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杖的功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报告进展综述

合集下载

虎杖药理研究及应用

虎杖药理研究及应用

虎杖药理研究及应用虎杖(学名: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eaux)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毛茛科。

在中医药学中,虎杖具有辛、苦、温的性味,归于脾、胃、心经。

药用部分以根入药。

虎杖的药理研究及应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止痛作用:虎杖具有明显的止痛作用。

其主要活性成分是可地兰碱,可作用于神经系统,抑制神经元兴奋性,减少疼痛感受。

虎杖在中医临床中常用于治疗风湿病、坐骨神经痛、痛经等疼痛性疾病。

2. 抗炎作用:虎杖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虎杖中的生物碱成分具有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组织炎症反应的作用。

虎杖可以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

3. 抗肿瘤作用:虎杖的部分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

研究表明,虎杖中的某些生物碱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虎杖也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肿瘤活性。

虎杖可作为辅助治疗肿瘤的药物之一。

4. 调节心脑血管功能:虎杖可以调节心脑血管功能。

研究发现,虎杖中的某些成分可以扩张血管,增加心肌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状况。

虎杖还可以调节血压,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虎杖的药理研究成果在临床上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虎杖经过提取制得的药物,如虎杖素、氧化虎杖素等,在中医临床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虎杖药物主要用于止痛、消肿、散结等功效。

在使用虎杖药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虎杖属于剧毒植物,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可地兰碱对心脏有一定的毒性,因此要严格掌握剂量,避免中毒。

其次,在应用虎杖药物时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用药剂型,如外用药膏、口服药片等。

另外,虎杖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严重过敏、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总之,虎杖作为中药材已经在药理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止痛、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

使用虎杖药物时应严格掌握剂量,遵医嘱使用,并注意患者的反应,以确保安全有效的药物应用。

虎杖生药学研究共3篇

虎杖生药学研究共3篇

虎杖生药学研究共3篇虎杖生药学研究1虎杖生药学研究虎杖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

虎杖的根茎含有丰富的皂苷、生物碱、黄酮类、黄酮苷和多糖等化学成分。

这些成分在生药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虎杖具有多种药物作用,主要是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化痰止咳等。

虎杖可用于治疗化脓性皮肤病、湿疹、痈疽、痢疾等疾病。

虎杖还可以抗病毒、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血糖、调节血脂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虎杖的生药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药材的来源和质量虎杖是一种野生植物,采摘和贮存时需要注意,否则会影响药材的质量。

目前市场上的虎杖多数是采自自然环境中的野生虎杖,种植虎杖需严格控制土壤、水质和温度等因素,以保证药材的品质。

虎杖应选择外观完整、色泽黄白、有弹性、无虫眼、无霉斑的材料为好。

二、药材的化学成分与药效虎杖能治疗多种疾病,其药效来自于其含有的多种生物活性成分。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虎杖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发现,虎杖中的葡萄糖、甘露糖和木糖等多糖类成分能够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毒能力。

虎杖中的皂苷类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等药效。

此外,还有黄酮类、黄酮苷、生物碱等多种成分有着独特的生物活性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三、药材的药理作用虎杖中的有效成分具有各种生物活性,对人体的多个系统、器官产生药理作用。

例如,虎杖中的皂苷类成分能够抑制致病菌和细胞分裂,具有抗细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

虎杖中的黄酮类和黄酮苷可以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血脂、抗氧化、保护器官等。

虎杖中的多糖类成分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人体抗病毒能力。

四、药材的临床应用虎杖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润肺化痰、抗病毒等。

虎杖的临床应用范围包括皮肤病、肝炎、流感、口腔炎症、高血压等多种疾病。

虎杖制剂多种多样,有口服、注射、外用等多种剂型,便于患者选择,提高了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虎杖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中药虎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药虎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药虎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黄海量【摘要】总结近年来关于中药虎杖中有效成分治疗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等疾病的文献报道,发现虎杖含有的丰富活性成分具有多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但其毒理研究和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的报道鲜见.%Literature and reports on effective constituents of HuZhang (Polygonum cuspidatum) in treating the diseas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digestive system, respiratory system, endocrine system, reproductive system, immune system and so on were concluded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result of study showed that rich active constituents in HuZhang had pharmacological functions and were widely used day by day, but toxicological studies and extraction of effective constituent were rarely reported.【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2(025)004【总页数】4页(P100-103)【关键词】虎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者】黄海量【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6中药虎杖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虎杖(Poly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的干燥根茎和根,入药始见于《雷公炮炙论》。

性味苦寒,归肝、胆、肺经,有利胆退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痰止咳等功效,临床主要应用于治疗湿热黄疸、淋浊、带下、烧烫伤、痈肿疮毒、毒蛇咬伤,血瘀经闭,跌打损失,肺热咳嗽,热结便秘等疾病[1]。

虎杖的现代药用研究

虎杖的现代药用研究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
总结词
虎杖具有抗血栓、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
详细描述
虎杖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白藜芦醇、蒽醌类化合物等,具有抗血栓、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在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虎杖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此外,虎杖还可用于预防心血 管系统疾病的发生。
皮肤疾病的治疗
3
在不同地区,虎杖的生态环境和形态特征略有 差异,但总体上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虎杖的药用价值
01
虎杖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 多种疾病。
02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虎杖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抗氧
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虎杖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炎、肾炎、支气管炎等疾病,且疗
03
效显著。
虎杖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切断肿瘤的营养供应,抑制肿瘤
的生长。
免疫调节作用
免疫刺激作用
虎杖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免疫球 蛋白的合成,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免疫调节作用
虎杖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对多种免疫相关疾病具有治疗 作用,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抗过敏作用
加强蛋白质组学研究
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虎杖 与靶点蛋白的相互作用。
推动生物技术应用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开发新的药 物筛选模型和方法。
THANK YOU.
虎杖的毒性研究
虽然虎杖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长期或过量 使用也可能产生一定的毒性。
虎杖中含有一些有害成分,如蒽醌类化合物, 可能导致肝脏损伤或肠胃不适。
针对虎杖的毒性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药理作 用和安全用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

虎杖的功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

虎杖的功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

虎杖的功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摘要虎杖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其主要有效成分白攀芦醇苷,具有扩血管、抗血栓艟休克、降血脂厦抗氧化等作用;另外,虎杖还具有抗茵、抗病毒和保肝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和各种病毒感染等疾病.美键词虎杖;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虎杖为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虎杖的干燥根和茎。

别名:花斑竹、酸筒杆、酸桶笋、酸汤梗、川筋龙、斑庄、斑杖根、大叶蛇总管、黄地榆。

性状:本品多为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厚片,长1~7cm,直径0.5~2-5cm。

外皮棕褐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切面皮部较薄,木部宽广,棕黄色,射线放射状,皮部与木部较易分离。

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

质坚硬。

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与归经:微苦,微寒。

归肝、胆、肺经。

其主要成分为:游离蒽醌和葸醌苷、黄素、大黄索甲醚、犬黄酚、总苷A、慈苷B、芪类化合物(白黎芦醇苷、糖苷类氪基酸、微量元素)等。

具有祛风利湿、祛痰止咳清热解毒、活血化癀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疮痈肿毒、关节痹痛、经闭经痛、水火烫伤、跌打损伤等。

近年来,根据化学成分,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广,现综述如下。

1 种质资源虎杖喜温暖湿润生长环境,耐寒,不怕涝,对土壤要求不严,常生于山沟、河旁、溪边、林下阴湿处。

主要分布于、、、、、、等省[1].RAPD[2]、ISSR[3]和SRAP[4]扩增结果表明,22个引物中l7个引物扩增产物具多态性。

22个引物共得到98条扩增DNA片段,平均每个引物可获得4.45个DNA片段,其中90.8%的片段具有多态性。

每个多态性引物能扩增出3—8个DNA段,平均可扩增出5.24个多态性片段,表明虎杖种质资源多态性水平较高(90.8%)。

说明虎杖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确实存在较大遗传差异。

2 栽培技术2. 1繁殖育苗在5~6月份虎杖开花前,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株,提前1 d浇足水,以确保植体水分充足。

虎杖的功效与作用

虎杖的功效与作用

虎杖的功效与作用虎杖是一种传统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

它具有强大的功效和作用,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的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治疗。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虎杖的功效和作用,并对其科学依据进行分析。

虎杖的学名为Polygonum cuspidatum,属于蓼科植物。

它生长在华北、华东和西南以及日本等地,以草本状的姿态呈现。

虎杖的根部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特别是大量的黄酮类和黄酮类似物。

虎杖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和抗菌作用。

它可以帮助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造成的损伤。

虎杖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的能力。

这些化合物也具有抗菌作用,可以对抗多种细菌感染。

虎杖被广泛应用于多个疾病的治疗。

首先,虎杖可以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由于其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虎杖可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

它还可以调节血压,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从而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其次,虎杖对肝脏健康也有益处。

虎杖可以增加肝脏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减少氧化应激所致的损伤。

它还可以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改善肝脏功能。

虎杖还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肝脏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另外,虎杖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研究表明,虎杖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诱导细胞凋亡。

虎杖还可以增强放射治疗和化疗的效果,提高抗癌药物的敏感性。

因此,虎杖被广泛用于肿瘤治疗的辅助方法。

虎杖还可以用于改善免疫系统功能和预防疾病。

虎杖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提高免疫系统对抗感染和疾病的能力。

虎杖还具有抗病毒作用,可以对抗多种病毒感染,包括流感病毒、乙肝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此外,虎杖还被用于改善消化系统健康和缓解胃肠道问题。

虎杖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增强消化液分泌,改善食欲和消化。

它还可以抑制肠道炎症和细菌感染,减少腹泻和腹痛的发生。

总的来说,虎杖具有多种强大的功效和作用。

它可以用于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肿瘤治疗、免疫功能改善和消化问题的治疗。

虎杖品质及药理研究进展

虎杖品质及药理研究进展

虎杖品质及药理研究进展前言虎杖(Ferula assa-foetid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亚洲和欧洲等地的优良药用植物。

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可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食欲不振等症状。

然而,虎杖品质及药理研究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问题。

虎杖品质研究虎杖品质研究是指对虎杖的制备、保存、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虎杖作为一种药用植物,其质量关系到药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近年来,针对虎杖品质研究的研究成果逐步增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控制虎杖基质质量虎杖基质是指虎杖树脂,其性质稳定性对虎杖品质具有较大影响。

研究发现,制备虎杖时,通过对树脂质量的控制,可以有效提高虎杖品质。

清除杂质虎杖制备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杂质,如沙子、异物等,这些杂质会影响虎杖的药效。

因此,在虎杖制备过程中,需要对杂质进行有效的清除。

调整虎杖酸碱度虎杖酸碱度对虎杖的药效具有重要作用。

过高或过低的酸碱度会导致虎杖药效降低。

因此,在虎杖制备过程中,需要对虎杖酸碱度进行精准的调整。

虎杖药理研究虎杖药理研究是指对虎杖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的研究。

虎杖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下:抗氧化作用虎杖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研究发现,虎杖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细胞受到氧化应激的伤害。

抗菌作用虎杖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研究表明,虎杖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长,对预防和治疗临床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调节免疫功能虎杖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研究表明,虎杖可以促进白血球的产生,提高机体对抗病毒和细菌的能力。

结论虎杖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在药品制备和药理研究方面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虎杖的认识逐步深入,对其品质及药理研究的关注也越发重要。

通过对虎杖品质的控制和优化,以及对其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为虎杖在临床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中药 虎杖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 虎杖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虎杖的功效与作用虎杖(学名:Polygonum cuspidatum),又名虎杖藤、秋茅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于东亚原产,被广泛使用于中医传统药学中。

虎杖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虎杖的功效和作用,并揭示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和研究证据。

一、虎杖的功效1. 清热解毒虎杖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传统中医认为虎杖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的作用。

虎杖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如大黄素、黄连素等,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炎症反应,加速伤口的愈合,对于一些热毒引起的疾病如急性肠胃炎、皮肤炎症等有一定的疗效。

2. 活血化瘀虎杖可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研究发现,虎杖中含有一种叫做大黄素的成分,具有明显的抗凝血作用,可以防止血液凝结,改善血液循环。

同时,虎杖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够减少血小板在血液中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此外,虎杖还可以缓解筋骨关节疼痛,改善运动功能。

3. 抗菌消炎虎杖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

研究发现,虎杖中的多种活性物质,如大黄素、芦丁等,具有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虎杖不仅对青霉素等常用抗生素耐药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而且对于呼吸道、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常见感染病原菌也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此外,虎杖还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缓解炎症反应。

二、虎杖的作用1. 抗肿瘤作用虎杖被广泛用于中医治疗肿瘤的辅助治疗中。

研究表明,虎杖中的大黄素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此外,虎杖还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肿瘤能力。

虎杖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增强化疗的疗效,减轻副作用。

2. 抗衰老作用虎杖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研究发现,虎杖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的能力,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伤,延缓细胞衰老进程。

虎杖还可以调节多种抗衰老蛋白的表达,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促进细胞的修复和再生,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虎杖的成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摘要虎杖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其主要有效成分白攀芦醇苷,具有扩血管、抗血栓艟休克、降血脂厦抗氧化等作用;另外,虎杖还具有抗茵、抗病毒和保肝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和各种病毒感染等疾病.美键词虎杖;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虎杖为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虎杖的枯燥根和茎。

别名:花斑竹、酸筒杆、酸桶笋、酸汤梗、川筋龙、斑庄、斑杖根、大叶蛇总管、黄地榆。

性状:本品多为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厚片,长1~7cm,直径0.5~ 2-5cm。

外皮棕褐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切面皮部较薄,木部宽广,棕黄色,射线放射状,皮部与木部较易别离。

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

质坚硬。

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与归经:微苦,微寒。

归肝、胆、肺经。

其主要成分为:游离蒽醌和葸醌苷、黄素、大黄索甲醚、犬黄酚、总苷A、慈苷B、芪类化合物(白黎芦醇苷、糖苷类氪基酸、微量元素〕等。

具有祛风利湿、祛痰止咳清热解毒、活血化癀等成效临床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疮痈肿毒、关节痹痛、经闭经痛、水火烫伤、跌打损伤等。

近年来,根据化学成分,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广,现综述如下。

1 种质资源虎杖喜温暖湿润生长环境,耐寒,不怕涝,对土壤要求不严,常生于山沟、河旁、溪边、林下阴湿处。

主要分布于、、、、、、等省[1].RAPD[2]、ISSR[3]和SRAP[4]扩增结果说明,22个引物中l7个引物扩增产物具多态性。

22个引物共得到98条扩增DNA片段,平均每个引物可获得4.45个DNA片段,其中90.8%的片段具有多态性。

每个多态性引物能扩增出3—8个DNA段,平均可扩增出5.24个多态性片段,说明虎杖种质资源多态性水平较高(90.8%)。

说明虎杖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确实存在较大遗传差异。

2 栽培技术2. 1繁殖育苗在5~6月份虎杖开花前,选择生长强健、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株,提前1 d浇足水,以确保植体水分充足。

翌日,剪取地上部粗壮主枝,去除叶片、叶柄、侧枝及顶部细弱枝条;将枝条在分枝处剪开,保存5~10节,作为繁殖用种条。

将准备好的种条,整齐横放,排列成行,行距10cm,覆沙5~8 cm,浇足水,并注意保持土壤表层湿润,直至萌芽齐全方可少浇水或不浇水。

种条埋人沙中7~10 d后,自茎节处萌生新芽,萌芽率约60~70%;15 d左右自节处生根,生根率达98%以上。

2. 2 移栽定植2. 2.1选地、整地选择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地块,施人腐熟的饼肥后深翻一次(25- 35cm),去除草根及杂物,耙细、整平。

2. 2.2移栽与定植种条埋人25 d左右,长出嫩芽、生根数量较多后,可挖出种条,并从芽点处剪断,每小节即一株小苗。

按株行距30 cm×60 cm定植,每穴1~2株,芽点向上斜放,培上细土,浇足定根水。

移栽苗的成活率可达98%以上。

2. 3栽后管理虎杖幼苗定植后,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根系生长。

幼苗期要结合除草,松土。

当植株长高后,可转为粗放管理。

虎杖性喜湿润,在生长期,应保证水分供给;多施农家肥,叶面可喷施钾肥1~2次以抑制茎叶徒长、促进根部膨大;秋季植株枯萎后,将其割下,并在畦面上加盖2 cm厚的腐熟厩肥。

种植2~3年后,即可采收。

2. 4 病虫害防治虎杖的主要病害是斑枯病,此病对虎杖威胁最大,如控制不住,虎杖就不会高产。

斑枯病主要发生在7~9月,从6月开场打药预防,代森锰锌和甲基托布津都可以。

每7~1O天打1次,发病期间可3~5天打1次,打药时一定要把整株打到,药的倍数要略高于说明书所规定。

虫害:主要是蝼蛄和蛴螬。

蝼蛄用毒谷九号毒杀或敌百虫拌玉米面毒杀;作床时,还可施甲拌磷毒杀。

3 虎杖的化学成分关于虎杖的化学成分,早年即有人进展过研究.因别离、提取的方法不同曾得出多种不同的成分。

解放军173部队[5]用乙醇提取法和水提取法从中得出五个结晶,分别叫阴阳莲(虎杖)晶I号、晶Ⅱ号、晶Ⅲ号、晶Ⅳ号、晶V号。

3.1晶I号为大黄素(Emodin),是橙红色针晶(冰醋酸中重结晶),熔点255~257℃。

不溶于水,略溶于乙醇,微溶于苯,能溶于碳酸钠溶液。

具有蒽醌类的特性反响(Bomtraber反响),菲林反响阴性。

构造为1,6,8-三羟基-3-甲基蒽醌。

3.2 晶Ⅱ号为黄酮,是灰白色棱柱状结晶(水重结晶),熔点为245~248℃。

不溶于苯,能溶于水、乙酸乙酯,易溶于丙酮。

3.3晶Ⅲ号为大黄索葡萄糖忒,金黄色结晶(无水乙醇结晶),熔点191~ 194℃。

不溶子苯,难溶于水、乙酸乙酯,能溶于乙醇。

具有蒽醌类特性反响,水解后菲林反响阴性。

构造为1,6,8-三羟基-3-甲基蒽酯-8-单-葡萄糖甙。

3.4晶Ⅳ号为白黎芦醇葡萄糖甙(Polydatin)。

为无色针晶(40%丙酮酸重结晶),熔点44—46℃,235—237℃。

冷水难溶,能溶于乙酸、乙酸乙酯、丙酮。

构造为3,4,5-三羟基-3-β -D-单-葡萄糖甙。

3.5晶V号为葡萄糖欧鼠甙,其构造及理化性质未见报道。

此外,村上高雄[6]从虎杖根中别离出一种多糖类,分子量为60O0。

Kuznetsoua等从虎杖中得到22个多酚性化合物,三个为蒽醌,l9个黄酮类似物。

Wal1-work从虎杖中别离出一种苯二酮类化合物Plastoquinonec。

l983年木邑好之等[7]报告从虎杖根中别离出9个酚性成分和一个新萘醌:迷人醇(faUacino1)、岳羟基芦荟.大黄素(cit.rerosein),大黄素-8-单甲醚(questin)、6-羟基芦荟大黄素-8-单甲醚、原儿茶酸(pmlocate chno.cacid)、儿茶素(+)(catechin)、2,5-二甲基-7-羟色酮(2,5-二甲基-7-羟基.chromone)、7-羟基-4-甲基-5-甲基香豆素、决明松-8-O-D-葡萄糖萘甙(torachrysome-8-O-D-glucoside)。

新萘醌为2-甲氧基-6-乙酚甲基胡桃醌(2-method--6.acetyImethy Ijuglom)。

虎杖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

根本可分为四类:二苯乙稀类、酚类、萘醌类和多糖类。

其中酚性化合物包括有蒽醌和黄酮类。

目前,对药理作用仅作了初步的研究,而新萘醌和水溶性多糖类的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入。

4 虎杖的临床应用4.1 服4.1.1病毒性肺炎(肺热咳嗽)该病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

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咳嗽、咯痰、头痛、咽痛、全身酸痛等。

治疗可用虎杖60g,鱼腥草30g,瓜蒌仁20g,水煎分服,每日-N,一般3~6日即可取得明显疗效[8].4.1.2上消化道出血(血证)以虎杖配三七等量研细末,冷盐水冲服10~20g,有确切的止血作用。

4.1。

3湿热黄疸(肝炎、胆道感染)用虎杖20~30g为主药,配茵、大黄、金钱草、苦参等以利湿退黄、清热解毒[9]。

4.1.4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热痹)虎杖切片泡酒,药酒比为1:2,每次饮10~20ml,日服2~3次。

配入其他抗风湿药,如乌梢蛇、桑寄生、狗脊,疗效肯定更好。

4.1.5带状疱疹(蛇串疮)以虎杖、板蓝根、丹皮、赤芍、蝉蜕、紫草、白芷、甘草组方治疗有较好疗效。

4.1.6慢性前列腺炎(淋证)证属湿热瘀阻,治宜清热利湿、通淋散结,以虎杖10~20g配蒲公英、白茅根、白花蛇舌草、萆薜、穿山甲、泽兰等煎汤分服。

4.1.7血瘀经闭、痛经常与当归、丹参、益母草、凌霄花、乳香、没药同用。

4.1.8产后瘀血腹痛、恶露不下生化汤中配入虎杖、益母草为主方治疗,以取活血祛瘀、散寒止痛之功。

微寒之虎杖配入众多温热药中,存活血化瘀之功,遏微寒冰凉之性,不忘"产后宜温〞之古训。

4.2外用4.2.1烧烫伤用于I、II度烧伤。

方法一:单用虎杖根煎浓汁过滤后涂搽创面。

方法二:虎杖200g,黄柏20g,地榆20g,自芨lOg,冰片5g共研为末,以70%的酒精500ml浸泡数日后过滤,用时将药液装入喷雾器,均匀向创面喷洒,一日数次[10]。

4.2.2感染伤口取虎杖100g,枯矾lOg,冰片5g,加蒸馏水1000ml煎煮,制成的液体过滤后备用。

换药时先对伤口周围常规消毒,用生理盐水洗净伤口分泌物后覆以备用虎杖混合液纱布2~3层,外层再用2~3层无菌敷料,胶布固定。

每日1~2次,共7~1O天[11]o4.2.3慢性盆腔炎(带下)取虎杖30g,黄芩15g,黄柏15g,黄连15g,丹参15g水煎,煎至lOOml,药液冷却至38°C时保存灌肠,每日1次,10次为~疗程。

不能承受灌肠治疗者,用虎杖lOOg,苦参lOOg煎汤熏洗会阴部及下腹部。

4.2.4阴道炎(阴痒)虎杖200~300g,苦参50g,木槿皮50g,加水1500ml,煎取1000ml,待温先冲洗阴道,后坐浴10~20min,每日1次,7日为一疗程。

4.2.5外伤出血虎杖研成极细粉,经灭菌处理后备用。

用时以粉末喷涂在创口,有较好的止血作用。

4.2.6疖、痈、丹毒等浅表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疮疡肿毒)以虎杖50g,蒲公英10g,紫花地丁10g,冰片5g共研细末,灭菌处理后用凡士林调成软膏,用时涂软膏合剂于患处,每天换药2次,直至痊愈。

4.2.7关节急性扭伤早期冷敷、抬高患肢,24h后以虎杖200-300g煎汤热浴。

4.2.8毒蛇咬伤立即肢体制动,伤口近心端绑扎,拔出毒牙后,在伤口周围挤压排毒或以拔火罐法吸出毒液,用虎杖粉以麻油调敷患处。

5 虎杖的炮制从实验结果说明,虎杖不同炮制品中总蒽醌含量大小依次为盐炙虎杖>炙虎杖>生品炒黄>炒焦>炒炭>醋炙>蜜炙。

这一结果提示,不同炮制方法。

辅料、温度对虎杖中蒽醌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采用醇提工艺,有利于减少由于总蒽醌的分解、升华所致的损失。

为了降低温度和减少加热时间,应注意在蒸馏蒸发、枯燥等后处理工序的加热温度和时间。

盐炙虎杖、炙虎杖的总蒽醌含量较高,而醋炙和蜜炙的总蒽醌含量较低。

传统经历认为,食盐性味咸寒,有清热凉血、软坚散结、润燥的作用,虎杖经盐炙后可引药下行,增强疗效。

生辛温,能温中止呕,虎杖性味苦寒,虎杖炙可制其苦寒之性,免伤脾阴。

醋炙后的总蒽醌含量很低,可能是由于蒽醌甙在稀醋的作用下易水解成为游离蒽醌,降低了总蒽醌的含量。

也增加了成分的复杂性。

炼蜜粘而稠,蜜炙以后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难以提取别离。

虎杖生用有腹痛或腹泻副作用,是因其所含虎杖苷水解后生成大黄素.能刺激大肠而致腹泻[12]。

选用酒炒虎杖的炮制方法,是因为酒甘辛大热,既能缓和其苦寒之性、又能破坏虎杖所含结合蒽醌类致泻成份,使其到达了消除腹痛或腹泻的副作用同时酒又能协同药物增强其活血通络的作用,到达炮制的目的。

6虎杖的药理作用6.1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动物实验证明,虎杖能增加离体豚鼠心脏的收缩幅度,小剂量能升高血压,而大剂量则有降压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