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高考数学(文)试题及答案
2015届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八章 第六节空间图形的垂直关系课时精练试题 文(含解析)

1.(2013·南通检测)已知m是平面α的一条斜线,点A∉α,l为过点A的一条动直线,那么下列情形可能出现的是( )A.l∥m,l⊥α B.l⊥m,l⊥αC.l⊥m,l∥α D.l∥m,l∥α解析:设m在平面α内的射影为n,当l⊥n且与α无公共点时,l⊥m,l∥α.答案:C2.若l为一条直线,α,β,γ为三个互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面三个命题:①α⊥γ,β⊥γ⇒α⊥β②α⊥γ,β∥γ⇒α⊥β③l∥α,l⊥β⇒α⊥β.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解析:对于①,α与β可能平行、相交或垂直,故①错;②③正确,故选C.答案:C3.已知直线l,m,平面α,β,且l⊥α,m⊂β,则α∥β是l⊥m的( )A.充要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必要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l⊥α,α∥β⇒l⊥β,又m⊂β,故l⊥m.反之当l⊥m时,α,β的位置不确定.故选B.答案:B4.如图,在斜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BC1⊥AC,则C1在底面ABC上的射影H必在( )A.直线AB上 B.直线BC上C.直线AC上 D.△ABC内部解析:由AC⊥AB,AC⊥BC1,AC⊥平面ABC1,AC⊂平面ABC,所以平面ABC1⊥平面ABC,C1在平面ABC上的射影H必在两平面交线AB上.故选A.答案:A5.若m,n是互不相同的空间直线,α是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m∥n,n⊂α,则m∥αB.若m∥n,n∥α,则m∥αC.若m∥n, n⊥α,则m⊥α D.若m⊥n,n⊥α,则m⊥α答案:C6.(2013·天津模拟)如图,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斜边BC上的高AD为折痕,把△ABD 和△ACD折成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后,某学生得出下列四个结论:①BD⊥AC;②△BAC是等边三角形;③三棱锥DABC是正三棱锥;④平面ADC⊥平面AB C.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由题意知,BD⊥平面ADC,故BD⊥AC,①对;A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BC上的高,平面ABD⊥平面ACD,所以AB=AC=BC,△BAC是等边三角形,②对;易知DA=DB=DC,又由②知③对;由①知④错.故选B.答案:B7.已知直线l⊥平面α,直线m⊂平面β,下面有三个命题:①α∥β⇒l⊥m;②α⊥β⇒l∥m;③l∥m⇒α⊥β.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________.解析:对于①,由直线l⊥平面α,α∥β,得l⊥β,又直线m⊂平面β,故l⊥m,故①正确.对于②,由条件不一定能得到l∥m,还有l与m垂直和异面的情况,故②错误.对于③,显然正确.故真命题的个数为2.答案:28.(2013·北京卷)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BC的中点,点P在线段D1E上,点P到直线CC1的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取B 1C 1中点E 1,连接E 1E ,D 1E 1,过P 作PH ⊥D 1E 1,连接C 1H .所以EE 1⊥平面A 1B 1C 1D 1,PH ∥EE 1,所以PH ⊥底面A 1B 1C 1D 1,所以P 到C 1C 的距离为C 1H .当点P 在线段D 1E 上运动时,最小值为C 1到线段D 1E 1的距离.在Rt △D 1C 1E 1中,边D 1E 1上的高h =2×15=255. 答案:2559.(2013·江门二模)如图,在四棱柱ABCDA 1B 1C 1D 1中,已知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侧棱D 1D 垂直于底面ABCD ,且D 1D =3.(1)点P 在侧棱C 1C 上,若CP =1,求证:A 1P ⊥平面PBD ;(2)求三棱锥A 1-BDC 1的体积V .(1)证明:依题意,CP =1,C 1P =2,在Rt△BCP 中,PB =12+22=3, 同理可知,A 1P =22+22=22, A 1B =32+22=11,所以A 1P 2+PB 2=A 1B 2,则A 1P ⊥PB ,同理可证,A 1P ⊥PD ,由于PB ∩PD =P ,PB ⊂平面PBD ,PD ⊂平面PBD ,所以,A 1P ⊥平面PBD .(2)解析:如图,易知三棱锥A 1BDC 1的体积等于四棱柱的体积减去四个体积相等的三棱锥的体积,即VA 1-BDC 1=VABCD -A 1B 1C 1D 1-4VA 1-ABD=AB ×AD ×A 1A -4×13×⎝ ⎛⎭⎪⎫12AB ×AD ×A 1A =13×2×2×3=2.10.(2012·北京卷)如图(1),在Rt△ABC 中,∠C =90°,D ,E 分别为AC ,AB 的中点,点F 为线段CD 上的一点,将△ADE 沿DE 折起到△A 1DE 的位置,使A 1F ⊥CD ,如图(2).(1)求证:DE ∥平面A 1CB .(2)求证:A 1F ⊥BE .(3)线段A 1B 上是否存在点Q ,使A 1C ⊥平面DEQ ?说明理由.(1)证明:∵D ,E 分别为AC ,AB 的中点,∴DE ∥BC .又DE ⊄平面A 1CB ,∴DE ∥平面A 1CB .(2)证明:由已知得AC ⊥BC 且DE ∥BC ,∴DE ⊥AC .∴DE ⊥A 1D ,DE ⊥CD .∴DE ⊥平面A 1DC .而A 1F ⊂平面A 1DC ,∴DE ⊥A 1F .又A 1F ⊥CD ,∴A 1F ⊥平面BCDE .∴A 1F ⊥BE .(3)解析:线段A 1B 上存在点Q ,使A 1C ⊥平面DEQ .理由如下:如下图,分别取A 1C ,A 1B 的中点P ,Q ,则PQ ∥BC .又DE ∥BC ,∴DE ∥PQ .∴平面DEQ 即为平面DEP .由(2)知,DE ⊥平面A 1DC ,∴DE ⊥A 1C .又P 是等腰三角形DA 1C 底边A 1C 的中点,∴A 1C ⊥DP .∴A 1C ⊥平面DEP .从而A 1C ⊥平面DEQ .故线段A 1B 上存在点Q ,使得A 1C ⊥平面DEQ .。
2015年北京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

2.圆心为(1,1)且过原点的圆的方程是( ).
A.(x-1)2+(y-1)2=1
B.(x+1)2+(y+1)2=1
C.(x+1)2+(y+1)2=2
D.(x-1)2+(y-1)2=2
【答案】D
【难度】简单
【点评】本题考察圆的一般方程式。在高一数学强化提高班下学期课程讲座 1,第九章《圆》有详细讲解,
18.(本小题 14 分) 如图,在三棱锥 E-ABC 中,平面 EAB ⊥平面 ABC,三角形 EAB 为等边三角形,AC⊥ BC,且 AC=BC= ,O,M 分别为 AB,EA 的中点。 求证:EB//平面 MOC. 求证:平面 MOC⊥平面 EAB 求三棱锥 E-ABC 的体积。
【答案】 (1)因为 M,O 分别为线段 AV 和 AB 的中点,所以 MO 为△ABV 的中位线,从而有 MO∥BV
sin x 3 cos x 3 2sin(x ) 3
3
故周期为 2π
(2)因为 0 x 2 ,所以 x
3
3
3
所以 f(x)的最小值为 f ( 2 ) 3 3
【难度】中等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计算。在高一数学强化提高班上学期课程讲座 2,第六章《三角函数》中有详
10.2-3,3 ,log25 三个数中最大数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log25 【难度】中等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计算。在高一数学(文)强化提高班上学期,第三章《函数综合》中有详细讲解, 其中第 02 节中有完全相同类型题目的计算。在高考精品班数学(文)强化提高班中有对复数相关知识的总 结讲解。
在高考精品班数学(文)强化提高班、百日冲刺班中均有对圆相关知识的总结讲解,同时高清课程《平面
2015年北京高考数学真题及答案(文科)

数学(文)(北京卷) 第 1 页(共 12 页)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 学(文)(北京卷)本试卷共5页,15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若集合{|52}A x x =-<<,{|33}B x x =-<<,则A B =I(A ){|32}x x -<< (B ){|52}x x -<< (C ){|33}x x -<<(D ){|53}x x -<<(2)圆心为(1,1)且过原点的圆的方程是(A )22(1)(1)1x y -+-= (B )22(1)(1)1x y +++= (C )22(1)(1)2x y +++= (D )22(1)(1)2x y -+-= (3)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A )2sin y x x = (B )2cos y x x = (C )|ln |y x =(D )2x y -=(4)某校老年、中年和青年教师的人数见下表.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教师的身体状况,在抽取的样本中,青年教师有320人,则该样本中的老年教师人数为 (A )90 (B )100 (C )180 (D )300数学(文)(北京卷) 第 2 页(共 12 页)(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k 值为(A )3 (B )4 (C )5 (D )6(6)设,a b 是非零向量.“||||⋅=a b a b ”是“∥a b ”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最长棱的棱长为(A )1 (B (C (D )2(8)某辆汽车每次加油都把油箱加满,下表记录了该车相邻两次加油时的情况.注:“累计里程”指汽车从出厂开始累计行驶的路程.在这段时间内,该车每100千米平均耗油量为 (A )6升 (B )8升 (C )10升(D )12升1俯视图数学(文)(北京卷) 第 3 页(共 12 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10分)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015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在抽取的样本中,青年教师有 320 人,则该样本的老年教师人数为( )
7.(5 分)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最长棱的棱长为( )
类别
人数
老年教师
900
中年教师
1800
青年教师
1600
合计
4300
A.90
B.100
C.180
5.(5 分)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 k 值为(
2.(5 分)圆心为(1,1)且过原点的圆的标准方程是( )
A.(x﹣1)2+(y﹣1)2=1
B.(x+1)2+(y+1)2=1
C.(x+1)2+(y+1)2=2
D.(x﹣1)2+(y﹣1)2=2
【考点】J1:圆的标准方程. 菁优网版 权所有
【专题】11:计算题;5B:直线与圆. 【分析】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出半径,由此能求出圆的方程. 【解答】解:由题意知圆半径 r= , ∴圆的方程为(x﹣1)2+(y﹣1)2=2.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圆的方程的求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圆的方程的求法,是基础题.
(3)如果顾客购买了甲,则该顾客同时购买乙、丙、丁中哪种商品的可能性最大?
19.(13 分)设函数 f(x)= ﹣klnx,k>0. (1)求 f(x)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2)证明:若 f(x)存在零点,则 f(x)在区间(1, ]上仅有一个零点.
20.(14 分)已知椭圆 C:x2+3y2=3,过点 D(1,0)且不过点 E(2,1)的直线与椭圆 C 交于 A, B 两点,直线 AE 与直线 x=3 交于点 M.
专题19 立体几何中体积与表面积—三年高考(2015-2017)数学(文)真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

好教育云平台 1.【2017课标3,文9】已知圆柱的高为1,它的两个底面的圆周在直径为2的同一个球的球面上,则该圆柱的体积为() A .πB .3π4C .π2D .π4【答案】B【解析】如果,画出圆柱的轴截面,11,2AC AB ==,所以32r BC ==,那么圆柱的体积是2233124V r h πππ⎛⎫==⨯⨯= ⎪ ⎪⎝⎭,故选B.【考点】圆柱体积【名师点睛】涉及球与棱柱、棱锥的切、接问题时,一般过球心及多面体中的特殊点(一般为接、切点)或线作截面,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再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寻找几何体中元素间的关系,或只画内切、外接的几何体的直观图,确定球心的位置,弄清球的半径(直径)与该几何体已知量的关系,列方程(组)求解.2.【2015高考山东,文9】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长为,将该三角形绕其斜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B )(C )(D )【答案】【考点定位】1.旋转体的几何特征;2.几何体的体积.【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体的几何特征及几何体的体积计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所得旋转体的几何特征,确定得到计算体积所需要的几何量.本题属于基础题,在考查旋转体的几何特征及几何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的同时,考查了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运算能力,是“无图考图”的一道好题.3.【2016高考新课标1文数】平面过正文体ABCD—A1B1C1D1的顶点A,,,则m,n所成角的正弦值为()(A)(B)(C)(D)【答案】A【解析】考点:平面的截面问题,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名师点睛】求解本题的关键是作出异面直线所成角,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步骤是:平移定角、连线成形,解形求角、得钝求补.4.【2017天津,文11】已知一个正方形的所有顶点在一个球面上,若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为18,则这个球的体积为.【答案】92π 【解析】试题分析:设正方体边长为a ,则226183a a =⇒=,外接球直径为34427923,πππ3382R V R ====⨯=. 【考点】球与几何体的组合体【名师点睛】正方体与其外接球的组合体比较简单,因为正方体的中心就是外接球的球心,对于其他几何体的外接球,再找球心时,注意球心到各个顶点的距离相等,1.若是柱体,球心肯定在中截面上,再找底面外接圆的圆心,过圆心做底面的垂线与中截面的交点就是球心,2.若是锥体,可以先找底面外接圆的圆心,过圆心做底面的垂线,再做一条侧棱的中垂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球心,构造平面几何关系求半径,3.若是三棱锥,三条侧棱两两垂直时,也可补成长方体,长方体的外接球就是此三棱锥的外接球,这样做题比较简单. 5.【2015新课标2文10】已知是球的球面上两点,,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的表面积为()A.B.C.D.【答案】C 【解析】【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球与几何体的切接问题及空间想象能力. 【名师点睛】由于三棱锥底面AOB 面积为定值,故高最大时体积最大,本题就是利用此结论求球的半径,然后再求出球的表面积,由于球与几何体的切接问题能很好的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使得这类问题一直是高考中的热点及难点,提醒考生要加强此方面的训练. 6. [2016高考新课标Ⅲ文数]在封闭的直三棱柱内有一个体积为的球,若,,,,则的最大值是()(A )4π (B )(C )6π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要使球的体积最大,必须球的半径最大.由题意知球的与直三棱柱的上下底面都相切时,球的半径取得最大值,此时球的体积为,故选B.考点:1、三棱柱的内切球;2、球的体积.【思维拓展】立体几何是的最值问题通常有三种思考方向:(1)根据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变动态为静态,直观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取得最值;(2)将几何体平面化,如利用展开图,在平面几何图中直观求解;(3)建立函数,通过求函数的最值来求解.7.【2014全国2,文7】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侧棱长为,为中点,则三棱锥的体积为( )(A)(B)(C)(D)【答案】C【考点定位】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几何体的体积的求法,属于中档题,求解几何体的底面面积与高是解题的关键,对于三棱锥的体积还可利用换底法与补形法进行处理.8.【2015高考新课标1,文6】《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长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的米有()(A)斛(B)斛(C)斛(D)斛【答案】B【解析】设圆锥底面半径为r ,则,所以,所以米堆的体积为=,故堆放的米约为÷1.62≈22,故选B.【考点定位】圆锥的性质与圆锥的体积公式【名师点睛】本题以《九章算术》中的问题为材料,试题背景新颖,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想到米堆是圆锥,底面周长是两个底面半径与圆的和,根据题中的条件列出关于底面半径的方程,解出底面半径,是基础题.9.【2017课标1,文16】已知三棱锥S-ABC 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SC 是球O 的直径.若平面SCA ⊥平面SCB ,SA =AC ,SB =BC ,三棱锥S-ABC 的体积为9,则球O 的表面积为________. 【答案】36π因为平面SAC ⊥平面SBC 所以OA ⊥平面SBC 设OA r =3111123323A SBC SBC V S OA r r r r -∆=⨯⨯=⨯⨯⨯⨯=所以31933r r =⇒=,所以球的表面积为2436r ππ=【考点】三棱锥外接球【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球与几何体的问题,是高考中的重点问题,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这样才能找准关系,得到结果,一般外接球需要求球心和半径,首先应确定球心的位置,借助于外接球的性质,球心到各顶点距离相等,这样可先确定几何体中部分点组成的多边形的外接圆的圆心,过圆心且垂直于多边形所在平面的直线上任一点到多边形的顶点的距离相等,然后同样的方法找到另一个多边形的各顶点距离相等的直线(这两个多边形需有公共点),这样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其外接球的球心,再根据半径,顶点到底面中心的距离,球心到底面中心的距离,构成勾股定理求解,有时也可利用补体法得到半径,例:三条侧棱两两垂直的三棱锥,可以补成长方体,它们是同一个外接球.10.【2017课标II ,文15】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2,1,其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则球O 的表面积为 【答案】14π.【解析】球的直径是长方体的体对角线,所以224π14π.R S R ==== 【考点】球的表面积【名师点睛】涉及球与棱柱、棱锥的切、接问题时,一般过球心及多面体中的特殊点(一般为接、切点)或线作截面,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再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寻找几何体中元素间的关系,或只画内切、外接的几何体的直观图,确定球心的位置,弄清球的半径(直径)与该几何体已知量的关系,列方程(组)求解.11.【2017江苏,6】如图,在圆柱12,O O 内有一个球O ,该球与圆柱的上、下面及母线均相切.记圆柱12,O O 的体积为1V ,球O 的体积为2V ,则12V V 的值是 ▲ .【答案】32【考点】圆柱体积【名师点睛】空间几何体体积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若所给定的几何体是可直接用公式求解的柱体、锥体或台体,则可直接利用公式进行求解. (2)若所给定的几何体的体积不能直接利用公式得出,则常用转换法、分割法、补形法等方法进行求解.12【2015高考四川,文14】在三棱住ABC -A 1B 1C 1中,∠BAC =90°,其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俯视图是直角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设点M ,N ,P 分别是AB ,BC ,B 1C 1的中点,则三棱锥P -A 1MN 的体积是______. 【答案】【解析】由题意,三棱柱是底面为直角边长为1的 等腰直角三角形,高为1的直三棱柱,底面积为如图,因为AA 1∥PN ,故AA 1∥面PMN , 故三棱锥P -A 1MN 与三棱锥P -AMN 体积相等, 三棱锥P -AMN 的底面积是三棱锥底面积的,高为1故三棱锥P -A 1MN 的体积为【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直观图及空间线面关系、三棱柱与三棱锥的体积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图形分割与转换的能力,考查基本运算能力.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首先要正确画出三棱柱的直观图,包括各个点的对应字母所在位置,结合条件,三棱锥P -A 1MN 的体积可以直接计算,但转换为三棱锥P -AMN 的体积,使得计算更为简便,基本上可以根据条件直接得出结论.属于中档偏难题.13.【2016高考浙江文数】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______cm 2,体积是______cm 3.【答案】80;40.PC 1B 1A 1NCMBA考点:三视图.【方法点睛】解决由三视图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问题,一般是先根据三视图确定该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再准确利用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计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14.【2017课标II ,文18】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侧面PAD 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 ,01,90.2AB BC AD BAD ABC ==∠=∠= (1)证明:直线//BC 平面PAD ;(2)若△PAD 面积为P ABCD -的体积.【答案】(Ⅰ)见解析(Ⅰ)4√3 【解析】试题解析:(1)在平面ABCD 内,因为∠BAD=∠ABC=90°,所以BC ∥AD.又BC PAD ⊄平面,AD PAD ⊂平面,故BC ∥平面PAD.(2)取AD 的中点M ,连结PM ,CM ,由12AB BC AD ==及BC ∥AD ,∠ABC=90°得四边形ABCM 为正方形,则CM ⊥AD.因为侧面PAD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所以PM ⊥AD,PM⊥底面ABCD,因为CM ABCD底面,所以PM⊥CM.设BC=x,则CM=x,CD=√2x,PM=√3x,PC=PD=2x.取CD的中点N,连结PN,则PN⊥CD,所以PN=√142x因为△PCD的面积为2√7,所以1 2×√2x×√142x=2√7,解得x=-2(舍去),x=2,于是AB=BC=2,AD=4,PM=2√3,所以四棱锥P-ABCD的体积V=13×2(2+4)2×2√3=4√3.【考点】线面平行判定定理,面面垂直性质定理,锥体体积【名师点睛】垂直、平行关系证明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常见类型.(1)证明线面、面面平行,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2)证明线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3)证明线线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15.【2017课标3,文19】如图,四面体ABCD中,△ABC是正三角形,AD=CD.(1)证明:AC⊥BD;(2)已知△ACD是直角三角形,AB=BD.若E为棱BD上与D不重合的点,且AE⊥EC,求四面体ABCE与四面体ACDE的体积比.【答案】(1)详见解析;(2)1试题解析:(1)证明:取AC 中点O ,连OB OD , ∵CD AD =,O 为AC 中点, ∴OD AC ⊥,又∵ABC ∆是等边三角形, ∴OB AC ⊥,又∵O OD OB = ,∴⊥AC 平面OBD ,⊂BD 平面OBD , ∴BD AC ⊥.(2)设2==CD AD ,∴22=AC ,22==CD AB , 又∵BD AB =,∴22=BD , ∴≅∆ABD CBD ∆,∴EC AE =, 又∵EC AE ⊥,22=AC , ∴2==EC AE , 在ABD ∆中,设xDE =,根据余弦定理DEAD AE DE AD BD AD AB BD AD ADB ⋅-+=⋅-+=∠22cos 222222 x x ⨯⨯-+=⨯⨯-+=22222222)22()22(2222222解得2=x ,∴点E 是BD 的中点,则ACE B ACE D V V --=,∴1=--ACEB ACED VV . 【考点】线面垂直判定及性质定理,锥体体积【名师点睛】垂直、平行关系证明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常见类型. (1)证明线面、面面平行,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 (2)证明线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 (3)证明线线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16.【2017北京,文18】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 ⊥AB ,PA ⊥BC ,AB ⊥BC ,PA =AB =BC =2,D 为线段AC 的中点,E 为线段PC 上一点.(Ⅰ)求证:PA ⊥BD ;(Ⅱ)求证:平面BDE ⊥平面PAC ;(Ⅲ)当PA ∥平面BD E 时,求三棱锥E –BCD 的体积. 【答案】详见解析 【解析】试题解析:证明:(I )因为PA AB ⊥,PA BC ⊥,所以PA ⊥平面ABC , 又因为BD ⊂平面ABC ,所以PA BD ⊥.(II )因为AB BC =,D 为AC 中点,所以BD AC ⊥, 由(I )知,PA BD ⊥,所以BD ⊥平面PAC , 所以平面BDE ⊥平面PAC .(III )因为PA ∥平面BDE ,平面PAC 平面BDE DE =,所以PA DE ∥.因为D 为AC 的中点,所以112DE PA ==,BD DC ==. 由(I )知,PA ⊥平面PAC ,所以DE ⊥平面PAC .所以三棱锥E BCD -的体积1163V BD DC DE =⋅⋅=. 【考点】1.线面垂直的判断和性质;2,。
2015年-2019年高考数学分类考点6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考点6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一、选择题1. (2015·北京高考理科·T7)如图,函数f(x)的图象为折线ACB,则不等式f(x)≥log 2(x+1)的解集是 ( )A.{x|-1<x ≤0}B.{x|-1≤x ≤1}C.{x|-1<x ≤1}D.{x|-1<x ≤2}【解题指南】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函数y=log 2(x+1)的图象,利用图象求解. 【解析】选C.函数y=log 2(x+1)的图象如图所示,所以不等式f(x)≥log 2(x+1)的解集为{x|-1<x ≤1}.2 .(2015·天津高考理科·T7) .(2015·天津高考文科·T7)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x)=2|x-m|-1(m为实数)为偶函数,记a=f(log 0.53),b=f(log 25),c=f(2m),则a,b,c 的大小关系为 ( ) A.a<b<c B.a<c<b C.c<a<bD.c<b<a【解析】选C.因为函数f(x)=2|x-m|-1(m 为实数)为偶函数,所以│-x-m │=│x-m │,所以m=0.a=2,b=4,c=0.所以b>a>c.3(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科·T12)设函数y=f(x)的图象与y=2x+a 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且f(-2)+f(-4)=1,则a= ( ) A.-1 B.1 C.2 D.4xx【解题指南】由函数y=f(x)的图象与y=2x+a 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得出-x=2-y+a ,从而确定y=f(x)的解析式,再利用f(-2)+f(-4)=1求出a 的值. 【解析】选C.因为函数y=f(x)的图象与y=2x+a 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所以-x=2-y+a ,解得f(x)=-log 2(-x)+a,又f(-2)+f(-4)=1, 所以-log 22-log 24+2a=1,解得a=2.4.(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理科·T5)设函数,( )A.3B.6C.9D.12 【解析】选C.由已知得,又,所以,故.5.(2015·山东高考文科·T3)设0.60.6a =, 1.50.6b =,0.61.5c =,则a,b,c 的大小关系 是 ( ) A.a<b<c B.a<c<b C.b<a<cD.b<c<a【解题指南】先利用指数函数性质比较同底数的a,b,再利用中间量比较a,c 的大小.【解析】选 C.函数0.6x y =单调递减,所以1.50.50.60.61b a =<=<;又0.61.51c =>,所以b<a<c.6.(2015·重庆高考文科·T3)函数的定义域是( ) A. B. C. D.【解题指南】直接利用对数函数真数大于零进行计算即可.【解析】选D.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可知,,解得或所以函数的定义域是211log (2),1,()2,1,x x x f x x -+-<⎧=⎨≥⎩2(2)(log 12)f f -+=2(2)1log 43f -=+=2log 121>22log 121log 62(log 12)226f -===2(2)(log 12)9f f -+=22()log (23)f x x x =+-[]3,1-()3,1-(][),31,-∞-+∞(),3(1,)-∞-+∞2230x x +->3,x <-1x >22()log (23)f x x x =+-(),3(1,).-∞-+∞二、填空题7.(2015·浙江高考理科·T12)若a=log 43,则2a +2-a = . 【解题指南】根据指数与对数的运算性质计算. 【解析】因为a=log 43,所以4a =3⇒2a=,所以答案:8.(2015·浙江高考文科·T9)计算:log 2 = ,= .【解题指南】根据对数的运算性质计算. 【解析】12221log log 22-==-,2424log 3log 3log 3log 32223+=⨯== 答案: 12- 9. (2015·安徽高考文科·T11)=-+-1)21(2lg 225lg。
2015高考数学真题及答案

2015高考数学真题及答案高三数学 (文科)本试卷共5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在复平面内,复数12i z =-对应的点的坐标为(A )(1,2) (B )(2,1) (C ) (1,2)- (D )(2,1)-(2)双曲线2214x y -=的渐近线方程为(A )12y x =±(B )y =(C )2y x =± (D )y =(3)记函数)(x f 的导函数为)(x f ',若()f x 对应的曲线在点))(,(00x f x 处的切线方程为1y x =-+,则(A )0()=2f x ' (B )0()=1f x ' (C )0)(0='x f(D )0()=1f x '-(4)已知命题p :直线a ,b 不相交,命题q :直线a ,b 为异面直线,则p 是q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在区间[0,2]上随机取一个实数x ,则事件“310x -<”发生的概率为(A )12 (B )13(C )14(D )16(6)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b 的值为4,则图中判断框内①处应填(A )2 (B )3(C )4 (D )5(7)设集合1,(,) 1.x y D x y x y ⎧⎫+≥⎧⎪⎪=⎨⎨⎬-≤,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x y ∀D ∈,20x y -≤ (B )(,)x y ∀D ∈,22x y +≥- (C )(,)x y ∀D ∈,2x ≥(D )(,)x y ∃D ∈,1y ≤-(8)某学校餐厅每天供应500名学生用餐,每星期一有A ,B 两种菜可供选择.调查资料表明,凡是在星期一选A 种菜的学生,下星期一会有20%改选B 种菜;而选B 种菜的学生,下星期一会有30%改选A 种菜.用n a ,n b 分别表示在第n 个星期的星期一选A 种菜和选B 种菜的学生人数,若1300a =,则+1n a 与n a 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A )111502n n a a +=+ (B )112003n n a a +=+ (C )113005n n a a +=+ (D )121805n n a 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0分)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015年北京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5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英语试卷听力理解(共30分)一、听对话,从下面各题所给的A、B、C三幅图片中选择与对话内容相符的图片。
每段对话你将听两遍。
(共5分,每小题1分)二、听对话或独白,根据对话或独白的内容,从下面各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择最佳选项。
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两遍。
(共15分,每小题1.5分)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6至第7小题。
6. When will Grandpa arrive?A. AT 8:00 PM.B. At 7:00 PM.C. At 6:00 PM.7. How is Grandpa coming?A. By train.B. By bus.C. By car.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8至第9小题。
8.What is the woman studying?A. English.B. Chinese.C. Maths.9. What is the woman good at?A. Playing the guitar.B. Playing the piano.C. Playing the violin 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10至第11小题。
10. Where is the woman going?A. To France.B. To Australia.C. To China.11. Who will the woman visit?A. Her friend.B. Her brother.C. Her teacher.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12至第13小题。
12.How is the weather tomorrow?A. Cloudy.B. Rainy.C. Sunny.13.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A. A plan for tomorrow.B. Programmes on TV.C. Food for the dinner.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14至第15小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北京卷)本试卷共5页,15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若集合{}52,A x x =-<<{}33,B x x =-<<则AB =( )( A ) {}32x x -<< ( B ) {}52x x -<< ( C ) {}33x x -<< ( D ) {}53x x -<< (2)圆心为(1,1)且过原点的圆的方程是( ) (A )()()22111x y -+-= (B )()()22111x y ++-=(C )()()22112x y +++= (D )()()22112x y -+-=(3)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A )2sin y x x = (B )2cos y x x =(C )ln y x = (D )2xy -=(4)某校老年、中年和青年教师的人数见下表,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教师的身体状况,在抽取的样本中,青年教师有320人,则该样本的老年人数为( )(A )90 (B )100 (C )180 (D )300类别 人数 老年教师 900 中年教师 1800 青年教师 1600 合计4300(5)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k 值为( )(A )3 (B ) 4 (C) 5 (D) 6(6)设,a b 是非零向量,“a b a b ⋅=”是“a //b ”的( )(A )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 充分必要条件(D )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最长棱的棱长为( )(A) 1 (B )(B )(D) 2(8)某辆汽车每次加油都把油箱加满,下表记录了该车相邻两次加油时的情况。
在这段时间内,该车每100千米平均耗油量为( )加油时间 加油量(升) 加油时的累计里程(千米)2015年5月1日 12 35000 2015年5月15日4835600注:“累计里程”指汽车从出厂开始累计行驶的路程(A )6升 (B )8升 (C )10升 (D )12升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10分)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复数()1i i +的实部为.(10)13222,3,log 5-三个数中最大数的是.(11)在ABC ∆中,23,6,,3a b A π==∠=则B ∠=.(12)已知()2,0是双曲线()22210y x b b-=>的一个焦点,则b =.(13)如图,ABC ∆及其内部的点组成的集合记为D ,(),P x y 为D 中任意一点,则23z x y =+的最大值为 .(14)高三年级267位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某班37位学生的语文成绩,数学成绩与总成绩在全年级中的排名情况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为该班三位学生。
从这次考试成绩看,①在甲、乙两人中,其语文成绩名次比其总成绩名次靠前的学生是 . ②在语文和数学两个科目中,两同学的成绩名次更靠前的科目是 .三、解答题(共6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5)(本小题13分)已知函数()2sin 2x f x x =-. (Ⅰ)求()f x 的最小正周期; (Ⅱ)求()f x 在区间20,3π⎡⎤⎢⎥⎣⎦上的最小值。
(16)(本小题13分)已知等差数列{}n a 满足124310, 2.a a a a +=-= (Ⅰ)求{}n a 的通项公式;(Ⅱ)设等比数列{}n b 满足2337,b a b a ==;问:6b 与数列{}n a 的第几项相等?(17)(本小题13分)某超市随机选取1000位顾客,记录了他们购买甲、乙、丙、丁四种商品的情况,商品 顾客人数甲 乙 丙 丁 100 √ × √ √ 217 × √ × √ 200 √ √ √ × 300 √ × √ × 85 √ × × × 98×√××(Ⅱ)估计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Ⅲ)如果顾客购买了甲,则该顾客同时购买乙、丙、丁中那种商品的可能性最大?(18)(本小题14分)如图,在三棱锥V ABC -中,平面VAB ⊥平面ABC ,VAB ∆为等边三角形,AC BC ⊥,且2AC BC ==,,O M 分别为,AB VA 的中点。
(Ⅰ)求证: VB //平面MOC ;(Ⅱ)求证:平面MOC ⊥平面VAB ; (Ⅲ)求三棱锥V ABC -的体积。
(19)(本小题13分)设函数()2ln ,02x f x k x k =->。
(I )求()f x 的单调区间和极值;(II )证明:若()f x 存在零点,则()f x 在区间(1,e ⎤⎦上仅有一个零点。
(20)(本小题14分)已知椭圆22:33C x y +=,过点且不过点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直线与直线.(1)求椭圆的离心率;(II )若AB 垂直于x 轴,求直线BM 的斜率;(III )试判断直线BM 与直线D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北京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A (2)D (3)B (4)C (5)B (6)A (7)C (8)B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9)1- (10)2log 5 (11)4π(12 (13)7 (14)乙 数学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80分)(15)(13分)解:(Ⅰ)()sin f x x x =2sin 3x π⎛⎫=+-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Ⅱ)20,3x π≤≤.33x πππ∴≤+≤ 当 3x ππ+= 时,即23x π=时,()f x 取得最小值.所以()f x 在20,3π⎡⎤⎢⎥⎣⎦上的最小值为23f π⎛⎫= ⎪⎝⎭(16)(共13分)解:(Ⅰ)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 432, 2.a a d -=∴=又121110,210, 4.a a a d a +=∴+=∴=()()421221,2,.n a n n n ∴=+-=+=(Ⅱ)设等比数列{}n b 的公比为q .23328,16,b a b a ====12, 4.q b ∴==61642128.b -∴=⨯=由12822,63.n n =+∴= ∴6b 与数列{}n a 的第63项相等.(17)(共13分)解:(Ⅰ)从统计表可以看出,在这1000位顾客中有2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乙和丙, 所以顾客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2000.21000= (Ⅱ)从统计表可以看出,在这1000位顾客中,有1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甲、丙、丁, 另有2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甲、乙、丙,其他顾客最多购买了2种商品。
所以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2000.31000+=(Ⅲ)与(Ⅰ)同理,可得: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2000.21000=, 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2003000.61000++=,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丁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0.11000=,所以,如果顾客购买了甲,则该顾客同时购买丙的可能性最大。
(18)(共14分)解:(Ⅰ)因为,O M 分别为,AB VA 的中点, 所以OM VB 又因为VB ⊄平面MOC , OM ⊂平面MOC 所以VB平面MOC(Ⅱ)因为AC BC =,O 为AB 的中点, 所以OC AB ⊥.又因为平面VAB ⊥平面ABC ,且OC ⊂平面ABC , 平面VAB 平面ABC AB =所以OC ⊥平面VAB ,又因为OC ⊂平面MOC 所以平面MOC ⊥平面VAB(Ⅲ)在等腰直角ABC ∆中,AC BC ==所以2, 1.AB OC ==所以正VAB ∆的面积VAB S ∆= 又因为OC ⊥平面VAB ,所以133C VAB VAB V OC S -∆=⋅=,又因为V V =, 所以V =.解:(Ⅰ)由()()2ln 02x f x k x k =-> 所以()f x 的定义域为()0,+∞()2'.k x kf x x x x-=-=令()'0,f x = 解得x =()f x 与()'f x 在区间()0,+∞上的情况如下:所以,()f x 的单调减区间为(,单调增区间为)+∞;()f x 在x =f=()1ln 2k k -.(Ⅱ)由(Ⅰ)知,()f x 在区间()0,+∞上的最小值为f=()1ln 2k k -. 因为()f x 存在零点,所以()1ln 2k k -0≤,所以k e ≥.① 当k e =时,()f x 在区间(上单调递减,且0f=.所以x =()f x 在区间(上的唯一的零点.② 当k e >时,()f x 在区间(上单调递减,且()110,0.22e kf f -=>=<所以()f x 在区间(上仅有一个零点.综上可知:若()f x 存在零点,则()f x 在区间(上仅有一个零点。
解:(Ⅰ)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22 1.3x y +=所以a =1,b =c =所以椭圆C的离心率3c e a == (Ⅱ)因为直线AB 过点()1,0D 且垂直于x 轴, 所有可设()()111,,1,.A y B y - 直线AE 的方程为()()1112y y x -=--.令3x =, 得()13,2M y -.所以直线BM 的斜率112131BM y y k -+==-.(Ⅲ)直线BM 与直线DE 平行,证明如下:①当直线AB 的斜率不存在时,由(Ⅱ)可知1BM k =.又因为DE 的斜率101.21DE k -==- 所以BM DE ②当直线AB 的斜率存在时,设其方程为()()11.y k x k =-≠设()()1122,,,,A x y B x y 则直线AE 的方程为()11112.2y y x x --=-- 令3x =, 得点11133,2x y M x ⎛⎫+- ⎪-⎝⎭.由()22331x y y k x ⎧+=⎪⎨=-⎪⎩ 得()2222316330.k x k x k +-+-=所以 212221226313331k x x k k x x k ⎧+=⎪⎪+⎨-⎪=⎪+⎩直线BM 的斜率11212323BMx y y x k x +---=-. 因为()()()()()()()11212121131232132BM x k x k x x x x k x x +---------=--()()()()12122112332k x x x x x x --++-⎡⎤⎣⎦=--()()()2222213312133131032k k k k k x x ⎛⎫-+-+- ⎪++⎝⎭==-- 所以1BM DE k k ==, 所以BM DE 综上所述,直线BM 与直线DE 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