与北京、西安、洛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市地处中国长江下游的宁镇丘陵地区,东望大海,西达荆楚,南接皖浙,北联江淮,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
南京现辖11个区(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江宁、浦口、六合、栖霞、雨花台)2个县(高淳、溧水),总人口约770万人。
南京,山环水抱,葱茏毓秀,山水城林融为一体,自然风貌久负盛名。
自然界厚赐于南京龙盘虎踞的山川形胜,历史在此又遗存下灿烂的文化。
先后有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王朝在这里建都,它曾是“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的金粉之地,史称六朝;此外,南唐、明(洪武)、太平天国,以及国民党政府也曾建都与此,因此,历史上盛称为“六朝胜地、十代都会”至今在南京的地下及地上尚留存着无数的文物及遗迹,是南京历史文化积淀中的重要特色与优势。
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的六朝文物举世闻名。
孙中山先生曾有名言概括南京之美:“此地有高山,有平原,有深水,在世界三大城市中亦诚难觅此佳境”。
位于城东紫金山麓的中山陵、明孝陵,掩映在绿色葱葱的紫金山中,布局宏伟。
太平天国遗址,殿阙巍峨。
数十处南朝陵墓刻,硕大洗练,堪称一代巨制,国之瑰宝。
栖霞寺内舍利塔,造型雄健,比例匀称,装饰华丽,是我国现存石塔中不可多得的佳品。
总统府、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碑是我国过民主革命的历史见证。
玄武湖,三面环水,一面临城,秀峰塔影,碧波荡漾,堪称“金陵明珠”。
莫愁湖,蕴含动人凄丽的传说,湖光倩影,花团锦簇,典雅、幽秀而豁达奔放。
城市精神: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城市象征:辟邪市树:雪松市花:梅花市歌:《茉莉花》别称:冶城、越城、石头城、秣陵、金陵、建业、扬州、建邺、建康、秦淮、升州、蒋州、上元、白下、集庆、应天、江宁、天京、龙盘虎踞、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博爱之都、开明之城、钟山风雨帝王城二、环境情况(一)气候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毫米,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4°C,年极端气温最高39.7°C,最低-13.1°C,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
我眼中的南京

我眼中的南京在我眼中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环境优美、博爱而又开放的城市。
南京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有着“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也正是这些政权交换更替,不仅给南京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昌盛,同时也给它带来了战争的灾难及毁灭性的打击。
也许正是因为它的历尽沧桑,所以今天的南京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更兼具了那种与时俱进的气度和洒脱.南京也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城市,由于它处于长江下游沿岸,故而它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有丘陵,江湖兼具气候温和,植物种类繁多,环境优美而不单一。
这不仅体现在旺盛的旅游业上,更体现在那随处可见的名胜古迹上。
在南京随便走一走看一看,你都可以了解到许多有名的历史人物或故事。
孙权、王羲之、郑和……诸多典故,让你可以揣摩,可以凭吊,可以悠远遐想……而玩赏梅园新村、总统府、玄武湖等又能让你领略到各种不同的神韵和风采。
比如在紫金山登高望远,观测天文,你能体会那种“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夫子庙的各种小吃,又能让你了解到各地的风俗人情,品味各民族在南京荟萃融合和差异,状元楼的观瞻又能让你体会到古时科举制度的森严,深刻体会范进中举式的辛酸和悲哀;总统府的参观又能触发你更加热爱新中国的情怀……南京的魅力也体现在它的博爱和开放上,坚强的南京在经历那一次次毁灭性的打击时,不仅没向灾难屈服,被困难吓倒,而是积极进取,乐观顽强地面对。
在全国56个民族中,南京就以它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来自54个民族的人民,并为各民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文化差异的融合和统一而做出不懈的努力和调整,在政策上更为灵活开放;在人性上更为质朴诚信;在精神上更为博爱博雅;在发展上更为提倡创业创新的城市精神。
今天南京的发展,要得益于它博大的胸怀和宽容的爱,更源于它不屈不挠和永不言弃的精神。
我喜欢南京,我骄傲它是十朝都会的历史,博爱之都的氛围,开明之城的风气……都让我感到作为一名南京人的自豪。
我眼中的南京,真好!。
南京游记 感受六朝古都历史沧桑

南京游记感受六朝古都历史沧桑南京,位于中国东部长江沿岸,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六朝古都。
这座城市承载着丰富而壮丽的历史,到处都弥漫着沧桑的气息。
在我前往南京的旅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座古都的独特魅力。
以下是我关于南京游记的详细描述。
第一章:秦淮河畔的繁华踏入南京的第一站,我选择去秦淮河畔。
这里是南京古城的精华所在,处处显露出历史的痕迹。
我沿着秦淮河岸散步,感受着古老城市的氛围。
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的古建筑散发着宏伟与庄严的气息。
我在这里游历了古色古香的夫子庙和秦淮河夜市。
夜晚的秦淮河更是美不胜收,河水上的彩灯亮起,点缀着这个古老的水城。
我感受到了六朝时期的繁华和魅力,在古老中闪现出了现代的活力。
第二章:中山陵的壮丽与庄严南京的中山陵是中国现代历史的见证,也是国民党先烈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我步入中山陵的大门,仰望着巍峨的建筑群。
整个中山陵由巨大的青铜船和宏伟的石质建筑构成,雄伟壮观。
步行上山,我沿途欣赏着壮丽的景色,同时也能感受到先烈们为中国民族独立和统一所作的巨大贡献。
站在山顶,俯瞰着整个南京城,我能悉感到孙中山先生的崇高伟业。
第三章:明孝陵的庄严与庄重明孝陵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及其皇后马氏的陵墓。
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展现出明朝时期的皇家气派。
我进入明孝陵的大门,沿着宽阔的碑廊拾级而上。
大型石雕的神兽、门楼、门墙等等都表现出皇家的威严与庄重。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朱棣与马氏的石质神像,以及他们的陵墓。
这里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让我感受到了明朝时期的庄严与庄重。
第四章:雨花台的革命纪念雨花台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座重要的纪念性建筑。
这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前夜的战斗地。
我参观了雨花英烈陵园,缅怀了为国家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贡献的革命先烈。
在雨花台的胜利广场上,我看到了高耸的雨花塔,它象征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人民的勇气。
我在这里体味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动荡与奋斗。
第五章:明城墙的宏伟与坚固南京明城墙是中国现存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我的家乡南京作文集锦3篇

我的家乡南京作文集锦3篇学生作文一:我的家乡南京我来自美丽的南京,这里是中国的古都之一,在历史上留下了无数辉煌的文化与历史遗迹。
它不仅有千年的文化底蕴,更有现代化的发展。
以下是我喜欢的南京的一些特点。
首先就是著名的南京夫子庙,那里是一个集文化和商业为一体的地方。
四周是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而中间是有许多小型商铺和餐馆的区域。
在夫子庙里,你可以吃到南京特色美食,如糕团和盐水鸭,还可以看到许多南京老字号的商店,展示着南京的历史和文化。
其次是南京的雨花台,那里是一座重要的革命纪念地和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雨花台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场所之一,它左右着中国共产党的崛起和整个中国的走向,因此,对于中国历史爱好者或者革命史迷来说,南京的雨花台是一个必去之地。
最后就是紫金山,它位于南京市中心, 是南京最大的一座山, 特别是秋天,这里更是美不胜收。
山上只需花上几百元,就可以租一辆自行车,在风景秀丽的山道上骑行,享受这宜人的天气和风景。
山脚下还有大型购物中心,可以满足我的购物欲望。
总之,南京是一个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又有着现代化的城市。
我爱我的家乡南京,有机会我肯定会回来,看看这座城市在未来的发展中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范文分析: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南京作为一个历史古都和现代城市的双重面貌。
通过举出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如夫子庙、雨花台和紫金山等,把南京的文化、历史和现代化发展表现得淋漓尽致。
文章用词表达优美,接连使用了形容词,如美丽、重要、秀丽、悠久的,省略或者使用短语来表达复杂意思,如:集文化和商业为一体的地方、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山道上骑行等。
这样的描述增强了读者对南京的印象,并更加引人入胜。
学生作文二:南京,古都的魅力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古都之一,文化底蕴深厚。
在南京,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景点,如明孝陵、钟山风景区以及布达拉宫。
作为一个南京人,我最喜欢的还是明孝陵。
明孝陵是南京景点中最著名的一个,建于明朝,是朱元璋和他妻子的陵墓。
南京旅游总结

南京旅游总结南京,作为中国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眼球。
我最近就有幸前往南京旅游,亲身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魅力。
下面我将对此次南京之行进行总结,与大家分享我的旅游经历和所见所闻。
一、历史遗迹之旅南京作为中国古都之一,保留着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历史遗迹。
我首先参观了中山陵,这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漫步在石阶上,我仿佛能感受到那段伟人的光辉岁月。
接下来,我游览了明孝陵,它是明朝的第一位皇帝朱棣及其皇后的陵墓,也是中国明代皇家陵墓的代表之一。
明孝陵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艺术的精华,令人惊叹不已。
二、江南风情之游除了历史遗迹,南京还有许多具有江南风情的景点。
我去了秦淮河,这是南京市区的一条独特的河流,以其秀丽的风光和浓郁的人文历史吸引着游客。
在秦淮河上,我乘坐游船游览,欣赏了两岸的古建筑和美丽的夜景,河畔的小吃摊也让我流连忘返。
另外,我还参观了夫子庙,这是一座集文化、商务和旅游为一体的古老建筑群。
庙内保存着许多南京古代建筑风格的文化遗迹,也是文人聚集的地方。
在夫子庙的小街巷中,我深切感受到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三、美食之旅作为一个吃货,我当然不会错过南京的美食。
首先,我品尝了著名的南京盐水鸭,它的皮薄而酥脆,肉质鲜嫩,口感绝佳。
尝一口鸭肉,仿佛舌尖上的滋味让我对南京的美食记忆犹新。
此外,我还品尝了传统的南京糖画,这是一种用糖浆在铁板上绘制出各种图案的手工艺品。
不仅色彩斑斓,而且还具有独特的口感,令人流连忘返。
四、旅游体验之行除了参观景点和品尝美食,我还参与了一些特色的旅游活动。
例如,我去了南京的溧水区,体验了农家乐。
在那里,我亲手采摘了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享受了田园生活的乐趣。
这是一种与城市完全不同的体验,让我对南京的农村风貌有了更深的了解。
此外,我还参观了南京的一家丝绸工厂,亲眼目睹了传统的丝绸生产工艺。
工厂内展示了各种精美的丝绸制品,让我领略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喜欢南京的5个理由

喜欢南京的5个理由一、悠久的历史文化1.1 古都遗迹•紫金山上的明孝陵、中山陵等古建筑,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南京城墙、建康城址等古城遗址,见证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辉煌历史。
1.2 文化名人•张之洞、黄兴等历史名人出生地。
•蒋介石、孙中山等革命先驱的故居。
1.3 博物馆和纪念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历史博物馆等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
•中山陵附近的中山陵博物馆,展示了孙中山先生的事迹和革命历程。
二、秀丽的自然景观2.1 紫金山风景区•崇山峻岭、碧水翠湖,是南京最著名的自然景观。
•随着季节变换,山间的花海、红叶和雪景都别具魅力。
2.2 珍稀的动植物资源•紫金山上栖息着众多珍稀植物和动物,如南京金丝猴、鸢尾花等。
•南京湖泊和湿地保护区为候鸟提供了安全的栖息地。
2.3 江南水乡特色•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沿岸建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传统民居。
•扬子江畔的江南水乡风光,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江南水乡文化。
三、多元的艺术和娱乐活动3.1 演出和展览•南京大剧院、南京艺术学院等举办了各种音乐会、话剧、舞蹈等表演活动。
•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了众多的展览会,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3.2 小剧场和艺术社区•鸡鸣寺老街上的小剧场是南京文艺青年的聚集地。
•在东路国际社区和1912街区,可以欣赏到各种艺术表演和展览。
3.3 体育运动•南京奥体中心是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重要场馆,如青奥会、亚洲青年运动会等。
•紫金山脚下的南京奥林匹克旅游度假区,提供了丰富的户外运动和休闲娱乐设施。
四、丰富的美食文化4.1 南京大排档•在南京大排档中,可以品尝到许多正宗的南京美食,如糖醋鱼、南京盐水鸭等。
•夜晚的南京大排档街头,灯火辉煌,气氛热闹。
4.2 烤鸭店•南京的烤鸭店也非常有名,烤鸭皮酥脆,肉质鲜嫩。
•江宁区的烤鸭店提供了地道的南京烤鸭。
4.3 小吃和夜市•南京的小吃非常丰富多样,如汤包、鸭血粉丝汤等。
•多个夜市分布在南京的各个角落,提供了丰富的夜宵选择。
我的家乡文化底蕴的南京

我的家乡文化底蕴的南京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自古以来,南京就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众多历史遗迹而闻名于世。
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不仅体现在建筑和艺术上,更体现在南京人民的精神风貌和社会习俗中。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一些我家乡文化的瑰宝,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南京的魅力所在。
第一部分:历史遗迹的瑰宝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
南京城墙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被誉为世界上现存最长的明代古城墙之一。
南京城墙以其巨大的规模和精湛的建筑技术而闻名,它见证了南京历史上的繁荣与沧桑。
另一个著名的历史遗迹是夫子庙,它是中国最著名的文化遗产之一。
夫子庙内建有众多古迹和文物,如清朝时期建造的江南贡院和著名的秦淮河。
夫子庙是南京的文化中心,也是学府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第二部分:优秀的文化艺术南京是中国著名的文化艺术之都,承载了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传统。
南京京剧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于世。
京剧艺术家梅兰芳是南京文化的骄傲,他的演艺生涯为南京文化增添了无数辉煌的一页。
此外,南京还拥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如皮影戏和秦淮河灯笼制作。
皮影戏是一种传统的戏剧形式,通过动态的影子和手势来讲述故事。
秦淮河灯笼制作则展示了南京人民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和执着。
第三部分:南京人民的精神风貌和社会习俗南京人民以其豪爽和好客而著称。
他们热爱家乡的文化,善于传承和弘扬南京的优秀传统。
每年的农历初一至初四,南京将举办盛大的南京庙会,吸引了数百万游客和当地居民。
庙会上,人们可以品尝到各种南京的特色小吃,观看传统的表演和游乐活动。
这是南京人民展示自己的机会,也是彰显南京文化底蕴的盛会。
此外,南京还有一些独特的社会习俗,如清明时节的祭祖和爬山。
清明节是南京人民祭拜祖先和怀念逝去亲人的时间。
人们会打扫墓地、烧纸钱,以示对祖先的尊敬。
而春天到来时,南京的许多山脉会迎来大批的游客,他们纷纷爬山以表达对春天的祈福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眼中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
——六朝古都悠悠南京
遥看中国悠悠几千年历史长河,它的历史瑰宝绚烂悠久。
这是生长在这片华夏大地上炎黄子孙心中永远不可磨灭的骄傲,即使是远离故国,身居异地的国人心中仍旧有着浓浓的自豪感。
而提到这些历史瑰宝,不得不提的就是历史文化名城。
细看这上百个历史文化名城,最吸引我的不是那所谓的与天堂齐名的苏杭,而是有着龙蟠虎踞之称的南京。
在那场大屠杀的浩劫中,在日寇惨无人道的践踏之下,在那段被鲜血洗礼的岁月里,它傲然坚强地屹立着。
这份岁月的洗礼让我不禁好奇于它的文化它的历史它的传奇!
南京——地处于长江下游的中心地带,是长江文化凝聚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浩荡江流,从安徽芜湖东、西梁山夹峙的“天门”奔腾而出,自西南向东北,进入南京境内,急转向东,形成了一个弧顶向北突出的“长江大转弯”,南京就处在这个大转弯的顶端,主城在江南,跨江而立。
它北接辽阔坦荡的黄淮平原,溯江西上连通江汉平原直到巴蜀“天府之国”,顺流东下就是锦绣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向南则是浙北的杭嘉湖地区。
自古以来,舟楫车驿之利是南京成为大江南北的要津、山海东西携手的重镇,连结起中国的南方与北方、东部与中西部。
“龙蟠虎踞”的评价,流传久远,相传源于诸葛亮驻马观察南京山川时的感叹:“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
”主城内外,岗峦起伏,河湖相连,错落有致,山水相映,气象万千,而且山山水水各有不同寻常的经历,各有令人神往的历史文化印记。
城在景中,景就是城,移步就能换景,就是一段历史。
南京城“山环水绕,形势天成”,既有山水的自然美,更有深深淀积的文化遗存。
南京人用“江水东流无限情”来表达对母亲河长江的感激。
滚滚不尽的长江水,滋养着南京;长江的航运,使得南京成为各方经济文化的汇聚点;长江的屏障,更是立都南京的各个王朝的必然考虑。
南京古城的成长,还不能不提到秦淮河,秦淮河是“南京人文的摇篮”。
秦淮河全长103公里,由南向北,在南京汇入长江。
历来传说是秦始皇南巡时为“谢金陵之王气”而“凿断长垅”,引河通江,故名秦淮。
其实它是已经形成有300万年的一条天然河道,古名龙藏浦,又称淮水。
至中唐以后,始有“秦淮”之名出现。
南京地区最早的居民院士聚落和最早的城邑,就主要分布在秦淮河沿岸。
早在南京有城之前,一些沿河居民区就已经迎来了南京最初的繁荣。
不论提到“六朝金粉池”还是“桃花扇底送南朝”,也无论讲述“秦淮灯火历清明六百年而不衰”还是“一代秦淮洗去前朝污泥浊水”,古今兴衰荣辱多少事,都在“十里秦淮”上演。
除了长江和秦淮河,南京还有不少负载着历史影像的水面,如珍珠河、胭脂河、固城湖、前湖等;其中被称为“两颗明珠”的玄武湖和莫愁湖尤为引人注目。
古来有“万叠青山抱石城”之说。
北支诸山,岗阜相连至下关长江边狮子山,历代为江防要地。
狮子山脚原有天妃宫和静海寺。
宫、寺历经战火,损毁殆尽。
现天妃宫碑尚存;静海寺已重新修建,成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
当年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代表曾在英国军舰的炮口下,同英国人在静海寺“议约”;如今,这里浸透了中国人民斑斑血泪与屈辱的史料,伴随着“警世钟”的长鸣,唤醒每一个参观者:“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名城南京,十朝古都,风云变幻,人杰地灵。
几千年来,多少组现在这里辛勤耕耘,多少风云人物在这里争雄角逐,多少知名人士在这里撒注心血!南京的山山水水,都在讲述着历史和文化,无怪史家感叹:南京是一座历史无比的博物馆!
这便是南京,一座让我魂牵梦绕的城市,我为它深深着迷。
它的悠久历史,它的亘古传奇,它的锦绣山水,无一不吸引我,让我沉醉。
迟早有一天,我会去到那里,一睹它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