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微课程设计方案
电解质溶液中三个守恒教学设计(精品课件)

《盐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复习课)》教学设计
大理州实验中学:郑志明【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盐类水解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2、能运用“三个守恒”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能从盐溶液中各个微粒的存在形式中找出三个守恒关系;
2、通过比较三大守恒的关系,进一步深入认识“三个守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愉悦;
2、建立个性与共性、对立与统一的科学辩证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盐溶液中三个守恒的原理难点:三个守恒的应用
【教学方法】采取分析讨论、对比研究、归纳总结等
【链接高考】【2015四川理综】常温下,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 4HCO 3与NaCl 溶液混合,析出部分NaHCO 3晶体,过滤,所得滤液下列关于滤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 <1.0×10-7mol/L
B .c(Na +
)= c(HCO 3-)+ c(CO 32-
)+ c(H 2CO 3)
C .c(H +
)+c(NH 4+
)= c(OH -)+ c(HCO 3-)+2 c(CO 32-) )(H Kw c。
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教学设计

课题:§3-3-3 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写常见的电解质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
(2)熟练应用三大守恒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的方法及规律的掌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愉悦,感受我们生活中的化学,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的书写及应用;2.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教学难点:1.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的书写及应用;2.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练结合法,分析归纳教学流程:复习提问——练习总结——思考分析——介绍新知——举例分析——练习——讲述小结情景设计:【复习提问】1、盐类水解的实质。
2、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3、盐类水解的应用。
4、盐类水解的规律。
【练习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和NaZ的溶液,其PH依次为8、9、10,则HX、HY、HZ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HX,HZ,HYB. HX,HY,HZC. HZ,HY,HXD. HY,HZ,HX【练习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4+浓度最大的是()A. NH4ClB. CH3COONH4C. NH4HSO4D. NH4HCO3【过渡】守恒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在物质变化的过程中守恒关系是最基本也是本质的关系之一,比如我们已经熟知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不仅如此,在电解质溶液中也常存在着几个守恒关系,本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电解质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板书】§3-3-3 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思考1】NaCl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及溶液中正负电荷数目关系?【学生】思考并写出NaCl的电离方程式。
NaCl = Na+ + Cl-【分析】NaCl溶液呈电中性,说明溶液中带正电的Na+所带的正电荷和带负电的Cl-所带的负电荷数目相等,而Na+带的正电荷浓度与Na+浓度相等,Cl-带的负电荷浓度与Cl-浓度相等,溶液中正、负电荷数目关系为C(Na+)= C(Cl-)。
解析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教案

解析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教案解析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肥东一中蔚小梅【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盐溶液中各组分之间的守恒关系与大小比较2、能力目标:能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的观点分析问题3、情感目标:体会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差异【教学重点】电解质溶液中守恒关系的正确书写【教学难点】质子守恒关系式的书写【教学设计思路】探究一:如何书写电荷守恒的等式? 导入:问题1:溶液带电吗?为什么?教师讲解:电解质溶液中不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总是呈电中性的,就是说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这就是电荷守恒规律。
粒子浓度的守恒关系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不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总是呈电中性,即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应等于该组分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
质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粒子电离出的氢离子总数等于粒子接受的氢离子总数加游离的氢离子数。
问题2:如对NH4Cl溶液,怎么把这个等式写出来?教师讲解:阳离子:NH4+ H+阴离子:Cl–OH–正电荷总数== 负电荷总数n ( NH4+ ) + n ( H+ ) == n ( Cl–) + n ( OH–)c ( NH4+ ) + c ( H+ ) == c ( Cl–) + c ( OH–)学生活动:写出Na2CO3溶液中存在的电荷守恒关系。
归纳总结:书写电荷守恒式应注意的两点:1、准确找出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2、注意离子自身带的电荷数目。
探究二:如何书写物料守恒的等式?教师讲解:物料守恒即溶液中某些特定元素的原子无论发生水解还是电离,这些特定元素的原子总数不变,原子个数之比不变。
设问:在NH4Cl溶液中,氮元素的存在形式?氮原子和氯原子的数量关系?NH4+n (N) == n (Cl )N NH3.H2O n(NH4+)+n(NH3.H2O)=n(CI-)NH4Cl溶液中的物料守恒关系式C(NH4+)+C(NH3.H2O)=C(CI-)学生活动:写出Na2CO3溶液中物料守恒关系式。
《电解质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微课程学习任务单.doc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电解质溶液中的三大守恒规律(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2、掌握三大守恒规律的具体应用。
二、学习资源
微视频
三、学习方法
课前要认真翻阅、浏览自己学习新课时所做的笔记。这样,才能保证你能跟上视频中老师讲解的思路、速度。在例题呈现出来后,立即暂停视频的播放,自己读完题目,先回忆并写出守恒关系,然后继续播放视频,认真倾听。
四、学习任务
1 .Na2CO3溶液中电荷守恒关系式
2 .Na2CO3溶液中物料守恒关系式
3 .Na2CO3溶液中质子守恒关系式
六、后续学Hale Waihona Puke 预告(可选):课堂学习过程:
课堂检测 解疑答惑(其他同学给提问的同学解答) 提升难度(小组讨论完成) 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展示) 评价(由老师总结)
五、学习困惑
《混合溶液中三大守恒式的书写方法》教学设计方案

少于 1 分钟
五、结尾 授课完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谢谢观看!
4
录制工具 通过录屏软件 Camtasia Studio 6 录制 ppt
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一道经典例题的详细分析并概括总结混合溶液中的三大 守恒式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微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混合溶液 中的三大守恒式的书写,学生能够重新认识溶液中的离子的存 在状态,学生的微观想象的能力有所提高。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看本微课,积极思考并理解混合 溶液中各种离子之间的关系,并能写出混合溶液中的三大守恒 式和使用三大守恒解决溶液中离子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 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微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 在解决问题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高解题速度)
+2H+ 3
H2CO3
Na+
CO32-
OH-
-H+
H2O
+H+ +H+
HCO3H3O+(H+)
四、 学习效果 检测
CO32OH-
-H+ -H+
Na+ HCO3H2O
+H+ +H+
H2CO3 H3O+(H+)
c(OH-) = 2c(H2CO3) + c(HCO3-)-0.05 +c(H+) ① c(OH-) + c(CO32-)-0.1 = c(H2CO3) + c(H+) ② 通过 2①+②得质子守恒式: 3c(OH-) +c(CO32-) =3c(H+) +2c(HCO3-) + 5c(H2CO3) 通过两道例题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检测 练习 1:把 0.1mol/L 的 NH3.H2O 溶液和 0.2mol/L 的 NH4Cl 溶液等体积混合,写出混合后溶液中的三个守恒 关系(设混合后为 2L)。 练习 2:把 0.2mol/L 的 Na2CO3 溶液与 0.1mol/L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设混合后为 2L),写出混合后溶 液中的三大守恒式 参考答案: 练习 1: 电荷守恒:c(NH4+)+ c(H+)= c(OH-)+ c(Cl-) 物料守恒:3c(Cl-)=2c(NH3.H2O)+2 c(NH4+) 质子守恒: 3c(H+) + c(NH4+)= 3c(OH-)+ 2c(NH3.H2O) 练习 2: 电荷守恒:c(Na+)+ c(H+)=2c(CO32-)+c(HCO3-)+c(OH-) 物料守恒:2c(Na+)= 5[c(CO32-)+c(HCO3-)+c(H2CO3)] 质子守恒:2c(H+)= 2c(OH-) -c(CO32-) -3c(HCO3-) -
溶液里三大守恒关系 教学设计

一、考点分析水溶液的离子平衡是高考高频考点,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pH的计算、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三大守恒式。
其中三大守恒式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并多次考查到。
以下是近五年全国各地对三大守恒式的考查情况,见表格1-1:表1-1 近五年全国各地高考卷对溶液里三大守恒式的考查情况二、学情分析第一,对于电荷守恒,首先学生已经复习过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盐类的水解,能够准确找出溶液里的离子。
其次学生在初中已经知道溶液呈电中性,这为学生掌握电荷守恒作知识基础。
第二,对于物料守恒(元素守恒),学生能够正确写出盐的电离方程式,并能快速找出盐电离出的离子物质的量关系,这有利于掌握物料守恒。
但对于混合溶液的物料守恒仍存在一定疑惑,如1:1的CH3COOH 、CH3COONa混合溶液的物料守恒式。
第三,对于质子守恒,相对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较难理解。
多数学生不会书写质子守恒式。
三、教学设计思路四、教学目标1.掌握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式的书写,会用三大守恒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建立比较溶液离子浓度认知模型。
五、教学重点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式六、教学难点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式七、教学手段:UMU互动学习平台、雨课堂学习平台、PPT3. 质子守恒(1)原理: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水解等过程的发生,往往存在 质子(H +)的转移,但转移过程中质子数量保持不变,称为质子守恒 (2)方法: ①快速书写法 如Na 2CO 3溶液质子守恒: ②质子守恒式=电荷守恒式-物料守恒式Na 2CO 3溶液中电荷守恒:c(H +) + c(Na +) = c(OH -) + 2c(CO 32-) + c(HCO 3-) Ⅰ物料守恒:c(Na +) = 2c(HCO 3-)+2c(CO 32-) +2c(H 2CO 3) Ⅱ Ⅰ-Ⅱ可得质子守恒:c(H +)+c(HCO 3-)+2c(H 2CO 3)=c(OH -) (3)练习:写出以下溶液的质子守恒关系式 ① Na 2S 溶液 ② NaHCO 3溶液教师讲解 教师讲解教师点评学生作答情况溶液中滴加0.1 mol/L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未加盐酸时:c(OH-)>c(Na+)=c(NH3·H2O)B.加入10 mL盐酸时:c(N)+c(H+)=c(OH-)C.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Cl-)=c(Na+)D.加入20 mL盐酸时:c(Cl-)=c(N)+c(Na+)。
三大守恒教学设计

分钟)【讲解并板书】
溶液中的三大守恒
一、电荷守恒
【讲解】电荷守恒是指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板书】
正电荷总数==负电荷总数【巡查】查看学生的书写,并请一名同学板书电荷守恒的关系式。
教师进行点评。
【板书】
二、物料守恒
【讲解】物料守恒是指一个平衡体系中某一组分的总浓度一定等于它所离解成的多种型体的平衡浓度之和。
即:个性原子比例守恒。
【板书】个性原子比例守恒。
【巡查】查看学生的书写,并请一名同学板书物料守恒的关系式。
教师进行点评。
【板书】
三、质子守恒
【讲解】质子守恒是指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质子H+ 的物质
的量应相等。
即:
C(H+)水== C(OH-)水
【板书】
C(H+)水== C(OH-)水
【巡查】查看学生的书写,并请一名同学板书质子守恒的关系式。
教师进行点评。
写:在Na2S溶液中各离子的关系,得出:
1、电荷守恒
c(Na+)+ c(H+)
==2c(S2-)+c(HS-)+c(OH--)
2、物料守恒
c(Na+)=2c(S2-)+c(HS-)+c(H
2S)
3、质子守恒
c(OH-)==c(H+)+c(HS-)+2c(H
2S)。
专题10-溶液中的三大守恒 导学案

专题10 溶液中的三大守恒一、知识梳理1.电荷守恒规律(1)原理:电解质溶液中,无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都是呈电中性。
即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
(2)书写:用阴、阳离子的浓度所带电荷来表示的等式。
(3)举例:①Na2CO3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
②NaHCO3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
③Na2CO3和NaHCO3混合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
④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1 (NH4)2SO4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NaOH溶液时,溶液的p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挥发)。
思考:a、b、c、d点的电荷守恒方程式一样吗?(4)提醒:①不要漏写溶液中存在的离子;②带有多个电荷的离子,前面的系数不能丢。
2.物料守恒规律(1)原理: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发生电离或水解,变成其他离子或分子,离子或分子种类有所变化,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原子的总数不变。
(即中心原子守恒)。
(2)书写:用粒子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
(3)举例:①Na2CO3溶液中的物料守恒式:。
②NaHCO3溶液中的物料守恒式:。
③等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混合溶液中的物料守恒式:。
④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1 (NH4)2SO4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NaOH溶液时,溶液的p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挥发)。
思考:a、b、c、d点N与S的物料守恒一样吗?(4)提醒:①要写全含有某种元素的微粒。
②计量关系不要颠倒。
3.质子守恒规律(1)原理:电解质溶液中的分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的质子(H+)的物质的量相等。
(2)书写:用离子和分子的浓度来表示的等式。
(3)举例:①Na2CO3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式:。
②NaHCO3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式:。
说明:质子守恒的关系式也可以由电荷守恒式与物料守恒式推导得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分 1 秒至 8 分 47 秒
够搞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揭示本质,最终掌握方法 质子守恒
和技巧。同时,利用思维导图来分析,最后推出质子
守恒规律。
8 分 48 秒至 8 分 52 秒 片尾
提示本微课已结束
设计亮点: 1、引导学生对守恒原理有深刻的理解和灵活地运用,这是本微课的一大亮点。教学中
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创设解决问题的切人点,然后层层深入,巧妙设问,引导学生自主推导 三大守恒,真正领会和理解三大守恒原理并灵活运用。
结合实例,一步一步推导出电荷守恒规律,使学生能
55 秒至 3 分 4 秒
电荷守恒 够搞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揭示本质,最终掌握方法
和技巧。
结合实例,一步一步推导出物料守恒规律,使学生能
3 分 5 秒至 5 分
物料守恒 够搞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揭示本质,最终掌握方法
和技巧。
结合实例,一步一步推导出质子守恒规律,使学生能
知识类型
√理论讲授型 √推理演算型 √技能训练型 □实验操作型 √答疑解惑型 □情感感悟型 □其他
制作方式(可多选) □拍摄 √录屏 □演示文稿 □动画 □其他
预计时间
8 分 52 秒
教学过程
微课程设计
设计意图
0 至 54 秒
使学生明确学习本部分内容,能掌握哪些方法和技 片头与学习目标
巧,能解决哪些问题,如何解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电解质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微课程设计方案
《电解质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微课程设计方案
主题名称 选题意图
微课程信息 高考一轮复习 电解质溶液中的三大守恒 电解质溶液中的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数学关系,这一关系常常被 考题选中,来考查考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有限的时间内作 出判断是很不容易的,建议使用电解质溶液中守恒关系解决这一问题。 电解质溶液的三大守恒关系是: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它 是考试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复习时,如何把握好溶液中的三大 守恒关系,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或者是混淆这些问题,导致做题时常常 出错,若能掌握这三种守恒关系,这类问题便迎刃而解。解题时,首 先,根据题意分析确定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其次,列出溶液中发生变 化的离子方程式(如电离、水解等),再根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 守恒原理列出有关恒等关系,最后,利用题目所给条件比较各粒子浓 度的相对大小,做出正确的判断。
3/1
《电解质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微课程设计方案 2、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问题综合性非常强,在高考复习中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三大 守恒原理,若题中所给选项为阴阳离子的浓度关系,则应考虑电荷守恒,若所给选项等式关 系中包含弱电解质分子浓度在内,则应考虑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 3、质子守恒是三大守恒中难度较大者,本微课用思维导图很清晰、巧妙地解决了这一 问题。学生理解深刻、掌握容易、记忆犹新、应用自如,这是本微课的又一大亮点。
内容来源 适用对象 教学目标 教学用途
人教版选解质溶液中的三大守恒规律(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 子守恒)。 2、掌握三大守恒规律的具体应用。
√课前预习 □课中讲解或活动 √课后辅导 □其他
3/1
《电解质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微课程设计方案
高三一轮复习时,将视频发布在学习平台上,课前或课后学习有 困难的学生都可以反复观看。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