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山水库战胜1975年特大洪水

合集下载

758大洪水

758大洪水

乎所有的村庄在几个小时之内消失殆尽。

洪水毫无商量地改写了这些,洪水是被人们构筑的大坝拦起来的,后来,成为人类的水墓。

一个众说纷纭的巨大伤亡数字,一个鲜被提及的惨祸。

1975年8月8日凌晨零时40分,河南驻马店地区板桥水库因特大暴雨引发溃坝,9县1镇东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范围内顿时一片汪洋。

35年前的8月8日凌晨,从路尽头这个叫魏湾的村庄以上十多公里处,死神起步开始旅行:以下百多公里的华中平原,在数亿立方米的溃坝之水覆盖之下,数不清的人们瞬间毙命。

死神傲慢而坚定,在东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范围内,杀戮所有的生物,人们被悉数淹没在高达十米的水舌之下——那是一个冰冷的夏天。

美国Discovery频道制作的“10 top techno-logical catastrophein the world”专题片,将此次溃坝事件列于首位,居于其后的是印度博帕尔化工厂泄毒事件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

他们披露说,溃坝造成的直接死亡,加上后续因缺粮、感染、传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共计24万多人。

前水利部长钱正英作序的《中国历史大洪水》一书则披露说,超过2.6万人死难。

1975年7月31日,福建晋江。

3号台风在太平洋上空形成。

1975年8月4日,该年度中国内地第3号台风(“7503号”台风)在福建晋江登陆。

台风没有像通常那样在陆地上迅速消失,却以罕见的强力,越江西,穿湖南,在常德附近突然转向,北渡长江直入中原腹地。

强烈低气压和南下的冷空气形成对峙,热低压从海洋携带的大量水汽,遭遇强冷空气,受到桐柏山、伏牛山组成的“喇叭口”地形的抬升,罕见的大暴雨形成。

那场雨有多大?后来的气象专家统计的数字显示,1975年8月5、6、7三日的降水量超过中国大陆以往的正式记录,最大的暴雨中心为河南泌阳林庄,8月7日一天降下1005.4毫米,其中6小时降雨为830.1毫米,超过了世界纪录。

林庄,一位当地农民式的水文工作者记录下的那三天的降水量为1606.1毫米,是当地正常年份两年的降水量。

1975年板桥石漫滩水库群垮坝事件

1975年板桥石漫滩水库群垮坝事件

1975年板桥、石漫滩水库群垮坝事件1975年板桥、石漫滩水库群垮坝事件真相1975年板桥、石漫滩水库群垮坝事件,无论垮坝水库之数目,还是死难者的人数,都远在全球同类事件之上;】本应成为全人类的警诫与借鉴,但遗憾的是,真相一直被严密封锁。

八十年代初,我在采访北京空军某部时,访谈物件恰好是当时执行任务的米—8直升机飞行员,他曾运送国家领导和记者多次巡视那块灾难的土地。

但是,事过数年之後,仍不便详谈。

一再追问下,他仅吐露了几个片断:水面上只看得见电线杆子……大树上、堤坝上、小高地上有人,密密麻麻,像蚂蚁……一片汪洋,什麽都没有了,什麽都没有了……本节材料来源於新近经由电脑网路从大陆传出来的一篇文章,作者化名已已。

我向他致以深深的敬意。

地点是淮河上游河南省驻马店地区。

时间是1975年8月8日晨。

从8月4日以来连降特大暴雨,降水强度极强的暴雨中心板桥水库一带,最大二十四小时雨量为1 060毫米,最大六小时雨量为830毫米。

前者创造了中国纪录,後者超过了当时美国宾州密士港782毫米的世界纪录。

板桥水库与石漫滩水库属於大型水库,但原设计的库容和泄洪能力都难以与这次洪水抗衡。

(24)第一场暴雨下了十小时,板桥水库水位迅速上升,已接近最高蓄水位;板桥镇被淹没,水库管理局院内积水,电话总机室泡塌,对外联络中断;板桥镇大量公用建筑和民房倒塌,公路断绝,老人儿童开始转移。

次日晚有两位地委领导到板桥视察灾情,但因板桥水库素称“铁壳库”,无人对它的安全产生怀疑。

第二场暴雨下了十二个多小时,水库开始紧急泄洪,但水位仍然继续上涨,超过了设计的最高蓄水位。

此时才发现没有任何一种哪怕是最原始的防汛器材,甚至也没有应付意外的炸药。

第三场暴雨将持续十三小时,刚下不久,留在板桥打算“搜集一些好人好事”的一位元地委领导已感觉情况不妙,要求当地驻军使用连队报话机向外作接力通讯。

“1975年河南垮坝24万人死亡”被列为全球科技灾害第一名

“1975年河南垮坝24万人死亡”被列为全球科技灾害第一名

“1975年河南垮坝24万人死亡”被列为全球科技灾害第一名2005年5月28日看了discovery中“10 top technological catastrophe in the world”节目,我才知道,在世界历史上“人为技术错误造成的灾害”的名次,居于印度博怕尔化工厂泄毒事件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之上,而列第一的,是在我们中国:1975年河南板桥水库垮坝,打捞到的尸体10万多具,后续因缺粮、感染、传染引起的死亡14万,共24万多人死亡,与次年的最大自然灾害唐山大地震死人数相仿,比埃及阿斯旺水库垮坝还更祸害人。

而我们国人从不知情。

几天之内,全地区有大小26座水库相继崩堤垮坝,9县1镇东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范围内一片汪洋。

400多万群众被洪水围困,10多万群众死亡,30多万头大牲畜漂没,300多万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34·97亿元,相当于建专区以来十几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板桥水库大坝,位于多灾贫困的河南驻马店地区,三门峡水库大坝之西南,是大跃进的产物,工程质量粗劣,又无正常维护,至灾害发生时,17个泄洪闸只有五座能开启。

1975年8月初,一场台风引发了当地历史上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

河南泌阳县境内汝河上游的板桥水库水位暴涨,水库管理人员在没有得到上级命令的情况下,不敢大量排水泄洪,而外地区石漫滩水库的大量洪水急骤流入板桥水库,加快了板桥水库水位暴涨的速度。

8月7日19时30分,驻守在板桥水库的34450部队军内的通讯设备向上级部门发出特特急电称:“板桥水库水位急遽上升,情况十分危急,水面离坝顶只有1·3米,再下300毫米雨量水库就有垮坝危险!”仅仅7个小时后,8日零时20分,水库管理局第二次向上级部门发出特特急电,请求用飞机炸掉副溢洪道,确保大坝安全。

可是,同第一封急电一样,这封电报同样没能传到上级部门领导手中。

40分钟后,高涨的洪水漫坝而过。

水库管理局第三次向上级部门发出特特告急电,并开启尚能移动的五扇闸门,此时水库已经开始决口。

驻马店“七五八”特大水灾抢救工作回忆

驻马店“七五八”特大水灾抢救工作回忆

—— 陈惺 ——驻马店“七五八”特大水灾抢救工作回忆石漫滩水库垮坝以后,最大流量达3万立方米/秒,因为水库蓄水量有1.17亿立方米,造成灾害较轻。

洪水循小洪河向东越过京广铁路以后,大部分进入洪汝河平原,小部分冲破老王坡蓄洪区窜入汾泉河流域。

而板桥水库垮坝前蓄水达6.09亿立方米,垮坝后最大流量达7.81万立方米/秒,造成极为惨重的损失。

洪峰到遂平县城以东受京广铁路所阻,一股循汝河冲破铁路后进入宿鸭湖水库;另一股北夺奎旺河冲破铁路后,绕过宿鸭湖水库,直接进入洪汝河平原。

三号台风暴雨在洪汝河流域的平均雨量达675毫米,产生洪水达61.6亿立方米。

其中,除薄山水库蓄水4亿立方米、宿鸭湖水库蓄水13亿立方米外,均先后涌入洪汝河平原,淹没范围达1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500多万人,其中被洪水围困的有100万人。

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后期,虽然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要求对各项工作进行整顿,但我省的工作都还没步上正轨。

这一年没有召开专门的防汛会议,原来熟悉防汛工作的同志很多被下放或“靠边站”了,防汛机构被严重削弱,准备工作很不充分,指挥不得力,防汛现场的工作同样混乱。

当时,板桥水库管理局的领导班子刚刚调整,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地区生产指挥部和水利局对防汛也没有起到应有作用。

结果,水库出现险情时不仅没有做好抢险工作,也没有组织好坝下群众及时转移。

事故发生以后,抢救任务极重,全国各地前来支援,极需要有力的统一指挥。

我在事故发生前夕被临时召集参加防汛工作,先在省防汛办公室值班,后随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王维群去驻马店参加抢救工作。

8月11日晚,在我检查了宿鸭湖水库险情,并向驻军交代了抢险任务以后,回到驻马店,才知王维群已回郑州。

他留话告诉我,中共中央、国务院派慰问团明天清晨到驻马店主持救灾工作。

省委第一书记兼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刘建勋要我赶到李新店机场随他陪同慰问团工作。

我和驻马店地委、地革委的同志连夜先坐吉普车到确山,换乘火车到李新店。

758大洪水

758大洪水

水墓:河南“75·8”特大洪水35周年祭2010-08-19 09:55:44 来源: 南方都市报(广州) 跟贴 13995 条手机看新闻核心提示:1975年8月8日凌晨零时40分,河南驻马店地区板桥水库因特大暴雨引发溃坝,9县1镇东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范围内顿时一片汪洋。

一个众说纷纭的巨大伤亡数字,一个鲜被提及的惨祸,35年就这样弹指一挥间,越来越少的人还记得这场灾难。

专题采写:南方都市报记者江华喻尘图片除署名外均自河南水利厅编《河南“75·8”特大洪水灾害》一书南方都市报报道青纱帐里,汽车犹如一艘小船弯弯曲曲地破浪前行。

路的尽头,是一个曾经在35年前消失的村庄。

准确地说,在驻马店平原地区近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历史只有35年——35年前,几乎所有的村庄在几个小时之内消失殆尽。

洪水毫无商量地改写了这些,洪水是被人们构筑的大坝拦起来的,后来,成为人类的水墓。

一个众说纷纭的巨大伤亡数字,一个鲜被提及的惨祸。

1975年8月8日凌晨零时40分,河南驻马店地区板桥水库因特大暴雨引发溃坝,9县1镇东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范围内顿时一片汪洋。

35年前的8月8日凌晨,从路尽头这个叫魏湾的村庄以上十多公里处,死神起步开始旅行:以下百多公里的华中平原,在数亿立方米的溃坝之水覆盖之下,数不清的人们瞬间毙命。

死神傲慢而坚定,在东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范围内,杀戮所有的生物,人们被悉数淹没在高达十米的水舌之下——那是一个冰冷的夏天。

美国Discovery频道制作的“10 top techno-logical catastrophein the world”专题片,将此次溃坝事件列于首位,居于其后的是印度博帕尔化工厂泄毒事件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

他们披露说,溃坝造成的直接死亡,加上后续因缺粮、感染、传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共计24万多人。

前水利部长钱正英作序的《中国历史大洪水》一书则披露说,超过2.6万人死难。

1975年河南驻马店溃坝纪实

1975年河南驻马店溃坝纪实

1975年河南驻马店溃坝纪实世界最大水库垮坝惨剧真相作者:江华,喻尘来源:南方都市报·深度周刊来源日期:2010-8-11青纱帐里,汽车犹如一艘小船弯弯曲曲地破浪前行。

路的尽头,是一个曾经在35年前消失的村庄。

准确地说,在驻马店平原地区近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历史只有35年——35年前,几乎所有的村庄在几个小时之内消失殆尽。

洪水毫无商量地改写了这些,洪水是被人们构筑的大坝拦起来的,后来,成为人类的水墓。

一个众说纷纭的巨大伤亡数字,一个鲜被提及的惨祸。

1975年8月8日凌晨零时40分,河南驻马店地区板桥水库因特大暴雨引发溃坝,9县1镇东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范围内顿时一片汪洋。

35年前的8月8日凌晨,从路尽头这个叫魏湾的村庄以上十多公里处,死神起步开始旅行:以下百多公里的华中平原,在数亿立方米的溃坝之水覆盖之下,数不清的人们瞬间毙命。

死神傲慢而坚定,在东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范围内,杀戮所有的生物,人们被悉数淹没在高达十米的水舌之下——那是一个冰冷的夏天。

美国Discovery频道制作的“10 toptechno-logical catastrophe inthe world”专题片,将此次溃坝事件列于首位,居于其后的是印度博帕尔化工厂泄毒事件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

他们披露说,溃坝造成的直接死亡,加上后续因缺粮、感染、传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共计24万多人。

前水利部长钱正英作序的《中国历史大洪水》一书则披露说,超过2.6万人死难。

溃坝前奏那场史无前例的大雨1975年7月31日,福建晋江。

3号台风在太平洋上空形成。

1975年8月4日,该年度中国内地第3号台风(“7503号”台风)在福建晋江登陆。

台风没有像通常那样在陆地上迅速消失,却以罕见的强力,越江西,穿湖南,在常德附近突然转向,北渡长江直入中原腹地。

强烈低气压和南下的冷空气形成对峙,热低压从海洋携带的大量水汽,遭遇强冷空气,受到桐柏山、伏牛山组成的“喇叭口”地形的抬升,罕见的大暴雨形成。

1975年河南板桥水库溃坝事件

1975年河南板桥水库溃坝事件

上海辞书出版社的水利词典记载,板桥水库和石漫滩水库垮坝,死亡二万六千人·在由水利部组织和委托编写的中国水灾史一书中有一章节是关于1975年淮河洪水的,书中写道,1975年水库溃坝事件的死亡人数为2·6万人·但是同在这本书的前言中(执笔者:南京水文研究所骆承政)写道,1975年水库溃坝事件的死亡人数为85600·而这85600的数字又被淮河洪水一章在脚注种作为错误被指出·这就使人难以理解,为什么在同一本书内,关于同一个事故会有两个不同的数据,而其中一个又被作为错误被指出,而在编辑时却没有得到修正·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付主任魏廷铮说,事故死亡人数不可能超过万人。
8月7日19时30分,驻守在板桥水库的34450部队军内的通讯设备向上级部门发出特特急电称:“板桥水库水位急遽上升,情况十分危急,水面离坝顶只有1·3米,再下300毫米雨量水库就有垮坝危险!”仅仅7个小时后,8日零时20分,水库管理局第二次向上级部门发出特特急电,请求用飞机炸掉副溢洪道,确保大坝安全。
造成水库溃坝的原因有许多,有大气候的环境条件,有小气候的环境条件,有水库所在地区的地形条件,有水库设计中的错误等等,而最直接的原因是,是水库泄洪道的闸门锈死,不能被开启而造成失事,是一个由人为错误所造成灾难·
水库大坝是拦截水流的水工构物,在大坝后壅高水位,形成水库,用于调节水流,用于发电灌溉供水等·这种水利枢纽工程与人一样,不能只蓄不放·人要是只吃喝不拉撒,就会死亡·因此水利枢纽工程还包括泄水构筑物,用于渲泄洪水,以防洪水漫顶,避免水库大坝溃坝·而溢洪道是土石大坝的最主要的泄水构筑物·平时溢洪道的闸门是关闭的,只是发生洪水时,才将闸门打开,让洪水从溢洪道中流到下游,这样水库中的水位不会再升高,或是升高速度减缓,或是水位下降·这就取决入库的洪水流量和经溢洪道的排放流量的关系·入库的洪水流量大于溢洪道的排放流量,水库中的水位上升,入库的洪水流量越大,而溢洪道的排放流量越小,水库中的水位上升速度越快·反之,溢洪道的排放流量大于入库的洪水流量,水库中的水位下降·当溢洪道的排放流量等于入库的洪水流量时,水库中的水位不变·

亲历者的河南板桥水库溃坝记忆

亲历者的河南板桥水库溃坝记忆

亲历者的河南板桥水库溃坝记忆作者:张静来源:《百姓生活》2013年第01期1975年8月8日凌晨,河南省板桥水库垮坝造成特大洪水灾害,7亿立方米的洪水使驻马店地区在短短数小时内变成一片汪洋,1015万人受灾,超过2.6万人死难,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世界罕见的暴雨洪水河南驻马店地区位于河南中南部,自古以来一直是旱涝灾害多发地。

板桥水库是在淮河治理初期的1951年修成的,在“大跃进”的推动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驻马店地区新建了大中小型水库共200多座。

原板桥水库水电站负责人范世德说:“当时修水库都是老百姓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垒起来的,国家经济水平有限,主要投资就是输水洞和机电设备。

”受当年3号台风影响,1975年8月5日至8日驻马店地区普降暴雨,暴雨中心就在板桥水库和石漫滩水库附近的村庄,3天降雨量达1605.3毫米,6小时降雨量更达到830.1毫米,创世界纪录。

魏湾村村民肖庆明回忆:“雷声始终在头顶打转,脸盆拿到外面接水,一伸出去马上缩回来就是满满一盆,麻雀大小的鸟都被雨水活活砸死了。

”板桥水库最大入库流量为1.3万立方米每秒,短短3天时间就有近7亿立方米的水流进板桥水库。

7日夜,板桥水库水位迅速上涨并漫过防浪堤,8日凌晨1时30分大坝被冲垮,7亿立方米的水如千军万马扫荡下游地区,河南省受灾耕地面积1780万亩。

冲垮大、中型水库各一座,小型水库24座,大小河道决口842处。

时任驻马店地区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副指挥长兼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的孔繁斌亲历了那场劫难,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收集“75·8”的相关资料。

经过多年研究,他总结出板桥水库垮坝事件在世界水库垮坝史上的罕见程度:6个小时降雨量世界第一,垮坝水库规模(当时)世界第一,在同一时间水库垮坝数量世界第一,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也是破纪录的。

垮坝带来的灾难1951年修成后的板桥水库,在1956年又进行了扩建加固。

坝型为黏土心墙坝,总库容4.92亿立方米,防浪墙顶高程117.64米,主溢洪道有4孔弧形闸门,设计最大泄量1742立方米每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薄山水库战胜1975年特大洪水
2009年04月12日
薄山水库位于河南省石角山县汝河支流臻头河上,下游距京广铁路13公里,控制流域面积575平方公里。

水库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发电,与板桥、宿鸭湖水库联合运用,可以控制汝河一般洪水。

设计灌溉面积35万亩,实灌13万亩。

结合灌溉发电,装机2000千瓦。

薄山水库防洪标准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水位117.24米,相应库容2.92亿立方米。

千年一遇洪水校核,水位121.84米,相应库容4亿立方米。

汛期限制水位108.1米,相应库容l.47亿立方米。

大坝为黏土心墙砂壳坝,设计坝顶高程122.34米,实际高程122.15米.最大坝高40.75米,坝长511米,防浪墙高l米。

溢洪道为明渠,长450米,底部高程为115.59米,底宽50米,最大泄水量1183立方米每秒。

输水洞内径3.5米,最大泄水量117立方米每秒。

基础地质为云母片岩,夹杂少量石英岩,未做护砌工程。

薄山水库建成以来,经过1969年最高水位116.1米的考验,运用基本正常,唯输水道出口消力池有局部冲毁。

一、暴雨洪水情况
1975年8月上旬,洪汝河流域和沙、澧、唐白河上游普降特大暴雨。

薄山水库上游暴雨集中在5、6、7日3天。

一天平均降雨量533.5毫米,3天平均降雨量815.8毫米,分别为l956年水库扩建工程设计千年一遇雨量的1.3倍和l.6倍。

稀遇暴雨形成了特大洪水。

8月7日22时最大进库洪峰流量10200立方米每秒,为1956年水库扩建工程设计千年一遇洪峰流量的2倍。

一天洪水总量2.79亿立方米,3天洪水总量4.25亿立方米,分别为1965年水文复核资料千年一遇的l.6倍和l.8倍。

水库上游竹沟水库(库容l500万立方米)7日22时垮坝,加大了洪峰流量,增加了水库防洪负担。

降雨前,8月5日16时库水位102.1米,低于汛限水位6米;7日零时,水位上升到108.38米,超过了限制水位0.28米。

l6时上涨到113.12米。

l9时溢洪道开始滥洪。

20时水位涨到117.3米达到设计水位。

21时输水洞开始泄洪,但库水位仍以每小时上升1米的速度猛涨。

8日1时水位121.94米,超过校核水位0.1米。

3时最高水位达到122.75米,超过坝顶0.6米,距防浪墙顶仅0.4米。

溢洪道泄量l470立方米每秒,输水洞泄量129立方米每秒,库水位缓慢下降。

至12时水位降至校核水位以下,超过校核水位的时间,持续l2个小时。

10日24时水位降到设计水位,超过设计水位时间持续76个小时。

二、抗洪抢险
8月5日降雨后,水库党支部立即召开了扩大会议,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大型水库万万不能出事”的指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7日展,水库管理局召开了职工大会,紧急动员全体职工和家属,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斗争,为战胜这次洪水做了积极准备。

7日15时,水位猛涨,超过限制水位5.1米,在紧张的抗洪斗争中,18时电话线路中断。

根据雨情水情变化,决定输水洞开闸泄洪,当时由于降雨很大,电站进水,电源中断,水库党支部一方面组织职工抢救电站设备,一方面利用备用电源柴油发电,保证了闸门启闭用电和大坝照明。

同时水库与驻军舟桥连取得联系,由水库和部队负责同志组成了临时抗洪防汛指挥所。

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水库管理职工和附近林场职工,冒着狂风暴雨,奋不顾身,顽强地战斗在大坝上。

8时3时水位超过坝顶0.6米,距防浪墙顶仅0.4米,浪花翻过防浪墙顶,部分防浪墙发生漏水。

在这危急时刻,共产党员、水库管理组组长韩成章同志,表示“人在大坝在.誓与水库共存亡”,有的同志跳进水里,有的同志拿来自己的被子、衣服,堵塞防浪墙漏水,与洪水进行了顽强的搏斗。

为了确保水库下游群众安全,在抗洪抢险的同时,按照汛前规定的信号,先后3次放火、鸣枪发出警报,通知下游群众转移,并先后3次派人冒着狂风暴雨,连夜涉水绕道5公里,到任店公社通报情况和告急。

8日早,武汉炮兵某部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要拼命保住薄山水库”的命令,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水库。

驻马店地委、确山县委负责同志,也同时赶到水库。

当即成立了水库抗洪抢险指挥部,决定立即加高大坝,开宽滥洪道和在大坝背永坡铺盖帆布防冲。

当天上午开始加高大坝,军民2000人,奋战40小时,取土17000包,把长511米的大坝。

加高了l.5米(底宽2米,顶宽l.5米),终于战胜了这次特大洪水,保住了水库和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