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目录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3)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 (4)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7)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10)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读、写法的练习 (12)第5课时亿以内数大小比较 (15)第6课时亿以内数的改写 (17)第7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20)第8课时亿以上数的认识, (23)第9课时亿以上数的改写 (26)第10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 (28)第11课时用计算器计算 (31)第12课时综合练习 (34)第13课时一亿有多大? (36)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38)课1时公顷和平方千米 (39)课2时练习课 (42)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43)第1课时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44)第2课时角的度量 (46)第3课时角的分类 (48)第4课时角的画法 (50)第5课时练习课 (52)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54)第1课时笔算乘法(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 (55)第2课时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57)第3课时练习课 (59)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61)第5课时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63)第6课时练习课 (65)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66)第1课时平行与垂直 (67)第2课时垂线的画法 (69)第3课时长方形的画法 (71)第4课时练习课 (72)第5课时认识平行四边形 (74)第6课时认识梯形 (76)第7课时练习课(一) (78)第8课时练习课(二) (79)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80)第1课时口算除法 (81)第2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83)第3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1 (85)第4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2 (87)第5课时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89)第6课时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 (91)第7课时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92)第8课时两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 (94)第9课时两位数除三位数:商的变化规律 (97)第10课时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99)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 (101)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103)第1课时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104)第2课时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107)第3课时练习课 (109)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 (110)第1课时沏茶问题 (111)第2课时烙饼问题 (113)第3课时田忌赛马 (117)第4课时练习课 (119)第九单元总复习 (121)第1课时多位数的认识复习课 (122)第2课时乘法和除法复习课(一) (125)第3课时乘法和除法复习课(二) (127)第4课时空间与图形复习(一) (129)第5课时空间与图形复习(二) (131)第6课时统计复习 (132)第7课时复习课 (133)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2024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17篇)

2024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17篇)2024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知道1公顷有多大,1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1公顷有多大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换算.教具准备:标杆与绳子.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1.什么叫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2.什么是1平方米?什么是1平方分米?什么是1平方厘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3.1平方米=(__)平方分米3平方米5平方分米=(__)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__)平方厘米1500平方厘米=(__)平方分米二、学习新课。
1.谈话引入计算一般物体的面积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今天我们要学习计算土地的面积单位———公顷.(板书课题:土地面积单位———公顷)2.公顷的认识.(1)教师谈话:计算土地的面积有平方米和公顷.1平方米有多大,大家都知道了,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那么1公顷有多大呢?咱们去实际测量一下.(2)实际测量.带领学生到操场,先量出边长1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和绳子围起来,说明这么大的土地是1平方米.再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和绳子围起来,提问学生这块土地有多少平方米?让学生在这块土地四周看一看,这么大是100平方米.然后教师说明100个100平方米这么大的土地是1公顷,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公顷有多大.(3)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关系.回到教室,教师提问,唤起学生的想象①刚才在操场第一次围出的'正方形有多大?它们的边长是多少?②第二次围出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面积有多大?(教师板书:100平方米)③1公顷有几个这样的正方形土地?(100个)④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你是怎样推想出来的?(100×100=10000)教师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教师说明:教室的面积一般有50平方米,200个教室面积大约是1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那么2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30000平方米=(__ )公顷.(4)练一练.4公顷=(__)平方米50000平方米=(__)公顷3.教学例题.(1)教师说明:丈量土地时,一般用米做长度单位来丈量,算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之后,再换算成公顷.(2)出示例题:一个长方形果园,长250米,宽120米,这个果园有多少公顷? 提问①长方形面积怎样求?②怎样由平方米换算成公顷?由学生列式计算.(3)练一练.一块边长是400米的正方形麦地,有多少公顷?全体学生在本上做,由一名学生在投影片上做.订正时,提问学生怎样想的?已知正方形边长,可以求出什么?怎样换算成公顷?三、巩固反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导学案第一单元整百数与不整百数(共4课时)第一课整百数和多少(1课时)课时目标- 了解整百数的概念;- 学会用计数器和抽屉解决整百数的问题;- 掌握整百数的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 整百数的概念;- 计数器和抽屉解决整百数问题;- 整百数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整百数的理解和运用;- 整百数的抽象表示。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实物:计数器、抽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物品的数量,引出整百数的概念。
2. 活动1:利用计数器和抽屉,让学生探索整百数和不整百数之间的差异。
3. 活动2:利用实物或图片,让学生拼凑整百数,并通过计数器验证答案。
4. 小结:总结整百数与不整百数的特点,并研究整百数的表示方法。
5. 练:完成课本上的练题。
第二课多少个几十(1课时)课时目标- 学会用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表示数目;- 运用每十个作为一个整体的思想解决问题;- 学会认识多少个几十。
教学重点- 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表示数目;- 通过每十个作为一个整体解决问题;- 认识多少个几十。
教学难点- 十位上数字的意义;- 每十个作为一个整体的思维。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实物:小棍子、百格纸。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小组游戏,复数字的读法和数目的表示方式。
2. 活动1:通过观察铁链上的小环,引出十位上数字的含义。
3. 活动2:利用小棍子和百格纸,让学生练用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表示数目。
4. 小结:总结十位上数字的意义,研究每十个作为一个整体的思维方式。
5. 练:完成课本上的练题。
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上的反思题;- 锻炼钟表读写能力。
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初步认识(共6课时)...。
统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教案(共72页)

统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共72页)第一章:认识数(共10页)1.1 数的读法及认识数的组织形式(2页)- 目标:通过听、说、认、读、写的练,使学生掌握基本数词的读法,认识数的组织形式。
- 教学重点:基本数词的读法、数的组织形式。
- 教学难点:认识数的组织形式。
1.2 统计物品数量(3页)- 目标:通过观察,统计物品数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教学重点:统计物品数量的方法。
- 教学难点:应用统计物品数量的方法。
1.3 数的顺序与直观的加法(5页)- 目标:通过观察数字的顺序和直观的加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观感和数的顺序感。
- 教学重点:数字的顺序、直观的加法运算。
- 教学难点:理解数字的顺序与直观的加法运算。
第二章:数的运算(共12页)2.1 数的排列顺序(3页)- 目标: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与数的顺序,掌握数字排列的方法。
- 教学重点:数字的大小、数的顺序。
- 教学难点:掌握数字排列的方法。
2.2 数的加法(4页)- 目标:通过实际操作与观察,掌握数的加法运算。
- 教学重点:数的加法运算。
- 教学难点:应用数的加法运算。
2.3 数的减法(5页)- 目标:通过实际操作与观察,掌握数的减法运算。
- 教学重点:数的减法运算。
- 教学难点:应用数的减法运算。
第三章:整数及其运算(共15页)3.1 整数的认识(3页)- 目标:通过认识整数的特点和应用,掌握整数的基本概念。
- 教学重点:整数的概念、整数的应用。
- 教学难点:理解整数的应用。
3.2 整数的加法与减法(6页)- 目标:通过实际操作与观察,掌握整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 教学重点:整数的加法运算、整数的减法运算。
- 教学难点:应用整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3.3 整数的乘法与除法(6页)- 目标:通过实际操作与观察,掌握整数的乘法与除法运算。
- 教学重点:整数的乘法运算、整数的除法运算。
- 教学难点:应用整数的乘法与除法运算。
第四章:操作方式的巧妙运用(共10页)4.1 数的进位与退位(3页)- 目标:通过实际操作与观察,掌握数的进位与退位运算。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Unit One My classroom第一课时教学内容:A Let's learn Let's do C Let's sing教学目标:1.能听懂、会说:What's in the classroom? Aboard, two lights, many desks and chairs.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2.能听、说、认读本课主要单词:classroom, window, door, picture, board, light, 3.能听懂并能按照指令做事情。
教学重点:学习What's in the classroom?及相关单词:classroom, window, door, picture, board, light。
教学难点:1. window一词注意w的发音,不要与v的发音混淆,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纠正。
2.在回答"What's in the classroom?"时,注意单词复数的读音。
教具准备:1.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2.教师自制的单词卡教学过程:(一)热身、复习(Warm-up / Revision)1.教师播放第一册Recycle 1单元中得"Chant and find"部分,学生跟着录音一起说。
2.教师出示与chant内容相符的图片,问:"What's in the picture?"让学生进行回答。
Picture一词由这里引出。
3.复习pencil, ruler, bag, book, pencil-case, sharpener, eraser, crayon,pen等单词。
4.引导学生用以上单词做问答练习,如:What's in the bag? What's in the pencil-case ?5.在学生回答出问题后,教师可再追问:How many pencils/pens…?使学生能用复数进行回答。
最新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认识数的初步1.1 数字与数词- 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基本数字1-9和对应的数词,并能正确书写。
- 教学重点:数字与数词的对应关系,数字的书写。
- 教学方法:游戏形式、故事情境引入。
-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玩数字对拍游戏,锻炼数字的认知能力。
2. 给学生展示数字卡片,学生按照数字的顺序读出对应的数词。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数字1-9。
4. 同学间互相竞赛,看谁能最快书写出数字。
- 小结:通过游戏引导和互动竞赛,让学生快速认识基本数字1-9和数词,并提高他们的数字书写能力。
1.2 掌握数量的概念-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数量的概念,通过实物计数和图形计数进行数量的比较。
- 教学重点:数量概念的理解,实物计数和图形计数的比较。
- 教学方法:实物展示、图形对比、举例说明。
- 教学过程:1. 教师出示一盒饼干,让学生估算其中的数量,并与实际数量进行对比。
2. 学生观察两个图形,判断哪个图形的数量更多,并使用数词进行表达。
3. 教师给学生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按照数量由少到多进行排序。
4. 学生自由选择几个实物进行计数,并与同学分享结果。
- 小结:通过实物展示和图形对比,让学生掌握数量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进行数量的比较和排序。
第二单元:整数的认识2.1 正数和零-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正数和零的概念,并能正确读写和比较正数和零。
- 教学重点:正数和零的区别,正数和零的读写和比较。
- 教学方法:故事情境引入、数词朗读、图形比较。
-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故事情境引入,让学生了解正数和零的概念。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正数和零的数词,加深记忆。
3. 学生观察图形,判断其中是正数还是零,并进行比较。
4. 学生完成练册上的正数和零的读写和比较题目。
- 小结:通过故事情境引入和图形比较,让学生理解正数和零的概念,并能正确读写和比较。
2.2 负数- 目标:学生能够认识负数的概念,并能正确读写和比较负数。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新教材】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新教材】教学目标- 熟悉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材内容-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研究动力教学内容- 单元一:认识“小数点”的作用- 活动1: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认识小数点的作用。
- 活动2:学生自行观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小数,理解小数点的位置。
- 活动3:小组合作,比较一些小数的大小关系。
- 单元二:简便计算- 活动1:介绍简便计算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运用简便计算法进行计算。
- 活动2:学生分组进行简便计算的练,互相讨论解题思路。
- 活动3:学生通过游戏形式加深对简便计算的理解和应用。
- 单元三:长度与时间的计量- 活动1:教师通过实际测量,引导学生认识长度的计量单位,并研究换算。
- 活动2:学生进行长度测量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 活动3:教师介绍时间的计量单位,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和计量方法。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通过直观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知识点。
-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 游戏活动:通过游戏形式的教学活动,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评估- 口头评估: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 笔试评估:通过课后作业和测验,评估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 图片、实物、测量工具等教学辅助工具- 游戏道具和活动设计- 教师辅助提示和教学讲解材料以上是对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设计。
通过合理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课:认识数
教学目标
- 了解什么是数,并能将数与实物相对应
- 研究使用数的读法和写法
- 掌握最基本的数排列和比较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和相应的数,引导学生认识数的概念。
2. 讲解:向学生详细解释数的定义,并演示如何将实物与数相对应。
3. 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一些实物,题示出相应的数。
4. 活动练:组织学生进行数的排列和比较的活动练,加深对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小结:对本课研究的重点进行总结,确保学生掌握了数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教学资源
- 实物:如果实、玩具等
- 黑板、彩色粉笔
- 练题和活动卡片
教学评估
- 观察学生在实物与数相对应的活动中的表现情况
- 检查学生在活动练中的完成情况
- 进行口头提问,检查学生对于数的理解
教学延伸
- 引导学生运用数的知识,进行实际生活中的数的应用练
- 鼓励学生使用数进行计数和排序等活动
>注:本教案参考了最新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但内容摘要并非具体教材原文。
请确认实际教材的内容,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2)
亿以内数的认识 (3)
数的产生 (13)
亿以上数的认识 (15)
计算工具的认识 (19)
用计算器计算 (21)
1亿有多大? (23)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25)
直线、射线和角 (26)
角的度量 (28)
角的分类 (30)
画角 (32)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34)
1.口算乘法 (35)
2.笔算乘法 (39)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53)
垂直与平行 (54)
平等四边形和梯形 (60)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
(66)
整理和复习 (91)
第六单元统计
(93)
你寄过贺卡吗? (99)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102)
第八单元总复习 (109)
多位数的认识图复习 (110)
乘法和除法复习 (112)
空间和图形复习 (114)
统计复习 (116)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
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
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
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
能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
师准备计数器,学生每人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教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2.考考你: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4条: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让学生尝试读数)
3.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4.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
(2)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4)组成:例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同学们这些数据你会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三、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
通过预习课文,你了解了亿以内数的哪些新知识?
先四人小组讨论,在汇报,师在黑板上作简要记录。
1.数位名称: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2.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3.计数方法:
用万作单位,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由此得出: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要求学生在小组里拨珠数一数,然后请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示范。
4.分级方法: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都是一级。
(1)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一。
(2)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万。
(3)亿位和亿位以上的数位是亿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亿。
5
各表示多少?
6.总结: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一个数字所占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7.练一练:
(1)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六万数到一百零三万。
(2)十万十万地数,从七十万数到一百万。
(3)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八千万数到一亿。
(指名读,全班读。
)
(4)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分小组读一读本小组成员收集的信息数据。
)
四、数学亿以内数的读法。
看来大家对亿以内数的知识了解得真不少,那么这些亿以内的数你们会不会读呢?
2496 24960000 6407000 85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