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气运行法练习要领.
真气运行法

真气运行法中国古卷浩渺,修行功法多如牛毛,这里主要介绍道家内丹初级功法——真气运行法。
打通小周天,向来是求道学仙的基本要求,小周天一通才算开始修道。
一、姿势(1)盘腿坐式:分双盘、单盘、自由盘。
双盘为左脚放在右大腿上,右脚放在左大腿上,双手相合置于小腹前。
这个坐法只是为了稳固不摇动,没有相当功夫不易做到。
单盘为左腿在上右腿在下,手势如前。
(2)垂腿坐式:坐在高低适宜的椅子上,以坐下来大腿保持水平为度。
小腿垂直,两脚平行着地,两膝间可放下两拳(拳眼相对)。
二、对五官的要求(1)口腔:自然闭合,舌尖上卷九十度轻抵上颚。
唾液分泌得多了,将舌放下,慢慢咽下,此谓“吞津”。
(2)眼睛:闭目内视,练到哪一步就内视那一部位。
若练功时心猿意马,思如潮涌,就睁开眼睛,注视虚空或鼻尖少时,打断思路,闭目再坐。
此谓“慧剑斩乱丝”。
(3)耳朵:用耳朵留意自己的呼吸,保持从容自然,没有粗糙的声音。
(4)呼吸:呼吸是真气运行法的关键问题,在后面的练功过程中,一定注意自然呼吸,不可有意深呼吸或快、慢呼吸。
在贯通任脉的一、二、三步过程中,一直注意呼气,吸气时任其自然,自无流弊。
注意,不可用口呼吸。
三、练功须知(1)环境:练习此功法,因要集中精神,所以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
但是也不必过分强调这个问题,没有他人干扰即可。
(2)不要在:大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志冲动时勉强练功;风雨雷电时暂且不练。
此功法大成者,不遵此例。
(3)真气的运行不必勉强引导,当其充盈时自会运行,勉强引导易出偏差。
(4)幻觉和触动:练功时,由于真气活跃,经络开启,会出现各种幻觉和触动,请勿惊虑。
经常出现的有:大、小、轻、重、凉、热、痒、麻。
出现以上情况时,不可好奇追求,更不必恐惧忧虑。
四、功法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①方法:练功条件准备好,缩小视野,心不外驰,注意鼻尖少时,即可闭目内视心窝部,用耳朵细听自己的呼气,约一两分钟后平静下来即可没有粗糙的声音。
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
真气运行五步功法

真气运行五步功法引言真气运行五步功法是一种独特的气功练习方法,通过五个步骤的循环运行,用以调和身心气息,提高身体的健康状况和内外平衡。
这种功法结合传统气功的要点,并融入了现代的运动科学理论,使其更加科学有效。
本文将介绍真气运行五步功法的具体步骤和相关注意事项。
步骤一:站立放松站立放松是真气运行五步功法的第一步,它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开启气血通畅的状态。
具体的步骤如下:1.以自然站立姿势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微微弯曲膝盖。
2.抬头挺胸,放松双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
3.注意保持身体平衡,重心稳定。
4.缓慢深呼吸,吸气时腹部膨胀,呼气时腹部收缩。
在这个步骤中,我们需要尽量放松身体,调整呼吸,使整个身心进入放松的状态。
步骤二:调息成套调息成套是真气运行五步功法的第二步,通过调节呼吸和气息的运行,进一步调和身心的纷扰。
具体的步骤如下:1.保持站立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微微弯曲膝盖。
2.抬头挺胸,放松双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
3.用鼻子缓慢吸气,将气息引入丹田(位于脐部下方约三寸处)。
4.慢慢将气息从丹田呼出,同时用意念将气息引导至全身各部位。
5.在呼出的过程中,可以用意念漫游全身,感受自身的气息流动。
在这个步骤中,我们需要通过专注呼吸和气息的运行,使得身心能够更加平静和放松。
步骤三:静坐观心静坐观心是真气运行五步功法的第三步,通过放空思绪,专注于内心的感受和观察,达到调整心态和修炼内气的目的。
具体的步骤如下:1.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来,背部保持挺直。
2.将目光放松,可以闭上眼睛或者凝视前方。
3.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观察每一次呼吸的起伏。
4.注意观察心中的思绪,不要被它们牵引,保持冷静和观察的态度。
在这个步骤中,我们需要用专注的心态观察内心的变化,放松身心,达到平静和专注的状态。
步骤四:运动调节运动调节是真气运行五步功法的第四步,通过特定的运动动作,调整气息和身体的状态。
具体的步骤如下:1.站立放松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真气运行法五步功夫及详解

真气运行法五步功夫及详解----60f5ed0a-7162-11ec-986d-7cb59b590d7d真气运行法练功方法一.呼气,注意心窝1.方法。
做好练功准备,放松身心,集中思想,精神内守,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
(初学者都会有杂念,心不可能完全静下来,正常现象,没有关系。
发现有杂念了,就把思想拉回来想着心窝部,)(吸气的时候什么也不要想,实在做不到不想,就吸气想鼻尖。
呼气时想着心窝)2.时间。
如果你想按时完成练习的第一步,你必须及时做出一定的安排。
如果条件允许,每天固定时间练习,养成习惯将更有助于稳定你的思维。
没有固定的时间也没关系。
花点时间练习吧。
要求每天早晚练习三次,每次20分钟。
如果你仔细操作,你可以在大约一周内完成第一步。
(一天能练三次很好,但通常早上不自由,中午窒息。
只剩下一个晚上了。
如果你晚上能认真练习,效果也很好。
如果你晚上有更多的时间,你可以多练习几次,练习几十分钟,休息一下,再练习十分钟。
)几十分钟。
如果你有更多的时间,你可以每晚练习三到四次。
)3.效果。
开始几天由于不习惯,姿势也不够准确,有的同志会感到头晕,腰背酸痛,呼吸也不自然,舌尖抵不住上腭等,这都是自然的现象。
不要有顾虑,只要按要求坚持锻炼慢慢就会好了。
("心窝"就是“中丹田”,是以巨阙穴为中心的一片区域,不用太拘泥某一点。
沿胸前正中线,顺着硬硬的胸骨往下摸,骨头结束后再往下一两厘米就是巨阙穴,守这一片软乎乎的胃区就对了)如果第一步已经练习了一两周而没有感觉到,这是正常的。
安娜已经练习了三个月,但大多数人不想坚持这么久——你可以改变姿势,平躺在床上,自然放松全身,其他要求保持不变。
呼气时容易想到自己的心脏,吸气时更容易呼吸。
原来,仰卧不适合练武,因为仰卧会压迫总督的脉搏。
后来,当男人练习武术时,当他们的气通过下阴时,他们容易遗精。
然而,一开始,像这样练习几天,生气后稳定一两天,然后恢复坐姿是没有问题的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1.方法。
真气运行法练功火候、练功诀要、基础功法练习、五步静功辅导

真气运行法练功火候、练功诀要、基础功法练习、五步静功辅导真气运行法练功火候吕直自古以来,“至人传功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今非昔比:内丹健身成果真气运行理法公开传授。
真气运行法是道家内炼养生术,“克期通督”,功效显著。
真气运行法锻炼一百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即能“克期通督”,说明真法简明易学,真功实效。
因而深受气功爱好者、慢性病患者的喜爱。
一、自古修炼内丹术,从来火候少人知内炼养生术之所以称其为内丹术,是因为它能获得对人体犹如“灵丹妙药”般的强身治病作用的“上药三品”精气神的最大神用。
练丹讲究火候,内丹术的成功与否,其关键在火候的掌握和运用。
成功的内丹修炼,不仅能强身治病、益寿延寿,而且不能开发潜能。
有记载内丹术祖师个个精神矍烁、长命百岁;但长期以来,“至人传功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
遂使这样一个强身保健的上好功法不能为广大民众的养生保健服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民族文化遗产、气功养生瑰宝得到充分地发掘和应用。
李少波教授弘法无私,将他毕生实践发掘研究的内丹健身成果真气运行理法公开传授,使广大功友得有人人共享的机遇。
二、今人实践真气功,火候妙诀众人明实践证明,学练真法是保健养生的明智选择,掌握要领,把握火候是克期通督、获得成功的至要关键;而持之以恒的实践又是巩固成效、永葆健康和青春活力的根本要诀。
真法的内涵即内丹,真法具备内丹修炼每一阶段的各个要素,如练已筑基、产药烹练、采药封固、沐浴温养、结丹胎圆等,对此笔者在“真气运行法与道家内炼养生(刊于《中国气功科学》1997年第8期)一文中作了详细论述。
古人云:“要知火候通玄处,须共神仙细商量”。
不练内丹,未习真法,练功火候无从谈起,火候运用不是凭空臆说所能通达,必须是在练功实践中体验。
所谓火候,就是调心和调息的结合运用,呼吸和意念的配合锻炼是火候应用的具体体现。
真法锻炼最关键的要领就在呼吸和意气的配合运用。
三、始于有作终无为,按部就班通任督真法五步静功的锻炼通过凝神调息,培养和蓄积真气能量,打通任督,而后贯注疏通全身经络,强壮脏腑,排除病患。
真气运行法第一步功要领就一个字

真气运行法第一步功要领就一个字“吹”奥若的真气运行法第一步功要领就一个字“吹”献给所有练真法一步功30天以上还没有效果的朋友!首先,我要说明两点:A:本人写在这里的经验并没有超越真法练功的基本要求与基本原理.因此练习时要放松身体放松精神(也不要过于追求放松.自然,舒适就是这里所说的放松);B:足够认真练习并能保持一定时间是必要的,但也就是一天三次每次30分钟左右.因此想一蹴而就的朋友可能会失望.再者,我要感谢一位朋友或者说老师,她(他)叫没影儿.不知道她究竟是男是女,根据她留在真法论坛上的资料我把她当作一位女同志.所以下文用"她"来代称.这个方法是她教授给我的.我只是根据自己练功经验把它与真气运行论(1996)所提供的资料相结合再理解再实践.我用它来解决自己练功时因感觉不到心窝,发生气感不容易的问题.要领就一个字"吹",关键有两点:一, 鼻呼气时象"吹气"一样把气吹到(有一点力度,适量长些,以不勉强为准)心窝. 二: 注意体会心窝被吹着的感觉.我练真法第一步三十来天也没有什么感觉,于是反复看真法书籍.最后,我在真气运行论后面的李少波老师亲自指导的治愈病例(第三例)中发现,例中的练功者是按照李老所教的"长出气"来练第一步的.同时联想到没影儿老师在给我回复中谈到她练第一步是把气呼向心窝的,这样的练功呼气带有明显的目标(就是心窝)和方向.于是我在练功时,就不再按照平时的自然呼吸方式,而是在"用力比较舒适比较轻"的前提下"长吹轻吹气" ,把气吹向心窝.结果很容易的出现了气感.这个办法并没有违反真气运行法原理:呼气,真气下沉.我们在这里只是以体会鼻吹气至心窝的方式延长呼气同时强化心窝的感觉.这是一种"武火"烹练的方式.因此达到真气聚集感觉稳定时,就要把它"文火"化,也就是放松放缓用意轻和.如果注意力走神了,又再次"武火吹".一些说明:A.在练功时如果出现胸闷,气促,咽喉干燥,大汗等情况时,要注意放松腹部,胸部,双肩,气息松和后,再轻缓地吹;B.吹的时候不要用很大力,否则易发大热或者导致身体肌肉僵硬反而失去了感觉;C.出现效果后,不要贪恋强烈的感觉.D.吹的过程中;不要理会气的中间路线,只管被吹部位的感觉.E.气感出现并清晰后,就保持适当呼气力度和节奏,让感觉得以持续.F.以上所说的心窝是胸椎骨下端(手指摸着没有骨头)范围.G.之所以用"吹"字来概括这个方法,是为了突出练功呼气的力度与练功呼气追求必要的长缓,而不是身体平常情况下的呼吸节奏.H.鼻吹气可以睁着练眼睛练习,选一个远处(自设)的目标,试着到把气吹到目标物.我的体会是气越细越缓就吹得越远.初试可能不熟练,也体会不到目标被吹的感觉.多练习,就能练好.(这里所说的体会到目标物被吹的感觉还有呼气的粗细其实都只是人的一种通感.这是人的一种联想能力.)我这样练一两天后,心窝的感觉就很明显了,练功时走神后也能比较及时恢复.没几天我就选择练第二步功了.希望那些练了30多天一步功的朋友也能从其中有所收获.附没影儿老师给我回复: 真法的调息是以自然呼吸为基础的,所谓自然呼吸就是平常的呼吸习惯,但是平常我们呼气时是没有明确方向的,而真法呼气注意心窝部也可以理解是向着这个部位呼气,是个方向。
李少波真气运行法

李少波真气运行法更新:2009-11-28V1 练功前后辅助事项:一、练功姿式:以平坐式为主,凳椅面上可加软垫,要求凳椅坐面与小腿等高;臀部的1/2-1/3坐于凳面,两足平行,足底着地,并与小腿垂直,小腿与大腿垂直,大腿与上身垂直;两膝间距两拳宽,两手掌自然覆置大腿上,两肩松垂,含胸拔背,头顶如悬,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口目轻闭,两眼内视,耳听呼吸。
若惯于盘坐者,盘坐亦可。
当修习纯熟后,则站、卧、坐、行皆可,练功过程中站、卧、坐、行等姿势可以交替变化,转变时动作要慢,以求舒适自然、气感强为最好,并默念“我现在转换为站姿”或“我现在转换为坐姿”。
建议练功法中的快速得气法,练功过程中,以先坐姿练20分钟然后再换站姿练20分钟再坐姿练20分钟,再换站姿练20分钟,依各人的舒适感自行选择变换的姿势和时间长段,气感好即可。
二、入静:意念:尊敬的灵魂(或潜意识),请帮助我入静,全身放松,感觉我的身体在慢慢的变轻,慢慢的漂在空气中,慢慢地,我在享受放松后舒适的感觉。
这过程约1-2分钟即可入定。
以后各步功法都可以采用这中方法做练功前的入定。
三、呼吸与意念:本疗法呼吸法是鼻吸鼻呼。
练功初期,意念只须注意呼气,尽量做到深、长、细、匀,而吸气时则任其自然,勿须任何意念。
随着练功的深入,呼吸和意念须作适当调整。
真气运行法注意呼气,吸气任其自然。
就是说:呼气后不要考虑吸气问题。
因为呼气时胸胁肌肉收缩,必待收缩力自然缓解,才能达到自然的吸气运动。
如果呼气未完就想吸气,必然有吸气困难的感觉。
因此,不注意吸气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有关呼吸:无论你现在采用的是什么呼吸,都不用在意;同样也不需要理会呼吸时的胸腹运动。
只要你采用顺其自然(就是平常所采用的)的呼吸方法,注意呼气、不管吸气就行,只要你照此做,即使现在不合适的呼吸方式也会逐渐变得变得合适,呼吸逐渐变得顺畅。
二贤庄主所言“修真斋上清源子说:吸气开始时也守丹田”,可能我在修真斋上没有说清楚。
史淑荣主任讲血液病慢性白血病病人应如何练真气运行法

史淑荣主任讲血液病:慢性白血病病人应如何练真气运行法?北京中科血康血液病医学研究院专家史淑荣主任说:“真气运动法主要适用于脾胃疾病导致的气血不足之证。
此法修炼简易、见效快,适宜慢性白血病病人修炼”。
第一步:呼吸注意心窝部。
方法:取站、坐、卧式,口唇微闭,舌抵上腭,双目微闭,排除杂念,先注意鼻尖片刻,随即闭目内视心窝部,以耳细听自己的呼吸,勿使其发粗声,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
久久行之,真气即集中于心窝部。
入静后,呼气时要使真气入于丹田。
时间:每日早、中、晚各练1次,每次20分钟,若认真操作,一般10日即可完成第一步功法。
反应与效果:练功3~5天感到心窝部沉重,5~10天可有真气集中的感觉,即每次呼气时有一股热流注入心窝部的感觉。
练功初可出现头晕、腰背酸痛、呼吸不自然等症状,不必顾虑,若坚持锻炼,可逐渐消失。
第二步:意自相随趋丹田。
方法:第一步功法练到每一呼气即心窝部感到发热后,即可意息相随。
呼气时应延伸下沉的过程,慢慢自然地向丹田推进,不可操之过急,以免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时间:每次25~30分钟,每日3次,10天即可气沉丹田。
反应与效果:每次呼气时都感到一股热流送入丹田,肠鸣气频转,一般都感到食欲增加。
第三步:调息凝神守丹田。
方法:第二步功法练到丹田有明显感觉时,可有意无意地把呼吸止于丹田,此时自然呼吸,将意守住丹田即可。
时间:每次30分钟以上,每日3次,40天左右可感到小腹充实有力。
反应与效果:可有阴痒、会阴部跳痛、腰部发热等感觉。
可达到精力充沛、体力增强、元气充足、性功能增强的效果。
对阳痿、月经不调等病也有一定疗效。
第四步:通督勿忘复勿助。
方法:意守丹田40天后,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即沿脊柱上行,同时从意识向上导引(勿忘),若真气在某处停下来,也不要用意识向上导引(勿助)。
因上行的速度是由丹田之力决定的,或实力不足,就会自动停下来,候丹田力量充实后,自然继续上行。
切不可急于求成,以免“拔苗助长”之弊。
李少波真气运行法-------气功初级

李少波真气运行法-------气功初级李少波真气运行法-------气功初级V1 练功前后辅助事项:一、练功姿式:以平坐式为主,凳椅面上可加软垫,要求凳椅坐面与小腿等高;臀部的1/2-1/3坐于凳面,两足平行,足底着地,并与小腿垂直,小腿与大腿垂直,大腿与上身垂直;两膝间距两拳宽,两手掌自然覆置大腿上,两肩松垂,含胸拔背,头顶如悬,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口目轻闭,两眼内视,耳听呼吸。
若惯于盘坐者,盘坐亦可。
当修习纯熟后,则站、卧、坐、行皆可,练功过程中站、卧、坐、行等姿势可以交替变化,转变时动作要慢,以求舒适自然、气感强为最好,并默念“我现在转换为站姿”或“我现在转换为坐姿”。
建议练功法中的快速得气法,练功过程中,以先坐姿练20分钟然后再换站姿练20分钟再坐姿练20分钟,再换站姿练20分钟,依各人的舒适感自行选择变换的姿势和时间长段,气感好即可。
二、入静:意念:尊敬的灵魂(或潜意识),请帮助我入静,全身放松,感觉我的身体在慢慢的变轻,慢慢的漂在空气中,慢慢地,我在享受放松后舒适的感觉。
这过程约1-2分钟即可入定。
以后各步功法都可以采用这中方法做练功前的入定。
三、呼吸与意念:本疗法呼吸法是鼻吸鼻呼。
练功初期,意念只须注意呼气,尽量做到深、长、细、匀,而吸气时则任其自然,勿须任何意念。
随着练功的深入,呼吸和意念须作适当调整。
真气运行法注意呼气,吸气任其自然。
就是说:呼气后不要考虑吸气问题。
因为呼气时胸胁肌肉收缩,必待收缩力自然缓解,才能达到自然的吸气运动。
如果呼气未完就想吸气,必然有吸气困难的感觉。
因此,不注意吸气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有关呼吸:无论你现在采用的是什么呼吸,都不用在意;同样也不需要理会呼吸时的胸腹运动。
只要你采用顺其自然(就是平常所采用的)的呼吸方法,注意呼气、不管吸气就行,只要你照此做,即使现在不合适的呼吸方式也会逐渐变得变得合适,呼吸逐渐变得顺畅。
二贤庄主所言“修真斋上清源子说:吸气开始时也守丹田”,可能我在修真斋上没有说清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气运行法练习要领
甘肃中医学院真气运行研究所李长隽、指导李少波
近年来,我们在李少波主任所传练的真气运行法三字诀“调、凝、守”的基础上,对真气运行五步功的指导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经过三年临床验证,80%以上的练功者,20天左右即可通督,40天左右可进入真气运行中高级“虚明”境界(注:本人认为40天可进入虚明境界一说过于夸大,当然也可能是对虚明境界的理解不同)。
其关键在于:
一、道法自然:
《道德经》中的所谓“道法自然”是一切养生之法都要顺应的规律。
练真气运行法,首先要顺应自身真气运行的归律,因势利导进行修炼。
练功初级阶段真气运行的规律是,在宁静虚无的气功态下,真气就在丹田产生和会聚,沿任督十二经脉运行,自生自化,调节机体。
把这种真气产生运动的形态,按动静划分,真气在丹田会聚为相对静态,真气沿任督十二经脉运动为相对动态。
真气的静态和动态之间的转化,遵循着静极生动,动极复静的自然规律。
其次,由于每个人性格、性别、年龄、疾病等个体差异的原因,练功时出现的反应也不尽相同,所以,指导练功者不仅要顺应真气运行的总规律,还必须顺应每个练功者的具体情况,因势利导进行指导。
二、守机:
守机,就是把握真气运行动静转化之时机练功。
古人说“药物易知,火候难传”。
李少波主任所传“守机”,揭示了气功修炼之奥秘。
《周易~艮卦》中说: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意即随着事物运动之时机,因势利导使之动或静。
练功者意念的运动(导引)和静止(意守)不能违背真气动静转化的时机。
练五步功的要诀在于顺应真气运行的规律,把握每步功法之间转化之时机。
三、掌握要领:
真气运行法是李少波主任遵循《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理论设置的。
因此,真气运行法自始至终练功要旨是克服杂念入静,大量实践证明,练功者谁入静好,谁功力增长就快。
所以,不论练那一步功,都要在入静上下功夫。
下面对真气运行前四步功法具体要领分别作一介绍。
(一)呼气注意心窝部:在自然呼吸的前提下随呼气注意心窝部。
呼吸要自然,不可过分延长呼气,以免引起胸闷不适。
心窝部是剑突以下脐以上的范围,不必死守一点,也不必管皮肤表面还是深层,只要思想能集中这个范围,可以灵活对待,这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练功体会顺其自然进行指导,关键在于“静”。
功前功后,加练咽津功。
练功时心窝部有沉重、温热、发凉、疼痛等反应,功后消失或减轻。
每个人感觉不尽相同,不可追求某一种感觉,要顺其自然加深入静,以顺应真气自身调节的规律。
心窝部的种种感觉到一定程度,在练功过程中就有自然向下丹田运动的趋势,这标志着第一部功完成,练第二步功时机成熟。
因每个人的体质,入静程度的好坏,完成第一步功的时间不尽相同,应以第一步功完成的标志为准。
(二)意息相随丹田趋:当第一步功练到心窝部的气感自然向下丹田移动时,随其自然运动之势,呼气时用意念将气感向下丹田推进。
此时需加练《真气运行法~五禽导引》猿式功(方法详见《增订真气运行法》一书)。
因各人具体情况不同,反应也不同。
常见反应是肠鸣矢气、口水增多、经脉触动等。
当下丹田有了明显气感时,标志着第二步功完成,练第三步功时机成熟。
以第二步功完成标志为准。
(三)调息凝神守丹田:当第二步功练到下丹田有了明显气感时,就不再注意呼气,纯任自然呼吸,只将意念守在下丹田部位。
此时动功配合与第二步相同。
在练第三步功法的过程中,肾间动气,十二经脉的根本得到强化,除下丹田有明显的气感外,全身的气感也相对地越来越多,这是真气调通经脉的反应,要顺其自然加深入静程度,不可因气感复生杂念干扰入静。
当按第三步练到一定程度,练功时出现会阴跳动、尾闾气动的现象,这标志真气已进入督脉,可按第四步修炼。
(四)通督勿忘复勿助:当丹田真气饱满时,同时意守下丹田和命门,丹田真气力量不足,重新按第三步修炼。
当真气沿督脉上升时不要用意念向上导引(勿助),而用意念随着气感,气动于先,意随于后,气行则任其行,气止则任其止(勿忘)。
动功配合可先练五禽导引猿式三遍,再加练鹿式七遍。
因第四步功是真气运行初级功最后一步,也是气感反应达到高峰时期,这时候更要时时提醒练功者不可因变化不定的气感产生杂念,或追求,或恐惧等,要在入静上下功夫,才能使气感慢慢稳定,使功夫进入真气运行法中高层次。
通督时一般来说在督脉循行线上,依次出现
会阴跳动,尾闾气动、两肾汤煎、项背强急、玉枕气阻、百会灵动、印堂拘紧、面部奇痒、舌尖发麻等一系列反应,或者出现或热或凉的气流沿督脉上升到头顶、印堂的现象,这说明已经通督,通督后即可按第五步功“元神蓄力育生机”进行修炼。
(另有专篇介绍)至于通督的时间与丹田真气力量的强弱有关,不可急于求成,要顺其自然加深入静程度。
(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