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润滑油系统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内容

二、主油泵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在泵内充满油的情况下,叶轮旋转使叶轮内的油也 跟着旋转,叶轮内的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获得能量, 叶轮槽道中的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向外围流进泵 壳,于是叶轮中心压力降低,这个压力低于进油管 内压力,油就在这个压力差作用下由吸油池流向叶 轮,这样油泵就可以不断的吸油,不断的供油了。
两两换热波纹板之间构成流体介 质通道层,作为换热元件的波纹 板一侧是冷却循环水另一侧润滑 油,构成油水的换热通道层交错 布置,压紧板和波纹板之间不通 换热介质。油(或水)通道层的 水进出口周围的两片波纹板之间 采用密封垫密封,防止油(或水) 进入水通道和冷却器外,两个波 纹板之间的油通道(或水通道) 采用密封垫密封构成完整封闭的 油通道层(或水通道层)并防止 油(或水)泄漏到冷却器外。
四、交流润滑油泵
额定电流:81.8A,转速: 2950rpm。单级单吸立式电动离心油泵(转
速:3000r/min,启动油温 ≥ 15℃)。安装在主油箱上,能保持独立运 行。该泵完全浸没在润滑油中,经过油泵底部的滤网吸油,泵出口油 经冷油器至轴承润滑油总管,只在机组启动和停机阶段、当主油泵供 油压力不能维持润滑油总油管油压时使用,由压力开关控制。泵出口 装有一逆止阀以防止系统中油倒流。 启动时和运行中注意电流变化,防止因超电流引起过电流保护。
主油泵的作用
汽轮机主油泵是单级双吸式离心泵(中开泵),转速:3000r/min
由汽轮机转子直接驱动。在正常运行中,主油泵的高压排油流至主 油箱去Ⅰ、 Ⅱ级射油器,Ⅰ级射油器从油箱中吸取润滑油升压后供给主 油泵,主油泵高压排油通过Ⅱ级射油器压力降低,作为润滑油进入冷油 器,换热后以一定的油温供给汽轮机润滑油用户系统。(主油泵不是自 行充油而是必须向它连续提供压力油,在启动和停机期间,上述工作由 交流润滑油泵完成,当汽轮机处于或接近额定转速时由射油器提供) 主油泵是将动力机的机械能转换成输送介质的能量的关键部件。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工作流程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工作流程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是保证汽轮机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系统主
要由润滑油箱、油泵、油过滤器、系统配管、油冷却器、油箱加热器、润滑油喷淋系统和润滑油监测仪等组成。
在运行过程中,汽轮机密封
性好,内部金属部件运动摩擦较大,需要大量的润滑油来降低磨损,
减少能量损失。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工作流程:
1. 润滑油箱:存储润滑油,防止空气污染和受到杂质侵入。
2. 油泵:将润滑油从润滑油箱中吸出,送至系统的需要部位。
油泵通
常采用齿轮泵、齿轮泵或柱塞泵。
3. 油过滤器:对润滑油进行过滤,去除其中杂质和颗粒,以保证润滑
油的纯净和流畅。
油过滤器分为机械过滤器和离子过滤器。
4. 系统配管:将润滑油从油泵输送至需要部位,包括主轴承、轴承座、齿轮箱、涡轮轮叶等。
5. 油冷却器:要求不同类型的汽轮机有不同的冷却器。
润滑油泵抽润
滑油,通过油冷却器冷却后再输送到润滑油喷嘴。
6. 油箱加热器:在低温环境下,避免润滑油凝固,也有利于汽轮机在下一次启动前提前加热。
7. 润滑油喷淋系统:将润滑油喷洒到需要保护的部位,可降低磨损、减少能量损失,提高汽轮机的效率。
8. 润滑油监测仪:可以实时监测润滑油的温度,压力和流量。
其中,润滑油的温度和压力是获取润滑油运行效果的重要参数,流量可以设置在一定范围内来保证润滑油的使用量。
综上所述,汽轮机润滑油系统非常重要,对汽轮机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润滑油需要定期更换和检查,以确保其良好运行并及时发现问题。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内容

射油器又可以称为“射油抽油器”,装在射油器进口的滤网是为了 防止杂物堵塞喷嘴。简而言之,当压力油经油喷嘴高速喷出时,在喷 嘴出口形成真空,利用高压射流的自由卷吸作用把油箱中的油经滤网 带入扩散管(渐扩管)减速升压后以一定的压力排出。提高主油泵工 作的可靠性。
射油器
射油器的作用是将小流量的高压油变成大流量的高压油。油喷嘴、喉管
主油泵是将动力机的机械能转换成输送介质的能量的关键部件。
润滑油母管压力 主油泵入口压力 主油泵出口压力
1号机 0.16MPa 0.3MPa 2.1MPa
2号机 0.18MPa 0.18MPa 1.95MPa左右
主油泵泵体
主油泵是主 轴驱动离心 泵,水平安 装在汽轮机 的前轴承箱 内,泵轴与 汽轮机的高 压转子刚性 连接。
启动:(1)当机组启动投入盘车前,应先将顶轴油泵投入运行; (2)当汽机打闸停机后,转速低于1200rpm时,顶轴油泵应自启否则应 手动启动,并查明原因。
停止:(1)主机转速至1200rpm时,顶轴油泵应自动停运,否则手动停运; (2)盘车停止后,停止顶轴油泵运行。
十、盘车装置
采用低速盘车,盘车电机转速:730r/min,主轴转速:4.10r/min 盘车装置的作用在于,消除冲转前或停机后转子产生的热弯曲。
板式冷油器采用换热波纹板叠装于上下导杆之间构成主换热元件。导 杆一端和固定压紧板采用螺丝连接,另一端穿过活动压紧板开槽口。 压紧板四周采用压紧螺杆和螺母把压紧板和换热波纹板压紧固定。
板式冷却器的特点
(1)传热效率高
换热片采用高导热 的波纹板,板片波 纹所形成的特殊流 道使流体在极低的 流速下即可发生强 烈的扰动流(湍流 ),扰动流又有自 净效应以防止污垢 生成因而传热效率 很高。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常见故障和原因探究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常见故障和原因探究一、引言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是汽轮机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在传动部件产生摩擦时提供润滑,并将传动部件的摩擦热量带走,保证汽轮机的正常运行。
由于操作、设备老化等原因,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常常会出现故障。
本文将对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常见故障及其原因进行探究。
二、常见故障及其原因1. 润滑油温度升高润滑油温度升高是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常见的故障之一。
润滑油温度过高会使润滑油的黏度降低,导致润滑效果不佳,加速摩擦产生的磨损,甚至造成设备故障。
润滑油温度升高的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冷却系统故障: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水泵故障、冷却水管堵塞、冷却水泄漏等都会导致冷却效果不佳,进而引起润滑油温度升高。
(2)润滑油杂质过多:润滑油中的杂质会引起摩擦和磨损,进而产生大量的热量。
如果润滑油中的杂质无法及时清除,将会导致润滑油温度升高。
(3)润滑油循环不畅:润滑油系统中的过滤器堵塞、管道漏气、油泵故障等问题会造成润滑油循环不畅,导致润滑油无法及时带走摩擦热量,导致润滑油温度升高。
2. 润滑油压力下降(1)油泵故障:油泵的密封故障、零部件损坏等问题都会导致润滑油泵无法正常工作,进而引起润滑油压力下降。
3. 润滑油过滤不彻底(1)过滤器堵塞:过滤器中的杂质堵塞在过滤器内部,导致润滑油无法通过过滤器,从而引起润滑油过滤不彻底。
(2)过滤器使用寿命过长:过滤器的使用寿命超过了规定的更换周期,导致过滤器内的过滤介质已经堵塞,无法继续过滤润滑油。
(3)过滤器维护不当:过滤器的清洗不彻底、保养不到位等都会导致过滤器堵塞,进而引起润滑油过滤不彻底。
三、结论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常见故障及其原因主要有润滑油温度升高、润滑油压力下降和润滑油过滤不彻底。
润滑油温度升高的原因可以是冷却系统故障、润滑油杂质过多和润滑油循环不畅等。
润滑油压力下降的原因可以是油泵故障、润滑油泄漏和润滑油污染等。
润滑油过滤不彻底的原因可以是过滤器堵塞、过滤器使用寿命过长和过滤器维护不当等。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工作流程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工作流程1.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重要性在汽轮机中,润滑油系统的工作流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确保了汽轮机的正常运行和长期使用,有效减少了摩擦和磨损,提高了机器的效率和寿命。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工作流程,以及其对机器性能的影响。
2.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工作原理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主要由油箱、油泵、滤清器、冷却器、润滑油分配器等组成。
当汽轮机启动时,润滑油从油箱中抽取出来,通过油泵进行增压,并通过滤清器去除杂质。
随后,油液被送往润滑油分配器,根据需要分配到涡轮轴承、齿轮箱和发动机的各个润滑点。
通过冷却器将过热的油液冷却后重新循环使用。
3.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工作流程在汽轮机运行期间,润滑油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所示:(1)启动和预热阶段:在汽轮机启动之前,润滑油系统需要进行预热。
此时,油泵将润滑油抽取到发动机的各个润滑点,确保机器在运行前已经建立了润滑膜,以降低启动时的摩擦和磨损。
(2)运行阶段:当汽轮机启动后,油泵会提供足够的润滑油流量和压力,保持机器各个润滑点的润滑状态。
通过润滑油分配器将油液精确地送至各个部位,形成一层油膜,减少金属之间的直接接触。
(3)冷却循环:在汽轮机运行期间,润滑油会吸收热量。
为了防止油液温度过高导致润滑性能下降和油品老化,冷却器会将过热的油液冷却后重新循环使用。
这可以维持润滑油的性能和稳定性。
(4)过滤和清洁:润滑油系统中的滤清器承担着去除油中杂质的任务。
这些杂质包括金属屑、颗粒物和水分,它们会导致润滑油的浑浊和密封部件的磨损。
滤清器的作用是将这些杂质过滤掉,保持油液的清洁和流畅。
4.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重要性和影响(1)保护机器: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工作流程可以有效地降低机器的摩擦和磨损。
通过形成一层油膜,减少金属之间的直接接触,可以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并提高运行效率。
(2)降低能源消耗:良好的润滑油系统工作流程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通过减少摩擦损失,可以降低机器的能量损耗,并提高汽轮机的工作效率。
汽轮机的油系统

主要设备的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及切换注意事项
➢ 冷油器投运 1. 冷油器进、出油门、放油门应关闭。 2. 冷油器循环水进、出水门应关闭。 3. 冷油器油侧放空气门、水侧放空气门均应开启。
➢ 冷油器投用及注意事项: 1 确知冷油器启动准备工作已完毕。 2 在监护人的监护下进行此项工作。 3 联系司机注意机组润滑油压、油温、油箱油位。 4 缓慢开启冷油器进油门,待油侧空气放尽后关闭油侧放空气门,全 开冷油器进油门。 5 开启冷油器循环水进水门,待水侧放空气门有水连续冒出即关闭水 侧放空气门。 6 缓慢开启冷油器出油门直至全开。 7 根据冷油器出口油温,调整冷油器循环水出水门开度。
汽轮机油系统
主讲人
1
目录
第一章 润滑油系统 第二章 控制油系统 第三章 调节系统
2
第一章 润滑油系统
主要设备及作用 ➢ 润滑油主供油系统由主油箱、主油泵、注油器、辅助油泵、
冷油器、滤油器、过压阀等构成。正常运行时,主油泵向 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承提供润滑油,同时向调节保安系统提 供压力油,本机组推荐采用L-TSA46汽轮机油。 ➢ 润滑油的作用:润滑油系统的作用是给汽轮发电机的支持 轴承、推力轴承和盘车装置提供润滑油,完成对轴承的冷 却、降温,带走摩擦形成的碎屑等作用。
➢ 辅助油泵在运行时,应检查轴承油位并及时添加,仔细倾 听油泵运转声音应无异常,油泵及电动机振动应正常。
➢ 检查油系统中各油滤网的前、后压差应在规定范围内,若 压差超过规定值应及时进行切换,联系检修人员进行清洗。
➢ 检查油系统中各设备、阀门无漏油、渗油现象,发现问题 及时汇报,迅速处理。
➢ 检查主油箱油位是否正常 ➢ 冷油器进出口油温和冷却水进出水温度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润滑油系统启动前的检查1.1按润滑油系统阀门检查卡检查完毕。
1.2确认主油箱事故放油门关闭。
1.3确认主油箱放油门关闭。
1.4主油箱油位正常,油质合格。
1.5主油箱油温正常大于21℃,汽轮机正常运行时保持油温38~49℃。
若油温低应投电加热器运行,当油温达到40℃时,停止电加热器运行。
1.6确认冷油器水侧出、入口门关闭。
1.7确认主油箱排烟风机入口挡板关闭。
1.8各电机绝缘良好。
1.9油管路无泄漏现象。
1.10各油泵在“手动”位置。
1.11贮气罐(空气)压力正常。
润滑油系统的启动2.1启动发电机内冷水系统,若汽轮机只要求在盘车下运行,也可只开启化学除盐水去发电机盘根冷却水门。
2.2启动主油箱一台排烟风机,调整排烟风机入口挡板(#2机A排烟风机开启出口门),建立主油箱真空>0.5KPa,将另一台排烟风机置“备用”位。
2.3启动交流润滑油泵,检查出口油压在0.08~0.15MPa。
2.4将直流润滑油泵置“备用”位。
2.5全面检查系统无泄漏。
2.6开启三台顶轴油泵入口门,确认顶轴油泵入口油压>0.05MPa,符合顶轴油泵开启条件,启动顶轴油泵A、C,(B泵投备用)。
.7检查顶轴油压>4.3MPa,正常#3、4瓦应为5~7Mpa,#5、6瓦应为10~12MPa,轴径应顶起0.05~0.08mm。
2.8检查各轴承回油正常。
2.9开启盘车装置喷油门,检查喷油压力>0.03MPa,启动盘车装置,转子以3.3r/min旋转。
2.10检查盘车电流正常,内部声音正常.倾听汽轮机内部无金属摩擦声。
2.11测大轴偏心值<0.076mm,且小于原始值的0.02 mm。
润滑油系统的停止3.1停止汽轮机盘车装置,转子停转。
3.2解除自动,停止顶轴油泵运行。
3.3解除直流润滑油泵的“备用”。
3.4停止交流润滑油泵。
3.5解除主油箱备用排烟风机的“备用”状态,停止运行排烟风机。
3.6主油箱电加热器开关置“停止”位置。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常见故障和原因探究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常见故障和原因探究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是保证汽轮机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油泵、油滤器、冷却器、油箱等各个组件的正常运行对汽轮机的正常工作起着关键的作用。
由于各种原因,汽轮机
润滑油系统可能会发生故障,影响汽轮机的性能和寿命。
下面将对常见的汽轮机润滑油系
统故障及其原因进行探究。
1. 油泵故障:油泵是将润滑油送往汽轮机各个部位的重要设备,如果油泵出现故障,会导致润滑油无法正常供给到各个部位,从而导致汽轮机运行不正常甚至停机。
油泵故障
的原因可以包括油泵轴承磨损、泵体内部积垢、油泵轴承润滑不良等。
2. 油滤器堵塞:油滤器是用于过滤润滑油中的杂质和污染物的重要设备,如果油滤
器堵塞,会导致润滑油中的杂质无法被有效过滤,进而会进入到汽轮机各个部位,加剧摩
擦和磨损,影响汽轮机的正常运行。
油滤器堵塞的原因可以包括长时间未更换油滤器、润
滑油中的杂质过多等。
3. 冷却器故障:冷却器是用于冷却润滑油的设备,如果冷却器故障,会导致润滑油
过热,降低润滑效果,进而影响汽轮机的正常运行。
冷却器故障的原因可以包括冷却水供
应不足、冷却器管道堵塞等。
4. 油箱油位异常:油箱是储存润滑油的地方,油位异常可能导致润滑油的供给不足
或者过多,进而影响汽轮机的正常运行。
油箱油位异常的原因可以包括油泵进气过多、润
滑油泄漏等。
5. 润滑油质量下降:润滑油长时间使用或者受到外界杂质的污染会导致其质量下降,影响其润滑性能,从而影响汽轮机的正常运行。
润滑油质量下降的原因可以包括长时间未
更换润滑油、润滑油受到杂质污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扬程—— 127m
• 出油量— 3m³/min
交流启动油泵
布置在汽机房零米层。汽机启停机过程中(主油泵未正 常工作时),向调节保安系统及润滑油系统供油。
技术规范:
• 转数——
• 电机型号:YB2-
2950rpm
250M-2
• 扬程——108m • 电机功率:55KW
表示。 • 闪点:加热到一定温度时,部分油变为气体,
这个温度就叫 闪点。
注意事项
为了防止调节系统因压力油降低而引起停机事故, 所以当主油泵出口油压降低至1.0MPa时,由压力开 关使高压交流油泵自动启动投入运行。
机组正常运行时,电动辅助油泵都应停止运行。由 主油泵向机组提供调节油、安全油、润滑油。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
目录
系统概述 主要设备 系统流程 注意பைடு நூலகம்项
系统概述
汽轮发电机组是高速运转的大型机械,其 轴承和轴承座需要大量的油来润滑和冷却,因 此汽轮机必须有供油系统用于保证汽轮机组的 正常工作。
系统概述
系统组成:汽机润滑油系统由油箱、主油泵、
交流启动油泵交流润滑油泵、直流事故油泵、
• 出油量—
• 电压:AC380V
1.55m³/min
交流润滑油泵/直流事故油泵
在机组启、停时由交流润滑油泵经冷油器向润滑油系统供油,事故情况下由 直流润滑油泵经冷油器向润滑油系统提供机组顺利停机的润滑油。
技术规范:
• 转数—— 2950rpm
• 扬程——34m
• 出油量— 0.4m³/min
技术规范主:要数 进口油 出口油 出口油 安装位
据 压(Mpa)压(Mpa) 量 置
L/min
注油器 1.2 0.1~0. 1500 油箱内
Ⅰ
15
注油器 1.2 0.22 1000
Ⅱ
注油器
工作原理:正常运行时射油器的作用是将小流量的 高压油变成大流量的低压油。它由喷嘴、喉管入口 段、吸入和扩散管组成。压力为P1的高压油流经喷 嘴射出来时,流速增大到C1,这股射流将吸入室内 的油带走时吸入室形成低压腔室,继而将油箱里的 油吸入。由于射流的作用,工作油流与被吸入油流 在喉管内进行动量交换。工作油流速度降低,被吸 入油流速度加大,到喉管的出口两者速度趋向一致。 混合油流的速度为C2,通过扩散管有将动能转化为 压力能。这样,设有起就把小流量的高压油变成大 流量的低压油。
• 电机型号:YB2132S1-2
/ZDB41
• 电机功率:5.5KW
油箱
储油;分离气泡、水分、杂质、沉淀物的 作用。
• 最高油位 技术规范:6940L
• 最低油位5360L
排烟风机:排除油箱的气体和水蒸气,维 持一定的负压,保证回油的通畅。
注油器
注油器又称射油器,它实质上是一个射流泵; 本系统并联装有两个注油器。
低油压保护试验
1)试验交、直流润滑油泵正常后,停运,关闭 出口门。
2)启动交流启动油泵,保持油压1Mpa,并投上 交流润滑油泵联锁。
3)启动盘车,投入联锁。 4)开自动主汽门,投入保护开关。 5)打开放油门,逐渐降低润滑油压测量装置处
的润滑油压:
冷油器、滤油器、注油器、排烟风机和连接
它们的管道及附件汽组机发成电 。
机各轴承
润滑
和盘车装 置
作用:
在轴承中形 成稳定的油 膜,维持转 子的良好旋
转。
建立油膜
循环换热
主要设备
主 要 设 备 介 绍
主油泵
交流启动油泵
交流润滑油泵 直流事故油泵
油箱 注油器 冷油器 低压油过压阀
主油泵
主油泵是主轴驱动离心泵,水平安装在前轴 承箱内。正常运行时,主油泵出口油管向两 级注油器、调节保安系统供油。两级注油器 出口分别向主油泵入口及润滑油系统供油。
冷油器
冷却进入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承的润滑油。
技术规范• :冷却面积-60㎡ • 冷却水量156.67t/h • 油量-800L/min • 水阻-8.43kpa • 油阻-11.5kpa
低压油过压阀
当润滑油压力过高时,过压阀动作将一部分 油排入油箱,保证润滑油压力一定。正常润 滑油压:0.08—0.15Mpa。
推荐采用润滑油
GB 11120-2011中规定的L-TSA46汽轮机油。在冷却水 温度经常低于15℃情况下,允许用GB 11120-2011中 规定的L-TSA32汽轮机油来代替。
质量指标:• 粘度(恩氏度):判断汽轮机油稠和稀的标
准。 • 酸价 :油中含酸分的多少。 • 酸碱性反应:油呈酸性还是碱性。 • 抗乳化度:油分离水分的能力,用分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