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仿真学报最新进展
电力系统数字仿真技术的现状与发展_汤涌

第26卷 第17期2002年9月10日 电 力 系 统 自 动 化Automa tion of Electric Pow er System s Vo l.26 No.17Sep.10,2002电力系统数字仿真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汤 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市100085)摘要:电力系统数字仿真已成为电力系统试验研究、规划设计和调度运行的重要工具。
文中介绍了电力系统仿真技术的现状,讨论了现有电力系统数字仿真软件和系统的发展趋势。
认为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FAC TS 等新技术的应用,电磁暂态与机电暂态混合仿真、全过程动态仿真和大规模实时仿真系统将是我国电力系统仿真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力系统;数字仿真;实时仿真中图分类号:TM 743收稿日期:2001-12-28;修回日期:2002-05-21。
0 引言当今,世界各国的电力系统发展得越来越庞大,电力系统的运行也随之越来越复杂,发生的事故越来越难以用传统的分析方法预测。
在我国,随着三峡电站的建设、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和全国联网工程的推进,我国大陆部分在本世纪初叶将形成规模巨大的全国性的互联电网,而且,全国联网系统中既有交流线路,又有直流线路,还包括诸如无功静止补偿器之类的电力电子设备和FACTS 装置,从而使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控制变得十分复杂。
为了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对电力系统仿真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讨论了现有电力系统数字仿真软件及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 电力系统离线仿真技术电力系统离线仿真是在数字计算机上为电力系统的物理过程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学方法求解,以进行仿真研究的过程,其仿真速度与实际系统的动态过程不等。
根据仿真的目的,电力系统仿真软件所采用的数学模型可以是线性或非线性、定常或时变、连续或离散、集中参数或分布参数、确定性的或随机性的等,建立数学模型时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因素,因而常常是一个简化的模型。
目前,电力系统离线仿真软件,对不同的动态过程采用不同的仿真方法。
通信系统仿真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4 通信系统仿真问题的研究价值
通信系 统仿真实质上就是把硬件实验搬
进了计算机 ,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软件实 验. 与硬件实验相比, 软件实验具有如下一 些优点 : ( 1 ) 软件实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极好 的灵活性. 在硬件实验中改变系统参数也许 意味着要重做硬件,而在软件实验中则是改
电 子科技大学出 版社, 0 . 象,分层建模,模型定义,仿真自 动生成等特征。
3 通信系统仿真的作用
通信系统仿真应用到了通信系统工程设 计的各个阶段,无论是从早期的概念设计, 还是实现、测试、使用等各个阶段。在概 念定义阶段,通信系统仿真获得顶层指标。 在接下来的设计和研发中,通信系统仿真确 定硬件研发的指标 ,检验己完成子系统对整 个系统性能的影响。在运行阶段,通信系统 仿真可以用来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通信系 统仿真还可以预测系统的使用寿命。现代计 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 新一代的可视 化的仿真软件的使用使得通信系统仿真的设 计和分析过程变得相对直观和便捷,推动了 通信系统仿真的快速发展。 随着通信和信号处理系统的复杂程度的 提高,同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技术,如用干 数字信号处理的价格不高但速度很快的硬 件、光纤光学器件、集成光学设备和单片微 波集成电路, 这些对通信系统的实现均有重 要影响。通信系统复杂度的提高使得用来分 析和设计系统的时间和精力也相应提高了, 然而在商用产品中引 人新技术要求设计能做 到短时、高效、省力,而这些要求只有通 过使用强大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工具才
4 结束语
作为一种前沿科技, F I D 正引起国内 参考文献 R IB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4 ,11) : ( 外许多企业、零售商、院校、科研单位的 川 Rao ,K . V. 5 . An over view of 7 2 一7 6 关注和兴趣,纷纷开展实际性的研发工作。 back以 t re r d o fr阂uency ldentl一 泊 d a i e 4 随着RF ID 标准的不断成熟,技术的发展演 ficat ion system(RFID) . Microwave t 』中国RFID 产业如何稳中求快. 中国电 子报,2004一 12一 30. 进,以及成本的降低,R F ID 将更加融入我 Con fe r en ce , 1999 As ia P ac ific , ] 5 ID 们的日 常生活,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展 Volume : 3 , 1999 ,Page(5) : 746一 749 【 钱恒. 关于我国RF一 发展的几点思 考. w、 . 讨 r 迁 o m.c , X抖,1 . 刀 ldi 0.c w n 2( 2 yol .3。 望未来,不仅RF D 本身将形成一个规模巨 I 大的产业,由R FID 所形成的物联网对社会 [ Mawh 加 ey D, c r wave t g identl一 ] 2 叮 Mi o a i f ca tion s外tems . R CA R ev ,1983, 月 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
热文回顾计算机仿真技术发展及其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展望

热文回顾计算机仿真技术发展及其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展望文|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范文慧计算机仿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其在物流行业的应用,有助于有效地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加强供应链管理能力以及运营管理的灵活性。
随着物流行业生产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系统越来越复杂,节奏越来越快,不仅对物流系统仿真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更需要新的计算机仿真技术支撑。
对此,本刊特邀计算机仿真领域专家——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范文慧教授撰文,希望能给业内提供参考借鉴。
计算机仿真内涵及其相关概念1.什么是计算机仿真计算机仿真是以实际系统为对象,以模型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为工具,根据研究目标,建立并运行模型,对研究对象进行认识与改造的过程。
实际系统是研究的对象,模型是实际系统的本质抽象和简化,仿真是计算机模型的实验。
计算机仿真有三个基本要素:系统(实际)、模型(数学)与工具(计算机);计算机仿真有三个基本活动:系统建模(一次建模)、仿真建模(二次建模)与仿真实验;计算机仿真模型的校验与验证是仿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仿真能否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计算机仿真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求解高度复杂问题的能力。
仿真的基本要素与基本活动(1)系统系统是具有特定的功能,按照某些规律结合起来,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所有实体的集合或总和。
系统可以被划分为连续时间系统、离散事件系统和复杂系统三类。
“连续系统”是指状态变量随时间连续改变的系统,如控制系统、力学系统等;“离散系统”是指其状态变量只在某个离散时间点集合上发生变化的系统,如排队系统和库存系统等;“复杂系统”是由大量单元互相作用组成的系统,其活动呈现非线性,往往形成具备无数层级的复杂组织,例如生态系统、城市系统等等。
(2)模型模型是实际系统本质的抽象与简化。
模型可以划分为连续系统模型、离散事件系统和复杂系统模型。
连续系统模型包括常微分方程模型和偏微分仿真模型等;离散事件系统模型包括实体流图、活动扫描图、进程交互图等;复杂系统模型包括元胞自动机模型、基于智能体(Agent)的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等。
【系统仿真学报】_武器装备体系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723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科研热词 武器装备体系 制导雷达 通信连通性 路径损耗 评估 视野(fov) 装备仿真 行为建模 致因因素 网络空间 网络建摸 网络化效应 灵敏度分析 方法论 数据分析 建模与仿真 建模 对抗仿真 危害性 决策分析 作战效能 体系建模 体系对抗仿真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科研热词 武器装备体系 体系结构 高层体系结构 领域本体 需求建模 问题框架 软件工程知识体系 软件工程 资源整合 自治性 能力需求 网络化建模与仿真 知识分类 模拟训练 概念模型 文本分类 效能评估 多联邦 多用户 多任务 多主体系统 复杂自适应系统 复杂系统 基于主体的建模和仿真 可视化建模 协作 分类算法 分布式交互仿真 军事体系对抗 作战主体 体系对抗 体系 仿真框架 仿真实验 仿真 uml sa petri网络 hla/rti grid/globus c4isr
推荐指数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国内烟草设备系统动态仿真技术应用现状

国内烟草设备系统动态仿真技术应用现状国内烟草设备系统动态仿真技术应用现状一、前言烟草产业一直以来都在中国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烟草产业对于中国经济的贡献不可忽视。
然而,随着烟草产业的发展,传统的烟草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引入动态仿真技术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动态仿真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模拟和模仿真实对象在特定时间内进行变化和演化的技术。
通过动态仿真技术,可以对烟草设备系统进行全面的模拟和测试,更好地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并预测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国内烟草设备系统动态仿真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详细介绍。
二、烟草设备系统动态仿真技术的概念与原理1. 概念烟草设备系统动态仿真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对烟草设备系统进行全面的模拟和测试的技术。
通过该技术,可以模拟烟草设备系统的各种运行状态和工作流程,为优化生产过程和改进设备性能提供科学的依据。
2. 原理烟草设备系统动态仿真技术的实现主要依靠计算机模型和仿真软件。
首先,需要对烟草设备系统进行建模,将其各个组成部分抽象为特定的数学模型。
然后,将这些数学模型输入到仿真软件中,通过计算机模拟系统的运行过程,得出各种指标和性能参数。
最后,根据仿真结果,可以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
三、烟草设备系统动态仿真技术的应用领域1. 设备性能评估和改进通过动态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和评估不同设备的性能。
可以通过改变设备参数、优化工艺流程等方式,预测不同设备下系统的性能指标,并找到最佳的设计方案。
同时,还可以模拟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对设备性能进行全面评估和改进。
2. 生产过程优化烟草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复杂的工艺流程和环境条件。
通过动态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和优化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并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
同时,还可以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模拟,提前预防和解决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系统运行状态监测和预测烟草设备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烟草生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复杂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应用

复杂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应用复杂系统是指由大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个体或组件所构成的非线性系统。
这种系统具有多元复杂性和动态复杂性。
其性质和行为难以通过简单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和解释。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复杂系统研究取得了很多新的突破和进展,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等。
一、复杂系统的研究进展1. 计算机模拟技术计算机模拟技术是研究复杂系统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建立计算机模型,可以对复杂系统进行模拟,从而进一步了解其行为和性质。
近年来,计算机模拟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不断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从而为复杂系统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和实验支持。
2. 网络科学网络科学是研究网络结构、性质和行为的一门学科。
在复杂系统研究中,网络科学被广泛运用于描述和分析各种复杂网络的结构和行为,如社交网络、通讯网络、交通网络等。
通过网络科学的研究,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复杂系统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关联和相互作用,从而为复杂系统的建模和仿真提供了更为科学的基础。
3. 超大规模数据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社会产生了海量的数据。
这些数据中包含着有关复杂系统的丰富信息,但又具有数据量大、复杂性高、时空跨度大等特点,难以直接进行分析和处理。
超大规模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挖掘和提取隐藏在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复杂系统。
二、复杂系统的应用1. 社会系统社会系统是由人类组成的复杂系统,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元要素。
在社会系统研究中,复杂系统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结构分析、人群行为预测、社会网络研究等方面。
例如,研究社交网络中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交现象的本质,也有助于政府和企业等做出更为有效的决策。
2. 经济系统经济系统是由商品生产和交换等经济活动组成的复杂系统。
在经济系统研究中,复杂系统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市场预测、风险评估、投资策略等方面。
仿真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仿真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许多工程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其中,仿真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工具,在工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仿真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一、仿真技术的应用领域仿真技术作为一种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际系统行为的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工程领域。
在机械工程中,仿真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产品设计与优化,降低产品开发成本。
在建筑工程中,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建筑物的结构、材料和施工过程,预测潜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在航空航天领域,仿真技术可以模拟飞行器的飞行过程,评估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并优化飞行器的性能。
此外,仿真技术还广泛应用于电气工程、能源工程、交通工程等领域。
二、仿真技术的发展现状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不断进步,仿真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大幅提升,使得仿真模型可以更加精确地描述实际系统的行为。
同时,图形处理技术的进步,使得仿真结果可以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工程师和决策者。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仿真技术的逼真程度,让用户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虚拟场景。
总的来说,仿真技术在准确性、可视化和交互性方面都有了极大的进步。
三、仿真技术的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仿真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首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仿真模型将更加智能化。
通过学习和优化算法,仿真模型可以自动调整参数,实现更加精确的模拟结果。
其次,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仿真技术的沉浸感和真实感。
虚拟现实设备的成本逐渐降低,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工程设计和评估。
此外,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复杂系统的仿真提供了更大的计算和存储资源。
工程师可以利用云平台进行大规模仿真,加速设计过程,并提供更准确的模拟结果。
四、仿真技术的挑战与应对尽管仿真技术在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浅谈仿真现状和发展

浅谈仿真现状和发展
仿真是指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真实系统运行情况,并表现出它们的特性,仿真的结果有助于理解系统本身和与其相关的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等方面的变化。
仿真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它不断发展,从传统的离散仿真到现代的虚拟现实和混合仿真技术,各种仿真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仿真技术的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重大改变,使得人们能够模拟并探究各种复杂的现实系统,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性能。
仿真技术的近期发展也有显著的进步,从实时仿真、计算机辅助实验室、虚拟现实和混合仿真等,它们都在大大提高效率和增强性能。
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仿真技术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复杂系统的行为,为未来的应用打下基础。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也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模拟复杂系统的行为,开发新的产品,优化过程,预测事件,进行实验,还可以用于军事、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生物学研究等领域。
仿真技术可以使工程师和科学家以更精确地方式模拟其中一系统的行为,从而帮助他们更快地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此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仿真学报》最新进展2008年《系统仿真学报》编辑部共收到投稿6000多篇,比07年增长近一千篇,全年共出版25期,刊登论文共计1760篇(07年1665篇),总页码7412页(07年5867页),比去年增加26%。
系统仿真学报的国内外影响力继续攀升。
2008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再次收录了《系统仿真学报》。
2008年《系统仿真学报》被美国工程索引(Ei )数据库的收录率为100%。
2008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选取各个学科重要科技期刊1765种。
统计的结果表明,2007年《系统仿真学报》的影响因子为0.732(扩展版为0.946),比2006年的0.503上升了46%,影响因子总排名从去年的508名上升到今年的248名,在同领域期刊中排名第2位(见表1.1-1.5);总被引频次为3320(扩展版为4276)居同领域期刊第1位。
2008版《中国学术期刊引证报告》统计结果显示:在6500多种期刊中,《系统仿真学报》的影响因子为0.914,总被引频次为4219,列同领域期刊第1位。
见表2--10。
2009年《系统仿真学报》被全球规模最大的文摘和引文数据库Scopus 数据库收录表1.1 2007年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类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2008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代码 期刊名称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 数值学科排名离均差率 数值 学科排名离均差率 R060 控制理论与应用 904 4 -0.18 0.406 8 -0.26 S001 控制与决策 1599 3 0.45 0.726 3 0.33 S003 系统仿真学报 3320 1 2.00 0.763 2 0.40 B028 系统工程 841 5 -0.24 0.620 5 0.14 B025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159 2 0.95 0.896 1 0.64 B018 系统工程学报 595 7 -0.46 0.624 4 0.14 B027 系统管理学报 290 9 -0.74 0.550 6 0.01 B021 系统科学与数学 327 8 -0.70 0.213 9 -0.61 S002 信息与控制 817 6 -0.26 0.514 7 -0.06 A015应用与科学学报20210-0.820.13710-0.75表1.2 2007年文献来源指标(2008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展版)来源文献量 文献选出率 平均引文 平均作者 地区分布数 机构分布数 海外论文比 基金论文比 引用半衰期 14440.9959.743.244262950.0070.6775.872表1.3 2007年文献被引指标(2008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展版)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 即年指标 他引率 引用期刊数 扩散因子 学科扩散指标 学科影响指标 被引半衰期 42760.9460.120.67883619.55110.450.6123.366表1.4 2007年期刊高被引指数(2008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展版)五年被引频次五年影响因子五年载文总数被引率 学科高被引文章分布数34620.9835320.5252 被引50%文章累积指数被引50%作者累积指数被引50%机构累积指数单篇文章最高被引次数46335415.10422表1.5 2007年期刊引证报告中被引频次最高的前5篇文章如下(2008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展版)[1] 一种自适应蚁群算法及其仿真研究 [2] 现代建模与仿真技术发展中的几个焦点 [3] 汉语自动分词的研究现状与困难[4] 虚拟现实技术的演变发展与展望[5] 用于回归估计的支持向量机方法【第一作者】王颖 【第一作者】李伯虎 【第一作者】张春霞 【第一作者】邹湘军 【第一作者】杜树新 【年期】2002,(01) 【年期】2004,(09) 【年期】2005,(01) 【年期】2004,(09) 【年期】2003,(11) 【被引频次】22【被引频次】14【被引频次】11【被引频次】11【被引频次】11表2 系统仿真学报引证指标统计表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8版)统计年载文量基金论文比总被引频次他引总引比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Web即年下载率2007 1444 0.68 4219 0.67 0.914 0.968 0.117 3.4 50.8 2006 915 0.63 2536 0.79 0.635 0.782 0.036 3.4 61.2 2005 826 0.58 1824 0.83 0.584 0.758 0.031 3.3 33.1 2004 781 0.56 1123 0.79 0.538 0.660 0.037 3.0 52.4 2003 512 745 0.8121 0.5161 0.0313 2.92002 471 480 0.7083 0.5791 0.0488 2.72001 244 263 0.7376 0.5267 0.0574 2.52表3 系统仿真学报访问用户来源统计表(总报表:2005-2008年) 地域名称下载频次浏览数访问量亚洲782700 881463 1664163欧洲10687 18523 29210北美洲403 2138 2541大洋洲125 150 275非洲 1 7 8表5 系统仿真学报专业引用情况统计表(总报表:1980-2008年)专业名称文献数引用频次信息科技5902 14594工程科技Ⅱ辑1464 2378基础科学227 435工程科技Ⅰ辑129 254经济与管理科学35 123社会科学Ⅰ辑38 88医药卫生科技21 78农业科技9 7社会科学Ⅱ辑 2 1哲学与人文科学7 0 表4 系统仿真学报学科引用情况统计表(总报表:1980-2008年) 学科导航文献数引用频次工业技术6349 15143交通运输278 553航空、航天309 353军事164 299经济53 159数理科学和化学104 154自然科学总论23 137天文学、地球科学45 53环境科学、安全科学18 52医药、卫生21 49社会科学总论 3 6农业科学8 3文化、科学、教育、体育24 1政治、法律 1 1综合性图书 6 0生物科学 4 0历史、地理 3 0语言、文字 1 0表6 系统仿真学报专业网络传播情况统计表(总报表:2005-2008年)专业名称下载频次浏览数访问量信息科技603193 681726 1284919工程科技Ⅱ辑148265 171124 319389基础科学21800 25270 47070工程科技Ⅰ辑10624 13273 23897经济与管理科学4187 4793 8980社会科学Ⅰ辑3459 3447 6906医药卫生科技1717 1877 3594农业科技543 629 1172社会科学Ⅱ辑75 88 163哲学与人文科学53 55 108表7 系统仿真学报单篇文献引用情况统计表(年报表:2000-2008年)(部分)文献标题作者出版年出版期引用频次虚拟实验室网络体系结构研究李仁发,周祖德,李方敏,陈幼平,彭欢宇2002 03 74现代建模与仿真技术发展中的几个焦点李伯虎,柴旭东,朱文海,邸彦强等2004 09 69基于HLA的分布交互仿真应用系统开发研究郝江波,卿杜政,欧阳伶俐,宋星2000 05 64基于Vega的视景驱动软件的分析与设计李军,王绍棣,常建刚,孙知信等2003 03 61复杂物流系统仿真及其研究现状朱卫锋,费奇2003 03 58 HLA/RTI的研究与实现姚益平,时向泉,万江华2000 04 50基于粒子系统的实时雨雪模拟王润杰,田景全,倪政国2003 04 48基于海浪谱的波浪模拟杨怀平,孙家广2002 09 47 HLA运行支撑框架(SSS-RTI)的研究与开发卿杜政,李伯虎2000 05 46随机海浪模型的建立及仿真分析邱宏安2000 03 46 MATLAB在模糊控制系统设计和仿真的应用李祖欣2003 01 44遗传算法在神经网络控制中的应用与实现杨国军,崔平远,李琳琳2001 05 43面向虚拟装配的装配顺序规划研究卢小平2003 01 42系统科学及系统复杂性研究戴汝为2002 11 41 SWARM—一个支持人工生命建模的面向对象模拟平台丁浩,杨小平2002 05 40文献标题作者出版年出版期下载频次浏览数访问量《系统仿真学报》2004年第16卷总目次2004 12 1322 152 1474 基于Matlab无刷直流电机系统仿真建模的新方法纪志成,沈艳霞,姜建国2003 12 1082 1470 2552现代建模与仿真技术发展中的几个焦点李伯虎,柴旭东,朱文海,邸彦强,王鹏,施国强,谭娟,殷润民,侯宝存2004 09 1072 1011 2083基于Matlab交流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建模纪志成,薛花,沈艳霞2004 03 995 1249 2244 快变衰落信道的Matlab仿真及其应用代光发,陈少平2005 01 924 1106 2030基于MATLAB仿真的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王桂娟,徐红东,王佐勋,许强,张元国2005 03 829 721 1550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的现状与展望张捍东,郑睿,岑豫皖2005 02 787 800 1587 建模与仿真技术发展趋势分析杨明,张冰,王子才2004 09 760 766 1526基于SIMULINK的现代通信系统仿真分析席在芳;邬书跃;唐志军;曾照福;2006 10 750 1028 1778物流系统仿真研究综述李永先;胡祥培;熊英; 2007 07 730 1033 1763 汉语自动分词的研究现状与困难张春霞,郝天永2005 01 701 804 1505 复杂物流系统仿真及其研究现状朱卫锋,费奇2003 03 701 742 1443虚拟现实技术的演变发展与展望邹湘军,孙健,何汉武,郑德涛,陈新2004 09 697 698 1395虚拟样机技术熊光楞,李伯虎,柴旭东2001 01 696 821 151 表9 科技与生产\技术\自动化(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8版)序号刊名总被引频次他引总引比影响因子h指数Web即年下载率1 系统仿真学报4219 0.67 0.914 26 50.82 控制与决策2195 0.94 0.907 24 82.63 自动化学报1661 0.97 0.572 15 75.94 控制理论与应用1410 0.94 0.555 15 53.55 传感器与微系统1021 0.90 0.429 13 33.26 信息与控制1019 0.97 0.669 20 53.97 机器人934 0.92 0.731 19 66.68 传感技术学报861 0.65 0.431 13 45.89 控制工程823 0.78 0.887 16 28.710 液压与气动557 0.83 0.217 11 20.811 制造业自动化551 0.95 0.302 13 26.212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485 0.92 0.384 ——13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468 0.78 0.444 13 22.514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429 0.92 0.259 13 28.615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315 0.97 0.316 10 34.316 冶金自动化300 0.92 0.312 10 20.517 工矿自动化280 0.88 0.278 9 29.718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57 0.94 0.197 12 27.619 传感器世界240 0.93 0.305 9 33.320 液压气动与密封233 0.78 0.282 9 18.121 电气传动自动化223 0.98 0.187 10 28.222 自动化与仪表214 1.00 0.226 8 37.923 指挥控制与仿真199 0.81 0.256 6 27.724 自动化博览174 0.99 0.168 12 19.025 电气自动化154 0.91 0.099 ——26 精密制造与自动化146 0.92 0.333 9 24.227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142 0.99 0.099 11 30.428 Journal of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55 0.80 0.220 3 16.429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51 0.94 0.154 6 24.030 传动技术46 0.91 0.164 5 27.031 流体传动与控制43 0.88 0.104 3 15.732 智能系统学报33 0.91 0.112 4 56.833 系统仿真技术12 0.92 0.119 —39.13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 8 1.00 0.077 — 5.6表10 科技与生产\技术\自动化(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8版)序号刊名影响因子即年指标5年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1 系统仿真学报0.914 0.117 0.968 42192 控制与决策0.907 0.085 1.028 21953 控制工程0.887 0.080 0.824 8234 机器人0.731 0.058 0.960 9345 信息与控制0.669 0.045 0.883 10196 自动化学报0.572 0.044 0.927 16617 控制理论与应用0.555 0.039 0.747 14108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0.444 0.054 0.423 4689 传感技术学报0.431 0.083 0.514 86110 传感器与微系统0.429 0.017 0.481 102111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0.384 0.000 —48512 精密制造与自动化0.333 0.000 0.289 14613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0.316 0.041 0.297 31514 冶金自动化0.312 0.068 0.289 30015 传感器世界0.305 0.024 0.319 24016 制造业自动化0.302 0.018 0.310 51117 液压气动与密封0.282 0.263 0.252 23318 工矿自动化0.278 0.015 0.266 28019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0.259 0.007 0.272 42920 指挥控制与仿真0.256 0.036 0.249 19921 自动化与仪表0.226 0.007 0.185 21422 Journal of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0.220 0.029 —5523 液压与气动0.217 0.024 0.226 55724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0.197 0.015 0.189 25725 电气传动自动化0.187 0.000 0.276 22326 自动化博览0.168 0.009 0.199 17427 传动技术0.164 0.033 0.189 4628 自动化信息与工程0.154 0.035 0.128 5129 系统仿真技术0.119 0.019 —1230 智能系统学报0.112 0.035 —3331 流体传动与控制0.104 0.018 —4332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0.099 0.000 0.346 14233 电气自动化0.099 0.019 —1543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 0.077 0.000 —8本类目计量指标平均值0.344 0.039 —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