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药理学综述3000字

合集下载

药理学综述

药理学综述

摘要:抗菌药物的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机制的多变,从而导致研发针对该耐药机制的抗菌新药具有一定难度。

本文就目前已知的细菌耐药性机制进行简要的阐述,并对抗菌药物合成的新思路进行总结归纳。

关键字:细菌,耐药机制,抗菌药物细菌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抗菌药物对其作用减弱或丧失,导致临床疗效降低甚至无效。

可分为天然耐药性(又称固有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

天然耐药性由遗传基因决定,可遗传给子代细菌;获得性耐药性是指细菌在长期与抗菌药物接触时,未被杀死的细菌对原有遗传性状或代谢途径调整后形成新菌株,即形成了耐药菌。

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

可概括为突变和质粒介导两大类。

突变可在自发条件下以及理化因素诱导下发生。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发生率较低,且一般只对一种或两种类似的药物耐药,比较稳定,耐药性的产生和消失与药物无关。

质粒介导的耐药性产生可由转化、转导、接合、易位或转座产生。

转化是指耐药菌溶解释出DNA进入敏感菌体内,其耐药基因与敏感菌中的同种基因重新组合,如。

转导则是耐药菌通过温和噬菌体将耐药基因转移给敏感菌,如。

接合为通过耐药菌和敏感菌菌体的直接接触,由耐药菌将耐药因子转移给敏感菌,如。

易位和转座是指耐药基因可从一个质粒转座到另一个质粒,从质粒到染色体或从染色体到噬菌体等,如。

1.细菌的耐药机制2.1产生灭活酶2.1.1水解酶细菌可产生破坏抗生素结构使之失去活性的酶类物质,并在药物作用于细菌前将其破坏从而失去药效。

1995年科学家Bush等人为将β-内酰胺酶分为四类。

按照活性位点的不同可分为非金属酶和金属酶。

非金属酶的活性位点为丝氨酸,按照作用对象的不同分为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以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

青霉素酶的作用对象主要为青霉素,头孢菌素酶主要作用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一种能够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以及单环类抗生素的酶,其多由质粒介导产生。

其活性可被某些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抑制。

药理学实验心得(精品2篇)

药理学实验心得(精品2篇)

药理学实验心得(精品2篇)药理学实验心得篇1探索药物作用之奥秘:药理学实验的学习与心得随着人类对疾病治疗手段的不断追求,药理学作为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其研究内容为药物作用机制以及药物与人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深远影响。

通过参与药理学实验,我对药物的作用、人体对药物的反应以及药物研发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实验开始时,我们首先对实验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药理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理解药物如何影响生命过程,包括药物对生物体生理、生化反应的影响,以及对疾病的治疗作用。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一系列严谨的操作,理解了药物是如何通过血脑屏障,如何在体内发挥作用,以及如何进行剂量反应曲线的测定。

在实验过程中,我也体验到了药理学实验的乐趣。

每一次实验的结果,都让我对药物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

当看到药物在实验对象身上产生预期的反应,或是通过精确的剂量调整,我们成功地控制了副作用,我感到了深深的满足感。

此外,实验也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共同解决问题,对彼此的操作进行监督,共同推动实验的进行。

我也认识到,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始终保持严谨和客观,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药理学实验不仅让我对药物作用有了深入的理解,也让我体验到了实验的乐趣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这些经验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产生积极影响。

我期待继续深入探索药理学的奥秘,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事业。

药理学实验心得篇5药理学实验心得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大学的药理学实验已经过去了一半。

作为一名医学生,药理学是我们必修科目,而实验则是我们巩固和加强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

在这半年的药理学实验中,我经历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药理学的概念,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等。

这些理论知识是我们进行实验的基础,也是我们理解药物应用和药物研发的重要途径。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还需要时刻注意实验中的安全问题。

药学论文综述范文-药学论文综述范文3000

药学论文综述范文-药学论文综述范文3000

药学论文综述范文|药学论文综述范文3000生物制药是目前制药业中发展最快、活力最强、技术含量最高的领域之一。

生物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催生了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也为现代化制药企业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药学论文综述范文1浅析生物技术在我国制药业中的应用摘要:作为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药品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提高,药品在生产制作中对制作工艺和艺术的选择,也趋于多元化。

其中,通过采用各种技术措施与方法来对动植物进行微观处理和加工的生物技术,已经逐渐成为现阶段制药企业应用的重要技术措施和方法,对我国现代化制药的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本文就我国制药业发展中生物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生物技术;制药业;原理生物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催生了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也为现代化制药企业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就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而言,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生物技术都随时为人类发展创造着不可估量的财富,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技术项目之一。

尤其是近几十年,仅仅是在医学药品领域,生物技术不断提升药品的质量和效果,就为人类生命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时至今日,生物制药的迅猛发展,更是为临床医学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在疾病治疗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效果。

一、生物技术概要生物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性都很强的学科,在上个世纪中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在近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生物技术主要是通过改变动物和植物体内的dna或者是生物细胞,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系统的生物理论为核心,对其进行有效物质的提取和人工的加工的过程。

生物技术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医疗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无疑会对传统的医疗事业造成极大的冲击和影响。

这种影响是有着正面意义和积极的作用的,是其能够在这种挑战竞争下,不断更新技术、加强科技创新。

药理学实验的实验报告(3篇)

药理学实验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验证药理学理论知识,加深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

2. 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

3. 培养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名称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家兔离体肠管的影响三、实验时间20XX年X月X日四、实验地点药理学实验室五、实验人员姓名:XXX学号:XXX班级:XXX六、实验器材及药品1. 器材:解剖显微镜、手术器械、生理盐水、注射器、剪刀、镊子、试管、试管架、烧杯、温度计等。

2. 药品:肾上腺素、阿托品、新斯的明、酚妥拉明等。

七、实验原理1.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受体结合等途径,调节器官功能。

2. 家兔离体肠管实验可以观察药物对肠管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作用。

八、实验步骤1. 将家兔处死,取出离体肠管,清洗干净。

2. 将离体肠管置于生理盐水中,连接到记录仪。

3. 观察并记录肠管的收缩和舒张情况。

4. 分别给予肾上腺素、阿托品、新斯的明、酚妥拉明等药物,观察并记录肠管的反应。

5.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九、实验结果1. 肾上腺素:给予肾上腺素后,肠管收缩,收缩幅度较大,持续时间为5分钟。

2. 阿托品:给予阿托品后,肠管收缩减弱,收缩幅度减小,持续时间为10分钟。

3. 新斯的明:给予新斯的明后,肠管舒张,舒张幅度较大,持续时间为10分钟。

4. 酚妥拉明:给予酚妥拉明后,肠管舒张,舒张幅度减小,持续时间为5分钟。

十、实验分析1. 肾上腺素为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能兴奋α和β受体,导致肠管收缩。

2. 阿托品为抗胆碱能药物,能阻断M受体,使肠管收缩减弱。

3. 新斯的明为胆碱酯酶抑制剂,能抑制胆碱酯酶,使乙酰胆碱在神经末梢积累,导致肠管舒张。

4. 酚妥拉明为α受体阻断剂,能阻断α受体,使肠管舒张。

十一、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家兔离体肠管的影响。

肾上腺素能兴奋α和β受体,导致肠管收缩;阿托品能阻断M受体,使肠管收缩减弱;新斯的明能抑制胆碱酯酶,使肠管舒张;酚妥拉明能阻断α受体,使肠管舒张。

药理学实践教学总结(2篇)

药理学实践教学总结(2篇)

第1篇一、引言药理学作为一门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对于临床医学、药物研发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药理学实践教学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本文将对药理学实践教学进行总结,分析其成果与不足,为今后的药理学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二、药理学实践教学成果1.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药理学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习、参观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了各种实验操作技能,如药物提取、鉴定、含量测定等。

同时,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培养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药理学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开展实验研究,提出新的实验方案。

在实践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药理学实践教学强调团队协作,学生需要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这种实践方式使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调,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4.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药理学实践教学不仅涉及药理学的基本理论,还涵盖了药物研发、临床应用、药品管理等多个领域。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拓宽知识面。

5. 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药理学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与教师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同时,学生也可以向教师请教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

三、药理学实践教学不足1. 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部分药理学实践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实际需求脱节。

这使得学生在毕业后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药理学实践教学需要一定的实验设备和场地,部分高校因经费不足导致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

3. 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单一药理学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以实验报告、考试成绩为主,未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部分高校药理学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

药理学实验报告范文(共6篇)

药理学实验报告范文(共6篇)

篇一:药理学实验报告 1实验三 1、地西泮抗惊厥作用【目的】观察地西泮的抗惊厥作用。

【原理】尼可刹米可吸收入血,以至出现兴奋、抽搐、惊厥。

地西泮作用于边缘系统,加强了gaba能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可有效地对抗中毒性惊厥。

【动物】家兔1只,体重2kg~3kg。

【药品】0.5%地西泮溶液、25%尼可刹米。

【器材】兔固定箱、台式磅秤、注射器(5ml)、针头(6号)。

【方法】取家兔1只,秤重并观察正常活动情况,然后静脉注射25%尼可刹米(0.5ml/kg 给药)。

观察动物的活动姿势、肌张力及呼吸等变化。

当家兔出现明显惊厥后,由耳静脉缓慢推注0.5%地西泮(按0.5ml/kg~1ml/kg给药),直到肌肉松弛为止。

【结果】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表地西泮对兔惊厥作用的影响给药前家兔反应正常尼可刹米给药后惊厥、肌肉强直肌肉松弛、镇静、催眠注射地西泮【讨论题】地西泮抗惊厥作用、作用机制及用途有哪些?【注意事项】家兔出现强直性惊厥后,应缓慢推注地西泮,过快可抑制呼吸。

2、用化学刺激法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目的】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学习化学刺激法筛选镇痛药或比较药物镇痛效果的方法。

【原理】腹膜的感觉神分布广泛,把醋酸等化学刺激物注入腹腔,使小鼠产生疼痛反应,表现为腹部双侧凹陷,躯体扭曲,后肢伸展,臀部高起,称扭体反应。

曲马多有镇痛作用,可明显抑制扭体反应。

【动物】小鼠2只,体重28g~32g。

【药品】0.2%盐酸曲马多溶液、0.6%醋酸溶液、生理盐水。

【器材】天平、注射器(1ml)、针头(5号)、秒表。

【方法】1、取小鼠2只,称重后观察正常活动后标号。

2、甲鼠腹腔注射盐酸曲马多溶液0.1ml/10g;乙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

3、给药30min后两鼠均腹腔注射醋酸0.2ml/只,观察记录注射醋酸后15min内两鼠出现扭体反应情况。

【结果】表药物对醋酸所致小鼠疼痛作用的影响鼠号药物用药前扭体反应次数甲乙醋酸---盐酸曲马多醋酸---生理盐水 4 19 用药后扭体反应次数 0 16【讨论题】结合实验结果说明曲马多的镇痛效果与临床用途。

药理综述

药理综述

板蓝根药理研究综述摘要板蓝根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除了单独入药制成板蓝根颗拉、板蓝根注射剂或板蓝根片外,也常与其它药如荆芥、薄荷、贯众、金银花、野菊花等组成复方,其性寒味苦,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临床广泛用于杭菌、抗病毒、血小板聚集、杭内毒素,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对板蓝根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概述。

关键词板蓝根药理作用综述板蓝根( R a d i x I s a t i d i s ) ,别名靛青根、蓝靛根、靛根,是十字花科植物落蓝(( I s a t i s i n d i g o t i 一F o r )的根。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流感、温病发热、风热感冒、咽喉肿烂、流行性乙型脑炎、肝炎、腮腺炎等。

为传统的抗病毒中药之一,随着现代医学理论及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的研究,对板蓝根的基础研究日趋深人,其临床应用范围也逐步拓宽。

特别是板蓝根对S A R S 的防治作用肯定后,再次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和热。

本文主要综述了板蓝根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①抗菌作用:研究表明,板蓝根水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八联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甲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板蓝根的抑菌有效成分为色胺酮等化合物[1]。

②抗病毒作用:板蓝根对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实验证明,板蓝根的水提液或板蓝根制剂对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腮腺炎病毒、肾病出血热病毒( H F R S V ) 、单疤病毒( H S V -2 ) 、人巨细胞病毒( H C M V ) 和肝炎病毒( H B s A g ) 等均有抑制作用[2] 。

有关板蓝根的抗病毒文献报道较多,板蓝根抗病毒活性确切,但其抗病毒的机制研究较少,有些学者认为板蓝根中所含有效成分嗓吟、嗜咙、叫噪等可干扰多种病毒D N A的合成。

日本学者Y a m a d a 认为欧洲秘蓝中抗病毒成分之一为糖蛋白和多搪。

药理学实验指导实验报告(3篇)

药理学实验指导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药理学实验,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加深对药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验操作规范性和严谨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药物的基本作用、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药物血浆半衰期的测定和传出神经系统药对动物腺体分泌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1. 药物的基本作用:通过观察药物对实验动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了解药物的基本作用。

2. 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通过不同剂量药物对实验动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了解剂量与药物作用之间的关系。

3.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给药途径对实验动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了解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4. 药物血浆半衰期的测定:通过测定药物在实验动物体内的血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5. 传出神经系统药对动物腺体分泌的影响:通过观察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实验动物腺体分泌的影响,了解药物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小白鼠、家兔等。

2. 药物:阿托品、新斯的明、肾上腺素、普萘洛尔等。

3. 仪器:电子天平、显微镜、离心机、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等。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1. 药物的基本作用(1)将实验动物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实验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3)观察并记录实验动物在不同时间点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

2. 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1)将实验动物分为高、中、低剂量组。

(2)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

(3)观察并记录实验动物在不同剂量下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

3.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1)将实验动物分为口服组、腹腔注射组、静脉注射组。

(2)分别给予药物。

(3)观察并记录实验动物在不同给药途径下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

4. 药物血浆半衰期的测定(1)将实验动物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实验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药理学综述3000字
一、实验药理学的基本原理
实验药理学旨在探索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作用机制。

实验药理学
研究的原则包括:药物作用的确定性和总体安全性,小动物的反应与
人类的反应的相似性和可预测性,小动物的反应与典型反应的相似性,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药物毒性的确定性,药物的治疗
疾病效果及最佳治疗途径及药物副作用的确定性。

二、实验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药理学主要通过实验室研究、临床前药物研究及临床试验等方法
来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安全性、药物的有效性及药物的毒性。

1、实验室研究:包括体外药理学实验、动物药理实验和细胞生物学实验。

体外药理学实验是通过体外系统来模拟动物体内状态,研究药物分子
结构、分子作用等,其结果为药物作用机制的探索提供数据支持,推
动药物研发方向的确定。

动物药理实验是利用动物模型,探究药物对动物所致疾病的作用,检
测药物的有效剂量、安全剂量等。

细胞生物学实验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培养细胞、分裂细胞、细胞毒理学试验等方法,探究药物对细胞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