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期中检测试题
江西省南昌一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学习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学习质量检测初三语文试卷说明:1.本卷共五大题,26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笔走龙蛇的汉字,你是否认识?浩如烟海的典jí(①),你读过多少?诸子百家,经千载磨砺,仍字字珠玑,熠熠生辉;唐诗宋词,任寒来暑往,犹气韵生动,②。
中华文化,哺育心灵成长,构建我们的精神世界。
1.文中填入括号①处的字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藉fǔB.籍bǔC.藉bǔD.籍fǔ2.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心心相通B.余音绕梁C.声声入耳D.浮想联翩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我惊喜地拉开窗帘,冬日早晨,看见玻璃窗上的霜花。
户外寒风凛冽,霜花却满窗盛开,变化多端,真是要看什么有什么。
你问霜花中有没有人□答案是肯定的。
亭亭玉立的少女,蹒跚学步的儿童,霜花也不吝惜它的笔,勾勒他们的形影,并为之配上人间的烟火气□房屋、灶台、饭桌甚至碗筷。
,没有光,世界是彻头彻尾僵死的,于是霜花中就有了日月星辰,有了来自天庭的照耀。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1分)A.冬日早晨,我惊喜地拉开窗帘,看见玻璃窗上的霜花。
B.冬日早晨,我拉开窗帘,惊喜地看见玻璃窗上的霜花。
C.我拉开窗帘,冬日早晨,惊喜地看见玻璃窗上的霜花。
D.冬日早晨,我拉开窗帘,看见玻璃窗上的惊喜的霜花。
4.在文中□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1分)A.?,B.,—— C.,!D.?——5.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仅有这些还不够B.但是有这些还不够C.因此有这些还不够D.而有这些还不够6.中国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而疫苗功不可没。
可是你的叔叔说:“反正大家都打了,所以我就不用打了,再说我这么强壮,一定不会感染的!”于是你与叔叔进行沟通劝导,下列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分)A.打疫苗人人有责,您不打就是对别人不负责,赶紧打起来!B.叔叔,不打白不打,反正不要钱,您还是打一下吧!虽然您现在强壮,可是不一定躲得了病毒啊!C.叔叔,打疫苗是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你好我好大家好,建议您还是打一下吧!D.叔叔,让别人打而自己不打,有点太自私了,建议您打一下,给我们做个榜样吧!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7~8题。
2023-2024学年北京朝阳区八十中初三(上)期中语文试题

2023北京八十中初三(上)期中语文2023.11班级姓名考号一、基础·运用(共14分)2023年杭州第19届亚运会已于10月8日圆满闭幕。
随后,以“心相约,梦闪耀”为主题口号的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的大幕又将开启。
为了让同学们对杭州亚残运会有更多了解,学生会准备借助以下新闻材料制作展板,开展宣讲活动。
请阅读材料一,回答第1-3题。
(共6分)材料一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将借助科技手段,通过歌舞表演、主题短片等多种表现形式,诠.释“残健共融,携手同行”的理念,展现残障人士的不屈精神。
①开幕式总导演沙晓岚介绍,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将延续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的文化自信、科技温暖、情感动人等多种特质,展现“阳光、和谐、自强、共享”精神,以杭州的市花——“金桂之花”的变化演绎来展现“欢迎、拼搏、成就”的精神内涵。
②开幕式上,健全舞者将与轮椅舞者配合舞蹈,展示出运动员们在奔.赴梦想的征途上携手向前的感人场景。
③开幕式旨在以温情浇灌“金桂之树”,释放出象征着梦想与荣耀的“金桂之光”,让全场情感升温。
④在主题歌环节中,将由志愿者带领观众用手语伴随同唱,让公众切身感受杭州亚残运会的温暖。
从“金桂之花”到“金桂之树”再到“金桂之光”,不仅是两个亚运一脉相成的温暖祝福,也是对所有运动员经过日积月累的训练、聚小而多,最终在赛场上一朝折桂、精彩绽放的生动演绎。
1.有宣讲员同学对材料中加点字读音存在困惑,也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
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A.“诠释”中“诠”字的读音为quánB.“残健共融”应为“残健共容”C.“奔赴”中“奔”字的读音为bēnD.“一脉相成”应为“一脉相承”2.第二段的四个句子中有一句存在表达欠妥,请找出该句并加以修改。
(2分)选择:第句修改:3.有的同学不太理解画波浪线句中“一朝折桂”的含义。
请参考下面的注释,结合语境加以解释。
(2分)【注释】晋代郤诜评价自己“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教师版)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2023九上·杭州期中)【活动一:布置“品格墙”】1.结合语境,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不屈不náo②忧戚.③前pū 后继④伛偻.提携2.对于语段中几个词语的理解,其中有误..的一项是()A.“附庸风雅”是一个褒义词,指的是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建有力,永无止息。
C.“历练”这里指的是经历和锻炼,也可以指经历的事情多而有经验。
D.“伛偻”指弯腰曲背,“提携”指被牵扶的人,指代老人和小孩。
3.文中划线句存在语病,请指出并修改。
【答案】1.náo;qī;仆;lǚ2.A3.它意味着无论欢乐抑或忧戚,既要乐观地怀有面对未来奋斗终身的勇气,又要拥有持之以恒、不服输的精神。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词义理解;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成分残缺【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和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2)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的理解与正确运用。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了解备选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语境来选择。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
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1.不挠不屈bùnáobùqū,意思是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忧戚yōuqī:衰悴忧戚;前仆后继qián pū hòu jì 也作前赴后继仆:倒下;继:接着,跟上。
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伛偻提携yǔ lǚ tí xié :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
初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跌宕起伏贪生怕死破釜沉舟B. 落英缤纷情不自禁气壮山河C. 震耳欲聋精疲力尽一泻千里D. 独树一帜雕梁画栋妙笔生花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日益提高。
B. 读书能增长知识,也能丰富情感,还能陶冶情操。
C. 在这次比赛中,我国运动员表现出了顽强的拼搏精神。
D. 这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3. 下列词语中,与“一马当先”意思相近的是()A. 一鼓作气B. 一举两得C. 一帆风顺D. 一心一意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那个学生像一颗闪亮的明珠。
B. 那只鸟儿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C. 他把爱人的照片放在床头。
D. 那个男孩长得英俊潇洒。
5.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是()A. 青出于蓝B. 大公无私C. 井底之蛙D. 良辰美景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我喜欢春天,喜欢那五彩斑斓的鲜花。
B. 他工作认真,学习努力,生活节俭。
C. 小明学习成绩优秀,体育特长突出。
D. 这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7. 下列词语中,属于名词的是()A. 春天B. 喜欢C. 学习D. 快乐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
B. 太阳像一个火球,烤得大地滚烫。
C. 那朵白云像一只展翅的雄鹰。
D. 这座山巍峨壮丽,气势磅礴。
9. 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词的是()A. 学习B. 喜欢C. 快乐D. 悲伤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那个学生像一颗闪亮的明珠。
B. 那只鸟儿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C. 他把爱人的照片放在床头。
D. 那个男孩长得英俊潇洒。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文中描绘了洞庭湖的______景象。
2.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诗中描绘了庐山的______景象。
2024北京房山初三(上)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房山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卷九年级语文2023.11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练习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教育ID号。
3.练习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练习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练习结束,将本练习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班级举办了“自强不息·奋进不止”综合性实践活动并准备将成果集结成册。
请你作为编审小组的成员之一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小语同学的演讲稿节选,请修改完善。
新时代的中国人民,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实现了一次又一次“非凡”的抵达【甲】向上,冲上九(xiāo),从300公里到4亿公里,嫦娥、祝融、羲和……曾经的神话变成了现实!中国人的宇宙探索抵达了曾经可望而不可(jí)的浩瀚苍穹【乙】向下,潜入深海,中国载.人潜水器抵达马里亚纳海沟,在海洋最深处探索更多的未知,领略更多的风景。
向山而行,翻越崇山峻岭,中国高铁以非比寻常的速度抵达一个个偏远山寨;向海而行,跨越广袤海洋,中国跨海大桥以多项世界之最的技术创造抵达创新高峰。
中国人民心怀梦想,脚步不停,开辟出条条“中国路”,实现了追寻千百年的目标,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几千年来,自强不息的精神早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成为激励中国人奋勇争先的不懈动力。
作为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炎黄子孙,我们更应自强不息,用奋进与拼搏使我们的明天更加光辉灿烂。
(1)小语对文段中拼音处该使用的汉字和加点字的读音拿不定主意,请帮她指出有误的一项(2分)A.“九xiāo”,意思是天之极高处,“xiāo”应写作“霄”。
B.“jí”,在此处是接近、靠近的意思,应写作“即”。
C.“载”,在此处的意思是装载、承载,应读作“zǎi”。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金秋十月,北师大实验中学开展了“探寻中国大学足迹”的综合实践活动。
同学们从“走进清华园”“走近北大红楼”“线上参观西南联大博物馆”三个方面进行资料搜集和考察。
下面几段文字是他们撰写的探究报告,请你阅读并完成下列任务。
1. 请用正楷字书写“探寻中国大学足迹”八个字作为手册的标题。
(1 分)下面是同学们找的一则介绍清华园的材料,请阅读文字,完成第2-4 题。
人们经常把清华校园称为“清华园”,其实严格来说,“清华园”是专指以工字厅为主体的一组清代园林①这组园林始建于十八世纪初的清代康熙年间,建成于乾隆年间,可谓历史悠久。
清华园曾经是康熙时期皇族的京郊别墅——熙春园的一部分。
道光年间,熙春园分为东、西两园——东部的熙春园及西部的近春园。
近春园四面荷塘围绕,后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荷塘月色》,招(zhì) 莘莘学子的青睐②东部的熙春园,即今之【举世瞩目】的清华园的前身。
据考证,康熙时期编辑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就是在东部的熙春园编辑、印刷的。
咸丰即位后,又将东园更名为“清华园”并亲题匾额。
现在我们所说的清华园,是指清华大学所在的本部校园,包括了最早的熙春园的全部,常被用来代指清华大学。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语文第1 页(共 12 页)清华园的秋景,千般旖旎,万种风情,令人【趋之若鹜】。
一位诗人曾有 过这样的描述:“清华园的秋,炽.烈又缠绵……秋风所至,翻覆纤手,摇落满树金辉。
”名园美景如斯,但更令人【拍手称快】的是其蕴含的“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的清华精神。
这种精神传承百年,在清华结出了累累..硕果,培养了 一批又一批在国人眼中【炙手可热】的学术大师、经世之才。
这种精神还将(rú) 养一代又一代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更大的智慧与力量。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根据拼音所写的汉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 分)A.“招 zhì ”此处的意思是“指招来;引起 ”,应写成“招致 ”。
2023-2024青岛市市北区第一学期九年语文期中考试题

2023-2024学年阶段性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 120分)本试题共三道大题,含25道小题。
第1—6小题为“积累及运用”,第7—24小题为“阅读”,第25 小题为“写作”。
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其中,选择题要求用2B 铅笔正确涂写在“客观题答题区”。
一、积累及运用(14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小题。
我们赞美土地,不仅是因为她对众生灵的无私给予,更体现在当肆意的践踏让她形销骨立,当贪婪的掠夺让她不堪重负,当暴戾恣睢(suī)亵渎着她的神圣时,她总是以宽广的襟怀宽宥着无知。
在土地面前,渺小的我们不禁自惭形秽,她是包容与伟岸的代名词!中国人对土地的敬仰与眷恋之情始终在血液中汹恿澎湃。
一代又一代人在广袤(m ào)而粗犷(guǎng)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经历困厄,交织血泪,始终恪(gè)守着对土地的誓言。
这种对土地的深情是不由分说的,它不仅渗透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里,更体现在根深蒂固的乡土情结中。
洛阳秋风,巴山夜雨,每一个中国人心里总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
1.小语同学在试读时,给文中四个字标注了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恣睢(suī)B.广袤(mào)C.粗犷(guǎng)D.恪守(gè)2.文中四个画线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形销骨立B.亵渎C.宽宥D汹恿3.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自惭形秽B.不由分说C.根深蒂固D.魂牵梦萦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作为鸟类迁徙的“国际机场”,黄河三角洲每年都会迎来鸟类繁殖季。
在黄蓝交汇处,几十万只鸟儿同框出现,大河之洲热闹非凡。
B.黄河三角洲能否走出一条具有黄河口特色的发展道路,关键在于相关部门提升“依法治区”水平,真正将发展与管护有效结合起来。
C.通过一系列海洋生态保护的举措,恢复了滨海湿地的往日生机,提高了生态旅游业、休闲渔业产值,拓宽了湿地发展空间。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科素养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与答案

注意事项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科素养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共25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按照要求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视为无效。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26分)①以天与人对应,不仅是一种思想方法②人也应该是刚毅坚卓、力求进步的③这正是我们最可宝贵的民族特性④更是一种顺天而动、法天而行的世界观念⑤独立自主、自尊自强、坚忍不拔、不屈不挠⑥如同天的刚强劲健A.①④③⑤②⑥B.①④⑥②⑤③C.⑤③①④⑥②D.⑥②⑤③④①5.请选择表述不正确的一项()(2分)A.梁启超,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B.“灰心丧气”“矫揉造作”“君子气节”,这三个短语都是并列短语。
C.“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与坚毅的个性品质”的主干是“它体现追求与品质。
”D.划横线的句子“这也让我们明白:只要自强不息,不懈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是单句。
6.在学习中,我们也要发扬“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语文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副对联,请将以下词语重组,还原出对联内容。
(2分)砥砺万里驱驰争日月十年荡风雷上联:下联:7.班级将要在本周四下午三点在报告厅举行“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演讲比赛,想要邀请校长来观赛。
作为班长,你对校长发出邀请时可以这样说:“。
”(3分)8.默写(10分)(一)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完成9-12题(10分)【甲】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语文期中检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5小题,计24分)二、1、亲爱的同学,此题不需专门作答,只需你在答卷时,做到书写规范、工整、美观,就可得分,相信你一定会珍惜这个机会。
(3分)2、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要求填空。
(8分)(1)王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一直做我们的课外辅导员,他的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龚自珍的诗:,”描写的那样。
(2分)(2)中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表现友人离别之情的句子,请你写出两句。
(2分)(3)请按要求填表。
(4分)我国古典文学有四大名著,历来受人推崇,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篇,完成相应的填空。
《》的作者是朝的,这部作品中你最崇拜的人是 .3 、下面一段话在字词、标点和句子三个方面存在问题,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分)人生的决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
在人生座标系里,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是非常可怕的,他可能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
因此,对一技之长,保持兴趣,相当重要,即使它不怎么高雅入流,就可能是你改变命运的一大财富。
在选择职业时同样也是这个道理,你无须考虑这个职业能给你带来多少钱,能不能使你成名,你应该选择最能使你全力以赴的职业,应该选择最能使你的品格和长处得到充分发展的职业。
①②③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请按要求完成赏析题目。
(2分)落叶「隋」孔绍安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这首诗写早秋落叶引起的情思。
前两句,巧用比喻,以飘零的落叶比喻;后两句,运用拟人,赋予落叶以生机,表达了。
全诗情景融合,心物相通。
5、请你参加下面的实践活动,完成后面的题目。
(7分)期末考试后,班主任老师准备对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排名次。
同学们听到消息后议论纷纷,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辩论。
(1)假如你赞成,你会说:(2分)(2)假如你不赞成,你会说:(2分)(3)你若是这个班的班主任,听了同学们的议论后,也谈了自己的理由。
你说:(3分)二、阅读(共16小题,计46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11题。
(16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
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
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
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
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
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
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
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
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
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
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相关链接**①文天祥殉国前,在衣带上写绝命诗,前四句是:“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②唐雎在秦王面前,不畏强暴,以死相拼,不辱使命。
6、文中孟子的话已表明了“骨气”的含义,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还可以用一个短语将“骨气”的含义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8、本文在论证中心论点时,列举了三个事实论据,请各用一句话概括。
(3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9、文中三个事例的先后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2分)答:10、人在成长过程中,应如何培养“骨气”,使之成为有“骨气”的人?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3分)答:11、文后“相关链接”附有两则材料,请你再写一则。
(提示:古今中外有关“骨气”的事例和名言,都是“链接”的内容;但不得抄录本卷句子)(2分)答:(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7题。
(16分)(甲文)①有个孩子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②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
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
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
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说出口。
③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说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④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
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
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⑤现在这位做儿子的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因为去年他已经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
寒假归来时,母校请他给同学及家长们做一个报告。
其中他讲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我和母亲坐在沙滩上,她指着前面对我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
”这个报告使很多母亲流下了眼泪,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亲。
(刘燕敏《母亲给出的答案》,有删节)(乙文)①吃过晚饭,母亲忙着似乎永远也忙不完的家务,刚上五年级的女儿大声嚷道:“妈妈,问你个问题,你的心愿是什么?”②母亲先是一愣,接着回答:“心愿很多,跟你说没用。
”“您就说说看,这对我很重要。
”女儿执拗地要求。
③“我嘛——一是希望身体健康,青春长驻;二是希望工作顺心,事业有成;三是希望家庭和睦,美满幸福;四是……”母亲有滋有味地历数着,沉浸在对美好的未来种种设想之中。
④“哎呀,妈妈,您说的这些又大又空,能不能说点实际的?比如您想要……”⑤母亲渐渐意识到什么了,有些火地打断女儿的话:“我就知道你跟我玩心眼儿,一定是老师留了关于心愿的作文题目,你写不出来就想到我这里挖材料对不对?实话告诉你吧,我的心愿多着呢!我想要别墅,我想要小轿车,我想要高档时装,看,我的皮包坏了,还想要一只鳄鱼皮手袋,这些你都能满足我吗?跟你说顶什么用?心愿说完了,你去写作业吧。
”⑥女儿一直用惊诧的目光看着母亲,她没说一句话,静静地走回自己的房间。
⑦屋子空旷旷的,安静得只听见墙上钟摆声。
母亲觉得有些话还意犹未尽,又站起身推开女儿的房门。
女儿正在写作业,串串泪珠滚落,不停地用手背擦着,母亲火气又上来了,比刚才的声音还要高出几个分贝,吼道:“你还觉得挺委屈是不是?你想偷懒是不是?你故意气我是不是?”⑧“妈妈,我不是……”⑨“你敢顶嘴!告诉你,9点钟之前写不完这篇作文有你好瞧的!”母亲很权威地命令着,一扭身“嘭”地把门关上。
⑩第二天晚上吃完饭,女儿照例进屋写作业,母亲照例重复着每日必做的家务。
蓦然间,她发现茶几上多出一束鲜花,鲜花旁放了一个包装袋,包装袋上放了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用平时攒的零花钱和这两年的压岁钱给您买了一只鳄鱼皮包。
让您高兴,是我最大的心愿。
想给您一份惊喜却不小心惹您生气的孩子母亲的心颤抖了,呆呆地坐在沙发上说不出一句话。
12、甲文中的母亲面对儿子的提问,当时没有把“答案”说出口是因为(2分)。
13、乙文叙述了这样一件事(不得超过60字):。
(3分)14、乙文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是:。
(2分)15、结合语境,请补足乙文第⑧段中女儿在妈妈发火后,欲替自己辩解却没有说出的话:“妈妈,我不是。
” (2分)16、阅读甲文第⑤段,谈谈母亲给出的答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答:17、读毕甲乙两个文段,假如你是其中一个母亲的孩子,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心里话。
答:。
(4分)(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8—22题。
(10分)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指法训练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