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气运行法功法及应用

合集下载

真气运行法 五步功夫 及详解

真气运行法 五步功夫 及详解

真气运行法练功方法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1. 方法。

做好练功准备,放松身心,集中思想,精神内守,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

(初学者都会有杂念,心不可能完全静下来,正常现象,没有关系。

发现有杂念了,就把思想拉回来想着心窝部,)(吸气的时候什么也不要想,实在做不到不想,就吸气想鼻尖。

呼气时想着心窝)2. 时间。

如果要如期完成第一步的练习,在时间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

假若条件许可的话,每天固定时间练功,养成习惯,对稳定思想更有帮助。

没有固定的时间也不要紧,只要抽空抓紧练功就行。

要求每日早、中、晚练习三次,每次二十分钟。

如认真操作,一个星期左右就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能做到一天三次当然好,不过一般早晨没空,中午也够呛,只剩下晚上了,晚上能认真练,效果也不错,如果晚上时间多,可以多练几次,练几十分钟休息下,再练几十分钟,时间多的话,一个晚上可以练三四次)3. 效果。

开始几天由于不习惯,姿势也不够准确,有的同志会感到头晕,腰背酸痛,呼吸也不自然,舌尖抵不住上腭等,这都是自然的现象。

不要有顾虑,只要按要求坚持锻炼慢慢就会好了。

("心窝"就是“中丹田”,是以巨阙穴为中心的一片区域,不用太拘泥某一点。

沿胸前正中线,顺着硬硬的胸骨往下摸,骨头结束后再往下一两厘米就是巨阙穴,守这一片软乎乎的胃区就对了)如果第一步练了一两个星期还没有感觉,也是正常的,安娜就练了三个月,但是一般人不愿意坚持这么长,.可以换个姿势,平躺在床上,全身放松自然,其它要求不变,呼气想着心容易,吸气啥也不想,比较容易得气.本来,平躺不太适合练功,因为压迫督脉,而且男性练功后来,直气通过下阴时,容易遗精,但是刚开始的时候这样练几天,得气后稳定一两天,再恢复坐姿,也没问题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1. 方法。

当第一步功做到每一呼气即觉心窝部发热时,就可意息相随,自心窝部开始,呼气注意丹田,不可操之过急。

用力太大产生高热也不舒服。

(第一步练成功的标志,不一定是心窝发热,体质虚寒的人会发凉,有胃病的人可能心窝痛,有心脏病的人会有类似发病的反应,也有人是心窝发胀,发紧,下坠感,都是真气聚集的表现,这些感觉稳定后,就可以进行第二步了)(如果不主动练第二步,一直守心窝,多数情况下,真气也会自行下到下丹田,自动完成第二步)2. 时间。

真气运行五步功法

真气运行五步功法

真气运行五步功法引言真气运行五步功法是一种独特的气功练习方法,通过五个步骤的循环运行,用以调和身心气息,提高身体的健康状况和内外平衡。

这种功法结合传统气功的要点,并融入了现代的运动科学理论,使其更加科学有效。

本文将介绍真气运行五步功法的具体步骤和相关注意事项。

步骤一:站立放松站立放松是真气运行五步功法的第一步,它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开启气血通畅的状态。

具体的步骤如下:1.以自然站立姿势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微微弯曲膝盖。

2.抬头挺胸,放松双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

3.注意保持身体平衡,重心稳定。

4.缓慢深呼吸,吸气时腹部膨胀,呼气时腹部收缩。

在这个步骤中,我们需要尽量放松身体,调整呼吸,使整个身心进入放松的状态。

步骤二:调息成套调息成套是真气运行五步功法的第二步,通过调节呼吸和气息的运行,进一步调和身心的纷扰。

具体的步骤如下:1.保持站立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微微弯曲膝盖。

2.抬头挺胸,放松双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

3.用鼻子缓慢吸气,将气息引入丹田(位于脐部下方约三寸处)。

4.慢慢将气息从丹田呼出,同时用意念将气息引导至全身各部位。

5.在呼出的过程中,可以用意念漫游全身,感受自身的气息流动。

在这个步骤中,我们需要通过专注呼吸和气息的运行,使得身心能够更加平静和放松。

步骤三:静坐观心静坐观心是真气运行五步功法的第三步,通过放空思绪,专注于内心的感受和观察,达到调整心态和修炼内气的目的。

具体的步骤如下:1.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来,背部保持挺直。

2.将目光放松,可以闭上眼睛或者凝视前方。

3.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观察每一次呼吸的起伏。

4.注意观察心中的思绪,不要被它们牵引,保持冷静和观察的态度。

在这个步骤中,我们需要用专注的心态观察内心的变化,放松身心,达到平静和专注的状态。

步骤四:运动调节运动调节是真气运行五步功法的第四步,通过特定的运动动作,调整气息和身体的状态。

具体的步骤如下:1.站立放松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真气运行法(完整版)

真气运行法(完整版)

真气运行法(完整版)注:有不少好多道友网友给我留言,咨询介绍说:是练真气运行法的,已经打通大小周天,有的说还没通任督,也有的说生过大病,身体不好,问怎么才能练好身体,可否传功啥的……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有。

基于此,我特地给大家整理了一份完整版的真气运行法。

真气运行法是一种比较大众化又安全可靠的健身练气方法,就算是身体虚弱者也可以循序渐进的练好,最后祝大家都能身心健康,顺心顺意,自然如意!真气运行五步功法(静功)是著名中医、养生学家李少波教授根据黄帝内经“全真导气”理论和古代各家行气养生要旨,结合自身实践,经数十年的临床观察、科学实验所创编的一种自练自养的医疗保健养生方法。

它出自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主要通过调息凝神,培养真气,贯通经络,燮理阴阳,调和气血,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强大脑皮层保护性的抑制力量,从而使身体内部的固有潜能得以挖掘,发挥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治疗,自我重建等一系列自我疗能,达到防病治病、开发智慧、美容健体、延年益寿的良好效果。

该法以立足中医科学、简明易学、短期通督、疗效显著、无副作用、老少咸宜等特点,深受医学界、科学界和广大民众的好评。

一、真气运行法真气运行法是一种静功自我导引健身周天功法,主要通过凝神调息,培植真气,以贯通经络,调理阴阳气血,而达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效。

本功法操练不难,只要按要求练习,不会出偏差。

操练过程,各有反应或效果可证,治疗范围亦较广泛。

真气运行学分五步功法(静功):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基础,后一步又是前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概括来看,真气运行的整个过程中,身体将起到三种不同的变化。

即第一、二两步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调整呼吸推动真气,使体内真气集中于丹田。

这个阶段古称为'炼精化气'。

这是第一阶段,也是初级阶段。

第三、四两步是把丹田积足的真气,冲通督脉逆运而上,直达脑海,恢复和增强大脑的功能,提高大脑皮层的保护性抑制力量。

这一段叫做'炼气化神',是中级阶段,身体的变化比较明显。

真气运行法内容

真气运行法内容

真气运行法内容(以上内容全部为转发,非本人原创)一、真气运行法真气运行法是一种静功自我导引法,主要通过凝神调息,培植真气,以贯通经络,调理阴阳气血,从而达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效。

本功法由近人李少波根据《黄帝内经》理论,并采纳了“小周天功法”等古代气功养生治病经验,结合自身实践体验整理而成。

操练不难,只要按要求练习,不会出偏差。

操练步骤井然,各有反应或效果可证,治疗范围亦较广泛。

基本内容(一)、练功姿式以平坐式为主,凳椅面上可加软垫,要求凳椅座面与小腿等高;臀部的 1/2 — 1/3 坐于凳面,两足平行,足底着地,并与小腿垂直,小腿与大腿垂直,大腿与上身垂直;两膝间距两拳宽,两手掌自然覆置大腿上,两肩松垂,含胸拔背,头顶如悬,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口目轻闭,两眼内视,耳听呼吸。

若惯于盘坐者,盘坐亦可。

当修习纯熟后,则站、卧、坐、行皆可。

(二)、呼吸与意念本疗法呼吸法是鼻吸鼻呼。

练功初期,意念只须注意呼气,尽量做到深、长、细、匀,而吸气时则任其自然,勿须任何意念。

随着练功的深入,呼吸和意念须作适当调整。

(三)、收功每次练功结束前,先放松意念,手掌相对摩擦至热,如洗面状摩面部数周,使精神恢复常态后,慢慢起身活动即可。

练功方法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练功准备就绪,即微合双眼,先注视鼻尖片刻,接着闭目内视心窝部,耳听呼吸,勿使有声。

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旧版:意念随每次呼气自喉部下达心窝部,尽可能逐渐放慢、放长,每次呼气的时间,以每分钟呼8 —12 次为宜)。

吸气时任其自然,无念无识。

练功时若有杂念,要用数息法制之:只须数呼气之数,从1 —10 ,再回头从 1 — 10,反复进行,杂念平息,即不必数息。

本步练功时间每日3 次,每次 20 分钟。

尽可能固定每日练功时间,易于形成条件反射。

若不能固定时间者,则每日早、中、晚 3 次不可缺。

练功约 3 — 5 日,便自觉心窝部有沉重感,至 10 日左右心窝部有温热感,即告第一步完成,为第二步奠定了基础。

真气运行法五步功夫及详解

真气运行法五步功夫及详解

真气运行法五步功夫及详解----60f5ed0a-7162-11ec-986d-7cb59b590d7d真气运行法练功方法一.呼气,注意心窝1.方法。

做好练功准备,放松身心,集中思想,精神内守,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

(初学者都会有杂念,心不可能完全静下来,正常现象,没有关系。

发现有杂念了,就把思想拉回来想着心窝部,)(吸气的时候什么也不要想,实在做不到不想,就吸气想鼻尖。

呼气时想着心窝)2.时间。

如果你想按时完成练习的第一步,你必须及时做出一定的安排。

如果条件允许,每天固定时间练习,养成习惯将更有助于稳定你的思维。

没有固定的时间也没关系。

花点时间练习吧。

要求每天早晚练习三次,每次20分钟。

如果你仔细操作,你可以在大约一周内完成第一步。

(一天能练三次很好,但通常早上不自由,中午窒息。

只剩下一个晚上了。

如果你晚上能认真练习,效果也很好。

如果你晚上有更多的时间,你可以多练习几次,练习几十分钟,休息一下,再练习十分钟。

)几十分钟。

如果你有更多的时间,你可以每晚练习三到四次。

)3.效果。

开始几天由于不习惯,姿势也不够准确,有的同志会感到头晕,腰背酸痛,呼吸也不自然,舌尖抵不住上腭等,这都是自然的现象。

不要有顾虑,只要按要求坚持锻炼慢慢就会好了。

("心窝"就是“中丹田”,是以巨阙穴为中心的一片区域,不用太拘泥某一点。

沿胸前正中线,顺着硬硬的胸骨往下摸,骨头结束后再往下一两厘米就是巨阙穴,守这一片软乎乎的胃区就对了)如果第一步已经练习了一两周而没有感觉到,这是正常的。

安娜已经练习了三个月,但大多数人不想坚持这么久——你可以改变姿势,平躺在床上,自然放松全身,其他要求保持不变。

呼气时容易想到自己的心脏,吸气时更容易呼吸。

原来,仰卧不适合练武,因为仰卧会压迫总督的脉搏。

后来,当男人练习武术时,当他们的气通过下阴时,他们容易遗精。

然而,一开始,像这样练习几天,生气后稳定一两天,然后恢复坐姿是没有问题的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1.方法。

真气运行法全部内容(含高级功法)

真气运行法全部内容(含高级功法)

收集版真气运行法全部内容(含高级功法)一、真气运行法真气运行法是一种静功自我导引法,主要通过凝神调息,培植真气,以贯通经络,调理阴阳气血,从而达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效。

本功法由近人李少波根据《黄帝内经》理论,并采纳了“小周天功法”等古代气功养生治病经验,结合自身实践体验整理而成。

操练不难,只要按要求练习,不会出偏差。

操练步骤井然,各有反应或效果可证,治疗范围亦较广泛。

基本内容(一)、练功姿式以平坐式为主,凳椅面上可加软垫,要求凳椅座面与小腿等高;臀部的1/2 — 1/3 坐于凳面,两足平行,足底着地,并与小腿垂直,小腿与大腿垂直,大腿与上身垂直;两膝间距两拳宽,两手掌自然覆置大腿上,两肩松垂,含胸拔背,头顶如悬,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口目轻闭,两眼内视,耳听呼吸。

若惯于盘坐者,盘坐亦可。

当修习纯熟后,则站、卧、坐、行皆可。

(二)、呼吸与意念本疗法呼吸法是鼻吸鼻呼。

练功初期,意念只须注意呼气,尽量做到深、长、细、匀,而吸气时则任其自然,勿须任何意念。

随着练功的深入,呼吸和意念须作适当调整。

(三)、收功每次练功结束前,先放松意念,手掌相对摩擦至热,如洗面状摩面部数周,使精神恢复常态后,慢慢起身活动即可。

练功方法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练功准备就绪,即微合双眼,先注视鼻尖片刻,接着闭目内视心窝部,耳听呼吸,勿使有声。

意念随每次呼气自喉部下达心窝部,尽可能逐渐放慢、放长,每次呼气的时间,以每分钟呼8 — 12 次为宜。

吸气时任其自然,无念无识。

练功时若有杂念,要用数息法制之:只须数呼气之数,从 1 — 10 ,再回头从 1 — 10 ,反复进行,杂念平息,即不必数息。

本步练功时间每日3 次,每次20 分钟。

尽可能固定每日练功时间,易于形成条件反射。

若不能固定时间者,则每日早、中、晚 3 次不可缺。

练功约 3 — 5 日,便自觉心窝部有沉重感,至10 日左右心窝部有温热感,即告第一步完成,为第二步奠定了基础。

真气运行法

真气运行法

真气运行法真气运行法是一种静功自我导引法,主要通过凝神调息,培植真气,以贯通经络,调理阴阳气血,而达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效。

本功法由近人李少波根据《黄帝内经》理论,并采纳了“小周天功法”等古代气功养生治病经验,结合自身实践体验整理而成。

操练不难,只要按要求练习,不会出偏差。

操练步骤井然,各有反应或效果可证,治疗范围亦较广泛。

基本内容一、练功姿式以平坐式为主,凳椅面上可加软垫,要求凳椅坐面与小腿等高;臀部的1/2 —1/3 坐于凳面,两足平行,足底着地,并与小腿垂直,小腿与大腿垂直,大腿与上身垂直;两膝间距两拳宽,两手掌自然覆臵大腿上,两肩松垂,含胸拔背,头顶如悬,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口目轻闭,两眼内视,耳听呼吸。

若惯于盘坐者,盘坐亦可。

当修习纯熟后,则站、卧、坐、行皆可。

二、呼吸与意念本疗法呼吸法是鼻吸鼻呼。

练功初期,意念只须注意呼气,尽量做到深、长、细、匀,而吸气时则任其自然,勿须任何意念。

随着练功的深入,呼吸和意念须作适当调整。

三、收功每次练功结束前,先放松意念,手掌相对摩擦至热,如洗面状摩面部数周,使精神恢复常态后,慢慢起身活动即可。

练功方法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练功准备就绪,即微合双眼,先注视鼻尖片刻,接着闭目内视心窝部,耳听呼吸,勿使有声。

意念随每次呼气自喉部下达心窝部,尽可能逐渐放慢、放长,每次呼气的时间,以每分钟呼8 —12 次为宜。

呼气时任其自然,无念无识。

练功时若有杂念,要用数息法制之:只须数呼气之数,从1 —10 ,再回头从1 —10 ,反复进行,杂念平息,即不必数息。

本步练功时间每日3 次,每次20 分钟。

尽可能固定每日练功时间,易于形成条件反射。

若不能固定时间者,则每日早、中、晚3 次不可缺。

练功约3 —5 日,便自觉心窝部有沉重感,至10 日左右心窝部有温热感,即告第一步完成,为第二步奠定了基础。

炼本步期间,无练功基础者,可能出现头昏,腰酸背痛,呼吸不自然,舌抵上腭不习惯等,这些是初练时的生疏现象,只要坚持按要求去练,便会逐渐纯熟,各种不自然现象渐会消失。

真气运行法全部内容(含高级功法)

真气运行法全部内容(含高级功法)
2、随着功夫的进展,丹田真气不断充实,因此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现象,当以“丹田温热”最为相宜。如发生大热,是“火候”太过,可放松呼气或不注意呼气,以减缓其热度;“丹田饱满”是真气充实的现象,必须饱满到一定程度,方能向下(会阴)、向后(命门)等处活动,要任其自然,不可过早意领;“丹田开阖”,感到丹田内如有一物在运动,或感丹田内一开一阖或左右,或上下,此种景象过去叫做“胎息”,这是真气在丹田中旺盛的表现,是很好的徵兆,由此就可以更好的意守丹田了;“丹田蕴珠”,丹田内如有鸡卵、有如儿拳大小不等一个固态的东西,古人把这叫做“丹”,是真气高度凝聚的一种表现。这都是在通关前后经常遇到的一些内景,是非常可喜的徵兆,应当谨慎的保持它的常在。但这些现象因人而异,也不可能每个人、每种现象都遇到:没有,也不可妄想追求。
5、强调注意呼气,有的人反而感到呼吸不自然了,甚至感到憋气.这是因为他不仅是注意呼气,而且是有意识地延长呼气,不是该吸气就顺其自然地吸气.有意识地延长呼气或延长吸气,都可以造成憋气的感觉,这也是应该提醒注意避免的.真正理解做到顺其自然呼吸了,就绝不会有憋气的现象.
6、第一步功练成的标志是心窝部有温热感,或有饱满感,重压感,就可以转入练第二步功.有的胃病或体质虚饱满感或重压感,也是得气的征象,也可以转入第二步功法的锻炼.
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
当第一步功法练至每次呼气自觉心窝部发热时,即可意息相随,于每次呼气时,以意引心窝之热气流逐渐向下延伸,一步步趋向丹田(小腹内)。但必须注意轻松自然,不可过分用意和操之过急。如此每日练功 3 次,每次半小时左右,约 10 天左右,即可于每次呼气时出现一股热流下达丹田的感觉。此时可出现小腹中汩汩有声,矢气增多,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者渐趋正常。
4 、用本法者平时须注意清心寡欲,心平气和,劳逸适度,饮食清淡,忌食辛燥、腥、粘腻之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气运行法功法及应用
真气运行法是一种静功功法,主要通过凝神调息,培植真气,以贯通经络,调理阴阳气血,而达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

本功法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并采纳了“小周天功”的练功方法,整理编创而成。

该法的核心部分是“五步功法”。

具有简单易行,不易出偏差,操练步骤井然等特点,是一套简便易行的贯通任、督两脉的方法。

如能依法练功,可起到还精补脑、延缓衰老和防病治病作用。

一、功法
(一)姿势
有行、立、坐、卧4种形式,其中以坐式为主,其他姿势为辅。

要求头顶如悬,闭目内视,耳听呼吸,练哪一步功就内视哪一部位,保持从容自然。

(二)呼吸
其特定呼吸法是鼻吸鼻呼和注意呼气,吸气任其自然,因为只有通过呼气运动,才能推动真气下入丹田。

(三)意念
1.呼吸注意心窝部
(1)先将练功条件准备好,即缩小视野,注意鼻尖少时,闭目内视心窝部,耳听呼气,勿使闻声,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吸气时顺其自然。

再呼仍如前法。

练习一定时日后,真气即在心窝部集中,这也是排除杂念的好方法。

如果还是杂念纷扰,可用数息法,直至杂念不再兴起,即可放弃数息法。

(2)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20分钟。

有条件可安排固定的时间,养成习惯,对静心很有帮助。

认真练习,10天左右即可完成第一步功。

(3)练功3~5天,即感到心窝部沉重,5~10天,心窝部有温热感,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为第二步气沉丹田打好基础。

操作提示:注意心窝部时,意念要放松,不要太执着。

如果杂念太多无法进行意守时,可采用数息法,待杂念减少后再改为注意心窝部。

通过第一步的练习能使心火下降,振奋脾阳。

凡脾胃虚寒、食欲不振者,可收增加食欲之效。

2.意息相随丹田趋
(1)当第一步功法做到呼气心窝部发热时,即可意息相随,呼气向下延伸,一步一步自然地向小腹(丹田)推进。

(2)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25分钟或半小时,10天左右即可气沉丹田。

(3)练习一段时间后,呼气时会感到一股热流送入丹田。

小腹汩汩作响,肠蠕动增强,矢气增多,这是胃肠功能增强的表现。

操作提示:以意引气由心窝至下丹田时,用意要慢,慢慢将热气引向丹田,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发生不适。

练习此法能使脾胃功能得到增强,使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得到改善,一般可增进食欲,改善大小便异常现象,对慢性结肠炎有良好效果。

3.调息凝神守丹田
(1)当第二步功丹田发热后,即可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即意守丹田。

不要再注意呼气往下送,以免发热过大,耗损阴液,犯“壮火食气”之弊。

呼吸自然,意守丹田,文火温养。

(2)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30-40分钟,或更长一些。

这一关是培育丹田实力,为积气冲关打好基础。

需40天左右方可充实有力。

(3)此阶段小腹发热明显,再经10数日形成“气丘”,随功夫增长,气丘也越来越大。

待小腹充实,有足够的力量,即向下游动,有时阴部发痒,会阴跳动,或四肢、腰部发热等,这些感觉可因人而异。

操作提示:此法只需将意念放于丹田处,不再关注呼气往下送。

能使任脉通畅,心肾相交,心神安泰、睡眠安静,以及内脏功能协调,故阳痿、月经不调、大小便异常等病症可有明显好转。

4.通督勿忘复勿助
(1)经第三步功丹田充实后,真气即经过会阴沿督脉上行。

上行时,意气相随,勿分散注意力(勿忘)。

若行至某处停下,也不可强行导引(勿助)。

上行的快慢是由丹田中积蓄的真气的力量决定的。

若实力不足,急于“通关”,强加导引,便会犯“拔苗助长”的错误,应顺其自然。

如果上行至玉枕关通不过,内视头顶便可通行。

(2)每天可酌情增加功次,每次时间也应延长至50~60分钟。

大多数人经1周左右可通督脉。

(3)通督脉的反应因人而异,有的片刻就通过了,力量很猛;有的须经数小时或数天;有的行行住住;有的直冲而上。

项背强急,环头拘紧,这是通督脉必有的反应,不必疑虑,应自然放松,通关后(尾闾、夹脊、玉枕)自然轻松愉快。

操作提示:真气充足,吸气稍用意令真气沿督脉上升,呼气沿任脉下降循行一周。

若通关不过,行至某一处停下,不要强行用意引气,需重新意守丹田,待真气充足再运行周天。

二呼真气入丹田,一吸真气入脑海,一呼一吸形成任督脉循环,古称“小周天”。

到此阶段,凡由于肾精亏损引起的头晕耳鸣、失眠健忘、月经不调、心慌气短、急躁易怒、精神恍惚、性欲减退等症可得到改善。

长期坚持,可望康复。

无病者表现为精力充沛,身体轻捷,判若两人。

5.元神蓄力育生机
(1)原则上仍是意守下丹田。

通督之后,各条经络相继通开,如头顶出现活动力量,也可意守上丹田。

(2)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1小时左右。

约经1月时间,各种动触现象才能逐渐消失,只有下丹田和上丹田的力量更加集中旺盛。

(3)在通督后10天内,经络通畅,内呼吸旺盛。

真气充盈之初期,可出现头皮奇痒,舌尖颤麻,浑身常有似电流窜动,皮肤痒麻如蚁爬行,眉心、鼻骨紧张,环头拘紧,身体有时温热有时凉爽等各种动触现象。

遇此类情况,既不要惊慌,也不要追求,移时便会自然消失。

通督后,上下丹田之间似有磁力互相吸引,系大脑皮层本能力量增强,内分泌旺盛协调所致。

功夫越深,力量越明显活跃,它对全身生理机能的调节就更好,真气也更加充实。

可使免疫功能增强,原有疾病也得到改善或痊愈。

坚持锻炼,则身心健康,益寿延年。

练功结束时,先将意念放松,两手掌相对摩擦,如浴面之状,使精神复常,然后慢慢起立活动即可。

二、应用
本功法适用于各种慢性病症的治疗。

经近年临床验证,取得一定疗效者有慢性鼻炎、感冒、咽喉炎、支气管炎、食管炎、胃炎、溃疡病、胃下垂、肝炎、肝硬化、胆结石、结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肠粘连、肾炎、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性欲低下、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癔病、焦虑、高血压、冠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等。

无病者亦可修炼本法以养生保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