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新课标五下第五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说明(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三篇)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三篇)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教学目标(一)通过教学,学生能比较正确地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式题。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对比、观察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用具教具: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教师: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2.计算下面各题:教师:分数连加、连减为什么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二)学习新课尝试计算例1。

通过订正找出简便的计算方法。

教师: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吗?②例1与准备题比较哪相同?哪不同?(讨论)③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板书:明确: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为了简便,几个分数可以一次通分,然后按照运算顺序依次进行加减计算。

说明:虚线框的部分,我们在计算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去想,但在做题时这一过程可以省略不写,而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教师: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②分两步计算,是一次通分好,还是分步通分好呢?学生尝试计算并订正。

教师:①怎样计算简便?②为什么分步通分简便一些?说明:虚线框的通分过程,以后计算熟练了可以不写,或写在草稿纸上,也可以直接写出结果,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教师:结果要注意什么?(三)巩固反馈1.做一做。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3.按照下图的计算步聚列出综合算式,并算出得数。

4.思考题:华和王英比,谁高一些?高多少米?(四)课堂总结(学生总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为了简便,几个分数可以一次通分,然后按照运算顺序依次进行加减计算。

如果有小括号,用分步通分的方法比较简便。

教师: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最后结果要化为最简分数。

(五)布置作业课本140页练习三十一,1,2。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年级: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加法和减法的概念与运算规则。

2. 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

3. 应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掌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2. 熟练运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分数运算的实质。

2. 灵活运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数学五年级下册》、黑板、彩色粉笔、分数模型图、分数卡片。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引入新课,复习分数的基本概念,提问学生“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分母?”。

2. 提问学生:“如何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通过比较分母,如果分母相同,则比较分子的大小)步骤二:分数的加法(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分数模型图,例如一根长为1的线段分成了8份,其中涂色的部分表示1/4,问学生“如果再加上1/8这部分,一共是多少?”。

2.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分数模型图的示范,让学生发现规律,例如:1/4 + 1/8 = 3/8, 3/8 + 1/8 = 1/2。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在分数的加法中,如果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直接相加分子;如果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需要找到相同的分母,然后再相加。

步骤三:分数的减法(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分数模型图,例如一根长为1的线段分成了5份,其中涂色的部分表示3/5,问学生“如果从这条线段上减去1/5,剩下多少?”。

2.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分数模型图的示范,让学生发现规律,例如:3/5 -1/5 = 2/5, 2/5 - 1/5 = 1/5。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在分数的减法中,如果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直接相减分子;如果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需要找到相同的分母,然后再相减。

步骤四:练习与巩固(25分钟)1. 通过分组练习或个体练习的形式,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练习,例如:a. 2/3 + 1/3 = ?b. 4/5 - 2/5 = ?c. 3/4 + 1/8 = ?d. 5/6 - 1/3 = ?2. 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纠正他们在计算和转换中的错误。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实录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实录
师:先说一说下列各题有什么运算,然后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数学思考
1. 通过讨论与比较,掌握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
2. 经历独立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问题解决
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
力。
情感态度
1.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探究的精神。
2. 使学生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难点:带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师:首先复习一下上节的内容,第一题口算。
1. 口算。
口算:
2 15 13 18 4 21 11 20
生: 1/3-1/5=2/15
师:同意的举手,第二题。
生: 2/9+1/2=13/18
师:下一题。
生: 6/7-2/3=4/21
师:看起,题目越来越有挑战性,最后一题。
生: 3/10+1/4=11/20
师:刚才口算题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它的计算方法是怎样?
生:先把分数的分数单位转化成相同的分数单位,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
法来计算。
2. 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76-24+31 245- (180+30)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第
117 、
118 的内容及第 120 页练习二十三的第 2、3 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数和加法和减法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数和加法和减法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数和加法和减法教案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

这部分内容是单元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法则、分数的意义和性教材质,以及在第五册中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分析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内容包括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一、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 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发则,能够比较熟练的计算分数加、减法。

单元 3. 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会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 4.会解答分数加、减法的应用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分数加、减法计算在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单元训练重难点重点难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能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异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加法的简便运算。

单元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课时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4课时安排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4课时1第一课时课题授课班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五年级授课人主备人授课时间魏丽萍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能运用分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的分数单位。

复习引入有( 112)个15二、过程与方法: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多媒体课件、大小一样的圆形卡片观察法、试验法。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新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

2 .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 .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12+8-13 16-4+21 24-(18+3)
(二)教学实施
1 .出示例1 的表格。

( l )让学生读懂表格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 2 )老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
( 3 )提问: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样列式?
2 .出示例1 的第二个问题:“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 l )先让学生看懂表格内容,然后老师提问:在这个问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 " ?207
是什么意思?
( 2 )请学生列出算式:1 -
2011-52或1 -(2011+52) 3 .小结。

提问:你能说一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带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4 .完成教材第118页的“做一做。

5 .完成教材第120 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 — 4 题。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实录与评析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实录与评析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实录与评析课前预设就好比是一根长长的线,牵引着整个课堂这只“风筝”。

风筝飞得多高多远,需要线的牵引,只有线够长、够牢固,才能让风筝放飞得更远。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下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阶段分数加减法的最后部分知识。

一般情况下,教学程序是:将教学内容分成3个课时,第一课时教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总结计算法则;第二课时教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并总结计算方法;第三课时教加减混合运算及运算定律的运用。

由于是计算教学,教学时,基本会将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即把例题放进生活情境之中进行教学,这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但是,笔者最近听到了一堂不一样的“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课,以下是这节课的课堂教学实录和点评。

教学实录课件出示:三年级简单的分数计算教材师:同学们还记得三年级学过的分数加减知识吗?你能够总结出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吗?生: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师:你知道分子可以直接相加减的理由吗?生:因为它们的分母相同。

师:同分母就是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相加减。

点评: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回顾,唤醒了学生对旧知的记忆,为下一环节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师:在分数加减法中,既然有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还会有什么加减呢?生:异分母分数加和减。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请大家自主选择研究异分母分数的加法或者减法计算。

老师建议你们先选择比较简单的分数来研究。

课件出示要求:选择较小的数字作为分子和分母;要有计算的过程、结果;要有验证的过程。

学生研究,师巡视时发现部分学生不知如何验证自己的计算结果,于是适时点拨――师:我们可以怎样验证呢?生:可以用画图的方法。

师:很好,先将你们的探究过程与同桌进行交流,再分组进行交流,看能否找到共同之处。

点评:这个环节是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是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过程。

学生通过发现、交流,得出了在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时有几个步骤,最关键的是什么。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分数加减法运算》(教案)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分数加减法运算》(教案)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分数加减法运算》(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培养他们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教学难点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分数加减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1. 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3.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4.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作业设计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题。

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题。

3.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题。

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分数加减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讲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下一节课中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练习。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 理解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对分数加法和减法的理解能力。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复。

2. 分数的加法与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3. 分数的加法与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复分数的概念1. 复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练提供分数的例子,并让学生读出其分子和分母。

第二步:分数的加法1. 介绍分数的加法规则。

2. 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分数加法计算题目进行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方法。

第三步:分数的减法1. 介绍分数的减法规则。

2. 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分数减法计算题目进行练,培养学生的减法计算能力。

第四步:实际应用1. 制定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并运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第五步:巩固练1. 给学生一些综合性的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题目进行练,检验他们的掌握情况。

2.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解题思路。

五、教学资源1. 课本《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

2. 分数加法和减法示例题。

六、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研究态度和参与度。

2. 分发练题和作业,检验学生对分数加法和减法的掌握情况。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进行个别评估和反馈。

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分数加法和减法的实际应用训练。

2. 引导学生探索更复杂的分数运算方法,如带括号的分数加法和减法。

以上为《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的内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标准教材
五年级数学:新课标五下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说明
Mathematics is the door and key to science. Learning mathematics is a very important measure to make yourself rational.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五年级数学:新课标五下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说明(教学实录)
五下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学内容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2.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
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

3.体会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三、编排特点
1.结合学生经验中非常熟悉的素材,学习分数加减法。

为使学生理解“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的算理,教材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

2.淡化分数加减法意义的教学。

根据《标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的要求,教材淡化了分数加减法意义的教学,利用类推说出分数加减的含义。

3.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概括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材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步地总结出分数计算的一般方法。

4.在计算教学中突出“鼓励算法多样化”的课改理念。

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懂得应选择较简捷的方法进行计算。

5.编排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

四、具体编排

题例题安排第1节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例1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含义及计算方法例2同分母分数减法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例3连加、连减第2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例1(1)异分母分数加法(2)异分母分数减法第3节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例1(1)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2)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例2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 (1)分数加、减法的含义(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3)连加、连减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三上已学过一些简单的(分母不超过10),但当时采用直观的方法进行教学,没有引导总结一般的计算方法。

本册第四单元,系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建立起了“分数单位”的概念。

本小节系统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含义,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例1 :同分母分数加法(1)由一家三口分吃大饼引入。

(2)利用整数加法的含义列出算式,利用已有的分数加法知识进行计算。

(学(3)给出规范的书写过程,其中,计算熟练后可省略。

(4)利用直观图,清楚地看到就是。

由此引出结果的表达要求: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5)引导学生由整数加法的含义推出分数加法的含义。

例2:同分母分数减法(编排同例1)(1)由小朋友倒矿泉水引入。

(2)利用已有的分数减法知识进行计算,说出算理。

(3)引导学生由整数加法的含义推出分数减法的含义。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结合例1、例2,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

例3:连加、连减(1)以儿童喜爱的少儿节目播放时间为背景引入连加、连减。

(2)连加呈现了多种算法,通过“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用三个分数直接相加,计算更简便。

(3)连减让学生自主完成,连减两种思路都可以。

(4)教学时,应说明“分子是0的分数等于0”。

如把“1--”改成“1
--”,启发学生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想出0除以任何正整数
都得0,所以“分子是0的分数等于0”。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本小节只安排一个例题,含两个小题。

(1)异分母分数加法,(2)异分母分数减法。

例1(1):异分母分数加法(1)用扇形统计图给出了几种垃圾在生活垃圾中的占有量。

通过计算废金属和纸张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引出异分母分数加法。

(2)直接提出“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3)通过小组研讨活动,使学生明确:分母不同的分数,要先通分才能相加。

(4)利用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例1(2):异分母分数减法(1)通过比较危险垃圾和食物残渣的多少,引出异分母分数的减法。

(2)利用类推,不再出直观图,让学生自主把握计算的关键——通分,填出通分后的两个分数,并算出最后结果。

练习二十二第10题,是探索规律、激发兴趣的练习。

是由“杨辉三角”改编来的。

第12*题,可引导学生操作学具来解决。

如学生可能会这样操作:先将4个苹果,平均分给8个孩子,每人得4÷8=(个),再将剩下的2个苹果,平均分给8个孩子,每人得2÷8=(个)。

所以,每个孩子可分得+=(个)。

这实际上是埃及
分数(分子是1的分数)的一个有趣性质“任何一个真分数都可以表示为有限个分母不同的埃及分数的和”的应用。

3.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本节包括两部分内容。

(1)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2)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例1(1):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计算(1)由解决“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引入不带括号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说明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3)呈现了不同的方法,对比两种不同的算法,引导学生思考:“你喜欢哪种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理算法的优势,逐步培养优化的思想方法。

例1(2):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计算(1)由解决“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引出连减和带括号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方法,明确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3)最后由“你能说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吗?”让学生自主归纳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例2: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1)采用不完全归纳法让学生归纳。

教材给出通过两组算式,让学生观察、计算,找出每组算式的关系,得出整数加法
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的结论。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可推广到若干个数相加(2)为了充分发挥运算定律对于运算的依据作用,在“做一做”中安排了4个数相加的练习:+++,通过这类练习,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并不限制加数的个数,合理、灵活地运用它,会使计算十分
的简便。

五、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

分数加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加减法的含义是完全相同的。

它们的计算方法从表面上看截然不同,但实质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论是整数还是分数的加减法,都要统一单位后才能进行。

当分数的单位统一后,分数的加减运算也就归结为整数的加减了。

2.注重对算理的分析,以算理引入算法。

抽象概括出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要搞好这一过程的教学,必须处理好算理与算法,单纯记忆与发展
思维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应通过观察、思考、说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用算理引入算法的重要过程。

使学生明白:①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分母不变”是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只用分子进行加、减;②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只要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就可以了。

这样教学,不但使学生明白算理是算法的灵魂,而且避免了机械用法、单纯记忆的弊端,达到“明理驭法”的目的。

3.处理好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关系,不可偏废任何一种方式。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基础上发展的,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首先提供给每一位学生独立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在学生探究得比较成熟时,具备了和同伴交流的“资本”和“底气”时,再组织他们进行合作交流。

4.用好有关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适当补充涉及分数运算的史料。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数学的神秘感有了更
强的好奇心。

因此,结合分数加减的学习内容适当补充一些数学史料,可使学生的好奇转化为探究欲,促其学习数学兴趣的提高,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因此,教学时,应重视教材提供的两个涉及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的学习。

在此基础上,再补充一些相关的学习材料。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