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金工)
智能建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智能建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一、智能建筑工程监理的目标和原则1.目标:确保智能建筑工程按照设计要求、合同约定和相关技术标准进行施工,达到预期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并促进智能建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2.原则:科学、公正、独立、便捷。
监理机构要以指导为主,服务为本,做到公正、独立、客观的立场,便捷高效地履行监理职责。
二、智能建筑工程监理的职责和权益1.监理机构的职责:(1)监督和检查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确保施工方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2)提出必要的技术意见和建议,确保智能建筑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3)开展质量检测,对重要节点和关键技术进行抽检;(4)监督工程款项支付的程序和核算依据;(5)及时报告和处理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6)对竣工验收进行监督和检查,出具监理报告。
2.监理机构的权益:(1)参与智能建筑项目的前期筹划和设计阶段,提出合理化建议;(2)对发现的问题和缺陷有权要求施工方进行整改;(3)享有便捷的监理工作环境和必要的工作设备;(4)依法享有应得的监理费用。
三、智能建筑工程监理的具体步骤和要求1.前期准备:监理机构要核实工程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和合同约定,制定详细的监理方案和工作计划,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知识更新。
2.施工监理:监理机构要对每个施工阶段进行监督和检查,包括施工准备、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智能系统安装、维护保养等,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
3.质量检测:监理机构要对智能建筑工程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技术进行定期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4.资金支付监督:监理机构要对工程款项的支付程序和核算依据进行监督,确保施工方按照合同约定和实际进度进行款项结算。
5.问题处理:监理机构要及时发现并处理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和纠纷,提出解决方案,并与业主、施工方等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
6.竣工验收:监理机构要参与智能建筑工程的竣工验收,检查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并出具监理报告。
四、智能建筑工程监理的考核和评价1.考核指标:监理机构的考核主要包括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控制情况、安全管理的执行情况、问题处理的及时性和解决效果等。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1.1 目的与依据为了确保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以下简称“智能化工程”)的质量,保障工程实施过程中各方的合法权益,切实发挥监理在智能化工程中的作用,制定本实施细则。
1.2 适用范围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实施,适用于各类智能化工程项目。
1.3 角色与责任1.3.1 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编制智能化工程监理实施计划,提供监理所需技术资料和工作环境,并与监理单位签订监理合同。
1.3.2 监理单位:负责依据监理实施计划,对智能化工程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检查和验收,并编制相应监理报告。
1.3.3 设计单位:负责智能化工程的设计和方案编制,并向监理单位提供设计文件和技术支持。
1.3.4 施工单位:按照智能化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接受监理单位的监督与检查。
第二章监理实施程序2.1 监理准备阶段2.1.1 监理单位应在与建设单位签订监理合同后,开展项目启动工作,并确定监理组织机构。
2.1.2 建设单位应提供智能化工程的设计方案和相关技术资料给监理单位,以供其编制监理实施计划。
2.1.3 监理单位应根据设计方案,制定监理实施计划,明确监理范围、检查内容和时限,并报建设单位审核批准。
2.2 监理实施阶段2.2.1 监理单位应按照监理实施计划和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对智能化工程的各个施工阶段进行监理,包括但不限于材料验收、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
2.2.2 监理单位应定期进行现场巡检,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
2.2.3 监理单位应协调建设、设计和施工各方的合作,确保智能化工程的顺利实施。
2.3 监理报告与验收阶段2.3.1 监理单位应按照监理实施计划,及时编制监理报告,汇总智能化工程的实施情况、问题及整改情况等,并及时向建设单位提交。
2.3.2 建设单位应对监理报告进行审核,并要求施工单位按照监理单位的整改要求进行相应的整改和修复工作。
智能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20220426214347

智能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247.pdf1:一、智能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1 工程背景与目的本项目是针对某公司的智能化工程进行监理的实施细则,旨在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控制,并保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施工。
1.2 法律法规依据本工程的监理实施将遵循以下法律法规:1)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 《建设工程施工监理规范》3) 《建设工程工程监理规程》2. 工程范围及划分2.1 总体划分该工程涉及智能化控制系统、供电系统、通信系统等多个子系统,将按照不同的工程阶段进行划分和监理。
2.2 子系统划分2.2.1 智能化控制系统- 子系统一:智能化控制软件- 子系统二:智能化控制硬件- 子系统三:智能化控制网络2.2.2 供电系统- 子系统一:电力设备- 子系统二:电力线路- 子系统三:电力配电柜2.2.3 通信系统- 子系统一:通信设备- 子系统二:通信线路- 子系统三:通信配线架3. 监理职责及要求3.1 监理职责- 负责监督工程施工质量,确保符合法规和标准要求;- 监督工程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延误问题;- 进行工程变更控制,确保变更符合相关规定;- 验收工程竣工资料,确保资料齐全准确。
3.2 监理要求- 监理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熟悉智能化工程相关技术和规范;- 监理人员应及时向业主报告工程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监理人员应与施工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监理人员应按要求填写监理日志和报告。
4. 相关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工程图纸和设计文件;- 工程施工合同;- 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5. 法律名词及注释-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家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法规文件,对工程质量管理进行了规范。
- 建设工程施工监理规范:规定了建设工程施工监理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事项。
- 建设工程工程监理规程:规定了建设工程工程监理的组织和管理要求,明确了监理人员的职责和权益。
2:一、智能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1 工程概述本工程属于某公司的智能化工程,包括智能化控制系统、供电系统和通信系统等多个子系统。
建筑智能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建筑智能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建筑智能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随着科技的进展,智能化建筑已经成为建筑行业进展的趋势。
智能化建筑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能耗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还可以提高居住和工作的舒适度、安全性和便利性,所以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然而,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监理却显得尤为紧要,这不仅关系到建筑品质和安全,也关系到建筑的可持续进展和环境保护。
下面,将提出一些建筑智能化工程监理的实施细则。
一、前期工作1.项目技术交底监理公司应在项目启动前,就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工程质量、安全等方面与建设方进行交底,以确保双方人员的技术理解与认得保持一致。
2.项目质量计划、质量目标和执行标准监理公司应依据建设方的需求订立项目质量计划和质量目标,同时划定各阶段的质量掌控要求,并依据相应规范和标准,订立项目质量执行标准,并对建成后的建筑进行验收。
3.项目质量验收规范监理公司应加强对建筑质量验收的引导和督促力度,适时发觉解决施工中显现的问题,并对施工合同、工程现场、施工工艺及材料、工期等进行监管。
二、施工阶段1.选取监理队伍监理公司应依据企业实力、人员素养、专业本领等选取一支合适的监理队伍,适时与建设方和施工单位建立联系,并协调工程质量专项检测和验收工作的实施。
2.讨论并监管施工图设计、材料购买和施工等整个完整的生产过程对施工图设计、材料购买和施工等生产过程进行监管,并依据工程情况适时实行措施,避开产生不必要的问题。
3.建立相关管理信息系统依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相关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工程进度、施工成本、工程合同变更等进行监管、分析、评估。
保障工程顺当进行。
4.现场管理监理公司应积极监管施工现场管理,督促施工单位履行合同义务,依据合同规定向建设方和监理公司适时报告资料和数据,确保施工单位依照标准完成工程,并时时更新检查记录,以便在问题显现时能够适时处理。
三、竣工验收阶段1.技术交底依据企业规定,与建设方交底竣工验收细节,提高建筑智能化工程质量。
智能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智能建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适用范围 (2)2.职责 (2)3.总则 (2)4.内容 (2)4.1 通信网络系统工程 (2)4.1.1 监理主要工作流程 (2)4.1.2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3)4.1.3 监理工作的主要方法与措施 (4)4.2信息网络系统工程 (5)4.2.1监理工作流程 (5)4.2.2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5)4.2.3专业监理工作的主要方法与措施 (6)4.4智能建筑火灾报警及联动系统工程 (12)4.4.1监理工作流程 (12)4.4.2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13)4.4.3专业监理工作的主要方法与措施 (15)4.5安全防范系统 (16)4.5.1 监理的主要工作流程 (16)4.5.2 监理工作的控制点及目标值 (16)4.5.3 监理工作的主要方法与措施 (19)4.6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20)4.6.1监理工作流程 (20)4.6.2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20)4.6.3 专业监理工作的主要方法与措施 (21)4.7 智能化集成系统 (22)4.7.1 监理主要工作流程 (22)4.7.2 监理工作的主要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23)4.7.3 监理工作的主要方法与措施 (24)4.8电源与接地工程 (25)4.8.1监理的主要工作流程 (25)4.8.2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25)4.8.3 监理工作的主要方法与措施 (26)4.9 环境 (27)4.9.1 监理主要工作流程 (27)4.9.2 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27)4.9.3 专业监理工作的主要方法与措施 (28)4.10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 (29)4.10.1监理工作流程 (29)4.10.2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30)4.10.3专业监理工作的主要方法与措施 (31)1.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智能建筑工程分部的施工监理。
建筑智能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建筑智能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建筑智能化已成为现代建筑领域的热点。
为了确保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监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制定并详细阐述建筑智能化工程监理的实施细则。
二、监理资质与要求1. 监理资质的要求建筑智能化工程监理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监理机构或监理工程师进行。
监理机构应依法取得合法的营业执照,并具备相关的从业人员和技术设备。
监理工程师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并持有相应的执业证书。
2. 监理工作要求(1)监理机构或监理工程师应依法遵守职业道德和业务规范,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2)监理工作应有序、公正、透明,监理结果应真实、客观、准确;(3)监理机构或监理工程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有效配合,并及时提出风险防控措施;(4)监理机构或监理工程师应及时发现和提醒建设单位存在的问题,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5)监理机构或监理工程师应定期对建筑智能化工程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施工过程中质量和安全的控制。
三、监理程序与要求1. 建设前期准备(1)监理机构或监理工程师应对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设计文件进行全面审查,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2)监理机构或监理工程师应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各方进行沟通,明确监理的范围、要求和责任;(3)监理机构或监理工程师应编制监理方案,包括监理的具体内容、时间进度安排和监理报告的编制要求等。
2. 施工过程中的监理(1)监理机构或监理工程师应根据设计文件和监理方案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2)监理机构或监理工程师应监督施工单位的材料采购、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过程;(3)监理机构或监理工程师应及时记录和整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变更和解决方案,并向建设单位及时汇报。
3. 工程竣工阶段的监理(1)监理机构或监理工程师应对建筑智能化工程进行验收和整体评估,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2)监理机构或监理工程师应协助建设单位完成移交手续,包括提供监理报告和相关资料;(3)监理机构或监理工程师应与建设单位一同解决竣工阶段出现的问题,并提供后续维护和管理的建议。
智能建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智能建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智能建筑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建筑物中加入智能化设备与系统,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舒适性、节能性和管理效率的一种新型建筑形式。
为了保证智能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智能建筑工程监理的实施细则应当得以制定。
二、监理组织与职责1. 监理组织智能建筑工程监理应由专业的监理机构或监理人员进行。
监理组织应具备相应资质,人员应熟悉智能建筑相关技术与标准。
2. 监理职责(1)前期准备阶段:监理应参与智能建筑工程的项目策划、设计方案评审等环节,确保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2)施工阶段:监理应监督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及相关标准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中的问题。
(3)竣工验收阶段:监理应协助业主进行智能建筑工程的竣工验收,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三、监理程序与要求1. 监理程序(1)立项与资格审查:监理应对智能建筑工程的立项进行审查,确保项目的合法性与可行性。
(2)合同签订与审查:监理应对智能建筑工程的合同进行审查,确保合同具备法律效力并符合相关规定。
(3)设计方案审查:监理应对智能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查,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安全性与可行性。
(4)施工现场监督:监理应对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确保施工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关标准进行。
(5)竣工验收与移交:监理应参与智能建筑工程的竣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2. 监理要求(1)专业知识与技能:监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智能建筑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运用监理工具与设备。
(2)严格执行规定:监理人员应按照标准与规定,严格执行监理程序与要求。
(3)及时报告与记录:监理人员应及时向业主报告工程进展情况,并做好监理记录与档案。
(4)问题解决能力:监理人员应具备解决智能建筑工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四、监理成果评估与文件归档1. 监理成果评估智能建筑工程监理完成后,应对监理的成果进行评估,包括监理的效果与质量等方面,以提高监理水平与服务质量。
智能建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智能建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前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智能建筑工程已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监理在智能建筑工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智能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本文将详细介绍智能建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一、智能建筑工程监理的基本原则智能建筑工程监理的基本原则是科学性、规范性、专业性、公正公平和服务保障。
监理机构应遵循以上原则,进行有效监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在可控范围内。
二、智能建筑工程监理的具体工作内容1.编制监理计划书监理机构应根据智能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监理计划书,包括监理工作的计划、监理人员的配备、监理费用预算等,以确保监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2.监理文件的审查与定期检查监理机构应及时审查检查监理文件,包括建筑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施工合同、施工方案、施工图等。
监理机构还应根据预定计划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的顺利推进。
3.施工现场监理监理机构应派遣专业工程师进行施工现场的监理工作,包括材料质量、工期、安装精度、施工质量等方面的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达到设计要求。
4.工程验收监理机构应根据工程验收规范和标准进行工程验收。
在工程验收期间,监理机构应及时发现并纠正工程存在的问题,并对工程进行审查验收。
验收合格的工程方可交付使用。
三、智能建筑工程监理的实施要点1.加强与业主的沟通监理机构应与业主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业主的要求和期望,及时处理业主反映的问题,协调好工程进度,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2.坚持主动监理监理机构应主动进行监理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工程存在的问题,监督施工单位的现场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满足规定要求。
3.严格执行监理规程监理机构应坚持严格执行监理规程,对违反监理规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确保监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智能建筑工程监理的注意事项1.不得参与工程设计、施工和招标等方面的工作。
2.严格遵守工程质量检验标准,确保工程的质量合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制人:批准人:批准时间:工正工程建设监理咨询目录1、工程概况2、专业工程特点3、执行的标准、法规4、监理工作流程(框图)5、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6、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7、旁站监理项目容、方法及要求8、现场监理检查记录表式1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其中包括:工程项目名称、建设规模(工程投资、总建筑面积、建筑物高度等);业主、设计、智能化工程总承包(或分包)等单位;施工周期及质量目标。
(二)本工程智能化系统工程围(涉及本工程的建筑智能化工程主要子分部及其工程量);建筑电气工程特点(建筑防雷设计等级、供电负荷等级、配电系统接地制式等);本工程信息点总量;智能化系统物理媒介(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卫星等);智能化工程系统集成及网络要求;网络系统传输速率、交换点传输速率;2专业工程特点依据本工程相关的设计技术文件及建筑物对智能化工程系统的功能要求,介绍本工程非线性负荷(计算机、变频系统等)总量可能对电网的影响(即非线性负荷产生的大量谐波对配电系统保护、电能计量、测量、楼宇设备自动化及通信系统等干扰、危及电网运行);智能建筑的环境防静电要求,大型智能化系统BUS运行的环境因素故障率要求;3执行的标准、法规(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GB50166)(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GBJ116)(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GB/T50311)(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GB/T50312)(5)《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J93)(6)《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2)(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JGJ/T16)(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GB50168)(9)《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10)《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45)(11)《安全防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12)《安全防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13)《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10408.1—8)(14)《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15)《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72—94)(16)《文物系统博物馆防工程设计规》(GB/T16571)(17)《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工程设计规》(GB/T16676)(1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GB50198)(19)《有线电视广播技术规》(FT/T106)(20)《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GBJ120)(21)《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GBJ79)(22)《会议系统电视及音频的性能要求》(GB/T15381)(2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GBJ19)(24)《通信系统机房设计》(GBKJU)(25)《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GB50174)(26)《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GB50200)(2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50057)(28)《低压配电设计规》(GB50054)(29)《工业电视系统设计规》(GBJ115)(30)《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GBJ98)(31)《电视接收机确保与电缆分配系统兼容的技术要求》(GB12323)(32)《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设计规》(GYJ41)(33)《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声音设计规和技术用户技术要求》(GY26)(34)《程控交换机设备安装设计智能技术规定》(J20)(35)《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YDJ24)(36)《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GJBT—471)(37)《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DG/T J08—601—2001)(38)《防静电工程技术规程》(DGJ08—83—2000)(39)《智能建筑评估标准》(DG/T J08—602—2001)(40)《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规》(YD5070—98)(41)《涉外建设项目安保电视系统设计规》(DBJ08—16—99)45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1.施工前期监理工作的控制点及目标值1)审核本工程智能化系统方案或有关设计文件,及时提供反馈意见,对于有可能进一步优化的系统方案,应及时组织力量,献计献策,完善系统方案,特别是本工程信息点总量设置及其配置,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安装维护方便。
2)审核智能化工程承包单位资质,其中包括:各专业企业资质;工商执照、企业业绩、特殊专业的施工许可证;外企进境施工许可证;项目经理资质等。
要求上述资质符合要求,并在法定有效期。
3)核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其中包括:(1)适时性(分包单位应在施工前提出);(2)技术保证(分包单位提出的施工技术措施符合本工程设计及智能化专业技术要求);(3)人力资料保证(分包单位提出的有关施工技术人员配置符合施工合同规定的质量、工期要求);(4)施工设备保证(分包单位用于本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及仪器仪表,符合施工合同规定的质量、工期要求);(5)质量保证(分包单位提出的质量目标明确,管理措施到位);(6)安全保证(高科技,特殊专业施工的安全措施符合本工程施工要求);(7)施工条件及计划进度保证(施工前对土建及安装其它专业的要求明确,施工计划进度符合本工程总工期要求)。
4)审核及认定进场材料、设备(1)进场的智能化系统器材、线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符合本工程设计要求;进口材料设备还需提供国家商检部门证明及中文的有关技术文件。
(2)光缆等新材料、新设备进场应具有法定的准用文件及有关性能测试报告。
5)监理工作的技术准备(1)熟悉设计图纸及本工程有关智能化系统文件,在土建等其它专业的配合下,熟悉智能化各子分部工程,智能化与土建、电气及其它安装专业的施工界面,在可能的条件下,进一步优化施工单位的作业顺序,为关键工序及部位的监理旁站工作(选点)创造条件。
(2)审核智能化工程系统供配电及临时施工用电的配置,容量及其电源质量,审核用电安全措施。
(3)审核土建预留孔洞的几何尺寸、轴线标高(特别是地下室板墙、人防工程等防水、防渗漏措施)及设计要求的其它事宜。
(4)审核本工程智能化系统对室外环境的防静电要求,根据建筑智能化的专业要求,审核防静电危害环境的施工方案(其中包括:抑制环境组成带电、防止发生静电放电及静电噪声传播等综合预防措施)。
(1)检查设计要求的安装接地线到位及通断情况。
2.施工过程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1)线缆敷设安装工程(1)在允许焊接的金属结构和混凝土构筑物的金属预埋件上,安装支架时,应采用焊接固定。
(2)支架不应安装在具有较大振动、热源、腐蚀性及排污沟道的位置;也不宜安装在具有高温、高压、腐蚀性及易燃易爆等介质的工艺设备、管道及能移动的构筑物上。
(3)线槽拐直角弯时,其最小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槽最粗电缆外径的10倍。
(4)强弱电均采用PUC管时,弱电配管宜避免与强电配管平行敷设,若必须平行敷设时,相隔间距宜大于0.5m。
(5)保护管与检测元件或接地设备之间,应用金属软管连接,并设存水弯,金属软管长度宜小于2m。
(6)黑色钢管与镀锌桥架之间跨接时,应在黑色钢管端焊一只铜螺栓,用≥4mm2的铜线与镀锌桥架连接。
(7)保护管埋设于墙或混凝土时,其保护层应≥15mm。
(8)敷设在电缆沟道的保护管,不应紧靠沟壁。
(9)线槽的直线长度超过50m时,宜采取热膨胀补偿措施。
(10)地面暗敷设线槽一般为3m,留0.6m处设一出线口,超过6m宜加装分线盒;线槽出线口和分线盒必须与地面平齐。
(11)弱电缆需同一线槽敷设时,应用金属隔开,分开敷设。
(12)保护管弯成角度应大于(等于)900。
(13)保护管的弯曲半径:明敷设,穿无铠装的电缆时,不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6倍,穿铠装电缆以及埋设于地下与混凝土时,不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10倍;保护管弯曲处不应有凹陷,裂缝及明显的弯扁。
(14)单根保护管的直角弯不宜超过两个。
(15)保护管的两端管口应带线箍或打成喇叭形。
(16)智能建筑电管有PE线时,每只接线盒都应与PE线相连。
(17)采用镀锌电管配管时,其跨接应符合设计及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303的规定。
(18)埋入墙或混凝土的保护管,其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
(19)穿过楼板(或平台)继续向前明敷的保护管段,宜高出楼板(或平台)1m。
(20)敷设在电缆沟道的保护管,不应紧靠壁。
(21)当配管采用镀锌电管,设计又规定管子间需做跨接时,应满足下列要求:明敷配管应采用设计指定的专业接地线卡跨接;埋地或埋设于混凝土中的电管,可采用熔焊跨接;若电管不允许采用熔焊跨接,可采用穿PE线方式;若管布有裸软PE铜线,电管可不跨接,但PE线应与它所经过的每一只接线盒相连。
(22)护管连接后应保证整个系统的电气连续性。
(23)一般线缆敷设时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70C。
(24)多芯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6倍;同轴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10倍。
(25)线缆穿管敷设截面利用率不应大于(等于)40%;线槽敷设截面利用率不应大于(等于)60%。
(26)信号电缆(线)与电力电缆(线)交叉敷设时,宜成直角;平行敷设时,其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
(27)信号线路、供电线路、连锁控制线路及有特殊要求的仪表信号线路,应分别采用各自的保护管。
(28)每一个接线端上最多允许接两根芯线。
(29)敷设光缆前,应检查光纤;光纤应无断点,其衰减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缆长度应符合施工图要求的敷设长度;架空光缆的接头应设置在杆旁1m围。
(30)敷设光缆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
光缆的牵引端头应作好技术处理;可采用牵引力自动控制性能的牵引机进行牵引。
牵引力应加于加强芯上,其牵引力不应超过150kg;牵引速度宜为10m/min;一次牵引的直线长度不宜超过1km;光缆接头的预留长度不应小于8m。
(31)光缆敷设完毕,应检查光纤有无损伤,并对光缆敷设损耗进行抽测。
确认没有损伤时,再进行接续。
(32)管道敷设光缆时,无接头的光缆在直道上敷设应有人工逐个人孔同步牵引。
预先作好接头的光缆,其接头部分不得在管道穿行;光缆端头应用塑料胶带包扎好,并盘成圈放置在托架高处。
(33)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应在暗管预置塑料子管,将光缆敷设在子管,使光缆与电缆分开布放,子管的径应为光缆外径的1.5倍。
(34)光缆的接续应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操作,接续时应采用光功率计或其他仪器进行监视,使接续损耗达到最小;接续后应做好接续保护,并安装好光缆接头护套。
(35)光缆敷设后,宜测量通道的总损耗,并用光时域反射计观察光纤通道全程波导衰减特性曲线。
(36)在光缆的接续点和终端应作永久性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