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水果贸易竞争力分析

合集下载

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一、绪论中国是亚洲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国,泰国紧随中国之后位列亚洲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步伐的加快和“早期收获计划”、中泰《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泰王国政府关于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下加速取消关税的协议》的实施,中泰农产品贸易取得了更为迅速的发展。

根据粮农组织官方网站2004年最新统计年鉴的贸易数据显示,泰国是中国最重要的五大农产品进口贸易伙伴之一,名列中国农产品进口来源地第三位。

从双边农产品贸易规模发展态势来看,2003年至2007年,中泰双边农产品贸易额一直保持增长势头,年均增长24%,而据国家统计局给出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的世界2004年农产品贸易同比增幅仅为15%。

那么,持续增长的双边农产品贸易背后有无更大的农产品贸易合作潜力及基础?双边农产品贸易主要是竞争性的还是互补性的?农业在中国与泰国的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都比较高,中国与泰国作为亚洲的近邻,处于相近的发展水平,在生产传统、基础设施、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两者间的农产品贸易在中国与东盟的农业合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的迅速发展,对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关系的研究亟待进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的文章也在日益增加。

国内针对中国与东盟间的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上的分析,具体到中国与泰国间的农产品贸易关系的分析相对来说较少。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用实证的方法来论证中泰两国进一步发展农产品贸易合作的潜力,并对中泰双边农产品贸易关系分析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现状中国与泰国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两国地理位置毗邻,双边的商贸关系有着悠久的历史,1975年7月1日中、泰建立外交关系,两国贸易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双方的农产品生产与贸易活动日趋活跃。

泰国水果销售项目可行性分析

泰国水果销售项目可行性分析

泰国水果销售项目可行性分析一、项目背景泰国水果以其新鲜、多样和独特的口味而闻名于世。

目前,泰国水果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欢迎和需求。

由于泰国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使得该国拥有丰富的水果种植资源。

因此,开展泰国水果销售项目具有很大的潜力。

二、市场需求分析1. 国内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国内水果市场的需求不断上升。

泰国水果的独特风味和高品质使其成为国内消费者的首选。

特别是一些热带水果,如芒果、榴莲和龙眼等,备受追捧。

2. 国际市场需求泰国水果在国际市场上也拥有很大的竞争力。

泰国水果以其色泽鲜艳、口感独特以及丰富的营养成分而受到海外消费者的青睐。

尤其是亚洲地区的消费者对泰国水果的需求量已经迅速增长。

三、市场竞争分析泰国水果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来自本地和国际供应商。

国内市场上有许多水果批发商和零售商,与此同时,一些国际水果品牌也进入了泰国市场。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泰国水果销售项目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1. 提升产品品质:选择新鲜、高品质的水果并保持良好的存储和运输条件,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2. 扩大销售渠道:除了传统的水果批发市场和零售商,还可以考虑与超市、餐厅、酒店等渠道合作,扩大产品的销售范围。

3. 提升品牌形象: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活动,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四、项目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泰国水果生产技术相对成熟,供应链相对完善。

项目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和资源,通过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水果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确保产品的稳定供应。

2. 经济可行性泰国水果销售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得益于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和泰国的低成本劳动力。

合理的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可以降低项目的运营成本,并提高投资回报率。

3. 市场可行性泰国水果市场需求旺盛,且国内外市场皆有发展空间。

通过精细化的市场调研和市场定位,以及灵活多样的产品组合,项目有望在市场上取得差异化竞争优势。

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中泰两国的经济关系自上世纪70年代建交以来不断发展,成为中东南亚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

中泰贸易面临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将分析中泰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中泰贸易存在着贸易不平衡的问题。

自2010年以来,中国对泰国的进口额一直高于对泰国的出口额,导致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这主要是由于泰国经济高度依赖出口,中国市场对泰国的进口需求较大,而泰国对中国的出口相对较少。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促进泰国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主动调整双边贸易结构,增加对中国的出口。

中泰贸易存在着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

近年来,一些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外国货物征收关税和限制性措施。

这些措施对中泰贸易造成了不利影响,导致贸易壁垒增加。

为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中泰双方可以加强经贸合作,共同维护自由贸易体系,推动区域和多边贸易谈判。

中泰贸易面临着质量和标准问题。

尽管中泰双方签署了一些贸易合作协议,但在实际贸易中,泰国产品的质量和标准仍不尽如人意。

一方面,泰国产品的质量标准相对较低,无法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中泰贸易缺乏标准的一致性,导致难以实现贸易便利化。

为解决这一问题,中泰双方可以加强标准合作,推动质量标准的提升,促进贸易的顺利进行。

中泰贸易还面临着物流和运输的问题。

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中泰两国之间的物流和运输成本较高。

受限于现有的物流和运输设施,中泰贸易的速度和效率也有限。

为改善这一问题,中泰双方可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物流和运输的效率,降低贸易成本。

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存在着贸易不平衡、贸易保护主义、质量和标准以及物流和运输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中泰双方可以通过增加对中国的出口,共同维护自由贸易体系,加强标准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促进贸易的顺利发展。

进一步深化中泰经贸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和地区经济挑战,实现双方共同发展。

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中泰贸易在近年来持续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本文通过对中泰贸易现状的分析,发现存在着贸易不平衡、贸易依赖度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双边贸易谈判、推动贸易多元化、加强贸易合作等对策建议。

未来,中泰贸易有望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实现更大发展,提升贸易规模和质量。

总结本文所述内容,展望中泰贸易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中泰贸易关系的了解,为双方贸易合作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泰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分析、引言、背景介绍、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正文、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未来展望、结论、总结回顾、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泰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关系日益紧密,贸易往来不断增加。

泰国地处东南亚地区,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中泰两国间的贸易合作已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双方在贸易投资、互利合作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随着双边合作的不断深化,中泰贸易关系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双方在贸易政策、贸易结构、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和矛盾,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推动双边贸易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旨在对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双边贸易合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一是分析当前中泰贸易的总体情况和特点,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二是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中泰贸易的稳定增长和双边合作;三是展望未来中泰贸易的发展方向,为双方贸易合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对中泰贸易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为促进双边贸易合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推动中泰贸易关系取得更大的发展成果。

1.3 研究意义中泰两国是中国和东盟国家中重要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近年来,中泰两国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双边贸易规模逐年增长。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双边关系的发展,中泰贸易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对策。

一、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近年来,中泰两国的贸易往来不断增加,双边贸易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泰两国的贸易总额达到了740.2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43%。

中国向泰国出口了373.07亿美元的商品,同比增长了3.63%,向中国进口了367.15亿美元的商品,同比增长了7.27%。

中泰两国之间的贸易逆差并不大,双边贸易关系呈现出比较平衡的态势。

中泰贸易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双边关系持续向好,政治互信不断加深。

中国和泰国之间的政治互信不断加强,双边关系持续向好,这为双边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经济互补性强,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中国和泰国之间的经济互补性较强,双方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为双边贸易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贸易便利化不断推进,贸易壁垒逐步降低。

中泰两国之间的贸易便利化不断推进,贸易壁垒逐步降低,为双边贸易的持续增长提供了良好的贸易环境。

尽管中泰贸易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二、中泰贸易存在的问题1.市场多元化不足,贸易结构单一。

中泰两国的贸易以商品贸易为主,特别是中国对泰国的出口商品中以机电产品、纺织品、电子产品等为主,而进口商品以农产品、矿产品、食品等为主。

贸易结构单一,市场多元化不足,存在一定的风险。

2.贸易规模不断增大,但增速放缓。

尽管中泰两国的贸易规模不断增大,但增速逐渐放缓。

2019年中泰贸易总额同比增长5.43%,增速有所放缓。

这表明中泰贸易增长的动力有所减弱,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

3.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环境不稳定。

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环境逐渐恶化,中泰贸易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中泰贸易合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贸易逆差加剧,其次是贸易结构不合理,最后是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加强贸易合作与互利共赢,优化贸易结构,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中泰贸易才能取得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双边合作,拓展贸易领域,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为中泰贸易关系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关键词】中泰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分析、对策、贸易逆差、贸易结构、贸易保护主义、贸易合作、互利共赢、优化、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泰两国交往源远流长,传统友好。

中泰自古就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双边贸易合作迅速升温。

中泰两国间的经贸合作关系持续加深,双边贸易额不断攀升,已成为亚洲地区的重要经济合作伙伴。

中国是泰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两国间的贸易额稳步增长,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与挑战。

贸易逆差加剧、贸易结构不合理、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问题日益凸显,给中泰贸易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中泰双方需要加强贸易合作与互利共赢,优化贸易结构,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等措施。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双边贸易合作机制,才能推动中泰贸易关系迈上新的台阶,实现互利共赢,共同谱写双边经济合作新篇章。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旨在为促进中泰经贸合作、优化贸易结构、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提供参考。

具体而言,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点:分析中泰贸易的现状,深入了解当前的贸易规模、贸易方式及贸易产品结构,找出问题所在。

通过对中泰贸易关系的现状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为后续对策的提出提供数据支撑和分析依据。

探讨中泰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重点关注贸易逆差加剧、贸易结构不合理、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具体问题的研究分析,找出问题的发展根源,为后续提出对策措施奠定基础。

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近年来,中泰贸易关系不断发展,成为中东南亚地区重要的贸易伙伴。

中泰贸易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中泰贸易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贸易不平衡。

中国是泰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泰国是中国在东南亚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中国对泰国的出口远远大于对泰国的进口,导致贸易不平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泰两国可以加强合作,增加泰国对中国的出口,提高进口的多样性,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第二,中泰贸易存在的问题是贸易壁垒。

虽然中泰两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但仍然存在许多非关税壁垒,如贸易限制和贸易救济措施。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泰两国可以进一步放宽贸易壁垒,降低关税,促进贸易自由化。

中泰贸易存在的问题是贸易依赖。

目前,中泰贸易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产品上,如石油、天然气和农产品。

这种贸易依赖会使中泰两国的经济过于依赖特定产品,增加了经济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泰两国可以加强技术和创新合作,推动贸易多元化发展。

第四,中泰贸易存在的问题是贸易不透明。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缺乏透明度,一些非官方贸易活动和非法贸易仍然存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泰两国可以加强贸易信息交流,促进贸易的透明和合法化。

针对以上问题,中泰两国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

加强政府间合作,加强贸易政策沟通和协调,制定和落实公平、开放、透明的贸易规则。

加强企业间合作,推动双边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强产业链合作,提高贸易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加强民间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促进民间贸易合作和交流。

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中泰两国企业和人才的贸易专业知识和技能,促进贸易的发展和创新。

中泰贸易关系的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但同时也有许多机遇和潜力。

中泰两国可以通过加强合作,推动贸易平衡发展,降低贸易壁垒,促进贸易多元化和创新,提升贸易的透明度和合法性,实现互利共赢的贸易伙伴关系。

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泰两国是中国和泰国的简称,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泰之间的贸易往来始于古代丝绸之路时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两国的贸易关系逐渐加强。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泰国政府积极推动贸易合作的政策,中泰之间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也日益多元化。

中国是泰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两国之间的贸易额持续增长。

中国的商品在泰国市场上受到欢迎,而泰国的一些特色产品也在中国销售火爆。

双方在农业、工业、电子商务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合作。

中泰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也有着良好的合作机会。

中泰之间的贸易发展不仅对两国经济有着重要意义,也对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进一步深化中泰贸易合作,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对策,对促进双方经济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泰国是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

随着两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合作关系的不断深化,中泰贸易也逐渐成为双方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双边贸易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更加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提供参考。

研究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不仅有助于促进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还可以增进两国之间的互信和合作,推动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对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正文2.1 中泰贸易发展现状分析目前,中泰贸易关系的发展呈现出积极的趋势。

双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贸易规模也在逐年增长。

据统计,2019年中泰贸易额达到了260亿美元,虽然在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

中泰之间的贸易合作涉及到了多个领域,主要包括农业、电子产品、汽车、机械设备等。

双方在贸易往来中互补性强,相互市场需求也较为匹配,这为贸易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泰自贸协定的签署也为两国贸易合作带来了便利,降低了贸易壁垒,促进了贸易便利化和自由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2)关键词:中泰;水果贸易;国际竞争力 (2)Abstract (1)一、引论 (1)(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1)1.选题背景 (1)2.选题意义 (1)(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1.国外研究综述 (1)2.国内研究综述 (2)(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2)1.研究内容 (2)2.研究思路 (3)二、中泰水果贸易现状及问题 (3)(一)中泰水果贸易现状 (3)1.贸易总量 (3)2.商品结构 (5)(二)中泰水果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6)1.贸易水果种类相对单调 (6)2.水果加工附加值增值低 (6)3.水果物流体系落后 (6)4.水果贸易面临竞争加剧 (6)三、中泰水果贸易竞争性分析 (7)(一)主要指标 (7)1.国际市场占有率 (7)2. TC指数 (7)3.RCA指数 (9)(二)泰国水果在中国的竞争力分析 (10)图3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 (11)1.生产要素 (11)2.需求因素 (11)3.相关和支撑产业 (12)4.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 (12)5.政府 (12)6.机遇 (12)(三)中国水果出口至泰国国际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 (13)1.水果价格 (13)2.水果品质 (13)3.水果品牌 (13)四、提升中国水果出口至泰国竞争力的建议 (13)(一)国家层面 (13)1.建立规范的水果质量安全标准和检验检疫准则 (13)2.加大知识技术投入 (14)(二)企业层面 (14)1.开创“互联网+水果”贸易新模式 (14)2.完善物流体系 (14)3.加强品牌营销意识 (15)参考文献 (16)摘要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中国与东盟开始致力于自由贸易区建设之后,中国和泰国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

基于中泰两国地域差异及资源互补优势,双方的水果贸易合作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效,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泰国水果出口额在全世界排17位,主要出口市场为中国、中国香港、美国,主要贸易种类为榴莲、龙眼等新鲜热带水果。

中国是世界水果第一生产大国,水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主要贸易种类为苹果、梨等温带水果。

中泰两国互为最大的水果贸易伙伴,水果贸易品种既有竞争关系又有互补关系,并且两国的水果贸易的进出口额均表现出快速增长趋势,中国逐渐由贸易逆差转为贸易顺差地位,本文主要分析中泰两国水果的贸易竞争力。

本文在分析中泰水果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之后,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泰水果在双方市场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采用钻石理论模型对泰国水果在中国市场出口竞争力强弱进行描述,并分析中国水果在泰国市场的竞争力构成要素构成,两国均具备某些特定的竞争优势也在一些方面也存在竞争劣势。

最后,从中国国家和企业的角度提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促进中国水果对泰国的出口和两国水果贸易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中泰;水果贸易;国际竞争力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especially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the trade rel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ailand develops very smoothly. Based on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and complementary resources in China and Thailand, the fruit trade cooperation has achieved significant progress, and the trading scale is getting bigger and bigger. Thailand fruits’ export amount ranks seventeenth in the world and fruits are mainly exported to China, Hong Kong, and the USA, whose main exports are fresh tropical fruits, such as durians and longans. China is the biggest country producing fruits, and the plant scale and production is at the front ranks of the world, whose main exports are temperate fruits, such as apples, pears and so on. China and Thailand are the biggest fruit trade partners each other, the exported fruits types are both competing and complementary, the total trading amount appears rapid-developing trend, and China was in the deficit state but now it is in the surplus state,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ses the fruit trade competitiveness between China and Thailand.In this article, first, the fruit trade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 Then, 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 rate, trade competitiveness index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 and Thailand’s fruits. Porter Diamond Model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Thailand’ fruit competitiveness advantages in China fruit market. And the composed factors of China’s fruit competitiveness in Thailand market has been analyzed in the article. The two countries both have some specific advantages and are disadvantageous in some aspects. In the final, from the angle of China’s government and corporations, som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China’s competitiveness of fruit exported to Thailand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ruit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ailand.Key words: China&Thailand; fruit trad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一、引论(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1.选题背景中国作为水果生产加工、消费和贸易大国,在全球水果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中国,水果是仅次于食粮菜蔬的第三大农产品,水果业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都有要紧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水果产业发展迅速使中国名列全球第一大水果生产国,中国水果出口贸易在产量上占据上位圈。

除此之外,中国的水果种植面积很大,种植果类品种繁多,特别是苹果、桃、梨等出口甚多。

目前中国的果业仍处于劳动密集型阶段,自然资源丰富和劳动力充足使中国水果在世界上更具有竞争优势。

泰国地处热带,终年高温多雨,优越的地理坐标和气候状况使得泰国享有“水果之乡”的佳誉。

农业是泰国的支柱产业,从事农业工作人口众多,这使得泰国农产品在满足本国需求的情况下还有充足的产量满足国外需求,尤其是泰国的水果近年来出口额递增,是当地占主要地位的出口产品之一,发展前景甚好。

其中,泰国出口水果中欢迎度最高的则是被誉为“水果之王”的榴莲、“水果之后”的山竹、龙眼等。

极佳的地理自然条件,水果产品极大产量的开发潜能使得泰国水果出口极具优势。

2.选题意义目前,中国和泰国相互间为最大的水果贸易伙伴,两国地理距离相近,资源互补极大地促进了双方水果贸易的相互开展,但是整体上中国处于贸易逆差的地位,还有拉大逆差的趋势。

随着CAFTA①的正式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展,中泰水果贸易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的适应融入全球市场的贸易竞争以及提升竞争力,正逐步得到更多的重视。

本文主要分析中泰水果贸易现状及竞争力,并采用了RCA指数、TC指数②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并借鉴波特钻石理论模型,从而为提升国际竞争力提出一些对策,这无疑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综述Praparat Sriphech (2003)研究了泰国的榴莲出口贸易市场,RCA指数③计算结果显示,泰国果品出口量在亚洲具有很大优势,除此,泰国榴莲养种成本低、居民消费率偏低,使得泰国榴莲出口相比于东盟其他国家比较优势更为凸显。

Tongzon (2005)站在东盟成员国的角度上,把中国与东盟国家中与其水果贸易结构相似的成员国进行对比,并借助分析了本地与第三国市场的竞争力,最终总结出东盟成员国提升出口至中国的水果市场份额的①CAFTA是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的缩写,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②TC指数是Trade Competitiveness的缩写,即贸易竞争力指数③RCA指数是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建议。

ESCAP①(2007)在报告“增强亚洲水果出口竞争力”中,指出了四个应关注的方面,以此为社会经济、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支持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