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SARS)”应激反应模式及其特征

合集下载

“非典”流行期民众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与心理干预

“非典”流行期民众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与心理干预

“非典”流行期民众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与心理干预摘要该文介绍了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严重的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急性流行期我国民众较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包括焦虑和恐惧、愤怒和怨恨以及抑郁等情绪反应,认知反应,自我防御反应和生理反应,描述了人们面对SARS威胁时的应对策略;探讨了当前影响民众心理反应的诸种因素,包括刺激事件或刺激情境的性质与特点,对事物的态度和认识评价,应对挑战的能力与应对方式,以及心理社会环境和人格特征等;指出了心理干预应当遵循的四个原则和多种形式,说明了6种心理干预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心理应激反应,影响因素,心理干预。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俗称“非典”)或称严重的急性呼吸综合征(th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的发生,作为一种典型的、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激事件,已经在我国引起一些人较明显的应激反应。

这些应激反应如果适度,对于我们应对SARS的挑战是有益的。

然而,过度的、不适当的应激反应则是有害的:它们不仅会损害人们的防御能力和免疫功能,造成对许多疾病(包括SARS)的抗病能力的降低和易罹患性,而且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社会恐慌。

因此,有必要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心理干预。

本文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应用心理应激和应对理论[1,2],结合我们的观察、调查、心理咨询和有关报道,讨论SARS流行期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和应对,影响民众心理反应的因素,以及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原则与措施。

1SARS急性流行期民众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和应对心理应激,俗称“精神压力”,通常被认为是由“必须应对至关重要的环境要求”这样的认识而引起的一种心身紧张状态[3]。

心理应激一旦产生,便会通过各式各样的紧张性心理和生理反应的形式表现出来。

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物,被称作应激源。

SARS流行期民众的心理应激反应包括:情绪反应,认知反应,自我防御反应和生理反应四大类。

“非典(SARS)”应激反应模式及其特征

“非典(SARS)”应激反应模式及其特征

!! 评 估 在 整 个 干 预 过 程 中 有 着 十 分 重 要 的 作 用
’ $ (
%通过评估理解当事人的危机情境及其反应
是整个干预的前提% 在相当有限的时间内! 干预者
" # # () # C) % S !收稿日期$ -0) $I ! 通讯作者$童辉杰! 电话$ # * % ") C / % C * % $ C 1 2 3 4 H 6 E = 7 9; H = N > < H 1
摘!要!对中国 % /个省市 % # % C人面对) 非典* 疫情的应激反应作了调查%) 高发病率区 * 和) 其它地区 * 的比较发 现! 在? A T ? 应激反应结构方程模型中! 二者有显著差异%而在情绪障碍结构方程模型中! 二者无显著差异% 所建 立的 ? A T ? 应激反应结构方程理论模型揭示! 急性的应激反应中! 恐慌是最重要的内容! 其次是防御反应! 对疫情的 认知则起了一种重要的调节& 抑制的作用%抑郁和焦虑作为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指数! 对急性的应激反应产生一定 影响! 而抑郁与焦虑对急性应激反应有更大影响%社会支持作为一种缓冲器与调节器! 对? A T ? 应激反应有值得注 焦虑和低社会支持的显著特征高防御者则有 意的影响%研究揭示了高应激反应者的特征%高恐慌者有高抑郁& 显著的高抑郁焦虑的特征! 社会支持无差异高认知者明显地有低抑郁& 高社会支持的特征% 关键词!? A T ? 应激反应! 结构方程模型% ! $ 分类号!B ’ $ S T ( S *
" 果发现! 该模型 & 为# > % % % 5 + 为% 值# > / ( S 规 ! ! # 范拟合指数 = " $ 为% ! Q " $ 为% ! $ " $ 为% ! 比较拟合指

SARS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SARS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SARS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1 SARS患者心理反应分期及护理恐惧期许多患者表现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

这种恐惧来自对SARS的不了解,认为此病无药可治及担心将病传染家人,心理上有负罪感。

患者出现突发心悸、胸闷、窒息和眩晕感;有的出冷汗、手抖、站立不稳,心理非常紧张、害怕,担心从此再见不到家人;有的甚至连遗书都写了。

此时, 护理上应严密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多为其提供有关SARS 的正面信息。

护士应关心并鼓励他们有效地与家人和外界联络、交流,以痊愈出院的范例说明此病的可治愈性。

绝望期严重者可出现缺氧、气促、胸闷、恐惧感等,个别可发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

加上严密隔离,感到孤独无助。

终日忧心忡忡而不配合医护人员治疗。

台湾就出现了被隔离人员跳楼轻生的惨剧。

护理上要使患者生活有序,以轻松的气氛影响患者。

鼓励患者面对、接受现实并正确对待。

积极提倡患者与外界交流,缓解释放紧张情绪。

接受期通过治疗,绝大部分患者病情好转或得到控制,极少数出现呼吸窘迫,需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此时,护士的悉心照料、精心治疗、问候祝福非常重要。

有位护士说:“我每次给患者吸痰后,都抚摩一下他们的额头,或对他们做一个胜利的手势,他们都特别希望我为他们操作。

”发热患者对诊断的心态与人文关怀当医生按着诊断流程给予患者检查并作出相应的诊断时,患者的情绪亢奋达到顶峰。

我们给每个患者一本有关防治SARS的宣传手册,讲解SARS 的传播途径、主要症状、卫生部确定的诊断标准、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哪些内容等,结合患者流行病学接触史,说明做出上述诊断的理由,使患者以平和的心态接受诊断和眼前的事实,配合医生的治疗。

通过以上举措,患者在心理活动很剧烈的情况下,无一例与医生发生冲突和不快。

发热患者初诊后的心态与人文关怀在重大疫情期间,充分利用通讯设施进行随访, 在追踪筛查病员、指导患者治疗、消除公众恐慌方面是经济、快速、有效的手段,也是改善医患关系、树立医院形象的良好举措。

非典(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非典(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非典(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概述非典是指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英语:SARS)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顺德首发。

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

在此期间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引起社会恐慌,包括医务人员在内的多名患者死亡,世界各国对该病的处理,疾病的命名,病原微生物的发现及命名,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及媒体的关注等等。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为一种由SARS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本病为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传播方式为近距离飞沫传播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

中文名: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别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非典、非典型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英文别名: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就诊科室:感染科。

常见病因:SARS冠状病毒感染。

常见症状: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呼吸衰竭。

传播途径:近距离飞沫传播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别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非典、非典型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传染性:有,传染性强。

病因2003年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包括中国内陆和香港地区,加拿大、美国在内的11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个实验室通力合作研究的结果,宣布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因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称为SARS冠状病毒。

临床表现SARS冠状病毒潜伏期1~16天,常见为3~5天。

起病急,传染性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有畏寒,体温常超过38℃,呈不规则热或弛张热,稽留热等,热程多为1~2周;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和腹泻。

起病3~7天后出现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肺部体征不明显。

病情于10~14天达到高峰,发热、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状加重,并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略有活动则气喘、心悸,被迫卧床休息。

这个时期易发生呼吸道的继发感染。

新发传染病副本概述-V1

新发传染病副本概述-V1

新发传染病副本概述-V1
正文如下:
随着新冠肺炎的爆发,全世界开始更加重视新发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新传染病的特点和传播路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新发传染病副本的概述:
1. 非典型肺炎(SARS)
非典型肺炎是一种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最早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省出现,随后引发了一场全球大流行。

SARS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潜伏期一般为2-7天,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咳嗽、呼吸急促等。

2. 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
中东呼吸综合症也是一种冠状病毒引发的传染病,首次在沙特阿拉伯出现于2012年。

MERS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潜伏期为2-14天,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

3. 埃博拉病毒病(EVD)
埃博拉病毒病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最早在非洲的若干国家流行。

通过密切接触、体液传播等途径传播,潜伏期为2-21天,主要症状包括高热、乏力、腹泻等。

4. 寨卡病毒病(ZIKV)
寨卡病毒病是一种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在南美洲和中美洲
广泛流行。

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潜伏期为3-12天,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皮疹、关节痛等。

5. COVID-19
COVID-19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最早于2019年在中国武汉爆发。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潜伏期为2-14天,主
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综上所述,新发传染病的特点和传播路径都有所不同,但都需要高度
重视和科学防控,遵守卫生规定,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尽可能减少人
员聚集和接触,保持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共同抵御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非典(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

非典(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

非典(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各个地区之间联系的加强,传染病引起的公共健康事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其中,非典(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曾是全球流行病传播的一次重大事件,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切和恐慌。

1. 背景非典,全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2003年爆发的一种传染病。

病原体为SARS冠状病毒(SARS-CoV),是一种致命的传染病。

非典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

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发热、咳嗽等症状。

2. 病因SARS病毒最初在广东省发现,后来迅速在中国大陆多个城市扩散。

全球性传播主要是通过旅行者传播,尤其是在密切接触的环境中,病毒传播更加迅速。

3. 症状患者初期表现为类似流感的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干咳等,较晚期可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症状严重的患者可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4. 防控措施针对非典的传播特点和严重性,各国纷纷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

包括加强对患者的隔离观察、提倡戴口罩、加强个人卫生管理等。

5. 全球应对非典爆发后,国际卫生组织(WHO)领导全球卫生部门进行应对,建立了联合防控机制。

各国相互合作,分享信息,共同应对非典疫情。

6. 疫情影响非典影响巨大,不仅给医疗卫生系统带来极大挑战,也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带来了影响。

由于传染性强、病情危重,非典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恐慌。

7. 结语总的来说,非典是一场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对全球健康产生了巨大影响。

通过加强防控、提高个人卫生意识,我们可以有效遏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人们的健康与安全。

以上就是关于非典(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的一些基本信息和相关内容。

希望通过这篇文档,能够增加大家对这一传染病的认识,同时也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SARS症状及体征临床诊断

SARS症状及体征临床诊断

SARS症状及体征临床诊断非典时期的北京地铁1.流行病学史1.1 发病前2周曾密切接触过同类病人或者有明确的传染给他人的证据1.2 生活在流行区或发病前2周到过SARS正在流行的地区2.症状与体征发热(>38℃)和咳嗽、呼吸加速,气促,或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之一以上。

3.实验室检查早期血WBC计数不升高,或降低。

4.肺部影像学检查肺部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样改变5.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SARS的临床诊断根据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验、肺部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进行临床诊断,一旦病原确定,检测方法特异,即建立确诊根据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验、肺部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进行临床诊断,一旦病原确定,检测方法特异,即建立确诊例的定义。

疑似病例:1.1+2+3或1.2+2+3+4临床诊断病例:1.1+2+3+4或1.2+2+3+4+5SARS重症病例诊断标准SARS病例符合下列标准的其中1条可诊断为SARS的重症病例:1.多叶病变或X线胸片48小时内病灶进展>50%2.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次/分3.低氧血症,吸氧3-5升/分条件下,SaO2< 93%,或氧合指数<300mmHg。

4.出现休克、ARDS或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显而易见的是,由于SARS是由于病毒引起,所以,针对细菌有效的任何抗生素类药物,均对此疾病无明显疗效。

传统意义的“非典型肺炎”,可能是由于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病原体引起,或由罕见细菌引起,则可能会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敏感性,即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即红霉素类)可以作为特效药物治疗。

SARS有哪些症状?

SARS有哪些症状?

SARS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SARS症状,尤其是SARS的早期症状,SARS有什么表现?得了SARS会怎样?以及SARS有哪些并发病症,SARS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SARS常见症状:典型症状:持续性发热、呼吸困难、干咳、畏寒、高热*一、症状1、潜伏期SARS的潜伏期通常限于2周之内,一般约2~10天。

2、临床症状急性起病,自发病之日起,2~3周内病情都可处于进展状态。

主要有以下三类症状。

(1)发热及相关症状常以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体温一般高于38℃,常呈持续性高热,可伴有畏寒、肌肉酸痛、关节酸痛、头痛、乏力。

在早期,使用退热药可有效;进入进展期,通常难以用退热药控制高热。

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对热型造成干扰。

(2)呼吸系统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少部分患者出现咽痛。

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可有胸闷,严重者渐出现呼吸加速、气促,甚至呼吸窘迫。

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多见于发病6~12天以后。

(3)其他方面症状部分患者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3、体征SARS患者的肺部体征常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少许湿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

偶有局部叩浊、呼吸音减低等少量胸腔积液的体征。

*二、诊断结合上述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影像学变化,配合SARS病原学检测阳性,排除其他表现类似的疾病,可以作出SARS的诊断。

具有临床症状和出现肺部X线影像改变,是诊断SARS的基本条件。

流行病学方面有明确支持证据和能够排除其他疾病,是能够作出临床诊断的最重要支持依据。

对于未能追及前向性流行病学依据者,需注意动态追访后向性流行病学依据。

对病情演变(症状、氧合状况、肺部X线影像)、抗菌治疗效果和SARS病原学指标进行动态观察对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应合理、迅速安排初步治疗和有关检查,争取尽速明确诊断。

1、临床诊断对于有SARS流行病学依据,有症状,有肺部X线影像改变,并能排除其他疾病诊断者,可以作出SARS临床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研究结果
! $ % &高发病率区与其它地区应激反应模型与情绪 障碍模型的比较 !!在调查期间! 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率! 而且各种传播媒体及时将疫情向全国公布! 所以实
到# > # *的显著水平%表明模型 A与模型 B显著不 同%因此! 高发病率区与其它地区的 ? A T ?应激反 应相同的假设不能成立! 二者有显著差异% 而二者 不同主要在于防御反应%
!% # *
" 异! 将两组的回归系数等设置为相同%该模型 & 为
为* 未达到 # > # *的显著水平% 表明模型 -与模型 ! 高发病率区与其它地区的抑郁焦虑 D相同%因此! 反应相同的假设成立%
% % > % / / 5 + 为/ > % ( % ! ! #值 # %将 模 型 D的 & 值 " " ! % % > % / / 减去模型 -的 & 值 # > / " S # > $ $ $ & 值得 % ! 模型 D的自由度 /减去模型 -的自由度 " 自由度
图% !) 非典* 应激反应模型" 高发病率区#
!!再来建立情绪障碍模型%将高发病率区与其它 %模型 &为 # ! 地区分为两组! 建立模型 > / " S 5 + 为 " ! # ! ! 值# > C S * 规范拟合指数 = " $ 为% Q " $ 为% $ " $ 为% 比较拟 合 指 数 2 " $ 为% 近似误差的均方根 ! !
!心!理!学!报!" ! " % # # $ ! " # $ % # (& % # S ! " # $% & ’ " ( ) * ) + , " $, . , " $ !!
非典 " ? A T ? # ( 应激反应模式及其特征 ’
童辉杰
" # 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 苏州 " % * # " %
际上各地民众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应激% 但是! 发病 率高的地区" 确诊病例 " # #人以上 # 如北京& 广州等 地与发病率低的地区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前者 我们称之为) 高发病率区 * ! 后者称为 ) 其它地区 * % ) 高发病率区 * 样本 " C *人! 男% * *人! 女% % #人! 来 自北京& 广州& 天津& 内蒙& 山西其它地区样本 / * % 人! 男* / S人! 女$ ( /人% 为验证我们的假设! 分别 建构一个应激反应模型和一个情绪障碍模型% !!首先! 我们将高发病率区与其它地区分成两组! * * 建立) ? A T ? 应激反应模型%) ? A T ? 应激反应包括 急性的恐慌& 防御反应和认知评价! 构建模型 A %结
% !研究目的
!!突如其来的 ) 非典 * 疫情使全球尤其是中国面 ; I K E ; ; # %在尚无特效药物的情况下! 对极大的应激" 除了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以外! 如何提高免疫力是 非常重要的%关于应激的大量研究表明! 应激会对 #的研 H = E 6" % S S % 免疫系统造成重要影响% 例如! 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心理应激有着明显的关 究证实! 系! 应激会增加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机率
C ( 疗’ 4 ; H 6 % S S S 则提出一个人与环境互动的评 %Q3 " #
& 助淋巴细胞 F 抑制 F淋巴细胞都有显著下降 =
’ " (
%

在面临严重突发事件时的应激中! 个体达到失控& 失 能的地步! 不仅机体免疫系统严重受损! 而且整个心 理系统也 有 可 能 出 现 严 重 障 碍! 如调适障碍" A R O ] N ; I 1 E 6 I D 3 ; H K R E K # ! 急性应激障碍 " A < N I E? I K E ; ;D 3 ; O # ! 创伤后应激障碍" : H ; I I K 2 N 1 2 I 3 <; I K E ; ;R 3 ; H K O H K R E K ! # R E K P F ? D 和极度应激障碍 " D 3 ; H K R E KH 80 c I K E 1 E
与其它地区的应激只是程度上的差异%有必要对全 国的样本作一综合考察%尝试建立一个全国样本的
" ! ! # 应激反应理论模型% 该模型 & 为$ > % * $ 5 + 为$ " ! 值# > ( ’ C 5 + 为% > # ( ’ 规范拟合指数 = " $ 为 &_
! ! ! # > S S ’ Q " $ 为# > S S $ $ " $ 为% 比较拟合指数 2 " $ 为 近似误差的均方根 Q : 7 B 3为 # > # % * % ! % 模型的拟 合是理想的%见图 * %
!% # C
心!!理!!学!!报
( C卷
还没有激起后继的抑郁和焦虑%) ? A T ? 应激反应 * 是一种特异的& 急性的反应! 与平常的抑郁& 焦虑情 绪障碍有所不同%在心理干预中! 仅仅使用抑郁& 焦 * 虑临床量表对) ? A T ? 引起的恐慌等反应进行评估! 是不敏感的% ! $ # &) + 6 )应激反应理论模型的建构 !!考虑到非典时期全国都面临应激! 高发病率区
" 将两组 的 回 归 系 数 等 设 置 为 相 同% 该 模 型 & 为 " ! ! # %将模型 B的 & * > # S ( 5 + 为" 值# > # / ’ 值* > # S ( " " 减去模型 A的 & 值# > % % % > S ’ " 模型 B ! & 值得 $ 的自由度 "减去模型 A的自由度 % 自由度为 % 达 ! !
"
图" !) 非典 * 应激反应模型 " 其它地区#
图( !情绪障碍模型" 高发病率区#
图$ !情绪障碍模型" 其它地区#
!!结果显示! 高发病率区的被试与其它地区的被 试相比! 与疫情有关的特异性的应激反应尤其是防
御明显高% 但是! 抑郁与焦虑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这一点值得深入探讨%可能对疫情的急性应激反应
’ ( ( # %及时的心理干预在此期显得尤为重要% ? I K E ; ;
估模型来理解应激事件与应激%该模型重视理解应
’ / ( 重视了解应激事件的多样性% 激及其影响因素!
!!) 非典 * 疫情引起的应激反应是一种什么样的 识别高应激反 应激反应.怎样评估这种应激反应! 应人群并做好相应的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这是摆 在我们心理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 % # (
!% # $
心!!理!!学!!报
( C卷
" !研究方法
!!$月 " (日至 *月 % (日期间! 在北京& 广州& 合 肥&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四川& 内蒙古& 山东& 上 海& 河北& 天津& 武汉& 西安& 浙江& 重庆等 % /个省市! 调查了 % # % C名高校学生! 其中男 * / S人! 女$ ( /人% !!调查使用了流调用抑郁量表 " 0 ? D # & 焦虑量 表" ? A ? # & 社会支持量表 " ? ? T ? # 以及自编的 + 非典 " # ? A T ? 应激反应问卷 , % 社会支持量表系肖水源 编制! 考虑到在大学生中使用! 对有关项目略作修 改%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 将分量表整合为团体支 持& 亲友支持& 社会支持利用度三个分量表%+ 非典 " ? A T ? # 应激反应问卷 , 共% (题! 测量三项内容$ 对 非典疫情的认知评价$ 如) 我相信人类一定会战胜 1 非典/ * % 对疫情的恐慌$ 如) 对) 非典 * 的担心使 我有时感到出冷汗或颤抖 * % 对疫情的防御性心理 与行为反应$ 如) 为预防1 非典/ ! 我去公众场合会戴 口罩* 等%三个分量表认知& 恐慌& 防御的 #系数分 ! ! ! 别为$ # > C / # > / " # > C ( 分半信度分别为 # > C * ! % # > C / # > C # !!使用 ? P ? ? % % > *和 A [ @ ? $软件处理数据%
!! 评 估 在 整 个 干 预 过 程 中 有 着 十 分 重 要 的 作 用
’ $ (
%通过评估理解当事人的危机情境及其反应
是整个干预的前提% 在相当有限的时间内! 干预者
" # # () # C) % S !收稿日期$ -0) $I ! 通讯作者$童辉杰! 电话$ # * % ") C / % C * % $ C 1 2 3 4 H 6 E = 7 9; H = N > < H 1
" 果发现! 该模型 & 为# > % % % 5 + 为% 值# > / ( S 规 ! ! # 范拟合指数 = " $ 为% ! Q " $ 为% ! $ " $ 为% ! 比较拟合指
! % 数2 " $ 为% 近似误差的均方根 Q : 7 B 3为 # > # # # & "为模型 A中 ) 模型拟合较好%图 % 高发病率区 * 与) 其它地区* 的输出图形% !!再来构建模型 B 假设高发病率 % 在模型 B中! 区与其它地区的 ? A T ? 应激反应相同! 两组无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