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讲解

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讲解
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讲解

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以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满族屯满族乡为例

内容摘要:文化体验型旅游产品日益受旅游消费者的青睐,民族传统文化日渐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成为发展旅游的重要资源。同时,旅游发展中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也成为社会各界研究讨论的焦点。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法对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满族屯满族乡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对旅游发展中如何保护与开发民族文化进行探讨。本文前部分介绍了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旅游规划中对满族屯满族乡的定位、满族屯满族乡的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等内容,后部分重点对旅游资源开发中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措施进行了全面探讨,以期在满族屯满族乡文化产业化中为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兴安盟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旅游,发展,民族文化,保护,传承

一、科尔沁右翼前旗旅游规划中对满族屯满族乡的具体定位

满族屯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据2008年8月北京京师天成旅游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应兴安盟旅游局要求制作的《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纲要)》可知,在兴安盟区域旅游市场中科尔沁右翼前旗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客源市场以分流阿尔山客流为主。并将科尔沁右翼前旗在兴安盟旅游市场中的位置定位为“中途岛型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其具备中途岛型旅游目的地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市场条件。并将整个科尔沁右翼前旗的旅游资源功能定位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过境通道、短途休息地→逗留地、短途度假地→旅游目的地。在充分考虑与阿尔山差异化、互动发展的基础上,设置有生命力的草原旅游项目、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最终把科尔沁右翼前旗打造成与阿尔山联动发展的中国新兴草原旅游目的地。

科尔沁右翼前旗旅游形象定位为:草原嘉年华,梦回科尔沁。主题特色分为红色草原、诗意草原、浪漫草原、生态草原、休闲草原、欢乐草原等六部分。空间发展布局为“一头两翼八节点”,一头:科尔沁右翼前旗旗政府所在地大坝沟;

两翼:“乌兰浩特-乌兰毛都草原-阿尔山”草原风情游憩片区和“小坝洮儿河谷风光带-好仁飞机包-黑山羊生态景观游览区-察尔森水库观光区-乌兰浩特”民情休闲体验片区;八节点与八旗元素结成“梦回科尔沁·草原嘉年华”的八块整体布局,分别为:正黄旗大营-休闲驿站-前旗首府;镶黄旗大营-欢乐大营-乌兰毛都;正白旗大营-美食驿站-察尔森水库;镶白旗大营-风情牧场-满族屯;正红旗大营-红色驿站-好仁;镶红旗大营-幸福牧场-德伯斯黑山羊;正蓝旗大营-浪漫牧场-草根台小坝;镶蓝旗大营-健康牧场-乌兰毛都。

在科尔沁右翼前旗旅游规划中,满族屯满族乡为“一头两翼”中的右翼,“八个节点”中的第四个节点,与八旗中的镶白旗相结合为“红色草原”主题的“风情牧场”。并将产品立意为:利用满族屯保存较好的原生态民俗开展民俗接待旅游,再现牧民生活,包括特色餐饮制作、满蒙民族歌舞表演、蒙古族婚礼体验等,在满族部落中体会原生态生活。并将其形象设定为:最蒙古的满族部落。

综上,科尔沁右翼前旗满族屯满族乡与科尔沁右翼前旗整体旅游规划一道为“中途岛型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的一部分,以自然生态草原环境为背景,以满蒙民族文化为特色,设定为八旗之镶白旗“红色草原-风情牧场”的旅游景区。

二、满族屯满族乡旅游资源

(一)自然旅游资源

满族屯满族乡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部。西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达32.553公里;西与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交界;北部与阿尔山市相邻;东邻索伦镇;南部和东南部与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勿布林苏木、乌兰毛都苏木相连。位于东经121°10′,北纬45°25′交叉点周围。地貌属山高谷深,低山地带,海拔高度在1100---1700米之间,特点是山多,较大的开阔地少,地形差异较大。土壤以黑钙土、黑土为主,有广阔的天然林和天然草原。全乡土地面积4318平方公里。

满族屯满族乡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炎热短暂,春秋季干燥风大,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据气象部门统计,满族屯满族乡平均气温在2℃左右,无霜期80–100天左右,年降水量400–410㎜之间。该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纯天然草原的面积280多万亩,天然林地面积为75万亩。地表水较丰富,境内有境内的大小河流16条,其中就有海力斯台河、图布台河、特门沟河、查干河、敖门台河等,还有多处泉水。该地区主要的自然资源

便是天然草原,该自然资源也是人们世代从事畜牧业的自然资源基础。基于大面积的天然草原和林地,这里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有鸿雁、鹤、猫头鹰、百灵鸟、啄木鸟、水鸭、野鸡、飞龙、沙半鸡、鹿、狍子、野猪、雪兔、狼、狐狸等飞禽野兽。除此之外还有珍贵的药材和山珍野菜。典型的丘陵草原地质地貌类型是当地开发旅游的资源依托。

(二)人文旅游资源

满族屯满族乡地区人文旅游资源单体主要有金界壕、古井、古树,修建和开发出的旅游产品主要有满族屯查干敖包公园、图布台旅游区、满族屯满族乡博物馆。

1、金界壕

金界壕在兴安盟境内有三段,其中满族屯满族乡位于金界壕的中段。

金界壕史称金长城,约始建于金太宗天会(公元1123年)年间,至金章宗承安三年(1198年)前后竣工,全长5500公里,历时70余年。现在我国境内长约4600公里。据史料记载金廷镇压了北方部族的反抗后,修筑了该界壕,用于防御游牧民族骑兵南下侵扰。金界壕属于军事防御工程,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筑的历史遗产价值。尤其为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脉络提供了场所和实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2、古井

古井位于满族屯满族乡政府对面,起日格广场前。据民间传说,该井是由金国时期驻四方城守卫金界壕的兵丁挖筑,用于取水,自饮和饮马。井边原有两眼石臼,现存一眼,石臼是兵丁捣米工具。目前,古井用水泥盖覆盖,未按照“修旧如旧,整新如旧”的原则修复、建设,除了政府立碑标识为古井外,无法对该景观进行识别。

3、古树

古树位于满族屯满族乡政府西侧3-4公里,有300多年的历史,横跨流经满族屯的溪流,传说是乾隆皇帝亲手栽下的。经过的游客和本地人民在树上系挂哈达进行祭祀,当地人信奉该树有灵气,经常在树前祈祷。

4、图布台旅游区

当地牧民自行开发的图布台旅游区位于满族屯满族乡西侧3-4公里处,现由6个蒙古包组成,与古树距离不到1公里,是集餐饮、观光和民俗体验为一体的

综合旅游区。目前景区规模较小,主要提供餐饮,特色餐饮为烤全羊,并可以电话预定,根据顾客需要选择羊的类型和大小。

5、满族屯查干敖包公园

满族屯查干敖包公园临近满族屯满族乡主干道,位于乡政府北侧的丘陵上,该公园以地势最高处的查干敖包为核心。该敖包是由几位满族屯满族老人从索伦山上的敖包取石而建,属于满族的民族敖包,是兴安盟境内的第三大敖包。从敖包处可以鸟瞰满族屯满族乡全貌,视野开阔,公园内植被繁茂。

6、满族屯博物馆

满族屯满族乡博物馆于2011年10月12日落成开馆。该博物馆以清廷皇室与札萨克图君王室联姻、联盟的史实为切入点,对满族屯的历史源流及满蒙民族在该地区的文化融合进行了阐释。馆内布置有五个展厅,分别为:满族渊源、简史;札萨克图君王旗的满族那拉;满族经济、文化、民俗;团结、进步、和谐之乡满族屯;美丽幸福的满族屯草原。

科尔沁右翼前旗满族屯博物馆对满族屯满族乡满族的历史渊源及社会文化生活现状以静态形式由史至今进行了展示。真实反映了满族屯满族乡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展示了当地民族文化内涵,也是满族屯当地牧民缅怀历史的场所。博物馆前面的塑像是根据满蒙联姻中札萨克图旗(科尔沁右翼前旗)敖力布仁钦王(额驸)和沙木嘎其其格公主的原型而作,是满族屯满族乡满蒙融合的一座标志性雕塑。

(三)当地旅游开发的历史背景与人文环境

1、满族屯满族的历史

从16世纪中后期,科尔沁草原地区便开始了满蒙联姻、联盟的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为稳固新生政权,实施满蒙联姻,在入关前的30年间先后将满洲12位格格嫁入科尔沁部1。满族屯地区的满族便是满族公主与札萨克图君王旗王室联姻时来到科尔沁草原地区满族人的后裔。

据《科尔沁右翼前旗志》记载,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札萨克图旗蒙古族摔跤手敖力布仁钦在图什业图旗(科尔沁右翼中旗)哈日诺尔的比武中夺魁当了元帅,后来又率领10万蒙古兵马镇压反抗清廷压迫的“回勇造反”,立下“战

1乌日图巴雅尔、宝力道、西恩塔本、图雅编撰,《札萨克图郡王旗满族那拉:科右前旗满族屯史略》,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P.3-10.

功”,被康熙帝招为额驸。由于其不习惯宫廷生活,便请旨回乡2。敖力布仁钦亲王和沙木嘎其其格公主手握康熙帝赐封给完颜氏的铁卷家书和祖传宝剑,并带着陪嫁给公主的刘、王、董、白、金、高6姓氏的牧民和木、瓦、铁、石、金、银匠一行60多人回到札萨克图旗,沿洮儿河逐水草游牧,经平台、镇西、葛根庙、到王爷庙(乌兰浩特)附近定居放牧。

道光二十年(1840年),敖力布仁钦亲王和沙木嘎其其格公主的后人在亲王与公主相继离世后率领自己的家族沿着金界壕(金长城)一路北上游牧,最终在水草丰美的乌兰毛都舍博素扎拉嘎定居下来,便形成了如今的满族屯。满族屯的满族以王姓为主,与北京正白旗王姓属同一宗族。

2、满族屯人文环境

满族屯满族乡地区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从物质文化资源现状及其历史渊源看,满族屯满族乡地区与满族及其先人均有密切的联系。

从2010年-2012年对满族屯满族春节习俗进行的实地调查中了解到,虽历经漫长的历史演变及涵化,满族屯满族的日常生活习俗及节日习俗与本地区的蒙古族之间仍存在明显差异,满蒙民族仍各自保留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在满族的婚姻习俗、祭祀习俗、饮食习俗、社交习俗、娱乐习俗中均具有满族的独特文化内涵。满族屯满族乡满蒙民族在文化、习俗上相互尊重、认可,并在历史的交织中使满族屯满族乡与其他满族自治乡比较具有以下特点:全国唯一经营畜牧业的满族乡;唯一边境满族乡;与科尔沁蒙古族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满族乡;与北京王姓满族为同一宗族,以王姓满族为多数的满族乡。

除文化形式体现着丰富的满族文化内涵外,本地区满族群体对本民族的历史渊源具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并由此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据调查,满族屯满族群体普遍认为他们来到科尔沁草原地区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并对其渊源普遍有“60户满洲”的说法。

满族屯满族乡满蒙文化历经300多年的交流、渗透和融合,但仍保持着自身的民族文化特色,即便在文化特质上存在相互影响、借鉴的现象,但在涵化的过程中仍体现着各民族自身的文化特征。满族屯满族具有较强的民族认同,尽管满族屯满族已不会说满语而说蒙古语,但在调查访谈中几乎所有满族人反复强调“曼涅满杰”3,同时得知拜访者中有满族人后,异常热情和兴奋,也亲切的称

2参阅“满族屯满族文化”非物质文化申请材料。

3“曼涅满杰”蒙古语音译,汉语意思为“我们满族”。

来者为“娘家人”。满族屯满族是随同公主来到科尔沁草原的满族人后裔,“娘家人”是公主及其随从对原家乡满族人的称谓。在问及民族时蒙古人不仅承认满族人的民族成分,而且对满族屯满族的历史渊源也均有了解,满蒙民族彼此均具有各自的民族认同,同时也彼此承认民族身份。浓郁的人文环境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三、满族屯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满族屯满族乡地区物质文化和人文旅游资源内容丰富,但开发程度较低。如满族屯地区的金界壕在漫长的历史流变中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周边荒草丛生,古井也只是立碑为识,均未以“修旧如旧,整新如旧”的原则进行复建;古树资源也未做进一步的开发,只作为一个景观,部分过境游客和本地人在树上系哈达进行祭祀活动;查干敖包公园也未做进一步的开发,仅为路经景观。

当前,满族屯的游客大部分为“过境游”,以旅游团的形式将其作为路过观光的景点。只有以探访亲友或因事务顺便游玩的游客将其作为旅游目的地。因此,在满族屯满族乡现有的旅游资源中只有图布台旅游区和满族屯满族乡博物馆得到了较充分的利用,到满族屯旅游的游客均游览博物馆,部分游客到当地小餐馆或图布台旅游区进餐。图布台旅游区招待客人以传统的蒙古族餐饮为主。在进餐过程中,根据客人的需求有献哈达、祝酒歌等迎宾仪式。

(二)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对现有物质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程度不够

据实地调查可知,满族屯满族乡地区现有的历史文化遗迹多数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古井完全改变了原来的模样,以水泥板为盖,因此也削弱了观赏价值,所立碑文对古井的介绍亦不够详尽。金界壕和古树也保持自然状态,没有按照原旧的方式进行修复,通往古树有草丛中行人踏出的小路,旅游旺季亦为雨季,周边常被雨水淹没,游客只能远观。满族屯查干敖包公园内设施较为简单,除敖包及花草外尚未开发其他可供游客观赏和体验的旅游产品。满族屯博物馆对满族屯满族及满族的渊源做了历时性的展示,但各部分内容仍需充实,部分展品不够逼真,各主题展厅之间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从整体的内容上需要进一步整编、充实。

2、现有的旅游产品形式单一

当前满族屯已开发并投入使用的旅游产品有满族屯博物馆和图布台旅游景区。图布台旅游景区有几座招待游客的蒙古包,主要提供餐饮服务,周边为草原,在招待区内有一匹备鞍的骑马,供游客观赏,没有其他的服务项目。

3、旅游产品与文化的结合度不强、缺乏系统性

兴安盟旅游局对科尔沁右翼前旗的旅游资源已做了全面规划,对满族屯满族乡地区的旅游资源从立意到主题均进行了整体设计,并在规划中将其定位为“一头两翼八节点”中右翼的第四个节点——“镶白旗-红色草原-风情牧场”,将旅游产品立意为:利用满族屯保存较好的原生态民俗开展民俗接待旅游,再现牧民生活,包括特色餐饮制作、满蒙民族歌舞表演、蒙古族婚礼体验等,在满族部落中体会原生态生活。整体的形象设定为:最蒙古的满族部落。但满族屯地区现有的旅游产品与内蒙古其他地区的旅游产品相比,未体现出应有的独特性。除满族屯博物馆之外并无体现满族文化、满蒙文化融合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所有的景物、景点也均以单体的形式存在,整体缺乏必要的连贯性、系统性。

4、开发资金匮乏

满族屯满族乡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处于初级阶段,针对该地区现有的旅游资源,仍需加大开发投资力度。满族屯满族乡图布台旅游区为私人开发的小规模旅游产品,载客量较小。此外,于2011年10月落成开馆的满族屯博物馆,政府总投资430万。此外,其他开发旅游产品和建设地方文化等投资项目较少。

5、基础设施不完善

满族屯满族乡地区各种文化资源状况较好,而且满族屯满族文化已于2012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随着文化旅游市场日渐兴盛,对满族屯地区的文化资源实施旅游开发势在必行。但该地区文化资源开发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满族屯满族乡距乌兰浩特至阿尔山两条交通主干道(勿布林和索伦镇)均有30多公里的距离,且连通期间的道路为狭窄的乡间水泥路,满族屯满族乡地区现有的食宿服务水平较低,载客量较小。因此,预想开发满族屯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可借用的现成基础设施较少,必须从交通、食宿等方面为开发文化资源提供基础条件,以满足游客将满族屯满族乡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需求。

四、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措施

从满族屯满族乡地区现有的文化资源及国内外旅游的发展趋势看,以文化资

源为基础发展文化旅游将成为该地区的主要产业之一。由于当前满族屯满族乡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尚处初级阶段,针对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特色而实施的旅游资源发展规划尚处起步时期。因此,在满族屯满族乡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就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将会出现何种问题尚无定论。根据对旅游市场发展现状、趋势及实地调查所获资料,并借鉴其他民族地区及已有的理论知识可以总结出,在发展地方旅游中,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实施“挖掘-保护-开发-传承”的系统工程,保持文化的原真性

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与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人文旅游资源开发首先必须对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尤其民族文化融合地区,对文化元素进行归类细化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开发和组合型的综合开发。满族屯满族乡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可分为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传统文化两大类,现有的金界壕、古井、古树属于历史文化遗产,而满蒙联姻形成的民族文化内容则属于民族传统文化,该部分内容可细分为满族传统文化、蒙古族传统文化、满蒙民族涵化之后的文化融合等三部分内容。因此,民俗旅游产品开发必须深入挖掘文化的类型、类别,然后进行深入的挖掘各类文化内容。历史文化遗产需咨询史学专家的开发、建设意见,按照“修旧如旧,整新如旧”的原则进行修复,在此基础上挖掘“遗产”的历史文化背景,由点到线至面的进行全面阐释,丰富其内容,以故事性来衬托实物,给观赏者以文化美感。由于金界壕、古树、古井均与满族先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将其与满族传统文化联合起来进行综合开发。

在挖掘文化内涵及具体遗产的历史文化背景中,需咨询金史专家、满学专家、民族学、民俗学、旅游学等相关专家学者,只有这样才能使文化旅游产品符合旅游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又能尊重文化的历史原貌,才能借用旅游的窗口对历史文化、民族传统文化实施有效的保护、传播、传承。总之,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是集挖掘、保护、开发、传承为一体的系统工程,需相关专家学者的支持,将单体的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挖掘后以系统的形式进行开发、展示,对民族文化实施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在保持文化原真性的前提下促进旅游业及文化自身的合理发展。

(二)民俗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要坚持整体性原则

在进行民俗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必须将物质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居民和自然环境有效的结合起来,实施“人-文化-自然”的综合开发。让文化单

体在文化整体中展现活力,使文化与自然相得益彰,人是文化与自然结合时体现文化产品特性和活力的重要因素。

文化不仅具有现实性,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亦具有其自身的系统性。民族地区的文化正是通过单体的文化特质根据特定的规律组成的文化系统而体现其地域性、民族性等特征。所以,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必须坚持文化整体性原则,才能使文化资源的各个部分以整体的形式展示出来,旅游消费者也才能理解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的内容及内涵,传播、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因此,针对满族屯满族乡地区现有的历史文化遗产部分,在争取还原其历史原貌的基础上,坚持“以点见线还面”的原则,还原文化特质在历史文化整体中的位置,还原其系统原貌,对民族文化实施整体性开发与保护。

除了保持“人-文化-自然”横向的整体性外,还需还原文化发展变迁的纵向整体性。借用满族屯满族乡现有的历史文化单体与民族传统文化,尤其对满族文化进行分时段的原貌还原。满族屯满族的文化整体时间顺序看,历经了渔猎文化、宫廷文化、牧猎文化、现代化的过程。对满族传统文化进行开发时应按此时间顺序及文化状况,在复建各阶段自然背景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展示,使各个阶段的文化内容与相应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展现不同历史时期满族人的生活状态。根据满族屯满族乡现有的人文和自然环境看,可由西至东的建设渔猎文化区、宫廷文化区、牧猎文化区、现代生活区,对满族的历史文化进行整体恢复。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过程中除了尊重文化原貌之外,最为重要的是要保护文化的活体——民族文化传承者。在满族屯满族乡地区坚持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体性关键是要坚持“满族牧民参与”原则。只有满族牧民参与才能保持民俗文化的原汁原味,才能使旅游产品摆脱“舞台”的味道,才能使旅游消费者体会民族文化的真实内容,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族传统文化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实现有效的开发、保护与传承。

(三)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中要坚持静态、动态相结合的形式

不同的文化类型和现状应采取不同的保护与开发策略。对民族传统文化实施保护与开发,可采取静态、动态、动静结合的形式进行。本研究将文化资源开发中以开发“博物馆式”展览为主的旅游产品称之为静态开发,而将开发体验式旅游产品为主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称之为动态开发。

满族屯满族乡地区的金界壕、古井、古树等历史文化遗产实物,将其按历史时间顺序或其他规律划类、分组进行综合开发。由于该部分文化遗产无法归集到一起进行集中展示,因此以壁画加之文字阐释的形式建造历史文化长廊,以精品故事的形式展示给旅游消费者,使其领略区域历史文化的内容、内涵。

对于民族传统文化内容则应采取“以动为主,动静结合”的开发策略。整合物质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内容,将可考证的满族渊源按照渔猎文化、宫廷文化、牧猎文化、现代化的流变过程实行“以动为主、动静结合”的保护、开发策略,由西至东的建成渔猎文化区、宫廷文化区、牧猎文化区、现代生活区。对无法完全恢复的渔猎文化区和宫廷文化区实行“以静为主”的开发策略,而对牧猎文化区、现代生活区开发成以文化体验为主的旅游产品。将衣、食、住、行等生活镶嵌到适宜的文化区中,在牧猎文化区中划分出牧民生活区和游客体验区两个模块,在牧民生活区中运用牧民参与的形式展示人们各阶段的生活状况,而体验区则是按照人们各阶段的生活状况为游客安排体验产品,旅游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产品,必须保持体验区的旅游产品与各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相一致。坚持这样的原则不仅有利于牧民参与其中,体会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恢复传统文化的活力,而且在保持文化原真性的基础上开发出高质量的旅游产品,满足旅客的不同需求。

(四)避免只服从经济逻辑,要尊重文化逻辑

“避免只服从经济逻辑,要尊重文化逻辑”的实质是坚持以文化为中心的基础上实现其经济价值。保护与开发民族文化,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动静结合等原则,其实质是为保持文化原真性与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制定的开发措施。尊重文化逻辑则关注的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民族文化发展的导向作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民族文化发展之间存在双向关系,民族文化不仅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材料基础,同时旅游产品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尤其旅游产品对民族文化的传播、传承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旅游产品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实施的好则能起到“双赢”功效,如果实施不好则最终将导致两败俱伤。所以,在对民族传统文化实施开发的过程中要征求多方专家、学者意见,在对文化实施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开发,使旅游产品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预想长远的服务于经济,首先必须服务于文化,遵从文化的发展

逻辑是发展文化经济的前提基础。

满族文化渊深源远,不同的经济基础塑造着不同民族文化的实质内涵。因此,在挖掘、保护、开发历史文化中,必须追踪溯源的还原其环境原貌,包括当时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而且对文化的各部分内容进行合理布局,呈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尤其在近现代民族文化的开发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将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按照文化的发展规律实施系统开发。现有的民族文化中不仅融合了较多的现代元素,而且在快速现代化的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内容在现代化中出现了不适应、快速流失的现象。因此,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坚持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原则,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合宜的融入旅游产品中,使其具有历史的厚重感,更具欣赏价值,在保护、开发、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将旅游业纳入到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轨道。

(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坚持渐进式发展原则

任何事物均经产生、发展、变迁的全过程。文化内容和旅游产业也同样经历这样的发展过程。因此,为顺应事物普遍的发展规律,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必须坚持渐进原则,不仅是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其他相关元素与文化和旅游相互适应的客观规律要求。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本身存在何种问题尚无确切定论,为避免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各部分之间出现文化堕距现象,并由此引发的问题,必须在协调各部分同步发展中坚持渐进原则,实现逐步发展。同时,文化资源开发除了客观条件限制外,作为民族文化主体的牧民在民族文化产业化过程中也需要接触、排斥、接受、适应的渐进过程。牧民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但在民族文化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文化主体处于无意识状态,要使牧民充分参与文化旅游产品中,展现文化活力,必须经过从民族文化无意识状态进入到有意识状态,再过渡到利用旅游产品挖掘、保护、传播、传承民族文化的状态,该转变需要较长的发展过程。

此外,运用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旅游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这些资源在调解中才能得以充实、完备。因此,整体开发原则必须与渐进开发原则相结合,边开发边销售,使得“旅游产品开发-销售-资金流入-完善设施”实现良性循环。在此过程中宣传产品品牌、拓展产品市场,实现旅游产品与市场的良性互动。

无论从文化开发、发展的规律看,还是从文化产业化进程看,满族屯满族乡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均需要渐进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传统的民族文化向现代文化产业的顺利转型,才能使旅游业成为挖掘、保护、传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才能使旅游产品与民族文化相协调、相适应,在不断的接触、矛盾、调试的过程中,将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融为一体。

(六)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多维合作

满族屯满族乡米苏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中需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牧民、社会组织、旅游经营者及消费者等主体参与其中。

国家政府部门为挖掘、保护、传承、发展传统民族文化资源营造了较好的政策环境,地方政府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并在提供基础资源、制定发展规划、创造投资环境等方面提供支持;专家学者群体就如何合宜开发与保护文化资源提供智力支持,并在发展旅游中保持文化的原真性提供意见、建议、实施监督,对伪文化现象及时指正;牧民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也是部分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牧民参与是保持文化活力的重要保障;社会组织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中扮演投资者的角色,开发民族传统文化不仅需要人力、物力和时间等要素,更需资金支持。从其他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案例可知,借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发展首先应解决融资问题,必须拓宽融资渠道,走市场化融资以解决资金问题,而非单靠政府财政投资,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当地牧民加入融资行列中;旅游经营者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扮演管理者角色,组织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实现民族文化产业化,实现“开发、产品形成、销售、资金回流、再投资建设”自我给养的良性循环;旅游消费者是资金回流的源泉,同时消费者亦发挥着信息回馈作用,旅游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对文化旅游产品进行补充、完善。因此,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需要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合作。

五、总结

满族屯满族乡拥有较好的文化底蕴,人文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文化体验型旅游的日渐兴盛,满族屯满族乡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势在必行。但为保证文化的原真性,对民族文化实施有效保护、开发与传承中必须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动静结合、尊重文化逻辑、渐进式开发、多方合作等原则。旅游业处于由自然旅游向自然、文化双重旅游转变,由观赏旅游产品到体验旅游产品的过渡阶段,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方兴未艾,

关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调研报告 旅游业发展至今其文化属性表现愈发突出,欣赏民族文化、品味民族文化、感悟民族文化、追求民族文化是现代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终极要求。因此,展现民族文化内涵、张扬民族文化个性、突出民族文化差异性是我县旅游业不变的灵魂和永久的主题。为深度挖掘民族文化精髓,加强民族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提高文化旅游品位,进一步打造“神秘湘西”旅游品 牌,根据县委、政府部署和安排,永顺县民族事务局日组织了专门的调研组,对我县的芙蓉镇旅游进行调研:中国*** 一、芙蓉镇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现状 我县是一个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主要居住着汉族、土家族、苗族等民族。全县万人,土家族有万人占总人口的75%。历史悠久,民族性突出;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不断的传承、不断光大、不断变革。这里沉淀着民族千年的智慧结晶,内容博大精深,她包含民族历史文化、民族饮食、民风民俗、民间工艺、土家特色建筑等,而芙蓉镇更是土家族重要聚居区和发祥地,之所以备受广大游客的青睐,之所以被县委政府不遗余力将其打造为我县旅游黄金带,其核心就在于除了分布自然旅游景观之外,更为迷人的地方在于她是一座千年古镇,陈列着溪州铜柱等土家民族创造的、极为丰富的、以文化遗产为主体的众多人文旅游景观,这里遗留着大量的古建筑和土家民族特色建筑,而这正是大批游客心仪芙蓉古镇的重要理由。 1、历史文化 芙蓉镇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的古镇,它是土司统治溪州800年重要交通要道,商贾云集,号称“酉阳雄镇”,原名王村,因中国电影泰斗导演谢晋、著名明星刘晓庆主演的电影《芙蓉镇》在此拍摄而得名。土家族起源于斯、统一于斯、建都于斯、发展鼎盛于斯。被专家誉为“土家源、千年古镇”。因得舟辑之利,可上通川、黔,下达沪、杭。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39年),溪州刺史彭仕愁与楚王马希范发起土家历史上最著名的“溪州之战”,公元940年双方言和立铜柱(现存该镇,是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于该镇会溪坪。明嘉靖年间,“东南战功第一”的抗倭英雄彭翼南就是由该镇起程,率部三千前往东南抗倭。而这里发现和挖掘的汉代古墓与天主教堂、红军医院等见证着该镇的历史。 2、自然生态文化 古镇三面环水,自古以来就是水上交通要道,窜镇而过的营盘溪瀑布连着瀑布,尤其是王村大瀑布,高101米,宽60米,飞流而下,声响如雷,故芙蓉镇又被称“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沈从文先生曾对古镇王村赞道:“白河中山水木石最美丽清奇的码头,应数王村,夹河高山,壁立拔峰,竹木清脆,岩石黛黑,水深而清,鱼大如人”。镇内还有著称“天下第一漂”的漂流和猛洞河沿岸秀丽宜人的美景。这些鬼斧神工朔造的奇特美丽的芙蓉山水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天然资源和生态条件。 3、土家饮食文化

江西民俗文化

09013123 卢长军 江西民俗文化发展概况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交接地带的南岸,省内最大、最长的河流--赣江,自南而北纵贯全省,故而江西简称为赣。江西,山青水秀,素来为江南的“鱼米之乡”,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等文化名人的故里,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地方,唐代诗人王勃在其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中,称江西为一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 江西省是我国开发历史较早的地区之一。从出土文物考证,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据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记载,江西远在春秋以前时期地属“扬州”之域。“扬州”是传说中的上古九州之一,包括现在苏、浙、皖、赣、闽、粤。江西北部则属荆、扬两境,今鄱阳湖以东属扬州,以西属荆州。 春秋、战国时期,江西全境先后分属吴、楚、越管辖。公元前2 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江西大部分属九江郡。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约于公元前202年),时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辖18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汗、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此时的江西属扬州部。三国时,江西大部属扬州,南朝齐属江州,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又置洪州总管府,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天下为十道,江西属江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增为十五道,原江南道分为东西 两道,江南西道简称“江西”,江西之名也由此而来。 两宋时期,江西的大部属江南西路,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辖区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区。除包括

保护民族文化倡议书

保护民族文化倡议书 保护民族文化倡议书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天地造化,日月精华,孕育了神州的山河大地;广土众民,毓秀钟灵,创造出灿烂的五千年文化。 国学经典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字字珠玑,内涵深厚,是人类知识的结晶和智慧的源泉。其意韵之美、精炼之美、智慧之美千古流传!经典中包涵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抱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意志和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为人原则以及“无为而无不为”的聪明智慧。国旗下讲话.诵读国学经典倡议书。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传统经典的诵读活动现正在海内外蓬勃兴起,大江南北书声朗朗,长城内外热潮滚滚。太古清音喜又闻,道德昌明今胜昔,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脚步不可阻挡!诵读《三字经》,与古人居;诵读《德道经》,与老子谋。为此,团委发出倡议: 一、热爱国学,亲近经典。在中学阶段系统接触影响中国文化最为深远的经典著作,包括儒家的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美文名篇,通过多种方式学习、熏陶、诵读、理解,从而在青年时期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和文化的巅峰上,长大之后就可以领略“一览众山斜的精神境界。因此在本学期里背诵至少5篇喜爱的优秀经典诗词,写一篇读后感

二、让读经典,诵经典成为我们学习的一部份坚持与同学家长分享交流读经典的快乐与心得。 三、做到储蓄经典国学,培养文明行为。从自己开始讲文明话,做文明事,远离自私,远离冷漠,让经典的忠、廉、孝、爱、义、恭、礼、智、信、让等理念在校园、家庭、社区扎根、生长、开花、结果,传颂在校园和社会每个角落。 同学们,积极响应我们的倡议,积极投身到经典书籍的诵读活动中来吧!让我们行动起来,与经典同行,以圣贤为师,诵读经典美文,塑造金色童年,传播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持不懈!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保护民族文化倡议书2 秦皇岛市民朋友们: 中华文明,璀璨辉煌;诸子学说,字字珠玑;诗词歌赋,流芳百世。厚重的文化底蕴,承载了中华儿女的智慧与情感;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不仅应当胸怀家国、放眼天下,更应当饮水思源、铭记根本,把民族文化作为立世创业之基,把民族精神作为开拓进取之本。 为此,秦皇岛市文明办特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倡议: 亲近经典,滋补营养。秦皇岛是个出圣贤的地方,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源源不断地流淌着伯夷、叔齐“孝悌、和合、忠廉、节义”的旷世精魂。所以,我们理应潜心诵读《四书五经》《弟子规》《增广

民俗文化旅游发展

杭州师范大学旅游社会学 班级旅管134班 学号89 姓名强兴萍

民俗旅游文化的发展 —杭州旅游为例一、民俗旅游文化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者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但当我们怀抱全球化的语境联想,以此审视中国当下文化情境中的民俗旅游的时候,当我们考虑到民俗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原则的时候,我们有理由忧虑的是,民俗风情的旅游越来越背离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语境,已经彻底仪式化了。当民俗旅游文化失去其本真性时,逐渐被商业化、戏剧化、仪式化代替,已经不再是一种自然的、原生态的景观了,我们需要追问的是,民俗文化曾经被现代性话语斥之为“落后”、“迷信”的被改造的对象,曾经代表着现代化的过去,是古老天真、混沌蒙昧的代名词——尽管在当下中国的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在很多情况下依然被想像成为天真蒙昧的代名词——但是,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被如此界定的民俗文化是如何纳入到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话语之中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民俗文化又是如何被编织为民族文化的主要象征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兴旺,其背后所支配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与权力我们不得不承认,民俗文化旅游由于权力政治与资本的原因而注入了意识形态与商业经济的因素,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文化意蕴与价值的符号体系,民俗旅游文化已经没有了其原承载的意义,而是变成了一个形式外壳。不仅如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民俗旅游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一种表征,越来越成为人们娱乐休闲、摆脱生活压抑的一种方式,民俗风情旅游已经成为发达地区人们寻异猎奇的对象,是满足西方人对中国社会的想像之途径,随着民族国家内部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距日益凸显,也已经成为地区间文化一种文化符号。 历史上西湖所在的杭州有两个时期非常重要,即吴越国时期和南宋时期,至今西湖周边地区还遗留着大量这两个时期的遗迹,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显著的都

文化传承的保护措施

文化传承的保护措施 一、重视传统文化应从政府做起 文化部向社会公示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这标志着一场“民族文化保卫战”从政府层面开始打响,令人振奋。要保护传统文化首要的是创造环境和条件,来唤醒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传统文化虽然是历史形成的,但是作为一种民众的生活文化,它是自然形成的东西,像滚雪球一样,从原来得很简单的文化逐渐演变发展,最后形成固定的模式与内容。“国家应该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起到积极的调和甚至挽救的作用,以立法的形式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位置”。 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充满着浓厚的人伦亲情,是人的一种认同感、归属感、亲和力的情感需要,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充满人情味的、相对休闲的传统文化,将会是人们生活与情感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作为时间的管理者,国家应该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起到积极的调和甚至挽救的作用,以立法的形式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位置。以立法形式将传统文化固定下来,以制度化的形式来确定传统文化,久而久之会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进而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使其内化成一种习惯,最终连接起传统文化的这根千年文脉。 在近年的两会上,不少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呼吁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让群众有充裕的时间隆重过节,有充裕的时间去继承传统、光大传统,这是保护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官方的支持,一味地强调民间保护缺乏支撑力。据悉,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许多的传统节日便都被列为法定假日。既使是香港政府,几十年来也一直在扮演主导角色,拨款资助各社团举办中秋节游艺晚会,从迎月至追月,到场的人皆可免费享受娱乐节目。因而,政府应从袖手旁观到主动参与,积极引导,着力打造保护平台。以立法带动市场作用的积极发挥。

旅游对民俗文化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旅游对民俗文化的影响研究 随着现今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伴随着的压力也与日俱增,旅游作为现代都市人一种放松心情和舒缓精神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追捧,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不仅追求自然风光美的精神享受,而且还想通过旅游来满足其对文化内涵的需求,从而找回生活中失落的朴素、真诚、热情与简单。民俗文化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出现在当今的旅游舞台上,在旅游者的面前尽显其独特个人魅力和风采。旅游业的兴旺发达促进了民俗文化的复兴,但另一方面也给民俗文化的保护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因此正确认识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正负影响,并找出解决所面临问题的方法,对促进当地社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旅游与民俗文化的关系,中国目前主要研究的大多还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在很多文献里,学者研究的是怎样在旅游开发中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不被侵害,以及民俗文化对于旅游的重要性。总的来说,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旅游,旅游对当地的影响及民俗文化保护这几方面。 1.1 关于民族旅游的研究 我国最早关于民族旅游的研究综述是吴必虎、余青(2000)对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随后吴其付(2007)对国外民族旅游研究文献进行的回纳和评析,反映出国外民族旅游的研究内容更全面,研究结论更深刻和更有洞察力。国内学术界对民族旅游主要从开发模式、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民族村寨等四个层面来研究。早在1998年,薛群慧,邓永进就研究了民俗旅游消费需求的激发及其影响因素,总结出民俗旅游消费行为具有时间性、民间性、重复性和文化性的特征。田美容以西双版纳傣族歌舞为例,通过分析国内游客对傣族歌舞表演的期看、满足度以及对传统性的态度,从而研究游客对歌舞旅游产品真实性的心理熟悉,

网络时代民俗文化的传承

网络时代民俗文化的传承 文化是一国之魂,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市场经济猛烈冲击着企 业和市场,也冲击着文化与思想。各级政府在注重经济“硬指标”的 同时,必须给予文化“软实力”充足重视并积极引导其发展。山西拥 有丰富的煤炭矿产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但长期以来过度依赖 资源型传统产业而导致历史文化资源认知度偏低。在此背景下,有着 丰富内涵的山西民俗文化在其保护和传承过程中亟需探索一条符合时 代要求的发展路径,而基于网络化的民俗文化产业化可在一定水准上 实行指引。 一、山西民俗文化传承产业化的时代背景和价值选择 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认为:“民俗文化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广大民众所 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可见,该文化类型源于生活并 在生活中持续传布和演变,展示着民众的生活百态和生存智慧,已成 为传承文化成果的重要方式。在世界化、网络化的现代开放型社会, 有效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并使之顺应市场经济潮流,需要紧扣时代强音,遵循价值前提。 (一)“互联网+”行动计划与文化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应对信息时代的 发展形势,国务院于2000年发布《互联网内容服务管理办法》对互联 网实行宽松的市场准入政策,允许私营企业经营互联网和其他增值电 信服务业务。在其后的十多年里,网络业迅猛发展如雨后春笋,影响 着社会生活方式,促动着生产的革命性变革。2015年3月5日,在十 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 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旨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 会各领域之中,促动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融合,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从而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基 于此,互联网与文化领域的深度融合迫在眉睫。山西民俗文化传承和 保护方式单一,至今仍以原生态的传统形式为主。近年来,在政府和 社会共同努力下,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民俗文化传承依然不够理想。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doc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 我县是一个土家族和苗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在这里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世代繁衍,相互交融。然而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底蕴,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对于秀山的发展和稳定,构建美丽和谐的新秀山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概述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民族文化是一个不以时代划分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范畴。少数民族文化在我国是指除了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划分为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其中包括饮食、服饰、生活用具等等。第二,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包括婚姻、家庭、宗教、丧葬等。第三,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第四,科技知识工艺文化,包括生产技术、天文历法、民间医药、工艺制作等。第五,

信仰崇尚文化,包括宗教、崇拜、祭祀、巫术、禁忌等。第六,节日文化,包括年节各民族特有的宗教、农事、纪念、庆典等。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每一个民族都是以其独特的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灵魂。少数民族传统那个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形成的,其特点是由少数民族历史上所拥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相邻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受到历史上各民族关系的影响,也受到本民族内部政治发展、阶级结构的影响。因此,有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不同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不同的内部政治状况,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就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来说,我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具有宗教性特色的文化。在一些少数民族社会中,宗教浸入了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成为民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宗教与社会紧密结合,导致宗教社会化、宗教政治化和传统文化宗教化,是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二种是具有神灵宗法性特色的文化。第三种是以传统礼俗为主要特色的文化。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现状和对策 (一)现状 文化的发展变化是与新的经济制度的确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建立必然引起原有文化形态的改变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上的交流也越来越活跃,这种各民族的深入文化交流与融合是民族间在文化上的取长补短,从而更好的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而现在正在推动的城镇化进程,以及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多样化,也给少数

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

浅谈临沧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摘要 临沧,是中国西南边陲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有着奇异独特的旅游资源。临沧少数民族文化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以至于造成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平衡性欠缺。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在开发的基础上强化保护,以推动临沧民族文化和谐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临沧少数民族文化开发保护旅游资源 导言:在现代性的语境下,民族文化保护的价值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面对强 烈的现代性趋势下,捍卫民族文化价值已经上升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重新认识民族文化中具有核心价值的元素成为必然,这表明民族文化的价值在现代性的巨大背景下得到了再度确认。由此,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在文化价值的驱动下将具有长期而深远的意义。我们知道,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而是构成文化现代性和多样性的重要特征。一方面,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是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推进人类文明,繁荣人类社会。在现代性的条件下,我们只有保持优秀的民族文化特色,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才能不断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 一、临沧简介 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魂缘于水清,水灵缘于山绿,悠悠风情飘荡于山水之间,这构成了临沧独特的风景韵味。临沧,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是中国西南边陲待开发的一块宝地。北回归线横贯南部,东邻思茅,北连大理,西接保山,西南与缅甸交界。全市辖临翔、凤庆、云县、双江、永德、镇康、耿马、沧源8县。土地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26.5万人,其中以佤族为代表的23种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8.6%。临沧四季如春,有“亚洲恒温城”之美称,年平均气温17.2℃。 临沧是中国佤文化的荟萃之地,全市现有佤族人口35万人,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沧源佤族自治县是佤族最集中的地区,神奇美丽的阿佤山有闻名海内外距今3500多年历史中国八大古崖画之一的沧源崖画,有与缅甸山水相连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建于清代道光年间,集建筑、雕刻、绘画为一体的云南民族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代表建筑之一的广允佛寺;有保留较完整的从奴隶社会直接跨入现代文明的佤族原始群居村落,有丰富的佤族民间文学艺术和独特的饮食文化,其中木鼓舞、甩发舞享誉中外,集中展现了中国佤族文化的内涵。 临沧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是世界种茶的原生地之一,有500余年的种茶制茶历史。全区茶叶面积达65万亩,年产量达2万多吨,面积和产量均为云南第一。 临沧是亚洲独具特色的水电基地。澜沧江境内流程232公里,属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中间地带,有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国家和省规划已建成的三座百万千瓦级电站。在180多公里的水面流域建成三座百万千瓦级电站在全国乃至亚洲尚属独有。 临沧是昆明通往缅甸仰光的陆上捷径;全市有沧源、耿马、镇康三个县与缅甸接壤,国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摘要:随着世界旅游业成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也以独立的资格和奇特的风采昂首进入旅游市场。但是,由于旅游事业本身过于年轻,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者的钟爱者们忙于享受“异乡情调”或经营“万种风情”,忽略了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造成了民俗资源的破坏。因此,把开发民俗旅游与文化的交流结合起来, 同时将民俗旅游的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 做到统筹规划, 合理发展。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正文: 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不断向纵深发展, 既要挖掘、整理、开发其科学、文学、史学、美学和社会学等文化内涵, 扩大其职能, 又要不断探索建立各类旅游资源的外延机制, 启动综合整体优势, 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民俗文化对异地他乡的旅游者来说, 其神秘、罕见、趣味等都构成了一种强大的诱惑, 使其成为必然的旅游资源。把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 不仅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更可以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 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繁荣。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早在汉代就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即民俗风情。民俗旅游者越多,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损害也随之加大。在文化旅游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出现了一批以深邃的文化内涵,优美的园林环境,优质的服务和管理的民俗村,风情园,文化村等。但也出现了急功互利,假冒伪劣的民俗经典,乱修乱造石艺粗糙,形式和格调庸俗低下的庙宇及鬼城,组织封建迷信活动,肆意渲染某些不健康的民俗的倾向。如何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成了旅游事业一门重要课程。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 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 包括饮食、服饰、居住、节日、民间歌舞、游戏竞技等各方面的民俗风情。旅游学的理论一般把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 其中,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共同构成人文旅游资源,例如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它是民

浅析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浅析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以思南土家族花灯为例 摘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本质标识,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的灵魂。然而,在交通和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各民族尤其是一些小民族的文化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地方民族文化流失、断层现象比较严重。在这种状况下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思南土家族花灯为例,对这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试图从中找出一些可行性的方法、路径来传承和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 关键词:民族文化;土家花灯;传承保护 一、思南土家族花灯概述 思南——黔东北一座历史文化重镇。地处武陵山脉腹地,旁依于浩瀚乌江,曾经是乌江盐道上的重要集镇。思南是贵州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素有“黔中首郡”之称,“乌江明珠”之誉。由于其地处黔东北,毗邻巴渝和荆湘,因此,在这片土地上民族交流融合,地区间和民族间文化碰撞、交融比较频繁。土家、苗、仡佬、蒙古等民族在这里共同生息发展,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在此交流碰撞,逐渐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 在诸多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当中,思南土家花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闪耀在这片土地上。思南花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表演、美术、服装等艺术在内的地方民族戏剧,是一门综合文化艺术,既具有戏剧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反映的是土家先民的原始风貌和山里人的精神趣味,有强

烈的乌江流域文化气息。 (一)思南土家族花灯表演特点概述 据老艺人的追根溯源和唱词中表现的历史特点看,思南土家花灯大致起源唐宋之间,风行于明代、清代。最初是“二人转”,明末清初已发展到了三人出场,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指引下,出场人数不受限制,多达二三十人。 载歌载舞的思南花灯,它的题材、内容和形式大都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表演上形式上,略显简单、粗糙,但这门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形式,是当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已初步形成了戏剧艺术的雏型。 主题多与生产生活相关,但唱段内容包罗万象,从帝王将相到民间传说,从农业知识到衣食住行,无所不含。有的内容天马行空,充满了艺术想象力。 (二)思南土家族花灯表演形式概述 思南土家花灯不仅历史源远流长,而且表演形式也多种多样。思南花灯的表演形式可以分为坐堂灯、跑堂灯两大类。坐堂灯有比较复杂的程式,主要包括说福式、说春、打花子、踩闹子、上香、出土地、锣鼓打、丝弦灯、请四神、采茶、扫刀(又称扫堂)、贺主人(又称谢主人);跑堂灯又称买卖灯,时间上不同于坐台,伸缩性比较大,可长可短。土家花灯音乐应用的传统乐器有马锣、大锣、二胡、月琴、三弦、折以鼓等,二胡等乐器的应用使其音乐风格流丽柔和音韵悠扬,锣鼓远播力强,泼辣热烈。锣鼓有“单打五”、“双打五”、“凤点头”、“鹰拍翅”、“牛擦痒”、“马咬牛”、“金线吊葫芦”和“四面进”等一系列曲牌。 (三)思南土家族花灯表演曲调概述 思南土家花灯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曲调分灯调、正调、杂调、小调等四大类,传统的有24大类曲牌。唱词句式十分灵活多样,有五五七五式的、五字四句的、七字四句的、七字六句或七字八旬的,还有如散曲式长短句式的等等,唱词注重押韵,或诙谐幽默,或寓意深刻。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和传承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和传承 【摘要】本文阐述了民俗生态旅游的定义,并以贵州天龙屯堡古镇为例,从旅游展演的崭新视角,以“生态”为主题,解读民俗生态旅游发展对民俗文化保护的积极效应。以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文环境相结合的开发理念,使其既体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和生态环境,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风采与魅力,又能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增加经济效益。 【关键词】旅游展演民俗生态旅游文化保护 一、旅游展演 “旅游展演”借鉴“艺术表演”和“舞台真实”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等。旅游地文化的展演实际上是对社会态度和社会协商的展示,围绕这些展演的各种话语展示了人们对于认同、政治和社会的态度。所以,从旅游展演的视角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俗生态旅游 1.民俗的概念。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一书中认为: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陶立蟠在《民俗学概论》中认为: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民间风俗。我们可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情趣

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民俗生态旅游的概念。由民俗的概念可以知道,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旅游是“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而民俗旅游从性质上说就是文化旅游的一种。 三、天龙屯堡古镇开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2.天龙屯堡古镇的文化特征。“明代古风,江淮余韵”8个字是天龙屯堡演绎的文化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在:语言、建筑、服饰、娱乐(地戏)、饮食习俗等几个方面。 语言:屯堡人的语言经过六百年变迁而未被贵州本土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江淮母语特征,发音中翘舌音和儿化音很明显,日常口语对话中大量使用谚语、歇后语和言旨话,显得生动活泼、幽默有趣。 建筑:屯堡村寨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并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式样,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服饰:屯堡妇女独特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坚持古朴俊俏的“凤阳汉装”,长衣大袖、系青丝腰带、穿鞋尖翘起的单钩风头绣花鞋,拔“苦发”,挽圆髻,别银钗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风。 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观,它与屯堡人亦兵亦农的生

浅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浅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一个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底蕴,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概述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民族文化是一个不以时代划分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范畴。少数民族文化在我国是指除了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划分为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其中包括饮食、服饰、生活用具等等。第二,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包括婚姻、家庭、宗教、丧葬等。第三,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第四,科技知识工艺文化,包括生产技术、天文历法、民间医药、工艺制作等。第五,信仰崇尚文化,包括宗教、崇拜、祭祀、巫术、禁忌等。第六,节日文化,包括年节各民族特有的宗教、农事、纪念、庆典等。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每一个民族都是以其独特的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灵魂。少数民族传统那个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形成的,其特点是由少数民族历史上所拥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相邻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受到历史上各民族关系的影响,也受到本民族内部政治发展、阶级结构的影响。因此,有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不同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不同的内部政治状况,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就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来说,我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具有宗教性特色的文化。在一些少数民族社会中,宗教浸入了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成为民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宗教与社会紧密结合,导致宗教社会化、宗教政治化和传统文化宗教化,是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二种是具有神灵宗法性特色的文化。第三种是以传统礼俗为主要特色的文化。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构 从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类型入手,可以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4个方面来探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构。 (1)物质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一提到“物质文化”,人们不约而同地都会想到表现在器物中的人类的创造和文化信息。在这些器物中反映出了少数民族的创造、意识和心理信息,因此它们虽然是物质、是器物,但又都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反映了少数民族的文化。

民俗文化旅游概述

民俗文化旅游概述 民俗文化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从概念中得出民俗文化旅游是引导旅游者对民族文化进行审美观光的旅游活动,有特定的旅游目标市场。首先具备民族地域性的特点,可以是身份不同的异质文化特色,也可以是不同地域的同民族特色,显示出深厚的民族地域性;其次具有审美观赏价值,这也是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的初衷;最后具有民族文化内涵,是一个民族内在的文化底蕴,同时显现的历史文化价值就值得我们开发民俗文化特色旅游活动,让旅游者亲身体验特定区域的民俗事项活动。民俗就是民间风俗习惯,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包括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民俗信仰、民间科学技术、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语言、民间艺术、民间游戏娱乐等内容。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最核心的要素之一,民俗作为民间传承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文化与民俗的结合就成为现今旅游业发展的必然。民俗文化本身就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娱乐、精神等方面的需求。例如满族入主中原之后兴起的旗袍,如今已成为展示东方女性美的标志性服饰,充分体现了审美的需求。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每年举行那达慕大会,设立摔跤、赛马、射箭等比赛项目,充分体现了娱乐性。民俗文化与旅游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在游览过程中讲解的宗教祭祀、岁时节日、神话传说、民间娱乐等,都是游览内容的丰富,增加旅游者游览的兴趣,进而达到理解民俗文化内涵的

目的。 中外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对比 1外国民俗文化旅游蓬勃发展。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民俗文化旅游都已经发展起来了。象突尼斯根据西方游客喜欢猎奇的心理,利用本国土著居民的村落古迹、山洞住宅、民族服饰和车马游玩等民俗文化来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的旅游大国。美国波士顿的“活人博物馆”,通过依照当年格式建造的房屋棚圈、碉堡、果园组成的“移民村”,并有十六世纪的英国移民在劳作娱乐,身着十七世纪美国劳动人民的服饰,向游客展示表演了用方形的扁担挑水,用原始农具耕种,用独轮车运输等古老的传统习俗,以及各种舞蹈,再现几百年前欧洲抵美移民的生活劳动和风俗习惯。科特迪瓦利用其独特精巧的人造面具,表现其传统文化,还举办了全国舞蹈节。 2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处于初级阶段,刚刚起步而已。当然民俗文化游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象深圳开发了中国民俗文化村,他们从基层机构到每个村寨的头头,都是名副其实的民俗专家,表演者和操作者大都是原汁原味。山西晋中旅游也搞得不错,让游客在游览的同时了解晋商发展的轨迹,最近电影《白银帝国》的上映想必也会对晋中旅游起到推动作用。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 以青岛为例: 一青岛自身开展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来源:| 发布日期:2008-06-24 | 浏览(231)人次| 投稿| 收藏] 信息中心 萧放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它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耕生产为主业的社会,因而围绕着农耕生活累积形成的中国民俗具有一种大农业的特点。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民俗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中国民俗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表现: 多元性与复合性中国民俗因为民族文化的关系呈现出多元复合的性格特征。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程度不一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不仅体现在各民族不同习俗上,还表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俗共存上。既有繁华的都市民俗,也有古朴的乡村民俗,还有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原始的民俗生活形态。在中国统一的地域空间共存着不同性质的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 我们在探讨中国民俗多元性特点时,不能忘记中国民俗的另一特性即复合性。多元性与复合性紧密相关。中华文化向以包容四方的气象著称于世,其中民俗涵化之功甚伟。自古及今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民俗层面的接纳,民俗化人于细微处,却影响深远。汉俗中复合了不少少数民族习俗,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纯粹意义的汉俗,只有民俗复合时间的早晚而已。同样,现存的各少数民族也程度不一地受到汉俗影响。 阶层性与地方性首先看阶层性,这是就社会民俗的纵向分布而言。中国传统社会中,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广大民众,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承载者,因此民俗文化主要体现了他们的认识与思想要求,具有较强的民间性特点。不仅中下层社会相较于上层社会有着层位的差别,就是中下层社会部亦有着民俗差异。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因此形成了淳朴、节俭、勤劳的民俗本色。而属于中层社会的商人与城市平民,他们的民俗观念与民俗行为有着自己的层位特色,在行业的竞争与酬对中,他们逐渐养成铺、浮靡、好新慕异的风尚。居于社会支配地位的达官贵人,他们拥有明显区别于社会中下层的生活方式,因此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当然,在传统社会中,各阶层之间仍然有着部分具有共同意义的习俗。 其次是地方性,这是就民俗的区位性特点而言。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生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乡民的生活文化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还有一种说法是“百里而

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以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满族屯满族乡为例 内容摘要:文化体验型旅游产品日益受旅游消费者的青睐,民族传统文化日渐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成为发展旅游的重要资源。同时,旅游发展中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也成为社会各界研究讨论的焦点。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法对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满族屯满族乡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对旅游发展中如何保护与开发民族文化进行探讨。本文前部分介绍了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旅游规划中对满族屯满族乡的定位、满族屯满族乡的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等内容,后部分重点对旅游资源开发中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措施进行了全面探讨,以期在满族屯满族乡文化产业化中为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兴安盟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旅游,发展,民族文化,保护,传承 一、科尔沁右翼前旗旅游规划中对满族屯满族乡的具体定位 满族屯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据2008年8月北京京师天成旅游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应兴安盟旅游局要求制作的《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纲要)》可知,在兴安盟区域旅游市场中科尔沁右翼前旗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客源市场以分流阿尔山客流为主。并将科尔沁右翼前旗在兴安盟旅游市场中的位置定位为“中途岛型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其具备中途岛型旅游目的地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市场条件。并将整个科尔沁右翼前旗的旅游资源功能定位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过境通道、短途休息地→逗留地、短途度假地→旅游目的地。在充分考虑与阿尔山差异化、互动发展的基础上,设置有生命力的草原旅游项目、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最终把科尔沁右翼前旗打造成与阿尔山联动发展的中国新兴草原旅游目的地。 科尔沁右翼前旗旅游形象定位为:草原嘉年华,梦回科尔沁。主题特色分为红色草原、诗意草原、浪漫草原、生态草原、休闲草原、欢乐草原等六部分。空间发展布局为“一头两翼八节点”,一头:科尔沁右翼前旗旗政府所在地大坝沟;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题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学校:南开大学 学院: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专业:公共管理(MPA) 指导老师:高永久 学号: 2220090459 姓名:王海岩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在民族发展历程中积累形成的一种精神,它能形象、具体、真实地反映在这个民族发展历史过程中的思想感情、心理特点、民族特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底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民族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甚至丧失。如果不能很好地保护和传承好民族文化,会对民族关系造成不良的影响。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概述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民族文化是一个不以时代划分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范畴。少数民族文化在我国是指除了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划分为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其中包括饮食、服饰、生活用具等等。第二,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包括婚姻、家庭、宗教、丧葬等。第三,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第四,科技知识工艺文化,包括生产技术、天文历法、民间医药、工艺制作等。第五,信仰崇尚文化,包括宗教、崇拜、祭祀、巫术、禁忌等。第六,节日文化,包括年节各民族特有的宗教、农事、纪念、庆典等。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每一个民族都是以其独特的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灵魂。少数民族传统那个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形成的,其特点是由少数民族历史上所拥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相邻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受到历史上各民族关系的影响,也受到本民族内部政治发展、阶级结构的影响。因此,有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不同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不同的内部政治状况,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就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来说,我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具有宗教性特色的文化。在一些少数民族社会中,宗教浸入了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成为民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宗教与社会紧密结合,导致宗教社会化、宗教政治化和传统文化宗教化,是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二种是具有神灵宗法性特色的文化。

民俗文化课题研究总结

民俗文化课题研究总结 民俗文化课题研究总结怎么写,以下是XX精心整 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题研究的春风沐浴着正在飞跃的校园,课题研究的雨 露滋润着每一位师生的心田。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 “科研兴教”的敦促下,我们课题组老师在中华传统文化教 育研究这片沃土中齐心协力,奋战在教学第一线。辛勤地耕 耘,也编织着我们的美好理想。回首在课题组这学期的工作,一曲曲奔跑般的旋律不禁从心底溢出…… 一、充分发挥课题组的优势,集思广益,众志成城。 我们的课题组,一个拥有19人的大集体,其中有功力 深厚的教导主任,有久经沙场的老战士,有年轻有为的生力 军。在研究中,我们课题组这个团体,较好地发挥着我们的 人文环境优势,较好地发挥着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一学期以 来,我们课题组集思广益,共同制订实验研究计划。实实在 在地开展有助师生发展、成长的课题研究活动;积极参与各级组织的研讨活动,承办省教学研讨活动,并起到率先垂范 的作用。广东省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观摩研讨会于 20XX年11月24日在我校隆重召开,来自东莞、广州、中山 等地的全省各地代表参加了会议,省教厅的杨建国先生和佛 山教研室的姚淑华老师、南海区教研室党朝亮先生和各市、 区的语文教研员亲临现场作指导。来自全省七个地区的七位 老分别作课,我校的杜小敏老师为全省老师代表展示了语文 综合性学习课例“乐读清平乐”,杜老师声情并茂地引领504班的学生遨游在古色古香、韵味十足的古词课堂中,该课课 堂气氛活跃,学生积累丰富,底气丰厚,受到上级领导和全 体老师代表的高度赞扬。11月25日,我校图文并茂的展板,最具特色的学生作品和精彩纷层的经典诵读汇报表演,让来 宾们大饱眼福。交流研讨期间,各地代表纷纷踊跃发言,研 讨气氛浓郁。代表们表示收获甚丰,从我校“师生齐学经典”中,他们找寻到了一条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 教育的道路。我校“学经典,用经典”的浓郁学习氛围深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