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下地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复习进程
初一地理四章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四章知识点总结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环境及其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自然界相互关系的学科。
初中地理主要包括地球和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技术四个章节知识点。
以下是初一地理的四章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和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的椭球体,由于地球一直以来都通过航天器和卫星进行观测,所以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的外形是近似于椭圆的。
地球的大小是指地球的直径,地球的直径约为12756.274公里。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的动作,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360°÷24小时=15°/小时。
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动作,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24天。
这两种运动使得地球的一年有四季,一个自然天长短不一,白天和黑夜交替不断。
3. 地理坐标和地图投影地理坐标是指地球表面上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线组成的坐标系统,包括经度和纬度。
经度是指连接地球北极和南极的大圆的圆周的长度,由于地球的自转,经度线是东西向的。
纬度是指连接地球赤道两端的大圆的圆周的长度,由于地球的自转,纬度线是南北向的。
地图投影是指将地球表面的三维地球投影到一个二维平面上的方法,有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和等距离投影等多种方法。
4. 地球的地貌地球的地表由海洋和陆地两种不同的地貌构成,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近71%,陆地覆盖了地球表面的近29%。
陆地地貌主要有山地、平原、丘陵和高原等四种陆地地形特征。
二、自然地理1. 气候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年平均的天气状况。
气候受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以及大气环流等多种因素影响。
气候分布主要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等多种类型。
气候对植被、动物等自然资源的分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重要的影响。
2. 水文地理地球表面70%被海洋覆盖,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
淡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地下水和冰川中,地下水资源受径流、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等多种因素影响。
地理初一第四章知识点归纳

地理初一第四章知识点归纳
第四章知识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以自身中心为轴线,进行的日复一日的旋转运动。
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为24小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天。
地球自转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每小时约1670公里。
地球的自转造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当地球的一个半球面对太阳时,该半球就会出现白天;而当该半球背向太阳时,就会出现黑夜。
因此,地球上的不同地方的时间是不同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时区。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进行的运动。
地球绕太阳一周所用的时间为365.25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年。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由于地球离太阳的距离不同,所以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也会有所变化。
地球的公转造成了季节的变化。
当地球公转到离太阳最近的位置时,我们就会感受到夏季的炎热;而当地球公转到离太阳最远的位置时,我们就会感受到冬季的寒冷。
在公转过程中,地球的倾斜也会导致不同地区的季节不同。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自转造成了昼夜的交替,让我们可以有充足的休息和工作时间;公转造成了季节的变化,让我们能够种植农作物、进行旅游等活动。
同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也为地理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
和探索地球这个宇宙中的家园。
总结: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基本现象,它们对人类的生活和地理科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自转造成了昼夜的交替,公转造成了季节的变化。
我们应该珍惜地球这个美丽的家园,保护环境,共同呵护地球的未来。
第四章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每张重点汇总)

第四章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要点一:聚落与环境(重点)1.聚落(1)定义人们的集中居住地统称为聚落。
(2)聚落的形式聚落分为城市与乡村。
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城市聚落都是由乡村聚落发展而来的。
①乡村聚落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主要形式的聚落。
在农区或林区,村落通常是固定的;在牧区,定居聚落、季节性聚落和游牧的帐幕聚落兼而有之;在渔业区,还有以舟为居室的船户村。
一般说来,乡村聚落具有农舍、牲畜棚圈、仓库场院、道路、水渠、宅旁绿地,以及特定环境和专业化生产条件下的附属设施。
小村落一般无服务职能,中心村落则有小商店、小医疗诊所、邮局、学校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
随着现代城市化的发展,在城市郊区还出现了城市化村这种类似城市的乡村聚落。
②城市聚落规模大于乡村和集镇的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
城市一般人口数量大、密度高、职业和需求异质性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一般说来,城市聚落具有大片的住宅、密集的道路,有工厂等生产性设施,以及较多的商店、医院、学校、影剧院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
2.聚落与环境(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于耕作。
②自然资源丰富(林、渔、矿等)。
③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沿海等)。
(2)聚落的分布特点(3)聚落的形态团块状聚落:在平原地区,聚落规模较大,人口众多,房屋密集。
条带状聚落:在山区,有的聚落沿山麓、谷地延伸成条带状;在一些平原地区,为了靠近水源,沿河流发展成带状聚落。
[来源:学科网](4)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①当地的气候:东南亚的高架屋、云南傣族竹楼——炎热多雨,楼上住人避免潮湿,而且风大凉爽;西亚厚墙小窗——热带沙漠气候,防晒又凉快;北极冰屋——终年寒冷,冰屋冰块构筑,墙体较厚,利于保温。
②当地的资源:如我国黄土高原上的房屋多以窑洞为主,因为黄土具有直立性,厚厚的黄土经挖掘整理后成为房屋,冬暖夏凉,干湿宜人。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四章知识树课件

重要地理规律总结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必须合理利用和保 护。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地理环境也 反作用于人类。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可持续发展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也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了解历史上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如地震、洪水、火山爆发等,分析这些灾害对人类社会 的影响以及人类应对灾害的措施。
不同历史时期的资源开发与利用
比较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式,如农业、工业等,分析这些方式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
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元素解读
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景观描写与地理环境关系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景观描写,探讨这些描写所反映的地理环境特征及其作用。
旅游资源
02
欧洲自然风光秀丽,山川、湖泊、海滩等自然景观丰富;城市
旅游资源丰富,如巴黎、伦敦、罗马等著名旅游城市。
特色活动
03
欧洲各国都有独特的节日和庆典活动,如圣诞节、复活节、狂
欢节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非洲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挑战分析
经济发展现状
非洲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近年来增长速度加快;资 源丰富,如石油、天然气、矿产等;农业是非洲重要的经 济部门之一。
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塑料袋使 用。
03
爱护公共设施
保护公共设施完好无损,共同维护 城市环境整洁美观。
04
05 跨学科知识融合应用
历史事件与地理环境关系探讨
古代文明发源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分析古代文明发源地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探讨这些条件对文明发展的影 响。
第四章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每张重点汇总)

第四章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要点一:世界人口的增长(重点)1.世界人口数量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的总数已达70亿。
世界人口居前三位的国家是中国、印度和美国。
2.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原因世界人口的数量自有记录以来,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
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原因:人口增长的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3.人口增长速度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决定的。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2)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增加,数值越大,表示增加越多,人口增长越快。
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即人口停止增长。
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出现了负增长,表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将越来越少。
【例题1】某镇人口5万人,2013年人口出生率为1.2%,人口死亡率为0.6%,则该镇这一年自然增长的人口为 ( )A.900人B.1 500人C.300人 D.1 600人点拨:自然增长人口数=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50000×(1.2%-0.6%)=300人。
故选C。
答案:C要点二:世界人口的分布(难点)l.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
人口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表示。
2.人口密度(1)定义: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2)单位:人/千米2(3)计算公式:(4)作用:人口密度的大小可以表示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
2023 地理 七年级下 第四章核心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第4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核心知识点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考点][课程标准]: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核心知识点]1.概念: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
2.自然资源的分类(1)可再生资源:在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利用后还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
例如:土地、森林、阳光、空气和水资源等。
(2)非可再生资源:有的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例如:化石燃料、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考点][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核心知识点]:1.水资源的概念: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对人类活动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均可称为水资源。
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
2.水资源的来源: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它是由江河水、淡水湖泊水、高山积雪、冰川及地下水组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3.水资源的地位: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
4.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1)时间分配不均匀。
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
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2)空间分布不平衡。
水资源的分布总体呈现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状态。
5.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采取的措施(1)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兴修水库;如:三峡、葛洲坝、小浪底(2)解决水资源空间变化大的措施——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引黄济青,引滦入津。
(3)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农业: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种植耐旱作物;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工业:重复使用、循环使用;降低生产耗水,提高利用效率;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家庭:生活用水,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考点][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核心知识点]1.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耕地、草地、林地、沙漠、戈壁等。
地理七年级第四章重点

•
• • • • • • • • • • • •
三大人种及其主要分布地区:(P72图4.11) 主要分布温度带 典型分布地区 白种人 寒带 欧洲、北美洲;西亚、北非;印度北部 黄种人 温带 亚洲东部东南部;印第安人、因纽特人 黑种人 热带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洋洲;美洲
• • • • • • • • • • • • • • • • •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1)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 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共同决定;自然增长率越大,人口增 长越快;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减少(负增长) (3) 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小 (4) 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交通堵塞、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 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P68图4.7) (5) 人口密度=人口数÷面积 (单位:人/平方千米) (6) 人口分布的稠密与稀疏主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7) 世界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P66图4.5) 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 (规律——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稀疏区——沙漠(干旱缺水)、雨林(过于潮湿)、极地地区(终年严寒)、 高原高山地区(高寒缺氧) (8) 人种的形成主要是对自然环境(主要是气候)适应的结果, (9) 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世界使用最广的语言——英语 (2) 世界六大语言及其主要分布区:(P75图4.13)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一些华人聚居区 英语 欧洲西部、美、加、澳、新、印度及非洲的一些国家 俄语 俄罗斯及东欧的一些前苏联国家 法语 法国、加拿大魁北克及非洲的一些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及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如智利、阿根廷等) 阿拉伯语 亚洲的西部、非洲的北部(即“阿拉伯世界”的国家)
七年级地理第四章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第四章知识点一、天气与气候1、天气的特点:短时间、多变。
(风和日丽、阴转多云)气候的特点:多年、相对稳定。
(四季如春)2、卫星云图:绿色—陆地、蓝色—海洋、白色—云层(可能下雨)黄色—沙尘暴。
3、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越新鲜。
4、天气符号见P68二、气温和降水1、气温:指空气的温度,表示大气的冷热程度。
用℃表示2、气温的测量:仪器:百叶箱或温度计测量的方法: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1.5米的阴影处。
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3、日平均气温的测量:测4次,分别是2时、8时、14时、20时,算出平均值4、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1)从低纬度地区(赤道)向高纬度地区(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纬度因素)(2)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相同,(夏季陆高海深,冬季陆低海高)(海陆因素)(3)同纬度的陆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地形因素)5、世界年平均气温大于20℃的地区大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最炎热的大洲—非洲,最寒冷的大洲—南极洲。
6、北半球的等温线弯曲,南半球的等温线平直。
原因:南半球大部分面积是海洋。
7、北半球的陆地最热月出现在7月(夏季),最冷月出现在1月(冬季)。
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1月,最冷月出现在7月。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8、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1)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
(2)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3)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4)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9、降水的类型:对流雨、锋面雨、地形雨。
10、降水的测量仪器:雨量器,单位:毫米mm11、气温日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月平均气温最低值的差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地球的形状(1)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2)当太阳光直射赤道时,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从赤道向两极,纬度越来越高,太阳辐射越来越弱,所以从赤道向两极气温越来越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水资源
一、自然资源: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
(可分为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
二、淡水资源:来自大气降水(总量居世界第五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的34%)
大气降水降落在地面,一部分沿地表流动,形成地表径流
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所以一个国家淡水资源的多少,以径流量的多少衡量
三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年际:变化大,有丰水年和枯水年
措施: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引黄入晋、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引滦入唐)(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我国经常发生旱涝灾害)
三、淡水资源匮乏的人为原因:①浪费②利用率低③水污染
四、降水分布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①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
②山地多,平地少
③后备耕地资源匮乏
二、东部季风区:分布着耕地、林地
西北内陆:分布着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
一、因地制宜:平原耕地原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山地林地原因:有利于巩固水土
高原草地原因:牧草丰美
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
四大牧场:内蒙古牧场、新疆牧场、西藏牧场、青海牧场
五、土地危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乱占耕地
六、我国土地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①水田
②旱地
③林地
④草地
第二节工业
一、工业:①定义:对自然资源和半成品进行加工生产的物质生产部门
②作用:国民经济的主导
③工业与矿产:“工业的粮食”--煤炭
“工业的血液”--石油
二、矿产分布:煤炭:东北、华北、西北(山西、陕西、内蒙古)
石油:东北、华北、新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塔里木油田)
铁矿:河北、辽宁、四川(贫矿多、富矿少)
电站:龙羊峡水电站、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
电站
三、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特点: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优势:自然资源丰富)
京津唐工业基地特点: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优势:有政府扶持,
资源丰富不足:水资源缺乏)
沪宁杭工业基地特点: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优势: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特点:全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优势:进出口贸易发达)
四、工业带:沿海工业带、沿长江工业带、沿陇海-兰新铁路工业带
五、工业基地和工业带特点:沿海、沿江、沿铁路
六、高新技术:以电子和信息为龙头
特点:从业人员中科研人员所占的比例大
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支出所占的份额大
产品的技术复杂程度高
优势: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小、节省能源和原材料、废物少;污染小
油田
黑龙江-大庆油田
辽宁-辽河油田
河北-华北油田
河南-中原油田
山东-胜利油田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
2
三年级英语下册专项练习(一)
一、选出不同类别的单词,将其编号填在括号内。
(10分)
( ) 1、A、banana B、pear C 、short
( ) 2、A、pencil B 、car C 、ruler
( ) 3、A、pencil B、book C、school
( ) 4、A、dog B、pig C、play
( ) 5、A、red B、one C、green
( ) 6、A、girl B、teacher C 、bus
( ) 7、A、class B、school C、pen
( ) 8、A、Chinese B、English C 、class
( ) 9、A、mother B、father C、teacher ( ) 10、A 、twelve B 、five C 、box
二、.找出不是同一类的单词,把编号写在前面的括号里。
(5分)()1、A、duck B、run C、pig D、fun ()2、A、pear B、watermelon C、grape D、fruit ()3、A、eleven B、twelve C、twenty D、number ()4、A、in B、on C、where D、under ()5、A、China B、UK C、USA D、Sarah ( ) 6、A、banana B、pear C 、short
三、选出不同类的单词。
(18分)
( )1. A、mother B、brother C、teacher
( )2. A、duck B、desk C、chair
( )3. A、plane B、pear C、peach
( )4. A、small B、giraffe C、short
( )5. A、fifteen B、twelve C、friend
( )6. A、bike B、grape C、bus
四、选不同类单词
1. A.body B.book C.crayon
2. A.head B.bread C.a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