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诗词赏析

合集下载

欧阳修的诗词赏析5篇

欧阳修的诗词赏析5篇

欧阳修的诗词赏析5篇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进行了革新。

他重视韩愈诗歌的特点,并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诗歌理论。

相对于西昆诗人的主张,欧阳修的诗论无疑含有重视生活内容的精神。

欧阳修诗歌创作正是以扭转西昆体脱离现实的不良倾向为指导思想的,这体现了宋代诗人对矫正晚唐五代诗风的最初自觉。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欧阳修的诗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词牌名:采桑子|朝代:宋朝|作者:欧阳修残霞夕照西湖好。

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残霞夕照”是天将晚而未晚、日已落而尚未落尽的时候。

“夕阳无限好”,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歌咏过这一转瞬即逝的黄金时刻。

欧阳修没有直写景物的美,而是说“霞”已“残”,可见已没有“熔金”、“合璧”那样绚丽的色彩了。

但这时的西湖,作者却觉得“好”。

好就好在“花坞苹汀”。

在残霞夕照下所看到的是种在花池里的花,长在水边或小洲上的苹草,无一字道及情,但情却寓于景中了。

“十顷波平”,正是欧阳修在另一首《采桑子》里写的“无风水面琉璃滑”。

波平如镜,而且这“镜面”浩渺无边。

“野岸无人舟自横”,这句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诗“野渡无人舟自横”。

作者改“渡”为“岸”,说明“舟自横”是由于当日的游湖活动结束了,因此这“无人”而“自横”的“舟”,就更衬托出了此刻“野岸”的幽静沉寂。

“西南月上”,残霞夕照已经消失。

月自西南方现出,因为不是满月,所以虽在“浮云散”之后,这月色也不会十分皎洁。

这种色调与前面的淡素画图和谐融洽,见出作者用笔之细。

“轩槛凉生”,这是人的感觉。

直到这时才隐隐映现出人物来。

至此可知,上片种种景物,都是在这“轩槛”中人的目之所见,显然他在这里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

这里,作者以动写静,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使人们仿佛置身红尘之外。

“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水面风来”,既送来莲香,也吹醒了人的醉意。

欧阳修的诗词及赏析5篇

欧阳修的诗词及赏析5篇

欧阳修的诗词及赏析5篇欧阳修在政治生活中,刚劲正直,见义勇为,他的诗文和部分“雅词”表现出其性格中的这个侧面。

而他的日常私生活,尤其是年轻时的生活,则颇风流放任。

因而也写了一些带“世俗之气”的艳词,其中有的比较庸俗,另一些内容和情调则比较健康。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欧阳修的诗词及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词牌名:诉衷情|朝代:宋朝|作者:欧阳修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

易成伤。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

此词抒写女子的离愁别恨。

词以形传神,从人物的外貌转而深入其内心世界,通过描写一位歌女的生活片断,即在冬日的清晨起床梳妆时的生活情景,展现了歌女们痛苦与苦闷的内心世界。

上阕写她思念亲人的生活细节,赋予深刻的念远寓意,新颖独到,最见灵性。

下阕写忆旧愁情,以叹惜时光飞逝陪衬,倍增其伤感。

结尾写两个细节:准备唱歌,却立即收敛住歌喉;想笑,却先皱起了眉头,艺术地将歌女内心的矛盾、凄苦的情怀和不得不强颜欢笑的处境都融入这一“敛”一“颦”的面部表情之中,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全词章法自然顺畅,以白描的手法刻画女主人公的动作和情态,构思新颖。

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词牌名:蝶恋花|朝代:宋朝|作者:欧阳修面旋落花风荡漾。

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

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

枕畔屏山围碧浪。

翠被华灯,夜夜空相向。

寂寞起来褰绣幌①,月明正在梨花上。

《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由欧阳修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是一首闺怨词。

上阕写春去愁生,全以迷离幽淡之景出之。

下阕写空室独处,寂寞难禁。

“屏山围碧浪”,含不尽心潮;空向华灯、翠被,禁不住独褰绣幌,极哀艳。

最后以明月梨花收束全篇,于艳丽处忽生清淡,自是欧公本色。

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词牌名:采桑子|朝代:宋朝|作者:欧阳修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

欧阳修诗词的评价赏析5篇

欧阳修诗词的评价赏析5篇

欧阳修诗词的评价赏析5篇欧阳修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导诗x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义文风和诗风,取得了显著成绩。

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于唐代的韩愈。

他荐拔和指导了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散文家,对他们的散文创作发生过很大影响。

他的平易文风,还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各代。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欧阳修诗词作品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田家朝代:宋朝|作者:欧阳修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田家》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主要写的是农村社日祭祀田神,以祈丰年的情景。

这首诗的前两句,从农村的环境概貌写到田家的欢声笑语;诗的后两句,从鸠鸣雨歇写到日上花繁。

结句一个“繁”字,表现了春雨后农村生机勃勃的兴旺景象。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以轻快的笔调,写出农家生活的乐趣。

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词牌名:少年游|朝代:宋朝|作者:欧阳修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咏春草词。

此词借咏春草而赋别,抒写离别相思之情。

上片写主人公凭栏远眺的感受,引出离别相思之苦;下片用一系列有关春草、离别的典故,使离愁别绪进一步深化。

全词以写意为主,全凭涵泳的意境取胜。

别滁朝代:宋朝|作者:欧阳修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别滁》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的前二句以绚丽的春光衬托热烈的送别场面。

后二句抒情,内里实在蕴含着惜别的深情,只是故作旷达自慰且慰人。

这首诗落笔轻快自然,平易流畅。

秋怀朝代:宋朝|作者:欧阳修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诗词赏析与翻译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诗词赏析与翻译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诗词赏析与翻译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出自宋代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

全词笔调细腻委婉,寓情于景,含蓄深沉,是为人所称道的名篇。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的相关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踏莎行·候馆梅残》原文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赏析这首词是欧阳修词的代表作之一。

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词的全文赏析。

在婉约派词人抒写离情的小令中,这是一首情深意远、柔婉优美的代表性作品。

上片写离家远行的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开头三句是一幅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

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的人就这美好的环境中摇动马缰,赶马行路。

梅残、柳细、草薰、风暖,暗示时令正当仲春。

这正是最易使人动情的季节。

从“摇征辔”的“摇”字中可以想象行人骑着马儿顾盼徐行的情景。

融怡明媚的春光,既让人流连欣赏,却又容易触动离愁。

开头三句以实景暗示、烘托离别,而三、四两句则由丽景转入对离情的描写:“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因为所别者是自己深爱的人,所以这离愁便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就像眼前这伴着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样,来路无穷,去程不尽。

此二句即景设喻,即物生情,以水喻愁,写得自然贴切而又柔美含蓄。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翻译客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春风踏芳草远行人跃马扬鞭。

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不断的春江之水。

寸寸柔肠痛断,行行盈淌粉泪,不要登高楼望远把栏杆凭倚。

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采桑子欧阳修诗歌鉴赏

采桑子欧阳修诗歌鉴赏

采桑子欧阳修诗歌鉴赏
首先,从整体结构上看,这首词以轻松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现出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情感体验。

在词的上阕,欧阳修描绘了春天过后的西湖景象,落花满地,杨花飞舞,垂柳在春风中摇曳。

通过这些细节,作者营造出一种寂静、空虚的氛围。

在下阕,欧阳修进一步描绘了游人散去后的西湖。

笙歌散尽,繁华消失,作者开始感受到春天的空虚。

然而,这种空虚并非消极的,反而让作者体验到宁静的畅适。

最后,作者回到室内,放下帘栊,享受细雨中的清寂。

整首词从室外景色的空虚写到室内气氛的清寂,展现出作者生活中的静观自适的情调。

从艺术手法来看,欧阳修运用了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

比如“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这句,既描绘了春天过后的景象,又通过“狼籍残红”和“飞絮濛濛”表达出作者对春天消逝的淡淡哀愁。

又如“垂柳阑干尽日风”这句,通过“尽日风”三字,生动地描绘了垂柳在春风中摇曳的姿态。

在主题上,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消逝的淡淡哀愁,但同时也展现出作者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

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欧阳修的《采桑子》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展现作者独特审美视角和情感体验的优秀诗歌。

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作者成功地表达出对春天消逝的哀愁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使得这首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体验。

欧阳修诗词作品赏析5篇

欧阳修诗词作品赏析5篇

欧阳修诗词作品赏析5篇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

领导了北宋诗x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

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欧阳修诗词作品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长相思·花似伊词牌名:长相思|朝代:宋朝|作者:欧阳修花似伊,柳似伊。

花柳青春人别离。

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

两岸鸳鸯两处飞。

相逢知几时。

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词人任夷陵县令。

时年欧阳修30岁,曾经洛阳的奢华生活与现实偏远冷清的夷陵生活形成反差,而今又在长江边送走心爱的人,两地分离,不知何时相见,看着江边的花儿和两岸鸳鸯成双地飞舞,被贬失意加上离别相思之情,于是作此《长相思·花似伊》以表。

词的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到吴中(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正是花繁柳茂的时节,花如人,柳如人,正在花柳最美的春天,人却要别离了。

实则深切怀念远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从吴地归来,过瓜洲古渡,溯流北上与自己相会,但同样汴水、泗水是一去不复回的,随之南下的爱人大概也和河水一样,永远离开了他。

伊人面若桃花眉似柳,正楚楚可怜地低头泣下,原来是因心上人即将离别而黯然神伤。

于是就在下阕抒发了自己的相思之痛,恋人被大江分隔,一个住长江头,一个在长江尾,仿佛是两岸的鸳鸯两处飞,相逢机会知道等到什么时候?这位“花柳青春”的妻子就只好“低头双泪垂”了。

绵绵相思之情,尽在结句的设问之中。

这是一首抒写离别之情的作品。

描写一对青春别离的夫妇,别后妻子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思念,并亟盼早日与丈夫相逢团聚。

短短几句,把归人行程和愁怨的焦点都简括而又深沉地传达了出来。

尽管佳人已去,妆楼空空,可作者还是一片痴情,终难忘怀。

全词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象征悠悠的离情别绪,深深的思念和由此产生的绵绵的怨恨,又频用叠字叠韵,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风味,更加抒发悠悠不尽的“思”和“恨”。

小满欧阳修诗词鉴赏

小满欧阳修诗词鉴赏

小满欧阳修诗词鉴赏
《小满》是宋代诗人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全文如下: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这首诗以拟人的手法,描写了小满时节即将成熟的小麦,在微风中摇曳的情景。

夜莺在绿柳上啼叫,皓月当空,麦穗在风中摇摆,落红随风飘散,营造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风光。

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融入到自然景色中,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悦之情。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欧阳修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和生动描绘。

他以简洁明了的文字,创造出一个富有诗意的境界,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田间地头,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整首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表达了欧阳修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原文及赏析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原文及赏析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原文及赏析词作通过主人公对去年今日的往事回忆,抒写了物是人非之感。

既写出了伊人的美丽和当日相恋的温馨甜蜜,又写出了今日伊人不见的怅惘和忧伤。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生查子·元夕宋代: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泪湿:一作:满)译文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的如同白昼。

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上柳梢头之时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相思之泪沾湿了春衫的衣袖。

注释元夜:元宵之夜。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自唐朝起有观灯闹夜的民间风俗。

北宋时从十四到十六三天,开宵禁,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盛况空前,也是年轻人蜜约幽会,谈情说爱的好机会。

花市:民俗每年春时举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

灯如昼:灯火像白天一样。

月上:一作“月到”。

见:看见。

泪湿:一作“泪满”。

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轻时的自己。

鉴赏这是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饶有韵味。

词的上阕写“去年元夜”的事情,花市的灯像白天一样亮,不但是观灯赏月的好时节,也给恋爱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时机,在灯火阑珊处秘密相会。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二句言有尽而意无穷。

柔情密意溢于言表。

下阕写“今年元夜”的情景。

“月与灯依旧”,虽然只举月与灯,实际应包括二三句的花和柳,是说闹市佳节良宵与去年一样,景物依旧。

下一句“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表情极明显,一个“湿”字,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与唐朝诗人崔护的名作《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

词中描写了作者昔日一段缠绵悱恻、难以忘怀的爱情,抒发了旧日恋情破灭后的失落感与孤独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2)二、四、六可以不分明的情况: ①丙:(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字
用了仄,那么第六字必须改为平。 ②甲:(平平)仄仄——平平——仄,第六字
可以用仄,但其对句的第五字必须改用平声。
退出
五、近体诗的对仗 1.近体诗是怎样对仗的
首联:即近体诗的第一句与第二句形成的第一联。 颔联:即近体诗的第三句与第四句形成的第二联。 颈联:即近体诗的第五句与第六句形成的第三联。 尾联:即近体诗的第七句与第八句形成的第四联。
——《醉翁亭记》
返回
惟山野所岂响流声但醉四
有花鸟以不不入如爱中十
岩徒窥屡美乱岩自亭遗未
风能我携丝人下空下万为
来笑醉酒竹语溪落水物老
——
,,,,,,,,,,,
《 吹不溪远丝其幽泻来岂醉 Nhomakorabea题 滁 州
我解云步竹清泉向从复翁 还与留就不非助雨乱记偶
醉 醒我我潺胜管涓檐峰吾题
翁 亭

然言眠湲繁弦涓前间年篇 。。。。。。。。。。。
返回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 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 唧,如助余之叹息。
返回
(2) 流水对:字面是对仗,但意义却是相承的。 如: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李商隐《隋宫》)
退出
(2) 流水对:字面是对仗,但意义却是相承的。 如: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李商隐《隋宫》)
退出
律诗一般是中间的两联对仗,也有尾联对仗的, 还有四联都对仗的。不过律诗至少颈联必须对仗。
律绝大都不对仗,也可以让其中的一联对仗, 也可以都对仗。
排律除了首、尾两联外,一律都得对仗。
退出
2、工对与宽对 3、特殊的对仗技巧
(1) 借对:利用一字多义或一字多音的现象进 行对仗。如: 酒中堪累月,身外即浮云。(杜审言《秋夜宴临津郑明府宅》)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
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
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退出
其也起既
间。坐宴
者苍而酣
——
《 醉 翁 亭 记
, 太 守 醉 也 。
颜 白 发 , 颓
喧 哗 者 , 众
之 乐 , 觥 筹
》 然宾交
乎欢错

退出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 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 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退出
欧阳修诗词赏析
一、欧阳修生平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
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
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
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
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
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
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
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
诗律
四、近体诗的“拗”与“救”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1)一、三、五也要论的情况: ①丁:(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五字
必须是仄。否则,句尾就是三个平声字,叫做“三 平调”,近体诗中不许出现。
返回
②乙:(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子必须 是平。否则,除韵脚之外,全句就剩下一个平声字, 叫做“犯孤平”。救的办法是将本句的第五字改为 平声。
退出
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 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 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退出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退出
心阶待那江
。上春忍南
何簸深折柳
况钱。,,
——
到阶十莺叶
如下四嫌小
《 望 江 南
今走五枝未 。,,嫩成
恁闲不阴
时抱胜。
·

相琵吟人

见琶。为


早寻留丝 留。著轻
返回
欧阳修诗词赏析
退出
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返回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 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 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 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 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 而当杀。
返回
“嗟夫!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 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 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 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退出
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退出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退出
秋声赋: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 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 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 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 声。
返回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 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 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返回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 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 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 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 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 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 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 一气之余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