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合集下载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重要知识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重要知识点

两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是1851~1864年,从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开始,一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结束仍在继续,与这两次鸦片战争关系密切。

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的军费开支,以及战后依据《南京条约》给英国的巨额赔款,最终都要转嫁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上,必然会增收苛捐杂税,加重人民负担,阶级矛盾日趋尖锐,人民反抗斗争风起云涌。

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太平天国拒不承认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取的种种特权。

随着其势力的日益发展,列强认为要想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只有支持清政府。

而面临内忧外患的清政府,也认为必须借助洋人的帮助,才能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其专制统治。

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成立了洋枪队,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这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对本国封建势力的同时还要反抗外来侵略势力,这是时代赋予它的使命。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出现剧烈的变动。

资本主义国家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加紧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造成了空前严重的灾难。

几千年以来,中国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社会结构,开始在一些地区趋于瓦解,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计陷入困境。

清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增加封建剥削,填补赔款和鸦片贸易造成的亏额。

战后的十年,中国社会骤然遭遇这种史无前例的变动,不论南方与北方,城市与乡村,全部震荡起来。

1841~1850 年,各地汉、回、苗、藏、彝、瑶等族人民发动的大大小小起义就有100 多次,到1851年终于爆发了规模巨大的太平天国运动。

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概况 1.时间:1856年 侵略者:英、法联军
1)1858年联军攻陷大沽炮台,直逼天津,清政府被迫与 之签订《天津条约》。 2)1860年借口换约受到阻碍再次出兵攻陷天津、北京, 皇帝出逃到承德避暑山庄。 3)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4)英、法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 争结束。
1.阅读书P92资料与阅读卡,思考太平天国运动与古代农民起义 的区别:
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侵略的历史任务。 具体表现:否认不平等条约;禁止贩卖鸦片;断然拒绝 洋人评分中国的无理要求,痛击洋枪队等
2.失败原因: 统治者的腐败与内讧,中外势力的联合镇压
3.影响: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抵抗外国入侵者,在 一定程度上起到阻止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的积极作用。
2.进程
俄罗斯帝国
这场战争的最大 赢家又是谁呢?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 了系列不平等条约。先后割占了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 米的领土。 (P91右下示意图) 《瑷珲条约》——60多万 《北京条约》——40多万
《堪分西北边界约记》——44多万
第二次鸦片战争惨败的影响:
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 力开始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太平天国运动
原因:外国列强入侵,清政府的腐败 无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时间:1851年
领导人:洪秀全
起义地点:广西金田 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建 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但具有绝对平均 主义思想,在当时无法实施。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Nhomakorabea自主学习思考题:
1.英法联军为什么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战争中西方列强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812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812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问题思考:
(1)清王朝建成“万园之园”—圆明园,说明了什么?由于 哪些原因1860年圆明园被洗劫、焚毁? (2)如今,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为什么能回归中国?
(1) ①建成圆明园说明了当时清王朝的经济实力雄厚,
中国的园林建造技术精湛,清朝统治者生活奢侈,等 等。
②被洗劫、焚毁的原因: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已 经远远落后于西方,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野蛮 侵略。 (2)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法 外交关系有了新的发展,皮诺家族对中国文物的尊重。
太 平 天 国 形 势 图
阅读卡:
太平军痛击洋枪队
1860年,太平军逼近上海。清朝地方官员与英法侵略者相 勾结,雇佣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抵抗太平军。太平军 在青浦大败洋枪队。不久,在浙江慈溪的一次战斗中,华尔被 太平军击毙。
资料1 1853年,英使文翰到天京呈上照会,要求太平天国承认 不平等奈约,遭到拒绝。太平天国将领还告诫英使“勿助清兵, 勿售鸦片”。 资料2 一家外国商行拟在南京上游的芜湖跟太平天国建立鸦片 贸易,派遣鸦片船停留在芜湖六月之久,但没有成功。 资料3 1861年,一个外国人到天京求见洪秀全,表示外国愿意 帮助太平天国灭清,条件是成功之后平分中国,被洪秀全严辞 拒绝。
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的延续和扩大,故称“第二次鸦 片战争”。
(4)经过: (1)1858年5月,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直逼天津。 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2)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出兵,攻陷天津、北京。野 蛮地洗劫北京城,闯入圆明园,大肆抢劫,火烧圆明园。
℃ 阅读卡 英国人对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记述
(5)结果:
由于统治者的腐败和内讧,以及中外势力的联合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于1864年以失败告终。

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动

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动

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后,清政府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被迫调整了满汉关系和自身权力结构,权力结构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满权汉移、权力由中央下移到地方,以及洋务派和清流派等官僚集团的形成。

1.满权汉移,汉族官僚阶层地位上升。

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改变了以往的重满轻汉方针,重用汉族官僚。

随着地方士绅权力扩大和督抚专权的出现,清政府官僚阶层发生严重分化,上层汉族官僚势力迅速增长并最终打破了满汉平衡。

2.中央权力下移,地方督抚专权局面的形成。

咸丰朝以前,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无独立之权。

自咸丰后,内重外轻的局面被打破,地方政府自主权力扩大,军权、政权、财权下移,渐成督抚专政之局。

3.洋务派和保守派、清流派等官僚集团的形成。

太平天国运动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所造成的两千年未有之变局,促使清朝统治阶层内部发生分化,产生洋务派、保守派以及清流派。

洋务派发动了旨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

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化对当时和以后的中国社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清政府得以扑灭了太平天国起义,暂时渡过了统治危机,但是也造成了晚清外重内轻的政治格局和中央权威的衰落。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平天国运动有何关系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平天国运动有何关系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平天国运动有何关系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都是清朝末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那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平天国运动的关系,希望能帮到你。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众所周知,鸦片战争是清朝末期清朝廷腐败,抵挡不住英国的侵略,最后被迫签下《南京条约》这一不平等条约的战争。

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其实就是英国和列强为了牟取暴利对清朝的战争侵略。

而太平天国运动是洪秀全等人组织的一场农民起义,这场起义一方面是反对清政府的腐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抵挡列强的入侵。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这个问题追究起来,可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严重的后果是太平天国运动造成的。

因为太平天国的规模很大,而太平太国运动的目的又是反清,所以在长达十四年的战争中,清朝的实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所以在对抗八国列强的时候清朝廷才会节节败退,最后又一次的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不过,这并不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是直接导致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因为当时清朝廷已经经历过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国力已经降低,而清朝廷的腐败让当权者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所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是早就注定了的,只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让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更为惨烈而已。

所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之间的关系,只能说是后者加重了前者的严重程度。

1-6-1 两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1-6-1 两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北伐和西征;由盛转衰:天京变乱;失败:天京陷 落。
主题一 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 史料一 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 义,而最现代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 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 对联式悲歌。 ——马克思
据史料一说明马克思是如何认识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
从英国方面看,“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揭示 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掠夺性。从目的看,英国为 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倾销商品,蓄意发动战争。 从中国方面看,“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说明 清政府腐朽落后,战争爆发具有必然性。
主题二
多种史学范式理解中国近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 出和资本 输 41 .文明史观: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 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 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农业 国 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文明最早开始向近代工业文明过渡的地方。 .现代化史观: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 52 .社会史观: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 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近代 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 城市的崛起。 面都 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3.整体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 管是被 动的,但这是客观事实),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 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经济上 (1)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对中国丝 、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进入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客观上促进了中 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 ” “求富”的旗号,发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 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客观上抵制了外 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

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阶级矛盾
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最主要矛盾)
革命性质 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思想上的变化
开眼看世界
18比 例
中国
3.6亿 人均 0.75便士
1
洪都拉斯 14600 人均934.5便士 1246
你能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造成 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争 割地
割香港岛
俄割100多万平方公里

危 害 和
主权遭到破 坏
领土、领海、 司法、关税等
主权进一步丧失,侵略势 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影 社会性质发 开始沦为半殖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
响 生变化
民地

1.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推行的对外政策是
A.闭关锁国 C.平等往来
A B.自由通商
D.出卖利权
2.英国在18世纪中期的对华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其 主要原因在于
片面最惠国待遇
租赁土地、房屋和 永久居住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便利了列强扩大侵略权益
为列强后来建立租界提 供了借口
我要好好 动脑筋……
有人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怎么理解?
6、鸦片战争的影响:半殖半封、近代史的开端
)
(
近 代鸦 史片 开战 端争 的的 依影 据响
社会性质 主要矛盾
封建社会
4、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① 逼
④杀 ⑤疑

② 杀

③ 责
石 ⑥走 ⑦灭
天王府模型
(2)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湘军
5.太平天国的影响
(1)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2)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第一单元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新思想的萌发)

第一单元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新思想的萌发)

第一单元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新思想的萌发)【内容概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处于清朝封建统治之下,国势衰微,危机四伏。

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迅速崛起,加紧对外扩张。

1840-1842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并最终迫使清政府签订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主权,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

1851年-1864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这场运动失败了。

鸦片战争时期,在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开明官僚中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林则徐等人开眼看世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重点讲解】考点1:鸦片战争前中英状况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有何不同?19世纪的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英国。

(1)政治上,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甚至公开鼓励对外武力扩张。

而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却日趋腐朽,大清国的统治摇摇欲坠。

(2)经济上,英国工业革命已接近尾声,产品行销世界各地,号称“世界工厂”。

而中国仍旧是封闭式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

尽管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有所发展,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一贯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星星点点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淹没在封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

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军事上,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实力强大,为了适应海外扩张及掠夺的需要,英国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而当时大清国的军备水平极低,战斗力极差。

(4)文化上,英国资产阶级在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下,冲破了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树立了讲求现世幸福,探索未知世界的冒险进取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结合PPT完成上述知识点的讲述之后,通过表格对比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对比内容:起止时间、侵略者、目的、条约、影响)继而得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4、过渡:外国列强的入侵,使中国的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人民反抗清政府的斗争持续不断。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
二、新课讲授
1、导入之后发导学案,给学生5到10分钟的时间看书,结合书本完成导学案。然后在PPT上将导学案呈现出来,让学生逐个回答问题,有不一样的意见可以发表,最后由我来公布答案。
2、在答案上设置超链接,结合PPT细讲每一个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②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④列强侵华的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⑤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3.通过文字和视频资料,提高学生对史学的认知能力,培养他们史学的感悟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丑恶面目;通过揭露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教育学生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
3.阅读文字材料与历史地图,学会从材料或地图中获取信息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教材,学会自主学习,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历史史实;
2.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学习利用图表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目的、时间、战争性质,《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通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手段及其战争影响的比较,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从而培养历史学习的比较思维能力。
5、发导学案,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结合书本完成。然后在PPT上将导学案呈现出来,让学生逐个回答问题有不一样的意见可以发表,最后由我来公布答案。
6、在答案上设置超链接,结合PPT细讲每一个知识点。①太平天国运动起止时间;②开始和定都的地点;③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④太平军抗击洋枪队:⑤结果;性质;失败原因
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
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列强的罪行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原因、发动者、结果与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反思
7、探究题:结合书本92页的材料和阅读卡探究太平天国运动与古代农民起义的区别继而得出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反封建反侵略
8、呈现一首概括全文的诗:英法起祸端,火烧圆明园。
沙俄割领土,一百五十万。
农民太平军,反清抗洋兵。
奇兵杀华尔,千古留美名。
9、结合5道选择题和1道简答题巩固新知
教学随笔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与发展、痛击洋枪队、失败原因、性质及影响)
2.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继承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荣传统。
教学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及列强侵华罪行
教学难点
比较两次鸦片战争,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教 Nhomakorabea学




1、导入新课
北京的西郊,曾有一处规模浩大,金壁辉煌的清代皇家园林,它就是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150多年前,一伙强盗闯入圆明园,他们大肆洗劫之后,为了掩盖其罪行,一把火烧毁了这座名园。今天,当我们漫步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沉思在断壁残垣的遗迹旁,心中总是忘不了那一把罪恶之火。这节课我们就来讲点燃这把罪恶之火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