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1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合集下载
第一单元第1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课件-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强烈动态对比 强烈的明暗对比突出船只
体现出水势凶猛、 惊险 斜线构图营造出不稳定的紧张气氛
在生活的激流中,只有稳掌舵、 紧划桨,不屈不挠,英勇奋斗,才能获得成功,也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民族精神!
17
艺术家的情感与理念通过哪些要素体现:
1
3
18
《孤禽图》中国画清朱耷
12
思考探索:作品描绘了什么? 给你怎样的视觉感受?
《在激流中前进》 油画1963 杜键
13
强烈 明亮
的视 色彩
觉冲
击,
突出 明暗 暗
明
主题 对比
空间 小
大
惊险场面 对比
14
还有哪些方面可以表现惊险场面呢?
直
险
曲
急
15
画面中还有一条斜线,请你找一找:
16
船夫
黄河 黝黑的船夫
年 级:八年级 学 科:美术(人教版)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1
我们看看,下图中的人
悲伤
大家一眼就能感受到照片里的情感,那么,在美术作品中,我们又如何感受其蕴含的情感呢?
3
你能感受到作品中凡高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吗?
《星月夜》 油画 1889 凡高
25
《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雕塑群像》
这件作品主题突出、 层次分明、 上实下虚,里面有工人、农民、 知识分子、 女干部、 报童、 女学生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再现了九位先烈就义前英勇不屈、 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
26
风格不同的作品也可以表现出相同的意蕴。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拥有视觉艺术形象,还有内在的情感和理念。
4
优秀的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塑造的视觉艺术形象,大都有着内在的深层意蕴和理念表达。本课我们将通过视觉感知去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以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体现出水势凶猛、 惊险 斜线构图营造出不稳定的紧张气氛
在生活的激流中,只有稳掌舵、 紧划桨,不屈不挠,英勇奋斗,才能获得成功,也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民族精神!
17
艺术家的情感与理念通过哪些要素体现:
1
3
18
《孤禽图》中国画清朱耷
12
思考探索:作品描绘了什么? 给你怎样的视觉感受?
《在激流中前进》 油画1963 杜键
13
强烈 明亮
的视 色彩
觉冲
击,
突出 明暗 暗
明
主题 对比
空间 小
大
惊险场面 对比
14
还有哪些方面可以表现惊险场面呢?
直
险
曲
急
15
画面中还有一条斜线,请你找一找:
16
船夫
黄河 黝黑的船夫
年 级:八年级 学 科:美术(人教版)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1
我们看看,下图中的人
悲伤
大家一眼就能感受到照片里的情感,那么,在美术作品中,我们又如何感受其蕴含的情感呢?
3
你能感受到作品中凡高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吗?
《星月夜》 油画 1889 凡高
25
《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雕塑群像》
这件作品主题突出、 层次分明、 上实下虚,里面有工人、农民、 知识分子、 女干部、 报童、 女学生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再现了九位先烈就义前英勇不屈、 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
26
风格不同的作品也可以表现出相同的意蕴。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拥有视觉艺术形象,还有内在的情感和理念。
4
优秀的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塑造的视觉艺术形象,大都有着内在的深层意蕴和理念表达。本课我们将通过视觉感知去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以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1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1

“主体人物是正义、 愤怒、英勇无畏、强悍 力量的集中体现!”
江碧波 叶毓山《重庆歌乐山烈士群雕》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 南 京 雨 花 台 革 命 烈 士 群 雕 》 集 体
这件作品主题突出、层次分明、上实下虚,里面有工人、农民、知 识分子、女干部、报童、女学生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再现了九位先烈 就义前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
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第1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导学: 优秀的美术作品,在它借助特定 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所塑造的视觉艺术形 象之中,大都有着一些更为内在和深远的深 层意蕴。
即是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只有感受和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才能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 文化价值。
那么我们在欣赏一幅作品的时 候,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绘画语 言与作品的内在深层意蕴有什么样 的关系呢?
霍去病墓石雕《跃马》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你怎样体会艺术形象所蕴含的的 内在生气和生命活力?
珂勒惠支 《面包》
毕加索 《亲吻婴儿》
《母爱》
饥饿的孩子要面包吃的 哭声撕裂着母亲痛苦的心, 粗犷的笔法勾画的背影表现 出感人肺腑的感情。
禽
图
朱
耷
洪 荒 风 雪
黄 胄
《洪荒风雪》的构思得之于作者青藏公路行程中的切身感受。当时他和 同伴们在大戈壁滩艰难跋涉一个星期,不见人烟,突然,远处传来驼铃 声,使他们精神为之一振。一队地质队员迎面而来,这意外惊喜令人永 生难忘,从而创作了《洪荒风雪》。作者以仰视的角度突出表现了几个 地质队员骑着高大的骆驼行进在风雪弥漫的荒原上的情景,漫天的风雪 映衬出勘探队员为祖国探寻宝藏而不畏艰险的坚定意志和和豪迈气概。 作品中人物乐观豪迈,充满强烈的生活气息,这正是黄胄艺术的特点。
江碧波 叶毓山《重庆歌乐山烈士群雕》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 南 京 雨 花 台 革 命 烈 士 群 雕 》 集 体
这件作品主题突出、层次分明、上实下虚,里面有工人、农民、知 识分子、女干部、报童、女学生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再现了九位先烈 就义前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
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第1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导学: 优秀的美术作品,在它借助特定 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所塑造的视觉艺术形 象之中,大都有着一些更为内在和深远的深 层意蕴。
即是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只有感受和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才能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 文化价值。
那么我们在欣赏一幅作品的时 候,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绘画语 言与作品的内在深层意蕴有什么样 的关系呢?
霍去病墓石雕《跃马》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你怎样体会艺术形象所蕴含的的 内在生气和生命活力?
珂勒惠支 《面包》
毕加索 《亲吻婴儿》
《母爱》
饥饿的孩子要面包吃的 哭声撕裂着母亲痛苦的心, 粗犷的笔法勾画的背影表现 出感人肺腑的感情。
禽
图
朱
耷
洪 荒 风 雪
黄 胄
《洪荒风雪》的构思得之于作者青藏公路行程中的切身感受。当时他和 同伴们在大戈壁滩艰难跋涉一个星期,不见人烟,突然,远处传来驼铃 声,使他们精神为之一振。一队地质队员迎面而来,这意外惊喜令人永 生难忘,从而创作了《洪荒风雪》。作者以仰视的角度突出表现了几个 地质队员骑着高大的骆驼行进在风雪弥漫的荒原上的情景,漫天的风雪 映衬出勘探队员为祖国探寻宝藏而不畏艰险的坚定意志和和豪迈气概。 作品中人物乐观豪迈,充满强烈的生活气息,这正是黄胄艺术的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1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展作示业要要求求:: ①①以根抢据答分形组式讨进论行材;料,写一篇美术作品评论短文; ②②抢要答求成3功00获字得左一右颗;红星; ③③美紧术扣学美科术长作组品织深展层示意。蕴的情感表达。
பைடு நூலகம்
谢谢大家!
展示要求: ①以抢答形式进行; ②抢答成功获得一颗红星; ③美术学科长组织展示。
本课我们欣赏的只是部分比较有代 表性的美术作品,要想了解更多的 美术作品所蕴涵的深层意蕴和审美 价值,需要我们在课余时间多欣赏 好的美术作品,努力去发现、去观 察、去感受。
拓展要求: ①点评画展作品的深层意蕴; ②以抢答形式进行; ③抢答成功获得一颗红星; ③美术学科长组织展示。
搜索
小组讨论: 作品表达了怎样 的思想情感。 要求: ①3分钟讨论时间; ②全体起立; ③美术学科长组 织讨论。
展示要求: ①以抢答形式进行; ②抢答成功获一颗红星; ③美术学科长组织展示。
小组讨论: 结合作者身世分 析作品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情感。
要求: ①3分钟讨论时间; ②全体起立; ③美术学科长组 织讨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1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第一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大地艺术
大地艺术是艺术和自然的结合,自 然是在所有的人为制作的艺术之上。 而大地艺术则是人为把自然稍加以 施工或装饰,产生奇特的景观,便 使人重新关注自然,从而得到不一 样的感受。
第一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蓝 色 遮 阳 伞 风靡世界的大黄鸭
油菜花景观
第一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第一单元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欣赏 评述
第一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在激流中前进》杜健 《 洪 荒 风 雪 》 黄 胄
《狼牙山五壮士》 詹建俊
《 浴 禽 杨 柳 图 》 八 大 山 人
第一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在激流中前进》 杜健 1963年
《暴风雨》 透纳 英国 《神奈川冲浪里》 葛饰北斋 日本
第一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第一课 情感的抒与理念的表达
第一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第一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詹建俊《狼牙山五壮士》
五位满目仇恨的抗 日壮士宛如一座巍峨的 高峰耸立在狼牙山之巅, 作品既热情歌颂了英雄 们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 和英雄气概,又寓意和 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可侵 犯、不可战胜的坚定信 念。
第一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请欣赏、思考、小组交流: 1、这组作品中有你喜欢的吗?说说喜欢的理由。 2、这三幅作品艺术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 3、你是怎样体会作品中塑造的艺术形象所蕴含的内在意蕴?
《面包》珂勒惠支 德国
《浪子回头》伦勃朗 荷兰
《亲吻婴儿》毕加索 西班牙
第一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第一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黄 胄 《 洪 荒 风 雪 》 中 国 画
新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下第1课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小结
“意蕴”——就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 包括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等。
1. 理念:指导人们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不仅 仅指思想观念,而且包含蕴藏在这些思想观念背后 的起决定作用的某种动机和信念。 2. 艺术流派:指中外艺术在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 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等方面 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派别。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玛丽莲·梦露
(丝网版画 波普艺术) 现代
安迪·沃霍尔 (美国)
这种重复构成展现了一种反常或变异的体验,达到一种隐去主题的表现效果。而 作品本身反映了机器复制时代和消费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通过不断的重复陈列呈 现,平淡的形象转化为别有意味的新的艺术形象。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年年有余(年画)现代 于宝俭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在激流中前进(油画)1963 杜键
一批身体健壮的黄河船夫驾着渡舟,在黄河的中心与汹涌澎湃的惊涛骇浪进行搏斗,他们 身上所体现的那种不屈不挠的英勇奋斗精神,也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民族精神。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朱耷号八大山人,他的花鸟画不拘 成法,大致说来是以形写情,变形取神; 着墨简淡,运笔奔放;布局舒朗,意境 空旷。由于画家的特殊身世和所处的时 代背景,使他的画作怪异晦涩中隐含着 痛苦,他的形式和技法是他的真实情感 的最贴切表现。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析世鉴——天书
(装置艺术) 现代
徐冰
作品令观者仿佛走进一个看似非常熟悉实际上却完全陌生 的世界;一个生活于其中却全然不了解其真相的世界;一个看 似熟知实际上却完全超出我们认知范围的世界。作品真正的魅 力正在于这种“不可解读性”,即引发观者对现实的思考。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1课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共50张PPT)

超现实主义时期
• 很快,毕加索步入了他生命中 最神秘的“超现实主”探索, 毕加索的生活也陷入了一个个 的旋涡。
• 他开始以放荡不羁的个人形象 展现在公众面前。
• 人物外形柔和,当然是毕加索 式的柔和,线条却坚硬有力, 具有希腊式面孔的女人,在他 的笔下变成了正面和侧面的缝 合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1课情感的 抒发与 理念的 表达 (共50张PPT)
1881-1899年 童年时期
• 1881年 10月25日毕加索出生于 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
• 1889年 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 《斗牛士》;
• 1895年 进入巴塞罗那的隆哈美 术学校;
• 1897年 进入马德里的皇家圣费 南多美术学院就读,油画作品 《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 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 得到金牌奖。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1课情感的 抒发与 理念的 表达 (共5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1课情感的 抒发与 理念的 表达 (共50张PPT)
《斗牛赛和鸽子》
《赤足的少女》(14岁)
童年时期:
“我少年时候已经画得跟拉斐尔大师一样好,但我花了一辈子的时 间去寻找怎样像个孩子一样画得真实。”——毕加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1课情感的 抒发与 理念的 表达 (共50张PPT)
古典时期风格:
稳定 饱满 充实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1课情感的 抒发与 理念的 表达 (共50张PPT)
《欧嘉的肖像》
《母子在海滩上》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1课情感的 抒发与 理念的 表达 (共50张PPT)
1925—1932年
创作背景
在《格尔尼卡》 创作的头几天里,毕 加索共画了25幅草图, 这是其中的两幅。
新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PPT资料

八大山人
四川成都天回山崖墓?
击鼓说唱俑
击鼓说唱俑
从这一陶塑人物的整体造型来看,作者 显然不是简单地模仿生活中的说唱艺人,而 是着重表现说唱艺人的一种特殊神气,他光 膊赤足,左臂环抱一鼓,右手前举,席地而 坐,那充满激情的神色,足以引起观者心灵 上的共鸣。这个说唱俑的表演仿佛已经进入 了高潮,他得意忘形,神情冲动,表情夸大, 竟不自觉地手舞足蹈起来,虽然人们并不了 解他说唱的具体内容,但一看到这位热情、 乐观、充满生命活力和幽默感的艺人,都会 发出会心的微笑,甚至可以想象到在这个说 唱俑的面前,正有一群兴致勃勃的观众在观 看他的出色表演。
凡•高的这种强调主观情感的表现,充分发 挥了色彩的情感因素,这与印象主义绘画只是 停留在描绘客观世界外表的光与色的美有着根 本的区别。
黄河船夫
创作始于1962 年,完成于1963 年,历 时两年。是画家在油画研究班学习时的毕业 创作。
画面描绘了船工们齐心协力涉及于黄河 巨浪之中的惊险场景。
翻腾着层层巨浪急驰而下的河水和 一只倾斜的木船,使整个画面产生强烈的运 动感。右下角一个大大的漩涡打破了自上而 下的直线,活泼了画面,也更加渲染了惊险 的气氛。
这是一幅感染力很强的作品。他们 身上所表达的那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也 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民族精神。
• 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有〔四个方面〕 • 1.时代背景 • 2.表现内容 • 3.艺术特色 • 4.整体评价
伦 勃 朗 【 荷 兰 】
??
面 包
珂 勒 惠 支 【 德 国 】
?
?
亲 吻 婴 儿
毕 加 索 【 西 班 牙 】
意
1.物质材料
蕴
的
2.形式构成
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1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29张

第一单元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第一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意蕴:是指艺术作品内在 的含义、意义或意味(生 气、情感、灵魂、风骨、 精神)。
从意义、意味或意蕴的角度考察艺术 作品,不仅可以从新的视角和新的层面理 解作品的主题、题材等内容因素,还可以 在更宽广的意义上把握作品的组织结构、 艺术语言等形式因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 把握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关 系。
意蕴的四个层次:
1、物质材料 2、形式构成 3、作品物象 4、文化意义
物质材料:这是艺术作品意蕴的第一 层次,主要体现在文学的语言;音乐 的乐响节奏;舞蹈的形式动作等,这 一方面体现在绘画上,主要是指绘画 的笔墨色彩,雕塑的泥、土、木、石 等
形式构成:即作品中的点线面和形 体的组织关系,以及与这些相应的 各种表现方法。
作为立体主 义的代表人 物,画家用 独特的手法 打破了传统 的以固定视 点观察和表 现对象的绘 画方法,开 创了在平面 上同时呈现 物象的各个 视角的形态。
亲吻婴儿(油画) 现代 毕加索(西班牙)
讨论:
1、作品给了你什么感受? 2、作品如何使你产生这样的感觉? 3、作者想表达什么? 4、你喜欢这样的作品吗?
2.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 种是以 湘西生 活为题 材,一 种是以 都市生 活为题 材,前 者通过 描写湘 西人原 始、自 然的生 命形式 ,赞美 人性美 ;后者 通过都 市生活 的腐化 堕落, 揭示都 市自然 人性的 丧失。
3. 从作者的描述看,作者的观察敏锐 ,记忆 超强, 对现象 世界十 分倾心 ,对大 自然的 声音、 气味, 社会上 的人与 事怀有 浓厚的 兴趣。 他把大 自然与 社会生 活称为 一本“ 大书” ,他从 这本“ 大书” 中学到 了许多 书本上 没有的 东西, 他在自 然和社 会中倾 心体验 ,尊重 生命本 真的做 法,并 非不爱 学习, 而是为 了更好 的学习 。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第一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意蕴:是指艺术作品内在 的含义、意义或意味(生 气、情感、灵魂、风骨、 精神)。
从意义、意味或意蕴的角度考察艺术 作品,不仅可以从新的视角和新的层面理 解作品的主题、题材等内容因素,还可以 在更宽广的意义上把握作品的组织结构、 艺术语言等形式因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 把握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关 系。
意蕴的四个层次:
1、物质材料 2、形式构成 3、作品物象 4、文化意义
物质材料:这是艺术作品意蕴的第一 层次,主要体现在文学的语言;音乐 的乐响节奏;舞蹈的形式动作等,这 一方面体现在绘画上,主要是指绘画 的笔墨色彩,雕塑的泥、土、木、石 等
形式构成:即作品中的点线面和形 体的组织关系,以及与这些相应的 各种表现方法。
作为立体主 义的代表人 物,画家用 独特的手法 打破了传统 的以固定视 点观察和表 现对象的绘 画方法,开 创了在平面 上同时呈现 物象的各个 视角的形态。
亲吻婴儿(油画) 现代 毕加索(西班牙)
讨论:
1、作品给了你什么感受? 2、作品如何使你产生这样的感觉? 3、作者想表达什么? 4、你喜欢这样的作品吗?
2.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 种是以 湘西生 活为题 材,一 种是以 都市生 活为题 材,前 者通过 描写湘 西人原 始、自 然的生 命形式 ,赞美 人性美 ;后者 通过都 市生活 的腐化 堕落, 揭示都 市自然 人性的 丧失。
3. 从作者的描述看,作者的观察敏锐 ,记忆 超强, 对现象 世界十 分倾心 ,对大 自然的 声音、 气味, 社会上 的人与 事怀有 浓厚的 兴趣。 他把大 自然与 社会生 活称为 一本“ 大书” ,他从 这本“ 大书” 中学到 了许多 书本上 没有的 东西, 他在自 然和社 会中倾 心体验 ,尊重 生命本 真的做 法,并 非不爱 学习, 而是为 了更好 的学习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从艺术语言来体会作品的意蕴?
物质材质:
未经细致打磨 的天然石材。
作品物象(形象):
形象构成(雕刻
线条):
简洁,粗重
文化意义:
一匹奋蹄预跃 的骏马。
浑厚雄健的宏伟气势,又可见 强大西汉时代风貌的象征及审 美特点。
思考回答
《 跃 马 》
《 米 诺 斯 的
阿
佛
洛
《 伏 虎
蒂 特 》
》
思考回答
《粒粒皆辛苦》 中国画 方增先
小试牛刀
请你尝试分析下面作品蕴含的情感或画家所想表 现出的观点
脑洞大开
以下展示两幅作品,请同学们欣赏,讨论并回答以下问 题:你能联系其历史背景来分析、认识作品所表现的时代 精神和思想感情吗?
《轻吻婴儿》油画 毕加索
《面包》石板画 珂勒惠支
我得记住
意
1.物质材料 体现在绘画上主要是指绘画的笔墨色
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有: 1.对作品造型的直观描述 2.对作品形式特点的分析 3.对作品内容意义的解释 4.对作品价值的判断评价
年 年 有 余
年 画 ( 现 代 ) 于 宝 俭
此画采用传统年画“连年有余”的题材,但在四周加上十二生肖的形象,表现含意就 转变成为了“年年有余”。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 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中国人在过春节的时 候有贴年画“年年有余”的习惯,鲤鱼活蹦乱跳、胖娃娃嬉笑玩闹给人们一种热闹欢庆的 感觉。“鱼”和“余”字是谐音,表示丰盛、富足的意思,反映了人们希望年年丰收、生 活富裕的美好愿望与憧憬。
课下拓展
小结
美术作品的意蕴是通过各种材料和表现手法 体现出来的。任何的美术作品都是艺术家情感的 抒发,也是他传达自己观点或主张的载体!
THANKYOU
击 鼓 说 唱 俑
东 汉
从这一陶塑人物的整体造型来看,作者显然不是简单地模仿生活中的说唱艺人,而是着 重表现说唱艺人的一种特殊神气,他光膊赤足,左臂环抱一鼓,右手前举,席地而坐,那充满 激情的神色,足以引起观者心灵上的共鸣。这个说唱俑的表演仿佛已经进入了高潮,他得意忘 形,神情激动,表情夸张,竟不自觉地手舞足蹈起来,虽然人们并不了解他说唱的具体内容, 但一看到这位热情、乐观、充满生命活力和幽默感的艺人,都会发出会心的微笑,甚至可以想 象到在这个说唱俑的面前,正有一群兴致勃勃的观众在观看他的出色表演。
彩,雕塑的泥、土、木、石等等。
蕴
的
2.形式构成 即作品中的点线面和形体的组织关系,
四
以及与这些相应的各种表现方法。
个
3.作品物象
即作品中描绘的 对象是什么?表现 了什么场面?体现出什么感情和情趣?
层
次
4.文化意义 这一点包含两方面内容。
首先是指作品中约定俗成的意义和本
质意义。
另外还指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
姓名:朱耷[dā] 生卒:1626-1705 职业:画家、书法家。
简介:八大山人,名朱耷,江西南 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清 初画坛“四僧”之一。为明宁献王 朱权九世孙,明灭亡后,落发为僧。 又用过雪个、个山、个山驴、驴屋、 人屋、道朗等号。
纸本水墨, 纵119cm,横 58.4cm。在 构图处理上, 以八哥为全 画的视觉中 心,采取上 虚下实的手 法。
《拾穗者 》 油画 米勒
思考回答
詹 建 俊 《 狼 牙 山 五 壮 士 》
《 重 庆 歌 乐 山 烈 士 群 雕 》
人
民 英 雄 纪 念 碑 浮 雕
刘 开 渠 《 渡 江 》
课堂练习
请选择课本上的作品,写个作品赏析。 要求:
联系创作背景和画面的内容进行简 短的概括,语言简练精准,通过联想分 析后形成自己的评价。(时间10分钟)
他的花 鸟画不拘成 法,大致说 是以形写 情, 变形取神; 着墨简淡, 运笔奔放; 布局疏朗, 意境空旷。
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下册
REN MING MEI SHU BA NIAN JI XIA CE
第一单元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第一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我们应该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优秀的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 式结构所塑造的视觉艺术形象中,大都有这一 些内在的深层意蕴和理念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