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健康评估汇总

合集下载

体适能的评估方法与标准重新审视

体适能的评估方法与标准重新审视

体适能的评估方法与标准重新审视体适能是指一个人在身体各个方面的素质水平,包括有氧能力、肌肉力量、柔韧性、协调性等。

评估体适能的方法和标准对于个人健康管理和运动训练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体适能评估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现有的方法和标准也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

本文将对体适能的评估方法与标准进行重新审视,并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和理解。

1. 传统的体适能评估方法和标准传统的体适能评估主要采用身体测量和功能性测试的方法,如身高、体重、肌肉力量测试、有氧耐力测试等。

这些评估方法较为简单直观,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然而,传统的评估方法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比如只注重某一方面的评估,忽视了身体其他方面的素质水平。

2. 新兴的体适能评估方法和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兴的体适能评估方法和标准逐渐受到关注。

其中,基因检测和生物标记物的应用为体适能评估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分析个体的基因信息和生物标记物,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个体的体适能水平,为个体提供精确的健康管理和运动训练建议。

心理学和行为学领域的研究也为体适能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

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对体适能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评估体适能时也应考虑这些因素。

3. 重新审视体适能评估标准的必要性传统的体适能评估标准主要基于总体人群的数据,忽视了个体差异。

然而,每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评估体适能时也应考虑到个体的差异性。

个体化的体适能评估标准将更准确地反映个体的体适能水平,为个体提供更科学合理的健康管理和运动训练方案。

4. 总结与回顾体适能评估方法与标准的重新审视是必要且有益的。

传统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存在着局限性,新兴的方法和标准为体适能评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个体化的体适能评估标准将更准确地反映个体的体适能水平,为个体提供更科学合理的健康管理和运动训练方案。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发展体适能评估的新方法和标准,以满足个体健康管理和运动训练的需求。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身体成分测试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身体成分测试

身体成分测定方法
身体成分测量一般分为全身测量法与局部测量法。具体内容为测量脂肪量,去脂肪体重, 体脂率、脂肪厚度、身体密度等。局部法可采用皮脂厚度法、超音波法、CT法、MRI 法。全身法为电阻抗法、钾含量法、体水分量、DXA法、密度水分并用法、脂肪溶解 气体法、水下称重法、红外线法、人体测量估计法等。见下(表1)
60.38
39.62
正常血压组 高血压组
49.04
50.96
20% 40% 60% 80% 100% x2=19.70 P<0.01
肥胖与疾病
பைடு நூலகம்
消瘦与疾病
身体脂肪率受水分的影响 原因
水分、食物的摄取 血流的变化 体位的变化
例 早餐、午餐、晚餐后1-2小时内。 洗澡后、运动后、寒冷、发烧、疲劳。 躺着时急速站起。
Ossermann对81人全身水分量的测定,瘦体重含水量为71.8+2.9%。可见瘦体重中水分 的个体差小,探讨了体水分量推算瘦体重可能性。因此体水分量推算瘦体重,其结果是 可信的。目前常用的计算方法是:瘦体重=总体液量/0.72。
3、总 钾 量 的 测 定 (whole-body counting for 40K)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身 体成分测试
身体成分
身体成分的研究已近50年了,尤其近10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这一领域极为关注并进行了大 量的研究。中心在于肥胖,目前肥胖已成为世界流行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 显示,肥胖发生率正在迅速增长,并伴随着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人类 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了解导致肥胖症的原因,是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判定肥胖的基准及体脂率,也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现将近年来国际上采用的一些测 量方法作一介绍。

体适能测试与评估

体适能测试与评估

体适能测试与评估体力和精力都需要透过适度锻炼或纾解才会加分。

为了拥有健康的身体与亮丽的外在,个人必须以最正确的方法运动,而体适能运动正是最佳选择!由于体适能运动是针对个人不同需求,并藉由专业人员的指导与协助,达成健康体魄及雕塑效果。

建议多尝试各项运动并从中找寻适合自己兴趣与能力的运动方式,适合之运动项目繁多,例如:瑜珈、篮球、舞蹈、飞轮、攀岩、活力有氧、国际标准舞、皮拉提斯、羽球等运动都相当适合。

体适能测试与评估是藉由检测来了解身体各项体适能状况,并依运动处方增强体适能养成动习惯增强体适能。

若平时能多注意下列各项能力的发展,必能切实改善你的体能与身材:一、心肺适能增能:减少心血管疾病、改善氧气摄取量,精神不易疲惫。

二、肌肉适能增强:全身肌肉由松垮变结实,立刻改善身材,减少运动伤害。

三、柔软度增加:全身不会显得僵硬,关节活动范围加大,女性朋友更可以维持轻盈体态!四、身体组成改善:让人神清气爽,减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下背痛等疾病。

体适能测试之功用1.分别出社会中不同人的体适能层次。

2.作为诊断体适能状况的工具。

3.反映出个体在进行体适能活动时的进度及成就。

4.用作激励参与体适能活动的工具。

5.测试结果可转化为常模 , 作为参照。

运动、健康与体适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健康(Health)是一种体力、心智及社群上都得到康宁的状态;而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乃是精力充沛并警觉地从事日常工作之余,又不会感到过度疲累,并且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付突发事情的能力。

体适能又可分为与健康较有关连的健康适能(Health-related Fitness)及与运动较为密切的运动适能(Performance-related Fitness)。

健康适能要求有最低限度的心肺耐力(Cardio-respiratory Endurance)、肌肉力量与肌肉耐力(Muscular Strength and Muscular Endurance)、关节柔软度(Joint Flexibility)及适宜的身体成分(Body Composition)。

体适能评价[修订]

体适能评价[修订]

健康体适能评价一、身体成分身体成分指组成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总成分。

总重量为体重,脂肪成分和非脂肪成分。

体脂重量占体重的百分比称为体脂百分比,余下的包括骨骼、水分、肌肉,这些是去脂体重。

1、身体质量指数(BMI)BMI指数(Body Mass Index,即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主要用于统计用途,当我们需要比较及分析一个人的体重对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带来的健康影响时,BMI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

传统的是成人体重标准是少于30,但亚洲成人指标近被改为27.5。

一个BMI达到23的亚洲成年人被认为是超重,而理想指数是18.5至22.9。

儿童的BMI数值并不单单适用于成年人。

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我们亦可利用他们的BMI值来推算他们是否超重。

以上的BMI计算式亦适用于2-20岁的人,但他们的过重及过轻指标,并非由一个固定的BMI值决定。

这是因为不同地区的儿童有不同的成长速度,若使用一个固定数值,容易做成错误判断。

很多国家及地区每年都会为当地的儿童作身高和体重的统计。

这些统计数据,都可以转化成为BMI值,从而再统计出当地儿童的BMI值分布。

根据这个分布,地方健康政府可以推算出当地儿童的过重及过轻指标。

一般来说,都会采用统计出来的平均BMI值及其标准差值,再计算出其常态分布的最高5%及最低5%作为过重及过轻指标。

另一方面,其BMI值位于常态分布的85%-95%区段的儿童,他们都有超重的危机。

2、身高标准体重160cm以下者身高标准体重=身高(cm)-100;166~175cm者标准体重=身高(cm)-105;176cm以上者标准体重=身高(cm)-110;女性体重比男性体重相应减少2.5kg。

3、体脂百分比体脂百分比是指将脂肪含量用其占总体重的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健康体适能评估

健康体适能评估

4、12分钟跑评价
“有氧运动之父”美国军医库伯发明的经典 心肺耐力测试方法。
VO2max=0.0268×距离(米)-11.3 VO2max=平均跑速(米/分)×0.2+3.5
年龄
15-30 35-50 55-70 15-30 35-50 55-70 15-30 35-50 55-70 15-30 35-50 55-70
1、握力测试
左右手各握3次,取最 佳成绩; 反映前臂力量;
2、半仰卧起坐
仰卧屈膝90度,双手自然 放于体侧,指尖处做一条 标志线,在距离该标志性 8厘米(45岁以上)和12 厘米(45岁一下)处分别 作第二条标志线; 测试者要求肩部离开垫子, 手碰远处的第二条标志线; 每分钟做20次,男性连续 75次为满分,女性70次满 分;
健康问卷的应用
关于客户的个人资料; 客户的病史,用以确定是否需要建议进行医学检 查; 关于已知的与安全有关和健康有关的行为; 关于一些与健康生活有关的态度和看法;
二、健康体适能的测试评估
了解客户体适能水平; 是制定运动计划的依据; 反应运动效果和进度;
健康体适能测试内容
心肺耐力 肌肉力量和耐力 柔韧性 身体成分 姿态★
健康体适能评估
在运动开始前,应 首先对客户进行健康状 况的调查评估和健康体 适能的测试评估,借此 获得有关客户的身体健 康状况和体适能水平的 信息是为其制定个性化、 科学地运动计划的重要 依据;
一、健康状况的调查评估
是否存在被确诊的疾病; 是否存在某些疾病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是否存在某些疾病征候或症状; 是否存在有损健康的生活方或者行为习惯;
(一)心肺耐力测试
安静心率测试; 3分钟台阶测试; 1英里步行测试; 12分钟耐力跑;

私教基础课程之健康体适能评估学习资料

私教基础课程之健康体适能评估学习资料

私教基础课程之健康体适能评估在客户开始运动之前,应首先对其进行健康状况的调查评估和健康体适能的测试评估。

通过此程序获得的有关客户的身体健康状况和体适能水平的信息是为其制定个性化的、科学的运动计划的重要依据。

一、健康状况的调查评估健身教练可以通过以下4个方面的调查来评估客户的健康状况:一是否存在被确诊的疾病;二是否存在某些疾病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三是否存在某些疾病征候或症状;四是否存在有损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行为习惯。

健康状况调查与评估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不仅可以帮助客户本人了解目前自身的健康状况,而且是健身教练制定以增强体适能和增进健康为日标的健身运动计划的基本依据。

健康状况问卷是要求客户进行健康体适能测试前填写的准备健身运动筛选问卷。

健康状况问卷的第一部分是关于客户的个人资料和紧急情况下的某些信息,健身教练应该随时掌握这些信息,以备需要时联系客户的医生或家庭成员。

第二部分包括客户的个人病史,这些信息能够有效帮助健身教练确定客户参加运动是否有危险并增大客户在没有医务监督下运动时的安全性,确定客户在开始运动前是否需要进行一次医学检查,同时能够帮助健身教练制定适当的健身运动计划以及确定对客户进行相关知识教育的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是关于已知的与安全和健康有关的行为,健身教练可以帮助客户改变这些行为,建立更加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四部分是关于一些与健康生活有关的态度和看法。

问卷中的问题加了编号以方便使用,其注解位于问卷的开始部分二、健康体适能的测试评估健康体适能测试,是确定不同个体体适能水平的工具,可以使健身教练了解不同客户的体适能水平及特殊的运动需求,是制定健身运动计划的主要依据。

同时,健康体适能测试还可以反映客户运动锻炼的进度及效果,并用来激励客户进行运动锻炼。

测试结果可转化为标准,作为参照。

健康体适能的测试项目种类繁多,有些特别适合成年人,有些特别适合儿重,各有特色。

这些测试是经过严谨的科学验证后才公布的。

体适能评定与方法

体适能评定与方法

体适能评定与方法专题体适能与国民体质健康体适能得类别行为修正健康体适能计划心肺管理肌力与肌耐力肌肉柔软度营养与身体组成测量与评价得三性理论测试工作计划得制定身体发育评价体适能常用得统计处理方法学生体质健康研究论文撰写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国国民体质监测1995—2005年10年间,福建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得到了显著得改善(1)福建省城乡男女学生身高、体重与胸围有明显得提高,增加得幅度远远超过了“平均每10年身高增长1cm、体重增加0、5kg”得世界范围内人群平均增长速度。

(2)身体形态得发育基本符合一般规律,男女形态发育基本上经历了两次交叉。

(3)身体发育匀称度有所改善。

它预示着,福建省近10年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总体得到提高,“豆芽菜”体型也得到明显得改善。

(4)福建省学生身体形态生长速度有整体加速趋势,突增期开始得时间、突增高峰出现得时间与突增期结束得时间有所提前。

(5)身体素质中城乡男女学生速度素质、城市学生爆发力素质总体水平提高。

(6)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大幅度下降。

城乡男女生得群体营养状况大幅度提升,都出现分布曲线明显右移得趋向。

(7)学生低血红蛋白得检出率大幅下。

(8)学生牙齿保健状况显著得到改善。

1995—2005年10年间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得诸多问题(1)身体形态发育得城乡学生差异依然存在。

近10年来,福建省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乡村显著低于城市。

(2)身体机能(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水平显著下降。

伴随着城乡男女生身体生长水平总体得提高,2000-2005年福建省学生肺活量、肺活量/体重得总体水平却全线下跌。

(3)乡村学生爆发力素质总体水平下降;近5-10年来,男生斜身引体、引体向上成绩总体水平下降,近5年来女生仰卧起坐成绩总体水平下降; 1995-2000年城乡男女学生立位体前屈成绩总体水平下降;反映耐力素质得小学生50X 8往返跑、1000米跑(男中、大学生)、800米跑(女中、大学生)得总体水平下降,说明福建省城乡男女学生得心肺功能在逐年下降,而心肺功能不善就是导致人类死亡得第一原因,因此应引起各级部门得高度重视。

健康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第二章 健康评估

健康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第二章 健康评估
• 目的。 • 心血管、肺部疾病或代谢性疾病的主要症状或体征。 • 运动前健康筛查的过程。 • 自我筛查方法。 • 运动前健康筛查流程、应用。 • 心脏康复和医疗体适能机构患者的危险分层。 • 小结
运动前健康筛查的目的
• 对所有准备参加运动的个体进行危险分层(低、中、高危分层)。 • 分层的依据是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数量和确诊的心血管疾病、代谢
健康评估
学习重点
• 对参加体育活动者进行健康状况评估的目的。 • 为不同健康水平的体育活动参加者制订身体活动锻炼计划的
原则。 • 运动中医学监督的基本原则。
为何要进行健康评估
• 帮助活动参加者确定他们当前的健康状况。
• 参加者存在已经被确诊有严重健康问题,并正在接受治疗。 • 经过医生和健康工作者的详细分析,确认参加者没有健康问题或
PAR-Q+
ACSM 运动前健康筛查流程
• 首先要确认个体目前是否有规律运动习惯,以便于确定这些个体是否已经适应 了规律的体力活动的用力程度,对于还没有适应者,运动可能会对其心血管系 统产生过度的负荷并增加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风险。
• 有运动习惯的参与者是指其有进行有计划的、系统性的运动习惯,并在过去的3个月进行至 少每周3天、至少30 min强度的运动。
试结束后送其回家。 • 如果运动测试是用于诊断目的,病人最好能够停止服用心血管处方药,但必须得到内科医生许可。 • 如果测试是出于功能评估或开具运动处方的目的,患者应继续按日常需要服药,测试中的反应将与运动训
练中预期的反应一致。 • 参与者应提供所服用药物的名称、剂量和次数,尤其是测试前最后一次实际服药量。
• 运动测试前必须获得参与者充分的知情同意。 • 确保参与者了解运动测试或运动计划的目的及相关风险,并能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