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诗词解释大全

合集下载

欧阳修的诗词及赏析5篇

欧阳修的诗词及赏析5篇

欧阳修的诗词及赏析5篇欧阳修在政治生活中,刚劲正直,见义勇为,他的诗文和部分“雅词”表现出其性格中的这个侧面。

而他的日常私生活,尤其是年轻时的生活,则颇风流放任。

因而也写了一些带“世俗之气”的艳词,其中有的比较庸俗,另一些内容和情调则比较健康。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欧阳修的诗词及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词牌名:诉衷情|朝代:宋朝|作者:欧阳修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

易成伤。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

此词抒写女子的离愁别恨。

词以形传神,从人物的外貌转而深入其内心世界,通过描写一位歌女的生活片断,即在冬日的清晨起床梳妆时的生活情景,展现了歌女们痛苦与苦闷的内心世界。

上阕写她思念亲人的生活细节,赋予深刻的念远寓意,新颖独到,最见灵性。

下阕写忆旧愁情,以叹惜时光飞逝陪衬,倍增其伤感。

结尾写两个细节:准备唱歌,却立即收敛住歌喉;想笑,却先皱起了眉头,艺术地将歌女内心的矛盾、凄苦的情怀和不得不强颜欢笑的处境都融入这一“敛”一“颦”的面部表情之中,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全词章法自然顺畅,以白描的手法刻画女主人公的动作和情态,构思新颖。

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词牌名:蝶恋花|朝代:宋朝|作者:欧阳修面旋落花风荡漾。

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

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

枕畔屏山围碧浪。

翠被华灯,夜夜空相向。

寂寞起来褰绣幌①,月明正在梨花上。

《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由欧阳修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是一首闺怨词。

上阕写春去愁生,全以迷离幽淡之景出之。

下阕写空室独处,寂寞难禁。

“屏山围碧浪”,含不尽心潮;空向华灯、翠被,禁不住独褰绣幌,极哀艳。

最后以明月梨花收束全篇,于艳丽处忽生清淡,自是欧公本色。

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词牌名:采桑子|朝代:宋朝|作者:欧阳修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

北宋-欧阳修《别滁》原文、译文及注释

北宋-欧阳修《别滁》原文、译文及注释

北宋-欧阳修《别滁》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欧阳修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八月贬为滁州(州治在今安徽滁县)知州,在滁州做了两年多的地方官。

庆历八年(1048年),改任扬州知州,这首《别滁》诗就是当时所作。

原文:
别滁
北宋-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翻译: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花光多么绚烂浓郁,绿柳丝丝轻柔鲜明,人们在花前安排酒宴,热情地为我送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我只不过是像平日一样和大家一同相聚畅饮,请不要让管弦奏出令人感伤的离别哀音。

注释:
〔别滁〕告别滁州。

〔浓烂〕形容鲜花灿烂。

〔轻明〕一作“轻盈”。

〔且〕一作“只”。

〔离声〕指别离歌曲。

欧阳修《画眉鸟》原文和翻译译文

欧阳修《画眉鸟》原文和翻译译文

欧阳修《画眉鸟》原文和翻译译文《欧阳修《画眉鸟》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欧阳修《画眉鸟》原文和翻译译文欧阳修《画眉鸟》原文和翻译原文: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注释】①啭:鸟声婉转。

②对高低:时高时低地飞转。

③金笼:贵重的鸟笼。

欧阳修的《画眉鸟》,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

后两句抒情: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欧阳修此时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到滁州,写作此诗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译文:千百声的鸟啭,任意回荡著,(就在那)山花万紫千红绽放,高低有致的林木里。

这才明白:(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

2、欧阳修《石曼卿墓表》原文及翻译译文欧阳修《石曼卿墓表》原文及翻译欧阳修原文: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

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间走南归。

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

父讳补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俗劲武,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

自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以酒,然好剧饮,大醉,颓然自放,由是益与时不合。

而人之从其游者,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

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卒于京师。

曼卿少举进士,不中。

真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

曼卿初不肯就,张文节公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耶?”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济州金乡县,叹曰:“此亦可以为政也。

”县有治声。

通判乾宁军,丁母永安县君①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皆有能名。

充馆阁校勘,累迁大理寺丞,通判海州,还为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临朝,曼卿上书,请还政天子。

其后太后崩,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欧阳修《踏莎行》诗词翻译赏析

欧阳修《踏莎行》诗词翻译赏析

欧阳修《踏莎行》诗词翻译赏析欧阳修《踏莎行》诗词翻译赏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欧阳修《踏莎行》诗词翻译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译文] 平坦的草地尽头是青山,而你的远行人,更比青山远,你想看上一眼,可怎么会看得见。

[出自] 北宋欧阳修《踏莎行》《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释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

《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

"注云:"候馆,楼可观望者也。

"草薰风暖: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

" 薰:指草香。

征辔(pèi):行人坐骑的缰绳。

辔,缰绳。

盈盈:泪水充溢貌。

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平芜:平坦开阔的草原。

行人:此指心上人。

译文1:馆舍庭院里的梅花已经凋残,小溪柳树枝条迎风飞舞。

微风吹着青草,摇动行人的马上辔头。

离家也渐渐遥远,我的愁绪越来越浓,就像一路奔腾的春水一样连绵不断。

思念的人儿柔肠寸寸,千回百转;任那透明的泪珠流过化过妆的脸。

画楼太高,不要凭倚高栏,因所见到的情景更令人伤感。

眼前眼界到处是春山,而那位心上的人,却在春山更远处。

译文2:春暖了,旅舍的寒梅日渐凋谢,只剩细细碎碎几片残瓣儿;溪桥边的柳树却萌出了浅绿嫩芽。

暖暖的春风在大地上拂过,风中带了花草芳香,远行的人,也都在这时动身了。

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也送走了你。

你渐行渐远,我的愁绪也渐生渐多,就像眼前这一江春水,来路无穷,去程不尽。

于是只好上楼远望你离去的方向,期盼能够早归。

然而,映入眼帘的,只是绵绵无绝的春草原野,原野尽处是隐隐青山。

欧阳修的7首采桑子译文及赏析

欧阳修的7首采桑子译文及赏析

【采桑子•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

飞絮蒙蒙。

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拢。

双燕归来细雨中。

】【译文】百花过后的暮春,西湖风景依然美好,凋残的落红,任游人踏得狼藉遍地,漫天飘飞的柳絮迷迷蒙蒙,垂柳的枝条纵横交错,整日里暖风融融。

喧闹的笙歌散尽,游人离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顿觉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

回到屋中,我垂下窗帘,一双燕子穿过细雨蒙蒙,翩翩回到巢中。

【赏析】这首词写颖州西湖暮春景色,抒发了作者寄情湖山的闲淡自适的胸臆。

格调清丽明快,平易自然。

上片描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恬静清幽之美。

首句是全词的纲领,由此引出“群芳过后”的西湖景象,及词人从中领悟到的“好”的意味。

“狼藉”、“飞絮”二句写落红零乱满地、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

以上数句,通过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

作者通过热情赞扬残春之美,写出退居时闲适、恬静心情。

下片写游人散去,西湖显得格外幽静,“游人去始觉春空”,点明从上面三句景象所产生的感觉,道出了作者的复杂微妙的心境。

“始觉”是顿悟之辞,这两句是从繁华喧闹消失后清醒过来的感觉,繁华喧闹消失,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获得宁静的畅适。

“春空”二字创造出空旷、寂静、闲适的意境。

结句“双燕归来细雨中”,意蕴含蓄委婉,以细雨衬托春空之后的清寂气氛,又以双燕飞归制造出轻灵、欢娱的意境。

“双燕归来”暗喻了欧阳修的退居颖州,身心获得了官场没有的自然闲适,在寂寞之中让燕子软语呢喃与其作伴聊以慰藉的心境,表达出作者恬适淡泊的胸襟。

首句说的“好”即是从这后一种感觉产生,只有基于这种心理感觉,才可解释认为“狼藉残红”三句所写景象的“好”之所在。

这首词通篇写景,不带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却从字里行间婉曲地显露出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恬淡心境。

作者写西湖美景,动静交错,以动显静,意脉贯串,层次井然,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

【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欧阳修诗词解释大全

欧阳修诗词解释大全

欧阳修诗词解释大全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以下是J.L分享的欧阳修诗词解释大全,更多宋代诗人诗词请关注文学网。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宋朝诗人、史学家。

与唐代的柳宗元、韩愈、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代表作品:《画眉鸟》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

其古诗全文如下: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译文】来到树林里,看到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随着自己的心意尽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如果把它们锁起来,即使是锁在金笼里,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了。

因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决条件。

鸟是这样,人不也是这样吗。

《玉楼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

其古诗全文如下: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译文】自从分别之后,不知你已经到了何方?眼里心中都是凄凉与愁闷,生出不尽的忧愁!你越走越远,最后竟断了音信;江水是何等的宽阔,鱼儿深深地游在水底,我又能向何处去打听你的消息?昨夜里大风吹得竹林处处作响,传递着深秋的韵律,每一片叶子的声响都似乎在诉说着怨恼。

我有心斜倚着单枕,希望梦中能与你相遇,可惜梦做不成,无奈灯芯,又在秋风中燃成烬。

《踏莎行》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

其古诗全文如下: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翻译】客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春风踏芳草远行人跃马扬鞭。

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不断的春江之水。

寸寸柔肠痛断,行行盈淌粉泪,不要登高楼望远把栏杆凭倚。

欧阳修关于家风家训的诗词原文

欧阳修关于家风家训的诗词原文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诗词作品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他的诗词中,家风家训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他对家庭伦理和家族传统有着深刻的思考和表达。

以下是欧阳修关于家风家训的诗词原文及相应的翻译,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

1.《渔家傲·清江引》山光忽一转,清水漾芙蓉。

家在竹溪东,情深爱晚钟。

这是欧阳修的《渔家傲·清江引》中的一首诗,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风的赞叹。

他以清江引为背景,描绘了家乡的山水和美丽的风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家风的赞美。

2.《蝶恋花·春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家在大观东,江流响急洪。

这是欧阳修的《蝶恋花·春景》中的一首诗,表达了对家乡春天的美好和对家庭的眷恋。

他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春眠时鸟儿的啼声和风雨的声音,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家庭的向往。

3.《采桑子·重过苏小小》鸳鸯双栖花似争,遗脉传恩正是情。

渊清骨俊人能德,玉立朱笼宠盛名。

家古公卿传至许,风烟道路不招扬。

王孙有女称佳丽,红粉佳人美名扬。

这是欧阳修的《采桑子·重过苏小小》中的一首诗,表达了对家族传统和家风的思考和赞美。

他以鸳鸯双栖花为比喻,描绘了家族传承和家风传统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家族传统的尊重和对家风的赞美。

4.《采桑子·重过苏小小》门深似海风还晚,孙岁题名意渺漫。

楼上风翻影入户,人家等闲期一餐。

这是欧阳修的《采桑子·重过苏小小》中的一首诗,表达了对家庭生活的平淡和对家风的品味。

他以家门深似海为比喻,描绘了家庭生活的平淡和家风的宁静,表达了对家庭生活的享受和对家风的品味。

总结:欧阳修关于家风家训的诗词,充分表达了他对家乡和家庭的热爱和向往,对家风家训的思考和品味。

他以家乡山水、春天春眠、家族传统、家庭生活等为切入点,深刻描绘了家风家训的丰富内涵和深厚情感,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深受读者喜爱和推崇。

欧阳修《蝶恋花》原文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原文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原文赏析《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词作。

下面我们为你带来欧阳修《蝶恋花》原文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蝶恋花【宋】欧阳修原文: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词语解释】⑴几许:多少。

许,估计数量之词。

⑵堆烟:形容杨柳浓密。

⑶玉勒:玉制的马衔。

⑷雕鞍:精雕的马鞍。

⑸游冶处:指歌楼妓院。

⑹章台:汉长安街名。

《汉书·张敞传》有“走马章台街”语。

唐许尧佐《章台柳传》,记失足妇女柳氏事。

后因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地。

⑺乱红:凌乱的落花。

【全文翻译】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

豪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寻欢作乐的地方,她登楼向远处望去,却看不见那通向章台的大路。

春已至暮,三月的雨伴随着狂风大作,再是重门将黄昏景色掩闭,也无法留住春意。

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原文赏析】上片开头三句写“庭院深深”的境况,“深几许”于提问中含有怨艾之情,“堆烟”状院中之静,衬人之孤独寡欢,“帘幕无重数”,写闺阁之幽深封闭,是对大好青春的`禁锢,是对美好生命的戕害。

“庭院”深深,“帘幕”重重,更兼“杨柳堆烟”,既浓且密——生活在这种内外隔绝的阴森、幽遂环境中,女主人公身心两方面都受到压抑与禁锢。

叠用三个“深”字,写出其遭封锁,形同囚居之苦,不但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身独处,而且有心事深沉、怨恨莫诉之感。

因此,李清照称赏不已,曾拟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

显然,女主人公的物质生活是优裕的。

但她精神上的极度苦闷,也是不言自明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帘深楼迥及“乱红飞过”等句,殆有寄托,不仅送春也。

或见《阳春集》。

李易安定为六一词。

易安云:“此词余极爱之。

”乃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修诗词解释大全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以下是J.L分享的欧阳修诗词解释大全,更多宋代诗人诗词请关注文学网。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宋朝诗人、史学家。

与唐代的柳宗元、韩愈、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代表作品:《画眉鸟》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

其古诗全文如下: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译文】来到树林里,看到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随着自己的心意尽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如果把它们锁起来,即使是锁在金笼里,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了。

因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决条件。

鸟是这样,人不也是这样吗。

《玉楼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

其古诗全文如下: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译文】自从分别之后,不知你已经到了何方?眼里心中都是凄凉与愁闷,生出不尽的忧愁!你越走越远,最后竟断了音信;江水是何等的宽阔,鱼儿深深地游在水底,我又能向何处去打听你的消息?昨夜里大风吹得竹林处处作响,传递着深秋的韵律,每一片叶子的声响都似乎在诉说着怨恼。

我有心斜倚着单枕,希望梦中能与你相遇,可惜梦做不成,无奈灯芯,又在秋风中燃成烬。

《踏莎行》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

其古诗全文如下: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翻译】客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春风踏芳草远行人跃马扬鞭。

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不断的春江之水。

寸寸柔肠痛断,行行盈淌粉泪,不要登高楼望远把栏杆凭倚。

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梦中作》作者为宋代文学家欧阳修。

古诗词全文如下: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译文】在古典诗歌中,写梦或梦中作诗为数不少。

清代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曾说陆游的集子里,记梦诗多至九十九首。

这类作品有的是写梦,有的则是借梦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感情。

此诗的另一个特点是,对仗工巧,天衣无缝,前后两联字字相对。

这是受了杜甫《绝句》诗* 。

《田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欧阳修。

古诗词全文如下: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译文】这首诗写了四幅画面,分别是绿满平川、春祭笑语、雨歇鸠鸣、初日繁花。

全诗情景交融,欢快明朗,描绘了浓浓的春意、勃勃的生机,表现了田家生活的热烈,兴旺的气氛,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态度。

《木兰花》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欧阳修。

其古诗全文如下: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译文】离别后,不知你行程是远近,事事物物都凄凉,我的心里多烦闷!你渐走渐远无音信,水面宽阔、鱼儿下沉,到哪里去找送信人?夜深人静秋风紧,竹子发出瑟瑟音,万叶千声、声声敲打我的心,怎叫人、不怨恨?孤零零斜靠单个枕,想到梦里把你寻。

辗转反侧难入梦,可恨的灯油又燃尽。

《丰乐亭游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欧阳修。

其古诗全文如下: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译文】将要从天空中落下的太阳,映着红艳艳的花,绿莹莹的树和高耸入云的山峰,广阔的郊外草原上,碧绿的草色一望无际。

游人们顾不上春天即将结束,还在亭前踏着地上落下的花儿嬉戏玩耍,竟没有一丝遗憾:美好的春天就这么过去了。

《生查子》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欧阳修。

其古诗全文如下: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去年元宵夜之时,花市上灯光明亮如同白昼。

佳人相约,在月上柳梢头之时,黄昏之后。

今年元宵夜之时,月光与灯光明亮依旧。

可是却见不到去年的佳人,相思之泪打湿了春衫的衣袖。

《夜夜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欧阳修。

其古诗全文如下:浮云吐明月,流影玉阶阴。

千里虽共照,安知夜夜心。

【译文】薄薄的云彩把月亮遮住,又吐了出来;月光流动着,在洁净的阶前投下一片阴影。

我与你分隔千里,明月照着你我;可是明月又怎么知道我夜夜思恋你的心情。

《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欧阳修。

其古诗全文如下: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

易成伤。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译文】清晨卷起结着清霜的幕帘,呵暖双手试梳新式梅花妆。

都因为内心有太多离愁别恨,所以把双眉涂得像远山那么长。

回想那如烟往事,痛惜流逝的年华,更容易使人感伤。

想唱歌又敛容,想欢笑眉头却紧皱,这日子最令人痛断肝肠。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欧阳修。

其古诗全文如下: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译文】深深的庭院不知有多深?一排排杨柳堆起绿色的云,一重重帘幕多得难以计数。

华车骏马如今在哪里游冶,我登上高楼也不见章台路。

风狂雨骤的暮春三月,时近黄昏掩起门户,却没有办法把春光留住。

我泪眼汪汪问花,花默默不语,只见散乱的落花飞过秋千去。

《琅琊溪》作者为宋代文学家欧阳修。

其古诗全文如下: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译文】寂寥的空旷深山中,山顶的积雪融化,渐渐汇成小溪,不断上涨。

游客们有的在溪水中悠闲的泛舟,有的在一旁漫步于横跨着溪水的简易木桥到达彼岸。

不知道这溪水的源头(在哪里),离这是远是近,只看见那山中的落花从水上流出。

《晚泊岳阳》作者为宋代文学家欧阳修。

其全文如下: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译文】日暮钟声,“城里”应是灯火辉煌,美丽无比,而自己却漂泊城下,闲卧舟中。

只见一轮皓月,悬于空江之上,可是江面云水茫茫,前路又在何方呢?夜深月亮洒下清辉,又传来舟子晚归时的歌声。

这歌声引起多少思绪,其中感情体味不尽,只感觉轻舟短楫,疾去如飞。

《宿云梦馆》作者为宋代诗人、文学家欧阳修。

其古诗全文如下: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翻译】北来的鸿雁预示着岁暮时节到来了,妻子的来信勾起了归家之念,梦里回家神情恍惚难分真假。

梦醒后推窗一看,只见桐叶凋落,池荷谢尽,已下了一夜秋雨,但自己沉酣于梦境之中,竟充耳不闻。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作者为宋代诗人、文学家欧阳修。

其古诗全文如下:残霞夕照西湖好。

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翻译】西湖风光好,你看那夕阳映着晚霞的暮色,岸上的花坞,长满水草的小洲一片橙红。

宽广的湖面波平似镜,小船横靠在那静寂无人的岸边。

浮云消散,西南方露出了明月。

傍水的栏杆边上凉风习习,带来了阵阵莲荷清香。

这拂水的凉风,吹醒了游人的酒意。

《戏答元珍》作者为宋代诗人、文学家欧阳修。

其古诗全文如下: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翻译】我怀疑春风吹不到这荒远的天涯,不然已是二月这山城怎么还看不见春花?残余的积雪压在枝头好象有碧桔在摇晃,春雷震破冰冻那竹笋也被惊醒想发嫩芽。

夜晚听到归雁啼叫勾起我对故乡的思念,带着病进入新的一年面对有感而发。

我曾在洛阳做官观赏过那里的奇花异草,山城野花开得虽迟也不必为此嗟叹惊讶。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出自《宋词三百首》。

其古诗全文如下: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翻译】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杨柳向下垂落,纵横交错,在和风中飘荡,摇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

游人尽兴散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才开始觉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

回到居室,拉起窗帘,等待着燕子的来临,只见双燕从蒙蒙细雨中归来,这才拉起了帘子。

《诉衷情·眉意》出自《宋词三百首》。

其古诗全文如下: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翻译】清晨起来,将帘幕卷起,看见满地清霜。

天气太冷,你用热气呵着纤手,试着描画梅花妆。

都因离别的幽恨,所以你故意把双眉画成山的式样,浅淡而又细长。

思念往事,痛惜流逝的年华,更是令人感伤。

想要唱歌却先收起微笑,想要微笑却又愁上眉头,这真是最令人断肠的事情。

《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出自《宋词三百首》。

其古诗全文如下: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翻译】我那如天上行云般来去的爱人呀,近日你飘游到了哪里?你竟忘了归来,没想到春天即将过去。

一年一度的寒食节又到了,游人双双走在百草千花的踏青路,你把香车宝马系在谁家的树上了?剩我一人多么孤独。

噙着泪眼倚凭在高楼,对天上双飞的燕喃喃自语:燕子呀燕子,你何处?在飞来的路上,可曾遇见我的爱人否?春愁如到处乱飞的柳絮,撩得我心乱动;即使在幽幽梦中,也无法寻找到我的爱人在何处。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出自《宋词三百首》。

其古诗全文如下: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翻译】端起酒杯向东方祈祷,请你再留些时日不要一去匆匆。

洛阳城东垂柳婆娑的郊野小道,就是我们去年携手同游的地方,我们游遍了姹紫嫣红的花丛。

欢聚和离散都是这样匆促,心中的遗恨却无尽无穷。

今年的花红胜过去年,明年的花儿将更美好,可惜不知那时将和谁相从。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出自《宋词三百首》。

其古诗全文如下: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

绿暗红嫣浑可事。

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

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

不枉东风吹客泪。

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翻译】一年的春光算来能占几分?到如今早过了三分之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