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常用计算公式 速度公式

合集下载

货运卡车吨数计算公式

货运卡车吨数计算公式

货运卡车吨数计算公式在货运行业中,货运卡车是一种常见的运输工具,用于运输各种货物。

货运卡车的吨数是指车辆的最大装载重量,通常以吨为单位。

计算货运卡车的吨数对于货物运输的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货运卡车吨数的计算公式及其相关知识。

一、货运卡车吨数的定义。

货运卡车吨数是指车辆的最大装载重量,通常以吨为单位。

货运卡车吨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车辆能够装载的货物数量和重量,是货运行业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通常情况下,货运卡车的吨数越大,其装载能力越强,可以运输的货物种类和数量也越多。

二、货运卡车吨数的计算公式。

货运卡车吨数的计算公式通常为:吨数 = 载重量 / 1000。

其中,载重量是指货运卡车的最大装载重量,以千克为单位。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货运卡车的吨数。

三、货运卡车吨数计算实例。

举个例子,如果一辆货运卡车的最大装载重量为15000千克,那么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该货运卡车的吨数为:吨数 = 15000 / 1000 = 15吨。

这意味着这辆货运卡车的吨数为15吨,可以装载15吨的货物。

通过这个实例可以看出,货运卡车吨数的计算公式非常简单直观,只需要知道车辆的最大装载重量即可计算出吨数。

四、影响货运卡车吨数的因素。

货运卡车吨数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车辆的结构和材料、发动机功率、车辆的轮胎和悬挂系统等。

一般来说,货运卡车的吨数越大,其结构和材料越坚固,发动机功率越大,轮胎和悬挂系统也越强大。

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决定了货运卡车的吨数大小。

另外,货运卡车的吨数还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货运卡车的吨数都有相应的规定,超过规定吨数的货运卡车将受到处罚。

因此,在选择货运卡车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来确定合适的吨数。

五、货运卡车吨数的重要性。

货运卡车吨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货物运输的安全和效率。

如果货运卡车的吨数不足,可能导致无法装载所有货物,需要分批运输,增加了运输成本和时间。

而如果货运卡车的吨数过大,可能导致货物运输不稳定,增加了安全风险。

货运常用公式总结讲解

货运常用公式总结讲解

货运常用公式总结讲解货运是指将货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在货运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一些公式来计算货物的运输量、运输成本、运输时间等相关信息。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货运公式的总结和讲解。

1.运输量公式:运输量=货物的数量×单位重量或体积这个公式用于计算货物的总运输量。

货物的数量可以是重量或体积,单位重量或体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例如吨、立方米等。

2.运输成本公式:运输成本=运输距离×油价×油耗+人工费用这个公式用于计算货物的运输成本。

运输距离是货物运输的实际距离,油价是单位距离的燃料费用,油耗是单位距离的燃料消耗量,人工费用是运输过程中所需的人工成本。

3.运输时间公式:运输时间=运输距离/速度这个公式用于计算货物的运输时间。

运输距离是货物运输的实际距离,速度是货物运输的平均速度。

4.每公里运输成本公式:每公里运输成本=运输成本/运输距离这个公式用于计算每公里的运输成本。

通过将运输成本除以运输距离,可以得到每公里的运输成本,帮助我们了解运输成本的具体情况。

5.货车容量公式:货车容量=货物的总体积或重量/货车的载重量或容积这个公式用于计算货车的容量。

货车的载重量或容积是货车所能承载的最大货物重量或体积,通过将货物的总体积或重量除以货车的载重量或容积,可以得到货车的容量,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货车进行货物运输。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货运公式的总结和讲解。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货物的运输量、运输成本、运输时间等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地管理和组织货物运输。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这些公式,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需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其他因素如天气、路况等对货物运输的影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准确的货物运输计划。

轮式车辆速度计算

轮式车辆速度计算

轮式车辆速度计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轮式车辆速度计算是在工程学和物理学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概念。

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而轮式车辆速度计算则是通过车辆的轮子转动的速度来计算车辆的行驶速度。

在现代社会,轮式车辆成为人们出行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车辆的速度来确保安全和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轮式车辆的速度计算是基于车轮直径以及车轮转动的次数来完成的。

当车轮向前运动时,车轮的外圆周沿着路面移动,这种直接与车辆速度相关的速度称为切线速度。

其实需要注意的是车轮的直径和周长对速度的影响,因此在进行速度计算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我们需要明确车轮的直径和周长的关系。

车轮的直径是指车轮中心到车轮外缘的距离的两倍,而车轮的周长则是车轮外缘一周的长度。

而车轮的周长可以通过直接测量或者通过车轮的直径进行计算得出。

一般而言,车轮的直径和周长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周长= π × 直径π(pi)是一个著名的数学常数,近似值为3.14159。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根据车轮的直径来计算车轮的周长。

接下来,当我们需要计算车辆的速度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每分钟车轮转动的次数。

车轮每分钟的转动次数也被称为RPM (Revolutions Per Minute)。

RPM的计算可以通过车辆的实际行驶速度和车轮的大小来得出。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利用车辆的汽车仪表板来测量车轮每分钟的转动次数。

根据车轮每分钟的转动次数和车轮的周长,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公式来计算车辆的速度:车速= 周长× RPM × 60 / 1000周长和车速的单位需要保持一致,通常为米或者千米。

RPM的单位为转每分钟,因此需要转换为每秒钟的转动次数。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车辆在行驶中的实际速度。

除了上述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车辆的加速度和行驶时间来计算车辆的速度。

车辆的加速度是指车辆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交通事故货车制动前行驶速度计算公式

交通事故货车制动前行驶速度计算公式

交通事故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其中货车交通事故尤为引人关注。

在货车交通事故中,货车制动前的行驶速度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它直接关系到事故的严重程度和事故后的赔偿责任。

我们来看一下货车制动前的行驶速度计算公式。

在物理学中,我们知道速度可以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来表示。

而在货车制动前行驶速度的计算中,我们需要考虑到货车的质量、制动距离以及制动时间。

货车制动前的行驶速度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v = \sqrt{2as}\]其中,v表示货车制动前的行驶速度,a表示货车的减速度,s表示货车的制动距离。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在货车交通事故中准确地计算出货车在撞击前的行驶速度,进而帮助我们分析事故的原因和责任。

接下来,让我们来深入了解货车制动前的行驶速度计算公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货车的载重量、道路的状况、司机的反应时间等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行驶速度的计算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评估,以便得出准确的计算结果。

在实际的货车交通事故中,我们也可以根据货车的轮胎痕迹、碰撞留下的痕迹、车辆损坏情况等来反推货车的行驶速度,从而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这样的深度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事故的发生过程,便于事故的调查和责任的追究。

当然,在货车交通事故中,我们也需要更加关注预防和减轻事故带来的伤害。

通过对货车制动前行驶速度的准确计算,我们可以制定更科学的交通安全法规,加强对货车司机的培训和监管,提高货车的安全性能等,从而更有效地预防货车交通事故的发生。

在我看来,货车制动前行驶速度的准确计算和分析对于货车交通安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综合分析,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预防和减轻货车交通事故带来的损失。

货车制动前行驶速度计算公式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物理学知识,更是我们在货车交通事故中进行事故分析和责任追究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这一公式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减轻货车交通事故的发生和影响,从而保障交通安全和司乘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公路货运费用计算公式

公路货运费用计算公式

公路货运费用计算公式
一、整车短途运输:按货物的重量和体积来计算,以北京到天津港为例,货物重量大约30T,用车为12.5米半挂车一辆运费大概在1900元左右。

二、长途零担运输:重货按公斤或吨计算。

根据实际的重量和公里数,约合0.2到0.5元每吨/公里.按公斤计算的货物就以当地的货运市场的具体操作来算.轻货按体积来计算,约合每立方0.5元到1.0元每吨/公里.
公路运输卡车的货箱尺寸有以下几种主力型号:
货箱长车厢内宽实际载货能力适合运输里程(往返)
2.8米1.8米2吨500KM以下
3.8米1.8到2米3到4吨600KM左右
4.2米2米3到5吨500到800KM
5.1米2到2.2米3到7吨1000KM以下
6.1米2到2.2米8吨以下1000KM以下
7.2米2.2到2.3米11吨以下1000KM以上
8.1到8.6米2.3米10到15吨1000KM以上
9.6米2.3米15到25吨1000KM以上
12.5米2.3到2.4米15到100吨1000KM以上
14.5米2.3到2.4米15到100吨1000KM以上
以上几种车型为目前公路主力运输车型,其它非标准车辆在未经公路管理部门允许的情况下,是不允许上公路的,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以上提供的就是车辆车厢内部的标准尺寸。

车辆车厢的内部尺寸是按照国际标准制定的。

只精确到个位的后一位。

车速及滚动半径计算

车速及滚动半径计算

通过以下简单公式你也可以轻松计算出自己的大概车速,计算公式如下:后桥速比是固定的,一般为:3.42(天龙)、3.73(A7)、4.11(欧曼6、J6、天龙、陕汽MAN桥)、4.38、4.8(欧曼9),而且厂家一般都会喷在桥壳上,自己可以找以下。

后桥速比越小,车速越快(有些进口车可以达到2.8)。

假定为4.11,即公式中i o=4.11变速箱速比是有多少个档位就有多少个,比如12JS160TA:法士特12JS160TA变速箱速比一档12.10 二档9.41 三档7.31四档 5.71 五档 4.46 六档 3.48七档 2.71 八档 2.11 九档 1.64十档 1.28 十一档 1.00 十二档0.78一般正常行驶,都能挂到最高档(12档),那么公式中i g=0.78r 是指轮胎的滚动半径,有国标,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下面提供几个卡车上常用轮胎的滚动半径:轮胎对应滚动半径11.00R20 0.512 12.00R20 0.53111.00-20 0.522 12.00-20 0.541假定为您的车装的是11.00R20轮胎,那么r=0.512。

更多轮胎参数尺寸可参考《钢丝子午胎更换真空胎型号转换参数对照》一文。

n代表发动机转速,那么带入以上公式计算,不同转速下的车速为:1400rpm——84.3km/h1500rpm——90.3km/h1700rpm——102.3km/h ……以此类推看上去很难,其实很容易,自己算算吧。

注:这个车速仅从转动比率考虑,没有考虑负载、风阻、路面坡度等外因,仅为参考值。

同时发动机转速越低,油耗就越低,所以建议在厂家给出的经济区(仪表绿区)行驶。

汽车的滚动半径,自由半径,静力半径的求解汽车静止时,车轮中心至轮胎与道路接触面之间的距离称为静力半径,由于径向载荷的作用,轮胎发生显著变形,所以静力半径小于自由半径。

一般速度比较低的时候可以认为滚动半径=车轮自由半径=静力半径。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项练习速度公式:V=S/t s=vt t=s/v 姓名:1.摩托车用90km/h的平均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20km的卡车。

追了270km才赶上,求卡车的平均速度。

2.一列车长160m,匀速通过一条长200m的隧道用了0.01h。

若该列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040m的铁路桥要多长时间?3.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96cm长的导火线来使炸药爆炸。

导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cm/s。

在点火者点燃导火线后,以5m/s的速度跑开。

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距爆炸点500m远的安全区?4.小军乘坐一辆汽车行驶在限速为50km/h的公路上。

他利用手表测得汽车每隔4s就驶过路边一根相距50m的电线杆。

问:小军乘坐的这辆汽车是否超速?5.一列火车以54km/h的速度通过一座桥用了1.5min。

已知火车长150m。

桥长为多少?6.A、B两地相距300m,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骑自行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他们的速度分别为V甲= 6m/s、V乙= 4m/s,假如有一只猎狗不知疲倦的以V = 8m/s的速度奔跑在甲、乙之间。

问:在甲、乙两人出发至相遇时,猎狗跑了多少路程?7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根长1m的导火线引爆炸药,导火线以0.5cm/s的速度燃烧,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600m的安全地区?8.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位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位3600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再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这位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时间 速度 公式

时间 速度 公式

时间速度公式一、基本公式。

1. 速度的定义公式。

- 速度v=(s)/(t),其中s表示路程(在初中物理中,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t表示时间。

这个公式表明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例如,一辆汽车行驶了120千米,用时2小时,根据公式v = (s)/(t)=(120)/(2) = 60千米/小时,它的速度就是60千米/小时。

2. 时间的计算公式(由速度定义公式变形得到)- t=(s)/(v)。

如果已知路程和速度,就可以用这个公式计算时间。

一个人跑步的速度是5米/秒,要跑100米,那么他所用的时间t=(s)/(v)=(100)/(5)=20秒。

3. 路程的计算公式(由速度定义公式变形得到)- s = vt。

当知道速度和时间时,可以求出路程。

例如,一列火车以80米/秒的速度行驶了30秒,那么它行驶的路程s=vt = 80×30 = 2400米。

二、公式的应用拓展。

1. 平均速度的计算。

- 当物体做变速运动时,我们可以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来计算平均速度。

公式为v_平均=frac{s_总}{t_总}。

例如,一个人先以3米/秒的速度走了100秒,然后又以5米/秒的速度走了80秒。

- 首先计算总路程s = s_1 + s_2,s_1=v_1t_1 = 3×100 = 300米,s_2 =v_2t_2=5×80 = 400米,所以s_总=300 + 400 = 700米。

- 总时间t_总=t_1 + t_2=100 + 80 = 180秒。

- 则平均速度v_平均=frac{s_总}{t_总}=(700)/(180)≈3.89米/秒。

2. 相对速度(在人教版教材中简单提及)- 当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相对速度的计算如下:- 如果两个物体同向运动,相对速度v = v_1 - v_2(v_1>v_2时),例如,一辆汽车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后面有一辆摩托车以15米/秒的速度同向行驶,那么汽车相对于摩托车的速度v = 20 - 15=5米/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速度公式卡车常用计算公式 1.1速度下列公式一般适用于基于发动机速度、轮胎类型和总体速比基础上的驾驶速度的计算:公式18:速度其中: V=驾驶速度,(km/h)nMot=发动机速度,(1/min) U=轮胎滚动圆周,(m) IG=变速器传动比 iV=分动器速比 iA=驱动轴的最终传动比为计算理论最大速度(或设计最高速度),发动机速度增加4%。

因此公式如下: 公式19:理论最大速度注意:该计算专门用于计算基于发动机速度和传动比基础上的理论最终速度。

该公式未考虑当驾驶阻力抵消驱动力的时候实际最大速度会低于这个速度的事实。

对实际可得速度的估算使用驾驶性能计算方法,其中一侧的空气阻力、滚动阻力和爬坡阻力与另一侧的牵引力相互抵消。

该计算方法可见1.8部分“驾驶阻力”。

对带有符合92/24/EEC规定的限速器的车辆,设计最高速度通常是85km/h。

计算示例:车辆: 33.430 6×6 BB 轮胎型号:315/80 R22.5 滚动圆周:3.280m 低速档传动比:13.80 高速档传动比:0.84 在最大发动机扭矩时的最小发动机速度:1.000/min 最大发动机速度:1.900/min 在公路应用中分动器G 172的速比:1.007 在非公路应用中分动器G 172的速比:1.652 最终传动比:4.00 要求进行下列解答: 1.在非公路应用中最大扭矩下的最小速度 2.没有限速器的情况下的理论最大速度解答1:解答2:第 1 页共 23 页可能的理论速度是115km/h,但有限速器时限制速度为90km/h。

(必须要考虑时,因为公差的原因,速度实际设定为89km/h。

) 1.2效率效率指动力输出与动力输入的比率。

由于动力输出总是小于动力输入,所以效率η总是<1或<100%。

公式20:效率当几个单元联接成一系列时,各自的效率相乘。

单个效率的计算示例如下:液压泵的效率η=0.7。

如果要求的公率输出Pab是20kW,功率输入Pzu该是多少?解答:多个效率的计算示例如下:液压泵的效率η1=0.7。

该泵通过带有两个接头的铰接轴系统驱动一个液压马达。

单个的效率液压泵:η1=0.7 铰接轴接头a:η2=0.95 铰接轴接头b:η3=0.95 液压马达:η4=0.8 功率要求即功率输出Pab=20kW,则功率输入Pzu?解答:全部效率:功率输入:第 2 页共 23 页1.3牵引力牵引力取决于: ? ? ? 发动机扭矩全部速比(包括车轮上的速比)动力传动的效率公式21:牵引力 FZ=牵引力,(N) MMot=发动机扭矩,(Nm)η=传动系统的全部效率-见表30的指导数值 IG=传动比 iV=变速器速比 iA=驱动轴的最终传动比 U=轮胎滚动圆周,(m)牵引力的计算示例见1.4.3爬坡能力的计算。

1.4爬坡能力 1.4.1上坡或下坡的行驶距离车辆的爬坡能力用百分比(%)表示。

例如,数据25%意味着可以越过水平长度I=100m,高度h=25m的坡。

下坡是同样的含义。

行驶的实际距离c按下列公式计算:公式22:上坡或下坡的行驶距离 c=行驶距离,m I=上坡或下坡的水平长度,m h=上坡/下坡的垂直高度,m p=上坡/下坡的坡度,% 计算示例坡度p=25%。

长度200m的行驶距离是多少?1.4.2上坡或下坡的角度上坡或下坡的角度用下列公式计算公式23:上坡或下坡的坡度角a=坡度角,° p=上坡或下坡的坡度,% h=上坡/下坡的垂直高度,m c=行驶距离,m 第 3 页共 23 页计算示例:如果坡度25%,坡度角是多少?图96 坡度比率、坡度、坡度角 TDB-171 Downhill gradient:下坡坡度 Uphill gradient:上坡坡度 Gradient ratio:坡度比率 1.4.3爬坡能力的计算爬坡能力取决于: ? 牵引力(见公式21) ? 全部的组合质量,包括挂车或半挂车的全部质量 ? 滚动阻力 ? 附着力(摩擦力)爬坡能力公式如下:公式24:爬坡能力其中 P=爬坡能力,% MMot=发动机扭矩,Nm FZ=牵引力,(N)(根据公式21计算) GZ=全部组合质量,kg fR=滚动阻力系数见表29 iG=传动比 iV=变速器速比第 4 页共 23 页iA=驱动轴的最终传动比 U=轮胎滚动圆周,(m)η=传动系的全部效率,见表30 公式24计算车辆的爬坡能力基于下列参数 ? ? ? 发动机扭矩传动比、变速器速比、最终传动比和轮胎速比,及全部组合质量在此,只考虑车辆应对一个基于它的参数上的有明确坡度的斜坡。

不考虑车轮和道路之间的实际附着力,该因素在不利条件下(如湿路面)能降低牵引力,所以爬坡性能会远低于此处的计算值。

基于附着力基础之上的实际条件下的爬坡性能的计算见公式25。

表29:滚动阻力系数道路表面良好的柏油路面湿的柏油路面良好的混凝土路面恶劣的混凝土路面块石路面次等路面煤渣跑道散沙路面表30:传动系全部效率驱动轴数一个驱动轴两个驱动轴三个驱动轴四个驱动轴计算示例:车辆: 33.430 6×6 BB 最大发动机扭矩:MMot=2,100Nm 有三个驱动轴的效率:ηges=0.85 最低档传动比:iG=13.80 变速器速比:-公路传动装置:iV=1.007 -非公路传动装置:iV=1.652 最终传动比:iA =4.00 轮胎315/80 R 22.5的滚动圆周:U=3.280m 全部组合质量:GZ=100,000kg 滚动阻力系数: -光滑柏油路:fR=0.007 -次等,有车辙的道路:fR=0.032 要求进行下列解答:在公路和非公路条件下的最大爬坡能力Pf 解答 1:在公路传动装置条件下的最大牵引力(定义见公式21)η 0.95 0.9 0.85 0.8 系数 fR 0.007 0.015 0.008 0.011 0.017 0.032 0.15…0.94 0.15…0.30 第 5 页共 23 页2::在非公路传动装置条件下的最大牵引力(定义见公式21) 3:在公路传动装置条件下,在良好柏油路面上的最大爬坡能力 4:在公路传动装置条件下,在次等有车辙路面上的最大爬坡能力 5:在非公路传动装置条件下,在良好柏油路面上的最大爬坡能力 6:在非公路传动装置条件下,在次等有车辙路面上的最大爬坡能力注释:上述示例没有考虑道路和驱动车轮之间的附着力(摩擦力)是否允许牵引力达到要跨越的坡度所要求的牵引力。

下列公式考虑了该因素:公式25:考虑了道路/轮胎附着力因素的爬坡能力第 6 页共 23 页其中: PR=考虑摩擦力因素的爬坡能力,% μ=轮胎/道路表面摩擦系数,湿的柏油路面~0.5 fR=滚动阻力系数,湿的柏油路面~0.015 Gan=驱动轴轴荷质量总和,kg GZ=全部组合质量,kg 计算示例:上述车辆: 33.430 6×6 BB 湿的柏油路面上的摩擦系数:μ=0.5 滚动阻力系数,湿的柏油路面:fR=0.015 全部组合质量,GZ=100,000kg 驱动轴轴荷质量总和,Gan=26,000kg 1.5扭矩如果力和有效距离已知:公式26:与力和有效距离相关的扭矩M=F?I 如果输出功率和角速度已知:公式27:与输出功率和角速度相关的扭矩在液压系统中,如果排出速度(体积流率)、压力和角速度已知:公式28:与排出速度、压力和角速度相关的扭矩其中: M=扭矩,Nm F=力,N I=力的作用线到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m P=输出功率,kW n=角速度,1/min η=效率 Q=体积流率,l/min p=压力,bar 当力和有效距离已知时的计算示例:一个电缆绞车,在拉力F50,000N的作用下,转盘直径d=0.3m 不考虑效率因素,扭矩是多少?解答: M=F?I=F?0.5d(转盘半径是力臂) 第 7 页共 23 页当输出功率和角速度已知时的计算示例:取力器以n=1500/min的角速度传输一个100kW 的功率。

不考虑效率因素,输出多少扭矩才可以传输?解答:如果已知一个液压泵的排出速度(体积流率)、压力和角速度,计算示例如下:液压泵在p=170bar的压力下排出体积流率Q 80 l/min,泵的角速度1000/min。

不考虑效率因素,需要的扭矩为多少?解答:如果考虑效率因素,在每种情况下扭矩的计算必须再除以全部效率(也见1.2:效率) 1.6输出功率对于举升运动:公式29:举升运动的输出功率对于平面运动:公式30:平面运动的输出功率对于转动运动公式31:转动运动的输出功率在液压系统中:公式32:液压系统的输出功率其中: P=输出功率,kW m=质量,kg 第 8 页共 23 页v=速度,m/s η=效率 F=力,N M=扭矩,Nm n=角速度,1/min Q=排出速度(体积流率),l/min p=压力,bar 示例1:举升运动:包括其自身重量的尾部举升有效载荷 m=2,600kg 举升速度 v=0.2m/s 如果不考虑效率因素,功率输出是多少?解答:示例2:平面运动:电缆绞车的力 F=100,000N 电缆运动速度 v=0.15m/s 如果不考虑效率因素,要求的输出功率是多少?示例3:转动运动:取力器转动速度 n=1,800/min 可允许的扭矩 M=600Nm 不考虑效率因素,可能的输出功率是多少?解答:示例4:液压系统:泵的体积流率 Q=60 l/min 压力 p=170bar 如果不考虑效率因素,输出功率是多少?解答: 1.7变速器上取力器的角速度如果取力器在变速器上运行且它的运行取决于距离,则它的角速度nN为距离每经过一米取力器的第 9 页共 23 页转数。

按下式计算:公式33:每米的转数,变速器上的取力器取力器每运行一转所经过的距离s(nN的倒数)按下式计算:公式34:每转的距离,变速器上的取力器其中: nN=取力器角速度,1/min iA=最终传动比 iV=变速器速比 U=轮胎滚动圆周,m s=运行距离,m 示例:车辆: 18.480 4×4 BL 轮胎318/80 R22.5 滚动圆周:U=3.280m 最终传动比:iA=5.33 变速器G172,在公路传动装置条件下的速比:iV=1.007 在非公路传动装置条件下的速比:iV=1.652 在公路传动装置条件下的取力器角速度:相应的距离是:在非公路传动装置条件下的取力器角速度:相应的距离是: 1.8行驶阻力第 10 页共 23 页主要的行驶阻力有 ? 滚动阻力 ? ? 爬坡阻力空气阻力(迎风阻力)车辆只有克服了所有阻力的总和才能移动。

阻力是一种力,或者与驱动力相平衡(匀速运动),或者小于驱动力(驾驶运动)。

公式35:滚动阻力公式36:爬坡阻力坡度角(=公式23,见1.4.2:上坡和下坡坡度角)公式37:空气阻力其中: FR=滚动阻力,N fR=滚动阻力系数,见表29 GZ=全部组合质量,kg α=上坡仰角,° FS=爬坡阻力,N p=上坡坡度,% FL=空气阻力,N cW=迎风阻力系数 A=车辆正面迎风面积,m2 v=速度,m/s 示例:拖车:GZ=40,000kg 速度:v=80km/h 坡度:Pf=3% 车辆正面迎风面积:A=7m2 在良好的柏油路面上滚动阻力系数:fR=0.007 在下列两种条件下有明显的区别: ? 带气流偏导装置,cW1=0.6 ? 不带气流偏导装置,cW2=1.0 解答:附加计算1:行驶速度从km/h转换成m/s:附加计算2:爬坡能力从%转换成度:第 11 页共 23 页1:滚动阻力的计算: 2:爬坡阻力的计算: 3:带有气流偏导装置的空气阻力FL1的计算 4:没有气流偏导装置的空气阻力FL2的计算 5:带有气流偏导装置的全部阻力Fges1的计算 6:没有气流偏导装置的全部阻力Fges2的计算 7:功率输出要求P1,带气流偏导装置,不考虑效率因素(功率输出套用公式30,平面运动的动力输出): 8:功率输出要求P2,不带气流偏导装置,不考虑效率因素:第 12 页共 23 页9:功率输出要求P1,带气流偏导装置,全部驱动系效率η=0.95: 10:功率输出要求P2,不带气流偏导装置,全部驱动系效率η=0.95: 1.9转弯圆周当车辆转弯时,每一个车轮都画一个转弯圆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