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己烯的制备及其实验报告实例

合集下载

环己烯的制备__实验报告

环己烯的制备__实验报告

OHH 3PO4+ H 2O OH共沸点 64.9oC 30.5% 69.5%OH实验八 环己烯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学习以浓磷酸催化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的原理和方法;2、初步掌握分馏、水浴蒸馏和液体干燥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书P158烯烃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工业上主要通过石油裂解的方法制备烯烃,有时也利用醇在氧化铝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高温催化脱水来制取,实验室里则主要用浓硫酸,浓磷酸做催化剂使醇脱水或卤代烃在醇钠作用下脱卤化氢来制备烯烃。

本实验采用浓磷酸做催化剂使环已醇脱水制备环已烯。

主反应式:一般认为,该反应历程为E 1历程,整个反应是可逆的:酸使醇羟基质子化,使其易于离去而生成正碳离子,后者失去一个质子,就生成烯烃。

可能的副反应:(难)三、主要试剂、产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化学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密度/d 420沸点/℃ 溶解度/g(100g水)-1 环己醇 100 0.96 161.13.620℃磷酸 98 1.83 -1/2H 2O(213℃) 2340 环己烯 82.14 0.89 83.3 微溶于水 环己醚182.30.92243微溶于水共沸物数据:四、实验装置OH H OH 2-H 2O仪器:50mL圆底烧瓶、分馏柱、直型冷凝管,100mL分液漏斗、100mL锥形瓶、蒸馏头,接液管。

试剂:10.0g(10.4mL,0.1mol)环已醇,4mL浓磷酸,氯化钠、无水氯化钙、5%碳酸钠水溶液。

其它:沸石六、预习实验步骤、现场记录及实验现象解释1、投料在50ml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加入10g环己醇、4ml浓磷酸和几粒沸石,充分摇振使之混合均匀,安装反应装置。

2、加热回流、蒸出粗产物产物将烧瓶在石棉网上小火空气浴缓缓加热至沸,控制分馏柱顶部的溜出温度不超过90℃,馏出液为带水的混浊液。

至无液体蒸出时,可升高加热温度(缩小石棉网与烧瓶底间距离),当烧瓶中只剩下很少残液并出现阵阵白雾时,即可停止蒸馏。

环己烯的实验报告

环己烯的实验报告

环己烯的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合成和表征环己烯,并通过分析其性质探究其结构特征和反应活性。

2. 实验原理环己烯是一种六元环的芳香烃,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高的反应活性。

环己烯通过脱羧反应,可以转化为环己烷,也可以通过加氢反应转化为环己烷。

本实验采用核磁共振(NMR)和红外光谱(IR)等技术手段对合成的环己烯进行表征。

3. 实验步骤3.1 合成环己烯的方法1. 在干燥的条件下,将1,6-己二酮和苯乙腈溶解于氯化亚铜/乙基乙炔醇配合物反应溶液中。

2. 将反应溶液于室温下搅拌反应12小时。

3. 过滤产物并用乙醚洗涤。

4. 将洗涤得到的有机相通过旋蒸浓缩器去除溶剂。

5. 用冰水混合酸处理有机相以得到环己烯。

6. 用硫酸重析产物。

3.2 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1. 利用核磁共振(NMR)技术对合成的环己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分子结构。

2. 利用红外光谱(IR)技术对合成的环己烯进行分析,确定分子中功能团的存在情况。

3. 进行物理性质测试,如密度和沸点测定等。

4. 实验结果和分析4.1 核磁共振(NMR)分析结果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得到的环己烯的氢谱图显示了6个化学位移的峰值,表明分子中存在6个不同的氢原子。

进一步的分析得知,其中4个峰位于1.4-1.9 ppm 范围内,分别对应着环己烯分子中的亚甲基氢;一个峰位于2.5 ppm,对应着乙烯基氢;一个峰位于5.6 ppm,对应着顶夫氢。

4.2 红外光谱(IR)分析结果红外光谱显示了环己烯的典型吸收峰。

主要的吸收峰位于3000-3100 cm^-1,对应于C-H键的拉伸振动。

另外,吸收峰位于1640 cm^-1,对应于C=C键的伸缩振动。

这些结果进一步确证了合成产物为环己烯。

4.3 物理性质测试结果环己烯的密度为0.81 g/cm^3,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沸点为83-85C,熔点为-105C。

这些物理性质结果与环己烯的理论值基本吻合。

环己烯_本实验报告(3篇)

环己烯_本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以浓磷酸催化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并操作分馏、水浴蒸馏等基本实验技能。

3. 学习清洗、干燥等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二、实验原理环己烯(C6H10)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特别刺激性气味。

分子量为82.15,沸点为83.0℃,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环己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合成橡胶、塑料、树脂等领域。

本实验采用浓磷酸催化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

浓磷酸具有酸性,可以将环己醇的羟基质子化,使其易于离去,生成正碳离子。

正碳离子进一步失去一个质子,生成烯烃环己烯。

反应式如下:C6H11OH + H3PO4 → C6H11O+ + H2PO4- → C6H10 + H2O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50mL圆底烧瓶、分馏柱、直型冷凝管、接受瓶、分液漏斗、温度计、橡胶塞、电炉、导管、接液管等。

2. 试剂:环己醇(10.0g,10.4mL,0.1mol)、浓磷酸(4mL)、氯化钠、无水氯化钙、5%碳酸钠水溶液。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将10.0g环己醇加入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4mL浓磷酸,摇匀。

3. 将圆底烧瓶置于电炉上,逐渐加热至70℃左右,观察反应现象。

4. 当反应温度达到70℃时,开始分馏。

控制分馏温度在70-80℃之间,收集馏分。

5. 将收集到的馏分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振荡,静置分层。

6. 分离出有机层,用无水氯化钙干燥。

7. 将干燥后的环己烯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5%碳酸钠水溶液,振荡,静置分层。

8. 分离出有机层,再次用无水氯化钙干燥。

9. 将干燥后的环己烯转移至接受瓶中,测定其沸点。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圆底烧瓶中的溶液逐渐变为淡黄色,并有气体产生。

2. 分馏过程中,收集到的馏分沸点在70-80℃之间。

3. 通过分液、干燥、洗涤等操作,得到较纯净的环己烯。

环己烯的制备__实验报告

环己烯的制备__实验报告

环己烯的制备__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了解环己烯的制备方法,掌握典型烯烃产生反应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实验原理:环己烯的合成是通过氢氧化钠催化下的胆碱酯化反应,利用环己烷、氯甲烷、氯化亚铜、三乙胺等原料制备而成。

第一步是加入环己烷和氯化亚铜,之后加入氯甲烷,并滴加三乙胺调节反应的速度,生成环己基甲酸叔丁酯。

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H2O2 + Na2O2 + H2O → 2 NaOH + O2C6H12 + CuCl·2H2O → C6H11Cl + CuCl + H2O环己基甲酸叔丁酯再发生加热裂解反应,生成环己烯、三乙胺和叔丁醇。

实验步骤:1. 将6.3g的氯甲烷加入到250mL三口瓶中,然后将6g的环己烷一起倒入。

2. 然后将5.5g的氯化亚铜加入三口瓶溶液中,并立即用309Chemistry的磁子搅拌60秒以混合反应物。

3. 然后加入三乙胺到反应物中,作为催化剂。

4. 将三口瓶上罩上宽口圆底烧瓶,加入一层冰并开始用磁力搅拌器以国度磁搅拌30分钟。

5. 把三口瓶口带过滤器并在50mL圆底烧瓶中进行收集。

6. 通过沸水浴加热反应物,裂解产生的环己基甲酸叔丁酯。

7. 使用旋转蒸发器去除产生的叔丁醇和三乙胺。

8. 将残留物转移到试管内,用石油醚进行提取,获得可用于下一次反应的环己烯。

实验结果:经过反应后得到环己烯的收率为78.9%。

产物通过红外光谱图与标准物质进行比较确定产品的结构和纯度。

本实验采用氢氧化钠催化反应的方法制备环己烯,通过反应条件的调整,确定反应的速度和产物的纯度,得到了较高的产品收率。

在实验之后,可以将残留物提取并作为下一次反应的原料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料产生,提高环保效益。

环己烯的制备实验报告

环己烯的制备实验报告

环己烯的制备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环己烯的制备引言:环己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化学合成和工业生产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环己烯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种是通过脱水缩聚环己醇制备。

本实验旨在通过这一方法制备环己烯,并对产物进行鉴定和纯化。

实验部分:1.实验仪器和试剂准备:实验仪器:反应釜、冰浴器、冷凝器、分液漏斗等。

实验试剂:环己醇、浓硫酸、无水氯化钠、无水氯化钙等。

2.实验步骤:a.在反应釜中加入环己醇(XmL),并加入浓硫酸(YmL)作为催化剂,将体系搅拌均匀。

b.将反应釜与冷凝器连接,用冰浴器对反应釜进行冷却。

c.开始加热并持续反应一段时间,同时观察反应进展情况。

d.反应结束后,冷却反应釜,然后将反应物转移到分液漏斗中。

e.加入等量的无水氯化钠水溶液,充分摇匀。

f.分液漏斗中的有机相放到无水硫酸钠干燥瓶中干燥。

g.用无水氯化钙脱水,再次进行过滤,取得纯净的环己烯。

3.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实验操作,我们成功合成了环己烯。

反应过程中,环己醇与浓硫酸发生脱水反应,生成环己烯。

催化剂硫酸能够促使水分子离去,从而实现环己烯的制备。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反应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气体,这是水分子的脱去所导致的。

分离无水环己烯的过程中,我们采用分液漏斗与无水氯化钠的水溶液进行有机相和水相的分离,有机相中含有环己烯。

通过无水硫酸钠的干燥和无水氯化钙的脱水处理,最终得到纯净的环己烯。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操作,我们成功地制备了环己烯。

同时本实验还可以加深我们对脱水缩聚反应的理解以及相关的实验操作技术。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可以探究更多关于环己烯的性质和应用。

[1] DeJong H. Bonding Dissociation Energies of Organic Molecules: [beta]-Hydrogen Atom. Science, 1977, 198, 1343.[2]生有机化学实验,吕仪等。

环己烯预实验报告(3篇)

环己烯预实验报告(3篇)

一、实验目的1. 确定实验中制备环己烯的最佳反应条件。

2. 掌握实验操作流程,为正式实验提供基础。

3. 了解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实验原理环己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合成橡胶、树脂、香料等。

实验室中,环己烯主要通过浓磷酸催化环己醇脱水制备。

该反应历程为E1历程,整个反应是可逆的:酸使醇羟基质子化,使其易于离去而生成正碳离子,后者失去一个质子,就生成烯烃。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环己醇(分析纯)- 浓磷酸(分析纯)- 氯化钠- 无水氯化钙- 5%碳酸钠水溶液- 沸石2. 实验仪器- 50mL圆底烧瓶- 分馏柱- 直型冷凝管- 100mL分液漏斗- 100mL锥形瓶- 接液管- 温度计- 滤纸- 烧杯四、实验步骤1. 将10.0g(10.4mL,0.1mol)环己醇加入50mL圆底烧瓶中。

2. 加入4mL浓磷酸,摇匀,确保混合均匀。

3. 将混合物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一段时间。

4. 在沸腾过程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沸腾时间。

5. 停止加热,将溶液冷却至室温。

6. 将溶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氯化钠,振荡,静置分层。

7. 将下层有机层分离出来,加入无水氯化钙干燥。

8. 将干燥后的有机层转移至锥形瓶中,进行水浴蒸馏。

9. 收集80-85℃的馏分,即为环己烯。

10. 计算产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中观察到,随着沸腾时间的增加,溶液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浅黄色。

这可能是因为环己醇在浓磷酸催化下发生脱水反应,生成环己烯和副产物。

2. 实验中观察到,随着沸腾时间的延长,产率逐渐提高。

当沸腾时间为30分钟时,产率达到最大值。

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导致反应速率降低,从而使得产率提高。

3. 实验中观察到,随着浓磷酸用量的增加,产率也逐渐提高。

这可能是因为浓磷酸在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其用量增加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从而提高产率。

环己烯的制备__实验报告

环己烯的制备__实验报告

OHH 3PO4+ H 2O OH共沸点 64.9oC 30.5% 69.5%OH实验八 环己烯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学习以浓磷酸催化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的原理和方法;2、初步掌握分馏、水浴蒸馏和液体干燥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书P158烯烃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工业上主要通过石油裂解的方法制备烯烃,有时也利用醇在氧化铝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高温催化脱水来制取,实验室里则主要用浓硫酸,浓磷酸做催化剂使醇脱水或卤代烃在醇钠作用下脱卤化氢来制备烯烃。

本实验采用浓磷酸做催化剂使环已醇脱水制备环已烯。

主反应式:一般认为,该反应历程为E 1历程,整个反应是可逆的:酸使醇羟基质子化,使其易于离去而生成正碳离子,后者失去一个质子,就生成烯烃。

可能的副反应:(难)三、主要试剂、产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化学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密度/d 420沸点/℃ 溶解度/g(100g水)-1 环己醇 100 0.96 161.13.620℃磷酸 98 1.83 -1/2H 2O(213℃) 2340 环己烯 82.14 0.89 83.3 微溶于水 环己醚182.30.92243微溶于水共沸物数据:四、实验装置OH H OH 2-H 2O仪器:50mL圆底烧瓶、分馏柱、直型冷凝管,100mL分液漏斗、100mL锥形瓶、蒸馏头,接液管。

试剂:10.0g(10.4mL,0.1mol)环已醇,4mL浓磷酸,氯化钠、无水氯化钙、5%碳酸钠水溶液。

其它:沸石六、预习实验步骤、现场记录及实验现象解释1、投料在50ml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加入10g环己醇、4ml浓磷酸和几粒沸石,充分摇振使之混合均匀,安装反应装置。

2、加热回流、蒸出粗产物产物将烧瓶在石棉网上小火空气浴缓缓加热至沸,控制分馏柱顶部的溜出温度不超过90℃,馏出液为带水的混浊液。

至无液体蒸出时,可升高加热温度(缩小石棉网与烧瓶底间距离),当烧瓶中只剩下很少残液并出现阵阵白雾时,即可停止蒸馏。

环己烯的制备及其实验报告实例doc

环己烯的制备及其实验报告实例doc

环己烯的制备及其实验报告实例篇一:环己烯的制备实验报告实验八环己烯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学习以浓磷酸催化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的原理和方法;2 、巩固分馏操作;3、学习洗涤、干燥等操作。

二、实验原理:烯烃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工业上主要通过石油裂解的方法制备烯烃,有时也利用醇在氧化铝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高温催化脱水来制取,实验室里则主要用浓硫酸,浓磷酸做催化剂使醇脱水或卤代烃在醇钠作用下脱卤化氢来制备烯烃。

本实验采用浓磷酸做催化剂使环已醇脱水制备环已烯。

主反应式:+ H2O一般认为,该反应历程为E1 历程,整个反应是可逆的:酸使醇羟基质子化,使其易于离去而生成正碳离子,后者失去一个质子,就生成烯烃。

2可能的副反应:(难)三、主要仪器和试剂仪器:50mL圆底烧瓶、分馏柱、直型冷凝管,100mL分液漏斗、100mL 锥形瓶、蒸馏头,接液管。

试剂:10.0g(10.4mL,0.1mol )环已醇,4mL 浓磷酸,氯化钠、无水氯化钙、5%碳酸钠水溶液。

四、试剂物理常数1.查阅实验所涉及到的反应物、催化剂、产物、副产物(甚至溶剂,萃取剂等)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

列表表示物理常数。

(这一步强调学生自己动手查出有关数据)化学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环己醇磷酸环己烯环己醚100 9882.14 182.3相对密度/d420 0.96 1.83 0.89 0.92沸点/ C 161.1溶解度/g(100g 水)-13.620C-1/2H2O(213 C )234083.3243微溶于水微溶于水o共沸点64.9五、实验装置六、实验步骤:1 、投料在50ml 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加入10g 环己醇、4ml 浓磷酸和几粒沸石,充分摇振使之混合均匀,安装反应装置。

2、加热回流、蒸出粗产物产物将烧瓶在石棉网上小火空气浴缓缓加热至沸,控制分馏柱顶部的溜出温度不超过90 C,馏出液为带水的混浊液。

至无液体蒸出时,可升高加热温度(缩小石棉网与烧瓶底间距离),当烧瓶中只剩下很少残液并出现阵阵白雾时,即可停止蒸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环己烯的制备及其实验报告实例
篇一:环己烯的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八环己烯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以浓磷酸催化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的原理和方法;
2、巩固分馏操作;
3、学习洗涤、干燥等操作。

二、实验原理:
烯烃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工业上主要通过石油裂解的方法制备烯烃,有时也利用醇在氧化铝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高温催化脱水来制取,实验室里则主要用浓硫酸,浓磷酸做催化剂使醇脱水或卤代烃在醇钠作用下脱卤化氢来制
备烯烃。

本实验采用浓磷酸做催化剂使环已醇脱水制备环已烯。

主反应式:
+h2o
一般认为,该反应历程为e1历程,整个反应是可逆的:酸使醇羟基质子化,使其易于离去而生成正碳离子,后者失去一个质子,就生成烯烃。

2
可能的副反应:(难)
三、主要仪器和试剂
仪器:50mL圆底烧瓶、分馏柱、直型冷凝管,100mL分液漏斗、100mL锥形瓶、蒸馏头,接液管。

试剂:10.0g(10.4mL,0.1mol)环已醇,4mL浓磷酸,氯化钠、无水氯化钙、5%碳酸钠水溶液。

四、试剂物理常数
1.查阅实验所涉及到的反应物、催化剂、产物、副产物(甚至溶剂,萃取剂等)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

列表表示物理常数。

(这一步强调学生自己动手查出有关数据)化学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环己醇磷酸环己烯环己醚
1009882.14182.3
相对密度/d4200.961.830.890.92
沸点/℃161.1
溶解度/g(100g水)-13.620

-1/2h2o(213℃)234083.3243
微溶于水微溶于水
o
共沸点64.9
五、实验装置
六、实验步骤:1、投料
在50ml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加入10g环己醇、4ml浓磷酸和几粒沸石,充分摇振使之混合均匀,安装反应装置。

2、加热回流、蒸出粗产物产物
将烧瓶在石棉网上小火空气浴缓缓加热至沸,控制分馏柱顶部的溜出温度不超过90℃,馏出液为带水的混浊液。

至无液体蒸出时,可升高加热温度(缩小石棉网与烧瓶底间距离),当烧瓶中只剩下很少残液并出现阵阵白雾时,即可停止蒸馏。

3、分离并干燥粗产物
将馏出液用氯化钠饱和,然后加入3—4ml5%的碳酸钠溶液中和微量的酸。

将液体转入分液漏斗中,振摇(注意放气操作)后静置分层,打开上口玻塞,再将活塞缓缓旋开,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活塞放出,产物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入一干燥的小锥形瓶中,用1—2g无水氯化钙干燥。

4、蒸出产品
待溶液清亮透明后,小心滤入干燥的小烧瓶中,投入几粒沸石后用水浴蒸馏,收集80—85℃的馏分于一已称量的小锥形瓶中。

注意事项:
1、2、3、4、5、
投料时应先投环己醇,再投浓磷酸;投料后,一定要混
合均匀。

反应时,控制温度不要超过90℃。

干燥剂用量合理。

反应、干燥、蒸馏所涉及器皿都应干燥。

磷酸有一定的氧化性,加完磷酸要摇匀后再加热,否则反应物会
被氧化。

6、环己醇的粘度较大,尤其室温低时,量筒内的环己醇若倒不干净,会
影响产率。

7、用无水氯化钙干燥时氯化钙用量不能太多,必须使用粒状无水氯化钙。

粗产物干燥好后再蒸馏,蒸馏装置要预先干燥,否则前馏分多(环己烯—水共沸物),降低产率。

不要忘记加沸石、温度计位置要正确。

8、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再逐渐蒸出产物,调节加热速度,保持反应速度大于蒸出速度才能使分馏连续进行,
9、制备羧酸采取的都是比较强烈的氧化条件,一般都是放热反应,应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否则不但倒影响产率,有时还会发生爆炸事故。

柱顶温度稳定在71℃不波动。

实验操作流程图:
七、实验指导:
分析试验装置选择,操作条件,注意事项。

1.反应装置的选择及反应控制
反应是可逆反应,有副反应,可形成共沸物
故采用了在反应过程中将产物的反应体系分离出来的
办法,推动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产物的产率。

又环己烯bp83℃,环己醇bp161℃,环己醇——水bp97.8℃,环己烯——水bp70.8℃,含水10%。

两共沸点70.8℃、97.8℃相差不大,所以本实验选用分馏装置为反应装置。

2.洗涤操作
反应粗产物可能带有酸(h+),需要洗涤。

环己烯、环己醇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为减少水中溶解的有机物,使用nacl饱和溶液洗涤粗产物,nacl溶液洗涤另一好处是易分层,不易产生乳化现象。

粗产物量大可用分液漏斗洗涤,量小可用半微量洗涤操作法—锥形瓶滴管分离方法。

(盐析效应)
3.干燥操作
大多数有机物与水形成共沸物。

环己烯与水共沸点
70.8℃,含水10%,分离前必须干燥,否则蒸馏分离时前馏份增多,环己烯馏份减少。

一般有机物蒸馏前都要干燥操作。

(注意干燥剂,干燥原理,干燥剂的选择,操作方法。


4.产物环己烯分离的控制——蒸馏
干燥后的环己烯粗产物中有环己醇,环己烯bp83.3℃,环己醇bp161℃,沸点差大,又有机物蒸馏时易产生碳化、聚合`等反应。

所以选择水浴加热、蒸馏方法分离粗产物,
收集82℃—85℃馏分。

5.
操作注意事项(操作要点)
1)环己醇粘度大,转移时不要损失。

2)h3po4有氧化性,混合均匀后在加热,小火加热。

3)反应时,先小火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再从分馏柱顶分出环己烯—水共沸物。

4)由于环已烯与水形成共沸物(沸点70.8℃,含水10%);环已醇与环已烯形成共沸物(沸点64.9℃,含环已醇30.5%);环已醇与水形成共沸物(沸点97.8℃,含水80%)。

因此,在加热时温度不可过高,蒸馏速度不宜太快,以减少未作用的环已醇蒸出。

控制分馏柱顶温度5)反应终点的判断可参考下面几个参数:a)反应进行60分钟左右;b)反应瓶中出现白雾;
6)分液时,水层应尽可能分离完全,否则将增加无水氯化钙的用量,使产物更多地被干燥剂吸附而招致损失,这里用无水氯化钙干燥较适合,因它还可除去少量环己醇。

篇二:环己烯的制备实验报告
环己烯的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利用环己醇以及其他相关的化学试剂来进行化学反应制备环己烯。

二、实验原理:化学反应式:
反应历程:可能的副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