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高僧——龙婆蜀(suk)
泰国高僧——龙婆遮

泰国高僧——龙婆遮
龙普遮,已于2552(2009)年12月29号早上11点多圆寂。
这位师父相信收藏南传佛宝圣物的朋友们都不感到陌生,这位高僧在泰国非常知名被誉为挡降贝第一名师,大师就是自(译音)龙普知高僧,因泰译音关系有些牌商称为龙普遮或是龙普折,其实以泰文念起来,龙普知是最为接近的译音在泰国佛统府这个省份,几乎每位百姓都知道的(译音)瓦刚芒轿寺除了因瓦刚芒轿寺有这位知名的龙普知高僧之外,龙普知高僧的师父及,师祖更是赫赫有名馆主去年初就收藏这本佛寺图鉴及介绍,也亲至佛寺拜访过大师几次,最近从泰国回来也是有前往拜见大师;现在就介绍这位大师给馆友们认识,并摘要翻译佛寺专书内容龙普知高僧生于佛历2468年(西元1925年) 5月14日,现在已经八十多.岁高龄了!师父小时候在家中是排行第五,在佛历2494年26岁时出家为僧,在师父出家当时就是在瓦刚芒轿寺,由他的师父(译音) 龙普碰高僧接受,收他为徒,在佛历2544年时,佛寺的住持有缺,佛寺内的众僧觉得龙普知大师是最适合担当重任的他也是地方百姓最敬重的一位大师,于是向龙普知大师提出建议,希望他担任佛寺住持但是大师拒绝了,大师觉得自己年纪老了,没办法协助寺内僧众很多,于是不愿担任住持。
在瓦刚芒轿寺里,龙普知大师是在这里最久的僧众,算算已有近60年了!这50多年来师父一直努力的在修行,百姓只要有困难,师父都会帮忙到底,在许多信众的心目中龙普知大师是-位非常愿意付出与牺牲的高僧,对待信众都是无分贫富贵贱的慈爱。
九大圣僧中的神兽崇迪的龙婆班与神通第一的龙婆蜀共同的弟子—龙婆柏

龙婆柏师傅生于佛历2445年,年少时在瓦沙及佛寺成为小沙弥,学习过基础的佛学知识以及戒律读本。
到了20岁可以正式成为僧侣的时候,便在瓦沙及受戒剃度,开启了自己的僧侣生涯。
龙婆柏是位研究草药及医学知识多年的师傅,,不论是医药知识还是佛教知识,龙婆柏在学习的时候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对待知识的态度是非常认真与刻苦的。
此外,龙婆柏的品德修行也是受到善信尊重的,他不但遵守佛教的戒律,严于律己,而且经常传导佛教的知识给大众,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佛陀的教义与思想,为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而自己的医药学知识也在帮助村民看病、送药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曾经有一位惨遭交通意外的男孩,因为事故导致自己无法正常行走,求助多位医生都无法助他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可是龙婆柏不辞辛劳花费了大约三年的时间来医治这位男孩,并最终让其恢复了行走能力。
这件事情也让更多的人产生了对龙婆柏的敬仰,当地村民对于师傅的一切事迹都会赞不绝口。
龙婆柏师傅曾经在善信的推举和请求下前往阿育塔亚的瓦多麦寺主持修行了两年的时间,为当地的百姓做了不少造福的事情,后转移到瓦东达佛寺修行,并一直停留在了这所寺庙修行,直到佛历2502年圆寂。
龙婆柏僧侣生涯拜访过不少高僧学习法术,其中有两位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九大圣僧中的神兽崇迪的龙婆班与神通第一的龙婆蜀。
虽然那个时期很多人都曾拜访过这两位顶级高僧习法,但是后来能够成气候,被世人承认且所制作佛牌能被列入佛牌大赛比赛项目的师傅却不是很多。
龙婆柏将两位高僧的法术特点进行了自我调整、取长补短、做了融合,还将两位老师的法术特点并用在了自己佛牌的加持中。
龙婆柏的崇迪佛牌比较出名,他的崇迪多少保留了恩师龙婆班神兽崇迪的特点,在崇迪佛的下方,常会有狮子、老虎等野兽的图案,名称可称为崇迪坐老虎或崇迪坐狮子。
原因据说是龙婆柏生于虎年,而对于狮子来说,虽然泰国没有狮子,但是一样将狮子视为森林的王者,所以龙婆柏才会选用这两个兽中之王作为佛牌的图案。
泰国高僧龙婆对

简介:龙婆对(龙婆崴普/龙婆崴普对)泰国国家级禅定大师,屡受泰国皇室的朝拜以及会见。
龙婆对的寺院位于泰国班布通的瓦萨纳姆佛寺,是泰国皇室亲点在泰国禅修最好的佛寺。
龙婆对还兼任泰国马哈朱拉隆功佛学院的主讲教授教授佛法经文巴利语禅修等课程。
现在全泰国大多数僧人,信善以及准备剃度为僧的信善都要参加学习龙婆对主讲的佛法及禅修课程。
修行经历:龙婆对出生于佛历2506年(公元1963年)出生地是泰国暖武里府家中有7位兄弟姐妹,师傅排行最小。
大师在学习完基础的文化课程后在佛历2522年(公元1979年)来到泰国瓦拉巴督佛寺拜于帕披蒙西拉赞大师门下,正式出家受戒成为一名僧人开始研修佛学,经文以及巴利语。
经过了7年的潜心学习在佛历2529(公元1986年)年获得了泰国佛教颁发的等级扇子,(普通僧人里最高的等级)成为了龙婆。
(师傅级)龙婆对在佛历2533年(公元1990)跟随着佛陀的指引只身来到了班布通,瓦萨纳姆佛寺的旧址。
(瓦萨纳姆佛寺在200多年前被废弃期间都没有人居住)龙婆对到废弃200多年瓦萨纳姆佛寺时只带了一个僧人所用的背包,内装了几本佛经一个化缘的钵一点干粮和一把雨伞。
刚到瓦萨纳姆佛寺旧址的时候根本没有地方住大部分的寺庙建筑被拆除剩下的破败房屋都是无法居住的。
龙婆对则自己动手捡拾了些树枝木条搭建了个小帐篷就此住下了。
那时当地信奉其他教派的人比较多有部分的人不欢迎师傅来到这里来吵来闹百般阻挠,但是师傅早已下定决心要在此重建佛寺。
从佛历2533年(公元1990年)初期到班布通的瓦萨纳姆佛寺旧址一直至今佛历2556(公元2013年)瓦萨纳姆佛寺已经是一个规模庞大的佛寺了。
在重建瓦萨纳姆佛寺的期间龙婆对还是一名年轻的龙婆,一边重组修建佛寺一边还继续向:龙婆本,龙婆培,龙婆坤,龙婆炎,龙婆鲁西达范,龙婆郎耶最远的是靠近缅甸龙婆唔搭玛等泰国高僧拜师求教学习经文,佛法以及禅修。
每当要举办法会,加持圣物或建造寺庙时需要加持仪式都会请自己的所拜的师傅过来帮助开办法会加持圣物或加持建造中的寺院。
为你解读你所不熟知的泰国僧人称谓

为你解读你所不熟知的泰国僧人称谓
许多善信在恭请圣物,查找资料的时候肯定会看到圣物制作者或加持僧人的名字,那么很多人应该都看到过龙婆、龙普、召坤等等词汇,这些都是什么意思呢,有什么含义呢。
其实这些词汇实乃僧的人称号,今天就为大家简单解释一下。
首先来说龙婆、龙普,有些人说这是泰南僧人的称号,这点当然没错,但其实泰北地区一样是有师傅也叫做龙婆的,因此龙婆与龙普其实是全泰国都有在用的僧人称号。
龙普的称号有些是因为翻译的人的问题有偏差,有的则是在僧人年龄到了一定程度后才会叫龙普。
在泰国早期的时候只有真正得到的高僧才有资格被称为龙婆或龙普,现在社会对于这方面的限制基本已经没有了。
然后龙达这个称号有的是指大长老级别的僧人。
古巴是泰北地区僧人的称号,这个一般泰南的师傅是不怎么用的。
波禅则是泰国很南的地区有的僧人的称呼了。
召坤说的是僧人的级别,译为众僧之首,算是区域内的僧官的了,很高的僧人级别,不是一般僧人能有的。
崇迪的称号就是僧王了,这个算是全泰老大级别的僧人头衔,一位僧王圆寂后会有新的僧王上任。
有召坤与崇迪称号的僧人不用问一定是正法的师傅,且是法力与知识都很权威的僧人。
至于阿赞就是老师、先生的意思,做佛牌的阿赞就是法师了,这里也分正法与阴法的,他们都叫阿赞需要注意。
有些僧人一样会叫阿赞,这个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因为有些僧人是会被人称为尊敬的老师的,所以才会这么叫。
以上就是关于泰国师傅称谓的含义,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泰国佛教文化历史悠久,有很多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大家可以及时关注古曼堂官网动态了解更多!。
龙婆仲

龙婆仲(又译:龙婆聪),泰国大城府瓦甘坤平的住持,师承近代人缘圣僧龙婆撒怀。
年过70的龙婆仲师傅是一位严格律己、持戒精严的高僧,也是为数不多未被商业化的高僧。
师傅凡事亲力亲为,不假手他人。
师傅的秘法,在东南亚深具知名度,无论是贴金改运,电钻刻符,热油祛邪改运,还有其它的很多法,都有极佳的效果。
此外大师督造的圣物以巴拉吉、坤平、灭魔刀、四面神、必打等最为有名,招财纳福的效果显著,深受广大信众欢迎并成为人人争藏的目标。
被誉为【金财神】的龙婆仲师傅在马来西亚法会时,曾一度造成轰动,更被当地报纸专版刊登大篇幅介绍。
小知识:
电钻刻符法,源自泰国五世皇子,海军大将公莫巒村逢常用的法术,称为“yant ta khai petch”,而这法来源是龙婆蜀。
早期的师傅是用铁笔将符咒刻在额头上,而龙婆仲则是用电钻刻上,但无
论是何工具,一脉传承下,效果相同:能带给受施者强大的人缘及防护效果。
这也是也是泰国最强的术法之一!。
金口和尚的由来

为什么大家喜欢称龙婆凯(波禅该)为金口和尚呢,原来在泰国有人传说,无论龙婆凯(波禅该)大师说什么或预测什么,都非常的灵验和准切,因此很多人称呼龙婆凯(波禅该)为“金嘴和尚”、或者“金口和尚”。
关于金口和尚的由来来还有几个小故事:故事1:有一天,龙婆凯(波禅该)要乘火车去曼谷,可是由于身体有残缺,走路很慢,所以延误了半个小时,来送行的村民都非常着急。
这时,龙婆凯(波禅该)安慰大家说“大家别着急,如我没有上到火车上,它是不会走的,大家请放心吧!”,结果火车真的一直在鸣笛,响了半个钟头就是没开走,直到龙婆凯(波禅该)被徒弟扶上火车坐好后才徐徐开动。
列车长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故事2:有一天,两个修建寺庙的工人在寺庙里偷偷喝酒,被龙婆凯(波禅该)发现了,结果两个工人谎称是糖水,龙婆凯(波禅该)听后说“噢!是糖水。
噢,糖水。
”就走开了。
结果到了深夜,工人们想起了白酒,于是拿了出来准备畅饮,结果喝进嘴里后,居然真的变成了糖水。
于是大家感到非常吃惊,全都跪下来朝龙婆凯(波禅该)的住处朝拜,以示忏悔。
故事3:有一次,龙婆凯(波禅该)去帮助一间旧庙建造大雄宝殿,工人来汇报说沙石用完了,结果龙婆凯(波禅该)就向工人说,不要紧,再过两天就会有天神护法将沙石运来。
工人听后都以为龙婆凯(波禅该)是在开玩笑,结果当天刮起大风大雨,并持续2天的时间,雨停后,工人们有人发现寺庙前平白多出了一座小山一样高的沙石。
类似的故事还有许多,不仅在泰国南部广为流传,在北马(马来西亚)也是妇孺皆知。
关于龙婆凯(波禅该)的神奇故事,还有很多,比如曾经有信徒拿了一条白手帕,让波禅该吐了一口的槟榔汁,沾在手帕上然后带回家供养起来。
一天晚上,该信徒居住的地方发生了火灾,由于整个村庄都是木屋,所以大火熊熊燃遍了整个村子,到了第二天天亮,大家发现唯有一间木屋外墙只被熏黑,其他都完好无缺。
大家不禁议论纷纷,原来这家人供奉了龙婆凯(波禅该)大师的手帕。
本文出处:佛牌泰国佛牌,转载请注明出处泰国佛牌,佛牌之家/。
龙婆坤骑猪六印争议

龙婆坤骑猪六印争议1. 引言近年来,泰国佛教界出现了一起备受争议的事件,涉及到了一位名叫龙婆坤的高僧和他骑猪的六印事宜。
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人们对于佛教界的规范、信仰和传统产生了疑问和思考。
本文将对这一争议事件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2. 背景介绍龙婆坤是泰国一位备受尊敬的高僧,他在佛教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崇拜者。
然而,近来他因为骑猪的六印而引发了争议。
所谓六印,是指佛教教义中的“六尘”,即眼、耳、鼻、舌、身、意。
龙婆坤骑猪的行为被一些人认为是对佛教教义的亵渎,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一种崇拜和信仰的表达。
3. 争议的起因争议的起因是龙婆坤在一次庙会上骑猪的表演。
他将自己骑在一只大猪的背上,行走在庙会的场地上,引来了众多信徒和游客的围观。
这一行为被一些人解读为对佛教教义的亵渎,因为佛教教义强调禅定和超脱尘世的境界,而龙婆坤骑猪的行为被认为是对佛教教义的嘲弄和戏谑。
4. 争议的分析4.1 亵渎还是信仰?对于龙婆坤骑猪的行为,争议的核心是这是一种亵渎还是一种信仰的表达。
一些人认为这是对佛教教义的亵渎,因为骑猪的行为与佛教教义中的禅定和超脱尘世的境界相悖。
然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一种信仰的表达,他们将龙婆坤骑猪的行为视为一种神圣的仪式和传统。
4.2 文化差异和传统观念争议的背后还涉及到了文化差异和传统观念的碰撞。
在泰国的传统信仰中,动物被视为具有神圣力量的存在,人们对于动物的崇拜和尊重是一种信仰和传统的延续。
因此,龙婆坤骑猪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理解为对传统信仰的继承和表达。
4.3 佛教界的规范和信仰争议事件还引发了人们对于佛教界的规范和信仰的思考。
一些人认为佛教界应该保持纯净和庄严,不应该出现像龙婆坤骑猪这样的行为。
他们担心这种行为会破坏佛教的形象和信仰,对佛教界造成负面影响。
然而,也有人认为佛教是一种灵活和包容的宗教,它能够吸纳各种表达和信仰方式。
5. 结论龙婆坤骑猪六印争议是一起备受关注和争议的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于佛教界的规范、信仰和传统的思考。
浅析泰国罗睺崇拜

浅析泰国罗睺崇拜泰国罗睺崇拜是泰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信仰形式,也是泰国佛教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这种信仰形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印度,并在泰国的佛教文化传统中得到发展和继承。
罗睺本意是指“伟大的领袖”,在泰国民间信仰中,罗睺被视为护佑家庭、保佑人民的神灵,同时也被视为佛教教义的重要代表之一。
以下将从来历、信仰内容等方面入手,对泰国罗睺崇拜进行浅析。
一、来历及背景泰国罗睺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印度古代瑜伽修行体系,多数认为罗睺是一位古代的印度国王,他践行过瑜伽和禅修,突破了人世间的束缚,开悟成佛,所以他对后来的瑜伽修行者、禅修者、佛教信徒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在佛教传入东南亚地区后,也带来了罗睺信仰。
由于信仰的普及,罗睺成了泰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并且被以各种不同形式呈现。
尤其是在乡村地区,罗睺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崇拜,人们常常挂在屋内或者庙宇里,希望罗睺能带给他们祝福和幸福。
二、信仰内容泰国罗睺崇拜的信仰很简单,就是希望罗睺能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健康、事业兴旺。
在信仰方面,如果希望得到更好的结果,就需要提供某些奉献以示诚意。
奉献形式多种多样,如祭拜罗睺、点燃香烛、放置供品等等。
在泰国文化中,罗睺也被视为有着强大的灵力,能够驱邪避凶,帮助人们消灾解难。
所以,经常能在泰国的市场上看到各种罗睺护身符、塑像、挂饰等等。
这些东西带着罗睺的名号,在泰国人民心中隐藏着着神秘的力量。
三、重要节日泰国罗睺崇拜中比较重要的节日是“罗睺节”,也称为“万灯节”。
通常节日期间,泰国的庙宇、公共场所都会燃起大大小小的蜡烛和灯盏,为罗睺送上敬意。
此外,人们还会在这一天放生或者燃放烟火,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感激之情。
四、结语泰国罗睺崇拜是泰国文化传统中的一种信仰形式,这种信仰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中都有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罗睺的形象被视为神圣、神秘和神奇,无论在佛教文化还是民俗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泰国的生活中,罗睺不仅仅是信仰,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国高僧——龙普蜀
龙普蜀大师----生于泰国第四世皇年代,七岁入屈港望乜减头佛寺读书及学习佛理,大师极之聪明,有过目不忘的能力,知识及佛理非常了得,在20岁正式出家为僧直至佛历2466年圆寂,大师在世时经常到处游云修行,法力更是高不可测,很多不可能的事,都经大师变为事实,他在当时泰国北部被非常有名,来自全国都有僧人或阿赞希望拜其为师,可说与当时阿赞多师傅齐名,但阿赞多师傅是禅定、弘扬佛法、教人打坐、修行,而龙普蜀师傅则被称为神通及法术最高师傅。
大师一生神奇事迹多不胜数,相传一次有一 -批清迈地区大象商人,带领着约十只大象路经屈港望乜减头佛寺,便到佛寺内借宿一日,商人便赶大象到佛寺附近地区,其他人就在佛寺内准备食物进餐,及后发觉食物不够,便向佛寺中的鸽子打主意,- -商人便拿起长枪向鸽子开炝,但长枪开出多次也无法射出子弹,商人便转向树木发射,说也奇怪,长枪竟可射出子弹,在佛寺里其他人和大象那位商人听到枪声后,便分别前来,佛寺里的人知道商人想向鸽子开炝,便说龙泡蜀大师说过不可射杀寺中鸽子,照顾大象的那位商人便说道,有何了不起呢,便那起斧头向自己的脚削下,每削一下,竟然削出一-支木枝,但佛寺木柱便破碎- -些,原来这位商人也是位有法力的人,他不断向脚削下,直到出现一大批木枝,佛寺的木柱也都全破坏了,在这时候大师刚从外来,看到大象到处踏着和吃尽农作物,及佛寺木柱都全破坏,便那着半个椰壳,向大象方向走去,不久照顾大象的商人,回去看大象,发现象都不见了,便惊慌地向其他商人说,众商人不知如何是好,便向大师询问,大
师便说,你们将我的佛寺弄作如此,大象也到处踏坏农作物,你们要立即为我修好佛寺,明天找到大象立即离开,众商人只好答应,早上佛寺经已修好,大师便带众人到早前大象所在的地方,指着地上的半个椰壳说,你们的大象就在此处,然后拿起椰壳,众人大吓一惊,看见大象原来变作如乌蝇一样细小,被椰壳所盖着,跟着大象转眼变回原来大小,众人都立即跪拜大师,心感敬服,便离开佛寺。
而另一事迹,屈港望乜减头寺外有一条河,龙普蜀将-麻蝇放入水中,取出时蝇会变成鳄鱼,此事有被写成历史流传下来,而另一事绩为大师在世时,在其中一个佛日,大师召集了庙内的弟子,向他们说,今天是很好的日子,我会写一种古老符咒\"那路查\"(中文意思:出名、成名),你们把符布挂在庙上面,今天会有很多人前来捐助寺庙,结果符布挂上去后,不消- - 会,有骆译不绝善信前来捐助寺庙及供养僧人,其弟子无不大吓一惊,惊叹大师高强法力。
在大师圆寂后同样有神奇事迹发生,在佛历2504年,泰国有一杂志报导,在屈港乜减头佛寺中- -龙普蜀大师身前所制木门,被贼人偷去,原来贼人想将门卖到外国,贼人将门送到他的地方收好后,遇到一位年龄约13岁的小朋友,这少年声音显然和过往不同,声称自己是门主人,叫他立即将门送回佛寺,贼人便惊慌起来,立即将门送回佛寺。
而以上事迹都有泰国书本及寺庙记载,可信性十分高,直到现在泰国人心中,龙泡蜀大师都是一位法力及神通极高的得道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