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洞身开挖支护方案

合集下载

公路隧道施工方案

公路隧道施工方案

公路隧道施工方案隧道施工是公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案来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下面是一份700字的公路隧道施工方案:一、施工概述:该项目是一条位于山区的公路隧道,全长500米,设计标准为双向六车道。

主要工程包括洞身开挖、支护、防水、通风、照明等。

二、施工方法:1. 开挖方法:采用隧道掘进机开挖,控制振动、噪音和灰尘扩散。

2. 支护方法:使用钢梁和锚杆进行初期支护,根据地质情况选择适当的二次支护措施。

3. 防水方法:在洞身开挖完成后,进行洞面处理和涂刷防水材料,并设置防水层和排水系统。

4. 通风方法:采用轴流风机和风道系统,保证洞内空气流通,防止积水和二氧化碳积聚。

5. 照明方法:设置洞内照明,确保施工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三、安全保障:1. 施工期间设立围挡和警示标志,确保行车和施工区域分离。

2.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施工技能。

3. 安排专职监督人员,对工作面和设备进行监控和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4. 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四、环境保护:1.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噪音、振动和扬尘的扩散,采取降尘、降噪等措施。

2. 洞身开挖过程中,及时清理施工垃圾,确保施工现场整洁。

3. 使用环保材料和设备,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五、质量控制:1.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洞身的准确度和平整度。

2. 定期对地质情况进行监测,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支护措施。

3. 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其质量合格。

4. 设置质量验收机构,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验收。

六、进度计划:1. 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各个施工工序的时间。

2. 配置足够的施工机械和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3. 对施工进度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调整计划,确保进度的实施。

以上是一份公路隧道施工方案的概述,包括施工方法、安全保障、环境保护、质量控制和进度计划等方面。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安排,可以确保隧道的施工质量和进度,为公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说明隧道工程项目明洞身开挖和支护有关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说明隧道工程项目明洞身开挖和支护有关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说明隧道工程项目明洞身开挖和支护有关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隧道工程项目中明洞身开挖和支护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如下:
1. 开挖体积计算
明洞身开挖体积计算公式为:V=AxLxK
其中,V代表明洞身开挖体积;A代表明洞截面积;L代表明洞长度;K代表开挖系数,通常情况下为1.1-1.5。

2. 支护长度计算
明洞身支护长度计算公式为:Ls=Ks x (P+D)
其中,Ls代表明洞身支护长度;Ks代表施工方法系数,通常情况下为1.2-1.5;P代表覆岩厚度,D 代表洞径。

3. 钢筋及支撑材料计算
明洞身支护一般采用钢筋网和锚杆支撑,其计算方法如下:
(1)钢筋网的计算
钢筋网的计算公式为:A1=K1xP+K2
其中,A1代表钢筋网面积;K1、K2为常数,与钢筋网的类型和规格有关;P代表洞身周长(一般为洞径的3倍)。

(2)锚杆的计算
锚杆的计算公式为:A2=K3 x Ls
其中,A2代表锚杆数量;Ls代表支护长度;K3为锚杆单位长度系数。

以上是隧道工程项目中明洞身开挖和支护有关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具体计算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隧道洞身开挖首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范本

隧道洞身开挖首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范本

隧道洞身开挖首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1. 背景洞身开挖对于隧道工程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隧道洞身的开挖逐渐衍生出一些跟随性工程,例如洞身支护、洞身排水、洞身出口等等。

因此,洞身开挖的过程会影响隧道整个工程的进展。

在洞身开挖过程中,工程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高效性是关键。

2. 工程概述隧道洞身开挖首件工程选取的是顺景隧道,在距离出口5km 处南对南方向开挖1号洞口。

洞身长约208m,设计断面面积为50m²。

设计许用压力值为58.8kPa。

工程选用的是隧道掘进机技术,施工中需要涉及到洞身支护和排水,也需要对洞口周边环境进行保护和管理。

3. 施工技术3.1 隧道掘进机隧道掘进机是一种大型机械设备,其优点在于施工速度快、工作效率高、机器人化程度高、环保性好等等。

在本工程中,我们选用的是顶开模式的隧道掘进机。

掘进机的直径为8.4m,最大推力达到了2600kN。

同时,在选择隧道掘进机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其适应性问题。

掘进机需要根据洞身的结构不同,配备不同类型的刀具和盘根。

在本工程中,我们选用的是适用于泥岩的刀具,可以满足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泥岩的切削需求。

3.2 洞身支护洞身支护是洞身开挖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由于洞身的地质情况和地面环境的差异可能导致典型的支护方案不适用于本工程。

因此,我们将采取不同的洞身支护方法,具体如下:•洞口段采用钢架材料加四排锚索绑扎进行支护;•洞身中部采用岩体锚喷结合使用,其中锚固长度2.5m,钢筋直径22mm;•采用浅层强度分级设计方案进行洞身支护,支护方式使用钢筋网+喷浆钢筋混凝土,3.3 洞身排水洞身排水是隧道洞身开挖施工中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它能够确保隧道区域内的水分快速、高效地排出,以保证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安全性。

排水设施主要包括井筒排水和横向通道排水两种方式,其中井筒排水采用出口塑料分水器+出口密封件+加长U形管的方案,横向通道排水采用加高子女为土方开挖的方案,建筑排水井。

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方法全

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方法全

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方法1 .单线隧道①.VI级以下围岩Vl级以下围岩,一般属于土质类,围岩自稳性极差。

施工中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

Vl级围岩一般采用在超前大管棚的预支护下中隔壁法(CD法)分部开挖,开挖后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撑的施工。

开挖采用人工配合风镐进行,每循环进尺控制在0.5-1.0m范围内。

开挖顺序示意图见〃3.隧道主要施工工艺〃部分。

②.V级围岩V级围岩属于软弱围岩,施工中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弱爆破、快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

V级围岩采用在超前预支护下台阶法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法,台阶长度不大于5m,开挖后及时进行初期支护,且初期支护尽早封闭成环。

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确需爆破的地段采用弱爆破方法,每循环进尺控制在LO-1.5m范围内。

开挖顺序示意图见〃3.隧道主要施工工艺〃部分。

IV级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台阶长度3~5m,开挖后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围岩破碎地段、有水地段开挖前进行超前支护、注浆,在超前预支护下再进行台阶法开挖。

采用多功能作业台架钻孔,光面控制爆破,每循环进尺控制在2.0-2.5m范围内。

开挖顺序示意图见〃3.隧道主要施工工艺〃部分。

④.in、n级围岩m、口围岩整体性比较好,采用全断面法施工。

采用多臂液压凿岩台车或多功能作业台架钻孔,光面爆破,开挖后及时进行初期支护。

采用多功能作业台架钻孔时,每循环进尺为3.0-3.5m范围内;采用液压凿岩台车钻孔时,每循环进尺为5m以内。

开挖顺序示意图见”3.隧道主要施工工艺〃部分。

2.双线隧道①.VI级以下围岩Vl级以下围岩,一般属于土质类,围岩自稳性极差。

施工中遵循〃管超前、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

Vl级围岩一般采用在超前大管棚的预支护下交叉中隔壁法(CRD法)或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开挖后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撑的施工。

开挖采用人工配合风镐进行,每循环进尺控制在0∙5-1.0m范围内。

隧道洞身开挖

隧道洞身开挖

隧道洞身开挖隧道开挖方法是指隧道开挖成型方法,隧道掘进方式是指岩体的破碎挖除方式。

隧道围岩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围岩本身,但开挖方法与掘进方式对围岩的稳定状态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因此,隧道开挖应遵循这样的原则:在保证围岩稳定或减少对围岩的扰动的前提条件下,选择恰当的开挖方法和掘进方式,尽量提高掘进速度。

一、隧道开挖方法按开挖隧道的横断面分部情况,开挖方法可以分为全断面法、台阶法、分部开挖法。

(一)全断面法全断面法全称为“全断面一次开挖法”,即按隧道设计断面轮廓一次开挖成型的方法,如图6-5所示。

图6-5 全断面施工工序示意1—开挖;2—检底;Ⅰ—初期支护;Ⅱ—铺底混凝土;Ⅲ—模筑混凝土衬砌1.适用范围、条件及优缺点全断面法主要适用Ⅰ~Ⅱ级围岩,也可用在小断面的Ⅲ级围岩中,浅埋段、偏压段和洞口段不宜采用。

但在采用超前支护,特别是掌子面锚杆等辅助工法的条件下,全断面法也可以在围岩级别低的隧道中应用。

该法必须具备大型施工机械,隧道长度或施工区段长度不宜太短,一般不应小于1 km,否则采用大型机械化施工的经济性差。

全断面法具有较大的作业空间,有利于采用大型配套机械化作业,钻爆施工效率较高,可采用深眼爆破,提高施工掘进速度,且工序少、便于施工组织和管理,较分部开挖法减少了对围岩的扰动次数。

但由于开挖面积较大,围岩相对稳定性降低,且每循环工作量相对较大,深孔爆破用药量大,引起振动大,因此要求精心进行钻爆设计和严格控制爆破作业。

2.全断面法施工工艺流程(图6-6)3.全断面法施工要点(1)加强对开挖面前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调查。

对不良地质情况,要及时预测、预报和分析研究,随时准备好应急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进度。

(2)各工序机械设备要配套。

如钻孔、装渣、运输、支护、衬砌等主要机械和相应的辅助机具,在尺寸、性能和生产能力上要相互配合,工作方面要环环紧扣,不致彼此互受牵制而影响掘进,以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工序之间的协调作用。

隧道工程隧道出口洞身开挖施工方案

隧道工程隧道出口洞身开挖施工方案

洞身开挖施工方案1编制目的明确隧道洞身开挖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对应的工艺标准,规范隧道洞身开挖施工作业。

2编制依据《河南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隧道工程)《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2004)3适用范围适用于濮阳至临汾高速公路TJ1标段濮临隧道洞身开挖工程施工作业。

4作业准备4.1内业技术准备在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查阅相关施工案例,认真调查隧道围岩地质情况、了解施工条件、技术水平和设备装置的施工参数。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2测量技术准备1)精密导线网复测完毕并确定成果可用后,测量组根据隧道纵断面设计线、隧道洞轴线及洞身开挖轮廓线,放出隧道开挖轮廓线;2)测量组要提前作好洞身开挖测量交底。

4.3外业准备施工场地的平整,水、风、电的设置,施工测量与放样。

开挖机械及材料均已进场。

4.4施工人员及机械准备(单口隧道施工)4.4.1施工人员配备4.4.25隧道洞身开挖施工的一般规定5.1应根据隧道长度、断面大小、结构形式、工期要求、机械设备、地质条件等,选择适宜的开挖方案。

5.2开挖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1开挖断面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

2爆破后,应及时对开挖面和未衬砌地段进行检查;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应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3开挖作业不得危及初期支护、衬砌和设备的安全,并应保护好量测用的测点。

4开挖后,应做好地质构造的核对和监控量测工作。

5开挖作业必须保证安全。

5.3隧道爆破应釆用光面爆破技术。

5.4爆破作业及爆破物品管理,必须符合现行《爆破安全规程》(GB6722)有关规定。

洞身开挖与初期支护施工方案交底书

洞身开挖与初期支护施工方案交底书

洞身开挖与初期支护施工方案交底书
一、施工目的
本方案旨在明确洞身开挖与初期支护的施工程序和要求,保障施工进度,确保
施工安全,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

二、施工范围
1.洞身开挖:包括洞口标定、导线测量、机械挖掘等工作。

2.初期支护:进行洞身初期支护,保障洞穴稳定性。

三、施工流程
1.洞口标定: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洞口位置和尺寸,标明洞身开挖范围。

2.导线测量:进行导线设置,保证施工准确性。

3.机械挖掘:按照设计要求,采用适当的机械设备进行洞身开挖。

四、施工要求
1.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施工。

2.洞口标定和导线测量必须准确无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机械挖掘时,操作人员应注意安全,确保周围环境和人员不受影响。

五、初期支护方案
1.采用支撑架等支护措施,确保洞身开挖后洞穴稳定。

2.对洞身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六、保障措施
1.施工前应进行安全检查,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施工安全。

2.施工过程中应保持沟通畅通,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做好施工进度
管理。

七、结束语
本方案详细阐述了洞身开挖与初期支护的施工方案和要求,是一份重要的交底书,希望全体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

以上文档为洞身开挖与初期支护施工方案交底书,特此交底。

编制单位:XXX公司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隧道洞身开挖及支护首件施工方案

隧道洞身开挖及支护首件施工方案

公路建设工程隧道工程首件工程开工报告(洞身开挖及支护ZK2+370-ZK2+380)2016年4月25日武广衡山西站至衡山黄花坪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申报批复单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隧道洞身开挖及支护首件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湖南省干线公路建设推行质量安全“10+5”管理举措》的文件。

1.2《公路建设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1.3已通过审批的《公路施工组织设计》、《隧道总体施工方案》、《隧道进洞方案》、《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1.4国家发布的相关行业标准。

二、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隧道起点位于,距离107国道约5km,终点位于,距离107国道约500m。

隧道为分离式单向交通隧道,左右洞中心间距18.5m。

隧道净空为单圆10.25*5.0m,净空面积(含仰拱)为77.75㎡。

左洞长575m进口里程为K2+355,出口里程为K2+930;右洞长540m进口里程为K2+360,出口里程为K2+900。

隧道全线位于Ⅴ级围岩全、强风化花岗岩和Ⅳ级中风化花岗岩。

双洞之间在K2+485(YK2+487)、K2+720(YK2+722)设两处车行横洞,车行横洞净空为4.5*5m,车行横洞中间段8.15m为带人防设备的横洞,尺寸为9.65*7.8m。

右洞在YK2+438、YK2+838处设置两道人防封堵门。

隧道左右洞均位于平面直线段,纵坡分别为1.106‰、1.118‰的上坡。

2.2工程地质、水文2.2.1地貌特征隧道通过地段主要为剥蚀低山地貌,以山地为主。

山顶高程为240.3m,山脚高程为117.0m,相对高差123.3,山坡坡脚较大,一般为30-45°,山丘之间发育季节性冲沟,发育较窄,一般为30-100m,冲沟较陡,纵坡降15-25°,植被较为发育,水土保持一般。

2.2.2 工程地质线路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南岳隆起带和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衡阳盆地北缘交接部位,主要构造体系为新华夏系,构造形迹展布方向为北东、北北东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洞身开挖支护方案
1.方案目的
明确隧道开挖支护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现场施工,保证安全和质量。

2、编制依据
1、施工合同文件
2、设计文件
3、施工组织设计
4、同类施工经验
3、编制范围
Nakettiya隧道及Bambarenda隧道洞身开挖支护施工。

4、施工工艺及方法
洞身开挖支护包括:超前支护、洞身开挖、初期支护。

4.1暗洞开挖初支施工工艺
4.1.1开挖方法
暗洞用台阶法开挖。

采用挖机开挖,人工配合修整,自卸车运渣。

开挖透视图
开挖步骤图
开挖初支施工工序正面示意图
施工工序纵断面示意图
边墙锚杆
钢拱架间距为
施工步骤:
第1步:施作超前支护后,开挖上台阶,施作上台阶初期支护;
第2步:开挖左右侧下台阶并施作初期支护;
第3步:开挖隧底并施作仰拱初期支护封闭成环。

4.1.2台阶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台阶法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超前支护
上台阶开挖,施工初期支护
左右台阶开挖,施作初期支护
分段开挖隧底,施作初期支护
施作仰拱、仰拱填充
4.1.3超前支护施工
4.1.2.1支护体系
方案中没有考虑洞口段施工时已施工的超前大管棚。

隧道共有二种支护体系:
①第一类超前支护体系
采用I型CHS42.4×3.2钢花管超前注浆加固地层。

钢花管外插角10°~15°,3.5m长,环向间距为0.4m,纵向间距2.4m。

在拱部168°范围设置。

I 型超前支护纵断面示意图
②第二类超前支护体系
采用II 型CHS42.4×3.2配合I 型CHS42.4×3.2钢花管超前注浆加固地层。

II 型钢花管外插角30°~35°,3.5m 长,环向间距为0.4m ,纵向间距2.4m 。

在拱部168°范围设置。

I 型及II 型钢花管错开布置。

II 型配合I 型超前小导管超前支护纵断面示意图
I 型CHS42.4××3.2钢花管
I
超前支护示意图
4.1.2.2支护体系施工 1、明暗交界处超前支护施工
在进行暗洞开挖前,先进行超前支护施工。

施工步骤如下:
1)在明暗交界处往暗洞方向按台阶法开挖上台阶,开挖进尺为30cm 。

2)架设型钢钢架。

(具体施工方法见后面初期支护工序) 3)超前小导管施工,施工流程如下:
超前小导管
施工准备
钻 孔
安 装 注 浆
封 孔
小导管预制
浆液制备
①施工准备:在已安装的钢拱架上编号,钻机就位。

②钻孔:钻孔采用隔孔钻进,按照图纸设计角度范围钻入。

③小导管预制:小导管采用热轧钢管预制,管身设注浆孔,孔径6~8mm,孔间距15cm,菱形布置,前端加工成锥形,尾部止浆段不小于30cm。

并在钢管尾端焊上φ6加劲箍。

④安装:用钻机顶入钢花管,尾部预留不小于20cm与钢架形成预支护体系。

⑤注浆:采用1:1的水泥浆液,注浆压力一般为0.1~0.5MPa。

当其他地方出现冒浆或者当注浆量满足要求时停止注浆。

单根小导管注浆量大于0.007m³即可。

⑥封孔:注浆结束后采用木塞封堵注浆口,堵头封闭严实。

2、暗洞超前支护施工
暗洞超前支护是在进行上一循环初支时进行。

在上一循环钢架架设完毕后,开始进行超前支护施工,其施工工艺与明暗交界处施工工艺相同。

4.1.4上台阶开挖及初期支护
1、开挖
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修整,自卸车运渣。

开挖长度为1-2榀钢架间距。

开挖时根据围岩稳定性情况预留10~15cm的变形量。

2、施工钢拱架
钢拱架加工processing
测量定位
positioning
钢架拼装
assembly od
架立就位
erection of 施工锁脚锚管
开挖
架设钢拱架
铺设钢筋网
锁脚锚管施工
钢拱架制备



环钢筋网制备
喷射混凝土
混凝土制备
拱架施工工艺流程
(1)钢架加工:采用H型钢拱架,钢架在钢筋加工棚集中制作,采用型钢弯曲机按照图纸设计弧度弯制,配套加工连接板并焊接到位。

钢架单元长度可根据台阶高度调整,接头不得设于拱顶处。

(2)测量定位:测量人员利用全站仪定出钢架架设控制点。

控制点主要控制以下几个点:
①拱顶处的偏距和高程
②拱脚处的偏距和高程
当隧道处于直线段时,可利用水平尺和施工线进行钢架架设控制。

(3)钢架安装:按照测量定位点按图纸设计间距架设钢架,各单元间采用螺栓连接,钢架内弧按环向间距1m设置Φ20纵向连接筋。

钢架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1、钢架间距允许偏差为正负10cm;
2、钢架横向允许偏差为正负5cm;
3、高程偏差允许偏差为正负5cm。

为保证保护层厚度和钢架架设稳定性,沿钢架外沿每隔2m用Grade25混凝土预制块锲紧。

垫块尺寸为30cm*30cm*5cm(长*宽*厚)。

当锁脚锚管打设完毕后,进行喷射混凝土施工前,可取出垫块,在进行下一循环钢架安装时使用。

架设型钢钢架示意图
A点详图
I-I示意图
II-II示意图
B 点连接筋连接示意图
3、铺设钢筋网:铺设网格间距为20cm 的φ8钢筋网,网片间搭接为1个网格。

在钢筋加工棚集中制作,现场沿钢架外弧铺设,钢筋网之间、与钢架连接采用点焊的方法焊接。

Φ20Φ20
4、锁脚锚杆施工:
(1)锁脚锚杆打设
在钢架拱脚、拱腰处各设两根CHS42.4×3.2锁脚锚管,锁脚锚管长度4m,于钢架两侧垂直于开挖面或者斜向下打设,打设角度与
水平面呈0~20°。

(2)锁脚锚杆安装
锁脚锚管插入锚管孔后,采用L型Φ20钢筋将锚管与钢架焊接牢固,焊接采用单面焊接。

CHS42.4×3.2
锁脚锚管打设示意图
L 型Φ20钢筋详图
5、喷射混凝土:采用Grade 25喷射混凝土,喷射砼由拌合站集中拌合,现场人工作业喷射。

4.1.5下台阶开挖及初期支护
1、测量放线:测量人员用全站仪放出开挖轮廓线。

2、开挖:采用挖机开挖,人工修整。

3、钢拱架架设:按照测量定位点架设钢架,下台阶拱架与上台阶所立拱架采用螺栓连接,因为施工误差不能连接时,采用Φ20钢筋焊接连接。

钢架间按环向间距1m 设置Φ20纵向连接筋。

4、铺设钢筋网:铺设网格间距为20cm 的φ8钢筋网,网片间搭接为1个网格。

在钢筋加工棚集中制作,现场沿钢架铺设,钢筋网搭接、与钢架接头连接采用点焊的办法焊接。

5、锁脚锚杆施工:在钢架墙脚设CHS42.4×3.2锁脚锚管,锁脚锚管每根长4m ,于钢架两侧斜向下打设。

施工方法同上台阶。

6、砂浆锚杆施工:边墙按1.2m ×1.2m (环向×纵向)布置长为
I-I 详图
H 型钢
H 型钢
3m的Φ22的砂浆锚杆。

根据设计,每侧边墙纵向每1.2米打入4根
砂浆锚杆。

①钻孔:用风钻采用50mm钻头进行钻孔,钻孔方向与水平方向呈
0~10°。

②注浆:用注浆机注入M20水泥砂浆,注入量为孔深的三分之一。

③安装锚杆:人工将锚杆体装入孔内,插入长度不能小于设计长度的
95%,并安装垫板,旋紧螺帽。

垫板:150*150*6mm
锚杆体:Φ22螺纹钢螺母
砂浆锚杆示意图
7、喷射混凝土:采用Grade 25混凝土,喷射砼由拌合站集中拌
合,现场人工作业喷射。

4.2.5仰拱开挖及初期支护
1、开挖:采用挖机开挖,人工修整。

每次开挖长度为2.4m。

2、钢拱架架设:按照测量定位点架设钢架,各单元间采用螺栓
连接。

钢架间按环向间距1m设置Φ20纵向连接筋。

3、喷射混凝土:采用Grade 25混凝土,喷射砼由拌合站集中拌合,现场人工作业喷射。

5、人员、机械配置
5.1人员配置 personnel
现场管理人员1名、技术人员2名,其他人员视现场情况配置。

5.2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main machineries
6、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1、根据围岩变化情况不断修正设计爆破参数,以达到最佳的爆破效果。

2、在每一循环开钻前准确绘出开挖轮廓线。

3、超挖部分用同等级混凝土或者同级片石混凝土回填,控制好开挖断面,减少欠挖。

4、原材料经CECB同意方可使用。

5、保证超前支护的长度、间距、数量满足设计要求。

6、保证注浆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7、型钢钢架支护满足施工要求。

8、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7. HSE措施
①在潜在危险的地方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②施工前告知洞口附近居民。

③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④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消防措施必须遵照相关规定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