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设计的多路红外遥控电路

合集下载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设计摘要很多电器都采用红外遥控,那么红外遥控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本文将介绍其原理和设计方法。

红外线遥控就是利用波长为0.76~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常用的红外遥控系统一般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

红外遥控常用的载波频率为38kHz,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来决定的,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 kHz≈38kHz。

也有一些遥控系统采用36kHz、40kHz、56kHz等,一般由发射端晶振的振荡频率来决定。

接收端的输出状态大致可分为脉冲、电平、自锁、互锁、数据五种形式。

“脉冲”输出是当按发射端按键时,接收端对应输出端输出一个“有效脉冲”,宽度一般在100ms左右。

一般情况下,接收端除了几位数据输出外,还应有一位“数据有效”输出端,以便后级适时地来取数据。

这种输出形式一般用于与单片机或微机接口。

除以上输出形式外,还有“锁存”和“暂存”两种形式。

所谓“锁存”输出是指对发射端每次发的信号,接收端对应输出予以“储存”,直至收到新的信号为止;“暂存”输出与上述介绍的“电平”输出类似。

关键词:80c51单片机、红外发光二极管、晶振目录第一章1、引言 (3)2、设计要求与指标 (3)3、红外遥感发射系统设计 (4)4、红外发射电路设计 (4)5、调试结果及分析 (9)6、结论 (10)第二章1、引言 (10)2、设计要求与指标 (11)3、红外遥控系统设计 (11)4、系统功能实现方法 (15)5、红外接收电路 (16)6、软件设计 (17)7、调试结果及分析 (18)8、结论 (19)参考文献附录绪论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其中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0.76μm;紫光的波长范围为0.38~0.46μm。

比紫光波长还短的光叫紫外线,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

基于51单片机红外遥控电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基于51单片机红外遥控电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实训报告课程名称: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实训题目:红外控制直流电机正反转任务书一、实训任务设计一款基于AT89C51单片机用红外遥控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加减速。

二、设计要求1. 基本要求1).用无线模块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加减速,实现自动化控制。

2).通过对AT89C51单片机的编程,实现直流电机的正反转,加减速。

3).写出详细的设计报告。

4).给出全部电路和源程序。

2. 发挥部分1).可通过PC机,对系统编程,实现直流电机转速的快慢。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进入了无线电时代,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像现在的移动电话,无线网络,无线鼠标,无线键盘等都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当中。

从我们身边的电子产品就可以看出我们已经进入了无线电时代。

本设计就是一款基于AT89C51的用无线模块控制的电机的正反转以及它的加减速。

这非常适应于在工厂使用,特别是在工业控制中。

可以想象,机器在工厂运转时,我们只需要用无线遥控来控制电机的转速以及它的转向,这样我们就可以在远处来控制了,用不着再跑到电机的旁边来控制开关,为工厂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软件上采用C51编程,主要编写了主程序,直流电机驱动程序,中断程序延时程序等。

经过调试,实现了对电机的控制。

关键词:AT89C51 L298 PWM 直流电机无线模块目录第一章绪论 (5)1.1 概述 (5)1.2 设计目的 (5)1.3 设计任务和内容 (5)第二章总体设计及核心器件简介 (7)2.1总体设计 (7)2.2 AT89C51 (7)2.3 L298 (9)引脚介绍: (10)2.4 伺服电机介绍 (11)2.5 PT2262/PT2272 (12)第三章单元电路模块设计 (17)3.1 复位电路 (17)3.2时钟电路 (18)3.3电机驱动电路图 (18)3.4PWM调速系统设计 (19)第四章软件编程设计 (21)4.1 设计思想 (21)4.2 流程图 (21)4.3源程序 (22)第五章设计心得和存在问题 (26)第一章绪论1.1 概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益更新。

单片机STM32F103C8T6的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设计

单片机STM32F103C8T6的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设计

单片机STM32F103C8T6的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设计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详细阐述基于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设备的普及,红外遥控器作为一种常见的遥控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家电、安防、玩具等多个领域。

然而,红外遥控器发出的红外信号往往需要通过解码器才能被设备正确识别和执行,因此,设计一款高效、稳定、可靠的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介绍红外遥控器的基本原理和信号特点,然后详细阐述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性能特点和在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中的应用优势。

接着,将详细介绍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红外接收头的选择、电路设计和PCB制作等。

在软件设计部分,将详细阐述如何通过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编程实现红外信号的接收、解码和处理,以及如何将解码后的数据通过串口或其他通信方式发送给主控制器。

本文还将对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包括信号接收距离、解码速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

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实现,旨在为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红外遥控器基础知识红外遥控器是一种常见的无线遥控设备,它利用红外光作为信息载体,通过发射和接收红外光信号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

这种遥控方式因其简单、低成本和无需视线连接等优点,在各类消费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电视机、空调、音响等。

红外遥控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红外辐射和光电器件的检测。

遥控器内部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红外发射管,当按下按键时,发射管会发射出特定频率和编码的红外光信号。

接收端则配备有红外接收头,该接收头内部有一个光敏元件(如硅光敏三极管或光敏二极管),用于检测红外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为了区分不同的按键操作,红外遥控器通常采用特定的编码方式对按键信号进行编码。

51单片机设计的红外线遥控器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51单片机设计的红外线遥控器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51单片机设计的红外线遥控器电路图及工作原理你家里是否有一个电视机遥控器或者空调机遥控器呢?你是否也想让它遥控其他的电器甚至让它遥控您的电脑呢?那好,跟我一起做这个“红外遥控解码器”。

该小制作所需要的元件很少:单片机TA89C2051一只,RS232接口电平与TTL电平转换心片MAX232CPE 一只,红外接收管一只,晶振11.0592MHz,电解电容10uF4只,10uF 一只,电阻1K1个,300欧姆左右1个,瓷片电容30P2个。

发光二极管8个。

价钱不足20元。

电路图及原理:主控制单元是单片机AT89C2051,中断口INT0跟红外接受管U1相连,接收红外信号的脉冲,8个发光二极管作为显示解码输出(也可以用来扩展接其他控制电路),U3是跟电脑串行口RS232相连时的电平转换心片,9、10脚分别与单片机的1、2脚相连,(1脚为串行接收,2脚为串行发送),MAX232CPE的7、8脚分别接电脑串行口的2(接收)脚、3(发送脚)。

晶振采用11.0592MHz,这样才能使得通讯的波特率达到9600b/s,电脑一般默认值是9600b/s、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位。

电路就这么简单了,现在分析具体的编程过程吧。

如图所示,panasonic遥控器的波形是这样的(经过反复测试的结果)。

开始位是以3.6ms低电平然后是3.6ms高电平,然后数据表示形式是0.9ms低电平0.9ms 高电平周期为1.8ms表示“0”,0.9ms低电平2.4ms高电平周期为3.3ms表示“1”,编写程序时,以大于3.4ms小于3.8ms高电平为起始位,以大于2.2ms小于2.7ms高电平表示“1”,大于0.84ms小于1.11ms高电平表示“0”。

因此,我们主要用单片机测量高电平的长短来确定是“1”还是“0”即可。

定时器0的工作方式设置为方式1:mov tmod,#09h,这样设置定时器0即是把GATE置1,16位计数器,最大计数值为2的16次方个机器周期,此方式由外中断INT0控制,即INT0为高时才允许计数器计数。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本设计是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系统设计,设计内容包括了红外接收,红外解码和步进电机控制三大块。

如今红外遥控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利用红外线来传输数据,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实体连线,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强。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电视机,洗衣机,空调,航天飞机,工业现场设备等都运用了红外遥控的技术。

本设计中发射端采用专用的发射芯片来实现红外遥控码的发射,且遥控码格式是NEC标准。

接收端采用市面上流行的1838一体化红外接收头,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经由1838接收头完成光/电转化和解调的工作,然后把33位的完整码发送到解码芯片中去完成解码工作。

本设计中的主芯片是STC89C52单片机,主芯片和解码芯片之间进行串行通讯。

系统启动后,解码芯片将解码后得到的8位数据码串行发送到主芯片中,然后通过主芯片来控制步进电机的正转,反转,加速,减速。

本设计中的被控对象是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最适合做数字控制。

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

基于AT89S51的多功能红外遥控器设计_吴爱萍

基于AT89S51的多功能红外遥控器设计_吴爱萍

2008年 第8期仪表技术与传感器I n s t r u m e n t T e c h n i q u e a n d S e n s o r 2008 N o .8 基金项目:先进数控技术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K X J 05013)收稿日期:2007-08-16 收修改稿日期:2008-04-18基于A T 89S 51的多功能红外遥控器设计吴爱萍,朱晓春(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系,江苏南京 211167) 摘要:论述了以A T 89S 51单片机为核心的红外遥控器硬件电路的设计,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组成。

提出利用软件实现红外遥控信号自定义编码下的编码与解码方法,根据发射不同的用户码来设定需遥控的接收端,从而使得多台设备共用一只遥控器。

调试结果表明:该遥控器使用方便,具有实用性。

关键词:红外遥控;编码;解码;单片机中图分类号:T N 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841(2008)08-0078-03D e s i g no f Mu l t i -f u n c t i o n a l I n f r a r e dR e m o t e -c o n t r o l l e r B a s e do n A T 89S 51WUA i -p i n g ,Z H UX i a o -c h u n(D e p a r t m e n t o f A u t o m a t i o n ,N a n j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N a n j i n g 211167,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 d e s i g n o f t h ec i r c u i t f o r t h ei n f r a r e dr e m o t e -c o n t r o l l e r b a s e do nt h es i n g l e -c h i pm i c r o c o m p u t e r A T 89S 51w a s d i s c u s s e da n dt h e c o m p o n e n t s o f t h e h a r d w a r e c i r c u i t w e r e g i v e n .T h e e n c o d i n g a n d d e c o d i n g m e t h o d w a s i n t r o d u c e d f o r t h e i n f r a -r e d r e m o t e c o n t r o l s i g n a l w h i c h w a s e n c o d e d b y s e l f -d e f i n i t i o n .M a n y d e v i c e s c a n m a t c hw i t h t h e s a m e i n f r a r e d r e m o t e -c o n t r o l l e r b y t r a n s m i t t i n g d i f f e r e n t u s e r c o d e .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r e s u l t i n d i c a t e s t h i s k i n d o f r e m o t e c o n t r o l l e r i s c o n v e n i e n t a n dp r a c t i c a l .K e yw o r d s :i n f r a r e dr e m o t e -c o n t r o l ;e n c o d e ;d e c o d e ;s i n g l e -c h i p m i c r o c o m p u t e r 0 引言红外遥控具有性能稳定、结构简单、技术成熟、容易实现等优点,在工业控制、智能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等方面应用广泛[1]。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线控制系统 2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线控制系统 2

单片机原理结课项目项目题目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线控制系统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线控制系统一、概述:红外遥控是一种无线、非接触控制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功耗低,成本低,易实现等显著优点,被诸多电子设备特别是家用电器广泛采用,并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计算机系统中。

由于红外线遥控不具有像无线电遥控那样穿过障碍物去控制被控对象的能力,所以在设计红外线遥控器时,不必要像无线电遥控器那样,每套( 发射器和接收器) 要有不同的遥控频率或编码( 否则,就会隔墙控制或干扰邻居的家用电器) ,所以同类产品的红外线遥控器,可以有相同的遥控频率或编码,而不会出现遥控信号“串门”的情况。

这对于大批量生产以及在家用电器上普及红外线遥控提供了极大的方面。

由于红外线为不可见光,因此对环境影响很小,再由红外光波动波长远小于无线电波的波长,所以红外线遥控不会影响其他家用电器,也不会影响临近的无线电设备。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线控制系统。

要求通过单片机发送和接红外信号程序,根据接收的信号,执行有关动作的系统,能够实现近距离的无线通。

二、硬件设计1. 系统框图2. 电路原理图电路由五个模块构成(最小系统模块、红外接收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编程下载模块、电源模块)1) 最小系统STC12C5410AD 单片机红外接收头红外遥控器复位电路时钟振荡电路数码光显示最小系统由stc12c5410ad单片机,按键复位电路,时钟振荡电路构成。

a.电源电源采用5V直流电供电。

b.时钟、复位电路本电路选用12MHz晶振。

2)红外接收模块3)显示模块三、软件设计1.红外编解码原理红外线发射编码,以脉宽为0.565ms、间隔0.56ms、周期为1.1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0’;以脉宽为0.565ms、间隔1.658ms、周期为2.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1’;红外接收头接收的信号和发射编码相反;一组编码由一个引导码,四个字节数据组成;引导码由9ms的高电位和4.5ms的地电位组成。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通信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通信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通信系统设计1 简介红外通信是指利用红外线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无线通讯方式。

其传输距离在10米以内,速度较快,常用于遥控器、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通信系统设计。

2 系统原理红外通信系统需包含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和处理器三个部分。

通信原理是将信息编码成红外信号,通过红外发射器发出,再由红外接收器接收,经过解码后传输到处理器中处理。

3 系统设计步骤3.1 红外接收器电路设计红外接收器采用红外管接收器,其特点是灵敏度高,在不同角度能接收到较远的红外信号。

红外管接收器与电路板焊接,电路板再选用较长的电线接到处理器的端口上。

3.2 红外发射器电路设计红外发射器采用红外二极管,其工作电压一般为1.2-1.4V。

通过接通1kHz以上的方波信号控制二极管的导通,使其发出红外光。

为保证其稳定性和较远的有效距离,需在电路中添加反向电流保护二极管。

3.3 处理器设计处理器选用常用的单片机,如AT89C51等。

单片机内置了红外通信模块,可用来发送和接收红外信号。

同时,还需通过编程实现对红外信号的解码和编码,实现信息传输与处理。

4 系统测试测试时,可用遥控器模拟发送红外信号,系统接收并解码后显示在液晶屏幕上。

测试距离一般在10米以内,且需保持天空无其它遮挡物。

5 总结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通信系统设计,具有灵敏度高、速度快、传输距离短等特点。

其应用广泛,在智能家居、安防监控、车载通信等领域均有应用。

但需注意遮挡物的影响,以及信号干扰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单片机设计的多路红外遥控电路
摘要:红外遥控应用广泛,固定编码和解码芯片实现红外无线控制是常用的一
种方法,随着单片机技术发展,利用编程技术可以完成编码和解码功能,本文重
点介绍基于单片机设计多路红外遥控电路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编程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红外遥控
红外线遥控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成本低等特点,在电视机、音响、空调、灯饰等家用电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前使用的红外遥控设备主要由遥控
器和接收控制电路组成,遥控器功能是编码、红外发送数据,接收控制电路的作
用是解码、输出控制信号。

由于生产厂家有着自己规定编码方式,因此需用专用
的编码芯片和规定的解码方式,单片机技术可以有效替代专用编码芯片功能。

本文重点讨论利用单片机技术进行红外编码和解码,实现多路红外遥控功能。

一、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及接收电路介绍
1.一体化红外接收头简介
红外接收解码电路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由红外接收管加解调电路构成,一种
是采用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内含接收管、解码电路)。

图1所示为型号VS1838B
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内含高速灵敏度PIN光电二极管和低功耗、高增益前置放大IC,采用环氧树脂封装外加外屏蔽抗干扰设计。

工作电压为2.7~5.5V,载波频率38KHz,输出匹配TTL、CMOS电平,低电平有效。

当一体化红外接收头接收到一个载波为38KHz的调制波,经过内部电路解调从OUT引脚
输出调制信号。

为了能得到连续的输出信号,调制信号的周期最好大于108ms。

2.红外接收多路控制电路
接收电路如图2所示,由一体化接收头、单片机最小系统、控制显示电路构成,一体化
接收头接收解调出的信号由OUT输出送入单片机外部中断0,发光二极管D1~D5作为多路
控制的显示,实际应用中可以更换为其他驱动电路。

二、红外线发送电路
由于一体化接收头只能对载波38KHz的信号解调,因此发送电路要产生38KHz的载波信号,本电路利用与非门振荡产生,如图3所示,RP1可以调节振荡频率,用示波器进行调节
测试。

74HC00的13脚为38KHz矩形波,12脚为调制信号,当12脚为“1”时,38KHz信号经
U1D反相,Q1放大,D0发送出去。

当12脚为“0”时,Q1截止,无信号发送。

RP2可调节发
送功率。

调制信号由单片机产生,如图4所示,当按下不同按钮,经过单片机产生不同调制
信号输出,调制信号的程序编制要和解调程序的编制相统一,否则无法解调。

三、编码和解码程序的编制
1.红外发送编码程序
为了提高抗干扰性,在编程时,调制信号的组成由引导、数据码、数据反码构成,引导
码为周期8ms的方形波,数据“0”为0.5ms高电平、1.5ms低电平的矩形波,数据“1”为1.5ms
高电平、0.5ms低电平的矩形波。

编程过程中给每个按键不同的值(S0—000、S1—001、S2—010、S3—011、S4—100),按键越多相应数据就越多。

例如按下S1键,单片机发送引导码+数据码001+数据反码110,如图所示。

先发送引导
码(4ms高电平、4ms低电平),再发送数据码(001),接着发送数据反码(110),最后
拉低输出使调制信号周期≥108ms。

编码、调制、解调信号波形图如图5所示。

发送编码程序
编制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脉冲信号的发送利用定时器T0中断实现,中断时间0.5ms。

2.红外线接收编码程序
编制红外线接收解码程序时,利用外部中断检测信号低电平的时间,对低电平时间进行比较,从而分辨出接收的数据是引导码,还是“1”、“0”。

如果接收到数据位000111,则使D1亮,同理,接收的数据为001110,D2亮;数据为010101,D3亮;数据为011100,D4亮;数据为100011,D5亮;程序流程如图7所示。

参考文献
[1]王俊峰薛鸿德现代遥控技术及应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王琼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试验教程[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