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练习题

合集下载

统计学第一章绪论习题

统计学第一章绪论习题

统计学第一章绪论习题第一章绪论练习题一、填空题1.政治算术派产生于世纪资本主义的英国,代表人物是,代表作是。

2.国势学派产生于世纪的德国,创始人是。

3.数理统计学派的创始人是比利时学者。

4.按照统计方法的类型,可将统计学分为和。

5.总体是由许多具有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的组成单位。

6.统计总体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和。

7.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和两种。

8.统计指标按其所说明的总体现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和。

9.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1)指标是说明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特征的;(2)标志有不能用表示的与能用表示的,而指标都是能用的。

10.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1.样本是从中抽出来,作为代表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12.推断统计学研究的是如何根据去推断的方法。

13.统计学自身的发展,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形成和。

14.数学研究的是数量规律,而统计学则是研究、数量规律。

15.统计指标是说明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和的统一体。

16.理论统计学是以为中心建立统计方法体系,而应用统计学是以为中心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2.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A该全部工业企业 B 这80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 D 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生产情况3.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个省的人B每一户C全国总人口D全国的每一个人4.有200家公司每位员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A 这200家公司的全部员工B 这200家公司C 这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D 这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5.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班全体学生 B 该班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C该班的每一个学生D该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6.设某地区有60家生产皮鞋的企业,要研究它们的产品生产情况,不能成为指标是( )A所有企业B企业数C 60家企业的皮鞋总产量D所有企业生产的皮鞋的合格率7.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可以有多个标志C只能有一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指标8.论述如何从所研究的领域或专门问题出发,视研究对象的性质而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统计学是( )A 描述统计学B 推断统计学C 理论统计学D 应用统计学9.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品质标志D质量指标10.某工人月工资为1897元,工资是(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变量值D指标11.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是( )A变量B指标C变量值D指标值12.某班四名学生金融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四个数字是( )A标志B指标值C指标D变量值13.年龄是( )A变量值B离散型变量C连续型变量D指标名称14.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 )A连续型变量B离散型变量C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D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15.质量指标是在数量指标基础上对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状况的反映。

发展心理学 绪论 练习题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 绪论 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A)被认为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A普莱尔B埃里克森C达尔文D荣格2.(C)的问世意味着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的确定。

A《儿童心理》B《发展心理学》C《青少年心理学》D《一个婴儿的传略》3.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D)A儿童心理学B民族心理学C比较心理学D个体发展心理学4.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B)A儿童心理发展规律B个体心理发展规律C人的心理活动的最一般的规律D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活动规律5.正式提出“发展心理学”的名称,始于乎(B)A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B20世纪30~40年代C20世纪初D20世纪20~30年代6.用“发展心理学”作一书章的名称,从而以“发展心理学”取代了长期惯用的“儿童心理学”名称,始于(D)A 1895年鲍德温的《儿童与种族的心理发展》发表B 20世纪30~40年代古德奈弗的《发展心理学》的出版C 20世纪初霍尔的《青少年心理学》问世D 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发行7.在西方,最早对成年心理学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B)A弗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艾里克森二、填空题1.普莱尔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三岁每天进行系统观察,然后把这些观察记录整理成一部著作《儿童心理》。

该书于1882年出版,被公认为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著作。

2.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渥斯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他于1930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此书为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三、名词解释1.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科学,是心理科学的重要分支。

2.发展任务在个体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为达到相应发展水平所实现的内容。

3.发展原则及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4.发展里程碑用来标志发展进程的具有转折意义的行为。

5.关键期即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起到最大作用的时期。

6.刻印印象是指小动物(如小鸟)在出生后一个短时期,具有很容易形成的一种本能的反应。

最新生理学练习题《绪论》

最新生理学练习题《绪论》

第一章练习题《绪论》(一)一、选择题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A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B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C正常人体功能活动及其规律 D 异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2.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 维持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C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D维持细胞内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3.机体中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A细胞外液 B 细胞内液 C 脑脊液 D 组织液4.刺激引起机体反应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分别是()A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B 反应、反射和反馈C阈刺激、阈上刺激和阈下刺激BD刺激强度、刺激作用的时间和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适应B 反应C 反射D正反馈调节6.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幅度小 B 反应速度慢C作用广泛和持久 D 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7.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比,下述各项中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发展快 B 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C神经调节的范围比较小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应8.关于反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发生的规律性反应B结构基础为反射弧C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D没有中枢神经也能发生发射9.下列哪些不属于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感受器B 效应器C 神经垂体D传入神经10.不属于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出现反应快 B 持续时间短C是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D 能提供生理反应的能量11.不属于体液调节的特点是()A缓慢B广泛C持久D灵敏度高12.属于自身调节的特点是()A精确B 稳定C范围局限 D 灵敏度高13.负反馈的调节意义是()A维持机能状态的相对稳定 B 使机能状态速度C使机体对刺激作出持久反应D使机体对刺激作出快速反应14.下列哪项不是机体的调节途径()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反馈调节15.阈强度是指()A能够引起组织产生最大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B能够引起组织兴奋的刺激强度C能够引起组织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D能够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16.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比较,下列哪项错误()A神经调节发生快B体液调节持续时间长C所谓神经调节既是反射性调节D体液调节可不受神经控制17.具体的说,内环境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 D 血液18.衡量组织兴奋性的指标是()A阈电位 B 动作电位C静息电位 D 阈强度19.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A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 D 负反馈调节20.可兴奋细胞包括()A神经细胞肌细胞 B 神经细胞、腺细胞C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 D 神经细胞、肌细胞、骨细胞21.关于负反馈的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自动控制系统B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无关C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 D 起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22.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部分到达控制部分的信息称为( )A干扰信息B控制信息 C 反馈信息 D 参考信息23.下列哪些活动属于条件反射()A看到酸梅时引起唾液分泌 B 食物进入口腔后,引起胃腺分泌C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加 D 寒冷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二、是非题()1.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功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实验科学。

语言学纲要练习题:绪论

语言学纲要练习题:绪论

绪论一、填空题1.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

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我国传统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三门分支学科,合称“小学”。

4.人类对语言的研究大体上可分为(语文学)阶段(历史比较语言学)阶段(结构主义语言学)阶段、形式语言学阶段、交叉语言学阶段。

5.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人物是威廉·琼斯;草创者是施列格尔;奠基人物是拉斯克、(博普)、格林。

6.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历史比较语言学)不但宣告语言学的真正独立,而且为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7.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物是(索绪尔)和洪堡特。

前者所著(《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8.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可以分为三派。

它们分别是(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9.形式语言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他认为对语言进行描写和分析的目的在于研究人的语言生成能力。

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产生所有句子的语法系统。

10.新时期语言学的最大特点是(交叉性)(边缘性)。

11.(文言)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用它写成的文章称为(文言文)。

12.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语音)(词汇)(语义)(语法)四个部分。

13.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综合各种语言基本研究成果,归纳成语言一般规律,这是具体语言学的任务。

(√)2.世界上有几千种语言,有些语言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大部分语言的研究还很不够,甚至还没有人去研究。

(√)3.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关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关系。

(×)4.我国的语言研究基本上是在洋务运动后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的。

“绪论”练习题

“绪论”练习题

“绪论”练习题一、填空题。

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专门研究()。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和()。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的部分。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了形式逻辑是一门()性的科学,它是没有()性的。

5.在逻辑形式中,不管给变项代以何种不同的(),终究不能改变其()。

二、单项选择题。

1.不同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A.思维的内容B.逻辑常项C.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何改革者都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这个推理的逻辑形式是()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

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

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

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

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2.“写文章要讲逻辑。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四、下列各组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1.“有些唯物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者”和“有些唯心主义者是先验论者”。

2.“如果甲是三好学生,那么甲会按时到校”和“只有甲是三好学生,甲才会按时到校”。

3.“小张或犯有走私罪,或犯有贪污罪”与“小张既犯有走私罪,又犯有贪污罪”。

4.“所有货币都是商品”和“没有共同犯罪不是故意犯罪”。

五、试列举具有下列命题形式或推理形式的具体命题或推理。

1.所有S都不是P。

2.要么r,要么s。

3.如果p,则q;并非q;所以并非p。

教育学绪论 练习题

教育学绪论 练习题

绪论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方式能够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学习的欲望,但仅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可能会使学生变成“书呆子”,上述事实表明()。

A.教育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B.教育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C.教育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D.教育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2.下列关于教育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A.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是按照教育的作用方向来分的B.隐性功能是不能转化成显性功能的C.教育的社会功能属于教育的派生功能D.隐性功能不见得都是负向功能3.关于古代教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古代斯巴达军事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是“五项竟技”一一赛跑、跳跃、角力、投标枪、掷铁饼B.印度“古儒”学校课程渗透着婆罗门教神学思想C.古代雅典在西方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D.古代埃及的文士学校主要目的是培养雄辩家解析:古埃及的文士学校主要是培养能熟练运用文字从事书写及计算工作的人。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这段话体现出的教育思想是()。

A.素质教育B.终身教育C.全人教育D.全纳教育解析: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最早系统地论述了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和入职后的教育要统一起来,“活到老、学到老”,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

5.学校教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现代社会6.教育家陶行知在《普及现代生活之路》一文中提出,“我们要求的是整个寿命的教育,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这体现了什么教育理论?()A.远程学习B.连锁学习C.终身学习D.观察学习7.我国学校最早产生于()。

A.夏朝B.商C.周D.秦解析:我国最早的学校是产生于夏朝的"庠、序、校"。

8.“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逻辑学习题(附案例分析)

逻辑学习题(附案例分析)

《逻辑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部分构成的。

2、判定属于何种逻辑形式的根据是_________。

3、“所有的金属都是导电体”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4、“有的s是p”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5、“所有的事物都不是不发展的”和“无论什么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这两个判断所共有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6、“如果物体受到摩擦,那么它就会发热”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7、“只有p,才q”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8、“并非p并且q”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9、“或者p,或者非p”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各种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①逻辑常项②逻辑变项③语言表达形式④思维内容2、“p并且q”与“p或者q”这两个命题形式,它们含有()①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②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③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④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3、在直言命题中,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取决于()①逻辑常项②逻辑变项③语言表达形式④思维内容4、如果A与B两个命题具有矛盾关系,则它们必具有()①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②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③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④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5、如果A与B两个命题具有等值关系,则它们必具有()①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②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③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④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6、下列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是()①¬p∨p与p∨q ②p∧¬q与r∧¬s③SAP与SEP ④L p与¬M¬p7、A与B是两个逻辑形式不同的直言命题,因此,它们的()①主项和谓项都不同②主项相同,谓项不同③量项和联项都不同④主项不同,谓项相同第二章必然性推理(上)一、填空题1.命题的逻辑特性是。

第一章绪论题库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题库练习题

一、填空题1、银行会计的对象是银行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能够用货币计量的(银行的经济活动)。

2、明确了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才能把握(会计处理)的立场;才能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分开。

3、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4、金融企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项。

6、基本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会计科目的设置)、(记账方法的原理和应用)、(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帐务组织)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

7、会计科目按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分,可分为(表内)科目和(表外)科目。

8、资产负债共同类科目的性质视期末余额而定,余额在借方表现为(资产),余额在贷方表现为(负债)。

9、银行会计中,对涉及表内科目变化的经济业务采用(借贷)记账法;未引起表内科目变化,只涉及表外科目的,用(单式收付)记账法。

10、借贷记账法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11、借贷记账法的帐务平衡公式是:发生额的平衡为(全部帐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全部帐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数),余额的平衡为(全部帐户的借方余额合计数 = 全部帐户的贷方余额合计数)。

12、银行的记帐凭证,按其记账的对象不同,可分为(明细记账)凭证和(总记账)凭证两类。

13、(会计科目)是银行对象按照经济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是银行综合核算的工具。

14、(账户)是在会计科目下按照单位类别或资金性质划分的户头,是明细核算的主要工具。

15、银行会计核算方法由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两部分组成。

16、银行会计凭证按格式和用途不同可分为基本凭证和特定凭证。

17、每日核对是指每日会计核算结束后,要对帐务的有关内容进行核对,以达到账账、账款相符。

18、银行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基本核算方法)和业务核算手续两大部分。

19、商业银行表内会计科目按资金性质分类,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类、资产负债共同类和(损益)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练习题】
◊A1型题
1.关于解剖学姿势,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C
A .身体直立
B .两眼平视正前方
C .手背和足尖向前
D .手掌和足尖朝前下垂于躯干两侧
2.更靠近人体正中矢状面的方位称为 C
A .前
B .内
C .内侧
D .近侧
E .上
3.在上肢,与内侧相同的方位术语又称 C
A .桡侧
B .胫侧
C .尺侧
D .腓侧
E .远侧
4.在下肢,与外侧相同的方位术语又称 D
A .桡侧
B .胫侧
C .尺侧
D .腓侧
E .近侧
5 .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称两部分的面为 E
A .矢状面
B .冠状面
C .水平面
D .额状面
E .正中矢状面
6.近代人体解剖学的创建人是 D
A .希波克拉底
B .亚里士多德
C .盖仑
D .维萨里
E .达芬奇
◊B1 型题
(1〜4题共用备选答案) A •系统解剖学B •局部解剖学C •断层解剖学D
剖学E .微体解剖学
1•按照人体各功能系统描述各器官位置及形态结构的科学A
2•按人体结构的部位,由浅入深研究各局部组成结构的形态及位置毗邻关系的科学
3•研究人体不同层面上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的科学 C
4•以显微镜等作为主要手段观察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的科学 E
5〜8 题共用备选答案) A •器官B •系统C •细胞D •组织E •细胞间质
5•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C
6.由细胞通过细胞间质构成的D E •上肢• X 线解
(9〜12题共用备选答案)A .内B .内侧C .浅D .深E .近侧
9.距人体正中矢状面较近的方位术语B
10.距空腔较近的方位术语A
11.距四肢根部较近的方位术语E
12.距皮肤较近的方位术语C
(13〜16题共用备选答案)A .正中矢状面B .额状面C .水平面D .垂直面E .垂直轴
13.垂直于水平面,上下穿过人体的线E
14.平行于地平面,将人体分成上下两部分的面 C
15.垂直于水平面,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的面 B
16.垂直于水平面,将人体分成左右对称两部分的面 A
◊X型题
1 .属于解剖学分支学科的是ABCDE
A .外科解剖学
B .临床应用解剖学
C .艺术解剖学
D .运动解剖学
E .体衰解剖学
2.人体的基本组织有ABCD
A .结缔组织
B .肌组织
C .上皮组织
D .神经组织
E .骨组织
3.描述与人体正中矢状面相对位置关系的方位术语有CD
A .内
B .外
C .内侧
D .外侧
E .近侧
4.描述空腔器官离空腔远近关系的方位术语有AB
A .内
B .外
C .内侧
D .外侧
E .远侧
5.属于人体主要系统的是ABCDE
A .运动系统
B .消化系统
C .生殖系统
D .内分泌系统
E .神经系统
6.关于解剖学姿势,正确的是ABCDE
A .身体直立
B .两眼平视正前方
C .手掌和足尖朝前
D .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
E .下肢并拢
◊名词解释
1.系统解剖学按照人体的功能系统描述各器官位置及形态结构的科学称系统解剖学。

2.组织由形态、功能相似的细胞通过细胞间质构成的结构称为组织。

3.器官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规律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并能实现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称器官。

4.系统若干器官组合起来共同完成某种特定的生理功能的结构整体称为系统。

5.人体解剖学姿势人体解剖学姿势亦称标准姿势,指身体直立,面向前,双眼平视正前方,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下肢并拢,手掌和足尖向前,这是描述人体结构器官位置方位的前提。

6.正中矢状面经过人体正中线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称两半的矢状面称为正中矢状切面。

◊简答题
1.简述人体解剖学的分类。

2.学习解剖学,应注意哪些问题3.器官在相互比较时,如何确定位置关系
◊简答题
1.从研究角度,人体解剖学包括大体解剖学和微体解剖学。

大体解剖学,又称巨视解剖学,是通过肉眼观察的方法以描述人体的形态结构,主要包括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而微体解剖学,也称微视解剖学,主要以显微镜等为手段观察人体的细微结构,包括细胞学、组织学和胚胎学。

从应用角度,大体解剖学又有许多分支学科,如外科解剖学、表面解剖学、X 线解剖学、临床解剖学、运动解剖学,等等。

2.首先必须重视实习以加深印象,并学会运用图谱并联系活体以把形态学活,这样就能正确、全面地理解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其次必须注意运用联系思维来分析归纳以理解其形态特征及其重要性,改变死读书本、硬记名词的方法。

要注意以下问题:①理解形态与功能的相互关系②理解动态发展的观点③理解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④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3 •确定方法:①在描述器官或结构距颅或足的相对远近关系时,运用上和下的方位术语。

按照解剖学姿势,近颅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在四肢,上又称为近侧,即距肢体根部较近;下又称为远侧,指距肢体根部较远。

②在描述器官或结构距身体前面或后面的相对远近时,运用前与后的方位术语。

距身体腹侧面近者为前或腹侧,而距人体背侧面近者为后或背侧。

③在描述人体各局部或器官、结构与人体正中矢状面相对距离远近时,运用内侧和外侧的方位术语。

上肢的尺侧与桡侧,及下肢的胫侧与腓侧分别与内侧和外侧相对应。

④在描述空腔器官相互位置关系时,使用内和外的方位术语。

近内腔者为内,远离内腔者为外。

⑤在描述器官或结构距体表相对距离关系时,运用浅和深的方位术语。

距皮肤近者为浅,远离皮肤而距人体内部中心近者为深
《人体解剖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