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古希腊罗马与文艺复兴美术
《西方美术史》教案

《西方美术史》教案.doc第一章:古希腊美术1.1 概述:介绍古希腊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1.2 重点内容:1.2.1 古希腊雕塑:介绍古希腊雕塑的代表作品,如《掷铁饼者》、《米罗的维纳斯》等。
1.2.2 古希腊绘画:介绍古希腊绘画的代表作品,如《阿尔克米亚的壁画》等。
1.3 教学活动:1.3.1 展示古希腊雕塑和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1.3.3 学生进行实践创作,尝试模仿古希腊美术的风格。
第二章:罗马美术2.1 概述:介绍罗马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2 重点内容:2.2.1 罗马建筑:介绍罗马建筑的代表作品,如古罗马竞技场、万神殿等。
2.2.2 罗马雕塑:介绍罗马雕塑的代表作品,如《奥古斯都像》等。
2.3 教学活动:2.3.1 展示罗马建筑和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2.3.3 学生进行实践创作,尝试模仿罗马美术的风格。
第三章:中世纪美术3.1 概述:介绍中世纪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3.2 重点内容:3.2.1 哥特式建筑:介绍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品,如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等。
3.2.2 中世纪绘画:介绍中世纪绘画的代表作品,如《哀悼基督》等。
3.3 教学活动:3.3.1 展示哥特式建筑和中世纪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3.3 学生进行实践创作,尝试模仿中世纪美术的风格。
第四章:文艺复兴美术4.1 概述:介绍文艺复兴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4.2 重点内容:4.2.1 文艺复兴绘画:介绍文艺复兴绘画的代表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等。
4.2.2 文艺复兴雕塑:介绍文艺复兴雕塑的代表作品,如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等。
4.3 教学活动:4.3.1 展示文艺复兴绘画和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4.3.3 学生进行实践创作,尝试模仿文艺复兴美术的风格。
第五章:巴洛克美术5.1 概述:介绍巴洛克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5.2 重点内容:5.2.1 巴洛克绘画:介绍巴洛克绘画的代表作品,如卡拉瓦乔的《圣马太的召唤》等。
欧洲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
达 颈项和手臂佩带着名贵珠宝,全身充溢着纯真和天趣。在弯弯的
芬 奇
双眉下面,明亮的眼睛闪闪发光。当她把目光注视这位鼎鼎大名 的画家时:一颗能容无限智慧的苏格拉底式的脑袋映入眼帘, 一瞬间发自内心的微笑,使她的脸显出夺人的光彩,令人神往:
4世纪末罗马分裂成东西罗马。在东罗马中心地拜占庭兴起 的艺术风格称“拜占庭艺术”。其艺术风格组要是继承、沿用 了古希腊、罗马的风格与特点。当时教堂也采用圆顶式的建 筑,但是在改建之后,又添新式样。期间圆雕已消失,镶嵌 画成为主要的艺术形式。
2021/4/6
2
《查士丁尼皇帝和廷臣》
教堂的镶嵌画都带有很强 的装饰性,人物被不成比 例的拉长,但显得非常肃 穆、庄严,色彩和明暗变 化被提炼到最纯粹、最简 洁的程度,丝毫不强调立 体感,仿佛人们面对的不 是活生生的人,而是抽象 的精神符号。
8
《最后的晚餐》是基督教传说中最重要的故事,几乎被所有宗教画家描绘过。但在
达芬奇为米兰格雷契寺院食堂画《最后的晚餐》之前,所有的画家对画面艺术形象
处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把犹大与众门徒分隔开,画在餐桌的对面,处在
孤立被审判的位置上。这是因为画家们对人的内心复杂情感无法表现,从形象上难
以区别善恶。由于达芬奇对人的形象和心理作过深入的观察和研究,能从人物的动
是他创立的明暗法,宪全抛弃了15世纪用呆板的轮廓线勾
画形象的方法,而是用明暗烘托,让形象从明暗的背景中
浮现出来,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和空间感。他研究大气与
色彩的关系,发明了“薄雾法”(即空气透视法),让远景沐浴
在淡蓝的空气中,绘画的透视关系变得更正确更完善。达·
2021/4/6芬奇在美术理论方面也有许多卓越的见解。
外国美术史 原始、古埃及、两河流域美术、中世纪、文艺复兴

古埃及建筑 金字塔
金 字 塔 的 雏 形 阶 梯 金 字 塔
金 字 塔 全 貌
金字塔局部
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
卡纳克神庙
古埃及雕塑、壁画的程式化特征
雕塑的程式化特征:
• • • •
•
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干,正面直对观众; 根据人物尊卑决定比例大小; 人物着重刻划头部,其他部位非常简略; 面部轮廓写实,有理想化修饰,表情庄严,几乎没有表情; 雕塑着色,眼圈描黑,有的眼球用水晶、石英材料镶嵌,以达到逼真的效果。强 化皇权的等级观念与服务与灵魂的宗教精神互相渗透,构成古埃及美术创造的动 因
古埃及美术
古埃及文明以尼罗河为中心。尼罗河是在红海和利 比亚沙漠、撒哈拉沙漠之间滋润出狭长的绿洲地带, 这成为古埃及文明的基础。 公元前5000年,古埃及社会已经出现阶级的萌芽, 公元前4000年前后埃及出现奴隶制国家。埃及古代 史通常被划分为六个时期: 1、古朴时期(3100BC-2770BC); 2、古王国时期(2770BC-2200BC),第一王朝至第六王 朝; 第一中间期(2200BC-2050BC); 3、中王国时期(2050BC-1786BC),第十一王朝至第十 二王朝; 第二中间期(1786BC-1560BC); 4、新王国时期(1560BC-1087BC),第十八王朝至第二 十王朝。
一、爱琴文化时期美术
爱琴文化主要包括以希腊南部的克里特岛为中心的克里特文化、基克拉 迪群岛的基克拉迪文化(公元前27~前16世纪)和以希腊半岛上的迈锡尼、 泰林斯为中心的迈锡尼文化(公元前16~前13世纪)。基克拉迪文化和克里 特文化是爱琴文化的源头,迈锡尼文化则是基克拉迪文化和克里特文化的 延续。 克里特岛位于爱琴海南部,基克拉迪群岛散布在爱琴海中。这些岛屿地 处亚、非、欧之间。公元前27~前16世纪,这里的航海贸易发达,商业 繁荣,居民生活富庶。其美术创作(以建筑和壁画为主)着眼于生活的便利 和情调的欢悦,题材倾向于世俗性和享乐性。在壁画的表现形式上,善用 华丽的色彩和优美的线条塑造形象。 在迈锡尼美术中,建筑占主要地位。迈锡尼位于伯罗奔尼萨半岛,与大 陆相连,频繁的战争需要有坚固的城防,这些建筑的共同特点是:巨石垒 筑,显得庄严而沉重,是战争的写照。
高中美术_古希腊、罗马美术和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古希腊、罗马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教案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和摇篮,古希腊美术在欧洲美术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古希腊美术的主要成就表现在雕刻和神庙建筑上,对于雕刻来说,你头脑中的古希腊雕刻是哪一件呢?(学生回答)二、讲授新课:(一)古希腊雕刻:欣赏《断臂的维纳斯》提问,这件作品美在哪里?(小组讨论,学生回答)1.s型曲线美。
她亭亭玉立,各部分的起伏变化富有音乐的节奏感。
不论从哪一个角度去看,身体的转姿有一种流畅含蓄的诗意,妩媚而又庄重,像一座纪念碑,令人有崇高之感2.残缺美。
胳膊残缺,尽管也有不少人试图给她添上双臂,但最后都发现不过是画蛇添足,所以她一直保持着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正是这残缺的断臂使她更加含蓄,似乎更能诱发出人们的美好想像,增强了人们的欣赏趣味。
3、气质美她被认为迄今被发现的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
她神态平静,不露笑容,高贵而又典雅。
4、比例美古希腊人为了雕出最完美的形象,总结出了人体美的理想比例规范:脚的长度是手掌宽度的3倍;小腿为脚长的2倍;头与身之比为1:7,后来改订为1:8。
继续欣赏《萨默斯雷斯的胜利女神》、《命运三女神》。
学习古希腊有名的俩个雕塑家菲狄亚斯和米隆,介绍分析《掷铁饼者》。
(看视频,了解古希腊雕刻题材除了以神话外还有运动员。
)古希腊建筑:古希腊的三种柱式: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
(二)古罗美术古罗马美术继承了古希腊美术传统,在建筑、雕塑、绘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与古希腊美术的宁静、优雅及理性化的完美不同,古罗马美术更趋向于表现与世争胜的世俗气质。
欣赏雕塑:《奥利略骑马像》、《卡拉卡拉大帝》领会古罗马雕塑更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
建筑:古罗马建筑在继承古希腊柱式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拱券结构和混凝土工程技术。
欣赏: 《古罗马大角斗场》《凯旋门》特点:高大、坚固、实用、美观(三)文艺复兴美术14世纪下半期至16世纪末,欧洲发生了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艺复兴”运动,其核心思想在肯定“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改变自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后,封建社会中宗教教会和神学对人们生活、思想的统治。
希腊与罗马的艺术联系与差别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艺术异同学号:20091080023 姓名:刘晶晶古希腊与古罗马的美术时期是西方美术的一重要阶段,它开创了西方美术多方面的先河。
人体的几近完美的比例研究、人物姿态的变革、新建筑材料的发现、新型建筑造型的开创、绘画品种的增加等等。
它们为西方艺术带来了光明与未来,给后来的西方艺术界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艺术创作空间。
古希腊与古罗马美术不仅仅摆脱了古埃及美术的呆板,更加为后来西方的“文艺复兴”带来了“古典”的典范。
1.建筑:希腊时期的建筑多以神殿为主,而其中雅典卫城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建筑。
卫城给人一种威严高大的气势,它的整个建筑是由柱子来构筑它的形象,采用上细下粗的柱式,简约而大方不失威严,柱头丝毫无装饰,柱身采用内凹的圆弧使得原来平板的柱身有了变化,让柱子简易而有变化,看去就犹如是一名威武的男子傲立于山巅之上。
虽然卫城是一件艺术精品,但是从实际出发又现得略有不足,相较之下,罗马的建筑在这一方面有了许多新的成就。
罗马时期的建筑延续了希腊建筑的众多方面,但也在一些方面有了进步,比如材料、造型、柱式上与其使用上都有改变。
希腊时期的建筑多位于山巅之上,多采用石块来构筑,极不方便运输又不方便构建房屋,给建房带来诸多不便,罗马时期发现的新材料水泥,不仅解决了运输方面的问题,而且也因其材质本身的原因使得其有利于筑房,不再用为十块的切割而烦劳。
而其造型上也有了改变,出现了拱形建筑,共公建筑尼姆水道就是其中的以代表作品,尼姆水道的建造,他注重突出了建筑的实用性,同时它也不失审美性。
尼姆水道分上中下三层上面的两层是用来供给城镇中的引用水之用,下面一层则是用来通行人与马车之用。
不仅使得实用性得到很好的发挥也拥有一独特的审美性。
古希腊建筑它是对神的崇敬而建筑的,是人们对神的崇尚与敬拜。
是类似庙宇的用来供奉神的地方拥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又有一种质朴的亲近之感,它是古希腊人民与神的联系。
古罗马建筑在某些方面继承了古希腊,却也有了许多的改变,材料上运用了水泥,它不仅仅给当时的建筑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也为后来的建筑带来了新纪元。
外国美术史PPT文艺复兴

圣母颂〔意大利〕波提切利
春〔意大利〕波提切利
维纳斯的诞生 [意大利]波提切利
维纳斯与马尔斯 [意大利]波提切利
诽谤 [意大利]波提切利
达· 芬奇简介 莱昂纳多· 芬奇是意大 达· 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画家, 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 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 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 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 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 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 在几乎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 的贡献。后代的学者称他是" 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 是"第一流的学者",是一位" 旷世奇才"。所有的,以及更 多的赞誉他都当之无愧。
米 开 朗 基 罗 《 大 卫 》
垂 死 的 奴 隶 [ 意 大 利 ] 米 开 朗 基 罗
摩 西 像 [ 意 大 利 ] 米 开 朗 基 罗
布 鲁 图 胸 像 [ 意 大 利 ] 米 开 朗 基 罗
《 美 第 奇 》 ( 大 理 石 ) 米 开 朗 基 罗
《夜》 (大理石) 米开朗基罗
《暮》(大理石)米开朗基罗
最 后 的 审 判 壁 画 〔 意 大 利 〕 米 开 朗 基 罗
( )
西 斯 庭 教 堂 天 顶 画 [ 意 大 利 ] 米 开 朗 基 罗
局部
局部
创 世 纪 片 段
杜 利 圣 家 族
大 洪 水
局 部
拉斐尔· 桑西(1483——1520)
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著名画家和建筑家。
第四编
概述
近代美术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数百年恰恰是西方资本主义由 萌芽到向封建主义发起冲击,由夺取政权到取得政权的时期。在资本主义 不同历史阶段的衔变中,与之相应的各种美术流派相继出现: 新兴的资产阶级出现于历史舞台时,美术上出现了文艺复兴。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僵持妥协时,美术上产生了古典主义。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在夺取政权过程中,美术上产生了浪漫主义。 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并要大力巩固政权时,美术上产生了现实主义。 19世纪后期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光学发达时,美术上出现了印象主义。 近代美术受到当时的哲学、宗教、道德、美学、文学、科技、政治等影响。 在造型语言上,都没有摆脱亚里士多德符合比例的“模仿论”的美学原则。
古希腊罗马美学思想对西方艺术的影响

古希腊罗马美学思想对西方艺术的影响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代希腊人在学科、哲学、文学、艺术上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对欧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正如恩格斯说的“没有希腊、罗马奠定基础,就不可能有现代的欧洲。
”公元前6~前5世纪之间,希腊进入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
工商业奴隶主掀起的民主运动,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悲剧、喜剧、音乐、雕塑等,都达到了高度的繁荣,同时有推动了自由辩论和对于知识的重视,与自然科学结合在一起的哲学取得了空前的发展。
对美和艺术进行哲学思辨性的反省和思考,产生和形成了希腊最早的美学思想。
它支配了以后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
最早提出较有系统的美学思想的,是一些研究宇宙构成的哲学家。
他们认为宇宙是由某种或某些元素,按照一定的“秩序”构成的;人的心灵也是由同样的元素构成的,因之人能够认识世界。
公元前 6世纪的毕达哥拉学派认为,数的秩序、比例和尺度,不仅构成了宇宙万物,而且构成了宇宙的和谐。
美,就是从和谐中产生的。
例如音乐的美,就是由不同长短高低的声音,按照数的比例关系所形成的和谐。
整个宇宙是一曲和谐的音乐。
他们有“天体音乐”的讲法,其他如“黄金分割”、“多样统一”等美学上的形式观念,也是根据数的秩序提出来的。
节奏、对称、和谐等形式观念,是希腊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赫拉克利特继承了毕达哥拉关于和谐的观点,不过他认为和谐不是由"联合同类的东西"造成,而是由“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从而“造成最美的和谐”,和谐是从斗争中产生的。
德谟克利特则提出文艺创作中灵感与模仿两个重要的美学观念。
到了苏格拉底,希腊哲学的重点从宇宙论转到政治伦理方面,美学思想也强调对于人类社会的效用。
苏格拉底认为同样的东西,当它适合目的,对人有用的时候,是美的;反之,当它不适合目的,对人无用的时候,就是丑的。
亚里士多德对美和艺术进行了真正的系统的哲学思考,建立起完整的体系,从而成为以后西方美学思想的奠基者。
[精品]2019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10课《辉煌的文艺复兴美术》教案 浙美版
![[精品]2019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10课《辉煌的文艺复兴美术》教案 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d54a42561252d380eb6e60.png)
辉煌的文艺复兴美术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和相关文化,理解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倡导人性,反对神性,掌握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的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欣赏“文艺复兴三杰”的作品,从内容和形式等进行分析,理解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文艺复兴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美术对西方美术的思想的重大变革,激发学生对人性之美解读的兴趣,提高美术修养。
2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都达到了一定层次,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强烈的好奇心,正经历着从感性思维、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抽象思维的转轨期,感性的东西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具有吸引力。
但是在应试教学的影响下,对美术的认识表现出不同的层次,尤其是对于西方的美术,文化和背景还是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优势,需要图文并茂,充分利用学生感官体验的审美愉悦,创设浓郁的学习气氛,通过学生主动思考、质疑、参与、合作,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推测,使学生的认识过程从直观的感性体验和想象上升到理性的思维阶段,提高其自主鉴赏的能力,并通过学生自主的欣赏和审美经验的积累,从根本上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审美素养。
3重点难点教学难点: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理解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倡导人性,反对神性,所表达的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学生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理解倡导的人文精神。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辉煌的文艺复兴美术一、导入1、板书:文艺复兴2、师提问:你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布鲁诺有什么印象?简要介绍文艺复兴的兴起背景。
在欧洲的中世纪,谁反对基督教,发表违背基督教的言论,就会遭受迫害。
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为文艺复兴的思潮奠定了时代的基础。
活动2【讲授】辉煌的文艺复兴美术?二、欧洲中世纪1、出示圣·奥古斯丁的主张:“美在上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古希腊罗马与文艺复兴美术
教材分析:本课是整个西方美术的基础与源头,同时相对于前几节课来说这里集建筑雕塑绘画与一体,并且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无论对于西方和现在的中国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所以从中西方对比的角度而言,同时期的中国的美术作品也可以与之进行比较,总的来说,这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并且西方后来的作品又对其继往开来,所以这节课相当重要。
加之本课的内容涉及古典艺术的三大渊源,高贵典雅的古希腊美术、与世争胜的古罗马美术、颂扬人性的文艺复兴美术,这三部分的内容都各具特色,对后世的影响都非常深远,所以一定要抓住要点对其诠释清晰明了才行。
学情分析:学生们对于西方的艺术大师或者个别的艺术作品可能会有所了解,但是如果上升到对整个艺术时期的认识包括整个时期的艺术特色的理解,概念就不会那么清晰了,所以如何让学生的认知系统化,条理化,同时还要让这些概念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很好的引导与诱思了。
教学思路: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的教学思路初步为看——思——说。
也就是通过看书看课件的文字与图片资料,让学生在自己大脑中加工整理出自己已知和未知的问题,通过考察别人和请教别人,来完善这种知识构成,也就是说先看(发现问题),再想(提出问题),最后同学间通过考察和交流(解决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古人也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疑”是人类打开宇宙大门的金钥匙。
弗·培根也说过:“多问的人将多得。
”所以,我的想法是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以提出更多的问题,教学的最终效果不是把要把问题解决,使之变得越来越少,而是要滋生越来越多的问题才符合教学的规律。
通过看文字图片资料,结合自身知识系统形成一定认知和对一些问题的未知疑问进而思索,在通过生生互问将问题提升,未知的讨论之后仍不得解教师只是点出思路方向让其自动解决。
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当然在这过程中鉴赏力也会得到提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为西方美术重要起源的的古希腊美术的基本特点,由此进而了解古罗马美术,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特点,西方古典美术这三大重要历史时期的创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思——说”先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知识建构,再对外表达,通过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完成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自我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
正确认识古典艺术的源头及对后的影响,尊重西方古典艺术对现在艺术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古希腊、罗马雕塑、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了解文艺复兴美术在继承古希腊、罗马美术传统的基础上,又创造性的发展了什么。
教学难点:怎样使学生能对三个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有敏锐的判断力。
学法指导阅读、思考、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情境导入
以“魔镜魔镜,谁是画中最美的女人”引出西方美术史上十大美女的绘画,作品从文艺复兴一直延续到印象派,本课的内容可以说是整个西方美术发展的源头《古希腊罗马与文艺复兴美术》学生会可能会知道中国的四大美女,西方的美女也许就知道蒙娜丽莎吧。
以魔镜问天下最美女人可以引起学生的极大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
初步感知
一、(第一步:看书)利用导学案出示学法指导“根据教材和课件文字与图片资料,结合本
课知识结构,进行自主学习”(详见学案)
学生根据学案自学指导进行自主学习放手学生,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学。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这种自学能力,当然这是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进行的。
乐中体验
二、(第一步:看课件)总的引领学生认识这几个艺术时期的艺术类型及风格特点,(查阅文字资料)然后结合具体作品进行作品搜索。
第二步:想(思考可提出的有价值问题)注:观看课件先后顺序及作品先后均由教师或学生自由选择。
具体展示内容在此略过。
1、根据课本、课件及教师分析逐一完成对作品的搜索欣赏及欣赏后的思考及自测。
2、分组完成对所看文字及图片的认识形成问题。
通过看,想,使学生完成对三个艺术时期的初步认识及深入思考。
逐渐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对某一点的深入探究。
合作交流
三、(第三步:说)1、根据文字与图片资料,结合自己、同学、及教师讲解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考察和请教同学。
2、分析同时期中西方艺术同一类型的区别,进行横向比较。
3、探讨西方古典艺术的源头。
1、分组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考查其他小组,并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供所有人商榷。
2、学生分组讨论古希腊罗马的雕塑与中国的雕塑及文艺复兴绘画与魏晋绘画的区别。
3、探讨西方古典艺术的源头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明确中西方美术横向对比的差异。
探讨古希腊对西方美术的基础及源头作用。
达标拓展
四、1、出示不同时期的作品让学生界定它是哪个时期的。
2、分析文艺三杰学生快速回答出来。
根据自己的喜好谈自己,考查学生对三个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的敏锐的判断力。
3、归纳其作品特点的看法及观点,考查学生对文艺三杰的深度认识。
总结升华
文艺复兴美术主要沿袭了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时期所形成的传统的艺术风格,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发展。
西方古典艺术作品推崇传统性的创作手法,以追求理性美为创作过程中的基本原则,以对客观事物(人物)进行有针对性的典型性提炼为最基础的创作方法,这些古典艺术作品之中最根本的特点和最为醒目的特点便是其无处不在的传统性特征。
这一特征直接影响了西方后来的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创作目的和创作发展趋势,使其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呈现出真实、生动、高贵、典雅、严谨、明晰、纯净、明丽等审美特点。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设计亮点:我觉得我最大的设计亮点就是放手,以往都是尽可能的多给学生讲,唯恐讲少了怕他们不知道,现在看来,我们讲的未必学生就乐意听,所以把主动权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决定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
并且现在的课堂教学也逐步向着这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模式逐步转变。
填鸭式灌输以不适应现在的教学形势,所以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尽早的转变角色,逐步的从课堂教学的主角变成学生学习的配角,只有这样才能立于教育的不败之地。
还有就是现在提倡问题教学,所谓问题不是让其变得越来越少,而是变的越来越多,只有这样我们教师自己才会同学生一起不断地成长与进步。
教学建议:对于课堂教学放手的问题,一定要把握好度,毕竟学生们一直以来都是过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学习生活,一下放开了,最导致课堂的失控与学生学习的无序,要循序渐进,并且一定要引导好。
就像自主学习,一定要明确方向,这样学生不至于毫无章法做无用功。
对于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自己组织答案,这也需要教师巧妙地引导、适时地鼓励和有效的评价才会使学生的潜能被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