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语言习题
高三语文诗歌练习题

高三语文诗歌练习题在高三语文课程中,诗歌是一项重要且常见的练习题,它既考察了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创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三语文诗歌练习题,帮助大家更好地准备这一部分的考试。
一、填词练习1. 茫茫大海波澜起,______一叶扁舟飘。
提示:填“孤雁”2. 春风绿水青山间,_______。
提示:填“花开满园”3. 星光闪烁下,_____。
提示:填“夜幕降临”二、创作题1. 题目:春天的风景要求:用五言绝句的形式写一首关于春天风景的诗歌。
2. 题目:故乡要求:用七言绝句的形式写一首描写故乡的诗歌,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三、背诵题请背诵以下两首古诗: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四、鉴赏题请鉴赏以下一首现代诗,理解其内涵并进行简要评论。
《回忆时间的激烈与假象》 - 北岛一刹那间天崩地裂时间突破了身体的枷锁我看见了一丝光明耀眼得像伊甸园丑恶终结了萨挖耶恩人的命运将鲜血洗净得像阳光只剩下一片美丽这首现代诗表达了对时间无常的思考,通过描绘时间瞬息万变的特点,暗示时间对人类命运的决定性影响。
诗中所描述的美丽一刹那,给人一种希望与光明的感觉,但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丑恶与残酷的认识。
总的来说,这首诗兼具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特点,引人深思。
以上就是一些高三语文诗歌练习题的介绍,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多做练习、背诵经典诗歌以及学会鉴赏现代诗歌,都能为提高诗歌学习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祝愿大家都能在高三语文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练习题(含答案)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练习题(含答案)古代诗歌鉴赏教案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一、故事激趣:传说中,XXX有个聪明的妹妹XXX,其诗才在XXX之上。
一次妹妹出题考哥哥,要大哥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作为诗眼。
XXX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前句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不料XXX不屑,讥之曰下品”。
XXX认真地思索后,再来两句:“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微笑道:“虽好,但仍不属上品。
”XXX哑然。
XXX不慌不忙,念出答案:“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XXX吟诵玩味之后,不禁叫绝。
我们也不妨吟玩一下其中的味道:“轻风”徐徐,若有若无,“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
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
XXX的“摇”、“舞”当与“狂风”相配才妥当。
下句中添“映”全无朦胧之美,“隐”也欠贴切。
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
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
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形。
一着此字,满句生辉。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这种手段叫炼字。
炼字是古代诗人提升诗歌品味的重要手段。
今天我们就来品味一下“炼字”给诗歌带来的妙处。
二、试题研析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早梅唐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你觉得颔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头脑感情?答:“一”字用得最好。
梅花开于百花之先,已见其“早”;而“一枝”又先于众梅,就更显示出此梅不同平常,就更加凸起了题中“早”字。
诗人涵蓄地表达了他不甘寂寞孤独,希望能在明年应时而发,在XXX台上独占鳌头的头脑感情。
2、炼字佳句赏析:XXX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XXX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题目:XXX改“飞来”为“纷纷”,为什么好?答: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诗歌鉴赏语言风格题目及答案高考真题

诗歌鉴赏语言风格高考真题1、19全国卷3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1).下列对本诗(de)赏析,不正确(de)一项是(3分)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de)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de)美丽画面.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de)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de)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de)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de)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2).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de)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答案:(1).B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de)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de)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de)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de)错误是意象(de)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de)解说和艺术效果(de)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能看到远处田塍在粼粼(de)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意思是远望田塍像条线,一片白水波光参差.故选B.(2)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de)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能力.古代诗歌语言(de)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de),有(de)清新,有(de)古朴.有(de)诗绚丽多彩,有(de)诗却质朴无华.有(de)诗语言明朗,有(de)却含蓄,言此意彼.有(de)诗平易近人,有(de)却险怪奇特.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de)美,体会其内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七律.此诗首先紧承白居易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de)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de)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de)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de)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de)意志和乐观(de)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de)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de)艺术感染力.插田歌以俚歌(de)形式记叙了农民插秧(de)场面以及农夫与计吏(de)一场对话.首六句以清淡(de)色彩和简洁(de)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de)大好风光以及农妇农夫(de)衣着,色彩协调,具有浓郁(de)南方水乡气息.接着六句以自己(de)听觉写出农民劳动(de)情绪.全诗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对话全用口语,朴素无华,生动有趣,传神地表现出不同身份(de)人物不同(de)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深得汉乐府民歌(de)真髓.2、18北京卷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辛弃疾蜀道登天,—杯送绣衣行客(2).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官服.(3)相如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1)下列对这首词(de)赏析,不正确(de)一项是()(3分)A.词(de)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de)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de)惆怅.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de)江山美景都是作诗(de)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裒阳月.D.词(de)结尾两句,作者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de)情景,表达对友谊(de)珍惜与赞美.(2)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de)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 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de)理解.(6分)答案:(1).D(“作者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de)情景”表达有误,梅花花开、大雪纷飞是眼前之景,并非回忆之景.)(2)第一点(2分):该评论“虎啸龙吟”中有“和缓”,意思是指词人豪放大气(de)词风中有温婉细腻(de)情感抒发.第二点(2分):“千古浪”“三更月”“万里雪”等意象(de)选取豪迈大气,营造了气势恢宏(de)意境;“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de)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de)期许与勉励,体现出”虎啸龙吟”(de)豪放之风.第三点(2分):“不堪离别”“儿女泪”“须相忆”又深情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细腻而真实(de)感受,对朋友浓浓(de)牵挂关切之意表达了词人“和缓”(de)温情.写作背景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冬,时稼轩罢居上饶.李正之是辛弃疾(de)好友,曾两度任江淮、荆楚、福建、广南路(de)提点坑冶铸钱公事(采铜铸钱),信州为当时主要产铜区,故李正之常驻信州.是年冬入蜀,改任利州路提点刑狱使.稼轩作此词送行.翻译蜀道攀登难于上青天,一杯薄酒为你践行.正是祖国被侵占(de)时候,自己又有才能去驱除外侮,却非要闲置如此.希望借着这首让金人闻风心惊.你文才出众,希望大展身手,为国立功建业.君莫要流泪伤心,请用诗写下一路美好景色:庐山(de)丰姿,赤壁(de)激浪,襄阳(de)明月.正是梅花花开、大雪纷飞季节,务必相互勉励莫相忘并不断传递消息. [1]。
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题

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题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如何答题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二、答题步骤:(1)准确点明语言特色是什么?(2)融合诗中有关词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在诗中如何彰显。
(3)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语言风格答案关键词1、清新、自然、淡雅2、平静、质朴、朴实无华3、华丽、绚烂、辞藻华美4、简约、简练、言简意赅5、委婉、含蓄6、明白晓畅、简练肤浅、7、多用口语、明白如话、直率8、笔调婉约、9、简练生动、10、沉郁顿挫。
四、常见的五种语言特色(一)清新自然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清新自然的诗歌语言风格,通常在诗风比较靓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多样精辟,涵盖着作者的喜悦之情的写景诗中彰显。
例如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的诗。
(二)平淡质朴其特点就是采用恰当的字眼轻易陈述,或用白描,不提润色,变得深刻深刻,又平易近人。
平静不等同于破旧和寒伧,它就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彰显了诗人的真功夫,例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三)华丽绚烂其特点就是存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色彩,奇幻的想象,各种修辞学。
例如李商隐的诗。
(四)简洁明快其特点就是明白畅通,就是不绕弯子,一语道破,一语中的。
简练莫过于白居易了。
梦微之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备注:元稹,字微之(五)委婉含蓄其特点就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轻易描述,而是曲曲折折的诉说,言在此而旨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使读者回去体味。
李清照后期的词。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落花时怒妾梦,不获得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6分)请问:此诗语言特色就是清爽、质朴、口语化。
(2分后)“黄莺儿”就是口语化,显露出女子的天真刁蛮。
三、四句用质朴的语言说明了踢黄莺是因为它惊吓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2分后)这样非常自然地整体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2分后)。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见的11种语言风格及习题练习题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见的11种语言风格及习题练习题鉴赏诗歌语言习题练习【考点练】01 品味词句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绝句二首(其二)【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注】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
(1)“山青花欲燃”中“燃”字妙在何处?02 赏析风格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下列对诗的语言风格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含蓄隽永B、平淡质朴C、粗犷豪放D、缠绵哀怨【拓展练】1.(2020北京练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所呈现的画面。
(2) 品析颔联中“钟”字和“割”字的妙处。
2.(2020湖北练考)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回答后面的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 对该曲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望西都,意踌躇”中“西都”即长安,这句写了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B.“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读者很容易想象。
C.这首小令,格调豪迈高昂,气势雄浑磅礴,语言警策有力,描写生动,议论深刻,使写景、抒情和议论自然融为一体。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
(2)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聚”“怒”用得好吗?为什么?3.(2019德州练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鉴赏诗歌的语言练习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有人推奖此诗是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乃是平凡之中见妙处,而妙就妙在“秦时明月汉时关”,试分析这句诗的妙处。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7. 蝶恋花 苏拭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待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红杏枝头春意闹”句的“闹”字,历来被人们推崇,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3.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台城》中“鸟空啼”的“空”字与《鹿柴》中的“空”字所表现的意境是否相同?
10、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8.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小学语文诗歌练习题

小学语文诗歌练习题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
通过学习诗歌,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对语言的感悟力。
下面是一些小学语文诗歌练习题,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诗歌的写作技巧。
练习一:填充诗歌请根据给出的提示词,填充完整下面这首诗歌:春风 _____ 着大地,花儿 _____ 开笑脸。
鸟儿 _____ 飞上树,满园 _____ 迎着我。
提示词:轻轻、纷纷、欢欢、春天完成后,鼓励学生朗读自己完成的诗歌,并发表自己的感想。
练习二:写诗歌请用自己的话语,写一首与“雨”有关的诗歌,可适当增加字数:提示词:雨滴、湿润、花朵、大地、清新学生可以根据提示词自由发挥,写出自己心中与雨相关的形象和感受,鼓励他们多用形容词和动词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练习三:改编诗歌请根据下面的诗歌创作素材,改编成自己的诗歌:荷叶 _____ 胜于花,绿是 _____ 红是痴。
落花 _____ 满天飞,春风 _____ 桃花肥。
提示词:世界、色彩、漫天、醉人学生可以根据诗歌创作素材,自由发挥,并运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进行改编,以达到增强创造力和诗歌表现力的目的。
练习四:朗诵诗歌请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诵。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中外诗歌进行朗诵,注意声音的抑扬顿挫以及节奏的掌握,同时也可以附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这些小学语文诗歌练习题,学生可以在创作、改编和朗诵中感受到诗歌的美妙,提高对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这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激发对文学的热爱。
以上练习只是起点,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自由发挥,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诗歌作品。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语言篇(含答案)

诗歌专题训练-------语言篇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行香子①李清照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②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③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④细,漏声长。
[注]①本词为词人避乱转徙于江浙之时所作。
②金英:黄色菊花。
③绿蚁:一种新酿成的酒,上浮绿色泡沫。
④蛩声:蟋蟀的鸣声。
1.请简要赏析本词在语言表现上的特点。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遇三十八首·其十五陈子昂①贵人难得意,赏爱在须臾。
莫以心如玉,探他明月珠②。
昔称夭桃子,今为舂市徒。
鸱鸮③悲东国,麋鹿泣姑苏④。
谁见鸱夷子⑤,扁舟去五湖。
【注】①陈子昂的政治生涯,都是在武则天当权时期度过的。
《陈氏别传》记载:“上数召问政事,言多切直,书奏,辄罢之。
”②明月珠:即夜明珠,比喻封官赐爵。
③鸱鸮:一种恶鸟,一说即猫头鹰,有不祥的预兆。
周公曾被管叔诬陷,后来管叔发动叛乱,周公奉成王之命平定叛乱,作《鸱鸮》以劝讽成王。
④西汉淮南王刘安有谋反意,伍被引用伍子胥对吴王说过的话进谏。
“麋鹿游姑苏台”意谓胜地衰败,比喻亡国,后沿用为典。
⑤范蠡是越国的上卿,因献西施于吴王夫差,就中取事,破了吴国。
后见越王义薄,扁舟遨游五湖,自号“鸱夷子”。
2.简要分析本诗的语言特色。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乌夜啼陆游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
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馀天。
弄笔斜行小草,钧帘浅醉闲眠。
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3.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4.胡应麟《诗薮·内编》评价本诗语言“浅而能深、近而能远”,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赠鹭鸶辛弃疾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语言习题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
秋霖张维屏
秋霖十日失高秋,独眺江天起暮愁。
正寂寥时惟有雁,极空蒙处并无舟。
蒙蒙路滑征夫骑,漠漠寒生思妇楼。
已若阴霾害禾稼,更催霜雪上人头。
【注】①秋霖:秋天的淫雨。
②征夫:离家远行的人。
1.全诗塑造一个悲秋之士,请结合诗句分析“悲秋”的原因。
(6分)
2.请赏析“正寂寥时惟有雁”中“惟”的表达效果。
(5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听流人水调子①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②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①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
流人即流
落江湖的艺人,“水调子”即《水调歌头》,属乐府商调曲,曲调哀切。
②分付:交给,安排。
1.有人说首句与元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手法极其一致,请指出该种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5分)
2.诗评中说:第三句描写的不仅是视觉形象,又是听觉形象。
请简要赏析。
(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曲子,完成题目。
人月圆·春日次韵张可九
罗衣还怯东风瘦,不似少年游。
匆匆尘世,看看镜里,白了人头。
1
片时春梦,十年往事,一点诗愁。
海棠开后,梨花暮雨,燕子空楼①。
[注]①燕子楼:在今江苏徐州市。
1.结合整首曲子,概括作者的“诗愁”所包含的内容。
(5分)
2.请赏析“海棠开后,梨花暮雨,燕子空楼”。
(5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感遇十二首(其七)【唐】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①岂伊:岂唯②荐:进献
1.试分析诗中丹橘的形象。
(5分)
2.请赏析这首诗的最后两句。
(6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种柳戏题【唐】柳宗元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出任柳州刺史时所作。
②思人树:出自《史记·燕召公世家》,古代召公有惠化(德政与教化)于民,他死后,人们自觉地爱护他亲手种的甘棠树,还作了诗篇歌咏他,以表示对他的怀念。
1.从语言风格的角度,对诗的首联进行简要赏析。
(5分)
2
2.后两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鹧鸪天金朝刘仲尹
楼宇沉沉翠几重,辘轳亭下落梧桐。
川光带晚虹垂雨,树影涵秋鹊唤风。
人不见,思何穷,断肠古今夕阳中。
碧云犹作山头恨,一片西飞一片东。
1、请简要分析“楼宇沉沉翠几重”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3分)
2、请简要赏析词作最后两句的妙处。
(3 分)(3)有人说这首虽是写愁,但无一“愁”字,请结合词的上片简要分析。
(4分)
七、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1.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梦回凉冷润衣襟”中“润”字的妙用。
(5分)
2.这首诗颈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6分)
八、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题
秋怀欧阳修
3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 归去颍东田。
1.颔联是如何描绘秋景的?请结合诗句作具体赏析.(5分)
2.诗人以“秋怀”为题,所感怀的有哪些方面? 请结合该诗内容作简要分析。
(6分)
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西台①哭所思谢翱
残年哭知己,白日下荒台。
泪落吴江水,随潮到海回。
故衣犹染碧,后土不怜才。
未老山中客,惟应赋《八哀》②。
【注】①西台:为汉隐士严光垂钓处,诗人在此设文天祥神位。
②《八哀》:
杜甫曾赋五言古诗八首,悼念八位文臣武将。
1.诗的首联对全诗的情感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
2.从全诗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
十、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
诉衷情令·长安怀古康与之
阿房废址汉荒丘,狐兔又群游。
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
君莫上,古原头,泪难收。
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
1.诗词之妙,妙在炼字炼句,言简而意丰。
请赏析“狐兔又重游”中“又”的妙处。
(2分)
2.请简要分析词的下阕如何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4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