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 19版 怀尔德 复习提纲 Chapter 6 Inventories and Cost of Sales
会计学原理 19版 怀尔德 复习提纲 Chapter 1~4

Accounting Equation
Assets = Liabilities + Equity Be proficient in 11 transactions from P11~13 Be proficient in 3 statements Income statement, Statement of Owner’s Equity & Balance Sheet
Accounti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ocess
1. 2. 3. 4. 5. 6. 7. Source documents Journal Ledger Adjusting Adjusted trial balance Statements Closing
Adjusting
*Depreciation
Dr. Depreciation Expenses; Cr. Accumulated Depreciation Accumulated Depreciation is a contra account
e-mail me if necessary samj525@ 1/2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19 Edition
th
Sam.J @ NJAudit
Chapter 2 Analyzing and Recording Transactions Chapter 3 Adjusting Accounts and Preparing Financial Statements Chatper 4 Completing the Accounting Cycle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提纲汇总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提纲汇总一、会计学及其研究对象会计学的定义和作用会计学的发展历程会计学的研究对象二、会计信息的特征与要求会计信息的特征会计信息的定量性与表达方式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可比性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和其需求三、会计等式与账户会计等式的概念和意义会计等式的基本组成部分会计等式的原则和变动规律账户的概念和作用账户的分类和特点四、会计账簿与记录方法会计账簿的种类和作用会计账簿的编制原则会计记录方法的基本要求会计记录方法的种类和特点五、会计核算的基本过程会计核算的目的和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过程会计核算的基准和周期六、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会计要素的概念和种类会计要素的核算依据会计科目的概念和分类会计科目的表现方式和特点七、会计凭证和会计账会计凭证的概念和作用会计凭证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会计凭证的记载要求和审核程序会计账的概念和作用会计账的种类和编制方法八、会计分录与会计报表会计分录的概念和要素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和处理规则会计报表的概念和分类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和内容九、会计确认和会计估计会计确认的意义和条件会计确认的对象和方法会计估计的概念和作用会计估计的方法和原则十、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会计准则的概念和作用会计准则的分类和特点会计政策的概念和作用会计政策的确定和变更十一、会计监管与会计伦理会计监管的意义和目的会计监管的主体和方式会计伦理的概念和要求会计伦理的核心价值和规范结论以上是关于会计学原理的知识点提纲的汇总。
通过学习会计学原理,我们能够了解会计学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研究对象。
同时,我们还能了解会计信息的特征与要求,会计等式与账户的概念和作用,会计账簿与记录方法的种类和特点等重要内容。
进一步学习会计核算的基本过程、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的概念与表现方式,以及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的使用方法和编制要求。
此外,还需了解会计分录与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处理规则,以及会计确认和会计估计的意义、方法和条件。
《会计学原理》复习提纲

《会计学原理》复习提纲《会计学原理》复习提纲第一章总论1.会计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在会计的发展史上,有哪几座里程碑?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会计的基本职能有哪两个?它们分别有哪些特点?二者的关系是什么?3. ※什么是会计?会计的本质、特点是什么?※4.会计的一般对象是什么?社会总资金及其运动方式是什么?5.什么是会计的具体对象?※工业企业的具体会计对象是什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描述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
6.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有哪四个?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7.什么是会计确认基础?※什么是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它们的适用范围分别是什么?8. ※会计的计量属性有哪些?理解它们的含义?9.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有哪些?理解它们的含义?※10.会计核算方法有哪七种?为什么说它们是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11.什么是会计学?会计学包括那些学科?各学科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12.什么是会计要素?※我国的会计要素有哪六个?掌握各会计25. ※什么是会计分录?什么是简单分录、复合分录?会计分录的书写格式是什么?※26.什么是总账、明细账?总账和明细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7.什么是平行登记?详述平行登记的要点。
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法的应用(上)28.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包括哪些内容?29.资金筹集主要有哪些业务?涉及哪些账户?如何进行账务处理?30.生产准备业务主要有哪些内容?涉及哪些账户?如何进行账务处理?31.什么是固定资产?如何确定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32.什么是无形资产?如何确定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无形资产的研发支出应该分别计入哪些账户?33.什么是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按照承兑人不同可以分为哪两类?第五章账户与复式记账法的应用(下)34.产品生产业务包括哪些内容?涉及哪些账户?如何进行账务处理?35.产品销售业务主要有哪些内容?涉及哪些账户?如何进行账务处理?36.什么是利润?利润的计算公式有哪几个?37.利润形成的核算涉及哪些账户?如何进行账务处理?※38.什么是利润分配?利润分配的基本程序是什么?39.利润分配的核算涉及哪些账户?如何进行账务处理?第六章账户分类40.什么是账户的经济内容?账户按经济内容可以分为哪几类?分别包括那些账户?※41.什么是账户的用途和结构?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可以分为哪几类?各包括那些主要账户?※42.简述盘存账户的概念、特点、结构以及包括的具体账户。
会计学原理-复习大纲

《会计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1 .会计的含义:(1)会计是一种经济活动的管理工具。
(2)会计是一种提供经济活动信息的技艺。
(3)会计是一个服务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据以作出决策的信息系统。
(4)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 .会计的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
(2)以凭证为基本依据。
(3)以一套完整的专门技术方法为手段。
【其中,会计核算方法由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等构成】(4)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具有全面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3 .会计的观念:(1)会计的用户观念。
从一定意义上说,会计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上市公司通过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需经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鉴证后才能向社会披露,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公允。
(2)会计的经济后果观念。
该观念表明,会计信息提供者对提供的会计信息负有法律责任,提供会计信息的行为应该受到道德的约束。
(3)会计的系统功能观念。
4 .会计的职能:(1)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与控制。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指会计对所发生的客观经济活动的表述和价值数量上的确定。
控制是指对实际活动的结果脱离规定目标的偏差进行干预和校正的过程。
●会计控制与会计核算是同时进行的。
会计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与事后控制。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2)会计的其他职能:会计预测,会计决策,会计预算,会计分析和会计考核。
5 会计的目标:(1)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分为外部使用者和内部使用者)。
与向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提供的会计信息相比较,企业向会计信息的内部使用者提供的会计信息可以不受法定的或公认的会计规范约束,具有较多的个性。
(2)会计的目标。
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的目标是以有效的方式反映资源受托者的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
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其作出正确决策的信息。
受托责任观是决策有用观的基础,而决策有用观是受托责任观的发展。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提纲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提纲引言:会计学原理是财务领域的基础知识,它涵盖了核算与报告、财务分析以及预测等众多领域。
本文将探讨会计学原理的核心概念及其应用,并通过实例解释这些概念的重要性。
一、会计信息的本质1. 定义:会计信息是指组织内、外部用户为了管理和决策而获取的数据。
2. 特征:可靠性、准确性、一致性和可比性。
3. 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二、会计等式1. 定义:会计等式是基础会计原理的核心,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 各个元素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三、会计核算方法1. 权责发生制:收入与费用应按发生时间核算。
2. 现金基础制:收入与费用应按实际收付时间核算。
3. 选择核算方法的依据。
四、会计估计与错报1. 定义:会计估计是在不完全信息下对未来发生事件的处理。
2. 估计的方法及应用场景。
3. 错误的原因及对企业的影响。
五、会计准则与法规1. 国际会计准则、中国会计准则以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2. 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的及重要性。
3. 企业应如何遵守准则与法规。
六、财务报表分析1. 比率分析: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等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2. 垂直与水平分析方法的应用。
3. 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及注意事项。
七、会计原则中的特殊问题1. 结构计算:长期资产摊销、无形资产摊销等。
2. 提前收入与递延收入。
3. 不确定债务的计量。
结语:会计学原理是进行财务管理与决策的基础知识。
通过理解会计信息的本质、会计等式与核算方法、会计估计与错报、会计准则与法规、财务报表分析以及会计原则中的特殊问题,企业可以更好地运用会计原理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与决策能力。
因此,深入掌握会计学原理的概念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会计学原理-2019

2019普通专升本《会计学原理》考试大纲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考试目的《会计学原理》是报考我校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经济管理类专业(专升本)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考察考生的会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应用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第一章总论1.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2. 会计的含义3.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4. 会计的任务与作用5. 会计的方法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1. 会计对象2. 会计要素3. 会计等式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1. 会计假设2.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3. 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4. 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1. 账户与会计科目2. 复式记账原理3. 借贷记账法4.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第五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1.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概述2.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3. 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4. 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5. 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6. 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的核算第六章账户的分类1. 账户分类的意义2. 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3.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第七章成本计算1. 成本计算的意义、原理与要求2. 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3. 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计算第八章会计凭证1. 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种类2. 原始凭证3. 记账凭证4. 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第九章会计账簿1. 账簿的意义与种类2. 账簿的设置与登记3. 账簿的启用与错账更正4. 结账与对账5. 账簿的更换与保管第十章财产清查1. 财产清查概述2. 存货的盘存制度3. 财产清查的内容和方法4.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第十一章财务报告1. 财务报告概述2. 资产负债表3. 利润表4. 现金流量表5.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6. 会计报表附注第十二章会计核算组织程序1.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概述2. 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3. 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4.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5. 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三、参考书目陈国辉,迟旭升主编,《基础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第六版四、考试题型考试题型有: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会计分录题等。
《会计学原理》复习提纲

《会计学原理》复习提纲及答案第一章总论※1.什么是会计?(4)会计是一个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财务信息及其他经济信息的信息系统。
2.※现代会计有哪两部分组成?什么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5—6)现代会计由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部分组成。
财务会计是以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为准绳,使用自身独特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程序,以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为核心,通过对外提供通用财务报告的形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信息的信息系统。
管理会计是为企业内部管理当局提供用于决策、规划、控制和绩效评价等所需的财务和经营信息,对主体的经营活动及其相关信息进行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报、解释和传输的过程,它为管理者合理使用资源和有效履行经管责任服务。
3.※会计的基本职能有哪两个?二者的关系是什么?(8)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控制。
会计的两个职能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
会计的反映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没有反映职能,控制职能就失去了控制的材料。
控制职能是反映职能的深入,没有控制职能,反映职能就失去了意义。
4.※会计的目标是什么?会计信息使用者都有哪些,他们使用会计信息的目的是什么?(9—10)会计的目标是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财务信息及其相关经济信息。
会计信息使用者有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财政和税务等政府机构、证券交易所、财务分析机构和往来客户、企业管理当局、内部职工等。
投资者需要会计信息来帮助他们决定是否应该买进、卖出或继续持有投资及对一个主体支付股利的能力的能力进行评估;债权人需要会计信息来评估经济主体所欠他们的款项能否如期支付;企业管理当局需要了解自己履行对经济资源的受托经管责任的状况;政府及其机构关心资源的分配;雇员及其工会组织需要会计信息来评估一个主体提供给雇员报酬、退休福利和就业机会的能力;顾客需要评估一个主体的延续能力;社会公众关心一个主体的发展能力、发展趋势、环境治理投入、资源消耗状况等方面的信息。
最新会计学原理第6章

一、会计循环的步骤
1.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按复式记账原理编制记账凭证; 2.将记账凭证内的会计账项分别过入总分类账和明细分 类账; 3.根据分类账中的各账户资料,进行试算平衡; 4.期末对应调整事项,按权责发生制要求作出调整分录, 并过入分类账; 5.编制调整后试算表; 6.根据调整后试算表,编制财务报表; 7.作出结账分录,结清收入、费用等暂记性账户; 8.编制结账后试算表。
多栏式 现金 日记账
多栏式
银行存款 总账
日记账 会转账凭证核计 对报汇总表
表
明细账
第六章 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Return
(六)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1. 特点 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账
2. 汇总记账凭证的设置方法(格式)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规模大、业务较多的单位 4. 优缺点
➢ 优点:便于了解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减少了 登记总账的工作量
第六章 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Return
5.折旧的账项调整
取得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实收资本 在建工程(等)
按期(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
第六章 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Return
三、工作底稿的编制
1. 根据分类账资料,进行调整前试算; 2. 将调整分录填入工作底稿,并据以编制调整 后试算表; 3. 将调整后试算表各栏目的金额,分别填入利 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各栏。
1. 特点 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规模小、经济业务较少的单位
3. 优缺点
➢ 优点:简单明了、易于理解 ➢ 缺点:工作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