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整理
西方文论课件整理

西方文论绪论一、什么是“西方”?有选择的地理概念,即欧洲、北美。
特定类型系统的文化概念,即发源于古希腊与古希伯来文明的欧洲文化。
“西方”的所指范围是近现代世界历史进程的遗留物;经济与政治的强权在思想文化上的优势地位的体现二、何谓“西方文论”?文论,亦称文艺理论,对文学艺术现象的性质、特征、效应及创作、欣赏、发展的规律加以探讨的学问。
“西方文论”:以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演变为历史线索,分析自古希腊至20世纪的各种主要学说,梳理其中的基本概念及其不同形态,总结西方文论的经验和规律,探寻可能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且更深入地把握西方文化的内在精神。
三、西方文论与西方文化西方文论的开端扎根于西方文化的源头“两希文明”西方文化中信仰与求知的精神特质为西方文论提供思想文化氛围西方社会文化的近现代转型都推动了西方文论的相应变化西方文论可以作为透视西方文化及其形态的一个途径四、西方文论的分期古典文论:古希腊~17世纪近代文论:18世纪~19世纪后期现代文论:19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当代文论(后现代文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一部分古希腊文论一、古希腊社会文化概论地域时间跨度:前3000~前30政治体制生活方式普通人智者二、柏拉图生平经历重点:苏格拉底之死作品:对话《大希庇阿斯》、《伊安》、《斐多》、《会饮》、《国家》、《法律》等对话体思想家柏拉图思想的入口:理想国柏拉图文论思想的入口:理想国里不需要文艺为何需要理想国?——苏格拉底之死——求知与哲学王的统治为何理想国里不要文艺?——文艺与感性的天然关系——古希腊宗教信仰——感性对人的品质的败坏,一如文艺对国家正义的破坏柏拉图的文艺观文艺与现实的关系现实世界的实质:理式世界的仿制品伪真文艺的实质:现实世界的摹仿物更伪伪用摹仿来说明文艺与世界的关系,是古希腊人思考与表述的习惯。
理式(Idea)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存在;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又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现实世界按照理式世界的样子被创造;最高最完美的理式是真善美的统一,可以创造一切,即创世主,柏拉图称为“事物原型”、“绝对真理”;凡人只有抛弃感觉、依赖理智与领悟,方能领略理式世界之一端。
西方文论考试重点

古代文学1、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古罗马文学、早期基督教文学2、两希文化:希腊文化和希伯莱文化3、古希腊神话主要内容:神的故事、英雄传说4、神的故事:神的产生、谱系、活动、创造5、老神谱:第一代神(克奥斯CHAOS、该亚GAEA);第二代神(乌拉诺斯URANUS、克洛诺斯CRONUS);第三代神(宙斯ZEUS等);第四代神(雅典娜ATHENA等)6、新神谱:奥林匹斯OLYMPUS十二天神天神宙斯 Zeus Jupiter 天后赫拉 Hera Juno海神波赛东 Poseidon Neptune 男战神阿瑞斯 Ares Mars太阳神阿波罗 Apollo Apollo 月亮神阿尔特宓斯 Artemis Diana智慧女神、女战神雅典娜 Athena Minerva 神使赫尔墨斯 Hermes Mercury火神、工匠之神赫淮斯托斯 Hephaestus Vulcan 爱神阿芙洛狄特 Aphrodite Venus谷物女神得墨特尔 Demeter Ceres 幽冥神哈得斯 Hades Pluto7、古希腊英雄传说四大系统:俄狄浦斯、阿伽门农、赫拉克勒斯、伊阿宋8、荷马史诗的基本内容及主题:伊利亚特(英雄主义与集体主义)、奥德塞(人的苦难,人生的艰厄)9、古希腊戏剧:悲剧之父——埃斯库洛斯、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10、古希腊悲剧的代表人物: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三部曲》、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舞台上的哲学家”《美狄亚》11、古希腊悲剧四部分:开场白、进场曲、对辞、退场12、古希腊戏剧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13、春季祭祀:悲剧秋季祭祀:喜剧14、古罗马文学包括三个时期:共和时期、黄金时期、白银时期15、古罗马文学三杰:奥维德、贺拉斯、维吉尔16、圣经文学包括:神话(创世纪Genesis、伊甸园the garden of Eden、诺亚方舟Noah's ark、巴别塔The Tower of Babel)、传说、史诗(摩西史诗)17、原罪:亚当、夏娃偷吃了分辨善恶树的果子,产生了“自我”,第一次人违背了上帝的命令,因犯下了必须经世代救赎的罪:即“原罪”,意为原始的与生俱来的罪。
20世纪西方文论整理

1、20世纪西方文论的总体走向中,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各包括哪些主要流派?◆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直觉主义,精神分析◇突出的是文学的社会性和主体性(人本主义)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批评,解构主义批评◇对文本自身语言结构的分析研究(科学主义)读者批评,女权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社会意识、主体意识与文本意识的结合(人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2、概述伊格尔顿对20世纪文论三条线索。
①精神分析与心理批评②结构主义、形式主义批评、叙述学、符号学、英美新批评③现象学、阐释学与接受美学3、弗洛伊德学派心理分析理论的关键词:无意识;性本能;创作家与白日梦;情结;无意识,指隐藏于人们内心的被压抑或遗忘的精神状态,它包括人们心理活动中的欲望、野心、恐惧、情欲和其他非理性的情感、意念等。
无意识的显现领域:口误(欲望在语言层面的错误型暴露)笑话(“玩笑,或是为了获得快乐,或是把自己已经获得的快乐用来攻击别人。
”弗洛伊德《论幽默》——快乐原则[欲望]的无意识满足)动作倒错(欲望在动作层面的错误型暴露)文学艺术(深层欲望的升华型显现)性本能(里比多Libido )第二个命题也是精神分析的创见之一,认为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所没有意识到的。
更有甚者,我们认为这些性的冲动,对于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作出了最大的贡献。
创作家与白日梦弗洛伊德对作家创作动机的揭示:文学创作是欲望的表现,作家通过艺术创作的形式使本能欲望经过改装得到满足和升华。
对弗洛伊德“白日梦”说的批评:忽视了作家的理性因素和社会责任感。
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用来指称男孩对母亲的乱伦欲望和对父亲妒嫉、仇恨的潜在心理。
厄勒克忒拉情结(即)恋父情结,用来指称女孩对父亲的乱伦欲望和对母亲的妒嫉、仇恨的潜在心理。
◇性错乱现象里必有先天的基础,但是这种先天性几乎每个人都有,作为一种倾向,它可能时强时弱,在生活的影响下,可以变得十分的明显。
西方文论知识点总结

西方文论知识点总结一、西方文论的概念与起源1.1 西方文论概念西方文论(Western Literary Theory)是指西方文学研究的理论体系,其研究对象包括文学的产生、形式、内容、风格、流派、主题、意义等方面。
西方文论旨在通过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分析和解释,揭示文学艺术的内在规律和历史变迁,探寻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
1.2 西方文论的起源西方文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文学哲学思想的萌芽。
古希腊的文艺批评家如亚里士多德、赫拉克利特等人,关于文学的审美规范、创作技巧和审美功能的思考,为西方文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文学批评活动,如维特鲁威、蓬塔诺等人提出了一些与西方文论相关的理论观点,为文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西方文论的发展与演变2.1 古典主义文论古典主义文论是指欧洲17世纪至18世纪初的一种文学批评思潮。
古典主义文学批评主张在文学创作中遵循古典艺术的规范和传统,追求规范化、经典化和理性化,通过对古希腊和罗马文学作品的模仿和借鉴,强调文学作品的规则性和完美性。
代表性人物有法国的柯尼耶、英国的杜费等。
2.2 浪漫主义文论浪漫主义文论兴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
浪漫主义文学批评主张文学创作中的个性化、想象力和情感表达,追求文学作品的奇特、唯美和非理性特质。
浪漫主义文论强调文学作品与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审美感受的融合,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抒情性。
代表性人物有德国的施莱格尔兄弟、英国的科尔里奇等。
2.3 现实主义文论现实主义文论盛行于19世纪后半期的欧洲。
现实主义文学批评主张文学作品要反映社会生活的客观现实,追求作品的真实、自然和精确,强调作品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现实主义文论强调文学作品的客观性和客观表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表现。
代表性人物有法国的米约、英国的伦斯特、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2.4 后现代主义文论后现代主义文论兴起于20世纪后期的西方国家。
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主张超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二元对立,批判现代化的理性主义和真理寻求,追求个体化、异质化和多元化,强调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西方文论专题知识点总结

西方文论专题知识点总结西方文论是研究文学和文化现象的学科,它包括了很多不同的理论和方法,涵盖了文学的起源、发展、结构、风格、流派、作家、作品等方方面面。
本文将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心理分析、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后人种主义等众多角度来总结西方文论的专题知识点。
一、结构主义1. 结构主义的理论基础结构主义是20世纪中叶产生的一种文论思潮,它的基本理论基础是对“结构”的研究。
结构主义通过对文本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试图揭示文本内部的意义体系和结构规律。
2. 结构主义的代表性理论家结构主义的代表性理论家有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特、弗洛伊德、赫拉德·格拉米希等。
他们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对结构主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3. 结构主义对文学研究的影响结构主义的出现使得文学研究开始从传统的历史、作者、文学作品等观念转向了更加注重文本本身的内部结构和意义。
这种转变为后来的文论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二、后结构主义1. 后结构主义的起源和特点后结构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产生的一种文论思潮,它在结构主义的基础上进行了批判和超越。
后结构主义擅长发现和解读文本的多重意义,并试图揭示文本之外的更深层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2. 后结构主义的代表性理论家后结构主义的代表性理论家有米歇尔·福柯、雅克·德里达、让-福科·利约塔、朱利亚·克里斯蒂娃等。
他们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并对后结构主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3. 后结构主义对文学研究的影响后结构主义的出现加深了对文本的深层解读和理解,并使得文学研究更加注重对文化、社会、权力等方面的分析和关注。
由此,后结构主义为后来的文论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思考和材料。
三、后现代主义1.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和特征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兴起的一种文论观念,它试图超越传统的现代主义范畴,反对现代主义所倡导的一切伦理、形式和结构的限制,强调个体主义和多元文化的重要性。
西方文论整理

西方文论整理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一、简述柏拉图理式论的摹仿说。
1、文学艺术是摹仿的摹仿2、摹仿者不能判断摹仿的美丑优劣3、摹仿的作品是低劣的4、摹仿说有它的价值二、柏拉图灵感说的内容是什么1、神力凭附说2、灵魂迷狂说3、“上界回忆”说4、“磁力吸引”说5、灵感说的价值三、柏拉图驱逐诗人的理由是什么1、摹仿的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不能把握真理。
2、摹仿的艺术与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为青年做坏事提供辩解的理由3、诗人为了讨好观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感伤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使“城邦保卫者”失去勇敢镇静的精神品质。
四、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怎样论述悲剧的1、悲剧的含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严肃是戏剧的根本性质,完整是对行动和戏剧结构的要求,完整还要求单一适度。
亚里士多德将悲剧分成6部分,认为动作第一,性格第二,性格使用动作形成和展现的。
2、悲剧的主角——“过失说”:悲剧主角必须具有与一般人相似又比一般人善良的特点,一个善良人因犯了某种过失而陷入某种厄运,但他所遭遇的灾祸却又不是罪有应得,所以才可以引起人们的怜悯之情。
五、亚里士多德净化说(卡塔西斯说)的内容是啥1、“卡塔西斯”具有三种含义:一是宣泄,这是医学术语,以毒攻毒,使观众把病态的情感通过观看戏剧宣泄出去,达到情感和心理上的平衡。
二是净化,这是宗教含义。
悲剧以怜悯恐惧为媒介,使人望而生畏,洗净罪恶的思想和欲望,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三是陶冶,这是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含义,使观众在心理生理上保持一种平和的感情,并使这种感情得到锻炼,达到适度。
六、贺拉斯的《诗艺》提出了怎样的古典主义原则1、贺拉斯认为,学习写诗“应当日日夜夜把玩希腊的范例”2、贺拉斯在亚里士多德强调文艺摹仿人生的基础上,提出了文艺摹仿古典的原则。
西方文论整合版

西方文论绪论一.西方文论1、定义“文论”主要指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就是文学实践得概括、总结与对文学发展得希望与预言,反过来它又指导与影响着文学实践活动。
“西方文论”就是西方对文艺现象与规律得认识与瞧法。
文学理论涉及作品、宇宙、作家、读者等文学得四要素。
2、西方文论与哲学、美学得联系西方文论得主要来源:哲学家;作家;专门得文学批评家与哲学得联系:西方文艺理论著作大多出自哲学家得理论体系,依托一定得哲学思想。
与美学得联系:就是一般与特殊得关系。
二.西方对文学本质得瞧法模仿说模仿说就是西方文论中占主导地位得学说。
模仿就是指两项事物及其对应关系。
模仿:艺术模仿现实世界表现说文学艺术本质上就是艺术家内心世界得外化,就是她们得感受、思想、情感得共同体现,就是艺术家激情下得创造。
强调艺术家得主观能动性。
“诗只不过就是诗人思想情感得载体”——华兹华斯形式论形式论认为艺术得本质在于它得特殊得存在方式,在于它得审美特性。
康德“美在形式”瓦尔德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三.西方文艺理论得发展概况古代:(分古希腊与古罗马两部分)古希腊: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文艺对话录》《诗学》古罗马:贺拉斯《诗艺》古典主义及“寓教于乐”;朗吉纳斯《论崇高》中世纪:文艺理论也成为神学得附庸。
奥古斯丁《忏悔录》文艺复兴:但丁;达芬奇;锡德尼《为诗一辩》古典主义:又称新古典主义。
布瓦洛《诗得艺术》就是古典主义得法典。
启蒙主义:启蒙主义文论得主要目得就是宣扬资产阶级思想。
功利性。
代表:狄德罗、莱辛、歌德德国古典美学与文艺理论:18世纪末19世纪初。
康德《判断力批判》黑格尔《美学》。
浪漫主义文论:主要就是一些浪漫主义作家诗人得宣言。
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雨果《克伦威尔》序;史达尔夫人《论文学》。
现实主义文论:主要以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为主。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序;左拉;托尔斯泰《艺术论》;别林斯基;泰纳(种族、环境、时代)现代主义文艺理论:形式主义;结构主义;阐释学;后结构主义;心理分析批评;新历史主义。
西方文论整合版

西方文论整合版西方文论绪论一.西方文论1、定义“文论”主要指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就是文学实践得概括、总结与对文学发展得希望与预言,反过来它又指导与影响着文学实践活动。
“西方文论”就是西方对文艺现象与规律得认识与瞧法。
文学理论涉及作品、宇宙、作家、读者等文学得四要素。
2、西方文论与哲学、美学得联系西方文论得主要来源:哲学家;作家;专门得文学批评家与哲学得联系:西方文艺理论著作大多出自哲学家得理论体系,依托一定得哲学思想。
与美学得联系:就是一般与特殊得关系。
二.西方对文学本质得瞧法模仿说模仿说就是西方文论中占主导地位得学说。
模仿就是指两项事物及其对应关系。
模仿:艺术模仿现实世界表现说文学艺术本质上就是艺术家内心世界得外化,就是她们得感受、思想、情感得共同体现,就是艺术家激情下得创造。
强调艺术家得主观能动性。
“诗只不过就是诗人思想情感得载体”——华兹华斯形式论形式论认为艺术得本质在于它得特殊得存在方式,在于它得审美特性。
康德“美在形式”瓦尔德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三.西方文艺理论得发展概况古代:(分古希腊与古罗马两部分)古希腊: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文艺对话录》《诗学》古罗马:贺拉斯《诗艺》古典主义及“寓教于乐”;朗吉纳斯《论崇高》中世纪:文艺理论也成为神学得附庸。
奥古斯丁《忏悔录》文艺复兴:但丁;达芬奇;锡德尼《为诗一辩》古典主义:又称新古典主义。
布瓦洛《诗得艺术》就是古典主义得法典。
启蒙主义:启蒙主义文论得主要目得就是宣扬资产阶级思想。
功利性。
代表:狄德罗、莱辛、歌德德国古典美学与文艺理论:18世纪末19世纪初。
康德《判断力批判》黑格尔《美学》。
浪漫主义文论:主要就是一些浪漫主义作家诗人得宣言。
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雨果《克伦威尔》序;史达尔夫人《论文学》。
现实主义文论:主要以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为主。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序;左拉;托尔斯泰《艺术论》;别林斯基;泰纳(种族、环境、时代) 现代主义文艺理论:形式主义;结构主义;阐释学;后结构主义;心理分析批评;新历史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述柏拉图理式论的摹仿说。
1、文学艺术是摹仿的摹仿2、摹仿者不能判断摹仿的美丑优劣3、摹仿的作品是低劣的4、摹仿说有它的价值二、柏拉图灵感说的内容是什么?1、神力凭附说2、灵魂迷狂说3、“上界回忆”说4、“磁力吸引”说5、灵感说的价值三、柏拉图驱逐诗人的理由是什么?1、摹仿的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不能把握真理。
2、摹仿的艺术与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为青年做坏事提供辩解的理由3、诗人为了讨好观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感伤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使“城邦保卫者”失去勇敢镇静的精神品质。
四、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怎样论述悲剧的?1、悲剧的含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严肃是戏剧的根本性质,完整是对行动和戏剧结构的要求,完整还要求单一适度。
亚里士多德将悲剧分成6部分,认为动作第一,性格第二,性格使用动作形成和展现的。
2、悲剧的主角——“过失说”:悲剧主角必须具有与一般人相似又比一般人善良的特点,一个善良人因犯了某种过失而陷入某种厄运,但他所遭遇的灾祸却又不是罪有应得,所以才可以引起人们的怜悯之情。
五、亚里士多德净化说(卡塔西斯说)的内容是啥?1、“卡塔西斯”具有三种含义:一是宣泄,这是医学术语,以毒攻毒,使观众把病态的情感通过观看戏剧宣泄出去,达到情感和心理上的平衡。
二是净化,这是宗教含义。
悲剧以怜悯恐惧为媒介,使人望而生畏,洗净罪恶的思想和欲望,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三是陶冶,这是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含义,使观众在心理生理上保持一种平和的感情,并使这种感情得到锻炼,达到适度。
六、贺拉斯的《诗艺》提出了怎样的古典主义原则?1、贺拉斯认为,学习写诗“应当日日夜夜把玩希腊的范例”2、贺拉斯在亚里士多德强调文艺摹仿人生的基础上,提出了文艺摹仿古典的原则。
贺拉斯主张以古希腊的文艺为师,又并不要罗马的作家跟在希腊作家后面亦步亦趋,因为他的目的不是重复古希腊的文艺,而是要创造出表现罗马奴隶主上流社会人物的军功伟业和高贵性,创造出无愧于罗马大帝国的光辉艺术。
七、朗吉纳斯的论崇高风格作品的特征有哪些?1、从审美效果看:崇高的语言对听众的效果不是说服而是狂喜,是听众和读者产生一种情感激荡、精神激奋的心理状态2、从审美活动的实现方式看:崇高作品对读者的感染力是专横的无可抗拒的,具有横扫千军的感势。
3、从审美表达方式看:崇高的思想在恰当的场合以恰到好处的方式提出。
4、崇高的审美魅力:崇高的作品具有普遍性和永久性的感染力,教读者难以忽视和忘怀,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
八、卢梭“回归自然”的文艺观是怎样的?1、对科学与艺术的批判与否定2、“返回自然”的口号3、对个性和真情的呼唤九、狄德罗是怎样论述市民剧的?市民剧又称严肃剧1、在题材和内容上,应该描写现实生活,并且要宣扬德行,在听众中产生道德效果。
2、戏剧要产生如临真实情境的幻觉,使听众信以为真。
3、情境比人物性格更重要。
悲剧写的是具有个性的人物,戏剧是写代表类型的人物,严肃剧写的是情境,人物性格要取决于情境。
十、康德美学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判断力:指把特殊包含在普遍之下进行思维的能力,他处理的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判断力可分为两类,一是规定判断力,二是反思判断力2、美的本质——四个条件①、质。
美是无利害无功利的,鉴赏是凭借完全无利害观念的快感和不快感,对某一对象其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力。
②、量。
美是一种没有概念的普遍性,美是那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
由于审美判断内部没有任何利害关系,找不到任何私人性条件为依据,它就必然要求对每个人都能适用,而不管客体是否存在普遍性,审美判断只与主观普遍性相联系。
③关系。
美是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美是一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
④、情状。
又称样式。
美是没有概念的必然性,美是不依赖概念而被当做一种必然的愉快的对象。
4、美的分类:纯粹美与依存美;自然美和艺术美。
十一、康德是怎样论述艺术本质的?1、定义:人们根本上所称为艺术作品的,总的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
2、特征:①美的艺术有目的又无目的。
②艺术不是自然像是自然十二、歌德是怎样论述艺术与自然的关系?1、艺术家是自然的奴隶2、艺术家是自然的主宰3、艺术要用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十三、歌德反对文学创作中“为一般而特殊”的理由是?1、歌德创作了文学创作的历史经验,从理论上认识了为一般而找特殊,还是特殊中显出一般这样两条不同创作路线的本质区别。
2、歌德强调艺术的真正生命在于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3、作家根据现实生活熔铸而成的个别,应是一个显出特征的,优美的,生气灌注的整体。
十四、席勒所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区别有哪些?1、题材不同:素朴的诗侧重描写客观自然,感伤的诗侧重描写主观理念。
2、效果不同:素朴的诗侧重与客观现实的摹仿,是一种较单纯的形象显现,因而产生的效果不是那么强烈复杂,而是愉快的平静的纯洁的。
感伤旳诗由于侧重于对主观观念的表现想象力被理性观念所左右,情感在爱憎喜怒之间摇摆,因而产生的效果是包含着严肃和紧张的多种复杂感情的混合体。
3、代表性的艺术种类不同:素朴的诗侧重与客观描写,因而造型艺术为其代表,感伤的诗侧重于主观观念,因而诗歌为其代表。
4、对现实的态度不同:素朴的诗由于以占有感性现实见长,因而带着愉快的态度对待现实。
感伤旳诗由于失去并远离现实,因而对现实生活感到厌恶。
十五、怎样理解黑格尔“美食理念的感性显现”内涵?1、艺术美的内容是理念。
艺术作品的内容不是柏拉图的脱离客观存在的抽象理念,也不是亚里士多德的对自然的摹仿,而是绝对理念外化为现实界理念。
2、形式:艺术美的形式是感性显现,艺术作品的形式是具体可感的形象,即感性显现的产物。
3、艺术美是理念内容与感性形式的自由统一的整体。
理念与感性的直接统一就是美的本质,同时美的艺术直接体现了艺术的无限自由的根本属性,所谓的无限自由就是指理想性。
十六、黑格尔艺术类型说的具体内容有哪些?1、象征型艺术:内容是抽象概念,并且含有具体化,形式是外在的自然现象。
理性与感性是分裂的,同时又是感性的提高,其美学理想是对无限的向往所引起的崇高。
美的特征是抽象的客观的理念的美。
2、古典型艺术:内容是具体理念,伦理道德观念。
形式是人的肉体形式,以古希腊雕塑为代表。
理性与感性是直接统一的,美学理想是静穆的和悦的。
特征是渗透着伦理观念的人的形体美。
3、浪漫型艺术:内容是内心生活,形式是精神性的内在形象,理念与感性是分裂的,是对感性的轻视,美学理想是内在情感动荡的美,美学特征是主体性的情感美。
十七、莱辛的《拉奥孔》是怎样论述诗与画的界限的?1、摹仿媒介不同:画以空间中的形体和颜色为符号,诗以时间中声音与语言为符号。
因此,画是空间艺术,诗是时间艺术。
2、摹仿对象不同:画以空间中的形体和颜色为符号,所以宜于表现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并列的物体。
诗运用在时间中持续的声音和语言为符号,因此宜于表现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中持续的事物。
3、艺术效果不同:绘画作为人的视觉,以形体色彩引起欣赏者的美感。
诗作为人的听觉,通过声音语言使欣赏者产生丰富的联想。
十八、象征主义的美学观是怎样的?象征主义美学观——暗示暗示的两个特点:一是象征物具有外在指向性也就是不指自身而是指向其后的思想感情。
二是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关系不明确,他们间的亲缘关系是秘密的。
十九、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观点是怎样的?1、文学作品是意识之外的现实,他们的基本观点是文学作品是一种客观存在。
2、文学创作:文学创作的根本艺术宗旨不在于审美,而在于审美过程。
3、文学批评:文学批评的任务是研究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内部规律及文学性,也就是着重研究艺术形式。
4、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是文学批评可以通用的主要方法之一,它能够科学的揭示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把握文学创作的规律。
二十、英美新批评的文学本体论批判是什么?1、理念迷雾2、释义迷雾3、再现迷雾4、意图迷雾5、感受迷雾二十一:结构主义的文论特征有哪些?1、强调整体模式的研究:结构主义是对于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生活的模式的研究,研究的重点是现象之间的关系。
2、追踪作品的深层结构,注意作品的高度抽象。
所谓深层结构是指潜藏在作品群中的模式,必须用抽象手段将这一模式概括出来。
3、对立分析方法:把研究对象分为一些结构成分,并从这些成分中找出对立的、有联系的、排列的、转换的各种关系,从而去认识对象的复合结构。
二十二:接受文学关于文学阅读的三级阅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一级阅读:指审美感知的理解阅读式的视野二级阅读:指意义反思的阐释阅读三级阅读:意义融合后的意识重见和集合的接受史视野。
二十三: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理论特色1、它是名副其实的批判理论,具有突出的社会批判功能,尤其是文化批判,主要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异化。
2、社会批判理论同时也是一种付诸实践的反叛理论,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表现出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提出造反有理,并且亲身参与到中小资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活动中去。
3、社会批判理论也是一种开放的走向后现代的理论4、西方马克思主义主张文学艺术应该否定和批判资本主义的现实,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充满了混乱、矛盾、反自由和违背人性的一些现象,他们认为文学艺术必须对它进行不留情面的批判,具有一种正当性批判性。
5、强调文学的新感性和超越性,他们认为艺术形式作为一种感性存在具有幻想、想象、虚构等特点,可以对现实理性结构、规范和秩序进行否定和批判,可以使感性压抑获得解放,使人们在审美和欣赏艺术中获得对欲望和自由的感受,这就是审美和艺术造就出新感性。
6、社会批评理论的审美论和文化诗学也是一种功能理论,它们赋予文学以政治、社会、革命、解放、改造世界、释放爱欲、建立新感性和意识形态辨认等诸多功能。
二十四、后现代主义的诗学特征有哪些?1、深度模式削平而产生平面感。
后现代主义理论与后现代艺术在逻辑上讲是一致的,它以削平深度而回到浅表层次上,获得一种无深度感,它只在浅表层面玩弄能指、对立、文本等概念。
2、历史意识消失产生断裂感。
后现代告别了传统历史连续性,在非历史当下时间体验中去感受断裂感,使之拥有了一种非连续性的时间观。
3、主体性丧失。
主体性丧失意味着零散化,人体验的不是完整的世界和自我,人是一个已经非中心化了的主体,无法感知自己与现实的切实联系,无法将此刻和历史乃至未来相依存,无法让自己统一起来4、距离感消失。
后现代意识是机械复制的意识,它宣告原作已不复存在,艺术的独一无二性消失了,成了类象。
5、不确定性。
后现代诗学的根本特征,包含了模糊性、间断性、异端、多元论、散漫性、解合法化、反讽、断裂、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