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会考真题地理试卷 (1)
2023年山东潍坊地理会考真题及答案

2023 年山东潍坊地理睬考试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共25 小题〕1.4月初,潍坊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南部山区清水河流域开展研学考察活动,沿途觉察杏树分布较多。
如图示意清水河流域的等高线分布状况。
据此完成1﹣3 题。
考察线路上杏花开放最早的地点在〔〕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2.小组成员估测出桥梁与山峰的相对高度,可能的是〔〕A.255 米B.445 米C.515 米D.555 米3.考觉察察,清水河流域的居民点多分布在海拔100 米至200 米的河谷地带,主要缘由是〔〕A.沿河取水便利C.地形平坦开阔B.气候温顺潮湿D.水质优良充分4.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G20峰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进展。
如图示意阿根廷及周边区域。
据此完成4~6 题。
峰会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是〔〕A.南半球向北移动C.北半球向南移动B.南半球向南移动D.北半球向北移动5.峰会期间,图中城市昼最长的是〔〕A.布宜诺斯艾利斯C.别德马B.布兰卡港D.乌斯怀亚6.峰会期间,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气候特点是〔〕A.严寒枯燥B.温顺潮湿C.炎热枯燥D.低温少雨7.进入21 世纪以来,全球进入地壳运动活泼期。
2023﹣2023 年间,苏门答腊岛近海共发生8 次里氏7 级以上的大地震。
表为2023﹣2023 年苏门答腊岛近海发生的大地震统计,如图示意苏门答腊岛及周边海疆。
据此完成7﹣9 题。
表2023﹣2023 年苏门答腊岛近海发生的大地震序号日期1 2023 年6 月4 日经纬度5.26°S,102.03°E里氏震级7.92 2023 年11 月2 日 3.1°N,96.1°E3 2023 年12 月26 日 3.3°N,95.8°E4 2023 年3 月28 日 2.2°N,97.0°E5 2023 年9 月12 日 4.4°N,101.5°E 7.88.8 8.5 8.66 2023 年2 月20 日 2.8°N,96.0°E7.77 2023 年9 月30 日0.8°S,99.8°E7.78 2023 年4 月7 日 2.4°N,97.1°E7.8 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点是〔〕A.地形以高原为主C.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B.山脉呈南北向延长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8.苏门答腊岛沿海山脉上火山广布,其成因是〔〕A.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B.位于太平洋板块边缘,地壳活泼C.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地带D.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活泼9.推想图示区域内印度洋板块边界的大致延长方向是〔〕A.东北﹣西南B.西北﹣东南C.东西D.南北10.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短缺,主要进展加工贸易经济。
2023上海初中地理会考卷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城市被称为“中国的纽约”?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深圳2. 黄河最终注入的海洋是?A. 东海B. 南海C. 黄海D. 渤海3. 上海位于长江的哪个入海口?A. 北入海口B. 南入海口C. 东入海口D. 西入海口4. 下列哪种气候类型在上海最为典型?A. 热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湿润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寒带气候5. 上海的市花是什么?A. 菊花B. 玉兰C. 梅花D. 荷花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上海是中国的首都。
()2.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
()3. 上海的平均海拔高度高于北京。
()4. 上海的气候属于干旱气候。
()5.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上海的简称是______,别称是______。
2.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东临______海,南濒______海。
3. 上海的城市精神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4. 上海的地形以______为主,地势低平。
5.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______城市,也是全球重要的______中心。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上海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上海的主要气候特点是什么?3. 简述上海经济发展的特点。
4. 上海是如何利用其地理优势发展港口经济的?5. 简述上海迪士尼乐园对当地旅游业的影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分析上海作为中国金融中心的优势条件。
2. 举例说明上海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方面所做的努力。
3. 描述上海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
4. 分析上海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5. 举例说明上海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上海在城市规划中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2. 分析上海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采取的策略。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根据地图,标出上海的行政区划,并简要说明各区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2023年吉林省地理会考真题

2023年12月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天体中,距离地球最近的是()A.太阳B.月球C.水星D.天王星2.出现在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A.黑子B.耀斑C.日珥D.太阳风3.图中甲乙丙丁位于同一纬度,但海陆位置和阴晴状况不同,其中温差最小的是()甲乙丙丁陆海海陆A.甲B.乙C.丙D.丁4.引起大气运动的主线因素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地面摩擦力C.不同地区的海拔差异D.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5.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后果是()A.冰川面积扩大B.海平面上升C.腐蚀建筑物D.海岛面积变大6.图中所示海陆间水循环各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A.水汽输送B.地表径流C.蒸发D.降水、7.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A.降温增湿B.降温减湿C.增温减湿D.增温增湿8.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是()A.抽取地下水B.跨流域调水C.海水淡化D.人工降雨9.人口增长模式重要取决于人口的()A.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B.出生率、死亡率、总量C.出生率、死亡率、增长数量D.出生率、死亡率、生育率10形成图中沉积地貌的外力作用是()A.流水作用B.冰川作用D.风力作用 D.海浪作用11.通常划分城市等级的依据是()A.用地规模B.城市职能C.城市位置D.人口规模12.关于城市等级、数目与服务范围大小关系的说法,下列叙述对的的是()A.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B.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D.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13.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地区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商品谷物农业D.混合农业14.下列运送方式中,最机动灵活的是()A.铁路运送B.公路运送C.水路运送D.管道运送15.图中圆圈的大小表达区位因素的影响限度,对的表达微电子工业的是()A B C D16.下列做法符合可连续发展观念的是()A.垃圾分类回收运用B.使用含磷洗衣粉C.提倡使用一次性物品D.鼓励购买小汽车17.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突出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西南地区D.东南地区18.全球定位系统是()A.RSB.GISC.GPSD.IT19.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公司大量迁入我国的重要因素是()A.发达国家污染严重B.我国科技发达,设备先进C.发达国家能源局限性D.我国劳动力丰富,工资水平低20.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天然气替代部分煤炭从而有效地减轻了该地区的( )A.水污染B.噪声污染C.大气污染D.固体废弃物污染二、填空题21.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_____偏,南半球向_____偏。
山西高中会考:《地理》2023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山西高中会考:《地理》2023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6小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
在以下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土壤说法错误的是()A.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B.土壤的颜色、有机质含量等,可以反映环境因素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C.我们到田地中观察到的土壤不全是自然土壤D.陆地表面的疏松表层就是土壤2.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大气由里向外依次可分为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B.最主要的太阳活动是黑子、耀斑和磁暴C.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色球层上黑子的多少和大小D.色球层上的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的激烈显示3.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A.太阳光照比较稳定B.月球是地球的卫星C.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D.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湿度适宜4.要想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拥有()A.全球定位技术B.GPS信号接收机C.地理信息技术D.遥感技术5.2020年7月,湖南常德发生滑坡,因灾前成功预警,未造成人员伤亡。
下图为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滑坡预警监测系统示意图。
对该预警监测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①运用GPS采集雨量信息②利用BDS(北斗系统)采集滑坡体位移数据③运用RS模拟滑坡动态过程④利用GIS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6.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7.读下图,完成下题。
地球在图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A.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B.地球是地月系中的一颗卫星C.地球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D.地球是总星系中的天体系统8.下列物质属于天体的是()A.北斗七星B.河外星系C.空中飞行的飞机D.彗星和流星体9.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准确地说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目前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B.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C.不随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D.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无限扩大10.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2023年生物地理会考试卷

2023年生物地理会考试卷生物部分(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下列结构属于器官的是()A. 血液B. 神经元C. 心脏D. 肌肉组织。
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线粒体B. 叶绿体C. 液泡D. 细胞核。
3.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A. 单细胞生物B. 多细胞生物C. 病毒D. 细菌类。
4. 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 酵母菌B. 大肠杆菌C. 衣藻D. 草履虫。
5. 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
6.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A. 动物B. 微生物C. 绿色植物D. 非生物部分。
7.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A. 肝脏B. 皮肤C. 胃D. 小肠。
8. 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过程依次是()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精子与极核结合花粉管进入胚珠。
A. B. C. D.9. 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是DNA上的任意片段。
B. 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
C. 一个DNA分子上只含有一个基因。
D. 基因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10. 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那么人的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A. 23条B. 23对C. 46条D. 46对。
11.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B. 羊的白毛和牛的黑毛。
C. 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D. 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
12.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不包括()A. 由简单到复杂B. 由低等到高等C. 由水生到陆生D. 由小型到大型。
13.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 小狗算数B. 蜜蜂采蜜C. 老马识途D. 鹦鹉学舌。
1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B. 能量在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
C. 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D.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最终来源是植物。
15. 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菌有细胞壁。
重庆市2023年高二上册地理会考真题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选择题太阳大气某层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该太阳活动是()A. 黑子B. 耀斑C. 日珥D. 太阳风【答案】B【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太阳活动的具体表现,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太阳大气某层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该太阳活动是耀斑;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选择题具有层理构造、可能含有生物化石的岩石是()A. 侵入岩B. 喷出岩C. 沉积岩D. 变质岩【答案】C【解析】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典型特征,故选C。
选择题按照天体系统的层次,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天体系统,正确的是()A. ①是河外星系B. ②是太阳系C. ③是银河系D. ④是地月系【答案】D【解析】按照天体系统的层次,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天体系统,①是银河系,②是河外星系,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并列关系,A、B错误。
③是太阳系,C错误。
④是地月系,D正确。
选择题大气中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成分是()A.氧气B.臭氧C.二氧化碳D.水汽和固体尘埃【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大气组成成分。
平流层中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B正确。
故选B。
选择题下列属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的是()A. 黄赤交角的存在B. 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较长C. 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大气D. 地球不透明、不发光【答案】C【解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的是有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大气,C对。
黄赤交角的存在,不是生命存在的条件,A错。
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长度适中,B错。
地球不透明、不发光是有昼夜现象的原因,D错。
选择题因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A. 昼夜长短变化B. 昼夜交替C. 四季的划分D. 各地热量的差异【答案】B【解析】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故B正确。
昼夜长短变化、四季的划分、各地热量的差异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
选择题上海市打造“雨水银行”,让“天落水”循环使用。
2023年河北省地理会考试卷(含答案)

2023年河北省地理会考试卷(含答案)选择题
1. 下面哪一个是河北省的省会城市?
- A. 石家庄
- B. 唐山
- C. 邯郸
- D. 保定
答案:A
2. 河北省位于中国的哪个方向?
- A. 北部
- B. 南部
- C. 西部
- D. 东部
答案:A
3. 下面哪一个地区是河北省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
- A. 张家口
- B. 秦皇岛
- C. 承德
- D. 廊坊
答案:B
填空题
1. 河北省的首府是`石家庄`。
2. 河北省有`11`个地级市。
简答题
1. 简要描述一下河北省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答案:河北省位于中国的北部,东临渤海,是中国的重要沿海省份。
河北省境内山河交错,风景优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
文景观。
河北省还是中国的农业大省,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
物闻名。
2. 请列举河北省的三个重要旅游景点。
答案:河北省的三个重要旅游景点包括张家口、秦皇岛和承德。
张家口以崇礼滑雪场和八达岭长城闻名,是冬季运动和自然景观的
热门目的地。
秦皇岛是中国著名的海滨城市,拥有美丽的海滩和壮
观的山海之间景色,吸引了众多游客。
承德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和外滩大街等知名景点。
解析和评分标准请参考教师指导答案。
海南2023高中地理会考卷参考答案

海南2023高中地理会考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下列关于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B. 地球公转周期为365天C. 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公里D. 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2. 下列关于经纬网的作用,错误的是()A. 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B. 表示地球表面各地之间的距离C. 显示地球表面各地之间的方向D. 反映地球表面各地的高低起伏3.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 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C. 我国全部位于中纬度地区D. 我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4.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B. 高山高原地区人口稀疏C. 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人口稠密D. 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无关5. 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B.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东多西少C. 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D. A、B、C三项都正确6. 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B.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多种土地类型C.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D. 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小7. 下列关于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B. 气温是指空气的热度C. 降水是指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D. A、B、C三项都正确8. 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B. 全球气候变化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C.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有利D.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影响9. 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灾害可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B.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C. 自然灾害发生时,人们可以无动于衷D.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经济产生严重影响10. 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B. 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C. 可持续发展要求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D. 可持续发展只关注经济发展,不考虑社会、环境等其他方面11. 下列关于工业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A. 工业区位选择主要受原料、动力、市场、劳动力等因素影响B. 不同类型的工业部门有不同的区位选择要求C. 工业区位选择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D. A、B、C三项都正确12. 下列关于农业区位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A. 农业区位选择主要受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因素影响B. 不同类型的农业部门有不同的区位选择要求C. 农业区位选择是一个静态不变的过程D. 农业区位选择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13. 下列关于交通运输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交通运输布局受地形、气候、人口、经济等因素影响B. 交通运输布局包括交通线路、交通枢纽、交通网络等C. 交通运输布局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D. A、B、C三项都正确14. 下列关于城市区位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城市区位选择主要受地形、气候、水源、交通等因素影响B. 不同规模的城市有不同的区位选择要求C. 城市区位选择是一个静态不变的过程D. 城市区位选择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5. 下列关于旅游地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 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等B. 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C. 旅游规划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D. A、B、C三项都正确二、综合题(共6小题,共40分)16. (8分)简述地球自转和公一、选择题答案:1. D2. D3. A4. D5. D6. D7. D8. C9. D10. D11. D12. C13. D14. C15. D二、综合题答案:16.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1)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地方时差、地转偏向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校园生活处处有地理。
图1为某校园平面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1) 图1校园中A. 主教学楼在校门正北B. 图书馆紧邻着教学楼C. 实验楼到运动场最近路线经过食堂D. 耕作体验园的面积约为250平方米(2) 学校每周一10:00举行升国旗仪式,有同学发现年中此时刻旗杆影长不同。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球形状D. 地球大小(3) 图2为同学们在耕作体验园劳动的照片。
下列天气符号中,能反映当时天气状况的是图2A.B.C.D.2、我国已完成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下图为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2010—2020年间A. 0—14岁人口数量减少B. 15—59岁人口比重增加C. 60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加D. 全国人口增长超过1亿(2) 人口普查可以①掌握人口规模的变化②查清人口结构的状况③改变人口空间分布格局④提供人口政策制定的依据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传统民居是反映地方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
下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的简笔画。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两地民居中A. 甲一屋顶坡度较小B. 甲—临河流而建C. 乙一建材多用竹木D. 乙一窗户均朝南(2) 两地中A. 甲一传统交通工具为马车B. 甲一地方传统戏曲为秦腔C. 乙—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地D. 乙一饮食习俗以面食为主(3) 据图可推断乙地A.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B. 终年高温湿润C. 位于东南沿海地区D. 河流湖泊众多4、一条条高速公路穿越壮美山川,成为云南省各族人民奔向小康的致富路。
下图为云南省高速公路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云南省内的高速公路A. 东南部稀疏,西北部稠密B. 以昆明为最大枢纽向外辐射C. 东接川、黔、鄂三省高速公路D. 向西南通往缅甸、越南等国家(2) 四段高速公路与其特色对应正确的是A. 昆明至成都一沿洱海,旅游展风采B. 昆明至大理一绕雨林,生态重保护C. 大理至丽江一抵边境,贸易促发展D. 大理至缅甸一跨怒江,天堑变通途(3) 云南省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得益于①当地环境日益改善②路桥技术创新发展③国家经济实力提升④国家政策大力支持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5、农业科技的进步给青藏地区的人民带来幸福生活。
阿里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曾经这里的新鲜果蔬几乎全靠外地长途转运;如今通过建设智能果蔬大棚,人们吃上了本地产的新鲜果蔬。
下图为青藏地区农业分布简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青藏地区A. 粮食多在河谷种植,因纬度较高、气温低B. 畜牧业分布广泛,畜种适应高寒缺氧环境C. 果蔬大棚主要在河流的源头,因水源清洁D. 药材分布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种类多样(2) 阿里地区的人们能吃上本地产的新鲜果蔬,是由于A. 自然环境改善B. 当地饮食习惯变化C. 出口需求增加D. 农业科技水平提高(3) 青藏地区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需要A. 利用太阳能,建设全国商品粮基地B. 开辟新水源,兴建优质多汁牧草场C. 开垦高原湿地,扩大果蔬种植面积D. 重视生态保护,建立药材种植基地6、我国培育的杂交水稻具有单产高、适应性强等优势,现已推广到多个国家和地区。
下图为种植或研究杂交水稻的国家和地区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种植或研究杂交水稻的国家和地区A. 集中在中高纬度地区B. 多为发展中国家C. 均为内陆国家D. 南半球数量较多(2) 东南亚地区是传统水稻种植区,杂交水稻的引种A. 会改变当地饮食习惯B. 与当地湿热的环境相适应C. 会受到霜冻灾害影响D. 将替代热带经济作物种植(3) 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可以①缓解粮食紧缺状况②减少贫困人口数量③引发稻米价格上涨④消除区域经济差异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7、朝鲜半岛与中国陆地相连。
下图为朝鲜半岛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朝鲜半岛1月平均气温A. 甲地为-6℃B. 大部分地区在0℃以上C. 由北向南逐渐降低D. 西南部差异小(2) 甲、乙两地1月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D. 河流(3) 朝鲜半岛A. 地势西高东低B. 大部分河流无结冰期C. 丙地地处山地D. 丁地附近河流流速慢8、非洲最大的森林国家公园——萨隆加国家公园中的一些物种已濒临灭绝,为防止偷猎,多国志愿者在此进行日常巡护。
下图为萨隆加国家公园巡护管理示意图。
读图,完成各题。
(1) 图示区域A. 公园北部和南部连成一片B. 巡护管理站均在公园外围C. 相邻巡护考察点间距相等D. 巡护路线均在河流的沿岸(2) 志愿者在巡护过程中A. 可能看见大片针叶林B. 需要忍耐高温和干旱C. 可能会受到蚊叮蛇咬D. 所携新鲜食物易保存(3) 建立该森林国家公园的首要目的是A. 减缓温室效应B. 美化城市环境C. 保护生物多样性D. 开发旅游资源9、北极点附近常年覆盖着坚厚冰层,考察船无法直接到达北极点,因此需要换乘直升机才能抵达。
下图为我国赴北极点考察的航线(去程)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北极点附近常年覆盖坚厚冰层的原因是A. 纬度高、严寒B. 海拔高、缺氧C. 淡水资源丰富D. 年降雨量丰富(2) 去程途中A. 航船从白令海峡进入太平洋B. 航线以西的北冰洋海域岛屿众多C. 船行方向大致先向东北再向西北D. 换乘直升机后向西北飞行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10、为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及变化,同学们开展了以“北京的颜色”为主题的地理学习活动。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寻访“红色地标”,了解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发展历程;走进“绿色空间”,认识我们生活的家园。
图1为北京部分红色地标分布及绿色空间规划示意图。
图1①图中能凸显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的“红色地标”是。
②山区生态屏障主要分布在西山和山;森林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由外向内呈(点状/环状)分布,共同构成了北京的绿色空间。
(2) 揭秘“白色冬奥”,走近冰雪运动。
图2为延庆赛区及附近等高线地形图,图3为造雪供水系统示意图。
①延庆赛区地形类型以为主,具备开展滑雪项目的地形条件;冬奥村与小海坨山山顶的相对高度约为,冬奥村所在地的地势较为(平坦/崎岖),适宜建设配套服务设施。
②按照冬奥会竞赛标准,滑雪赛道均需采用人造雪铺设。
延庆赛区建造了一个造雪供水系统,这个系统通过来保证储水池稳定的造雪水源;赛道上的雪融化后回到储水池,实现了水资源的利用。
(3) 守护“蓝色天空”,了解大气污染治理成效。
图4为2013—2020年北京市空气质量各级别天数占比统计图。
图4①描述2013—2020年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
(至少两点)②北京的不同“颜色”间有着密切联系。
请参考示例,任选两种颜色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示例:“绿色”和“蓝色”,增加植被可减少可吸入颗粒物,提高空气质量。
11、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
图1为四个区域简图,图2为反映四个区域相互联系的示意图。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12、区域比较是区域认知的重要方法。
下图为亚洲与欧洲示意图及北京、伦敦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从位置上看,欧洲地处亚欧大陆部。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
(2) 欧洲的主要河流注入大西洋和洋。
(3) 比较分析欧洲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13、哥伦比亚是中国的贸易伙伴之同学们通过查阅地图和资料,来认识这个遥远又美丽的国度。
下图为哥伦比亚简图。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哥伦比亚是从北美洲沿陆路进入洲的第一个国家,西临太平洋,北临海,南与等国接壤,首都波哥大的经纬度约为。
(2) 哥伦比亚人口主要分布在,主要是因为。
资料卡哥比亚地处热带,地形多样,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有利于多种花卉的种植。
西部的高原平均海拔600米,平均气温为13℃;全年阳光充足,土壤肥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这里的鲜花花茎更长、花苞更大、颜色更艳,鲜花品质高。
哥伦比亚政府鼓励鲜花种植,从荷兰等国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每年8月哥伦比亚都会举办大型国际鲜花节,打造品牌。
这里鲜花终年盛开,满足了北半球冬季鲜花的消费需求,成为全球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哥伦比亚的鲜花品种多、产量大、品质高、出口量大,有“鲜花国度”之称。
(3) 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简要说明哥伦比亚成为“鲜花国度”的主要原因。
原因1:原因2:1 、【答案】 (1) A;(2) B;(3) B;【解析】 (1) 该图依据指向标判别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主教学楼在校门正北;图书馆与教学楼之间隔着宿舍;实验楼到运动场最近路线经过篮球场,不经过食堂;耕作体验园的长、宽图上距离分别是1厘米、0.8厘米,实地长和宽分别是50米、40米,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
(2) 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得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所以校园所在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呈现有规律的变化,每周一10:00的太阳高度不同,旗杆影长不同。
(3) 读图可知,有的同学戴草帽,地上的影子清晰,可知当时太阳高照,是晴天。
A图所示天气符号表示雷阵雨,B图所示天气符号表示睛,C图所示天气符号表示小雪,D图所示天气符号表示中雨。
2 、【答案】 (1) C;(2) B;【解析】 (1) 读图可知,2020年比2010年人口总数增多,0—14岁人口比重上升,0—14岁人口数量增多;15—59岁人口比重减小;60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加;全国人口增长约14.12亿-13.40亿=0.72亿。
(2) 人口普查可以掌握人口规模的变化;查清年龄段、男女比例等人口结构的状况;为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不能改变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人口空间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的综合影响。
3 、【答案】 (1) B;(2) D;(3) A;【解析】 (1) 读图可知,甲民居屋顶坡度较大,乙民居屋顶坡度较小;甲民居沿河流而建;乙民居建成多用土、砖;乙民居正房的窗户多朝南,偏房的窗户朝东或朝西。
(2) 读图可知,甲地河流众多,传统交通工具为船舶:甲地位于南方地区,秦腔是北方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戏曲;乙地降水较少,河流少,不会是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地;乙地降水较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饮食习俗以面食为主。
(3) 读图可知,乙民居屋顶坡度小,不需要考虑排雨水的问题,墙体厚,窗户较小,利于避寒保暖,说明该地降水较少,河流、湖泊少,冬季寒冷,可能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湿热,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利于排雨水。