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股份炼钢厂RH事故通报
关于吸取宝钢”12.17”铁水包滑落倾翻事故教训 抓好当前安全工作的通知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吸取宝钢”12.17”铁水包滑落倾翻事故教训抓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公司各相关部门、单位:2012年12月17日9时10分左右,上海宝钢集团股份公司一炼钢分厂在进行铁水脱硫扒渣作业时,270T铁水包突然发生滑落倾翻事故。
事故造成中冶宝钢技术公司2人死亡,13人受伤。
据初步了解可能是铁水包耳轴断裂或操作失误造成铁水包滑落倾翻。
事故详情、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岁末年初,各类活动较多,精力易分散,职工思想活跃,易出现麻痹松懈。
为认真吸取事故教训,扎实地抓好当前安全工作,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1、以“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为重点,对前期开展的以吊车为重点的设备设施点巡检安全管理清理工作发现的问题,及时制订整改计划。
在落实整改基础上,再次对本单位熔融金属冶炼、运输、浇注、吊运的管理情况进行清理、排查,认真组织开展好四个方面的隐患排查工作,并将排查情况于12月21日分别报股份设备部、集团安环部。
一是组织对本单位、本辖区的起重设备机械、电气安全防护装置、吊车极限、抱闸、防撞装置的完好情况及熔融金属冶炼、运输沿线是否积水隐患进行排查;二是盛装液体铁水罐、钢水包、渣罐等大型工具的制作、材质、出厂资料、使用周期、报废标准及日常管理与点巡检情况进行清理、检查;三是排查钢绳吊1具、大罐翻罐装置、渣罐、中包包耳、耳轴、板钩横梁、车轮轴承等是否按周期、标准进行检验、检测;四是组织与熔融金属冶炼、运输、浇注、吊运相关的职工学习“12.17”宝钢铁水包倾翻事故案例,排查日常作业过程是否有违规、违制,习惯性作业行为,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研究制订本单位进一步强化现场安全管控的措施。
对排查出的隐患和问题要按“五到位”要求落实整改,凡检查不符合标准要求,对发现隐患或安全问题未解决、排除的,一律不得施工、作业。
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要坚决停产整顿,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设备设施,要坚决停用,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
宝钢股份:关于发生生产事故的公告

证券代码:600019 证券简称:宝钢股份公告编号:临2020-02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发生生产事故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2020年3月8日22:45左右,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宝山基地四号高炉3号热风炉3098号波纹管开裂导致高温热空气窜出。
本次设备故障未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事故,其它设备也未发现异常。
后续处理:目前正组织人员对四高炉3号热风炉状态进行确认,同时对其它热风炉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安全后,将尽快恢复四高炉生产。
截至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
本次事故预计对公司 2020年度铁水产量影响有限,可以通过后续生产调整予以弥补,对生产经营业绩基本不会构成影响。
特此公告。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0年3月9日。
上海宝钢2012.12.17铁水包倾翻事故通报

上海宝钢2012.12.17铁水包倾翻事故
2012年12月17日09时23分许,上海宝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炼钢分厂转炉一车间1#430t行车在吊运270吨铁水包进行扒渣作业时,因事故行车双主吊钩中的一侧吊钩脱落,使吊运的铁水包滑落倾翻坠地,铁水从包中泻出,并产生明火,造成中冶宝钢技术公司3人死亡、5人重伤、6人轻伤。
伤亡人员均为中冶公司的劳务派遣员工(主要负责清扫、上料、清渣等作业,派遣单位为宝曰公司)事发后,市安全监管局会同市质量技监局、市监察局、市公安局等组成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通过现场勘查、取证等,出具调查报告,确认本起事故的直接原因系事故行车L型卡板失效,导致销轴轴向移位,造成单侧板钩整体脱落,所吊铁水包倾翻。
间接原因包括:一、上海行知阳光冶金设备修造厂未按技术图纸要求正确加工和安装L型卡板。
二、行知阳光厂在设备维修过程中,安全生产生产意思不强,对L型卡板的作用认识不足,对各部件的加工、安装监督检验机制不健全,部位的拆卸、加工、安装等登记和检查不到位,未对质量检查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修复部位安装后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三、宝钢公司对设备修复过程的查验等制度不完善,未能及时发现L型卡板出现的磨损状况和安装过程中存在缺陷;四、宝钢公司在对设备改造和管理过程中,未对销轴的材质按照设计的材质进行综合考虑,造成更新的销轴材质相对卡板材质过硬,加速了卡板防止销轴转动和轴向位移功能的丧失等。
调查报告另表示,对于事故责任人的责任认定和处理意见,包括:1、行知阳光厂的检验负责人甄茂全、副总经理刘汉坤、法定代表人张洪彪均负有相关责任,2、宝钢股份有限公司的炼钢厂行车点检组组长周纯洁、作业长顾立敏、分厂厂长田正宏等十二名人员负有相关责任。
宝钢不锈福建德盛1调查报告.5正式员工工亡事故通报.docx

事故经过:2014年1月5日14时10分左右,第一粗炼厂渣铁处理工杨川、李春成在将卸完渣铁的渣盆放置在指定位置时,第一次放置后杨川、李春成感觉渣盆位置放置不整齐,要求行车工再次吊起,此时,李春成站在吊起的渣盆和火车罐车之间指挥摆放(李春成站位不当、未获得指吊工资格证书),被吊起的渣盆和火车罐车挤压,造成骨盆骨折,急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事故示意图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李春成进行废渣处理作业渣盆还原时,被吊起的渣盆和火车罐车挤压。
2、主要原因:进行废渣处理作业渣盆还原时,作业员工站位不当。
3、重要原因:李春成未获得指吊工资格证书,无证上岗,违章作业。
防范措施:1、倾倒渣盆作业时,必须确保人员站位安全,方可指挥行车吊运渣盆。
2、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排查行车吊运作业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完善行车吊运作业的危险源辨识,落实作业过程的风险防范措施。
3、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规范员工安全作业行为意识;4、加强员工日常安全行为的监管,促成员工遵章作业的行为养成。
集团公司安监部:1、宝钢德盛需要认真组织事故反思,连续几年发生死亡事故问题出在何处要从现场风险预控、标准化作业、人员持证等方面采取改善举措,严格管理、严肃问责,杜绝死亡事故再次发生。
2、宝钢不锈需系统分析宝钢德盛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等专业管理工作,提出符合宝钢德盛实际的专业管理、技术支撑方案。
3、各单位要吸取此次事故教训,组织梳理区域内存在的危险源、风险措施,规范标准化作业。
事故经过:2月14日中班16时30分左右,炼钢部炼钢作业区二工序丁横班检查3#RH设备时发现1#工位真空铝料斗密封阀漏气,因钢水正在精炼,故未进行处理,交由15日夜班(乙横班)在钢水精炼完毕后进行处理。
2月15日2时45分左右,1#工位精炼处理完最后一炉后,当班RH 炉炉长周异龙(工龄3年)通知调度叫钳工检查真空铝料斗锥形密封圈,3时左右两名值班钳工(宝冶检修:刘小聪、陈春粒)到RH操作室与操作工麦辉到现场确认,周异龙也来到现场,随后麦辉返回操作室。
炼钢厂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炼钢厂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一、事故概述2022年5月10日,某炼钢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初步调查,事故发生在炼钢厂的炼钢车间,火势蔓延迅速,造成了车间内部的严重破坏。
目前,事故具体原因尚不清楚,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二、事故调查1. 事故发生前情况据事故现场的监控录像显示,事故发生前,炼钢车间内正常进行生产作业。
当时的气温较高,车间内的作业人员工作强度也比较大。
在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有一名作业人员在对炉子进行操作时,突然发现炉子内部冒出了火苗。
随后,火势迅速蔓延,导致整个车间迅速被火焰包围。
2. 事故发生过程根据事故现场的勘察和证据收集,事故发生过程大致如下:火灾起始于炼钢车间内一台炉子,初始火灾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控制,导致火势扩散。
由于车间内的环境复杂,火势蔓延非常迅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作业人员在火灾发生之后,迅速撤离并向外报警,但由于火势过大,造成了数名作业人员受伤和被困。
3. 事故原因分析(1)设备故障:初步调查认为,事故的发生可能与炼钢车间内的设备故障有关。
炉子在正常操作中突然发生故障,导致了火灾的发生。
(2)作业人员操作不当:由于炼钢车间内的作业环境较为复杂,需要作业人员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和经验。
可能是由于作业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操作失误,导致了火灾的发生。
(3)消防设施不完备:在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发现了炼钢车间内的部分消防设施存在瑕疵,如灭火器和消防水管没有及时启用和使用。
三、事故影响1. 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施救,但火势较大,导致了数名作业人员受伤和被困。
其中有一名作业人员不幸身亡,数名作业人员被送往医院救治。
2. 财产损失情况:事故造成了炼钢车间内部的严重破坏,大部分设备和物品都被火灾所毁坏,造成了不小的财产损失。
四、事故应急处置情况事故发生后,炼钢厂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并迅速组织了相关人员开展救援工作。
同时向当地政府部门报告了事故情况,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与配合。
炼钢安全事故

第四章炼钢安全事故案例一: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导致的灼烫事故1.事故经过2013年4月11日7:30,某钢铁公司炼钢厂连铸车间连铸机组甲班班长刘某某组织召开班前会,安排布置本班工作,二号连铸机要停流减产,中包工窦某某负责用堵眼锥堵住二流机上水口铸孔,窦某某违章进入二冷室清理粘钢。
14:30,刘某某安排杨某某到二号连铸机组处理二流生产线(二冷室上层)滑板内的夹钢,杨某某到达工作现场后,由于二流生产线滑板内下方支撑上水口的扇形板有夹钢摆不动,杨尚某某就取下扇形板的扳手,用板手敲击扇形板,敲击时用力过大,造成扇形板完全脱离上水口,导致与中包连接在一起的上水口失去支撑而坠落,中包内的钢水突然间泄流而出,流出的钢水经过结晶器流到下层的二冷室内。
看到此种情况后,杨某某及现场作业人员立即进行避险。
现场人员立即启动现场应急救险,将盛装钢水的钢水包吊装至地面上。
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立即赶赴二冷室平台,当刘某某到达二冷室平台时发现窦某某躺在二冷室过道外侧,该公司立即安排车辆将窦某某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4月12日7:00,窦某某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3.事故分析(1)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杨某某处理二流生产线滑板内下方支撑上水口的扇形板夹钢时,杨某某就取下扇形板的扳手,用板手敲击扇形板,敲击时用力过大,造成扇形板完全脱离上水口,导致与中包连接在一起的上水口失去支撑而坠落,中包内的钢水突然间泄流而出,流出的钢水经过结晶器流到下层的二冷室内,将在二冷室内的窦某某烫伤致死。
(2)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是:○1违章作业。
窦某某违反《中包工安全操作规程》,在钢坯浇注过程中违章进入二冷室内;杨某某违规取下扇形板的扳手,用板手敲击扇形板,造成扇形板完全脱离上水口,导致与中包连接在一起的上水口失去支撑而坠落。
○2安全管理不到位,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对窦某某违章进入二冷室和杨某某违规用板手敲击扇形板行为未及时发现和有效制止。
○3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导致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作业环境存在的危险因素认识不足。
宝钢年内两发重大事故8员工死亡

宝钢年内两发重大事故8员工死亡李柱柱2012年22岁,12月17日上午9时10分许,宝钢股份[4.82 -0.82% 股吧研报]公司炼钢厂一炼钢分厂在进行铁水扒渣作业中,铁水包突然坠落倾翻,李柱柱正好位于铁水包下方,瞬间整个人被吞没。
而此前一天,他刚刚从江苏老家相亲归来。
此外,事故还造成另外1名员工死亡,13人受伤,其中6人伤势严重。
实际上,此次铁水包倾翻事故并不是宝钢2012年发生的第一起安全事故。
2012年2月,宝钢位于南京的子公司也曾发生煤气中毒事故,造成6人死亡、7人受伤。
而除了宝钢以外,鞍钢、济钢、酒钢及韶钢等多个国内大中型钢厂2012年也相继发生多起安全事故。
业内人士分析,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这与中国钢铁行业目前陷入普遍亏损而又疏于管理有关。
宝钢事故事发当日下午,宝钢就通报了事故的初步调查原因,称铁水包倾翻是由炼钢厂行车在吊运270吨铁水包时,发生双板钩单侧脱落所致。
据了解,行车调运在空中进行,铁水包内装有270吨铁水,总重量大约300吨,铁水呈液态,温度超过1600摄氏度。
在调运过程中,共有3条铁质吊绳牵引铁水包工作,其中2根用来控制平移和上下移动,还有1根主要协调铁水包的倾仰角。
正常情况下,这根铁绳将铁水包的倾斜角控制在90度以下,事发时由于单侧双板钩脱落造成铁水包倾覆,上千度的铁水洒下来,烧伤了在附近地面作业的工作人员;铁水遇水后又迅速发生汽化,形成高温水蒸气,造成二度伤害。
据事故中受伤的工人回忆,事故中丧生的两人当时正在铁水包吊运路线的下方,当铁水包坠落液体倾翻后,两人当场死亡。
而此次事故还造成13人受伤,6人伤势严重。
截至19日下午,6名危重伤员均已度过休克期,脱离了生命危险,其中4人仍需呼吸机辅助治疗。
12月19日,记者再次来到事故发生现场,非厂区员工被禁止进入。
厂区里出来的工人告诉记者,事发后坠落的大型铁水包构件留在了车间里,车间目前已经停止生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职工向本报记者透露,事故发生后,12月18日宝钢紧急召开了安全工作会议,介绍了事故发生以及处理情况,而宝钢集团安监部也下发有关“12·17”事故情况的紧急通报,要求宝钢各单位立即将事故情况通报全体员工,吸取事故教训,迅速开展事故相关设备专项检查,及时汇报检查结果。
2012.12·17上海宝钢铁水包倾翻事故

12·17上海宝钢铁水包倾翻事故位于上海的宝钢集团2012年12月17日上午发生一起铁水包倾翻事故。
截止12月17日晚,已造成造成2人死亡,12人送医院检查,其中5人留院治疗。
有一位大面积烧伤病人,烧伤面积达到99%,生命体征不是非常平稳。
事故介绍
2012年12月17日上午9时10分许,宝钢发生一起铁水包倾翻事故,造成2人死亡,12人送医院检查,其中5人留院治疗。
据了解,这起事故是在宝钢股份炼钢厂发生的。
当时正在进行铁水扒渣作业,铁水包突然坠落倾翻,事故造成中冶宝钢技术公司2人死亡,12人送医院检查,其中5人留院治疗。
宝钢集团中午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消息称,午后13时40分,宝钢方面发布的消息则确认事故造成2死13伤,伤员正在医院紧急救治中。
事故原因
2012年12月17日上午9时10分,宝钢股份公司炼钢厂一炼钢分厂行车在吊运270吨铁水包时,发生双板钩单侧脱落,致使铁水包倾翻。
伤员立即被送往宝钢医院救治
据悉,铁水包内装有270吨铁水,温度高达1300℃,倾覆出的铁水遇空气中水蒸气,状况堪比火山熔岩。
初步判定铁水包倾翻系双板钩单侧脱落所致。
专家分析
对于宝钢这起铁水倾翻事故,钢铁专家马忠普表示,在炼钢过程中,高炉的铁水需要通过铁水包运输到转炉厂。
容易发生事故的环节有两个,一是出铁水时,二是运到转炉厂挂钩时。
宝钢事故应该是在转炉厂吊装环节发生,极有可能是操作不规范引起的,或者是设备老化检修不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钢股份炼钢厂3#R H2月15日事故通报事故经过:
2月14日中班16时30分左右,炼钢部炼钢作业区二工序丁横班检查3#RH设备时发现1#工位真空铝料斗密封阀漏气,因钢水正在精炼,故未进行处理,交由15日夜班(乙横班)在钢水精炼完毕后进行处理。
2月15日2时45分左右,1#工位精炼处理完最后一炉后,当班RH
炉炉长周异龙(工龄3年)通知调度叫钳工检查真空铝料斗锥形密封圈,3时左右两名值班钳工(宝冶检修:刘小聪、陈春粒)到RH操作室与操作工麦辉到现场确认,周异龙也来到现场,随后麦辉返回
操作室。
3时15分左右,炉长周异龙通知操作工提升真空铝料斗密封阀;密封阀打开后,陈春粒下到受料斗检查,未发现密封圈。
随后周异龙
下到受料斗检查,几分钟后,陈春粒发现周异龙倒在下料口,呼唤
没有反应,立即跑到操作室通知岗位人员并拨打120求救。
当班值
班工长马智飞和当班调度主任苏东到现场施救。
3时40分左右,将周异龙从受料斗口处拉出,同时组织医生现场抢救,在送医院后经
全力抢救无效,于4时30分左右死亡。
事故原因:
1、由于真空铝料斗内存在聚集的氮气,周异龙对氮气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在密封阀提升后未经安全确认及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的情况下贸然进入与真空铝料斗相连通的接料斗内进行检查。
2、周异龙不熟悉现场设备性能,对密封圈的位置不掌握,导致作业方式不当,盲目检查。
3、对新设备、新工艺相关知识培训不到位,致使岗位操作工未能熟悉掌握新工艺、新设备的技术性能和相关安全知识。
整改措施:
1、强化危险源辨识,组织开展岗位危险源的辨识,使员工熟知岗位危险源和防范措施。
2、加强新设备的性能、新工艺生产流程的技能培训,使岗位员工熟悉设备性能、工艺流程和防范措施。
3、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和有毒有害介质的安全管理,开展岗位人员(检修人员)专项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4、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和有毒有害介质标准化作业程序,并严格执行。
5、组织对青工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