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四年级上册教案数学人教版6篇

四年级上册教案数学人教版6篇四年级上册教案数学人教版篇1教学目的:(一)学问方面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把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二)力量方面1.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力量及观看力。
2.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力量。
(三)德育方面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预备:投影片、直尺。
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填空(投影出示)(1)0.1是( )分之一。
0.7里有( )个0.1。
(2)10个0.1是( )。
10个0.01是( )。
(3)写成小数是( )。
写成小数是( )。
(4)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同学们已经初步熟悉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教学小数的产生(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觉了什么?(2)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题:(用整数表示结果)1000÷10= 100÷10= 10÷10= 1÷10=(3)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
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
3.教学小数的意义(1)填写①投影出示:在图中填出分数和小数。
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②启发学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③引导学生口述:1分米是10分之1米,还可写成0.1米?(板书:④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2)出示米尺教具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依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方式争论,然后找同学答复,教师板书:[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肯定的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争论发言,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3)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学生在尺上找出1毫米,而后出示(投影)1厘米的放大图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1毫米,并说明理由。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的1.学生认识单名数和复名数,在明确各种计量单位和单位间进率的根底上,会进展简单的名数改写.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才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的方法,纯熟的进展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教学难点纯熟的进展时间单位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第一课时课题:平行四边形分类、平行四边形、梯形特征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分类、关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课文第70页的例1〕教学目的:1、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使学生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3、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
4、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步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图形、剪子、七巧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感知图形1.出示校园图〔70页〕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你能找到那些四边形?2.画出你喜欢的一个四边形。
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展示学生画出的四边形,请学生标出它们的名称。
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正方形3.小组交流:从四边形的特点来看,四边形可以分成几类?学生讨论交流。
二、探究新知1.归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
有什么特点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的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每组对边相等。
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提问:①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的外形像什么?②这些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是什么图形?③这几个四边形有边有什么特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目的1.使学生简单理解计算工具的开展,包括结绳计数等远古计数方法、算筹的简单知识、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和现代计算机的开展史。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数学的理解》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数学的
理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数字的顺序和大小;
3. 学会用数列和算式描述问题;
4. 训练学生观察事物,从中总结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数字的顺序和大小;
2. 数列和算式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学会用数列和算式描述问题。
四、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1.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课时)
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计数、计算商品价格等。
2. 数字顺序和大小(3课时)
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巩固数字的读写能力。
3. 推算规律(2课时)
锻炼学生观察事物,从中总结规律的能力。
4. 数列和算式(2课时)
学生将掌握用数列和算式描述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
以教师讲解和研究实践为主,互动式教学为辅。
六、教学评估
1. 教师观察法: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表现;
2. 测验法:根据本单元知识,进行小测验。
七、教学资源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八、教学反思
本单元教案着眼于学生生活实践,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变为生活中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同时,通过观察和实践,锻炼学生的观察、总结和规律推理的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2.第二单元:角的度量3.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4.第四单元:两位数除以两位数5.第五单元:观察物体6.第六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7.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搭配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1课时:数数和数的组成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大数。
2.探索让学生自主数数,发现大数的组成规律。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大数的认识。
第2课时:读写大数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大数知识。
2.探索引导学生读写大数,发现读写规律。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大数的读写能力。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第1课时: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
2.探索让学生用三角板和量角器量角,发现角的度量方法。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角的认识。
第2课时:角的度量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角的知识。
2.探索引导学生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角的度量能力。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则。
2.探索引导学生运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能力。
第2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
2.探索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能力。
第四单元: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第1课时:笔算两位数除以两位数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法则。
2.探索引导学生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两位数。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能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第2~5页的例1, 例2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 理解多位数的读法, 在具体情境中, 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 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 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1. 重点: 教学读万级的数。
2. 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
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 进率关系。
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
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 把个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
能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师准备计数器, 学生每人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教学过程:一、复习1. 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 教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2. 考考你: 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4条: 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 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 让学生尝试读数)3. 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4. 关于万以内的数, 你还知道什么知识?(1)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
(2)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如: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一千, 10个一千是一万。
(3)数位: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4)组成: 例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 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 我们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同学们这些数据你会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板书课题: 亿以内数的读法三、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通过预习课文, 你了解了亿以内数的哪些新知识?先四人小组讨论, 在汇报, 师在黑板上作简要记录。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教材分析《大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起始单元。
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第一课时《认识大数》(P2_P4)则是从“计数单位、数位、数级、十进制计数法等数概念的多方面来全面地认识数,为避免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尽量少出错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重点是: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教学难点是比较正确熟练地说出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和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及数位分级,为以后学习读数和写数打下基础。
3、能正确地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
4、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快乐地获得知识,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点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比较正确熟练地说出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和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五、课时安排大数的认识约20课时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内容:P2-4例1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计数习惯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以及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普查状况,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的理解。
教学重点: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实物投影、计数器、小卡片、表格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请读出下面各数。
第一单元《计算器》(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一单元《计算器》(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主要内容是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使用计算器中的数字键、加减乘除键、等于键、小数点键等基本操作,以及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计算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2)能够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观察、发现、归纳和总结问题,培养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耐心的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计算器的用途和作用,认识到计算器对学习数学的帮助。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倡导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计算。
四、教学方法本章节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以观察、实践、发现为主要教学方法,经过老师的示范和引导,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分组互相交流,引导学生共同探讨解决所遇到的难题。
五、教学步骤1.导入新知识(10分钟)a.问答:派两名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计算器吗?计算器有什么作用?b.知识讲授:介绍计算器的基本用途,以及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2.初步操作计算器(25分钟)a.教师简单地演示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包括数字键、加减乘除键、小数点键等。
b.让同学一起跟着演示计算器的操作,操作并发问:你们操作时有哪些困难?c.请两个学生分别来进行操作,向全班演示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3.小组探究(15分钟)a.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拿出计算器互相探讨操作方法,达到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
让每个小组演练一遍计算器的操作,进行小组内讲解和互相交流。
b.同学们,请总结自己的操作经验,并向其他小组分享自己发现的计算器新技巧。
4.练习与巩固(20分钟)a.作业检查:布置作业:出10道最简单的加减算式并先在纸上算出,然后用计算器计算。
b.让同学们把今天学的知识再运用起来,练习使用计算器计算乘除以及带小数点的加减运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导语】⼩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单元是在以前学习数的基础上,进⼀步认识亿以内的数的读写并了解其在实际⽣活中的意义。
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1.⼈教版⼩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单元教案: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标 (⼀)使学⽣认识计数单位“万”、“⼗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很⼤的数。
(⼆)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两个单位间的关系。
(三)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四)培养学⽣观察、分析、综合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按数级读数。
难点:中间和末尾带零的数的读法。
教具和学具 教具:数位顺序表及活动数字卡。
学具:算盘。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准备 1.提问: (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
(板书:个、⼗、百、千) (2)10个⼀是多少? 10个⼗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 (3)⼀和⼗,⼗和百,百和千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读出下⾯各数: 3876 6025 7108 4003 4200 3.从右到左说出3876各数字的数位。
教师板书: 再说⼀说万以内数的读法。
(1)从⾼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 (2)千位上是⼏,就读⼏千,百位上是⼏,就读⼏百……; (3)中间有⼀个0或⼏个0,只读⼀个“零”; (4)末尾不管有⼏个0,都不读。
) (⼆)学习新课 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在⽇常⽣活和⽣产中,还经常⽤到⽐万⼤的数。
例如,⾸都北京市⼈⼝有⼀千⼆百万;光的速度每秒三⼗万千⽶等。
今天我们就⼀起学习像这样⽐较⼤的数。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1.⽤算盘帮助数数,认识万、⼗万、百万、千万、亿。
(1)让学⽣在算盘上拨上⼀千。
然后⼀千⼀千地数,⼀直数到九千,再拨上⼀千。
提问:九千再加上⼀千是多少?千位满10要怎么样? (10个⼀千是⼀万。
) 板书“万”。
(写在刚才板书的千位左边) (2)让学⽣再在算盘上⼀万⼀万地数,⼀直数到九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3.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4.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教学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具准备图片和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2、数数: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4、出示图片: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请学生试着读一读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二、探究新知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亿级万级个级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万万万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1 3 8 1 9 0 0 0↑表示8个十万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三、巩固新知1、做一做的1题数数2、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3、练习一的第1题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五、作业:做一个数位顺序表板书设计亿以内数的认识亿级万级个级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万万万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1 3 8 1 9 0 0 0↑表示8个十万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例2、例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法,概括出读写的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根据以有的知识,通过合作、讨论探究,学会读写亿以内的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教学难点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教具准备卡片和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看卡片,读数,说组成3564、407、1000、570、603、 7216、10000、3003、5400、4009、5800、6040、5708、40009读数的方法是什么?3、计数器上显示数,学生写出来。
五千零四八千九百六千三百四十三、八千零六十八,九千零一写数的方法是什么?4、这节课我们赖学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法(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例2读出下面各数千百十万千百十个万万万位位位位位位位位2 4 9 62 4 9 6 0 0 0 06 4 07 0 0 08 5 0 0 0 3 0 0读作:_______学生自己试读,讨论怎么读?问:1)含两极的数怎么读?2)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数位上出现0有该怎么读?师归纳:个级的数表示的是多少“个”,万级的数表示多少“万”4)问:怎么读亿以内的数?师总结归纳:先度完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5)完成做一做2、例32000年有六千八百五十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手拉手”活动,三千零八十万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
千百十万千百十个万万万位位位位位位位位六千八百五十万:三千零八十万: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四万零九十学生试着写数讨论:含有两级的数怎么写?先写哪一级,什么时候写0?完成做一做写数问:怎么写亿以内的数?师归纳: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写0占位。
三、巩固新知1、练习一的2、3读出数2、练习一的第7题写数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五、作业:练习一5、6、9板书设计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读写法练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练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写数的方法,使学生能正确地读写数。
2、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数感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巩固亿以内读数和写数方法的过程,提高学生正确读写数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教具准备题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你们都想当小老师吧!今天我们就比一比谁是“优秀小教师”。
每人发一张学生课前做的练习卡。
2、内容:判断题:(1)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2)读出下面数4872 5301000 3168000086000090 12000605(3)写出下面各数四千二百七十万一百万七千七万零九十一千零五十万零三十二、判断反思:(1)请小老师判断第一题。
反思:①第一题涉及哪些数学概念?②谈谈你对数位的认识。
③谈谈你对计数单位的认识。
④谈谈你对数级的认识。
(四位一分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⑤你对这三个数学概念还有什么疑问吗?⑥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2)请小老师判断第二题。
①观察第一、二小题你有什么想法吗②观察第三、四小题你觉得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③谁能对亿以内数的读法进行总结?(3)请小老师判断第三题。
①想一想怎样写出亿以内数?②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地方吗?(4)就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你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也就是怎样能迅速、快捷、避免错误。
(5)请你对自己评价一下,是否是一个好老师。
三、巩固练习:要想当一个好老师光给别人挑出问题是不够的,自己必须概念清晰。
下面请你们自己测试一下自己。
1、出示书中的图片练习P9 4题,P10 8题,P11 11题。
2、通过这组练习请你为自己打分。
来读判断下面那些说法不合理。
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我今天卖出二千万根冰棍;我们学校有500多人;我们学校有十万人。
3、用0、0、0、1、2、3、4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读两个0;读一个0;所有的0都不读;读三个0。
4.第12页第12题;第14题;5、合作小组用自己做的转盘练习读、写数。
四总结:请你谈谈当一名好老师的感受。
五、作业:第12页的13题转盘练习读、写数。
板书设计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数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比较数的大小教具准备题卡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大数的信息,请你把收集到的数和同学说一说?2、引入新课你们知道这些数中哪个大?哪个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比较这些数大小的方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二、探究新知例4出示我国最大的6个省份面积的情境图。
黑龙江:4548000 青海:720000内蒙古:1100000四川:485000西藏:1210000 新疆;1660000师:你会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吗?试一试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问;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是什么?师归纳概括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练习:比较数的大小92504〇103600 50140〇63140 28906〇28890 620300〇307300 三、巩固新知书后练习二1、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98965〇100000 208808〇99999 70060〇70201 30500000〇3050000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50500 500500 55000 400053、写出几个大于99987的五位数?4、你知道比最大的五位数大,而且比最小的七位数小的数共有多少个吗?四、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五、作业:自主练习比大小的题板书设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黑龙江:4548000 青海:720000内蒙古:1100000四川:485000 西藏:1210000 新疆;16600001210000 〉72000 454800〈48500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大1100000〈1660000 1660000 〉11720000 位数相同看最高位如果……如果……第5课时改写和省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四舍五入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
2、培养学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掌握省略和改写方法的过程,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改写、省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改写、省略的方法。
教具准备题卡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写出下面各题:二万六十万四百五十万八百零七万三千六百四时万2、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为了读数方便,经常将数进行改写。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改写,板书课题:改写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5改写下面各数:(以万为单位)出示人体血液的构造图;介绍红、白细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