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和压强》专题复习
压力和压强专题练习

压力和压强专题练习一、填空题1.如图1所示,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G,重6N,受竖直向上作用力F是20N时能静止在天花墙面上.则正方体对墙的压力是_______N,压强是_______Pa.2.压强是用来表示_______的物理量.10Cm深的水处,水的压强约是_______Pa,其意义是_______.3.在高为20cm的容器中,倒满某种液体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是1960 Pa,则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kg/m3.4.一块砖重24N,三边长分别为20cm,10cm,5cm.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最大压强是_______Pa.若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后,则剩余半块砖对地面压强是_______Pa.5.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正方体实心物体A、B.已知物A边长是物B边长的3倍,则当它们都放在同一水平面上时,对水平面的压力之比F A:F B=_______;对水平面的压强之比p A:p B_______.若A、B两物如图2叠放在水平面上,则B物对A物的压力F B与A物对水平面的压力F B之比是_______;B物对A物的压强p B与A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 A之比是_______.6.质量为300g的水倒入底面积为20cm2的容器中,水深20cm,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如图3所示.不计容器自身质量,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_______N,压强是_______Pa;容器对地面的压力是_______N,压强是_______Pa.(g=10N/kg)7.船闸是利用了_______原理.8.人很难通过松软的沼泽地而坦克却能通过,这是利用其履带_______而达到减小压强的目的.9.两个物体A、B,各自重力之比是5:3,置于同一水平面时,对水平面产生压强之比是2:3,则它们与水平面的接触面积之比是_______.10.在如图4的圆台型容器中倒入质量m的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产生压强P。
现要使液体对容器底产生压强为2p,则向容器内应再倒入同种液体质量_______m(填大于、小于、等于).二、选择题11.关于压力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就是重力.B.压力大小等于重力,但产生原因不同.C.压力大小与重力没有必然联系.D.压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12.边长为5cm的正方体重4N,放在宽为1cm的长木板上,则木板所受的压强是 [ ]A.0.8 Pa.B.8000Pa.C.1600Pa.D.无法确定.13.超大型运输卡车,轮胎有数十个,这样的目的是为了 [ ]A.增大压强.B.增大压力.C.增大受力面积.D.以上说法都不对。
科学中考复习——物理专题六 压力和压强

科学中考复习——物理专题六压力与压强题型一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例1】在学习压强的知识时,几位同学想利用老师准备的如图所示的器材: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②海绵、③砝码④木板、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⑥装有沙的容器等器材进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
(1)实验时,为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你选择图中实验器材是__ _(填序号);通过观察__ 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小明与小华的意见产生了分歧。
小明认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小华认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他们选择图中①③⑥三个器材进行相关实验。
请你写出实验步骤。
第一:__ _;第二;_ __.通过比较观察的实验现象小华认为小明的观点是正确的。
跟踪训练1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刚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也运用于以下___ (选填“A“、“B”或“C”)实验中。
A. 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B. 当电压一定时,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C. 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比较电磁铁磁性的强弱(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压力一定时,__ 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对比甲、丁两图,小刚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
你认为他的观点_ __(选填“正确”或“错误”),并说明理由:___ 。
题型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例2】现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将其下端蒙上橡皮膜。
描述橡皮膜外表面在以下不同情境中的形状变化。
(1)向管内缓缓注水,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
随着加入的水量增多,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__ 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将注入水后的玻璃管放人装有水的水槽中,慢慢向下移动型如图所示的位置,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__ 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初中物理总复习6(压力和压强)

初中物理总复习---压力和压强※知识互联网※复习导航1.重要概念和公式 (1)压力 (2)压强SF p(3)液体压强的特点(3)液体压强公式p=ρgh (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基本物理方法(1)控制变量法:在研究固体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在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时均采用了控制变量法.(2)建立模型法:在液体中抽出一段竖直的圆柱状液体作为一个模型,根据压强的定义式推导的液体压强公式. 3.易错易混淆的问题 (1)压力和和重力.(2)流体的压力与固体压力.※考点聚焦压力和压强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中考题中压力和压强部分的题型较广,填空、选择、说理、计算均有.除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大气压要求“认识”和“能用”之外,其它知识点均为“了解”、“知道”等级.在今后中考中涉及生产、生活实际应用问题及探究创新题将会逐渐增多.※例题评析【例1】(05河北)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唤运动实现的.当胸廓容积扩大时,其内压强与大气压的关系是………( ) A .大于大气压 B .等于大气压 C .小于大气压D .先大于大气压,后小于大气压【分析】一支被堵住出口的注射器,要将活塞抽出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针筒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密闭气体的体积增大时,内部气压将减小”.因此吸气时,胸廓容积扩大,肺内部气压减小,大气压把空气压入肺中. 【解答】C【点评】密闭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温度和体积关系,教材中虽然没有特点要求,但在许多现象中都体现出来.如“用吸管吸饮料”,“用气筒打气要用力”,“吸钢笔水”等现象解释中,既涉及“大气压存在压强”,也涉及“密闭气体的体积变大(或变小)时,气体压强变小(或变大)”知识点.在有些现象中还涉及“密闭气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时,气体压强增大(减小)”的知识点.如“高压锅”内气压为什么能升高、“瓶吞鸡蛋”现象、“拨火罐”、“夏天,自行车胎气太足会爆胎”等.如果掌握这个知识,对一些现象准确地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例2】骆驼的体重比马大不了1倍,而它的脚掌面积是马蹄面积的3倍,这为“沙漠之舟”提供了什么便利条件?大气压强 液体压强压力压强 固体压强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应用 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应用应用产生原因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大气压的测量 气压计【分析】这是应用压强公式的说理题,骆驼对地面的压强小是回答问题的关键.【解答】骆驼和马在沙漠上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F/S=G/S.虽然骆驼对沙地的压力比马大,但是骆驼的脚掌面积比马蹄面积大得更多,所以骆驼对沙地的压强比马对深深地的压强要小.在沙地行走时,骆驼下陷浅,行走比马更方便.【点评】本题充分体现了知识重在应用的特点,并且还能够考查同学们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例3】(05常州)湖北神农架科学考察队在丛林深处松软平整的泥地上发现“野人”行走时留下的新鲜脚印,队员小明用方格纸描下了“野人”的脚印,如图6-1所示,并测出脚印深2cm.已知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是3cm,则“野人”每只脚的面积为cm2(不满一格的以半格计).一般情况下,人的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照此推算“野人”身高大约为m.为了估测“野人”的质量,小明从背包中拿出一个边长为5cm 的正方体铝块,放在“野人”脚印旁的平地上,并在铝块上面加岩石块,当铝块陷入泥中的深度也为2cm时,用测力计测出铝块和岩石块的总重为65N,据此小明算出“野人”的质量为kg.(取g=10N/kg)【分析】用方格纸测不规则形状的面积,可以较方便快速.测量时,可以算出脚印部分整小格数,数出不够整小格数,并折算成整小格数.也可以先算出脚印所在区域的矩形面积内整小格数,再数出该矩形区域空白处的整小格数和不够整小格数.第二种方法较容易数出空白处的整格数和不足整格数.脚印所在区域的矩形面积中,总的小方格数是6格×10=60格;空白处整小格数是7格,半格数24格(折算成整小格数是12小格),脚印占有效格数是60格-(7格+12格)=41格,面积是41格×9cm2=369cm2.脚印的长约9格,身高=9格×3cm/格×7=1.89m(取1.9m也可以).对于“野人”的质量测量,可通过F=p.s算出“野人”对地面的压力得到重力,算得质量.“野人”对地面的压强测量,可以利用“现场同样的土质条件下,泥土被压下深度相同,泥土受到的压强相同.”将正方体铝块放在脚印旁的泥土上,在上面加放重物,直到铝块压入泥土中的深度与脚印深度相同,算出此时铝块对泥土的压强.【解答】脚印的面积是369 cm2,身高大约1.89m,质量约95.9kg(也可取96.2kg)【点评】“取样”的铝块与“野人”对泥土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利用这个等量代换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何找出不同物体、不同问题之间内在的等效(量)关系,需要在学习、练习中特别关注和有心积累.【例4】(04南京)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6-2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甲、p乙.则它们的关系是……………()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确定【分析】由题中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可知杯底处甲、乙两种液体的深度相同.由控制变量法,在深度相同的前提条件下,要比较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只需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密度大的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就大.因为A、B两球完全相同,所以它们的密度也相同.再结合物体的浮沉条件,当ρ物<ρ液时,物体上浮,最终漂浮;当ρ物=ρ液时,物体悬浮;可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所以p甲>p乙.图6-1【解答】B【点评】这是一道将液体压强与浮力相整合的选择题.它体现了中考题的一个走向——经后的中考题从单纯地考压力和压强的知识,转向侧重于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例5】(长沙)两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它们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1>ρ2,若这两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则……………………()A.F1= F2B.F1< F2C.F1>F2D.不能确定【分析】实心正方体边长为L,它的重力G=mg=ρL3g.当它放在水平面上时,对水平面的压力F=G=mg=ρL3g,对水平面的压强p=F/S=G/L2=ρgL.由题意知p1>p2,得ρ1g L1=ρ2g L2.因为ρ1>ρ2,所以L1>L2.F=p.S=p.L2.p1=p2,L1<L2所以F1< F2.【解答】B【例6】(苏州)已知人体的密度与水相近,若将人体近似看作为一个圆柱体,由此可估算出身高为1.7m的人直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Pa.【分析】设实心圆柱体密度为ρ,横截面积S,高h.圆柱体重力G=ρShg对地面压力F=G=ρShg对地面的压强p= F/S=G/S=ρgh若人体密度与水相近,近似看作圆柱体.则人对地面压强p =ρgh=1×103kg/m×10N/kg ×1.7m=1.7×104Pa.【解答】1.7×104【点评】实心柱形固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可以用计算p =ρgh. 估计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还可以:估计人的重力G=600N.脚对地面的面积S=250cm2.直立站在地面上时,p= F/S=G/S=600N/(2×250×10-4 cm2)≈1.2×104Pa.这个估计值与上面计算数据的数量级相同.在没有相关数据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方法估算.※创新考题【例1】(04聊城)用密闭性较好的茶杯装大半杯热水,拧紧杯盖,过较长一段时间后,杯盖会很难拧下来.(1)简要回答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2)请设计两种打开杯盖的方法,并说出每方法用到的物理原理.(不能损坏杯子)(3)根据这个现象,请你提出两个问题:问题一:?问题二:?【分析】(1)要回答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首先要清楚这是什么现象.杯盖拧不开,说明杯盖与杯子间摩擦力太大(准确表达是最大静摩擦力太大).盖与杯之间的粗糙程度并不会改变,只能是盖子受到的压力增大,造成摩擦力增大.增大的压力来源于杯内外的气压差.当“杯中装入大半杯热水”,杯中有较多的高温水蒸气;“拧紧杯盖”后,瓶内气体被封闭;“过较长一段时间”的结果是“杯中水和气体温度降低”,“杯中气体中的部分水蒸气液化”,造成“杯内气压减小”,形成杯内外气压差.(2)既然盖与杯之间摩擦力增大,打开盖的方法有:①通过增大握力增大手与盖之间的摩擦力,也可以在手与杯之间垫东西增大手与杯接触面粗糙程度;②可以升高杯中水和热气的温度,增大杯中气体压强,减小杯内外气压差,减小盖与杯之间的压力,从而减小盖与杯之间的摩擦力.(3)可以从产生这个现象的“条件”提问;可以从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提问;可以从打开盖子的“措施(办法)”提问.【解答】AB 甲乙图6-2(1)杯内温度降低,同时部分水蒸气液化,致使杯内上方空气压强减小,小于外部大气压.(2)举例:①垫上毛巾,用力拧;增大手与瓶之间的摩擦力.②将杯子放到热水中烫一段时间,再用力拧盖;增大内部气压.③将布条紧绕在杯盖上,增大动力臂,将杯盖转下来;利用杠杆原理(或答轮轴原理).(3)问题一:杯中装满水,会有这个现象吗?问题二:杯中装冷水会有这个现象吗?问题三:如果盖子没拧紧会有这个现象吗?问题四:杯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吗?问题五:盖子能否拧开决定于什么?问题六:为什么用热水烫杯子就可以拧开盖子?问题七:为什么在杯底用力拍打几下就能打开盖子?【点评】本题涉及最大静摩擦力,初中不要求掌握,可以模糊处理;涉及密闭气体压强与气体温度关系(密闭气体,温度越高,气压越大).对于问题七的解释,可以理解为“用力拍打底部几下”,盖子受到冲击力,使盖子产生振动.虽然盖子振动很微小,但造成盖子松动,密闭性变差,压力差减小.【例2】(芜湖)有的跑车在尾部设计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它的上表面平直,底部呈弧形凸起,相当于一个倒置的翅膀,这主要是为了让跑车高速行驶时,车轮能更好地抓紧地面.请解释其中的道理.【分析】当空气高速从左向右经过“气流偏导器”时,它的下方气流速度比上方大.根据“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原理,流过“气流偏导器”的空气产生向下的压力差.这样汽车就会受到向下的压力,车轮对地面的压力增大,“能更好地抓紧地面”,防止高速行驶时,车有一种“飘”的感觉.【解答】空气高速流过“气流偏导器”时,上方的气流速度小,下方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过“气流偏导器”的空气对“气流偏导器”产生向下的压力差.使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增大,车轮与地面贴得更紧.【点评】对流体现象,注意分析物体形状,分析流速快慢(凸部流速快,窄处流速快),得到压力差的方向.※单元达标验收训练一、填空题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时要设法增大压强,有时又要设法减小压强,例如:菜刀磨得很快是为了增大压强;则是为了减小压强.2.一块长方体橡皮,重为0.3N,侧放于水平桌面上时,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10-3m2,如图6-3所示.它对桌面的压强是Pa.若沿ab方向竖直向下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橡皮的密度(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3.把钢笔水吸入笔囊中是利用了的作用.4.化学实验室里常用的水流抽气机的结构如图6-4所示.使用时让自来水流入具有内置喷口的T型玻璃管内.由于水流的作用,喷口A处气流的速度将________(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A处气体的压强将_________(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从而使喷口A处的气体和抽气容器内的气体之间产生压力差,以达到抽气的目的.5.如图6-5为U形管压强计的示意图.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某种液体中慢慢下移时,两管中液面高度差逐渐增大,这说明;将金属盒停在某一深图6-3图6-4度,并改变金属盒膜朝向时,两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这表明在同一深度处 . 6. 2005年5月22日,中国重测珠峰高度的登山队队员成功登上了珠峰的顶峰.据权威科学家预测,此次测量结果将高于以前所知的珠峰高度8848.13 (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在此顶峰高处,与山脚下相比气压将明显 (选填:增大或减小). 二、选择题 7.如图6-6,展示了日常生活或生产技术中的四种情境,其中哪种情境运用了增大压强的知识?……………………………( )8.如图 6-7所示,下列有关实验结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说明液体对容器的底部有压强B.乙图说明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C.丙图说明同一物体被举得越高,它的势能越大D.丁图说明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种液体,各部分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相平的9.如图6-8,两个形状、大小、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1和2,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力F 或压强p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 1=F 2 B.F 1>F 2 C.p 1=p 2D.p 1>p 210.如图6-9是飞机机翼的截面图,当飞机水平飞行时………………………( ) A.机翼下方空气速度大,压强小 B.机翼下方空气速度大,压强大 C.机翼上方空气速度大,压强大D.机翼上方空气速度大,压强小1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A .自来水笔吸墨水 B .用吸管吸饮料C .活塞式抽水机抽水D .高压锅煮饭 12.下面所列动物的特征中能够增大压强的是……………………………………( )A .小狗有尖尖的牙齿B .蜈蚣腹部有许多足C .泥鳅体表有一层滑粘的液体D .蛇的体表覆盖粗糙的鳞片13.一个小孩在结冰的河面上玩耍,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他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 .站立不动B .马上改为单脚站立C .赶快跑开,远离脚下的冰D .立即趴在冰面上并向岸力挪动14.将一个质量为2kg 、底面积为0.05m 2的长方体平放在某一水平桌面中央,水平桌面滑雪细线分割 肥 皂 螺丝连接工 件 拖拉机螺母、垫片A BDC 图6-6图6-8 图6-9图 6-7的面积为0.8m2,则长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取g=10N/kg)………………()A.2.5Pa B.25PaC.40PaD.400Pa15.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是……………………………………()A.潜水员潜入水下越深,所受水的压强越大B.盖在杯口的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出C.水从高处流下,形成瀑布D.在三峡大坝旁修建大型船闸16.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行走自如B.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杆,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C.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D.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是因为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三、实验探究题17.为精确测量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的高度,2005年中国科学院组织科考队利用现代测量技术对喜马拉雅山主峰峰顶进行重新测量.测量考察中,科考队员们戴着墨镜,身穿防寒羽绒服,背着氧气瓶,手拿尖头冰镐,脚蹬防滑靴.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5月下旬完成了测量任务.根据以上情景,请你提出两个问题,并从物理学角度加以简答.例:问题:科考队员为什么要使用尖头的冰镐?简答:使用尖头冰镐,可以增大对封冻雪地的压强. 问题1:简答:问题2:简答:18.拿一个空铁皮罐,放少许水,罐口敞开,放在火上加热,水烧开后,小心地将铁皮罐罐口用盖子盖紧,放入盆内,然后用冷水浇铁皮罐。
压力和压强(复习课)

固体表面受力分析
压力定义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 力,其方向垂直于物体的 接触面。
压强定义
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的大 小,即压强是压力的作用 效果。
受力分析
对固体表面进行受力分析, 确定压力的方向和大小。
固体内部应力计算
应力定义
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因外力作用而产生的相互作用的力。
应力计算
根据物体内部的受力情况,计算各点的应力大小和方向。
压力和压强复习课
目录
• 压力与压强基本概念 • 液体中压力与压强 • 气体中压力与压强 • 固体中压力与压强 • 压力和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 实验:测量大气压强
01 压力与压强基本概念
压力定义及单位
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 单位面积上的力,其 方向与受力面垂直。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 力面积和压力大小有 关。
伯努利方程
描述气体在稳定流动时,各截面 上的压强、速度和高度之间的关
系,即$frac{p}{rho} + frac{v^2}{2} + gz = const$。
气体内部压强分布规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等温变化
$pV = nRT$,其中$p$为气体压强,$V$为 气体体积,$n$为气体物质的量,$R$为通用 气体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
1. 实验误差来源
在实验中,误差可能来源于测量工具的精度、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的波动以及人为 操作等因素。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采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控制环境因素以及提高操 作规范性等方法。
2. 大气压强的变化
大气压强会受到海拔高度、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大气 压强会降低;在气候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如风暴、雨雪等),大气压强也会发生变化。因 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大气压强的影响。
完整版)压强专题复习

完整版)压强专题复习压强的大小为多少?(答案:50 N/cm2)4.一个质量为10 kg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它的底面积为200 cm2,求它对水平面的压强。
(答案:0.5 N/cm2)5.一个人体重为600 N,脚掌面积为200 cm2,求他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3 N/cm2)三)解题思路:1、理解压力和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注意单位的统一,特别是在计算压强时,单位要转换为N/cm2.3、注意影响压强大小的两个因素:压力和受力面积。
在判断压强大小时,两个因素必须同时考虑。
4、对于特殊情况,如放在水平面上的直柱体,可以直接利用公式p=ρgh计算压强大小。
5、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注意精度和单位的统一。
二、液体压强液体压强公式P=ρgh中,h表示液体的深度,即液体中某一点到达自由液面的垂直距离。
不同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与液体重力的关系如下:F=G液: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重力F<G液:底部受到的压力小于液体重力F>G液: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液体重力固体和液体在计算压力、压强顺序上不同(一般以不规则的为载体):计算固体产生的压力和压强(一般物体在水平面上),一般是先求压力(压力容易计算F=G),再求压强;计算液体产生的压力和压强,一般先求压强(液体压强容易计算P液=ρ液gh),再求压力(F=p液s)。
一、定量判断压强:1.如图11,甲、乙两相同的试管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液面相平,试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是相等的,故选B.p甲=p 乙。
2.一个密封的圆台状,放在水平面上,内装满水,若把它倒置,则水对内底面的作用情况是()。
答案为C.压强增大,压力增大。
倒置后,水面高度不变,但是液体重力方向改变,导致底部受到的压力增大。
3.三个分别用铜、铁、铝制成的圆柱体,它们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把它们都竖放在水平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的大小是()。
答案为C.铝圆柱体最大。
压力和压强复习

请找出图片中应用到的科学知识
压强
要点再现:
一、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反映了压力的效果
压强的计算公式:
F P= S 其中: F — 压力;单位:牛
S — 受力面积;单位:米2
P — 压强;单位: 牛/米2有 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帕斯卡
运用于生活
我国北方寒冷冬季的一天早晨,一个小孩在河边玩耍,这时他 发现河面上结了一层冰,他就试着走了几步,觉得很好玩,因为平 常是不可能走到河中去的,他非常想走到河的对岸去看看,可没想 到只走了五六米远, “咯嚓”一声,小孩压破薄冰,落入水中。
(2)思考:从节约能源方面考虑,我们能否在安全阀
上加上砧板或其他比较重的物体,不让其气体逃出?
(3)测得家中高压锅出气孔的直径为4mm,压在出气孔上的安 全阀的质量为80g。通过计算并对照图像说明利用这种高压锅 烧水时,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假若要把这种高压锅向西藏 地区销售,你认为需要做哪方面的改进,如何改进?
由图像可得锅内最高温度大约为115℃. 若要把这种锅向西藏地区销售,由于西藏大气压较小
,要使锅内最高温度仍为115℃,锅内外压强差变大, 应适当提高锅的承压能力,
• 唐朝大诗人杜甫的名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第 一句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请 你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一下。
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 它省时高效,深受消费者欢迎。以下是某实验室测得水的压强与沸点的数 据。
家庭科学
(1)请在学生练习卷上作出此高压锅的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图象。
此时一个骑车的青年见此情景立即将自行车往马路边一丢, 三步并作两步跑到河边……
比一比: A、B、C 谁的压强大?为什么? B 和 D 谁的压强大?为什么? P1 P2 P3 谁的压强大?为什么?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新压力与压强

2017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压力与压强 知识点一:认识压力1、请你画出图1-3各图中木块对表面的作用力的示意图,所画的力的示意图有什么共同点图1 图2 图3 图4 总结: 1 叫做压力; 2压力的方向总是与被压物体的表面垂直并指向被压物体; 3图1-3中,图 与重力有关,图 与重力无关;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 重力大于、小于、等于;4由图4可知,压力作用在物体表面上,能使物体发生 ;2、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压力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B 、压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同C 、压力的大小与重力的大小相等D 、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3、物体重3N,力F 为2N,物体放置情况和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在图中各受力面受到的压力为1N 的是A 、B 、C 、D 、知识点二: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学生拿出一端削尖的铅笔,用两手的食指压住铅笔的两端,体验一下两手指的感觉通过观察与体验,你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猜想:当受力面积相同时,___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__ 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作了如图12所示的三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的 ,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比较 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 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你认为100N 的压力作用在0.5m 2的沙地上,与40N 的压力作用在0.2m 2的沙地上,哪个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 理由是 ;知识点三:认识压强与压强的计算1、压强的概念1物理学上用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2叫做压强;3压强的公式:其中:F 表示 ,单位是: ;S 表示 ,单位是: ;压强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 ;帕是一个很小的单位,1Pa=1N/m 2,一张报纸平摊在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强为帕;2、一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一只鞋底的面积是250cm 2,请计算出1该同学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2该同学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3、如图所示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砖,沿竖直方向见图中虚线截去一半,则剩下的半块砖与原来整块砖相比A : 对地面的压强不变;B : 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FF F压强= , P=C:砖的密度减小一半; D:砖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不变;4、利用体重计和方格纸测量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小明同学的质量为50kg,他的一只平底鞋放在方格纸上描绘出的形状如图5所示,已知每个方格都是边长为2cm的正方形,数一下鞋底覆盖的方格数凡不满一格的都计为半格,可算出这只鞋底的面积约为_______cm2,小明穿上这双鞋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_________N,以此可以估算出双脚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Pa.知识点四: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1、从公式看,压强的大小既跟压力F有关,又跟受力面积S有关,换言之,决定压强大小的因素有两个:压力F 和受力面积S;受用控制变量法的观点来思考;当F的大小一定,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当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大压强越大;压力越小压强越小;根据以上分析:①减小压强的方法:保持受力面积不变时, ;保持压力不变时, ;或者减小压力的同时受力面积;②增大压强的办法:保持受力面积不变时, ;保持压力不变时, ;或者既增大压力,又受力面积;2、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情况下要设法减小压强,有些情况下又要设法增大压强;1、请举出在压力不变情况下,设法减小压强的两个实例;示例:书包带做得较宽; ;2、请举出在压力不变情况下,设法增大压强的两个实例;示例:缝纫机的缝衣针磨得很尖; ;3、图1所示的各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 B C D4、以下实例中,用增大压强的办法更好工作的是A、大型拖拉机安装履带B、将菜刀磨得很锋利C、滑雪时穿滑雪板D、骆驼长着大脚掌5、小明在下列情况中,对支承面压强最大的是A、双脚站立在地面上不动时B、在走路时C、靠坐在沙发上时D、平躺在席梦丝软床上时巩固练习:1、如图7所示,是两位同学值日时用的圆柱形桶甲和底小口大的桶乙,两桶质量相同,上口面积相同,装相同质量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关于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和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水桶对地面压强大 B.乙水桶对地面压强大C.甲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大 D.乙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大2、下列事例中能够增大压强的措施是A.铁轨铺在枕木上 B.书包背带做得宽一些 C.载重汽车多用几个轮子D.木桩的下端削成尖形3、锥子的尖端越尖,越容易扎进物体里,这是因为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减小了_______,增大了_______的缘故;4、一只重为12000牛的骆驼,四只脚掌的总面积为0.1米2,则它站立时的压强是帕;5、下列事例中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或减小压强的1刀的刃口磨得很薄方法:2铁轨总是铺在枕木上方法:3拧螺丝时,在螺母下面加一个较大的垫圈方法:6、用磨利的刀容易切菜,这是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__压强的;为了在松软土地上行驶自如,推土机上安装有两条宽履带,这是用为了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__压强的;7、用30N的力提一个重50N的物体,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是A.20N B、30N C、50N D、80N8、某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到的压力; 2钉帽受到的压强; 3墙壁受到的压强;4、一支铅笔尖的面积是0.5mm2,尾部的面积是0.4cm2,两手指用4N的力相向压住铅笔时,两手指受到的压强各是多少5、红军长征过草地时,某沼泽地能承受的压强约为×103Pa,一红军小战士的体重为360N,他至少要用面积为多大的木版铺在地上才能安全地通过沼泽地6、一辆坦克的质量为20t,每条履带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m2问:坦克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7、有一块质量为 2.7kg的正方体铝块,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力和压强各是多少8、底面积为10m2 ,高为20cm的粗细均匀的实心铝柱体,竖直地放在面积为1CM2的水平桌面上,求铝柱对水平桌面产生的最小压强;9、如图,用100N的水平力将重9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上,物体和墙壁的接触面积为0.01m2 ,则物体对墙壁的压强是多少10、11、压力、压强基础练习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电视机,受到彼此平衡的力是A.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B.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C.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D.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2下列做法中,能够减小压强的是A.把书包带做得宽些 B.软包装饮料的吸管有一端被削尖C.刀钝了用磨刀石磨一磨 D.将水平地面上的长方体砖由平放改为竖放3以下实例中,用增大压强的办法更好工作的是A.大型拖拉机安装履带 B.将菜刀磨得很锋利 C.滑雪时穿滑雪板 D.骆驼长着大脚掌4小明在下列情况中,对支承面压强最大的是A.双脚站立在地面上不动时 B.在走路时 C.靠坐在沙发上时 D.平躺在席梦丝软床上时5下面所列动物的特征中能够增大压强的是A.小狗有尖尖的牙齿B.蜈蚣腹部有许多足C.泥鳅体表有一层滑粘的液体D.蛇的体表覆盖粗糙的鳞片6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动物身上的各种器官不断地完善,以适应生存的环境;我们所了解的以下事例中,有减小压强功能的是A.号称"森林医生"的啄木鸟,长有细长而又坚硬的尖喙,便于啄开树皮B.人口腔里的牙齿根据咀嚼功能的不同,分出了切牙、尖牙等C.骆驼的体重比马的体重大不了一倍,脚掌面积是马蹄的三倍D.大象长有两个大大的耳朵,不仅可以发挥听觉功能,还能用于散热7如图所示的鞋底、轮胎上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主要是为了A.增大受力面积,减少压强B.减少受力面积,增大压强C.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D.增强产品的美观8某同学在水平道路上骑自行车,当车胎发生慢漏气时,车胎对地面的压强将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不好确定.9如图所示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砖,沿竖直方向见图中虚线截去一半,则剩下的半块砖与原来整块砖相比A. 对地面的压强不变B. 对地面的压力不变C. 砖的密度减小一半D. 砖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不变10如图,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A向右移动一点不落地,则物体A对桌面的A.压力和压强都不变B.压力不变,压强变大C.压力变大,压强不变D.压力和压强都变大11一位中学生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A.1.2×103帕帕帕帕12一本九年义务教育初三年级物理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将它平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大约为500cm2,静止时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A.6Pa B.60Pa C.200Pa D.600Pa13 如图是小敏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的固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象;如果用上述两种物质做成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放在水平面上,则根据图象可知,甲、乙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之比为甲∶P乙=8∶1 甲∶P乙=4∶1甲∶P乙=2∶1 甲∶P乙=1∶114将一个质量为2kg、底面积为0.05m2的长方体平放在某一水平桌面中央,水平桌面的面积为0.8m2,则长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取g=10N/kgA.2.5 Pa Pa Pa15一只底面积为S的箱子,当放在面积为2S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时,箱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当放在面积为S/2的水平凳面上时凳面被箱子全部盖住,箱子对凳面的压强 A.0.5P16质量相同的三个正方体块,A为铜块,B为铁块,C为铝块,ρ铜>ρ铁>ρ铝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 A. PA=PB=PC <PB<PC C. PA>PB>PC D.无法判断17用相同材料,相同质量的物质做成实心的长方体,球体和圆锥体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若三个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甲,F乙,F丙及ρ甲,ρ乙,ρ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丙>F甲>F乙甲=P乙=P丙 C.ρ乙>ρ甲>ρ丙 D.ρ丙>ρ甲>ρ乙18一封闭容器装满水后,静止放在水平面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对桌面产生的压力与压强分别为F1、P1;当把容器倒放在桌面上如图乙所示,静止时对桌面产生的压力与压强分别为F2、P2.则=F2,P1>P2 =F2,P1<2 C>F2,P1=P2 <F2,P1=P219铜、铁两个圆柱体的高度相等,铜的底面积大于铁的底面积,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比较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则A.铜柱对地面的压强大B.铁柱对地面的压强大C.铜、铁柱对地面的压强一样大D.无法判定20两正方体实心金属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3,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2∶3,则两金属的密度之比是 A. 4:9 :4 C.1:2 :121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乙密度之比是1∶2,则甲、乙的底面积之比是∶2 ∶1 ∶4 ∶122两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它们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1>ρ2,若这两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则 A. F1=F2 B .F1<F2 C. F1>F2 D.无法确定23甲、乙、丙三个实心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ρ甲<ρ乙<ρ丙,若在甲、乙、丙三个立方体上分别放一个质量相等的铜块,则三个立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甲<P乙<P丙甲=P乙=P丙甲>P乙>P丙 D.无法确定2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A. p甲<p乙甲=p乙甲>p乙 D.无法判断25游泳的人潜入水中后,由于水对耳膜的压强作用,耳朵会有胀痛的感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潜入水中越深,用痛得越厉害B.在同一深度,耳朵向着水面下,比向着水面上,胀痛的感觉要好一些C.在水中身体竖直向上时,左右耳朵都不感觉胀痛,因为两侧的压强都抵消了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6某同学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时,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同一深度,并将金属盒朝向不同方向,实验结果如图所示;那么,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A.在水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B.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压强不相等C.在水中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D.在水中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相等27甲、乙两个容器横截面积不同,都盛有水,水深和a、b、c、d四个点的位置如图所示,水在a、b、c、d四处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Pc、Pd,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Pa < Pc B.Pa = Pd C.Pb > Pc D.Pb = Pd28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压强关系是=PB >PB <PB D.无法确定29下列物体不属于连通器的是A.水壶B.涵洞C.喷雾器D.船闸30在连通器的两端分别装有盐水和清水,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如果将阀门打开,则A.盐水向右流动B.清水向左流动C.均不流动D.无法判断31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甲 < P乙 B. P甲 =P乙甲 > 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2如图所示中的四种河堤的设计中,最不合理的是33两个容积相等底面积不等的圆柱形容器,装入质量相等的水,那么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是A. 相等,相等B.不等,相等C.相等,不等D.不等,不等34有一密闭的圆台形容器,如图所示,内装一定质量的液体,如果把它倒置,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压强的变化是A.压强增大,压力不变B.压强减小,压力增大C.压强增大,压力增大D.压强增大,压力减小35质量是300克的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受到的重力是__ _牛,桌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牛,压力的施力物是___ __.36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则两手指所受压力_____________,压强___________.37中国质量报报道,某公司大规模召回一种可能对幼儿产生伤害的硬塑玩具车,如图所示;召回该玩具车的原因,主要是车形上_______________,当它碰到人体时,容易产生较大的_____________而对幼儿造成伤害;38边长是10cm的正方体,重30N,沿斜面匀速下滑;已知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是15N,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____,压强大小为____________.39一块长方体橡皮,重为,侧放于水平桌面上时,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10-3m2,如图所示;它对桌面的压强是 Pa;若沿ab方向竖直向下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橡皮的密度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40一块砖平放和竖放在地面水平地面上时,其受力面积之比为4:1,则平放和竖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压力之比为__________.41两个金属圆柱体竖立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底面积之比是8:9,密度之比是9:8,桌面受到的压强之比是3:2,那么这两个金属圆柱体的高度之比是_______.42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静止放在斜面上,容器底部A、B、C三点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__ ___;43学校改建操场时,工人师傅用一灌水的透明长塑料管检查操场是否水平;当管中的水静止时,管两端的水面一定____________,当塑料管的一端提高10cm,最终管两端水面的高度差为____________;44长江三峡大坝高170m,根据最近报导,现蓄水深度已达到139m,则坝底所受水的压强为 ________Pag=10N/kg.已知人体的密度与水相近,若将人体近似看作为一个圆柱体,由此可估算出身高为1.7m的人直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______________Pa;45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h1=O.8m;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m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0.6m,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103kg/m3,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为 ___________N.g取10N/kg46一艘小船船底离水面0.5m,水对船底的压强为____________Pa;若船底有一面积为2cm2的小洞被一木塞堵住,水对该木塞的压力为_________N;47某同学测得保温瓶胆最深处为30cm,装满开水后,水对瓶胆底的最大压强是 ___________ Pa.若将开水全部倒入脸盆,则水对盆底的压强___________ 水对瓶胆底的最大压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8水面下某处的压强为×105帕,该处距液面的深度是__ ___米,该处5厘米2面积上受到液体的压力是_____ _牛.49如右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两个底面A和B的面积不等,内盛有一定质量的某种液体.液体对底面A的压强、压力分别为PA、FA;如果把容器倒立后,液体对底面B的压强、压力分别为PB、FB,那么PA______PB,FA_________FB.选填">""<""="50如图所示,A、B为两个等高圆柱形容器,容器内部的底面积之比为2∶1,都装满水;现将质量之比为1∶3的木块a、b分别轻轻放入两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__.。
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压轴题专题复习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 甲>F 乙.若将甲、乙分别从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则截去部分的质量△m 甲、△m 乙的关系是A .△m 甲一定小于△m 乙B .△m 甲可能小于△m 乙C .△m 甲一定大于△m 乙D .△m 甲可能大于△m 乙【答案】C 【解析】 【详解】因为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对地面压力F 甲>F 乙,由图可知S 甲>S 乙,由压强公式:Fp S=可知,p p 甲乙>,对于自有放置在水平面的上柱体,还可以用p gh ρ=计算物体的压强,由图可知,h 甲<h 乙,所以得到:ρ甲>ρ乙.若将甲、乙分别从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则甲截去部分对地的压强大于乙的,因为受力面积没有发生变化,则截去部分对地的压力大于乙对地的压力,水平面上放置的物体压力等于重力,所以△G 甲>△G 乙,即Δm 甲>Δm 乙. 故选C.2.如图所示,盛有液体甲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和均匀圆柱体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现从容器中抽出一定高度的液体并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圆柱体乙,此时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
若薄壁圆柱形容器和圆柱体乙原来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 甲和F 乙,则( )A .F 甲一定等于F 乙B .F 甲一定大于F 乙C .F 甲一定小于F 乙D .不能确定【答案】C 【解析】 【详解】从容器中抽出一定高度的液体并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圆柱体乙时,△h 甲=△h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F 甲余=F 乙余 ,而此时剩余的高度为h 甲余>h 乙余。
根据F 甲=F 乙时h 甲余>h 乙余 进行推理可得出:△h 甲=△h 乙时△F 甲<△F 乙,即抽走的液体的压力小于切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圆柱体乙的压力。
原来对地面的压力为F 原= F 余+△F ,因为F 甲余=F 乙余 ,△F 甲<△F 乙,所以原来对地面的压力F 甲一定小于F 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和压强》专题复习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 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
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G F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有图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将图10-3甲图小桌
上的砝码去掉,将看到的现象是:泡沫塑料压下深度减小。
该现象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和 对比法
3、压强:
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 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斯卡(Pa );F :牛顿(N )S :米2(m 2
)。
A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 (一般F=G=mg )和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 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 压强单位Pa 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
的压强约为:1.5×104Pa 。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
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练习:☆课本P146图10-1展现的情景,请提出几个物
理知识相关的问题,并作出简答。
问题:两人差不多,为什么一个陷下去,一个没有?
解答: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就越易陷下去。
问题:雪橇底部是光滑的吗?
解答:为了减小摩擦,雪橇底部应是光滑的,便于快滑。
问题:右边滑雪者为什么手握撑杆?
解答:可利用雪地对撑杆的作用力改变滑雪者的运动状态。
问题:为什么雪橇有较大面积?
解答: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易陷入雪里。
☆有两组同样的砖,A组一块,B组两块,每块砖的
☆长:宽:高= 4:2:1 要使这两组砖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可以怎样放?
答:① A组平放在地面,B组每块也都平放在地面。
② A组侧放在地面,B组每块也都侧放在地面。
③ A组立放在地面,B组每块也都立放在地面。
④ A组侧放在地面,B组叠着平放在地面
⑤A组立放在地面,B组叠着侧放在地面
☆要测出你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请写出所选器材测量方法及最后压强表达式。
答:选用器材:磅秤、坐标纸
方法:用磅秤称出人的质量m 则人对地面的压力F= G =mg
一只脚踩在坐标纸上,测的脚印的面积s 则压强p=mg/2s
二、液体的压力和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 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 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⑴ 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
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
⑵推导过程:(结合课本P153 图10-14)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
液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⑶液体压强公式p=ρgh 说明:
A 、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 、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 :Pa ;g :N/kg ;h :m
C 、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D 、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5、
F=G F<G F>G
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 ;㈡其次确定压力F=pS
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p=F/S
压力:①作图法 ②对直柱形容器 F=G
7、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