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县一中2016届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后附答案)

合集下载

湖南省岳阳市部分重点高中高一第一次质量检测联考语文试题.doc

湖南省岳阳市部分重点高中高一第一次质量检测联考语文试题.doc

湖南省岳阳市部分重点高中高一第一次质量检测联考语文试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惆怅(chàng)忸怩(niǔ)寥廓(guò)橘子洲(jú)B、迷惘(wǎng)颓圮(tuí)青荇(xìnɡ)浣溪沙(wǎn)C、携手(xié)彳亍(chù)寂寥(liǎo)篱墙(lí)D、峥嵘(zhēng)遒劲(qiú)沁园春(qìn)百舸争流(gě)【答案解析】D(A、廓(kuó);B、浣(huàn);C、寥(li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怅廖廓苍茫大地蹉跎岁月书生义气B、图穷匕见五岭逶迤不敢忤视凄婉迷茫C、河畔青草星辉班斓笙萧丝竹天伦之乐D、岁月稠披荆斩棘阕秦利晋变徴之声【答案解析】B(A、廖-寥、义气-意气;C、班斓-斑斓、笙萧-苼箫;D、阕秦-阙秦、变徴-变徵。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组是()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行李之往来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为之奈何于是项伯复夜去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而伤长者之意【答案解析】C(A、非常:不同平常;行李:出行的官吏;B、穷困:走投无路;东道主:东边道路上的主人;D、夫人:那个人;长者古今同义。

)4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B、焉用亡郑以陪邻C、使工以药淬之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答案解析】C(例句,介,用;C,介,用;A,介,因为;B,连,来;D、连,可以。

)5对下列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是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B、《雨巷》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2016届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英语,后附答案)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2016届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英语,后附答案)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2016届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英语试题分值:150分时量:120分钟命题人:袁霞第I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man advise the woman to do ?A. Clear up the room .B. See the weather report .C. Fetch no raincoat .2. Where i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ing place ?A. In the hotel .B. In the supermarket .C. At the book office .3.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next ?A. Wash the dishes .B. Go to rest .C. Eat some food .4. Why was James sad ?A. He was afraid his team would fail in the match.B. He thought that he might be forced to leave the team.C. He was taken off the team by other members.5.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He agrees to have a party if the woman arranges everything well.B. He doesn‟t agree to have a party .C. He doesn‟t like the woman‟s friends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2016年湖南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精校word版)

2016年湖南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精校word版)

2016年湖南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精校word版)整理打印:永州一中刘小忠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全国百强校】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全国百强校】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第Ⅰ卷(阅读题共58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

对于“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

因此,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

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它走到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并有所了解,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

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

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所赋予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为了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

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而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1.下列对“真正的修养”这一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它是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因而其本身便有了意义。

湖南省岳阳市一中上学期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湖南省岳阳市一中上学期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湖南省岳阳市一中高三下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时量:150分钟分值:1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字帖.(tiè)嬗.变(shàn)口头禅.(chán)死心塌.地(tā)B.消弭.(mǐ)市侩.(kuài)冠.名权(guān)穷兵黩.武(dú)C.慓.悍(piāo)缘份.(fèn)逮.老鼠(dǎi)甘之如饴.(yí)D.锁钥.(yuè)影牒.(dié)涮.羊肉(shuàn)高潮迭.起(dié)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他们如同成群结队的大马哈鱼,春节后被湍急的经济浪潮裹挟到繁华的南海,新的春节临近时再历经千般坎坷,溯流而上....,返归故乡。

B.正是巨人的禀性,铸就并强化了他们孤独、深邃的灵魂;正是孤独、深邃的灵魂,使他们得以惺惺相惜....,互引为知音、同调。

C.值得庆幸的是,那些日子里,我也在彻夜失眠的过程中,充足..地享受到一辆马车给我送来的很久以前便已经逝去了的消息和温情。

D.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蕴涵着一种无比神奇的强大力量,每每能够使人世间许多误会与疑虑都涣然冰释....。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菲律宾借口查处“非法捕鱼”为名,屡次进犯黄岩岛,并企图将其改名为“帕纳塔格礁”,中国外交部就此阐明了严正立场。

B.据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消息,互联网、电话订火车票12天预售期的服务项目已恢复,现在非购票高峰期,能快捷登录订票网站。

C.在交通较便利的藏民社区,很多年轻人在非农产业中实现了就业,卖工艺品,跑运输,开餐馆,当导游的人在德吉新村都已出现。

D.网友说今年春晚的小品节目没有给观众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导演哈文坦陈做小品节目的难度确实很大,好的小品剧本很难找到。

湖南省岳阳市两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湖南省岳阳市两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将班级、姓名、学号填在密封线内;3.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鱼米之乡江西,养育了千千万万的江西人,同时也孕育了独具一格的赣菜文化。

赣菜有着悠远的历史和辉煌的过去。

史料中有关赣菜的记载,目前可以考证到的,最早见于《汉书》和《后汉书》,在《豫章记》中有这样的表述:“饭稻羹鱼”,“嘉蔬精稻,擅味八方”。

现在人民大会堂将好几道赣菜列入了国宴菜谱。

2008年北京奥运,“藜蒿炒腊肉”也作为江西菜的代表进入了奥运食谱。

“原汁原味是赣菜最大特色,这是所有赣菜厨师和研究者的共识。

”赣菜所选用的原料,大都产于本地,江西丰富的物产为赣菜的发展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山清水秀的江西,历来都是富庶的鱼米之乡。

鱼米乃菜之基,没有冻米自然也就没有“遂川冻米鸡”,没有好米磨出的粉,哪里会有粉蒸肉、粉蒸鱼的香?江西的菜品原料据统计不下500种,仅鄱阳湖的鱼就有170多种,乌鸡、黑鸡、三黄鸡……鸡的种类也多,还有各种野味。

至于特产,那就更丰富了,安福的火腿,南安的板鸭,还有庐山的石鱼、石耳、石鸡,萍乡的烟熏肉……真正是“物华天宝”!赣菜之所以受到欢迎,其选料之广泛和精细是一个重要原因,而且赣菜讲究“因料施艺,物尽其用”,能够把各种最好的原料用得恰到好处。

赣菜另一大特色就是味道较重,酱油和盐都放得多。

杨西璘对赣菜风味特点的形成有过精炼的分析,他认为,赣人因近山靠水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雨季长,降水量大,湿气重,饮食口味喜香辣,偏咸鲜,味道重,佐料喜欢多,尤其喜用酱油、辣椒、豆豉等调料,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家乡菜”。

取料以地方特产原料为主,配制上讲究选料严实,刀工精细,突出主料,分色配料。

烹饪方法上讲究火工,擅用烧、炒、炖、焖、蒸等方法。

湖南省岳阳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岳阳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岳阳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政府必须下决心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否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只能是一种空想。

B . 莫斯科地铁不仅仅是藏满精美艺术品的博物馆,而且更像是交通工具,是集建筑、装饰、绘画、雕刻等于一体的艺术殿堂。

C . 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

D . 我国的汽车产量已经超过法国,位居全球第四,销量突破500万辆,目前我国是继美日之后的第三大汽车产销国,成绩来之不易。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4分)2. (6分) (2017高一下·孝感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三种境界分别引自晏殊、柳永、辛弃疾的词句。

若自原词观之,晏殊的“昨夜西风”三句不过写秋日之怅望;柳永的“衣带渐宽”二句不过写别后之相思;辛弃疾的“蓦然回首”三句不过写乍见之惊喜。

这些词句与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其相去之远,真如一处北海一处南海,大有风马牛不相及之势,而王国维先生竟将其比肩而立,这只是由于联想而已。

“联想”原为诗歌创作与欣赏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就创作而言,所谓“比”,所谓“兴”,所谓“托喻”,所谓“象征”,其实无一不是源于联想,所以螽斯可以喻子孙之盛,关雎可以兴淑女之思,美人香草,无一不可用为寄托的象喻,大抵联想愈丰富的,境界也愈深广,创作如此,欣赏亦然。

不过欣赏者之联想与创作者之联想又微有不同。

创作者所致力的乃是如何将自己抽象之感觉、感情、思想,由联想而化为具体之意象;欣赏者所致力的乃是如何将作品中所表现的具体的意象,由联想而化为自己抽象之感觉、感情与思想。

湖南省岳阳市 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岳阳市 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①金岳霖先生认为,学生论文出了问题,老师有重大责任,为人为学,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②武汉8月份的天气可以用宋代戴复古《大热》中的诗句来形容,可谓是“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发泼。

”尽管如此,队员们还是抵着流金铄石....、吴牛喘月的气温,义无反顾地坚守在制作现场。

③不管是股票市场,还是期货市场,都上演了翻云覆雨....的行情,次贷危机的深化,使全球经济面临巨大的宏观危机。

④一转眼,人到中年,身无长物....,也无长技,只是“岁岁年年一床书,年年岁岁读书人”。

⑤目前,引进版图书翻译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不忍卒读....,不仅对阅读造成伤害,也不利于市场的正常运作与健康发展。

⑥省城某小区出现供暖管网局部“肠梗阻”的情况,导致邻里关系“琴瑟失调....”,但经物业公司斡旋,居民与供热单位最终携手解决了这一难题。

A. ①②④B. ①③⑤C. ②⑤⑥D. ③④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人口学家及经济学家们认为,放宽生育政策后,新生人口的增加在当下对刺激消费、增加就业岗位不无裨益B. 学生倘若身陷题海无暇读书,我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朝气蓬勃的孩子变成刻板僵化的应试机器,不但失掉创新的能力,更可能拙于理性表达C. 教育改革必须是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基础教育、有利于大学发展的系统改革.因此,高考改革定会借助更多专家的力量,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才出台D. 苏轼历经仕途坎坷,却始终能以旷达之心消解现实痛苦,他丰富而又精彩的人生经历,正是那句流传甚广的话“生活予我以苦痛,我却报之以歌”的真实写照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微信朋友圈里的很多人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私密性是微信朋友圈的基本属性。

但是,,,,,。

每个人在各自朋友圈发信息时,要承担一定的“注意义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2016届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分值: 150分命题人:徐新农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鸑鷟,凤属,神鸟也……江中有鸑鷟,似凫而大,赤目。

”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

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皡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

”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

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给以少皡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

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

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

《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

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

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

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

那么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根据当时的社会共识,最合适的就应该是“天的使者”——凤鸟。

《国语》云:“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

”岁即岁星,鹑火即柳宿。

古人把赤凤叫作鹑,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

(摘编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1.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20世纪后期在陕西凤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形象。

B. 综合甲骨文和古代文献记载看,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短尾水鸟。

C. 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鸑鷟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

D.在周代文化中,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从青铜器纹饰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看,鸟是殷商人传说中的图腾始祖。

B. 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

C.凤鸟知天时,九扈带来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所以殷人先祖“鸟师而鸟名”。

D.周人的凤崇拜是从商人那里沿袭而来的,而周人的崇凤热甚至超过了商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代所见的“凤”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

在中国文化史上,凤的形象最为重要的演变开始于殷商晚期,最终完成于周代。

B. 《尚书》“周书”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在“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宣传天命、“殷革夏命”,实际上就是在宣传“周改殷命”。

C. 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

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马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

D.周人之所以把牧野之战克商的时间定在甲子日,即岁星在鹑火的时候,就是因为鹑是赤凤,而赤凤将带来“上天之命”。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

少而好兵,事秦始皇。

始皇十一年,翦将攻赵阏与,破之,拔九城,十八年,翦将攻赵。

岁余,遂拔赵,赵王降,尽定赵地为郡。

明年,燕使荆轲为贼于秦,秦王使王翦攻燕。

燕王喜走辽东,翦遂定燕蓟而还。

秦使翦子王贲击荆①,荆兵败。

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

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

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

”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

”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

”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

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

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

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

”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

”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

”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

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

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

”始皇大笑。

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

”王翦曰:“不然。

夫秦王怚而不信人。

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王翦果代李信击荆。

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

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

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

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

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

”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

”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

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

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

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

岁余,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

(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注】①荆:即指楚。

4.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是:正确B.大怒,自驰如.频阳如:去,到C.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 谢:道歉D.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竟:竟然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B.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C.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D.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国想攻打楚国,李信要求的军队人数比王翦要求的少,秦王就认为毫无战功的李信勇敢而屡立战功的王翦年老胆怯,于是派李信出征。

B.王翦不被信任重用,于是称病回老家养老,后来李信兵败,秦王亲自去请王翦统率军队,王翦推辞不过最终复出,要求带六十万大军出征。

C.王翦把全国的军队都带去攻打楚国,出征前后多次向秦王请封良田美宅,因为他知道秦王残暴又多疑,这样做是为了消除秦王对他的怀疑。

D.王翦他带兵抵达战场后,不理会楚军的屡次挑战,坚守不出,让士兵充分休整,最终趁楚军撤退时击败了他们,接着乘胜追击,最终灭了楚国。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5分)(2)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阮郎归初夏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8.“绿槐高柳咽新蝉,熏风初入弦”这两句是怎样写景的?有什么好处? (5分)9.此词既写景,又写人。

根据词意,此词写了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情? 请简要分析。

(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白居易《琵琶行》中作者自问自答,表明自己听完琵琶曲后泪水湿透青衫的句子是“?”。

(2)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一致的。

(3)《出师表》中,诸葛亮阐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24分)田野里出世的婴孩[土耳其]奥尔汉·凯马尔在一望无际的棉田里,太阳似乎主宰着一切,农场工人们汗水涔涔,有节奏地不断挥动锄头。

随着锄头均匀的起落声。

农场工人们哼着歌。

法尔霍那双肿胀的手满是汗水,他把汗都揩在那条宽松的黑裤子上,掉过头去用布满血丝的眼睛瞧着他身旁挥锄头的妻子,说:“怎么?你怎么啦?”古丽沙是一个肩膀宽宽的结实女人,干瘪的脸上淌着亮晶晶的汗珠。

由于剧痛,脸已经不成样儿,而且露出一道道的皱纹。

她没有回答。

法尔霍用胳膊狠狠推她的腰部:“你到底怎么啦?”古丽沙用疲倦的眼神瞥了丈夫一眼。

她的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窝里,怪吓人的。

这时锄头忽地从她手中滑落,掉在地上,她用手紧紧按住大肚子,俯下身去,在红棕色的土地上跪了下来。

监视他们干活的汉子撑着黑色的太阳伞站在一旁,这时叫了起来:“古丽沙!不要再干了,走开吧!”她痛得死去活来,使出常人罕有的力气,咬紧牙关控制自己。

她突然呻吟起来:“哎呦……”对一个女人来说,劳动时被陌生人听到这种声音真是丢脸。

法尔霍咒骂起来,飞起右腿朝妻子的腰部狠狠踢了一脚。

女人驯服地蹲在地上。

她知道这副样子丈夫是不会宽恕的。

她两手撑着地挣扎着站起来时,监工的又说:“古丽沙!快走!娘儿!现在你赶快走,快!”她朝离她一千英尺光景远的沟渠走去,这是农场的边界。

法尔霍咆哮着,看到九岁的女儿赤脚站在监工的身旁,吩咐她说:“你得代你妈干活!”女孩知道现在该轮到她了。

她拿起和自己身子一般高的锄头,走到行列里。

锄头的起落声依旧和农场工人们的歌声相应和。

古丽沙挺直身子站在沟渠里,她环顾四周,在炙人的热浪中侧耳细听。

看不到什么人。

空旷的土地上热气逼人,这片土地向远处延伸,似乎没有尽头。

她把宽大的黑裤子口袋里的物件全部倒空,取出一些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