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
人体解剖学第二章运动系统

(二)胸骨
胸骨柄
胸骨 胸骨体
剑突 胸骨柄上缘中间凹陷,称颈静脉切迹。 柄和体连结处微向前凸,称胸骨角, 可作为临床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第一节 骨学
(三)肋
肋(risb)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共12 对。
第1~7对肋前端与胸骨连接,称真肋。 第8~12对肋不直接与胸骨相连,称假 肋。其中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依次连 于上位肋软骨,形成肋弓,常作为确定肝、 脾位置的标志。 第11~12对肋前端游离,称浮肋。
第一节 骨学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3)腰椎
椎体粗大,椎孔呈三角形,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后伸,棘突之间 的间隙较宽。
第一节 骨学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4)骶骨
骶骨呈三角形,底向上,与第5腰椎相连。岬是产科测量骨盆上口的重 要标志;骶角是骶管麻醉的标志。
第一节 骨学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5)尾骨
第2颈椎又称枢椎,椎体上面有向上的齿突 与寰椎相吻合。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1)颈椎
第2~6颈椎的棘突短,末端分叉。
第一节 骨学
第7颈椎又称隆椎,棘突较长,末端不分叉 且呈结节状隆起,在体表易触及,是临床 计数椎骨序数和针灸定穴的重要标志。
第一节 骨学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2)胸椎
椎体呈心形,椎孔小而圆,椎体两侧面后部有肋凹,横突末端前面有横 突肋凹,棘突较长且向后下倾斜,呈叠瓦状排列。
第二章
运动系统
第二章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locomotor system)由骨、关节和 骨骼肌组成,对人体起运动、支持和保护作用。
全身各骨借关节形成骨骼,构成人体的 活动支架,在运动过程中,骨起杠杆作用,关 节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
人体解剖学课后习题运动系统(含答案)

《人体解剖学》第三章运动系统一、大纲要求1.掌握骨的形态、分类、构造2.掌握骨的连结和关节的构造3.掌握躯干骨的名称、位置、形态、结构及骨性标志4.理解躯干骨的连结5.了解颅骨的组成、整体观、体表标志6.理解新生儿颅骨特征7.了解颅骨的连结8.掌握四肢骨的名称、位置、形态、结构及骨性标志9.理解四肢骨的连结10.了解肌的概述11.理解躯干肌、头肌和四肢肌的名称、分布及其功能12.理解常用肌性标志二、内容概要躯体的概念骨连成骨骼1 .概述运动系统的组成骨连结肌骨性标志体表标志肌性标志2.软骨、骨、骨连结结构软骨膜软骨组织软骨细胞软骨软骨基质透明软骨分类弹性软骨纤维软骨骨细胞骨组织胶原纤维骨质细胞间质基质分类骨密质钙盐结构骨松质骨膜--结构和功能骨髓红骨髓黄骨髓骨长骨分类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概念纤维连结骨连结直接连结软骨连结骨性结合形式概念关节面基本结构关节囊间接连结关节腔结构韧带辅助结构关节盘半月板椎体椎弓根椎骨的一般形态椎弓椎弓板棘突突起横突上关节突下关节突椎间盘脊柱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椎骨的连结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寰枕关节关节寰枢关节关节突关节前面观3.躯干骨脊柱的整体观后面观及连结侧面观胸骨柄胸骨胸骨体剑突胸廓肋骨肋构成肋软骨肋骨的形态胸廓的整体观胸廓的运动骨性标志脑颅颅的组成各骨的名称和位置面颅颅顶外面:缝颅前窝颅底内面颅中窝颅后窝颅整体观颅底外面颧弓4.颅骨颅的侧面翼点及连结眶颅的前面骨性鼻腔鼻旁窦新生儿颅的特点---囟缝颅骨的连结软骨连结关节---颞下颌关节骨性标志肩胛骨锁骨上肢骨肱骨尺骨、桡骨腕骨上肢骨及连结手骨掌骨指骨肩关节上肢骨的连结肘关节桡腕关节5.四肢骨髋骨及连结股骨髌骨下肢骨胫、腓骨跗骨足骨跖骨下肢骨及连结趾骨骨盆髋关节下肢骨连结膝关节踝关节(1)概述6. 肌(2)头肌(3)躯干肌(4)四肢肌长肌分类:根据形态短肌扁肌分类和构造轮匝肌肌腹构造肌腱(1)概述浅筋膜筋膜深筋膜辅助结构滑膜囊腱滑膜鞘面肌 (枕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2)头肌咀嚼肌(咬肌、颞肌)颈肌(胸锁乳突肌、舌骨上肌群、舌骨下肌群)斜方肌浅群背阔肌背肌深群竖脊肌胸大肌胸肌前锯肌肋间外肌肋间肌肋间内肌腹直肌(3) 躯干肌膈前外侧群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肌后群---腰方肌腹直肌鞘和白线局部结构腹股沟管腹股沟三角会阴肌肩肌:三角肌臂肌前群:肱二头肌、肱肌后群:肱三头肌浅层: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上肢肌前群肌、尺侧腕屈肌深层:拇长屈肌、指深屈肌、旋前臂肌前方肌浅层: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后群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深层: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4)四肢肌伸肌、拇长伸肌、示指伸肌手肌:外、中、内侧群前群:髂腰肌髋肌臀大、中、小肌后群梨状肌闭孔内肌前群:缝匠肌、股四头肌下肢肌股肌内侧群:长收肌、耻骨肌后群:股二头肌前群:胫骨前肌小腿肌外侧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后群浅层:小腿三头肌深层:胫骨后肌足肌(外、中、内侧群)三、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胸骨角2.椎间盘3.界线4.翼点5.骨髓6.蝶鞍7.关节腔 8.肋弓9.鼻旁窦 10.髂结节 11.骨盆 12.足弓 13.肩峰 14.椎管 15.骶角 16. 腹直肌鞘 17.盆膈 18.股三角 19.腹股沟管(二)填空题1.运动系统由、和组成。
人体解刨学运动系统

人体解刨学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研究人体的结构和组织,以便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运动系统是人体解刨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包括骨骼、肌肉、关节和韧带等组织,是人体进行运动和保持姿势的基础。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由不同的骨头组成,它们相互连接形成骨骼系统。
肌肉则是负责产生力量和运动的组织,它们由肌肉纤维组成,可以通过收缩和放松来产生运动。
关节是连接骨骼的结构,它们允许骨骼之间的相对运动,同时也提供了支撑和平衡。
韧带是连接骨骼和肌肉的结缔组织,它们提供了额外的支撑和稳定性。
在人体解刨学中,运动系统的各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骨骼提供了支撑和保护内脏的作用,肌肉则负责产生力量和运动,关节则允许骨骼之间的相对运动,韧带则提供了额外的支撑和稳定性。
这些部分相互协作,使得人体能够进行各种复杂的运动和活动。
在医学领域中,运动系统的研究对于理解和治疗各种运动相关的疾病和损伤非常重要。
例如,骨骼疾病如骨质疏松症和骨折,肌肉疾病如肌肉萎缩和肌肉炎,关节疾病如关节炎和滑膜炎,韧带损伤如扭伤和撕裂等。
对于这些疾病和损伤,了解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患者。
人体解剖学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的发育与生长
发育
胎儿期和儿童期的骨骼、关节和肌肉 发育迅速,逐渐形成完整的运动系统 。
生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关节和肌肉 逐渐发育成熟,运动系统的功能也逐 渐完善。
运动系统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运动系统可以分为四肢运动系统和躯干运动系统。
特点
四肢运动系统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躯干运动系统 则具有稳定性和支撑性,能够保持身体姿势平衡。
平滑肌
分布在消化、呼吸、泌尿 等系统,具有自动节律性 ,可引起器官的运动。
肌肉的生理功能与作用
01
02
03
04
运动功能
骨骼肌可引起关节运动,是人 体运动的基础。
保护功能
肌肉对外界冲击有一定的缓冲 作用,可保护骨骼和内脏。
维持姿势
肌肉通过收缩和舒张维持人体 的姿势。
调节功能
平滑肌可调节器官的运动和分 泌,如胃肠道的蠕动和腺体的
神经系统通过控制骨骼肌的舒张来控制骨骼的运 动。
骨骼生长
神经系统通过控制骨骼的生长来影响骨骼的发育 。
神经系统对肌肉系统的调控
肌肉收缩
神经系统通过控制肌肉的收缩来控制肌肉的运动。
肌肉舒张
神经系统通过控制肌肉的舒张来控制肌肉的运动。
肌肉生长
神经系统通过控制肌肉的生长来影响肌肉的发育。
05
运动系统的疾病与损伤
、肋骨保护胸腔等。
运动功能
骨骼通过关节连接,在 肌肉的牵拉下产生运动
,完成各种动作。
造血功能
骨髓具有造血功能,可 以产生红细胞、白细胞 和血小板等血液成分。
03
肌肉系统
肌肉的分类与结构
《人体解剖学》课件_第二章__运动系统

•
幼儿不宜穿过于紧身的衣服,以免影响血液循环,鞋
过小会影响足弓的正常发育。衣服、鞋宽松应适度,过于
肥大会影响运动,易造成意外伤害。
•
(四)供给充足的营养
• 骨的生长需要大量蛋白质、钙和磷等,还需要维生素D促 进钙、磷的吸收肌肉生长及 "能量"的贮存,需要大量蛋白 质和葡萄糖。合理膳食是保证骨骼、肌肉发育的重要条件。
• 成人骨组织按排列形式和空间结构分为松 质骨和密质骨。
• 骨密质 • 骨松质
• 2、骨膜
• 分骨内膜和骨外 膜。由致密结缔 组织构成。
• 骨外膜富有血管、 神经和淋巴管。
• 3、骨髓
• 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网眼 内;
• 由多种细胞和网状结缔组 织构成,并有丰富的血管 分布。在儿童 期全部为红 骨髓,有 造血功能;约到 5-7岁 时,骨髓腔内的红 骨髓 逐渐转变为黄骨髓, 失 去造血机能;骺、短骨 和扁骨中的红骨髓终生 存 在。
• 足弓的作用一是增加人站立的稳定性;二是保护脚底的神 经和血管,减少地面对身体的冲击力。
• ④关节的特点 关节窝较浅,柔韧性大,但是牢固性差。 容易引起脱臼。
• (2)肌肉的特点:一是肌肉收缩力差,容易疲劳;二是大小 肌肉群发育不同速。
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
• (一)教育幼儿保持正确姿势
•
保持正确姿势,形成良好体态,即"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 (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 质
• 成人骨中的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
• (四)骨的发生和生长 发生有两种方式:膜内成骨、软骨内成骨
二、骨连结
• 骨连结的形式 • 骨与骨之间借纤维
结缔组织、软骨或 骨组织相连接,称 骨连接。 • 纤维连接:两骨借 结缔组织、软骨或 骨相连接,中间无 腔隙。
人解生理运动系统

神经调节机制
01
运动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是控制肌肉收缩的神经元,其轴突末梢与肌肉纤维形成运动
终板,传递神经冲动。
02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在神经肌肉接头处释放,引起肌肉收缩。
03
反射弧
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
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通过反射弧,神经系统可实现对运动系统的
肌肉拉伤、扭伤和挫伤处理
肌肉拉伤处理
轻度拉伤可局部冷敷、加压包扎、 抬高伤肢等;重度拉伤应及时就 医,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扭伤处理
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局部冷敷, 加压包扎,抬高伤肢,适当制动休 息;严重扭伤应及时就医。
挫伤处理
轻度挫伤可局部冷敷、加压包扎、 抬高伤肢等;重度挫伤应及时就医, 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骨骼功能
保护内脏器官,提供肌肉 附着点,储存矿物质,参 与造血等。
骨骼类型
长骨、短骨、扁骨、不规 则骨等。
关节与连接方式
关节类型
滑膜关节、纤维连接、软 骨连接等。
关节结构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关节运动
屈、伸、内收、外展、旋 转等。
肌肉组织与功能
肌肉类型
01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肌肉结构
02
肌纤维、肌膜、肌束膜、肌外膜。
注意保暖
寒冷天气时注意关节保暖,可佩戴护膝、护 腕等护具,以减少关节受寒引起的疼痛和不
适。
肌肉锻炼:增强力量、提高柔韧性
要点一
增强力量
要点二
提高柔韧性
进行适量的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可以增强肌肉 力量和耐力。
进行拉伸运动,如瑜伽、太极等,可以提高肌肉柔韧性, 预防肌肉拉伤。
第二章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三)轴和面 轴和面是描述人体器官的形态,尤其是关节运动时 常用术语。垂直轴、矢状轴和冠状轴;根据上述三种 轴,可设计出人体互相垂直的三种面,即矢状面、 冠状面和水平面。
1.轴 (1)垂直轴:为上下方向的垂线。 (2)矢状轴:为前后方向的水平线。 (3)冠状轴:为左右方向的水平线。 2.面 (1)矢状面:是沿矢状轴方向所做的切面,它是将人体 分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如该切面恰通过人体的 正中线,则称为正中矢状面。
• 第一节 运动系
运动系统由骨、关 节和骨肌三部分构成, 约占成人体重的60%~ 70%。全身各骨借关节 相连成骨骼,构成人体 的支架,赋予人体基本 形态、支持体重和保护 内脏。骨骼肌附着于骨, 在神经系统支配下有序 地收缩和舒张,牵拉骨 产生运动。
1.颅骨 颅骨共23块,借骨缝或关节形成脑颅 和面颅两部分。其中,脑颅骨共8块,包括 成对的颞(niè)骨和顶骨,单块的额骨、筛 骨、蝶骨和枕骨,它们彼此借骨缝连结围成 颅腔。
新生儿颅的各骨未完全发育,骨与骨之间的 间隙由结缔组织膜封闭,称颅囟(xìn)(图 2-6).如额骨与顶骨间有菱形的额囟(前囟), 顶骨与枕骨间有三角形的枕囟(后囟)。正 常情况下,额囟在出生后1~2岁、枕囟则在 出生后6个月内闭合。
面颅骨共15块,包括成对的上颌骨、颧骨、 泪骨、鼻骨、腭骨和下鼻甲骨,单块的犁骨、
四、泌尿系统
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组成。主要功能是排除机体 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水。
(2)冠状面或额状面:是沿冠状轴方向所做的切面,它 是将人体分为前、后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切面。
(3)水平面或横切面:为沿水平线所做的横切面,它将 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并与上述两个切面相垂直。
需要注意的是,器官的切面一般不以人体的长轴为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知识点人体运动系统是人体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协调合作的系统,包括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
骨骼系统提供结构支持,肌肉系统负责产生力量和控制运动。
了解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的主要知识点对于学习运动科学、体育训练、康复治疗等方面至关重要。
以下是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的主要知识点:1.骨骼系统:人体骨骼系统由骨骼、关节和韧带组成。
成人人体有206块骨骼,骨骼提供结构支持、保护内脏、存储矿物质等功能。
不同类型的骨骼包括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骨骼通过关节连接,并由韧带进行稳定。
2.肌肉系统:肌肉系统负责产生力量来推动和控制运动。
人体肌肉系统由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组成。
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通过收缩产生力量。
肌肉收缩有两种类型:静态收缩和动态收缩。
运动中的肌肉收缩是通过神经冲动控制的。
3.动作解剖学:动作解剖学研究人体运动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涉及关节的角度、肌肉力量和肌肉活动模式等因素。
通过动作解剖学的研究,可以了解人体不同动作对关节的要求,从而更好地指导运动训练和康复治疗。
4.关节解剖学:关节是由两个或多个骨头连接而成的结构,它们在运动中提供连接点和可动性。
关节根据结构和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滑动关节、旋转关节、鞍状关节和球窝关节等。
了解不同类型的关节结构和运动方式对于理解人体运动系统至关重要。
5.神经系统:神经系统负责传递运动信息和控制肌肉运动。
它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而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神经冲动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脊髓传递到肌肉,从而引发肌肉收缩。
6.运动技能:运动技能是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的应用。
它是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提高体育表现和执行各种动作技能的能力。
不同类型的运动技能包括基本运动技能(如走路、跑步、跳跃等)、复合运动技能(如滑雪、乒乓球、篮球等)和精细运动技能(如书写、细致操作等)。
7.截肢与义肢:截肢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肢体的部分或全部被切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
41
胸廓
1、胸椎 (12枚,见前)
2.肋
肋骨 12对
①真肋:7对(胸骨肋) ②假肋5对(弓肋)
③浮肋:第11、12对 肋软骨:肋骨前端借软骨与胸骨相连
医学
• 3.胸骨 • 长方形扁骨。 • 包括胸骨柄、胸骨 体和剑突 • 在胸骨柄和胸骨体 相接处,形成一个 向前突出胸骨角。 它的两侧正接第2肋 软骨。
医学
40
4、脊柱整体观
• 从前面观察脊柱 自上而下, 椎体渐大,但从骶骨耳状面 以下椎体又迅速缩小,直至 尾骨尖。这是因为下部底椎 体负重较大。 • 从脊柱后面观察 棘突形成 纵嵴,居背部正中。其两侧 各有一条脊柱沟,容纳背部 深层肌肉。颈部及腰部棘突 之间均有间隙,因而在临床 上常于腰部作穿刺术。 • 从侧面观察 脊柱呈“S”型, 有颈、胸、腰和骶四个生理 性弯曲。其中颈曲和腰曲凸 向前方;胸曲和骶曲凸向后 方,这样便加大了胸腔和盆 腔的容积。
医学
21
颅底
• 1)颅底内面 • (1)颅前窝 • 主要由额骨和筛骨构成。容纳大脑半球的额叶。窝的中 部凹陷,由筛骨的筛板构成,板上有许多筛孔,为嗅丝通 过。 • (2)颅中窝 • 由蝶骨和颞骨构成。容纳大脑半球颞叶。窝中央是蝶骨 体(鞍状称蝶鞍)。蝶鞍中央称垂体窝。其前方两侧有视 神经孔,外侧为眶上裂(与眶相通),有动眼神经、滑车 神经、眼神经和展神经通过。眶上裂后方,蝶鞍的两侧, 由前后依次有圆孔、卵圆孔和棘孔,分别有上颌神经、下 颌神经和脑膜中动脉通过。 • (3)颅后窝 • 由枕骨和颞骨构成。容纳小脑、桥脑和延髓。窝的前壁中 间部有斜坡,承托桥脑和延髓。前外侧颞骨后面有内耳门, 面神经和位听神经通过。窝中央有枕骨大孔。颈静脉孔有 乙状窦(出颅即为颈内静脉)和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 22 医学 神经通过。
医学 38
• 3)椎间关节 • 由相邻椎骨的 上、下关节突 连结而成,属 微动关节。
医学
39
• 4)寰枢关节和寰枕关节 (1)寰枢关节 是由第1、2颈椎间三 个独立关节构成。其中两个由寰椎关节面与枢椎的上关节面构 成;另一个是由寰椎的齿凹和枢椎的齿突构成。属联合关节, 以齿突为轴,使头部作旋转运动。 • (2)寰枕关节 由枕骨髁与寰椎上关节凹构成,使头部前俯后 仰和侧屈
医学
43
• 4.胸廓的整体观 • 胸廓上口由第1胸椎、第1对肋骨、肋软骨和胸骨柄上缘围 成;胸廓下口由第12胸椎、第12对肋、第11对肋软骨及两 侧肋弓构成。下口周缘有膈附着,形成胸腔的底。
医学
44
四、四肢骨及其连结
• (一)上肢骨及其 连结 • 1.上肢带骨 • 又称户带骨,包括 锁骨和户胛骨。 • 1)锁骨 • 横架在胸廓的前上 方,略作“S”形, 内侧2/3弓凸向前, 外侧1/3上下扁,弓 凸向后。
• 1)肩关节 • 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 成。 • 结构特点: • (1)属球窝关节,关节头大,关节 窝小,仅为关节头面积的1/3. • (2)在关节盂周缘由软骨构成关 节盂缘,加深关节盂。 • (3)关节囊薄而松,适於灵活地 运动,周围韧带和肌肉可增强 关节的稳固性和牢固性。 • 运动特点: • 在额状轴上作屈伸; • 在矢状轴上作展收, • 在垂直轴上作旋转。 • 还可作环转运动。
医学
11
• 3、骨髓 • 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网眼 内; • 由多种细胞和网状结缔组 织构成,并有丰富的血管 分布。在儿童 期全部为红 骨髓,有 造血功能;约到 5-7岁 时,骨髓腔内的红 骨髓 逐渐转变为黄骨髓, 失 去造血机能;骺、短骨 和扁骨中的红骨髓终生 存 在。
医学
12
• (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 质
医学
33
• 3)腰 椎 椎体高大, 上 下关节 突呈矢 状 位。棘突呈 板状,直伸 向 后,末 端稍肥 厚。
医学
34
• 4)骶骨 • 由5块骶椎愈合而 成,上端称骶骨 底,前缘中部向 前突出,称骶岬。 • 骶骨底前面光滑 凹陷,中部有上 下并列四条横线, 是各骶椎愈合痕 迹。 • 骶骨前面有四对 骶前孔,后面有 四对骶后孔。
医学 19
颅的整体观
• 1、颅盖 • 1)颅盖由成对的 顶骨、颞骨和不成 对的额骨、蝶骨和 枕骨构成。 • 在额骨与顶骨之间, 有冠状缝;左右二 顶骨之间有矢状缝; 枕骨与顶骨之间有 人字缝。 • 2)颅盖内面 凹陷, 在正中线的后端有 一隆起,称枕内隆 凸。
医学 20
• 婴儿颅骨(示上面观和侧面观)
医学
35
• 5)尾骨 由4-5块退化的尾椎愈合而成
医学
36
3、椎骨的连结
各椎骨之间借助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等相连 1)椎间盘:椎间盘是相邻二椎体间的纤维软骨板,盘周围 为纤维环。起弹性垫作用,还可增加脊柱运动的幅度。
医学
37
• 2)椎骨间的韧 带 • 椎骨间有坚强的 韧带,把相邻的 椎骨连在一起。 在椎体的前方及 后方,有纵贯脊 柱全长的前、后 纵韧带。在了相 邻的椎弓之间、 横突之间和棘突 之间都有韧带。
医学
50
• 3)手骨 • 分为 • 腕骨 共8块,排成两 列,每列4块。近侧列 从桡侧起为舟骨、月 骨、三角骨和豌豆骨; 远侧列为大多角骨、 小多角骨、头骨和钩 骨。 • 掌骨和指骨共5块,由 外侧向内侧,依次为 第1-5掌骨。其近侧端 称底,接腕骨;远侧 端呈球状的小头,接 指骨。
医学 51
3.上肢主要关节的构造和运动
医学
23
• 颅底外面 • 由上颌骨、腭骨、 颧骨、颞骨、犁 骨、蝶骨和枕骨 构成,凹凸不平, 有许多供血管、 神经通过的沟、 管和裂孔。
医学
24
2.面颅
• 面颅位于颅底前下方,构成口腔,并与脑 颅共同围成鼻腔和眶。组成面颅的骨有15 块: • 犁骨、下颌骨和舌骨各1块; • 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下鼻甲及腭 骨各2块。
医学
5
第一节 骨骼
一、骨 (一)骨的分类 • 成人全身有 206块骨 1、按骨在体内的部位可分为 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三 部分,前两者统称为中轴 骨。
医学
6
2、按形态,骨可分 为长骨、短骨、扁 骨、不规则骨四种 。
(二)、骨的构造
• 构造: 骨组织 • 骨膜 • 骨髓 • 神经和血管等构成。
医学
25
颅的前面
• 1)眶 • 容眼球及其附属 装置。有视神经 孔通颅腔;眶口 向前,眶上壁为 颅前窝底;眶内 侧壁邻接鼻腔的 筛窦,眶下壁主 要是上颌骨,邻 接上颌。
医学
26
• 骨性鼻腔 • 位于两眶及左右之间。鼻腔被鼻中隔骨部分为左右二,左右鼻 腔都有上壁、下壁、内侧壁及外侧壁。 • 鼻腔上壁主要由筛骨(筛板)和蝶骨体下面构成。下壁由硬腭 构成,内侧壁即鼻中隔骨部,由筛骨(垂直板)和犁骨构成。 外侧壁可见三个骨性突起,自上而下分别为上、中、下鼻道。
医学
28
(二)、躯干骨及其连接
躯干骨包括椎骨、 骶骨、尾骨、肋骨 和胸骨。
• 幼儿:33-34块椎骨。 颈椎(7)、胸椎 (12)、腰椎(5)、 骶椎(5)及尾椎(4 -5)块。 • 成人:5块骶椎愈合成 一块骶骨,4-5块尾 椎愈合成一块尾骨, 共26块椎骨。
医学 29
1、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体 椎弓根 椎间孔 棘突(1) 横突(2) 上、下关节突(2对) 椎管
椎骨
椎弓 椎孔
医学
30
2、各种椎骨的主要特征
• 1)颈椎 • 椎体水平位。 第2-6颈椎的 棘突短,末端 分叉。 • 第7颈椎又称隆 椎,棘突特别 长,末端不分 叉。
医学 31
寰椎: 第一颈椎,无椎 体、棘突和关节 突,借侧块连接 成环形; 枢椎: 第2颈椎,椎体 小,上有齿突。
医学
32
• 2)胸椎 椎体两侧 有肋凹与肋骨小头相 关节,在横突末端有 横突肋凹与肋结节相 关节。胸椎的上下关 节突呈额状位,棘突 较长,斜向后下方, 呈覆瓦状排列。
医学
8
• 1、骨组织 • 是一种结缔组织。有骨细胞和细胞间质构 成。骨细胞有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 胞、破骨细胞。细胞间质称为骨基质(骨 质)。骨基质呈板层状结构,称骨板。 • 成人骨组织按排列形式和空间结构分为松 质骨和密质骨。
医学
9
• 骨密质 • 骨松质
医学
10
• 2、骨膜 • 分骨内膜和骨外 膜。由致密结缔 组织构成。 • 骨外膜富有血管、 神经和淋巴管。
医学
3
• 2. 支持:骨骼 还是人体的支 架,它与肌共 同赋予人体以 基本外形并可 支持人体的重 量。
• 3. 保护:骨骼和肌肉构成体腔的壁(如颅 腔、胸腔、腹腔和盆腔),保护内脏。 • 另外运动系统内有一些在体表可摸到或看 到的骨性或肌性标志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 义,常用这些标志来确定内脏器官、血管 和神经的位置以及针灸取穴的部位。
医学 18
三、全身骨的分布概况与特征
• (一)颅骨: • 颅由23块颅骨构成(除3 对听骨)。除下颌骨和舌 骨外,都彼此借缝或软骨 牢固地结合,保护头部器 官。 • 颅的组成 • 1.脑颅 • 脑颅位于颅地后上方,构 成颅腔,保护着脑。组成 脑颅的骨有8块:额骨、 枕骨、蝶骨、筛骨各1块; 顶骨、颞骨各2块。
医学
16
关节的辅助结构 (1)韧带:连接相邻两骨的致密结缔组织,分为囊内韧带和囊 外韧带,有增加关节稳固性及限制关节运动的作用。(2)关 节盘:是两关节面间的纤维软骨板,呈圆形,中间稍薄,周 缘略厚,称半月板。(3)关节唇:关节窝周缘软骨环,有加 深关节窝并增大关节面的作用(如肩胛骨)。
医学
17
• 关节的运动 • (1)屈和伸:额状轴上的运动 • (2)内收和外展:矢状轴上的运动。内收 是向正中面靠拢的运动;外展是离开正中 面的运动。 • (3)旋转:这是骨围绕垂直轴或它本身纵 轴的旋转运动。 • (4)环转:骨的近侧端在原位转动,远侧 端作圆周运动,全骨描绘成一圆锥形的轨 迹。此运动是额状轴和矢状轴的复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