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基本设计理念参考参数
按键基本设计理念参考参数

按键基本设计理念及参考参数一、硅胶片1.硅胶薄片A、基边厚度(0.20----0.30)mma 如果厚度<0.20mm,硅胶加工困难,且尺寸难以保证.b 如果厚度>0.30mm,会造成按键连动,手感不良.B、导电基高度(0.25-0.30)mma 如果高度<0.25mm 会摇摆KEYb 如果高度>0.30mm,硅胶弹性变形,易影响手感,导电基与主板弹片中心会偏差.C、导电基顶面直径大小(¢1.8-¢2.5)D、导电基弹片中心对位偏差值<0.10mmE、KEY背面支撑柱位a 支撑柱直径大小(0.60-0.80)mmb 支撑柱位高度:导电基高度—支撑柱位高度=(0.15-0.20)mmc 支撑柱位设计原则:①位置尽量偏离导电基(x/y)较远处.②根据用户使用手机习惯F、灯位设计a 灯位范围,单边放大(0.20-0.40)mmb 灯位遮位高度---遮光位=(0.10-0.12)mmG、硅胶PET遮光片设计方案设计原则:保证客人原图装配高度不变a 一般遮光片高度(0.05-0.08)mmb 0.10<正面KEY形高度<0.25mmc PTE遮光片—KEY形=单边间隙0.10mmd PC KEY外形尺寸—硅胶KEY=(0.70-0.80)mm(单边)H、硅胶+钢片a 钢片厚度(0.10-0.12)mmb 0.40<正面KEY形厚度<0.50mm 理想高度0.45mmc 钢片-KEY形=单边间隙0.10mmd PC KEY外形PC KEY外形尺寸—硅胶KEY=(0.70-0.80)mm(单边)(原则:考虑字符位置范围无干涉)塑胶部分一、导航键1.裙边宽度(0.30-0.45)mm2.裙边厚度(0.30-0.40)mm3.导航键字符:0.12<字符宽度<0.25mm 0.08<字符深度<0.12mm二、导航键与机壳的配合设计A KEY直身高度:0.10-3.0mmKEY裙边高度:0.30-0.45mmKEY直身位于机壳配合单边间隙(0.15-0.20)mmKEY裙边与机壳配合单边间隙(0.10-0.15)mmB 导航键与机壳防呆设计(针对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园形KEY)防呆角尺寸长:0.60-0.80mm 宽:1.00-1.40mm防呆角位置设计原则:1、尽量避免进出胶位置2、与其他KEY机壳干涉位置C 导航键与OK键的配合设计OK键直身位配合间隙单边0.08mmOK键裙边配合间隙单边0.10mmOK键裙边防呆角配合间隙:1.X向(短)0.05<单边间隙<0.08mm2.Y向(长)0.10<单边间隙<0.20mm原则:1. 椭园形/园形/长方形/正方形/OK键加两个防呆角2. 防呆角位置避开进出口点胶口位,且中心对称分布D 数字功能键与机壳配合设计1.数字功能键直身位根部与机壳单边间隙(0.80-0.10)mm,仅限直上直下KEY 2.数字功能键裙边根部宽度及厚度必须>0.30mm3.KEY形表面一致性针对KEY造型4.KEY高度(配合面高度一致性)三、KEY拔模设计A KEY 直身位拔模高度单边(2-3)度,KEY直身高度范围(0.60-1.10)mmKEY裙边拔模角度单边(3-5)度,KEY裙边高度范围(0.30-0.50)mmB 拔模方向:1.直身位根部朝KEY中心方向2.裙边根部朝KEY中心方向C 装饰件与数字功能键配合例如X05012数字键中间装饰:1.高度配合间隙:0.10mm2.外围配合间隙:0.05-0.08mm3.装饰件与数字键高度大于0.20mmD PC与RUBBER套KEY设计1.加溢胶槽(2个)溢胶槽尺寸:①X向(长)0.08-1.0mm②Y向(短)0.30-0.60mm 2.溢胶槽设计位置原则:避开字符位置3.PC KEY与RUBBER配合间隙X-Y方向配合间隙单边为0.03-0.04mmZ向配合间隙0.05mm(胶水厚度)。
按键设计总结

七、PC、PMMA、PET
1、PC片厚度规格有:a、0.188 b、0.25 c、0.38 d、0.5 (a~d为常用规格) e、0.65 f、0.8 g、1.0(大于 0.65的一般都采用亚克力片材,亚克力硬度比PC片高,更耐磨,但亚克力更脆,容易断裂);表面加硬1H。 2、PMMA(亚克力)厚度规格有:a、0.5 b、0.65 c、0.8 d、1.0 e、1.2 f、1.5 g、2.0 表面加硬3H~5H。
四、硅胶
1、硅胶KEY台避开灯位,加溢胶槽(键帽为亚克力时做0.05的深, 其他做0.15~0.2,防止溢胶粘 死;与键帽底部之 间预留0.05的 胶水位;有支架的时候周围挂孔做穿并比原来单边做大0.3(提高 产能、防止导光导致漏光)。 2、导电基高度做到0.3以上,高于0.6时做成两截的结构(可以防止 下陷);数字连体键中间的导电基做到比两边的高0.1~0.3,导航 键偏位的导电基高度也做高0.1~0.3;直径做1.8~2.0,太大了 手感不好;和钢片压一起时底下侧壁要避开导电基0.5以上。 3、加支撑支撑基片,特别是导电基偏的和大KEY的必须要加支撑, 设计前期可以尽量多加点支撑,省的后期改装配治具;支撑一般 是圆柱形的,有的支撑面积大的地方按实际情况加;高度做到和 导电基一致;导航键、离导电基太近的位置、有电子元件的位置 不能加支撑。 4、加3~4个装配定位孔方便装配,提高产能。 5、单边避开热熔柱0.5mm 6、周圈加强筋高度不能高于1.0mm,宽度不能小于0.8mm,周圈有 加强筋,油压的时候尺寸很难控制,中间位置容易拱起变形。 7、基片厚度一般做0.25~0.4(按键总高超过5.0时做0.4);和钢片 压合在一起时做0.1~0.15。
五、TPU
1、基片厚度做0.25~0.7。 2、支撑不能离导电基太近。 3、周边筋条不能高于1.0,宽度不能小于1.0,定位孔尽量做少做大,否则开不了冲模。 4、表面装饰筋条做到1.0以上,并比键帽表面高出0.15~0.3。
产品设计中几种按键设计的要点

产品设计中几种按键设计的要点在产品设计中,按键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操作体验和产品的易用性。
以下是几种按键设计的要点,旨在提供一些指导原则和思考方向。
1.按键的形状和尺寸:按键的形状和尺寸应该合适,以便用户轻松触摸和按下。
一般来说,按键的表面应该平坦,不易滑动,并且有足够的阻力,避免用户意外按到。
2.按键的布局和分组:按键的布局和分组应该合理,方便用户按下正确的按键。
将相关功能的按键放在一起,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所需的按键,减少操作错误的可能性。
3.按键的标识和反馈:按键的标识应该清晰可见,以便用户明确其功能。
使用易于理解的图标、文字或符号来标识按键,避免使用模糊或难以辨认的标识。
此外,给用户提供按键的反馈,例如通过声音、震动或视觉效果来确认按键已被按下。
4.按键的触发力和行程:按键的触发力和行程应该适中,以达到用户舒适的按压感觉,并提供足够的反馈。
触发力过大可能导致用户疲劳,触发力过小则容易误触。
行程长度也要合适,过长会降低用户的响应速度,过短则容易误按。
5.按键的可持续性和耐用性:产品的按键应该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和耐用性,以保证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按键的材料应该耐磨、耐久,不易破损或变形。
此外,按键的设计应该考虑到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减少用户的疲劳感。
6.按键的反应速度:按键的反应速度应该尽可能快,以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和提升操作的流畅性。
对于一些需要长时间等待的操作,可以通过进度条或其他方式给用户一定的反馈,以提高用户体验。
7.按键的安全性:对于一些具有安全性要求的产品,按键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用户的安全,例如避免设计容易误按的按键,或者采用多重确认的方式来避免误操作。
8.按键的易维修性:在一些需要维修或更换的产品中,按键的设计应该考虑到易维修性,以便用户能够方便地进行维护。
例如,采用模块化设计,使得按键能够独立更换,而不需要整个产品的更换。
9.按键的人体工程学:按键的设计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以确保用户能够舒适地操作产品。
高端按键设计理念

高端按键设计理念高端按键设计理念在现代的电子设备中,按键作为用户与设备进行交互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用户体验和使用舒适度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高端按键设计理念必须注重细节、追求简约、强调人性化以及注重创新。
以下是高端按键设计理念的几个关键点:1. 细节:高端按键设计关注每一个细节,从按键的形状、质感到按键的触感和反馈都经过精心设计和调试。
细致入微的设计,让用户感受到每一个按键的独特性和品质。
2. 简约:高端按键设计理念强调简约,避免过多的装饰和复杂的设计。
通过简洁而富有品味的外观设计,使得整体按键布局整齐、清晰,提高键盘的易用性和美观性。
3. 人性化:高端按键设计追求的是人性化和个性化,注重用户的触觉体验和使用习惯。
按键的大小、形状和布局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觉舒适自然。
通过人性化的设计,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使用体验。
4. 创新:高端按键设计要追求创新,引入新的技术和材料,打破传统的按键设计模式。
创新的设计可以提供更多的功能和便利性,满足用户对新技术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竞争力。
5. 可持续发展:高端按键设计理念还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使用环保材料和可回收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设计按键时还应考虑使用寿命和可维护性,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维修性,减少资源浪费。
总之,高端按键设计是一个综合考虑外观、功能、人性化、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多个因素的设计过程。
通过关注细节,追求简约、人性化和创新,以及注重可持续发展,可以设计出更好用、更美观、更环保的高端按键产品,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竞争力。
触摸按键设计要求规范

cx电压从0开始充电,一直到v1上图右边是一个最基本的触摸按键,中间圆形绿色的为铜(我们可以称之为按键),在这些按键中会引出一根导线与MAU相连,MAU通过这些导线来检测是否有按键按下,外围的绿色也是铜不过这些铜与GND大地相连,在按键和外围铜直接是空隙(空隙d)上图右边是左图的截面图,当没有手指接触时只有一个电容cp,,当有手指接触时,按键通过手指就形成了电容cf二。
硬件连接电容式触摸按键原理现阶段,随着电容式触摸按键在外形美观和使用寿命等方面都优于传统的机械按键,电容式触摸按键的应用领域也日益广泛,包括家电、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和移动设备等。
本文就一种具体的电容式触摸开关芯片SJT5104介绍一下电容式触摸按键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材料选择。
一工作原理任何两个导电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感应电容,一个按键即一个焊盘与大地也可构成一个感应电容,在周围环境不变的情况下,该感应电容值是固定不变的微小值。
当有人体手指靠近触摸按键时,人体手指与大地构成的感应电容并联焊盘与大地构成的感应电容,会使总感应电容值增加。
电容式触摸按键IC在检测到某个按键的感应电容值发生改变后,将输出某个按键被按下的确定信号。
电容式触摸按键因为没有机械构造,所有的检测都是电量的微小变化,所以对各种干扰会更加敏感,因此触摸按键设计、触摸面板的设计以及触摸IC的选择都十分关键。
二触摸PAD设计1. 触摸PAD材料触摸PAD可以用PCB铜箔、金属片、平顶圆柱弹簧、导电棉、导电油墨、导电橡胶、导电玻璃的ITO层等。
不管使用什么材料,按键感应盘必须紧密贴在面板上,中间不能有空气间隙。
当用平顶圆柱弹簧时,触摸线和弹簧连接处的PCB,镂空铺地的直径应该稍大于弹簧的直径,保证弹簧即使被压缩到PCB板上,也不会接触到铺地。
2. 触摸PAD形状原则上可以做成任意形状,中间可留孔或镂空。
作者推荐做成边缘圆滑的形状,可以避免尖端放电效应。
一般应用圆形和正方形较常见。
键盘的设计原理

键盘的设计原理
键盘的设计原理是为了提供人们在输入文字时的便捷性和舒适度。
键盘上的按键被安排在特定的布局方式下,根据常用字符出现频率以及人们的输入习惯进行排列。
同时,键盘上的每个按键都与一个电子开关相连,当按键按下时,开关会闭合,发出一个电信号,告诉计算机相应的键被按下。
在标准键盘上,字母和数字按键分为四个区域:QWERTY区、数字区、功能键区和数字小键盘区。
QWERTY区的字母按键
是按照常用字符的频率和双手的自然位置进行设计的,目的是提高打字速度和减轻手指的负担。
数字区包含了0-9的数字按
键和常用的标点符号,一些特殊字符则位于功能键区。
数字小键盘区是为了方便大量输入数字而设置的。
除了标准键盘布局外,还存在一些其他的键盘布局方式,如DVORAK、COLEMAK等。
这些布局方式的目的是优化按键
的排列,使得打字更加高效和舒适。
然而,由于习惯的问题,标准的QWERTY布局仍然是最广泛使用的键盘布局方式。
除了字符按键外,键盘上还有一些特殊的按键,如Shift、Ctrl、Alt等。
这些按键可以与其他按键组合使用,以实现各种快捷
功能,例如复制、粘贴、撤销等。
另外,现代键盘还常常加入了一些附加功能和设计,比如背光按键、媒体控制按键等。
这些设计可以提升键盘的可用性和便捷性,满足人们对于多种输入需求的追求。
总而言之,键盘的
设计原理是围绕着提供高效便捷的输入体验和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则展开的。
触摸按键设计规范

cx电压从0开始充电,一直到v1上图右边是一个最基本的触摸按键,中间圆形绿色的为铜(我们可以称之为按键),在这些按键中会引出一根导线与MAU相连,MAU通过这些导线来检测是否有按键按下,外围的绿色也是铜不过这些铜与GND大地相连,在按键和外围铜直接是空隙(空隙d)上图右边是左图的截面图,当没有手指接触时只有一个电容cp,,当有手指接触时,按键通过手指就形成了电容cf二。
硬件连接电容式触摸按键原理现阶段,随着电容式触摸按键在外形美观和使用寿命等方面都优于传统的机械按键,电容式触摸按键的应用领域也日益广泛,包括家电、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和移动设备等.本文就一种具体的电容式触摸开关芯片SJT5104介绍一下电容式触摸按键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材料选择。
一工作原理任何两个导电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感应电容,一个按键即一个焊盘与大地也可构成一个感应电容,在周围环境不变的情况下,该感应电容值是固定不变的微小值.当有人体手指靠近触摸按键时,人体手指与大地构成的感应电容并联焊盘与大地构成的感应电容,会使总感应电容值增加.电容式触摸按键IC在检测到某个按键的感应电容值发生改变后,将输出某个按键被按下的确定信号。
电容式触摸按键因为没有机械构造,所有的检测都是电量的微小变化,所以对各种干扰会更加敏感,因此触摸按键设计、触摸面板的设计以及触摸IC的选择都十分关键。
二触摸PAD设计1. 触摸PAD材料触摸PAD可以用PCB铜箔、金属片、平顶圆柱弹簧、导电棉、导电油墨、导电橡胶、导电玻璃的ITO层等。
不管使用什么材料,按键感应盘必须紧密贴在面板上,中间不能有空气间隙。
当用平顶圆柱弹簧时,触摸线和弹簧连接处的PCB,镂空铺地的直径应该稍大于弹簧的直径,保证弹簧即使被压缩到PCB板上,也不会接触到铺地。
2。
触摸PAD形状原则上可以做成任意形状,中间可留孔或镂空。
作者推荐做成边缘圆滑的形状,可以避免尖端放电效应.一般应用圆形和正方形较常见.3. 触摸PAD面积大小按键感应盘面积大小:最小4mm×4mm,最大30mm×30mm。
按键设计的一些注意点的介绍1

按键设计的一些注意点的介绍一、透光色彩:TPU工艺对于透光颜色的处理非常有优势,如下图:选用透光方式的优次也是按上述顺序排次!二、透光方式的优势:由于TPU可以进行比较复杂的印刷,而使得光线可以在白色油墨的多次折射下从字体处射出,而使键盘亮度均匀、柔和。
请看下面的对比:三、间隙:由于材料特性的关系(主要原因是TPU的拉伸变形率几乎为0,可忽略不计),TPU比RUBBER更加有利于做紧密型按键,品质更加稳定;注意:间隙最小不能小于0.2,四、台阶的注意点:1、台阶有遮光的作用,(Base的印刷-台阶-面板的相对位置);2、对于对称型PK要注意防呆设计,特别是OK key,如:3、台阶的厚度一般要≥0.35mm;五、特殊效果的工艺:1、电铸:可以有很好的亮雾面分界效果,(必须了解雾面不是电铸的,而是晒纹的)以及在按键上做出R角很尖的阴文字符。
注意:只能用水镀;国内一些厂厂也在尝试镭雕,不过技术还没有成熟,仅日本的个别厂商可以生产;开模周期较长,且价格较高;2、真空镀:这种电镀只能显示亮面效果,而不能实现雾面效果;镀层较薄,不耐磨;可镭雕,但品质比较难控制;容易影响R角;3、镜面背印:进行PK背面印镜面油墨的工艺,可以使PK正面具有镜面效果,但缺点是:镜面效果受PK缩水、印刷技术、油墨质量、丝网网目等影响较大,即使没有上述影响,也不如溅镀效果好,且不透光;六、Metal Dome:建议最好采用有排气槽的三层的Metal Dome,dome里面带凸点的。
七、高健须防露黑:八、LED的位置安排:如果是透明KEY,特别是PCB至Base之间的距离较大时,此点尤其要注意,曾经有侨兴QS818出现侧面见到LED的情况发生。
但,有时候由于空间的限制,又无法考虑这个问题,怎么办?TPU的白色印刷完全有能力解决这个困难!综上所述,我们建议,在供应商的选择上,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技术方面,有能力的供应商,在收到完整的产品图档后,会先进行详细的评审,之后,会提出存在的问题并提交相应的解决方案!当然,这就需要供应商有厚实的工程、开发技术和长期的生产经验来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键基本设计理念及参考参数
一、硅胶片
1.硅胶薄片
A、基边厚度(0.20----0.30)mm
a 如果厚度<0.20mm,硅胶加工困难,且尺寸难以保证.
b 如果厚度>0.30mm,会造成按键连动,手感不良.
B、导电基高度(0.25-0.30)mm
a 如果高度<0.25mm 会摇摆KEY
b 如果高度>0.30mm,硅胶弹性变形,易影响手感,导电基与主板弹片中心会偏差.
C、导电基顶面直径大小(¢1.8-¢2.5)
D、导电基弹片中心对位偏差值<0.10mm
E、KEY背面支撑柱位
a 支撑柱直径大小(0.60-0.80)mm
b 支撑柱位高度:导电基高度—支撑柱位高度=(0.15-0.20)mm
c 支撑柱位设计原则:
①位置尽量偏离导电基(x/y)较远处.
②根据用户使用手机习惯
F、灯位设计
a 灯位范围,单边放大(0.20-0.40)mm
b 灯位遮位高度---遮光位=(0.10-0.12)mm
G、硅胶PET遮光片设计方案
设计原则:保证客人原图装配高度不变
a 一般遮光片高度(0.05-0.08)mm
b 0.10<正面KEY形高度<0.25mm
c PTE遮光片—KEY形=单边间隙0.10mm
d PC KEY外形尺寸—硅胶KEY=(0.70-0.80)mm(单边)
H、硅胶+钢片
a 钢片厚度(0.10-0.12)mm
b 0.40<正面KEY形厚度<0.50mm 理想高度0.45mm
c 钢片-KEY形=单边间隙0.10mm
d PC KEY外形PC KEY外形尺寸—硅胶KEY=(0.70-0.80)mm(单边)
(原则:考虑字符位置范围无干涉)
塑胶部分
一、导航键
1.裙边宽度(0.30-0.45)mm
2.裙边厚度(0.30-0.40)mm
3.导航键字符:0.12<字符宽度<0.25mm 0.08<字符深度<0.12mm
二、导航键与机壳的配合设计
A KEY直身高度:0.10-3.0mm
KEY裙边高度:0.30-0.45mm
KEY直身位于机壳配合单边间隙(0.15-0.20)mm
KEY裙边与机壳配合单边间隙(0.10-0.15)mm
B 导航键与机壳防呆设计(针对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园形KEY)
防呆角尺寸长:0.60-0.80mm 宽:1.00-1.40mm
防呆角位置设计原则:
1、尽量避免进出胶位置
2、与其他KEY机壳干涉位置
C 导航键与OK键的配合设计
OK键直身位配合间隙单边0.08mm
OK键裙边配合间隙单边0.10mm
OK键裙边防呆角配合间隙:
1.X向(短)0.05<单边间隙<0.08mm
2.Y向(长)0.10<单边间隙<0.20mm
原则:1. 椭园形/园形/长方形/正方形/OK键加两个防呆角
2. 防呆角位置避开进出口点胶口位,且中心对称分布
D 数字功能键与机壳配合设计
1.数字功能键直身位根部与机壳单边间隙(0.80-0.10)mm,仅限直上直下KEY 2.数字功能键裙边根部宽度及厚度必须>0.30mm
3.KEY形表面一致性针对KEY造型
4.KEY高度(配合面高度一致性)
三、KEY拔模设计
A KEY 直身位拔模高度单边(2-3)度,KEY直身高度范围(0.60-1.10)mm
KEY裙边拔模角度单边(3-5)度,KEY裙边高度范围(0.30-0.50)mm
B 拔模方向:
1.直身位根部朝KEY中心方向
2.裙边根部朝KEY中心方向
C 装饰件与数字功能键配合
例如X05012数字键中间装饰:
1.高度配合间隙:0.10mm
2.外围配合间隙:0.05-0.08mm
3.装饰件与数字键高度大于0.20mm
D PC与RUBBER套KEY设计
1.加溢胶槽(2个)
溢胶槽尺寸:①X向(长)0.08-1.0mm②Y向(短)0.30-0.60mm 2.溢胶槽设计位置
原则:避开字符位置
3.PC KEY与RUBBER配合间隙
X-Y方向配合间隙单边为0.03-0.04mm
Z向配合间隙0.05mm(胶水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