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模具设计基础知识我国模具行业工程项目技术依然是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存有不小的差距,近些年来,我国模具行业通过引进外资,吸收了国外模具制造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及高水平人才,我国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下面店铺给大家讲讲模具设计基础知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来看看。
一、冲压模具依构造可分为单工程模、复合模、连续模三大类。
前两类需较多人力不符经济效益,连续模可大量生产效率高。
同样,设计一套高速精密连续冲模,也要对你所生产的产品(包含所有用冲压加工出来的产品)。
设计连续冲模需注意各模组之间的间距、零件加工精度、组立精度、配合精度与干涉问题,以达到连续模自动化大量生产的目的。
二、单元化设计之概念:冲压模具整体构造可分成二大部分:共通部分、依制品而变动的部分。
共通部分可加以标准化或规格化,依制品而变动的.部分是难以规格化。
三、模板之构成及规格:1、模板之构成冲压模具之构成将依模具种类及构成及相异,有顺配置型构造与逆配置型构造二大类。
前者是最常使用的构造,后者构造主要用於引伸成形模具或配合特殊模具。
从事的主要工作包括:(1)数字化制图——将三维产品及模具模型转换为常规加工中用的二维工程图;(2)模具的数字化设计——根据产品模型与设计意图,建立相关的模具三维实体模型;(3)模具的数字化分析仿真——根据产品成形工艺条件,进行模具零件的结构分析、热分析、疲劳分析和模具的运动分析;(4)产品成形过程模拟——注塑成形、冲压成形;(5)定制适合本公司模具设计标准件及标准设计过程;(6)模具生产管理。
2、模具之规格(1)模具尺寸与锁紧螺丝模板之尺寸应大於工作区域,并选择标准模板尺寸。
模板锁紧螺丝之位置配置与模具种类及模板尺寸有关。
其中单工程模具最常使用锁紧螺丝配置於四边角,最标准形式工作区域可广大使用。
长形之模具及连续模具最常使用锁紧螺丝配置於四边角及中间位置。
(2)模板之厚度模板之厚度选择与模具之构造、冲压加工种类、冲压加工加工力、冲压加工精度等有绝对关系。
压铸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压铸模具设计基础知识一、概述压铸模具是用于压铸工艺的模具,在金属、塑料等材料的制品生产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压铸模具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压铸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设计原则、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内容。
二、设计原则1.功能性原则压铸模具应该符合产品的设计要求,能够满足产品的结构、尺寸、表面质量等要求。
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性需求,确保模具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2.可制造性原则在设计压铸模具时,需要考虑到模具的加工工艺和生产成本。
设计应尽量简化,避免复杂的结构和加工工艺,以降低生产成本。
3.可靠性原则压铸模具在长期使用中需要具有稳定可靠的性能。
设计中需要考虑模具的寿命、耐磨性等因素,确保模具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4.易维护性原则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有损坏或磨损,设计时需要考虑模具的易维护性,便于维修和更换受损部件。
三、材料选择压铸模具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模具的寿命和性能。
常用的模具材料包括工具钢、合金钢、硬质合金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硬度模具材料应具有足够的硬度和强度,能够抵抗压力和磨损,确保模具的稳定性和寿命。
2.热稳定性压铸过程中温度较高,模具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不易变形或烧损。
3.耐磨性压铸模具在长期使用中会有磨损,需要选择耐磨性好的材料,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4.耐蚀性部分压铸过程中会有化学物质接触,模具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避免腐蚀损坏。
四、结构设计压铸模具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分型设计合理的分型设计能够提高产品的成型效率和质量,减少缺陷产生。
分型设计应考虑产品的结构特点和成型过程中的收缩变形。
2.冷却系统设计冷却系统设计影响压铸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冷却速度,直接影响产品的组织和性能。
设计时应考虑冷却系统的布局和冷却介质的选择。
3.排气系统设计在压铸过程中需要排除模具内的气体,避免气泡和气孔产生。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培训PPT(34张)

10.1.3 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1.建立或调入设计模型,形成模具设计的参考模型 2.模型检验:对参考模型进行拔模斜度检测、厚度检测等 3.建立工件:用来定义所有模具元件体积的 4.在模具模型上创建缩水率:可以等向或非等向增加在指定特征尺寸上 5.加入模具装配特征,设计浇道系统 6.定义分型面及模块体积 7.建立模具实体元件:抽取完成的模块体积,将曲面几何转换为实体几何 8.填充模具型腔,建立浇注件:利用工件体积减去抽取的模具元件体积 9.模拟开模,并进行干涉检测 10.装配模座元件,并进行所有元件的细部设计
10.2.3 设置收缩率
2.按比例收缩 【By Scaling(按比例)】表示允许相对于某个坐标系按比例收缩零件几何,并 且可以分别指定x、y和z坐标的不同收缩率。在模具模块中应用按比例收缩时, 其仅作用于参考零件几何,而不影响设计模型。 选择【SHRINKAGE(收缩)】→【Shrink Info(收缩信息)】,将弹出“信息窗 口”并显示设计模型的收缩信息。
已建立有曲面特征时,选择【Feature(特征)】→【Cavity Assem(型腔组件)】→ 【Surface(曲面)】命令,利用“面组曲面”菜单可增加分型面的曲面或者对已有 分型面的曲面特征进行编辑。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设计知识点1.压边圈和气垫的关系气垫使用行程=压边圈行程+空行程(最小20-25)。
有预加速还需考虑预加速行程2.在设计拉延模的时候:(1)气垫台距离压料面边界20—30mm.并保证调压垫处于型面中间(2)压边圈边缘距离压边圈随行筋200mm。
缸4. 压料芯行程的确定弹簧行程的选择聚氨酯氮气缸选择比实际行程大,防止极限使用。
5. 压料芯行程的确定(1)压料芯需在工作内容触料之前10mm压料6。
拉延模时候,如压边圈上无产品,压边圈与下模要有3mm 的让空;有产品要墩死7. 气顶长度尽量应小于2倍直径,若大于2倍直径则倒斜柱或两两相连.气顶孔要比气顶柱单边大15mm,加工的话单边大10mm.8. 调压垫块与墩死应尽可能在同一Z轴方向上,具体做法与任务书一致。
9. 调压垫块间距保持在400左右,要均匀分布。
10。
拉延中的导板尺寸及位置(1)导板的安装位置约在凸模长度方向的1/6处.(2)导板导向面的宽度约占凸模长度的1/5-1/4,修边冲孔时为1/4-1/6。
(3)导板高度>压边圈行程+ 30%。
(4)导板安装面要凸出分模线3~5mm,便于加工。
(5)插铣刀分50、63、80三种,长度分别为300、350(400)、500,加工极限分别为290、340(390)、490,80刀仅限于粗加工,精加工用50和63刀。
另400长63刀并不保证车间有,有时候不买二。
修边、冲孔1.隐冲的4项基本原则(一定要记住)(1)有隐冲时的压料芯必须用导柱导向。
(2)有隐冲时压料芯必须加盖板(有时用聚氨酯卸料组件)盘起p262(3)压料芯和下模之间要有凸凹垫块(上凹下凸)。
作用:导向防止冲头折断(4)压料芯z方向行程必须比机构行程大。
2。
废料刀比坯料线长15mm。
3。
锻块加工去量2mm 即可,备料时型面及刃口多备5mm,其余不多备料4。
修边模压料芯行程25-30mm(刃入提前接触10mm)。
仅为参考,实际设计时请提前计算5。
模具基础知识培训培训资料(7)

引言概述:模具是制造产品的重要工具,其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为了提高模具制造技术水平,培训和掌握模具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旨在系统介绍模具基础知识培训的内容,包括模具材料、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工艺等方面。
正文内容:一. 模具材料1. 金属材料:介绍常用的金属模具材料,如工具钢、高速钢和硬质合金等,包括其性能特点、选择原则和应用范围。
2. 非金属材料:介绍常用的非金属模具材料,如塑料和橡胶等,讨论其特性及应用场景,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非金属模具材料。
二. 模具设计1. 模具设计原则:介绍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合理性、可靠性、可制造性等,讨论如何在设计过程中考虑这些因素。
2. 模具结构设计:介绍模具的主要结构,如分型装置、导向系统、脱模机构等,详细讨论各部位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
3. 模具标准件选择:介绍常用的模具标准件,如导向柱、导套、弹簧等,讨论选择标准件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三. 模具加工工艺1.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介绍模具加工的一般流程,包括毛坯加工、精密加工和热处理等,讨论每个环节的工艺要点和注意事项。
2. 数控加工技术:介绍数控加工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包括数控铣削、数控车削和数控电火花等,讨论数控加工技术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3. 模具质量控制:介绍模具加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包括检验设备、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等,讨论如何保证模具的质量和精度。
四. 模具使用与维护1. 模具使用注意事项:介绍在模具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装卸模具、调试模具和保养模具等,讨论如何避免模具损坏和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2. 模具维护保养:介绍模具的常规维护和保养工作,包括清洁模具、润滑模具和防锈处理等,讨论如何保持模具的良好状态和使用性能。
五. 模具创新与发展1. 模具设计创新:介绍模具设计的创新方向和方法,包括模具CAD设计、模具CAE分析和模具CAM制造等,讨论如何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模具设计效率和质量。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新手必看)

1. 塑胶材料常用收缩率?ABS PC PMMA PS 1.005 POM PVC PE 1.020 PP 1.015-1.0202. 塑胶件常出现的瘕疵?缺胶、披风、气泡、缩水、熔接痕、黑点、气泡、条纹、翘曲、分层、脱皮等.3. 常用的塑胶模具钢材?718 738 S136 NAK80 SKH51 SKD61 2344 84074. 高镜面抛光用哪种钢材?常用高硬热处理钢材,如SKD61 、8407 、S136 等!5 . 什么是2D ?什么是3D ?2D 是指二维平面,3D 是指三维空间。
在模具部分,2D 通常是指平面图,即CAD 图;3 D 通常是指立体图,即PRO/E 、UG 或其他3 D 软件的图档。
6 . UG 的默认精度是多少?UG 的默认精度是0.0254MM7 . 什么是碰穿? 什么是插穿?与PL 面平行的公母模贴合面叫碰穿面;与PL 面不平行的公母模贴合面叫插穿面!8 . 条和丝的关系?条和丝都是长度单位。
条为台湾用语,1 条=0.01MM ;丝为香港用语,1 丝=0.01MM ,所以,1 条=1 丝9 . 枕位是什么?外壳类塑件的边缘常开有缺口,用于安装各类配件,此处形成的枕状分型部分称为枕位. 10 . 火山口是什么?BOOS 柱根部减胶部分反映在模具上的类似于火山爆发后的形状叫做模具火山口。
深的骨位上也常做,目的是为了防止缩水。
11 . 呵是指什么?呵就是模仁,香港习惯用语,镶呵的意思就是镶模仁。
12 . 什么是虎口?虎口,又称管位,即用来限位的部分。
常用在模仁的四个角上,起前后模仁一个精定位的作用,常用CNC 或模床加工。
13 . 什么叫排位?模具上的产品布局称为排位。
往往由进胶式样与模具结构及产品本身来决定的。
14. 什么叫胶位?模具上产品的空穴称为胶位。
也就是你需要的塑胶件15 . 什么叫骨位?产品上的筋称为骨位。
多是起连结或限位作用的16 . 什么叫柱位?产品上的BOSS 柱称为柱位。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模具,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工具,能够将各种原材料塑造成我们所需要的形状和结构。
而模具设计,则是决定模具质量和性能的关键环节。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模具设计的世界,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一、模具的定义与分类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模具。
简单来说,模具是一种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它通过特定的形状和结构,使原材料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发生变形,从而获得所需的产品。
模具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
按照成型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金属模具和非金属模具。
金属模具常见的有冲压模具、压铸模具等;非金属模具则包括塑料模具、橡胶模具等。
从成型工艺来分,有注塑成型模具、挤出成型模具、压缩成型模具等等。
每种成型工艺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二、模具设计的流程模具设计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完成的,它有着一套严谨的流程。
第一步,产品分析。
设计师需要对所要生产的产品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产品的形状、尺寸、精度要求、使用性能等。
这一步就像是医生给病人做诊断,要把产品的“病症”搞清楚。
第二步,确定模具结构。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结构。
比如是采用单腔模具还是多腔模具,是使用三板式结构还是两板式结构。
第三步,模具材料的选择。
模具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
要考虑材料的硬度、耐磨性、韧性等因素。
第四步,设计模具的各个零部件。
这包括型腔、型芯、滑块、顶针等。
每个零部件的尺寸和形状都要经过精确计算和设计。
第五步,进行模具的装配设计。
确保各个零部件能够准确无误地装配在一起,并且在工作过程中能够稳定运行。
第六步,模具的调试和优化。
在模具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试模和调试,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优化和改进。
三、模具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在模具设计中,有一些关键的参数需要特别关注。
首先是收缩率。
由于材料在成型过程中会发生收缩,所以在设计模具时要考虑到这一因素,对模具尺寸进行相应的补偿。
其次是脱模斜度。
为了使成型后的产品能够顺利从模具中脱出,需要在模具表面设计一定的脱模斜度。
模具基本知识

模具基本知识目录一、1 模具概述 (2)1.1 模具定义 (2)1.2 模具分类 (3)1.3 模具在工业中的作用 (5)二、2 模具材料 (6)2.1 模具材料的种类及性能特点 (6)2.2 模具材料的选择原则 (8)2.3 模具材料的使用与维护 (8)三、3 模具设计基础 (9)3.1 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10)3.2 模具设计的主要参数 (12)3.3 模具设计的常用方法 (13)四、4 模具制造工艺 (14)4.1 模具制造的基本流程 (16)4.2 模具制造的主要设备 (17)4.3 模具制造的质量控制 (18)五、5 模具检测与维修 (19)5.1 模具检测的方法与标准 (21)5.2 模具故障的诊断与修复 (22)5.3 模具寿命的预测与延长 (23)六、6 模具应用实例分析 (24)6.1 注塑模设计实例分析 (26)6.2 冲压模设计实例分析 (27)6.3 铸造模设计实例分析 (28)七、7 模具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29)一、1 模具概述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用于生产各种零件的专用工具,它的主要功能是将熔融的金属或塑料等材料压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模具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对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模具的基本结构包括上模、下模、定位系统、冷却系统、加热系统等部分。
上模和下模分别用于成型产品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定位系统用于确保上模和下模的准确对接,冷却系统用于降低模具温度,防止模具过热损坏,加热系统用于在生产过程中对模具进行加热。
随着科技的发展,模具制造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从传统的手工制造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主要的模具制造方法有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线切割加工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模具的制造精度和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工业生产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1.1 模具定义模具是一种特殊的工艺装备,用于在特定条件下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以制造出所需的产品或零部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模具设计基础主要内容
为何学习模具设计
材料成型技术与设备
模具的种类与结构
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一般流程
模具设计与产品设计的注意事项
模具CAD辅助设计
塑料成型模具的种类较多,主要有塑料注射成型模具、塑料压缩成型
模具、热固性塑料传递成型模具、挤
塑成型模具、塑料吹塑成型模具及热成型模具等。
作为全书的产品设计项目的实现,1.7节将对模具设计做出诠释,并对产品造型设计的设计要求、设计方案和实施路线做出概要介绍。
该项目产品为相机外壳。
1.1 为何学习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是一门涵盖领域广、专业知识强的学问,随着技术的发展,任何想学好这门学问的人,都要脚踏实地的从基础做起。
对于模具初学者而言,本章就是进入模具设计的门槛。
任何一门学问或者技术,都有让人们去学习的理由,作者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模具设计总结了以下几点。
职业寿命长:模具设计为传统的机械专业技能,发展不像电子专业那样快,因而其专业人员的职业寿命长,不易受到年轻人的挑战。
模具设计是一种理论成熟与经验累积的总成,工作时间越长,越能站到高处。
专业人才缺失:因为缺少这样的专业人才,使得新手获得了机遇。
新手一般要经过不断的磨炼,虽然薪酬不高,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达到一定水平。
不错的薪酬待遇:在模具行业,经验丰富者往往是高薪酬的。
即使是一般的技术人员,待遇也是不错的,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从事这项技术。
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日常生活中,与模具相关的生活用品占到了90%以上,因此模具行业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行业。
模具设计是集学习和创新于一体的工作,模具技术发展了,社会也就更进步了。
1.2 材料成型技术与装备
材料成型技术是各种可成型工程材料的工艺及加工方法。
材料成型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金属液态成型、金属塑性成型、连接成型、粉末冶金成型及非金属材料成型等。
1.2.1金属液态成型
金属液态成型(铸造)指将液态金属在重力或外力作用下填充到型腔中,待其凝固冷却后,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毛坯或零件的方法。
金属液态成型的优点如下:适应性广,工艺灵活性大(材料、大小、形状几乎不受限制);
适合形状复杂的箱体、机架、阀体、泵体和缸体等;
成本较低(铸件与最终零件的形状相似、尺寸相近)。
金属液态成型的缺点是:组织疏松、晶粒粗大,铸件内部常有缩孔、缩松、气孔等产生,从而导致铸件的力学性能降低,特别是冲击性能降低。
传统的金属砂型铸造工艺流程如图1-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