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消毒液使用及配制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消毒剂的使用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消毒剂的使用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3、其他含氯Biblioteka 毒剂按说明使用。• (三)过氧乙酸 属高效消毒剂,要求原液浓度为16%-20%
• (1)喷洒发;对一般污染表面用0.2%-0.4%(2000-4000mg/L),作用30min-60min; • • (2)熏蒸法;将过氧乙酸置耐腐蚀容器内加热熏蒸消毒。用量可按1-3g/m3计算,当室温
.
2.“84”消毒液或含氯消毒剂
“84”消毒液原液有效含氯量不少于5%,为中效消毒液,高浓度(≧667mg/L)时为高消毒剂。
1、使用方法;
(1)浸泡法;对一般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用含有效氯500mg/L作用10min以上,对分枝杆菌和致病性芽 孢菌污染物品,用含有效氯2000-5000mg/L作用30min以上。
.
(6)有机物可消耗消毒剂中有效氯,降低其杀菌作用,应提高使用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
二, 含氯消毒液
• 万金泡腾消毒片(二氯异氰尿酸)每片含有效氯500mg,
• 取1片放入装有800ml水的容器内,5-10分钟后泡腾片会自己溶解,稍搅拌即成有效氯600mg/L的 消毒液;
• 1、消毒时应全面、彻底,不留死角。
2、注意事项:
(1)“84”消毒液不稳定,易挥发,应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 (2)配置使用时应测定有效含氯量,并现用现配; (3)浸泡消毒物品时应将待消毒物品浸没于消毒液内,加盖,且在有效期内使用(有效期为3个月); (4)消毒剂有腐蚀和漂白脱色、损坏的作用,不应作有色织物的消毒; (5)浓度高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和氯臭味,配制时应戴口罩和手套;
• 2、使用方法:

医疗器械灭菌:2%戊二醛加盖浸泡10h; 医疗器械消毒:2%戊二醛加盖浸泡一般10~45min;
• 3、注意事项

PPT常见消毒液使用及配制掌握后减少院内感染

PPT常见消毒液使用及配制掌握后减少院内感染
注意事项
季铵盐消毒液对金属有腐蚀性,需 避免与金属长时间接触;不能与肥 皂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用。
03
消毒液配制方法与技巧
配制前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了解消毒液的种类、浓度、使 用范围及有效期
准备好所需的消毒液、稀释液 、量筒、搅拌棒等工具和材料
确保操作环境清洁、干燥,避 免污染
穿戴好防护用品,如手套、口 罩等
加强培训和监督
定期监测和评估
对医护人员进行消毒液使用培训,提高其 规范使用意识;同时加强监督,确保消毒 液使用符合规范。
定期对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监测,确保其 有效性;对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定期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05
医护人员操作规范与培训
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
手卫生的重要性
医护人员手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保持手卫生是预防 和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
03
加强消毒液的规范使用,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和医
护人员的安全。
正确使用消毒液降低院内感染率
选择合适的消毒液
规范配制和使用
根据不同场合和需求,选择具有广谱杀菌 效果、稳定性好、刺激性小的消毒液。
按照消毒液说明书规范配制,确保有效浓 度和作用时间;使用时注意个人防护,避 免消毒液对人体造成伤害。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适用于环境、物体表面、医疗器械的 消毒。
过氧化物消毒液不稳定,需现配现用 ;不能与还原性物质混用。
使用方法
将过氧化物消毒液与水按一定比例稀 释后,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部位 。
季铵盐类消毒液使用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皮肤、黏膜、环境、物体 表面的消毒。

常用消毒剂的分类、配制及使用ppt演示幻灯片

常用消毒剂的分类、配制及使用ppt演示幻灯片
常用消毒剂的分类、配制及 使用ppt演示幻灯片
目录
• 目录 • 消毒剂概述 • 常用消毒剂的分类 • 消毒剂的配制方法 • 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 消毒剂的安全与防护 • 消毒剂的未来发展
01
目录
1. 常用消毒剂分类
醇类消毒剂
酚类消毒剂 醛类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2. 消毒剂的配制
的危害。
消毒剂的创新与研发
新型复合消毒剂
通过不同消毒剂的复配,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消毒效果和稳定性 。
智能型消毒剂
利用纳米技术、缓释技术等,实现消毒剂的智能化和长效性。
天然消毒剂
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制备成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的消 毒剂。
消毒剂的应用前景展望
01
02
03
04
医疗卫生领域
在手术室、病房、医疗器械等 医疗卫生场所广泛应用,保障 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近代消毒剂
现代消毒剂
在古代,人们已经开始使用一些具有消毒 作用的物质,如醋、石灰等,来进行消毒 。
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 始研制出更加有效的消毒剂,如漂白粉、 来苏水等。
现代消毒剂种类繁多,包括高效、广谱、 低毒、环保等特点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 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等。
消毒剂的分类与特点
02
消毒剂概述
消毒剂的定义与作用
01
消毒剂定义
02
消毒剂作用
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 剂。
消毒剂可以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 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 制传染病的目的。
消毒剂的发展历程

常见消毒液使用及配制通用课件

常见消毒液使用及配制通用课件
效果。
化学需氧量
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化学氧化 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
化剂量。
02
常见消毒液的介绍
含氯消毒液
主要成分
次氯酸钠、次氯酸钙等。
使用方法
一般按照说明书配制,可采用浸泡、擦拭等 方法进行消毒。
特点
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杀灭多种细菌、病 毒。
注意
含氯消毒液具有腐蚀性,不能长时间接触皮 肤,使用时要佩戴手套。
抗药性
对于长期使用消毒液的区域,需要关注病菌对消毒液的抗药性情况。 如果病菌对消毒液产生了抗药性,需要考虑更换其他类型的消毒液。
消毒液的选择与使用建议
01
根据用途选择
根据所需要清洁和消毒的物品和场所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消毒液。例如
,对于需要快速杀灭病毒的场所,可以选择含有高水平有效成分的消毒
液。
02
03
消毒液的配制与使用方法
消毒液的配制
01
02
03
84消毒液
将5ml 84消毒液加入 200ml清水中,搅拌均匀 ,即可制成消毒液。
次氯酸消毒液
将5ml 次氯酸消毒液加入 200ml清水中,搅拌均匀 ,即可制成消毒液。
酒精消毒液
将70%的酒精与30%的水 混合,搅拌均匀,即可制 成消毒液。
消毒液的使用方法
过氧化物消毒液
主要成分
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
特点
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和杀菌能力,可以 杀灭多种细菌、病毒。
使用方法
一般按照说明书配制,可采用浸泡、 擦拭等方法进行消毒。
注意
过氧化物消毒液具有刺激性,不能长 时间接触皮肤,使用时要佩戴手套。
酒精消毒液
01
02
03

常见消毒液使用及配制通用课件

常见消毒液使用及配制通用课件
检测消毒后物体表面或空气中 的消毒剂残留量,以评估消毒
效果。
消毒效果的评估标准
微生物杀灭率
消毒后微生物杀灭率应达到99.9%以上。
消毒合格率
消毒合格率应达到95%以上。
消毒剂残留量
消毒后物体表面或空气中的消毒剂残留量应符合 相关标准。
消毒液使用效果的持续监测
定期检测
对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定期检测, 确保其有效性。
配制工具
量杯、搅拌棒、手套、口罩、防护眼 镜等。
注意事项
确保工具清洁干燥,避免交叉污染。
配制比例与操作步 骤
• 配制比例:根据消毒液的种类和用途,按照厂家提供的推 荐比例进行配制。
配制比例与操作步 骤
操作步骤 1. 穿戴好防护用品。
2. 使用量杯按照比例量取清水和消毒液。
配制比例与操作步 骤
3. 将量取好的消毒液 倒入清水中,用搅拌 棒搅拌均匀。
详细描述
含氯消毒液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或次氯酸盐。它具有高效 广谱的杀菌作用,能够杀灭多种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含氯消毒液在低浓 度时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在高浓度时则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
含碘消毒液
总结词
温和安全,对皮肤、黏膜无刺激,对环境影响较小。
详细描述
含碘消毒液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其有效成分是碘或碘离子。它具有温和安全的特点,对皮肤、黏膜 无刺激,适用于伤口消毒、手术前皮肤消毒等。含碘消毒液对细菌、病毒、真菌等也具有一定的杀灭 作用。
详细描述
过氧化物消毒液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有效成分是过氧化氢或过氧乙酸。它具有强氧化性, 能够破坏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细胞膜结构及蛋白质结构,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 目的。过氧化物消毒液具有广谱杀菌作用,但可能对皮肤和物品造成损害,使用时应特 别注意安全问题。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PPT课件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PPT课件

使用方法
将含氯类消毒剂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后 ,均匀喷洒或擦拭在待消毒物品表面 ,作用一定时间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空气、环境、医疗器械 等的消毒。
使用方法
将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按照一定比 例稀释后,通过喷雾、熏蒸等方 式进行消毒,作用一定时间后,
通风换气。
注意事项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不稳定,易分 解产生氧气,使用时需现配现用 ;不能与还原性物质混用;对眼 睛和皮肤有刺激性,需做好个人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 法PPT课件
目 录
• 消毒剂概述 • 使用方法与技巧 • 注意事项与误区 •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演示 • 总结与展望
01
消毒剂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消毒剂是用于杀灭或抑制微生物 生长繁殖的化学或物理因子。
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和化学成分,消毒 剂可分为氧化剂、酚类、醇类、 季铵盐类、含氯消毒剂等。
通风换气
在使用消毒剂时,应保持室内 通风换气,避免长时间密闭环 境导致有害气体浓度过高。
妥善处理废弃物
使用过的消毒剂包装瓶等废弃 物应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
成污染。
注意存放安全
消毒剂应存放在儿童触及不到 的地方,避免误食或误用导致
安全事故发生。
04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演 示
家庭环境中常用消毒剂选择及使用方法
很多人对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剂量、浓度等 缺乏了解,容易造成使用不当或误用。
3
消毒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部分消毒剂对人体和环境存在一定的危害,如刺 激性气味、皮肤刺激、环境污染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绿色环保消毒剂将更受欢迎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绿色环保、无毒无害的消毒剂 将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ppt课件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ppt课件

存放要求
将消毒剂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 高温环境。同时,应注意将消毒剂放在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 避免误食或误用。
使用期限
注意消毒剂的使用期限,过期的消毒剂应及时处理,不应再 使用。
02
各类消毒剂使用方法详解
醇类消毒剂使用方法
01
02
03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手 部和皮肤消毒等。
解决方案
在使用消毒剂前,了解使用者的过敏史,如有过敏风险,应更换其他类型的消毒剂; 发生过敏反应时,立即停止使用消毒剂,将患者移至通风良好处,必要时进行紧急 救治。
其他可能遇到问题和解决方案
问题1
消毒剂长时间未使用导致过期。
解决方案
定期检查消毒剂的保质期,及时更换过期产品;对于易过 期的消毒剂,应控制采购量,避免浪费。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醛类消毒剂
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具有强氧化性, 可杀灭各种微生物。
如甲醛、戊二醛等,可杀灭细菌繁殖体、芽 孢、病毒和真菌等多种微生物。
适用范围与选择依据
适用范围
不同类型的消毒剂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物品消毒。如醇类消毒剂适用于皮肤、手、物品表面及小件物品的消毒; 含氯消毒剂适用于地面、墙面、物品表面、餐具、水等的消毒;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适用于空气、物品表面、耐腐 蚀物品的消毒等。
先消毒清洁部位,再消 毒污染部位;从高处到 低处,从内到外进行消
毒。
注意事项
消毒过程中要保持通风, 避免消毒剂气味对人体
造成不适。
后续处理及储存要求
后续处理
01
消毒后应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避免消毒剂残留对物品或人
体造成损害。
储存要求
02

常见消毒液使用及配制ppt课件

常见消毒液使用及配制ppt课件

• (六)临床实际应用
消毒对象
浓度
方法 时间
监测
普通病人体温 0.1%

1000mg/L
浸泡
肝炎病人、新 1%
入院病人体温
浸泡

10000mg/L
30分钟 30分钟
每日G-1型浓度试纸监 测并记录
每日G-1型浓度试纸监 测并记录
0.05% 小毛巾、抹布
500mg/L
污染地面
0.1% 1000mg/L
健之素
• (一)物理化学性质
健之素消毒剂的主要成份为三氯异氰脲酸钠速溶泡 腾制剂,溶解分解迅速,溶液澄清透明,刺激性气味强,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 (二)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可杀灭所有致病微生物,消毒效果比传统含氯消毒剂 增强5倍。
• (三)毒性及腐蚀性
实际无毒级,轻度腐蚀性
• (四)杀菌影响因素
抗有机物、抗酸碱性干扰能力强,PH5.5-10.5范围 内不受干扰。
每日G-1型浓度试纸监测并记录
1:25-1:10
擦拭或 浸泡
30分钟
对重点部门每季度检查一次,对 一般科室每季度抽查3-5个科室
1:50-1:25 擦拭或 30分钟 对重点部门每季度检查一次,对
8.4消毒液
• (六)注意事项
1、外用不可口服 2、对金属有一定的腐 蚀性,对织物有一定的漂 白性 3、使用过程中如不慎 溅入眼内、皮肤上、应立 即用清水冲洗。 4、勿用40℃以上的热 水稀释原液 5、贮存在阴暗干燥处 和通风良好的清洁室内 6、注意防晒、防雨淋 等
院长、副院长、医务科主任、新生儿科主任、 新生儿科护士长被撤销职务。
什么是消毒
消毒: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 物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环境中和 媒介物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 原微生物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浓度与作用时间
其杀菌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与作用时间的延长而 加强。浓度减半,消毒时间需增加为原来的2~5倍。
温度
随温度升高杀菌作用增加。在10℃~30℃间, 每相差10℃,杀菌作用相差1.2~5倍
有机物
有机物可降低过氧乙酸的杀菌作用,杀灭有 20%血清保护的细菌繁殖体所需过氧乙酸浓度 需增加4~5倍,而对细菌芽胞需增加2~3倍
院长、副院长、医务科主任、新生儿科主任、新 生儿科护士长被撤销职务。
什么是消毒
消毒: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 物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环境中和 媒介物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 原微生物的过程。
什么是消毒剂
消毒剂:能杀灭传播媒介 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 求的制备或表面尽可能无腐蚀性, 对产品无毒,无污染
• (二)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过氧乙酸属高效消毒剂,气体和溶液都具有很强 的杀菌能力。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细菌 芽胞、真菌、藻类及病毒,也可以破坏细菌毒素。 其杀菌作用比过氧化氢强,杀芽胞作用迅速。


杀菌影响因素
湿度
过氧乙酸熏蒸消毒时,湿度越高,消毒效果越 好。湿度低于20%时,杀菌作用很弱
液体消毒剂的配制公式: 高浓度 * 高浓度体积 = 低浓度*低浓度体积
例1:需要配制0.2%的过氧乙酸100ml,问需要20%的过氧乙 酸多少ml?需要加多少水?
0.2% * 100 = 20% * X 水 = 100 - X
过氧乙酸
• (八)注意事项
1.过氧乙酸溶液不稳定,应贮存于通风阴凉处,用前先 测定有效含量;稀释常温下保存不宜超过两天。
• (四)8.4适用范围
果蔬
B
一般物体表面 A
适用范围
C
织物
排泄物
E
D 血液、粘液污染
物品
(五)8.4临床实际应用
消毒对象
浓度
小毛巾
病历夹、门把手、水龙 头、门窗、洗手池、卫 生间、便池、地面等物 体表面
1000mg/L (0.1%)
1000mg/L (0.1%)
治疗室、注射室、换药 室、处置台、处置车的 物表及台面
给予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副院长撤职处分。免去医务部、 护理部、新生儿科主任、护士长的职务。
案例2 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5名新生儿死亡事件
3月18日、19日,北京市儿童医院陆续接收了天 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转来的6名重症患儿,3月22日5 名患儿死亡。
据专家组调查,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 暖箱污染严重,清洁消毒不彻底。该院新生儿吸氧所 用的湿化瓶没有更换,消毒液浓度也不合格。该院医 务人员严重缺乏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该院新生儿 病区布局及工作流程完全不符合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 制的要求,不能保证手术安全。
• (六)临床实际应用
消毒对象 普通病人体温 计 肝炎病人、新 入院病人体温 计
小毛巾、抹布
污染地面
浓度 0.1% 1000mg/L 1% 10000mg/L
0.05% 500mg/L 0.1% 1000mg/L
方法 浸泡 浸泡 浸泡 擦拭
时间 30分钟 30分钟
监测
每日G-1型浓度试纸监测 并记录
300-500mg/L (0.03-0.05%)
病房各类物表:床头桌、 200-500mg/L
椅、床、输液架等
(0.02-0.05%)
抹布
500mg/L
被血液、体液污染的袖 带
8.4消毒液
• (一)物理化学性质
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淡黄绿色透明液 体,呈碱性,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为 强氧化剂,腐蚀性强,有漂白作用。稳定性差。
• (二)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 医院感染常见菌和细菌芽孢
• (三)毒性及腐蚀性
8.4消毒液不能与其他含氯消毒液混合使用,产氯 气引起气体中毒
过氧乙酸
• (四)毒性及腐蚀性
2%过氧乙酸水溶液属低毒消毒剂;0.2%溶液对皮肤 无刺激,但长期接触可使皮肤粗糙。对铜钢、黄铜、 与铝等金属有腐蚀作用,可使织物漂白或褪色。
• (五)适用范围
可用于食品工业器具,医疗器械及其它医疗用品的消 毒。玻璃、塑料、搪瓷、不锈钢、化纤等耐腐蚀物品 一般均可用过氧乙酸消毒。也可用于消毒地面、污水、 淤泥等。低浓度过氧乙酸溶液及其气雾剂可用于消毒 橡胶制品、棉纺织品、水果蔬菜及皮肤等。
2.对金属有腐蚀性,配制消毒液的容器最好用塑料制品; 配制过氧乙酸时忌与碱或有机物混合,以免产生剧烈分解, 甚至发生爆炸。
3.高浓度药液具有强腐蚀性、刺激性,配制原液时应戴 橡胶手套、眼镜,使用时谨防溅到眼内,皮肤上。如不慎 溅到应立即用水冲洗。
4.金属器材与天然纺织品经浸泡消毒后,应尽快用清水 将药物冲洗干净。
宜与常规使用的清洁剂相容,水中溶解度高 符合需要控制微生物的类型和数量 本身及其使用浓度的溶液稳定 水的硬度,有机物或其他物质对其消毒效力影响
小。
临床常用消毒剂
影响消毒剂效力的主要因素
PH值
温度
水和金属离子
浓度与作用时间
污染程度、有机物
过氧乙酸
• (一)物理化学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呈弱酸性,易挥发,有刺激性气 味,可溶于水或乙醇等有机溶剂。为强氧化剂,腐 蚀性强,有漂白作用。性质不稳定,易解,遇热、 强碱、有机物或重金属离子等分解加速。
每日G-1型浓度试纸监测 并记录
10分钟, 每日G-1型浓度试纸监测 清水洗净,并记录 晾干备用
30分钟
过氧乙酸
• (七)配置方法
市售过氧乙酸为加有稳定剂的过氧乙酸水溶液,浓度一 般为20%,消毒前稀释至使用浓度。
另一种剂型为二元包装型:过氧乙酸稳定性较差,但合 成过氧乙酸所用的冰醋酸、硫酸与过氧化氢等原料却比较稳 定,因此,将加有催化剂硫酸的冰醋装于一瓶,将过氧化氢 装于另一瓶,两瓶配套。临用前,将B液兑入A液中,混匀, 静置24--48h,配制成过氧乙酸原液。
临床常见消毒剂的配制和使用
辽医附属第一医院
案例1 西安交大一附院八名新生儿死亡事件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从2008年8月 28日到9月16日期间共收治新生儿患者94名,其中有9名新生 儿从9月3日开始发病,到9月15日先后死亡8例。经卫生部和 陕西省联合专家组调查一致认为,8名早产新生儿死亡系院内 感染所致。这是一起严重的院内感染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