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和国际贸易

合集下载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

它就像人体的血管一样,连接着各个经济部门和地区,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交通运输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不是均衡的,不同地区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

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打破地域限制,加强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

例如,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

通过建设发达的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网络,中西部地区能够更便捷地与东部沿海地区进行贸易往来,承接产业转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其次,交通运输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现代经济中,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了复杂的产业链。

交通运输的高效发展能够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为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有力支持。

这有助于促进制造业的发展,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便捷的交通也有利于发展现代服务业,如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等。

以电子商务为例,高效的快递物流体系使得网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电子商务行业的蓬勃发展,进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再者,交通运输带动了就业增长。

交通运输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就业领域,包括运输企业的管理人员、驾驶员、乘务员、维修人员等。

同时,交通运输的发展还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例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人、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物流企业的兴起需要大量的仓储管理、配送人员等。

这些就业机会不仅为社会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交通运输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农村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与城市之间的交流受到限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随着农村公路等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人员、物资、信息流动更加便捷。

农产品能够更快速地进入城市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城市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更有效地向农村传播,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交通运输行业

交通运输行业

交通运输行业交通运输行业是指以陆路、水路、空运等方式运送人员和货物,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和物品的流通需求。

在当代社会,交通运输行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经济发展、社会交流和人民生活起着关键性的支撑作用。

一、重要性及其对经济的贡献交通运输行业在现代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连接各个地区的纽带,更是各行各业运营的基础保障。

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商品流通以及人员流动,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 促进国内外贸易:交通运输行业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例如,水路运输能够连接国际港口,方便货物的出口和进口。

陆路运输则能够直接连接不同地区的市场,促进各地商品的交流和流通。

2. 推动城市建设发展:现代城市的发展需要完善的交通网络来支持人员和货物的流动。

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能够提高城市的便捷性和可达性,促进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3. 促进就业和创造经济价值:交通运输行业是一个庞大的就业机会提供者。

通过各种交通运输工具,许多人可以从事运输、驾驶、维护等相关工作,并创造经济价值。

二、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交通运输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一些新的趋势和技术正在引领交通运输行业的未来。

1. 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自动驾驶技术正在逐渐发展和应用于交通运输行业。

例如,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快递等新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交通模式,并提高运输效率。

2. 绿色可持续发展:环保意识的提高引领了交通运输行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

例如,电动车辆的普及以及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交通工具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减少能源的消耗。

3. 信息技术的运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交通运输行业的管理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例如,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控货物的流动情况,提高物流的可视化和可控性。

三、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交通运输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通过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来解决。

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PART THREE
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促进区域内的资源流动和产业 转移。
交通运输的完善可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区域内的经 济发展。
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促进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进一步推动区域内的经济一 体化进程。
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可以推动区域内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区域内的经济质量和 效益。
促进农村旅游发展:良好的交通条件,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提升农村社会福祉:改善交通条件,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促进农产品流通: 交通运输提高了 农产品的运输效 率和流通范围, 增加了农民收入。
提升农业竞争力: 交通运输降低了 物流成本,使农 产品更加便捷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进入市场,提高 了农业的整体竞
争力。
增加就业机会: 交通运输的发展 为农村地区创造 了更多的就业机 会,缓解了农村
的就业压力。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 调整:交通运输的 完善使得农村地区 能够更好地融入区 域经济发展,推动 了农村产业结构的
优化升级。
PART SIX
减少运输时间和成 本:交通运输的发 展使得货物运输更 加快速和高效,降 低了运输成本和时 间成本,从而降低
降低运输成本,提 高贸易效率
扩大贸易范围,增 加贸易机会
促进商品和服务流 通,增加国际贸易 量
增强国际竞争力, 推动经济发展
汇报人:
加速区域间经济一体化进 程
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促进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和贸易往来,提高区域经济的稳定性和抗 风险能力。
交通运输的完善可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增强区域经济的 抗风险能力。

地理与国际贸易认识地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地理与国际贸易认识地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地理与国际贸易认识地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地理因素是国际贸易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地理条件直接影响着各国之间的贸易活动,包括交通运输、资源分布、区位优势等方面。

本文将从地理的角度探讨地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交通运输对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的作用。

地理条件影响了交通运输的效率和成本,进而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举例来说,一个国家如果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利,其贸易活动可能会受到限制,因为货物的运输成本会上升,交货时间会延长,从而降低贸易的竞争力。

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国家则能够更好地参与全球贸易,享受到跨国贸易带来的发展机会。

二、资源分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不同国家的资源分布存在差异,这也是地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之一。

资源的获取和利用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资源丰富的国家可以出口资源,从而获取经济利益。

而资源匮乏的国家则需要进口资源,以满足自身的生产和消费需求。

因此,资源在全球的不均衡分布,催生了国际贸易的需求和模式,地理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区位优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地理条件也决定了国家的区位优势,从而对国际贸易产生深远影响。

一个国家如果位于重要的贸易路线上,或者拥有良好的港口,就可以成为贸易的枢纽,吸引更多的国际贸易流量。

同时,区位优势也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例如加工贸易、转口贸易等。

对于没有区位优势的国家,其贸易活动可能会受到限制,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获取竞争优势。

四、地理决定经济形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地理条件不仅仅影响着国际贸易的方式和效率,还对经济形态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一个国家如果拥有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基地,可能会成为农产品的出口国;而一个国家如果拥有矿产资源,可能会成为资源类产品的出口国。

地理条件决定了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特色,从而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方向和内容。

综上所述,地理对国际贸易产生着多方面的影响。

交通运输、资源分布、区位优势和地理决定的经济形态,都是地理对国际贸易影响的重要方面。

国际贸易运输概述

国际贸易运输概述

目前,温哥华港已成为加拿大西部地区 能源、矿产、农林产品的主要集散中心,是 世界上最重要的小麦出口港。其每年出口小 麦800多万吨。它的10个运粮码头,每年可 加工处理出口粮食的40%以上。港区有5个巨 大粮,可容纳70多万吨的粮食,全国主要产 粮省都在这里设立专用仓库和运粮码头。
其他港口
航线
沿泰晤士河两岸有许多船坞、码头,各类码 头日趋专业化,仓储设备和各种机械齐备。 沿岸码头主要装卸杂货。近年来,伦敦港年 货物吞吐量在5000万吨以上。
沿岸船坞可供装卸货物之用,共有3个船坞 区,即印度与米勒活尔船坞区、皇家船坞区 和提尔普里船坞区。
11.温哥华港
温哥华是加拿大最大的港口、全国第二 大城市。
长滩港与洛杉矶港通过横贯美国大陆的3 大铁路干线,同美国中西部、南部和东部相 连,是美国通往太平洋地区的首要门户。
港口的主要输出产品有石油产品、航空设 备、海洋工程设备、精密机械、棉花、罐头、 水果和谷物等。进口产品主要是亚洲太平洋 地区的钢铁、小轿车、家电产品、石油、木 材、天然橡胶、咖啡和各类矿产品等。
我国对外运输工作的十字方针: 安全、迅速、准确、节省、方便
三、国际贸易运输的方式
1、水上运输(内河、海上) 2、陆上运输(铁路、公路) 3、航空运输 4、管道运输 5、邮政运输 6、集装箱运输 7、国际多式联合运输
四、国际贸易运输的组织机构
1、货主 2、承运人 3、货运代理人
第二节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
横滨港的突出特色是以输出业务为主,出口额 占全港贸易总额的75%以上。它不仅输出本地生 产的工业品,且输出整个京滨工带生产的工业品。 东京和川崎虽然也是港口,但大多数工业制成品 都在横滨港输出。横滨港进口物品主要是工业原 料和燃料。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繁荣与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密不可分。

本文将就交通运输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展开讨论。

一、交通运输对市场联系的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的联系。

通过交通运输,商品、人员和信息可以迅速、方便地在各地流通。

这大大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往。

例如,铁路和公路的发展使得农产品、商品等可以从产地迅速运送到消费地,降低了物流成本,缩短了供应链,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交通运输的顺利运作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交通运输对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交通运输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充足而高效的交通运输能够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业的效益。

发达的交通网络能够带动各类工业园区、经济特区和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落户,从而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

例如,高速公路的建设为工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物流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制造企业入驻,形成了产业集群,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

三、交通运输对就业的促进交通运输业是一个总体规模庞大,就业需求旺盛的行业。

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从事运输、物流、交通规划等相关工作。

同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为其他相关行业带来了就业机会,如汽车制造业、物流配送业等。

这些行业的不断扩大和升级,为劳动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交通运输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就业的增加,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交通运输对城市化的推动交通运输与城市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城市化的进程需要充足的交通运输支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迁徙和经济活动都集中在城市,交通运输需求大幅增加。

交通网的发展、轨道交通的建设等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时,城市化对交通运输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公共交通的便捷性、环保性等。

因此,交通运输与城市化的互动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五、交通运输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交通运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基础设施。

国际贸易方式有哪些

国际贸易方式有哪些

国际贸易方式有哪些国际贸易是指跨越国界进行的商品和服务交换活动。

它是国际经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不同国家间经济合作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国际贸易方式包括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两种形式。

一、直接贸易直接贸易是指买卖双方直接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没有中间商介入的方式。

直接贸易通常存在于邻近的国家之间或经济条件相对接近的国家之间。

直接贸易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1. 货物贸易:货物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交换。

这种贸易方式多采用传统的出口和进口方式,以购销合同为主要形式进行交易。

货物贸易是目前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2. 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是指国际间交换的服务项目。

服务贸易通常包括旅游、教育、金融、运输、通信、咨询等多个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3. 技术贸易:技术贸易是指国际间交换的技术、专利、许可证等。

技术贸易是现代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技术贸易,各国可以获取先进的技术和知识,促进经济发展。

二、间接贸易间接贸易是指借助中间商或第三方进行贸易的方式。

这种方式多用于那些国家之间交通不便或贸易壁垒较高的地区。

间接贸易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 进出口商贸易模式:进出口商贸易是指一家公司或个人作为中间商,从一国购买货物,再将货物出口到另一国进行销售。

这种贸易方式在国际贸易中很常见,可以为买卖双方提供便利和保障。

2. 代理贸易模式:代理贸易是指一方公司或个人担当起代理商的角色,代为寻找买家或卖家进行交易。

代理商在交易中起到了承担风险和推动贸易的作用,可以为买卖双方提供一系列的服务。

3. 运输贸易模式:运输贸易是指借助航空、陆路、铁路、海运等运输工具和服务,进行国际贸易的方式。

这种方式对于距离较远、交通不便的国家间贸易尤为重要,通过运输贸易,可以实现货物的迅速和安全交付。

四、现代电子贸易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子贸易应运而生。

电子贸易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买卖双方的交流和商业活动。

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技术进步:包括车辆安全技术、 道路安全技术、交通管理技术 等
交通安全教育:包括驾驶员培 训、交通安全宣传等

交通安全设施:包括道路安全 设施、交通标志设施等
建设目的:提高交通运输应急救援能力,减少事故损失 建设内容: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救援设备和器材,完善救援预案和 流程 建设意义: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Part Four
交通事故是全球性的问题,每年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超速、酒驾、疲劳驾驶等
交通事故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影响,包括经济损失、心理创伤等 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加强交通法规宣传和执法力度,可以有效减少交通事 故的发生
交通安全管理:包括法律法规、 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等
噪音污染:交通运输 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如汽车、飞机等,会 对环境造成噪音污染。
光污染:交通运输过 程中产生的光污染, 如汽车、飞机等,会 对环境造成光污染。
港口污染:港口作业产生的 废水、废油、固体废物等污 染物
船舶排放:船舶在航行过程 中排放的废水、废油等污染 物
船舶事故:船舶事故导致的 油污、化学品泄漏等污染
智能交通系统的定 义和功能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 展趋势
智能交通系统的挑 战和问题
智能交通系统的未 来应用和前景
环保理念: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技术进步:新能源、清洁能源技术的应用 政策支持:政府对绿色交通的扶持和推广 社会参与:公众对绿色交通的认知和参与度提升
自动驾驶技术:提 高安全性和效率, 降低事故率
,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Part One
提高物流效率: 交通运输的发 展使得物流更 加便捷和高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世界重要的交通线路
一、世界重要的航海线和主要海港
1.北大西洋航线
从欧洲各港口经北大西洋到北美洲东岸各港口。

西欧:鹿特丹、汉堡、伦敦、哥本哈根、圣彼得堡、安特卫普
北欧:斯德哥尔摩、奥斯陆
北大西洋
北美洲东岸:纽约、魁北克
北美洲南岸:新奥尔良
2.苏伊士运河航线
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各港口经苏伊士运河到西欧各港口。

东亚:横滨、大阪、上海、香港
东南亚:新加坡、马尼拉
南亚:孟买、科伦坡、卡拉奇、加尔各答
北非:亚历山大、突尼斯
西欧:伦敦
3.巴拿马运河航线
北美洲东海岸各港口到北美洲西海岸各港口。

东岸:纽约、魁北克
西岸:温哥华、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
4.北太平洋航线(世界最繁忙的海上运输线路)
亚洲东部、东南部各港口到北美洲西海岸。

东亚:上海、香港、东京、横滨、大阪
北美西岸:温哥华、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
5.其他航海线路
①好望角航线(由于石油运量最大,被称为西方国家的“海上生命线”)
由于苏伊士运河的限制,25万吨以上的巨轮无法通过,要绕道好望角。

如:1)波斯湾的石油运输经过好望角到达西欧和北美。

西亚:阿巴丹
2)东亚、东南亚、南亚经好望角到达西欧。

东非:达累斯萨拉姆
南非:开普敦
西非:达喀尔
②南太平洋航线
悉尼、惠灵顿————火奴鲁鲁、利马、瓦尔帕莱索
③南大西洋航线
西欧——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
④北冰洋航线
海参崴——摩尔曼斯克、西欧
二、世界著名的海峡和运河
1.亚洲
①马六甲海峡
·位置: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南海—印度洋安达曼海
·国家: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扼住马六甲东口
·沿岸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重要性:太平洋——印度洋航运的咽喉要道,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②霍尔木兹海峡
·位置:伊朗—阿拉伯半岛(阿曼)之间;沟通波斯湾—阿拉伯海
·国家:伊朗、阿曼
·沿岸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重要性:波斯湾通往阿拉伯海的咽喉,波斯湾沿岸石油出口的要道,世界著名的“石油海峡”。

③巴士海峡
·位置:台湾岛—菲律宾吕宋岛,沟通南海—太平洋
·国家:中国、菲律宾
·沿岸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重要性:中国与菲律宾的国界线,日本进口石油的海运要道。

④台湾海峡
·位置:中国福建—台湾,沟通东海—南海
·国家:中国
·沿岸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重要性:东亚至印度洋地区、西欧的航运要道之一。

⑤朝鲜海峡
·位置:朝鲜半岛—九洲岛、本洲岛之间;沟通日本海—东海、黄海
·国家:韩国、日本
·沿岸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重要性:日本海通往太平洋的重要通道。

⑥白令海峡
·位置:楚科奇半岛—阿拉斯加半岛
·国家:俄罗斯、美国
·沿岸气候:西岸—苔原气候
东岸—温带大陆性气候
·重要性: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太平洋和北冰洋间的唯一通道。

⑦曼德海峡
·位置:阿拉伯半岛—非洲大陆
·国家:也门、吉布提
·沿岸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重要性:沟通红海、地中海和印度洋的要道。

2.非洲
①好望角
·位置: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岬角上,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汇处
·国家:南非
·沿岸气候:地中海气候
·重要性:超级油轮必经之地,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要道之一,西方国家称为
“海上生命线”。

②莫桑比克海峡
·位置: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岛
·国家: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
·沿岸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重要性:沟通南北印度洋,世界上最长的海峡。

3.欧洲
①土耳其海峡
·位置:黑海—爱琴海、地中海之间(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的总称)·国家:土耳其
·沿岸气候:地中海气候
·重要性:黑海出地中海的门户,亚欧分界线。

②直布罗陀海峡
·位置:伊比利亚半岛—非洲大陆
·国家:西班牙、摩洛哥
·沿岸气候:地中海气候
·重要性:地中海出大西洋的门户;亚欧航线必经的要道。

③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
·位置:大不列颠岛—欧洲大陆
·国家:英国、法国
·沿岸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重要性:北海—大西洋航运要道;也是亚欧航线必经的要道;是世界上货运最繁忙、通过船只最多的海峡。

④卡特加特海峡
·位置: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日徳兰半岛,沟通波罗的海—北海
·国家:丹麦、瑞典
·沿岸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重要性:波罗的海—大西洋航运要道。

4.北美洲
①佛罗里达海峡
·位置:佛罗里达半岛—古巴岛
·国家:美国、古巴
·沿岸气候:北岸—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南岸—热带草原气候
·重要性:墨西哥湾—大西洋航运要道。

5.南美洲
①麦哲伦海峡
·位置:南美大陆—火地岛;沟通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
·国家:智利
·沿岸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重要性:南美南部东西两岸的海上交通要道;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大型轮船的航运要道。

②德雷克海峡
·位置:南美洲—南极半岛;沟通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
·国家:北岸—智利
·沿岸气候:北岸—温带海洋气候
南岸—极地气候
·重要性:南美洲—南极洲的分界线;各国科考队赴南极考察必经之道。

运河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基尔运河
莱茵-
多瑙河运

京杭大运河 洲
亚洲—非洲
拉丁美洲
欧洲
欧洲
亚洲
示意图
位置 亚、非两洲分界线,苏伊士地峽 南、北美洲分界
线,中美地峽
日德兰半岛南部、
德国北部
德国南部 中国东部 国家 埃及 巴拿马 德国 德国 中国 沿岸 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
候 亚热带、温带季风
气候 沟
通的海
洋(河流)
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红海)

太平洋—大西洋
波罗的海—大西洋
(北海)
莱茵河—多瑙

五大水系(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意义
扼欧、亚、非三洲交通要冲,世界国际贸易货运量最大的国际运河。

国际贸易货运量仅次于苏伊士运
河。

世界上通过船只最多的国际运河,世界第三大通航运
河。

沟通和缩短了黑海—北海之间的航程。

世界上开凿最早的运河,历史上是我国南北交通要道,现在江浙境内仍然通航,如今又作为“南水北调”
的输水道 长度、 通航能力
173千米 25万吨 81.3千米 5—10万吨
98.7千米 约150千米
18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比原航线
缩短航程
比绕好望角航线缩短8000—10000千

比绕麦哲伦海峡缩短14500千米
比绕卡特加特海峡缩短685千米
—— ——
回归时间 1956年
1999年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