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探究蜡烛实验报告

探究蜡烛实验报告

探究蜡烛实验报告探究试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试验目的: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看,学会完整地观看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试验用品:一支新蜡烛、火柴、一支洁净烧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试验步骤与方法:1.观看蜡烛的颜色、外形、状态、硬度;嗅其气味。

现象: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由白色的棉线和石蜡组成。

2.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槽,观看其在水中的现象。

现象:石蜡漂移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结论: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的固体。

3.点燃蜡烛,观看其变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层温度的比较。

现象: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

烛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最低。

结论: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

物理试验报告·化学试验报告·生物试验报告·试验报告格式·试验报告模板4.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看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

振荡,观看其现象。

现象:干燥的烧杯壁上消失了很多小水珠。

取下烧杯后快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得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两种物质。

5.熄灭蜡烛,观看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观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熔化的石蜡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

用火柴点燃刚1 / 2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会重新燃烧。

结论:石蜡遇冷凝固,燃烧时产生炭黑,棉线炭化,白烟由细小的石蜡颗粒构成,有可燃性。

试验结论: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和过程后能产生很多新的物质。

问题和建议:蜡烛为什么能够燃烧?蜡烛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燃烧?像这样物质燃烧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2 / 2。

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报告

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报告

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在这个实验里,我们主要想知道蜡烛是如何燃烧的,为什么它能在黑暗中发光。

毕竟,谁不想在烛光下享受浪漫呢?同时,我们也想搞明白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来一场科学与生活的亲密接触。

1.1 理论基础蜡烛的主要成分是蜡,燃烧的时候,蜡和氧气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热和光。

说白了,蜡烛其实是一个小小的化学工厂,能把固态的蜡转变成气体和能量。

就像我们吃饭,食物被消化,变成能量一样,蜡烛也是在“吃”空气。

1.2 实验准备实验准备的东西其实很简单:几根蜡烛、一个打火机、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以及一些水。

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别小看这些东西,咱们要好好利用它们,来一场蜡烛与水的较量。

2. 实验步骤2.1 点燃蜡烛首先,把蜡烛固定在一个安全的地方,确保它不容易倒下。

然后,像个小魔术师一样,用打火机点燃蜡烛。

哇!火苗一冒出来,瞬间就能照亮整个房间,简直是“见光死”的感觉。

2.2 观察燃烧这时候,大家可以观察蜡烛的火焰,注意火焰的颜色、形状,以及它发出的热量。

你会发现,火焰的底部是蓝色的,而顶部是黄色的,简直像个小小的舞台,演员们正在精彩表演呢。

再看看蜡烛周围,蜡烛慢慢地变短,蜡滴在桌子上,简直是“蜡烛流泪”的感觉。

2.3 用水覆盖蜡烛接下来,准备好透明的玻璃杯,慢慢将它放在蜡烛上,像给蜡烛戴上了一顶“小帽子”。

观察杯子内部,火焰慢慢变小,最后熄灭。

这时候,大家可以发现杯子里面的水面开始上升,哇哦,蜡烛是怎么做到的呢?3. 实验结论3.1 化学反应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蜡烛燃烧的时候,不仅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还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

这就像是蜡烛在“呼吸”,一边用力“吸气”,一边“吐气”,热量和光亮也是它“吐”出来的。

3.2 实际应用这项实验其实告诉我们很多生活中的小道理,比如说光和热的来源,以及燃烧的必要条件。

生活中,咱们常常需要用到蜡烛,比如停电的时候点一支,瞬间就能让黑暗不再可怕。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报告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蜡烛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及其产生的物质。

3. 学习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用品1. 一支新蜡烛2. 火柴3. 一支干净烧杯4. 水5. 水槽6. 澄清的石灰水7. 一把小刀三、实验步骤1. 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嗅其气味。

现象: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由白色的棉线和石蜡组成。

2. 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槽,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

现象:石蜡漂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结论: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的固体。

3. 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层温度的比较。

现象: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

烛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最低。

结论: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

4. 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

振荡,观察其现象。

现象: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

取下烧杯后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得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两种物质。

5. 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其燃烧情况。

现象:熄灭蜡烛后,蜡烛芯周围有白烟产生,用火柴点燃白烟,白烟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

结论:蜡烛熄灭后,剩余的石蜡蒸汽在接触到火源时能够重新燃烧。

四、实验分析1. 蜡烛的物理性质:蜡烛在常温下为白色固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熔点较低,易于熔化。

2. 蜡烛的化学性质:蜡烛具有可燃性,燃烧时产生火焰、热量、水和二氧化碳。

3. 蜡烛燃烧过程:蜡烛燃烧分为三个阶段,即熔化、气化和燃烧。

石蜡受热熔化后,在燃烧过程中气化并发生燃烧反应,产生炭黑和灰烬。

4. 蜡烛燃烧产物:蜡烛燃烧时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五、实验结论1. 蜡烛在常温下为白色固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熔点较低,易于熔化。

探究蜡烛实验报告(完整版)

探究蜡烛实验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7665-68探究蜡烛实验报告(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探究蜡烛实验报告(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探究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实验目的: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实验用品:一支新蜡烛、火柴、一支干净烧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实验步骤与方法:1.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嗅其气味。

现象: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由白色的棉线和石蜡组成。

2.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槽,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

现象:石蜡漂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结论: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的固体。

3.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层温度的比较。

现象: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

烛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最低。

结论: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4.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

振荡,观察其现象。

现象: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

蜡烛熔化燃烧实验报告(3篇)

蜡烛熔化燃烧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蜡烛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探究蜡烛熔化、燃烧的过程及产生的现象。

3. 分析蜡烛燃烧产物,并验证其成分。

二、实验原理蜡烛主要由石蜡、棉线等材料制成。

石蜡是一种碳氢化合物,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

当蜡烛受热时,石蜡熔化并气化,形成石蜡蒸气。

石蜡蒸气在火焰中燃烧,产生光和热,同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

三、实验材料1. 蜡烛一支2. 火柴一盒3. 干燥的烧杯一个4. 澄清石灰水适量5. 水槽一个6. 小刀一把四、实验步骤1. 观察蜡烛的物理性质- 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硬度等。

- 用小刀切下一块蜡烛,放入水槽中,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

2. 点燃蜡烛- 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熔化、燃烧的现象。

- 观察火焰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 观察蜡烛燃烧时产生的声音、气味等。

3. 探究火焰各层的温度- 将一根火柴横在火焰上方片刻,观察火柴梗的碳化位置,确定火焰各层的温度。

4. 观察燃烧产物-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

- 取下烧杯,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其现象。

5. 熄灭蜡烛- 观察熄灭蜡烛后的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其现象。

五、实验现象1. 蜡烛的物理性质- 蜡烛为白色、圆柱状固体,硬度较小,稍有气味。

- 石蜡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

2. 蜡烛燃烧现象- 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温度最低。

- 蜡烛燃烧时发光、放热、产生烟雾。

3. 火焰各层温度- 火焰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温度最低。

4. 燃烧产物- 蜡烛燃烧时,烧杯壁上出现水雾,说明产生了水。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

5. 熄灭蜡烛后的现象- 熄灭蜡烛后,蜡烛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

- 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

1. 蜡烛主要由石蜡、棉线等材料制成。

2. 蜡烛燃烧时,石蜡熔化、气化,形成石蜡蒸气。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报告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报告

取一只蜡烛 观察颜色、 状 态、气味 探究蜡烛的溶解 性 点燃前
用小刀切下 一小块石蜡 放入水中
蜡烛
(填
“能”或“不 能” )溶于水,
蜡烛的密度 水 (填 “大 于” 或 “小于” ) 石蜡由固体变为 燃烧产生火焰,火焰分为 层,从里到外分别是: 点燃蜡烛 现象 ,其他的实验 ,
探究蜡烛燃烧时 火焰的温度
澄清石灰水

其他的现象:
探究白烟的成分 (课后进行探 究)
用嘴迅速吹灭蜡烛, 并用 火柴点燃产生的白烟
白烟能够燃 烧,具有可燃 性
五、实验反思: 本次实验比较成功的地方:
本次实验不成功的地方: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报告
[学习小资料]: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利用这种方法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即: 如果一种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种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
姓名:合作者:来自班级:日期: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用品:
四、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内容 (可以用图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燃着时
把一根火柴 梗放在火焰 三部分的位 置约 1-2s 取 出观察
火焰
(填
“外焰” 、 “内 焰” 、 “焰心” ) 的温度最高, 所以一般加热 物质时,用 加热
烧杯内壁有
产生 蜡烛燃烧生成
探究蜡烛燃烧的 产物 点燃蜡烛, 在火焰上方罩 一支干燥的烧杯,观察。 取下烧杯, 加入少量的澄 清石灰水, 震荡观察现象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报告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报告
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会重新燃烧。
石蜡遇冷凝固,燃烧时产生炭黑,棉线炭化,白烟由细小的石蜡颗粒构成,有可燃性。
实验结论:
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和过程后能产生许多新的物质。样的条件下才能燃烧?像这样物质燃烧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
4.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观察其现象。
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取下烧杯后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得浑浊。
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两种物质。
5.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由白色的棉线和石蜡组成。
2.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槽,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
石蜡漂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的固体。
3.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层温度的比较。
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
烛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最低。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
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实验用品:
一支新蜡烛、火柴、一支干净烧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实验步骤和方法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解释和结论
1.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嗅其气味。

初三上化学蜡烛的燃烧实验报告

初三上化学蜡烛的燃烧实验报告

初三上化学蜡烛的燃烧实验报告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实验目的: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实验用品:一支新蜡烛、火柴、一支干净烧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实验步骤与方法:
1.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嗅其气味。

现象: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由白色的棉线和石蜡组成。

2.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槽,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

现象:石蜡漂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结论: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的固体。

3.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层温度的比较。

现象: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

烛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最低。

结论: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

4.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

振荡,观察其现象。

现象: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

取下烧杯后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得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两种物质。

5.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有什
么现象发生。

现象: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

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会重新燃烧。

结论:石蜡遇冷凝固,燃烧时产生炭黑,棉线炭化,白烟由细小的石蜡颗粒构成,有可燃性。

实验结论:
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和过程后能产生许多新的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实验目的: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实验用品:一支新蜡烛、火柴、一支干净烧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实验步骤与方法:
1.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嗅其气味。

现象: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由白色的棉线和石蜡组成。

2.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槽,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

现象:石蜡漂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结论: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的固体。

3.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层温度的比较。

现象: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

烛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最低。

结论: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

4.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

振荡,观察其现象。

现象: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

取下烧杯后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得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两种物质。

5.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

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会重新燃烧。

结论:石蜡遇冷凝固,燃烧时产生炭黑,棉线炭化,白烟由细小的石蜡颗粒构成,有可燃性。

实验结论: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和过程后能产生许多新的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