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波真气运行法

合集下载

六字诀真气运行吐纳法

六字诀真气运行吐纳法

六字诀——真气运行吐纳法李少波真气运行西安推广中心徐耀东六字诀也称六字气诀,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真气运行进行吐纳的一种养生方法。

因功法操作的核心内容为呼吸,吸有一,呼有六,呼有六是呼气吐字(念诀),诀有六种不同的变化,故被称为“六字诀”或“六字气诀”。

六字诀用“嘘(属木应肝)、呵(属火应心)、呼(属土应脾)、呬(属金应肺)、吹(属水应肾)、嘻(应三焦)”。

六字分别与相应脏腑相应,某经有病即念相应之字治之,可防病于未然,治疗于方始,方便易行,疗效显著。

明代太医龚延贤在其医书《寿世保元》中指出:“六字气诀,治五脏六腑之病。

其法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字而自采天地之清气以补之,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万病不生,延年益寿。

”一、六字诀流传的悠久历史六字诀养生法在我国流传已有悠久的历史。

据《道藏玉轴经》记载:五脏六腑之气,因五味薰灼不和,又六欲七情,积久生疾,1内伤脏腑,外攻九窍,以至百骸受病,轻则痼癖,甚则盲废,又重则丧亡。

故太上悯之,“以六字气诀治五脏六腑之病”。

这就明确指六字诀为老子所创,庄子曾指出:“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

”可见从创编传承至今已有二千三百多年历史。

后名医华佗继承六字诀并传授给其弟子吴普,在授广陵吴普《太上老君养生诀?服气吐纳六气第二》中指出呬:呬主肺,肺连鼻,五脏受风即鼻塞,有疾作,呬吐纳治之。

呵:呵主心,心连舌。

五脏心热,舌干,有疾作,呵,吐纳治之。

呼:呼主脾,脾连唇,论云:脾温即唇焦,有疾作,呼,吐纳治之。

嘘:嘘主肝,肝连耳,论云,肝盛即目赤,有疾作,嘘,吐纳治之。

吹:吹主肾,肾连耳,论云:肾虚即耳聋。

有疾作,吹,吐纳治之。

嘻:嘻主三焦,有疾作,嘻吐纳治之。

据《宋史?艺文志》载《华佗老子五禽六字气诀》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钱超尘、温长路主编。

即在南北朝时,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有这样的描述:“纳气有一,吐气有六。

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

真气运行法精粹篇

真气运行法精粹篇

真气运行法精粹篇真气运行法作者:李少波整理:太辅前言本篇主要整理了当今真气运行法解答最权威的官方论坛修真斋/bbs/index.php和求真斋/index.php这2个论坛中的一些精品文章,有兴趣学习和在修炼中碰到问题的最好去论坛咨询解答。

在此感谢修真斋的修真子天然求真斋的风平水静二贤庄主, 小进, 灵枢等许多老师的无私奉献。

本篇暂不收录许多功友的通督日记,有兴趣的论坛里有。

目录:1:浅谈真气运行五步功法机理来源2:真气运行学术创立者李少波的健康人生3:真气运行法的医学理论基础4:真气运行法与道家内炼养生5:克期通督:真气运行法练功火候6:真气运行法--初级五步功法(附练功图解)7:真法五步功辅导8:真气运行法练习要领9: 脏象与丹光--李老指导附五脏之像10:谈谈意守丹田及三步功法11:健身长寿法12:真气运行法的辅导艺术与指导方法13:高级功法内丹术的修光方法“元神蓄力育生机”14:丹道筑基中的注意事项(以真气运行法为例)15:有关呼吸16:人体各部的关窍17:少火生气、壮火食气、文火温养如何理解?18:周天歌"详解19:人体穴位正背图20: 李少波真气运行法辅助功法:捻指通经法21: 退符八法田诚阳道长22:守窍若存若亡如何做田诚阳道长23: 如何理解“有欲观窍,无欲观妙”24:《真气运行法》问答25:真气运行法疑难解答:26:练功与生活应注意的十个问题--田诚阳27:真气运行法中正确的舌抵上腭位置(附图)28:真气运行法治病机理分析——吕直29: 万氏童子功及五神修炼法30:固精术集粹正文1:浅谈真气运行五步功法机理来源本人在70多年的行医过程中,通过研读《黄帝内经》《道德经》《易经》等经典,并躬亲实践,逐步悟出了医源于道,医道同参,相互为用的道理,对发展中医理论体系及中医理论体系研究方向,也有一些小小的心得,不揣冒昧,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第一,预防为主应是中医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向。

有为化无为——从修炼法到人生

有为化无为——从修炼法到人生

有为化无为——从修炼法到人生有为化无为——从修炼法到人生(作者:大道本无边)世上万事万物都遵循同一发展变化规律,这就是“道”。

从有为到无为,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特征之一。

真气运行法的修炼原则,就是遵循这个规律制定的,同样的规律也适合人生的过程。

一、有为化无为——真气运行法修炼的原则“真法无为却有为,有为是为化无为,有为无为为因果,无为之中无不为”。

真气运行法创始人李少波教授的这句话,对有为与无为的辩证关系,阐述得非常精辟。

“真法无为却有为”——就是说,练真法是从有为法入手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真气运行法五步功,“呼气注意心窝部”,“意息相随丹田趋”,“凝神调息守丹田”,“通督勿忘复勿助”,“元神蓄力育生机”,是练真气运行法必须要确立的坐标和尺子,是一个具体的真法模式。

因此,初学者必须要牢牢记住,熟练掌握,才能保证操作时忠实于真法不走样。

有为练功,是要用意识来进行控制的。

在练功过程中,虽然要做到放松与入静,但意识要处于清醒状态,注意练功方法是否规范,出现错误的苗头要及时纠正。

“有为是为化无为”——有为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无为。

有为向无为的转化,是在五步功成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的。

“有为无为为因果”——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任何事物都是因果相承的。

如果把因比作源,那么果就是流,果来源于因,因与果是源与流的关系。

无为法不是空中阁楼,它必须建立在坚实的有为法基础之上。

因此,无为法是有为法的延续,是练功由初级向高级的一个过渡。

要达到无为境界,就要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打好有为法的坚实基础。

“无为之中无不为”——一旦进入无为的境界,练功就不需再被具体的模式所束缚,可以将模式轻松虚化,意守随心所欲,最后进入无所不为的虚境了。

由真气运行法有为化无为的过程,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事物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

有为是基础,无为是飞跃。

有一个雄厚的有为基础,才能有更高境界的无为飞跃。

二、有为化无为——前半生喝苦酒,后半生才能饮甘露有为化无为的“道”的法则,也体现于人生的过程。

真气运行呼气要诀

真气运行呼气要诀

真气运行呼气要诀1、原理:只呼= 呼尽肺中浊气是李老按初生时是先呼而作(落地一声啼哭= 呼出肺中浊气) 不吸= 婴儿出世不懂吸,呼出肺中浊气后自然会吸气(不需人教、人为)这就是真学称谓的自然呼吸!举个例子,想必更能令人明白肺呼呼机理:小孩玩具-- 用橡皮做的小动物,中空、裝有个小哨子,把玩具內的空气搾压出就能通过小哨子发出声音那种。

把玩具中的空气压出后,它会自己补充膨脹,这情形就像肺呼吸一样,用意/力呼、不用吸。

为什么只在呼气时注意心窝部(或称中丹田),《真学》书中已说明-- 呼时浊气由鼻出,真气下降入丹田。

吸气时不注意心窝部=《真学》书中也说明-- 吸进的是空气、不是真气。

2、原则真学核心的"注意呼气"注意呼气的意思= 有意识的呼气,就是用意的呼气(人為的呼气)。

不注意吸气=不用人為的吸气,放松胸肺就会自动吸气。

只管呼、不管吸(=只呼不吸)3、实践呼气注意心窝部= 是呼气时轻轻地想着胃区,目的是把真气导引入胃区,真学称降心火补胃土(内丹术称火迫金行)。

所以,呼气注意心窝部/丹田与注意呼气是兩回事,很多人都把这兩回事当作一回事(包括一些深资者)。

把兩回事混淆了就很难练上手或出不适感,或难心平气和。

做法: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

4、错误的做法:吸气时可继续守心窝部= 死守,也是违反真气运行理论的呼气注意心窝部练功讲究无杂念、一念代万念,呼气时要注意心窝部,又要数息,一心二用,也是违反真气运行理论的教法!通常呼气时注意心窝部是不会有杂念的,所以不必多此一举的去数息。

反之,吸气时才有杂念、才需数息除杂念。

用意耗神哪能入静?单要静心就得少用意念,一心二用是大忌。

调息至自动自发就可忘掉呼吸,专心轻守丹田。

5、总结:最简单、最自然的呼吸= 只呼不吸、一出世就用的呼吸,不用人教就自然会的呼吸。

练功时无论呼气还是吸气都想着心窝部= 最好是能呼气守心窝部(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吸气不守。

真气运行法的特点

真气运行法的特点

真气运行法的特点及我对气功的看法通过对气功与养生的接触与学习我对养生之道有了许多的认识。

要想养生锻炼气功,首先就得讲气,而人体的气,又称为“真气”,在《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这就说明了真气的本身是禀受于先天,并得到天之大气,与水谷饮食之气并合而成,它有充养全身的功能。

所以真气的修炼是气功的重中之重,“气功”不讲气,不练气,还叫什么“气功”?导气"理论和古代各家行气养生要旨,结合自身实践,经数十年的临床观察、科学实验所创编的一种自练自养的医疗保健养生方法。

通督勿忘复勿助;元神蓄力育生机。

真气运行法的特点是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基础,后一步又是前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概括来看,真气运行的整个过程中,身体将起到三种不同的变化。

即第一、二两步主要是通过是第一阶段,也是初级阶段。

第三、四两步是把丹田积足的真气,冲通督脉逆运而上,直达脑海,恢复和增强大脑的功能,提高大脑皮层的保护性抑制力量。

这一段叫做"炼气化神",是中级阶段,身体的变化比较明显。

第五步以后,功夫更加纯熟精练,由于经络畅通无阻,功中产生的各种触动现象也都逐渐平静,越来越提高了真气运行的规律性。

机体功能增强,活力旺盛,大脑皮层的保护性抑制力量发挥得更好。

因此静境更加明显,表现为清清静静,心如止水的样子。

这一阶段叫做"炼神还虚",属于真气运行的高级阶段。

并且练习真气运行法时,必须树立坚定不移的信心,持之以恒,勿求速成,也不要畏难而退。

在锻炼期间,要顺乎自然,不要执意妄想,勉强追求。

否则,欲速则不达,越是一意追求,有急躁情绪,就越是不进步;意态越是融和自然,真气发动就活泼,进步就越明显。

因为执意妄想就成了扰乱真气运行的杂念。

“恬憺虚无,真气从之”正是这个意思。

而以下是我对气功与养生其他方面的总体认识:一、五行五行乃金、木、水、火、土五气是也。

五行想生相克。

练真气运行法效果惊人

练真气运行法效果惊人

练真气运行法效果惊人首次知道《李少波真气运行法》(一下简称真法)是在网络新闻上,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力挺“真法”,即所谓“任督二脉风波”。

我想起了几年前陕西出了个省林业厅副厅长力挺的“周老虎”,众所周知,后来全世界人民一起努力,证明周老虎原为纸老虎,沦为笑柄。

我关心的是,“真法”会被证明是骗人的“假法”吗?于是我在网络上搜索到电子版的《李少波真气运行法》,初步读了一遍。

发现作者中医、中国哲学思想深刻,而且行文朴素,似无夸大、炒作之嫌。

后来我知道,李少波先生一生的主要贡献不止于“真法”,还有对中医理论的研究,收在《真气运行学》一书里。

我在淘宝网上买到一本《真气运行学》,目的是要以身试“法”。

短短的两星期,我的结论是:真气运行法简单易学,效果远远超出我当初的想象。

因此我决定花点时间写出我的初步感受,立此存照,并以此向李少波先生以及祖国传统医学表达敬仰之情。

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教育和工作背景。

我大学本科读理论物理,硕士读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读天体物理。

现在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任研究员,研究方向是宇宙学,具体一点就是暗物质和暗能量。

之所以对真法感兴趣且愿意以身试“法”,是因为我的哲学研究背景。

我一直坚信东西方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

粗略地说,中国哲学注重整体和综合,而西方哲学注重细节和分析。

现代的工业文明发源于西方,是西方哲学的伟大胜利。

中国几百年的沉沦肇始于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

以整体性思维(通过“悟”道)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最高境界的中国人,终难抵御资本的贪欲以及这个贪欲所驱动的科学技术。

中国古代当然也有四大发明,也讲究“善假于物”,但那是服务于、屈从于天人合一的思想的。

在这里我不能说的很多,我只想说,现代的科学技术及其思维方式并不是人类获得生存和幸福的最终依托,人类需要东方思维。

这个不难理解,科学技术只告诉我们如何攫取甚至掠夺自然(这是个熵增大的过程),而没有告诉我们如何使这一过程变得可持续。

《真气运行学》符合生命在于运动的思想(上)

《真气运行学》符合生命在于运动的思想(上)

现代养生 HEALTH CARE TODAY 2006(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xdys200604043.aspx
设的本能,从而达到防病渣瘸健康篝簿熬澈果。。
二、传统意义上的F生愈在于迳动”
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邃里所说的运动指通 常的体育运动,它的理论基础是西穷的运动医学、解 剖学等理论。体育运动的形式是身体运动,运动的部 位是肢体、皮肉与筋骨。现代体育认为:人的身体 (物质)决定人的生命(精神),因此,人类只有通过 有目的、有组织的身体运动,就能调整、改善人体物 质能量代谢过程,提高人的体力与能力;就能促进血 液循环加速,提高心肺功能;就能增强呼吸肌,增大 肺活量,提高肺功能的作用;就能改善大脑的供血状 态,消除脑力疲劳,促进头脑清醒,思维敏捷;还能 使肌肉粗壮结实,肌红蛋白增多,又能使骨骼坚韧, 骨密度增厚,骨的抗弯抗折能力增强(这一点足球运 动表现较为明显);同时又能调节人的心理,使人朝 气蓬勃,充满活力,给生活带来丰富多彩的乐趣。人 们只要坚持适当的体育运动,就能提高身体机能和身 体素质,增强人体的适应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对 健康有益。因此,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o”
道出了人体生命活动的真谛_=,|j囊筏麓.__人体鏖命能量的 物质基础和动办源泉,~真氟梵舞甏≥瓣滋绛生机旺盛,
表现的身体健康;反之,则磐俸囊雾鬻蒺瘸苤生,真 气消失生命结束。经过真气运糯法酶锻炼t瓢使人体
获得充足的真气,当真气在体内沿经络旺盛的运行 时,可保持机体的内在活为,增强茸畿穆豢。i霸我建
中,往往小腹汩汩作响∥膊蠕动增强,矢氯现象增j曩
多,食欲大增;第三,身体发瘴:皮肤发痒。袋度奇 痒,是必有的一个过程。由于芋酎经络炎遗≯。警童真 气运行旺盛时,就会出现痒的刺激;第酒,《身体泼 麻:有时觉得身体某部有蚁走感,触电感,。嗣时也伴 有肌肉的剧烈跳动。这些都是真气通过经络的表现。 以上现象说明,在做真气运行法的锻炼时,身体各个 部位处于积极活动、生机盎然的状态,哪里有什么静 可言。静只是表面现象,只能说是对外界反应或思维 活动暂时的相对的静,而动才是本质。因此,真气运 行法静功的锻炼过程是一个静中求动的过程,完全符 合“生命在于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 真气运行法的动功有:五禽导引,漫步周天,鹤 飞唳天,龙行挥云,健身十锦。动功锻炼虽然表现出 体育运动的特征和状态,但实际上它与体育运动有本 质上的不同。因为它是以姿势带动呼吸,贯通经络, 使真气旺盛运行,以增强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生理 功能。每一蔗动僚都包洽着若干个呼吸,而且必须有 呼吸憋黧金囊毒蠹蹙是动作领先,呼吸随后。整个动功 过程感缴瓤奎瓤蓑瓤赣速,极度舒适。因此它与人们 通常说甓德戆锻镰簿毒震釜的区别。

李少波先生的真气五步功法

李少波先生的真气五步功法

李少波先生的真气五步功法真气运行法乃是李少波教授所创,是根据《黄帝内经》理论,并采纳了“小周天功法”等古代气功养生治病经验,结合实践体验整理而成的一套静功自我导引法。

此操以坐为主,双脚平行,双膝间距两拳宽,手掌自然放在腿上,下颌微收,舌抵上颚,口眼轻闭,目光向内,耳朵听呼吸,不发出声音。

呼吸需要鼻吸气,自然吸气,深长细匀呼气。

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

先看鼻尖一会儿,再看心窝。

随着每一次呼气,意念从喉咙释放到心窝,逐渐放缓,尽可能拉长。

练功时若有杂念,可用数息法,一般数呼气之数,从1~10,再回头从1~10,反复进行,直至杂念平息。

每日3次,每次20分钟。

如果你感到心窝沉重或温暖,第一步已经完成。

在练习的过程中,脾胃虚寒、食欲不佳、精神不振者,可逐渐增加食欲,振奋精神。

第二步:兴趣兴趣跟随丹田的走势。

每次呼气的时候都觉得心里热乎乎的,可以跟着感觉走。

每次呼气时,把心脏引向心脏的热气流逐渐向下延伸,逐渐趋向丹田(下腹部肚脐下1.5寸)。

放松自然,不要过度。

每天练习三次,每次半小时左右。

如果每次呼气都有热流,那你就成功了。

此时小腹有汩汩声,食欲增加,大小便异常者逐渐正常。

第三步:调整气息,停留在腹部。

当每次呼气都有热流下沉时腹部感到温热发热时,可以有意无意地停止腹部的呼吸,停留在腹部。

向下呼气不要太注意,以免过度发热,损伤阴道液。

每日练功3次,每次40分钟左右。

当感到丹田内有一“气团”时,第三步已功成。

随着功夫的积累,气团逐渐增大,小腹充实饱满。

第四步:通督勿忘复勿助。

当丹田真气充实到一定的程度.,即会沿脊柱上行。

此时,意念须随之上行,不要分散注意力;当其止于某处不复上行,甚或有所倒退时,也不要用意向上导引。

因为上行之快慢完全取决于丹田中真气充实的程度,丹田越充实,上行的力量越大,速度越快;反之则上行中止,甚或倒退。

每日练习次数可适当增加至4~5次,每次需1小时左右。

当气流冲过脑后“玉枕关”后,呼气时热流直下丹田,吸气时热流沿脊而上过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少波真气运行法更新:2009-11-28V1 练功前后辅助事项:一、练功姿式:以平坐式为主,凳椅面上可加软垫,要求凳椅坐面与小腿等高;臀部的1/2-1/3坐于凳面,两足平行,足底着地,并与小腿垂直,小腿与大腿垂直,大腿与上身垂直;两膝间距两拳宽,两手掌自然覆置大腿上,两肩松垂,含胸拔背,头顶如悬,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口目轻闭,两眼内视,耳听呼吸。

若惯于盘坐者,盘坐亦可。

当修习纯熟后,则站、卧、坐、行皆可,练功过程中站、卧、坐、行等姿势可以交替变化,转变时动作要慢,以求舒适自然、气感强为最好,并默念“我现在转换为站姿”或“我现在转换为坐姿”。

建议练功法中的快速得气法,练功过程中,以先坐姿练20分钟然后再换站姿练20分钟再坐姿练20分钟,再换站姿练20分钟,依各人的舒适感自行选择变换的姿势和时间长段,气感好即可。

二、入静:意念:尊敬的灵魂(或潜意识),请帮助我入静,全身放松,感觉我的身体在慢慢的变轻,慢慢的漂在空气中,慢慢地,我在享受放松后舒适的感觉。

这过程约1-2分钟即可入定。

以后各步功法都可以采用这中方法做练功前的入定。

三、呼吸与意念:本疗法呼吸法是鼻吸鼻呼。

练功初期,意念只须注意呼气,尽量做到深、长、细、匀,而吸气时则任其自然,勿须任何意念。

随着练功的深入,呼吸和意念须作适当调整。

真气运行法注意呼气,吸气任其自然。

就是说:呼气后不要考虑吸气问题。

因为呼气时胸胁肌肉收缩,必待收缩力自然缓解,才能达到自然的吸气运动。

如果呼气未完就想吸气,必然有吸气困难的感觉。

因此,不注意吸气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有关呼吸:无论你现在采用的是什么呼吸,都不用在意;同样也不需要理会呼吸时的胸腹运动。

只要你采用顺其自然(就是平常所采用的)的呼吸方法,注意呼气、不管吸气就行,只要你照此做,即使现在不合适的呼吸方式也会逐渐变得变得合适,呼吸逐渐变得顺畅。

二贤庄主所言“修真斋上清源子说:吸气开始时也守丹田”,可能我在修真斋上没有说清楚。

比如第三步要求凝神守丹田,正确的方法还是只注意呼气(当然如果因逐步入静自然忘记呼吸那是最好的),仍然不管吸气,但事实上无论是呼气阶段还是在吸气阶段都是在意守丹田。

但对此,一般都不提,因为提出来后,听的人往往会不自然地注意吸气。

至于某些功友说“注意力很容易注意吸气”,对此可以设法使自己的注意力仍然停留在丹田。

四、练功什么时间的安排:古人讲子(23:00-1:00),午(11:00-13:00),卯(5:00-7:00),酉(17:00-19:00)四正时为练功最好时间。

因为这四正时都是阴阳交媾之时,天地之气最精微。

功夫到了一定程度(丹道大周天通后),能确实体会到自然之气沐浴在身上的滋味,非常舒服,温温热热,全身充满喜悦。

但对于一般的练功者来说,不必拘泥于四正时之说,可依自身情况而定。

练功最好有固定时间,一般至少早晚各练一次,时间允许中午也可练习。

初学练功者,在可能的情况下有时间就练,可以利用的时间不要白白浪费掉,功是时间的积累,那怕10分钟、8分钟都利用起来进步就快了。

五、收功:每次练功结束前,先放松意念,意念“我现在开始收功”。

然后手掌相对摩擦至热,如洗面状摩面部数周,使精神恢复常态后,慢慢起身活动即可。

练功后若时间充足,建议附加以下动作收功,效果更佳(以下可全部或选部分练习)。

1)李少波真气运行法辅助收功法--捻指通经法:人体十二经络是联系内外上下,沟通五脏六腑,运行真气的通路.健康的身体首先是真气的充足,其次还要求真气在经络中任何经络,任何部位的碍滞都会导致身体的不适或人体的疾病,给健康和长寿带来莫大的影响.捻指通经法旨在通过双手十指的自然捻摩,对经络起止端部穴位的刺激,激发.调动气机活动,促进真气在体内经络的运行,以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养生长寿的目的.操作方法:冥目静坐,两足平行着地(或两足背相叠如混元坐).两手自然置于两腿上(或自然放置于椅子两边的扶手上),含胸拔背,沉肩垂肘,闭口,舌抵上腭,自然呼吸,注意呼气.先以拇指捻摩食指端螺面前缘(右手顺时针方向,左手逆时针方向),不快不慢,捻速适中,自然而然,以知为度;变拇指捻摩小指端螺面前缘,方向.速度如前;再变拇指捻摩中指,无名指端纹面前源;最后再变拇指捻摩另四指端.以体验真气在十二经络中顺畅运行,氤氲全体,酥酥融融,妙不可言.捻指暂停,两手互搓,浴面数遍后收功起坐活动.2)干浴面:双手五指并拢,以先下后上的顺序,擦面部,如同洗脸;36次,擦到脸部微热;3)鸣天鼓:双手手心捂住两耳不漏气;十指按在后脑上,用食指压住中指,中指敲击后脑听到咚咚的声音,36次;4)运神目:双手手心按住双眼,由内向外、再由外向内揉双眼,各18次;5)叩罗千:即叩齿,先腮齿,后门齿,共36次。

6)扶中岳:拇指按住食指方式握拳,以拇指外沿擦鼻子迎香穴,从上倒下,36次;7)济天一:即揉腰,双手按住两腰眼,擦到发热为止,36次;8)揉丹田:揉肚脐部位,先左手压右手顺时针揉18次,后右手压左手逆时针揉18次,女的手势相反;9)搓涌泉:左手心搓右脚心,右手心搓左脚心,36次,增强全身内气。

V2 真气运行法五步练功法:下文的功法有一般练法(本功法原文)和快速得气功法(由文谷根据练功经验整理而来,会使意念更具体,每日锻炼不少于3次,可在短短15~20天内通小周天。

练习时要求练49次,若觉得累可减为36次,以舒适为宜,但49次为最佳)两种,练习者可根据自身的练功环境选择,可选其中一种,也可以两种交替修炼,但建议以快速得气法为主,特别是第1-3步功,以一般练法为辅,因为初学往往很难入静,且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也不是人人都会有理想的练功环境,很多人会因为进展缓慢而放弃了。

若短时间内练至第三步,那入定也容易、信心和兴趣也会大增。

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即心口部,也就是胸骨剑实(护心骨)下正中凹陷处,实际上就是胃的位置所在.这是一个部位,而不是指某一点)方法:取站、坐、卧式其中一种,口唇微闭,舌舐上腭,双目微闭,排除杂念。

一般练法:先注意观鼻尖片刻,随即闭目内视心窝部,用耳朵细听自己的呼气,使其别发粗声,在呼气的同时意念(意守)随呼气趋向心窝部。

吸气时不加意念,任其自然。

久久行之,真气即在心窝部集中起来。

如果仍然杂念纷扰,可用“数息法”。

即呼气默数一,再呼气默数二,这样一直数到十数,再从一反复操作,直到杂念不再兴起,即可放弃数息法。

入静后,呼气时真气要入丹田,不要在呼声上打扰。

呼气:真法用鼻呼鼻吸的自然呼吸法.自然呼吸也就是不人为地控制呼吸节律,顺其自然.关键是在呼气时意念想到心窝这个地方,吸气就不管了,即不是呼气、吸气都一定要注意心窝部.快速得气法:要领是呼气时注意心窝,也即《老子》云:“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道理.两脚分开,自然端坐,曲膝、挺背皆为90度,两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全身放松,舌顶上颚.吸气时平抬右手,这时掌心向上,捧气至头顶百会穴.呼气时手掌劳宫穴对准百会穴送气,两手经印堂前至心窝时停住,手劳官穴对准心窝,离体50厘米,顺时针转动49次,接着换左手如前法进行49次,循环锻炼半小时至1小时。

每日锻炼不少于3次如果感觉手心无气感时则意念手移动时真气在手心相随。

第一步功可在2~5天内达到理想效果.时间:尽可能固定每日练功时间,易于形成条件反射,气感较强,效果更佳。

每天早中晚各1次,共3次,每次20分钟。

练功约3-5日,便自觉心窝部有沉重感,至10日左右心窝部有温热感,即告第一步完成,为第二步奠定了基础。

效果:炼本步期间,无练功基础者,可能出现头昏,腰酸背痛,呼吸不自然,舌抵上腭不习惯等,这些是初练时的生疏现象,只要坚持按要求去练,便会逐渐纯熟,各种不自然现象渐会消失。

在练本步过程中,一般脾胃虚寒、食欲欠佳、精神不振者,可渐增食欲,精神日振。

第一步功练成的标志是心窝部有温热感,或有饱满感,重压感,就可以转入练第二步功.有的胃病或体质虚寒型的人不容易得温热感,一步功可多练一段时间,但只要有饱满感或重压感,也是得气的征象,也可以转入第二步功法的锻炼.一步功辅导1)呼气:真法用鼻呼鼻吸的自然呼吸法.自然呼吸也就是不人为地控制呼吸节律,顺其自然.关键是在呼气时意念想到心窝这个地方,吸气就不管了,即不是呼气、吸气都一定要注意心窝部.2)强调注意呼气,有的人反而感到呼吸不自然了,甚至感到憋气.这是因为他不仅是注意呼气,而且是有意识地延长呼气,不是该吸气就顺其自然地吸气.有意识地延长呼气或延长吸气,都可以造成憋气的感觉,这也是应该提醒注意避免的.真正理解做到顺其自然呼吸了,就绝不会有憋气的现象.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一般练法:当第一步功法练至每次呼气自觉心窝部发热时,即可意息相随,于每次呼气时,以意引心窝之热气流逐渐向下延伸,一步步趋向丹田(小腹内)。

但必须注意轻松自然,不可过分用意和操之过急。

如此每日练功3次,每次半小时左右,约10天左右,即可于每次呼气时出现一股热流下达丹田的感觉。

此时可出现小腹中汩汩有声,矢气增多,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者渐趋正常。

快速得气法:强调“趋”,意图是将心窝至肚脐这条气功路线打通.方法是意息相随,使中丹田的真气向肚脐移动.具体做法同第一步,当右手至中丹田时.劳宫穴对准中丹田向肚脐移动49次.接着换左手如前进行49次.时间半小时至1小时。

每日锻炼不少于3次如果感觉手心无气感时则意念手移动时真气在手心相随。

此步功法可在3~6天内达到预期效果.反应:每次呼声都感到一股热流送入丹田,小腹有时作响,肠蠕动增强,矢气现象增多。

这是真气运到小腹,肠功能发生改变,驱逐邪气的表现。

当练到每次呼气有气流直达丹田时这步完成,转入练第三步。

效果:由于真气已通过胃区,脾胃功能已有改善,真气沉入丹田后,周围脏器(如大小肠,膀胱,肾等)都逐步发生生理上的改变,一般都感到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有改善等。

注解:(1)意息相随的意思,意指意念,息既指呼吸(还是指呼气)也有指真息(也即真气的温热感),两都相依相随)。

(2)丹田趋:就是呼气时意念心窝部的温热感一步一步向丹田下.因为真气在体内运行的规律是呼气时真气向下向外运行,吸气时真气向上向内运动的.这一步的目的就是将心窝部集聚的真气沿中线任脉下达丹田,以打通任脉。

(3)这一步功最常见的反应是肠鸣矢气,这是真气加强了肠道的功能,正气排驱肠道浊气的正常现象,应顺其自然,无须控制,到一定时候自然消失.在这一阶段有的肠炎患者大便泻出浓血秽物,不必惊慌,也不一定要服药治疗,肠道秽浊泄尽自然痊愈。

(4)腹部有过手术的患者,因为有疤痕,阻滞了经络之气,真气不易下去,有时还会出现手术疤痕剌痛,这是真气疏通经络的反应,气趋丹田也许会慢一些.加强练功,多练一些时间就是了.有的人有气往上涌的感觉,也是下焦气不畅,或是注意了吸气的缘故,应注意呼气,使气机往下去;三焦气机通畅了真气也就容易下沉丹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