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鲁迅_高三作文
高中作文:我看鲁迅

高中作文:我看鲁迅高中作文一:我看鲁迅的思想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巨人,不仅具有卓越的文学才华,更是一位深思熟虑、有着独特思想的作家。
我追溯鲁迅的思想,深感其深邃之处。
首先,鲁迅对中国的民族命运忧虑颇深。
他文中经常反思中国人的软弱无能以及对西方文化的依赖,从而表达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他呼唤全国人民觉醒,自强不息,才能在世界上赢得一席之地。
其次,鲁迅对社会现象有着辨别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他深刻地揭示了官僚腐败、封建制度以及文人的虚伪与势利,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揭露与讽刺,引起人们对社会矛盾的关注。
最后,鲁迅对人民众生活的关切也是鲜明的体现。
他从人民的贫困、病痛和艰难中感受到了社会的丑陋,他把自己沉浸在人民的苦难之中,放大了他们的痛苦,以此来让人们关注社会的不公与不平。
总之,鲁迅的思想是深入人心、触动人心的。
他无愧于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人物,他的思想也将持续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高中作文二:我看鲁迅的独特风格鲁迅作为一位杰出的现代作家,他独特的写作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鲁迅的笔调是犀利而犀利的。
他对社会现象的剖析总是直言不讳,毫不避讳。
他的文字充满了尖锐的批评与讽刺,令人耳目一新。
他以一种嘲讽的语气揭示了封建文化的虚伪和缺陷,用直观的方式描绘了人民的苦难与痛苦。
其次,鲁迅的描述生动而真实。
他以犀利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文字,刻画了人物的形象和内心世界。
他的文字细腻入微,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
他的作品不仅从外貌上描绘了人物的特点,更通过人物的言行思考和对生活的感受,展现了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最后,鲁迅的文笔简洁而富有力量。
他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思想,让人印象深刻。
他的句子简洁明了,语言精炼,富有感染力。
他常用短句、断句,使得他的文字更加有力,更能打动人心。
总之,鲁迅的独特风格充满了力量和魅力。
他的作品不仅深刻揭示了社会的问题,也展现了他独特的思想和文学魅力。
高中作文三:我看鲁迅的社会关怀鲁迅是一位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中饱含着对社会的关怀和痛苦。
我眼中的鲁迅高三优秀作文

我眼中的鲁迅高三优秀作文
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巨擘,他用他敏锐而独特的眼光,把中国苦难而朴实的生活写入作品与世人分享。
在我眼中,鲁迅高三优秀作文,不仅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的痛心,也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因为表面的苦难而停止思考。
他的作品《故乡》便表达了他对惨状的观察和思考。
尽管故乡夕阳西下,荒芜而凄凉,但是他深入观察后发现,其实在老少们心里,仍然充满生机:“姑娘们一把锄头,穿行在田埂上,跟常说新闻,孩子儿们去淘沙,往返百余里……”他同时也观察到了民间偏爱中医药的习惯以及民间文学的传承:“传闻大黑板上,看着许多古怪的草书,算算买卖,阅读民间的逸事……”他的文字里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思考,让人感受到他对事物的洞察力和勤奋性。
正是这种洞见和勤奋,使鲁迅的优秀作文更加出色。
首先是他的文笔,他善于运用因果关系、排比句、强调句、比较句等语言艺术,将他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其次是他对文章主题的洞察,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对文章主题的羁绊,使文章添加了深度和内涵。
此外,在鲁迅高三优秀作文里,他还会加入一些令人让人思考的哲理,如《水浒传》中的“苦难磨炼人,无痛不成熟”。
正因如此,他的作品无论是文字还是情节都能够打动读者的内心,激发读者的思考。
总而言之,鲁迅高三优秀作文,可以说是一种文学精神的完美
体现。
他细腻的文笔,深刻的观察力和勤奋的思考,让他的作品更加出色,他能够把中国社会矛盾和困境表达得清晰而细腻,使他的作品更加精彩。
他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给读者以启迪,也能够引导读者思考,从而获得真正的智慧和快乐。
我眼中的鲁迅先生作文10篇

我眼中的鲁迅先生作文我眼中的鲁迅先生作文10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眼中的鲁迅先生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眼中的鲁迅先生作文1鲁迅先生这一生非常伟大,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的主将,也被人民成为“民族魂”。
在我眼中,鲁迅先生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青年时的鲁迅和广大的中国人民一样,都不甘于被帝国主义侵略,他抱着“要救国,只有维新”的理念到日本学医。
从那时起,他就不断在宣传革命的杂志上发表文章,谴责帝国主义的掠夺和清政府出卖主权的行径。
后来他毅然地放下了人体的解剖刀,拿起了解剖人类灵魂的笔。
决定弃医从文后,他回到了祖国。
他曾到杭州、绍兴、南京从事教学工作。
他一边努力进行着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打击顽固不化的校长,一边在各大杂志上发表文章,支持革命。
他受临时政府教育部部长蔡元培的邀请任教育部部员,后来随教育部迁到北京。
在北京他写成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名作。
在自己的学生在“三·一八”惨案中惨遭杀害后,他用文章痛斥着惨无人道的行径。
不久,他又到了厦门和广州继续教学和发表文章。
最后他来到了上海,度过了他一生最光辉的最后十年。
在上海,他没有从事教学工作,专事写作,参加文化活动。
他不顾个人安危,在被国民党通缉的情况下,他继续发表文章,与旧社会和旧势力斗争。
在繁重的工作下,他的病越来越严重。
直至逝世前的一天还在执笔。
我们都热爱祖国,我们要学习鲁迅坚持正义勇于牺牲的精神。
像鲁迅这样爱国、关心下一代,勇于拼搏,为国家作出牺牲的人,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我眼中的鲁迅先生作文2我第一次接触到鲁迅先生,是在小学时期,那时候鲁迅先生在我眼中是一个留着小胡子,爱教育别人的严肃作家。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鲁迅先生在我眼中的形象出现了巨大的改变。
我看鲁迅先生高一学生作文800字7篇

我看鲁迅先生高一学生作文800字7篇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我看鲁迅先生高一作文800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我看鲁迅先生高一作文800字1母亲的书桌上终年摆着一尊镶嵌着鲁迅像的瓷盘。
听母亲说,“焚书坑儒”,可是没烧鲁迅的书,书店里除了毛泽东选集马恩列斯全集,剩下的就是鲁迅全集赫然摆在那里。
鲁迅,一个神圣的名字,像所有被推到高处的神话人物一样,在鲁迅周围始终有一种威慑的气氛和蛮横的力量,压迫着我不敢双眼直视他。
他是作为一个不可言说的奇迹存在的。
在那个风云变幻,灾难深重的年代,为了拯救阴霾笼罩的旧中国,鲁迅先生沉思着、探索着,“众人皆醉我独醒”,做出了坚定的选择,用笔来代替手术刀,摘除中国人封闭头颅里思想的毒瘤。
有人说鲁迅先生的文章不是很过硬,可没有人敢说他的思想精神神不过硬。
那精神到今天还闪烁着锋利的光芒。
说到鲁迅精神,这个我是知道的,就是以笔为投枪和匕首,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痛打落水狗,毫小妥协地向一切黑暗势力挑战,“一个都小宽恕!”,“横眉冷对于大指,俯首甘为孺了牛”,“半殖民地人民最可贵的品格,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与之相联的形象便是孤愤、激昂、单枪匹马。
前面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明枪,身后是飞蝗一般放不完的冷箭,简言之,鲁迅的一生是战士的一生。
鲁迅先生古文古诗写得极好,可他并不尊唐崇汉,他给中国文学的大河开辟了一个新的支流。
他不会因为旧物的羁绊而停止探求新事物的步伐。
新文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他都站在最前面。
他独自在黑暗中摸索着,常常“碰壁”,碰扁了鼻子。
他无时无刻不在探求着、实践着。
他以最大的力量,把最简单的文字、感情、思想,容纳在一两千字里,像一块玲垅的瘦石,但永远新鲜,永远清晰,永远软中透硬,永远厉害而不粗鄙,有着一颗手榴弹的力量。
鲁迅先生是相信进化论的。
他有一颗纯洁的心,关爱着青年们,有时甚至是溺爱。
我眼中的鲁迅(共10篇)

我眼中的鲁迅我眼中的鲁迅(一)鲁迅是我国杰出的大文豪之一,他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浙江绍兴人。
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自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一生创作和翻译了很多作品,如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
我眼中的鲁迅(二)鲁迅,原名周树人.大概是他的父亲想让他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吧.给他取了这样一个名字.他也没让父亲失望,在上私塾的时候父亲过世,母亲又有病在身.小鲁迅就每天早上把他母亲安顿好后才去上学,因为迟到,先生打了他三戒尺.从那以后小鲁迅便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小鲁迅也做到了“时时早,事事早”.过完了他那毫不松弛地一生.1902年,20多岁的鲁迅东渡日本去学医,因为他的父亲就是因为没钱而耽误了救治的时间才去世的.他要学好医术救治中国人民.但是在一次学习的时候看到:中国人给俄国人当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而围观的,那些所谓的清国留学生却鼓掌喊万岁!从那以后,鲁迅意识到治病不如救民心,所以他便弃医从文.拿起笔杆当枪使,写出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鲁迅的一生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更是一位光荣的民族英雄!我眼中的鲁迅(三)时间永远是这样的匆匆流失,我已是七年级的中学生了。
可以说我阅读的作品也已有几十打。
在这寻多的作品中,寻的作品总是极富感染力与诱惑力。
鲁迅是一位杰出的作家。
他的作品《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总是让人感到他是一个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但又富有童真的性格特点。
鲁迅,他同样是个勤奋好学的人,他从原来以一直人们的疾病为己任,到后来他弃医从文,终成为了一代文学巨匠,思想泰斗,难道不是靠他的勤奋与努力吗?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个文学天才,只不过将“别人喝咖啡聊天的时间都用在多与写”罢了鲁迅还是一个热爱祖国,坚韧的人。
他面对外国列强“没有丝毫奴颜媚骨”。
高中我眼中的鲁迅作文「精选」

高中我眼中的鲁迅作文「精选」
鲁迅对于一般民众来说,是被普遍认同的“文学大师”,尤其是在高中时期,更是许多学生心中敬仰的文学家。
早在上初中时,我就开始阅读鲁迅的作品,当时我多少有点惊讶。
鲁迅用质朴的文字,写出了自己的生活观点和思想世界,尽管此时此刻的我并没有仔细研究,但他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到了高中,我更深刻地认识到鲁迅的皮格马利翁式文学真谛。
不仅仅是他把文学作为一个反射社会生活,反映变革时代的重要途径,更是他让文字融入生活,让行文忠实于现实,流畅清新而有底蕴,像朝阳般撒播着光芒,照耀着社会,使文学更能让人感悟到灵魂。
鲁迅也是一位勇敢的革命家。
他在抗日斗争期间,不顾个人的安危,勇敢地写下反映民众生活的《朝花夕拾》,抒发出了民众的民意。
同时,他也用自身的实践反映出自身的理想,与国民党自由派分子一起发声,坚决反对抗日战争的停战和右倾路线,发挥着自己的历史使命。
总之,鲁迅是一位深刻独特,不同凡响的文学家和革命家,他的作品与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在阅读中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思考。
让我乐于努力,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让我更加信心踏实,坚定地服务自己社会;让我培养睿智的心灵,创造和平、安定的新世界,也是我高中时期对鲁迅最大的认可与敬仰。
高中作文:我看鲁迅(优秀4篇)

高中作文:我看鲁迅(优秀4篇)我看鲁迅作文900字篇一翻开厚厚的相册,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张我最珍贵的照片。
那是我在鲁迅的私塾三味书屋拍的,照片上我甜甜的微笑定格在那一瞬间。
鲁迅是我最敬佩的作家之一,能坐在他用过的硬木书桌前留念,这是我最有幸近距离的一次珍贵的回忆。
早些天听爸爸说我们要去绍兴玩,到那去看看鲁迅纪念馆,我很是兴奋,自从读过鲁迅的几部经典作品《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阿Q正传》、《故事新编》以后,我特有一种想从他的全世界路过的感觉,去深入的了解一下他的童年求学的地方到底是怎样的呢?终于到了目的地三味书屋,书房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
南墙有个圆洞门上面有一副小匾,题“停云小憩”,正中挂着一幅画,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下伏着一头乖巧的梅花鹿。
朴素的八仙桌,高背椅子,东北角正是鲁迅先生当年用过的那一张书桌,我快步上前,似乎都要把鼻子贴在桌子上了,清楚地看见了刻在书桌右下角那个“早”字,无情的岁月,终将无法绝迹鲁迅留下的坚韧意志,虽然字已经有些淡了,但可以醒目的看到,那一横,一竖,不是不经意间刻上的,而是贯穿了鲁迅强烈斗争精神的傲骨之灵魂。
“早”这个字无不是鲁迅一生奋斗的目标,时时早,事事早!“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他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人格,如同性情刚烈的牛对敌人,抱以横眉冷对,对人民怀着满腔热忱。
在那腐败的年代,他毅然拿起文学这杆枪,“解剖”别人,“解剖”自己。
我的身上如同注入了一股暖流,在这寒冬,迎面有一股扑鼻的清香,这不是腊梅花吗?我的脑海里呈现出满树都是花,像琥珀雕成的,花瓣如同冰薄一样透明,冬日的一抹阳光使得整棵树发光了似的,真是白里透光呀!突然我愉悦的想象似乎融会贯通了,再仔细想想鲁迅先生的小说里好像也说过后院有梅花,难道这棵树存活到了现在,那真是奇迹呀!他的灵魂就在腊梅花里,正盛开,正怒放,腊梅花就是鲁迅,鲁迅就是腊梅花,他们同样敢于迎风傲雪,同样冰清玉洁,同样顽强不屈。
我眼中的鲁迅作文13篇

我眼中的鲁迅作文13篇我眼中的鲁迅作文13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眼中的鲁迅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眼中的鲁迅作文1外人看来,刻薄是他的代名词,笔就是他的武器,那么他是谁呢?没错,他,就是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就是他一生的写照。
对于国民党,他,也就自然也不就不用多说了。
那他在生活中又是怎样的呢?作为朋友的鲁迅,他是相当的好,与对反动派们完全不是一个人。
萧红的手艺并不好,看过他文章的人自然有一定的了解。
可鲁迅不但不嫌弃,还要要求多吃一点。
而且对于客人,他也是文明礼貌的楷模。
夜是如此深,雨是如此大,但回家时,也要与客人让座,谁能说这不是他的伟大。
不但如此,他对青年小友也是同样关心,明明对字迹潦草是如此深恶痛绝,但对于青年的来信,他仍是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一点儿也不觉得是在浪费他所认为的“生命”。
在生活中的鲁迅也与我们常人一样,并不是完美无疵的,例如:他就有一个现代人普遍的问题,爱吸烟,爱熬夜,从下午两三点一直到深夜12点,他都坐在藤椅上不断地吸着烟,10个小时啊,不断吸烟,还熬到12点,若是为了健康,这是不可取的。
这便是我从生活中认识到的鲁迅,你呢?我眼中的鲁迅作文2在我的语文书第一页中,有两张人像,一个是鲁迅,一个是冰心。
我今天看的是鲁迅。
我细细地看着他,他也似乎一直盯着我。
我打量着他:和蔼的眼神,大大的鼻子,像浓墨写成的“一”字胡须把嘴都给挡住了,穿着一件没有色彩的衣服。
我凝视着他的眼睛,非常地祥和,似乎对每一个人都非常地宽容。
但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于是我左瞧瞧,右瞄瞄,上看看,下望望。
我终于发现了,和蔼的眼神中还有一丝微微的愤怒,再加上他的眉毛,正好应了他说的话。
“横眉冷对千夫指”。
这一丝微微的愤怒便是怒视那些压在人民头上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看鲁迅
鲁迅无疑是近百年中国文坛中最具份量的作家,然而对我们而言,却象是一个“戴着面具的陌生人”。
怎么会这样呢?中学课本中鲁迅的文章是所有作家中最多的,选修中又有萧红详细写鲁迅先生生活状态的文章,“陌生”又从何谈起呢?
首先看对鲁迅的评价。
我们所熟知的评价无外乎“尖锐”、“批判黑暗”,剩下的就是一些溢美之词。
这些评价固然很准确,可千篇一律的评价并不能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
何况对于文学作品而言,思想远重于内容,这些对内容的评价只触及血肉而无法深入骨髓。
而作品的思想性又可分为时代性和永恒性。
时代性并不是重点,因为相隔几十年,毕竟不同。
只有那些体现人性中种种善恶的文字才会永远闪耀。
“作品完成的时候,作者就死了”。
我们看文字作品不应该仅局限于那个时代的背景,也不能仅仅探索作者写作时是怎么想的。
伟大的作品会使不同的读者产生各种各样的细微感受。
说白了,这些评价,成了鲁迅作品的一张厚厚的面具,阻挡我们的视线。
其次看课本中所选的文章。
几篇文章中只有《祝福》是小说。
各种文学体裁中,我认为最能体现思想的是小说。
对于散文,可能更多地抒发什么情感,或说明什么道理。
而小说可以在一个半架空的世界里使作者更自由地设置重重“机关”,蕴含深意,进而造就不朽的杰作。
所以我觉得理解小说对理解一位作者尤为重要。
而课本选文也许是为了降低难度,只有一篇小说。
最后要看读者。
无论你爱或不爱,作品毕竟就在那里,而读一遍与读十遍的效果肯定大相径庭。
除了读者主观的原因外,客观因素也不容忽视。
毕竟每个人的经历、志趣、爱好不同,再加上读几十年前的文章,自然会感到生疏,不适应,没多大兴趣。
(这点朱自清的《背影》更突出,很多学生都认为文章并不很好)我一开始读鲁迅也是如此,不仅觉得他的文字晦涩,而且出于一种反抗权威的心理,认为他只是徒具虚名。
相比于鲁迅,徐志摩那样的文字显得更亲切,更容易抓住初次见面的读者的心。
后来知道鲁迅与徐志摩、梁实秋等人均有“交锋”,语文课本甚至不录梁实秋的文章,这令我又平添了几分厌恶,当然那时并不知道他们因何而交锋,也不了解文字与政治、阶级、立场挂钩。
后来看了《狂人日记》,课本中学了《藤野先生》,又看了《朝花夕拾》,逐渐认可了鲁迅的文字。
然而真正的转折却在《祝福》。
《祝福》里冷冷的笔调,祥林嫂凄惨的经历,“我”优柔而纠结的内心。
这篇小说是可以真正让不同的读者从自己内心产生不同共鸣的文章,昭示出的人性善恶才是可以不朽的东西。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也许我们与鲁迅相距太远,经历相差太多,又隔着迷雾与面具。
用心读,总会读出与他人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